跟《记忆碎片》差不多,都是一群人失忆然后陷入了危机当中,并在这过程中用主角们每次恢复一部分记忆的闪回方式倒叙,来一点一点解开谜团 怎么说呢,觉得中规中矩吧,气氛是有的,紧张也是有的,但看着还是有点无聊,几乎全部场景都在一个工厂里,成片短节奏慢,没啥商业元素,可看可不看吧 总体评分:3.5/5.0 娱乐指数:2.5/5.0 票房表现:场景基本就一家工厂,道具也只是些椅子、绳子等等,成本能高到哪去,只有370万,这个成本拍的电影应该也没打算大规模公映而直接卖碟,北美首周只在2块银幕上意思意思了一下,探探观众的口风,收获3746美刀,小规模加映到5、6块银幕后效果不佳,连票房大扑街的《粉红豹2》首周场均票房都有1654美刀,可见多么的悲催,最终北美票房只有26403美刀,海外表现比较好,最终全球票房有333万
片子前半部让人担心只是单纯讲密室被困,较慢的节奏会闷来看睡着;然而随着各位失忆的绑匪和人质发现更多线索,记忆点滴恢复,故事渐渐复杂,悬念渐渐增多,人性面对选择,影片也有了可以思考的问题。
看到绑匪一时走错路再选择正义,让人觉得人性还有希望。
可是……结尾揭示真相大逆转,原来,看似无辜的人质家属和所谓卧底绑匪还失忆再选正义的人才是背后主谋。
记忆,影响着下一步的行为选择。
没有了记忆,就全听从心意。
人性,非常复杂。
彼时、此时,会因为不同的目的而表露不同的本性。
影片唯一亮点就是结尾,如果再紧张点、再刺激点、再多亮点就好了。
《玩命记忆》集合了失忆和密室两大时髦的悬疑元素,主要讲了在一间密闭的仓库里,五个因意外而失忆的男人寻找出路同时也寻找记忆的故事。
这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绑架,却因为失忆而变的复杂起来。
因化学品的意外泄露,仓库里的人都昏了过去。
当他们相继醒来,都忘记了自己是谁,混淆了绑匪和被绑架者的身份。
这时,电话响起,绑匪的同伴将在日落之后回来。
于是,在无法确定自己属于哪一方而无法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这群相互猜疑的人又必须联合起来。
说到失忆,就会想起《记忆碎片》来。
不过这里的失忆和《记忆碎片》里的失忆还是很大的不同的,没有那么费劲,要观众和主角一起去完成关于记忆的拼图。
这里的失忆没有那么严重,随着剧情的展开和深入,每个人都相继想起一些片段,当然都不是很完整很具体的,因为真相总要在最后揭晓嘛。
不过你有兴趣的话,已经可以根据回忆片段和各个人物的表现,去猜测每个人的真实身份了。
而关于密室,在其他的电影里展现的可以说够极至了:《立方体》的诡异,《电锯》系列的残酷,以及很多侦探片中的推理。
这里的密室,没有花哨的设置,只是为各色的人物提供了一个展现人的本质或者说本能的特殊舞台。
每个人醒来时的姿势和处境,虽然多少有些象征和模仿的意味,但主要的还是为剧情、为还原真相服务的。
再来说人,因为失忆而丧失了个体的身份,人也就变的更纯粹了。
一方面是原来为了利益而生死对立的,现在也需要合作;而另一方面有信任就会有猜疑,有本能的救生和坚强也有身处险境的脆弱。
任何一丝情况的改变和更新,都会让彼此的关系发生变化。
于是就有了戏剧的冲突和张力。
再说说各个人物,这是影片里最精彩的部分。
先说拿着打火机的帅哥A,这应该是影片中的一号男主角。
一脸的忧郁,看着就不象坏蛋,可根据他的记忆他似乎是属于绑匪一伙。
果然后来其他绑匪回来了,他是他们一伙的。
不过他还是选择站在了“失忆伙伴”一边,同时通过外面追捕绑匪的警察透露,原来他是卧底,果然是个好人(最后的结局也是最后的意外,我也在文章的最后再说吧,呵呵)。
光头男B,论形象应该是最象绑匪的一个,不过他以后的表现渐渐说明他是最值得放心的一个(最后的真相他是原来这出绑架的最大受害者)。
穿蓝体恤的C,是个典型的电影角色,不是恶徒却有些让人讨厌,最后英勇一把却免不了一死。
胖老头D,一出场就是被绑在椅子上,看着象受害者,不过却真正是绑匪的帮凶。
还有那个被手铐吊在上面的E,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一直吊没什么表现,且第一个死掉。
不过他却是影片中相当有意味的一个,他是对密闭的仓库里的情况看的、理解的最清楚的一个(我怀疑他也是对真相了解最清楚的一个),不仅仅是因为他高高在上看的清楚、发现了手枪,还因为在别人相互猜疑、争执、甚至绝望的时候,他讲了个故事,让其余的人顿悟似的团结起来了(他是绑匪中的一个,讲完故事就死了,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最后的结局,全部真实浮出水面,呵呵,原来警察帅哥A和光头男B的老婆勾搭在了一起,一起策划了这起绑架,借他卧底的毒贩之手干掉光头男,然后来个人才兼收(光头男是个大富翁,显然太关注生意场,冷落了老婆)。
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这是画蛇添足的一笔,我觉得这是相当精彩的。
A在失忆之后,做了和原本计划完全相反的事,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呢?
