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以女儿之名

Au nom de ma fille,以我女儿之名,Bamberski: The Kalinka Case,Kalinka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塞巴斯蒂安·科赫,玛丽-乔西·克罗兹,克里斯特尔·科尼尔,利拉-萝丝·吉尔贝蒂,艾玛·贝松,克里斯蒂安·米厄特克,塞尔日·费拉德,弗雷德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16

《以女儿之名》剧照

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2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3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4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5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6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3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4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5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6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7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8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19以女儿之名 剧照 NO.20

《以女儿之名》剧情介绍

以女儿之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他的女儿只有14岁了,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年假雨天的妖怪局中人交响诗篇AO少女峰的花丛OVA生死不离命运之夜——天之杯Ⅱ:迷失之蝶我爱上的人是奇葩第四季你们不该在这里母与子潘多拉:被操纵的乐园人是铁饭是钢双截龙阴影效应加州公路巡警既然青春留不住卧底肥妈细骨小屋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记村主任和他的女友珍妮热线要爸还是妈2白雪公主斗牛记漩涡:主权的曙光旅途危机!圣芙蕾雅号特别事件我的爸爸是乞丐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儿大不由爹冰雪奇缘2绝狼:白之章练手3之乱世巨星

《以女儿之名》长篇影评

 1 ) 这场战斗为你而战

本片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德烈的正义的斗争。

为他的女儿突然死亡,经过30年的调查追捕他的推测凶手,安德烈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妻子有了外遇,丈夫选择离婚,两个孩子归丈夫抚养。

每到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被送到妻子新的家庭里和母亲交流感情,而这一次,被送回来的只有女儿的尸体。

丈夫难以置信,查了女儿的尸检报告,发现女儿的死亡可疑,他怀疑女儿的继父奸杀了女儿。

但法律没有给继父定罪,接下来十几年里他的生活重心都在为女儿的死亡查明真相。

他先后跑了很多地方,试了很多方法,甚至经常得到警察的警告。

他不相信法国的法律,所以来到德国,辗转到奥地利,警察才抓住女儿的继父,可是按照法律他们需要将男人送回法国,回到法国男人又被无罪释放了。

很多年过去,男人又被另外一个少女告上法庭,被判定强奸罪的男人被判刑两年,缓刑,相当于不用坐牢。

这个时候,女孩的父亲是愤怒的。

十几年的一心扑在将继父绳之以法的努力中不能自拔,妻离子散。

这个父亲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追寻公义、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2 ) 一个人的战役

你爱自己的女儿吗?

当然!

你会为了她去战斗吗?

当然!

如果穷尽一生呢?

如果孤身一人呢?

没有人能回答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尽管我们都确认我们真的爱自己的血脉。

可生活的打磨让人无从想象,因此电影里这个真实故事,叫做女儿之名,他沉静讲述的这个父亲四十年的斗争深深打动人心。

14岁的女儿在母亲的家中意外死去,欲盖弥彰的证据都指向了继父,甚至是一起奸杀案。

然而,因为身处两个不同的国家,作为医生的继父,一边很好的隐藏了尸检证据,一边又利用关系从中阻挠,始终躲多了法律的制裁,而这个父亲用了整整四十年还原事情的真相,让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影片的讲述克制而冷静,没有任何的洒狗血,哭天抢地的戏剧加工,全部都是真实世界里无处呼喊的疼痛。

全片情绪最强烈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个父亲在得知女儿死去的那个瞬间,可是这里没有一句台词,只是这个父亲接了电话,痛哭,在他女朋友的怀里。

然后,更多的时候,是沉默和无奈。

他在德国散发小传单,被警方制裁的时候,只是勾着背,安静的坐在走廊,安静的等待律师处理这一切。

他的父亲劝他放弃这艰难的复仇路,只是安静的坐在家庭聚会的一边,长椅上,阳光正好,没有争执,只是希望他对生活现有的一切好一点。

当女朋友离开他的时候,他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雨很大,只是那个女人坚决离开,没有回头。

甚至,他女儿的母亲都不能支持他的做法,但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执,只是一次次坚持,一次次争取。

你以为这场战役里的对手,仅仅是那个凶手,是两个国家的法制?

还有没有一个人支持的孤独?

这就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

没有号角,没有硝烟,也没有流血,可是我真的为他感到疼。

真实世界里的疼都是那些说不的,那些喊不出来的,他不仅仅是在人最脆弱的地方,他也在人的铠甲上。

他在律师面前准确说出法律条文。

他在劫匪那里求得帮助。

他在最后胜利的时候,只是带了鲜花去女儿的墓地,说了句,你四十岁了,我很想你。

你爱自己的女儿吗?

你会每天都说这件事吗?

你会为她争斗吗?

你会每天宣誓吗?

我们每天平凡的生活里,都是把真切的感情,巨大的孤独和痛苦深深埋藏,然后踽踽独行。

这个电影的精彩是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更是电影人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在讲述他。

我们可能不会身在故事里,我们却在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战役。

 3 ) 一位父亲用生命为女儿写了30年的情书

去年,国内虐童事件频频被曝光。

我们开始关注关于幼童、未成年的灰暗地带。

然而,公众的关注只是一种开始,那些经历过未成年性侵、虐童的家庭之后的故事呢?

没有人能想到他们经历了什么。

杉姐今天推荐的这部电影是一部足以让人心头震颤的作品。

见证了一个父亲为被强奸女儿奋战的30年——《以女儿之名》(我的女儿卡琳卡)豆瓣评分8·2,评论数没有超过3000。

番茄君告诉杉姐,这部电影的热度不够,很有可能你写完文章,没人看。

但这丝毫不能影响杉姐想把好电影推荐给你的冲动!

毕竟,有些文章的存在不是为了流量。

电影改编自一起轰动一时的法国案件,杉姐下面讲到的这个故事,是一段完全