人性的复杂,人性的善恶,意味非常,这正是“Unknown”的精髓所在。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
)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有的成长旅程,每一点一滴都会给自己给大脑留下不论好坏的记忆这些记忆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回忆,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本片中的主角真可谓一波三折,因为失去了记忆,而导致出现了很多意外的假想,每一步都可能偏离自己的初衷
一部完整的悬疑电影。
因中毒气,密室中的五人分别清醒,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五人是敌是友,彼此的关系是怎样的?
随着记忆的一点点恢复,谜团也逐步解开,五人中有人质有绑匪,随着其它取赎金绑匪的归来,电影最后精彩的反转也随之展开!
原来,第一个苏醒的绑匪原来是卧底警察,接着,再次反转,最后人质妻子的到来,让他想起自己是主动提议了这次绑票案!
对于悬疑电影来讲,反转再反转的剧情可谓是其标配!
而电影中让人深思的是,如果一个成年人突然失去了所有记忆后,重新做人能不能做到“人之初,性本善”呢?
坦率说我到最后也。
没有厘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是的,你会说最后的,他的一生致富已经给他定性了,但是最后的最后,他与美女的加戏又能说明什么呢?
不过,那真的很重要吗?
玩命记忆,不仅是电影里的几个角色,在外面更重要的是观众也玩命的回忆。
几个角色的来龙去脉。
才能填补整个剧情弧线的缺口。
那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
如果记忆可以清零,人类真的可以无惧过往?
无畏将来?
那么人性是否可以回归到墨子眼中的素丝说?
这其实是一个生命既是记忆的宏大命题,这也是为什么太多的科学家专注于人类记忆的复制,是否把记忆的存储与复制就可以等同于人类生命的无限延续?
当詹姆斯卡维泽,突然问镜中的自己是谁?
我忽然意识到,躯壳真的是不重要的。
因为有回忆,你才是你自己。
你才能够认识自己。
否则你只能跌入在记忆的黑洞中,,,unkonwn 一无所知。
翻译成玩命记忆,也许是抑郁双关吧。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中詹姆斯卡维泽的表演还是相当精准的,刚看到他的另外一部电影。
2000年豆瓣8:04的黑洞频率,才逐渐关注这个深邃眼窝的家伙
Barry Pepper is the one of the best in the filmhe backed up for the right personit makes a lot senses of this whole filmBarry Pepper was also in another great show recently"Flags of Our Fathers"He was a captain in that film called Mikewho was the real heroThis actor has a bright prospect
假想你吸入一种毒气昏迷过去,等你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想不起来自己是谁。
在欧美的悬疑电影中,频繁会出现失忆的主题,失忆(身体机能无任何损坏)——寻找记忆——找回自我身份。
一般来说有几种媒介:1)照镜子——通过镜子中反射出来的影像,回忆这张脸到底在哪里出现过。
事实上,如果你失忆了而身边没有任何能借助来看到自己的物体,你会既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这部电影中第一个使用的媒介就是镜子,其中三个主角醒来,首先去的都是洗漱间,通过一面大大的镜子看清自己的长相,然后启发一段短暂的关于这张脸的记忆,不过这种记忆一般都比较短暂。
2)过去见过的人或物——某个时刻你好像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或者某样物品曾经在过去出现过,由此你的脑海中开始出现关于这个人或物的片段,就像是碎片一样,也是非常短暂。
这种似曾相识,有个专业名词叫作déjà vu。
3)过去发生过的场景——这点大概和上点类似,只不过人和物换成了场景,唯一的区别是,关于这个场景的回忆不再是碎片式的,而是可串联的,连成了一个完整的片段。
4)催眠——催眠其实也是给你预设一个场景,然后通过让你再一次回到这个场景中,来回忆那个场景发生的事情。
5)人——和之前似曾相识的人不同,这个人是可以定义你的人。
当以上所有的媒介都已失效,你依旧无法回忆出自己是谁,这时候就会有一个人跳出来,喊你迈克,从此你就只能是迈克,而不能是其他人。
到这里才是我写影评的真正目的——探讨对身份的认知。
假使你完全失忆,通过各种方式都没法回忆起自己的身份,突然有个人跳出来对你说,迈克,我认识你,你是一名律师。
另一个跳出来说,迈克,你和妻子离异,你没有孩子。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出来定义了你。
或许这一切都是一派胡言,谁知道你是不是个律师,你发现自己没有法律相关的知识,没有关系,那可能是因为丧失了这部分的记忆;你的妻子没有出现,他们解释说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不想再牵扯进来。
于是你便相信了,你叫迈克,你是一名律师,你曾经有过家庭,但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
你开始恶补法律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匹配律师这个角色;你开始试图寻找新的家庭,因为你坚信你只有个离异的妻子,而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
你越来越符合别人对你的阐释,你就是律师迈克,你成为了某个女人的丈夫,某个孩子的父亲。
到底有没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
也许是杰克,无业游民,有妻子和孩子,他们因为自己的消失痛不欲生。
也许有这种可能性,可是谁会管。
你现在就是迈克了。
那迈克和杰克之间,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是过去某个时间轴上出现过的影像,还是现在真真实实的身体?
如果说思维起作用,现在迈克的思维方式和杰克还有任何相同吗?
你的身份已经被定义,你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思维方式,过去你在纽约贫民区,现在你出现在富人区,你的轨迹和过去没有一点交集,你是迈克可是你和杰克共享同一具身体,那么你到底是谁?
你是迈克还是杰克?
如果你依旧叫杰克,你没有失忆,你只是想要摆脱过去的生活,你奋发努力最后变成一个律师,你离婚后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你搬离了贫民区来到富人区,你现在思考不再是过去那个杰克的立场,而是现在杰克的立场,这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不会有身份之虞,只认为这是种进步,摆脱了过去。
到底是什么在定义你?
单单只是那个名字吗?
你叫杰克和你叫迈克有何不同呢?
当然你的父母在最初取名的时候,这两个名字实在是偶然为之,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这个名字被赋予了某种意义了,它便慢慢膨胀成了一个人,一个你,一个完整的你,有血有肉的你。
这个膨胀出来的你是各种身份的集合,周边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改变其中一个并不会改变你自己的认知,就好像用不同的衣服搭配同一条裙子依旧是上下身的穿搭,而你用一条连衣裙替换就完全不一样了。
曾经有一个古老的思想实验——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
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
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
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
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
如果我们用一个完整的膨胀出来的身份替换已有的身份,是不是就是一个新的人了呢?
玩命记忆密闭的空间 一群失忆的人 谁是人质谁是绑匪 大家都互相猜疑 非常不错的题材 反转也很棒 最后的反转也比较出人意料并且能自圆其说 但是觉得绑匪的同伴太快回来了 情节推进得有点太快了 应该多点在仓库各人互相推理 互相猜疑的 各种线索浮出水面之类的情节会更好 而不是只靠回忆推动发展感觉编剧没有把这种好题材没有发挥他出最大效果6.8/10分
影片总体来说还可以。
就是虽然结局来了个最终反转, 但就是没看明白电影最后一幕有什么用意 。
在酒吧男主与那女人遇到的时候的对话“你该不会骗我吧?
” “如果我会呢?
” 这是不是说明结局的反转还有一种理解。
就是男主虽然是这起绑架事件的推动者, 但是不是也是骗了利用了女人 ,为了完成卧底任务, 抓到他们犯罪证据 ,最终逮捕他们 。
但就是没想到出了差错 ,失忆了,绕了好大一圈,在没想起自己警察卧底身份之前,还差点杀了人质。
在电影频道的一个关于 失忆影片中 看到了玩命记忆的简短介绍 相当不错 不过看了之后只能说还算可以。剧情的设定做足了噱头 绑架 失忆 互相联合猜忌。但是人物的刻画不够深入。推进的过于平淡。不过结局算是一个亮点
奇思妙想,有看头,但是不够细腻,没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
烂片。基本上演一半多了,故事都没有推进。没有找到第一个情节点,后面的我就不想找了。
密室悬疑系列
结局还算不错吧
失忆后的信任与猜疑选择
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乱七八糟的
被拍得如此普通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编剧没有采用线索来迷惑我们,整部片都是通过些十分正规的记忆闪回来展示事情来龙去脉,最后来了一个类似反转剧的结局就算完了,挺郁闷的一个半小时
悬念横生哈~~
故事的情节设计什么的确实精彩,结尾处也确实意外的反转了一把,哎,但可惜不是我的菜啊。
本该拍得很神奇。一般般吧
亦敌亦友,亦善亦恶,so it's unknown.
如果记忆没找回来那该多好。
=。=
剧情还挺新颖,但似乎过多的笔墨都花在构建故事了,而使得人物性格不那么鲜明
两部Unknown放一起看,故事的核心是一样的……这部显得更突兀
还好了
这个失忆玩的有点特色;结局是亮点。这个评论比较好: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39575/
好吧結局確實讓我感到意外,內涵上也勉強算得上是可以令人思考。可能最初就對這部電影不抱什麽希望,看完反而覺得不錯,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very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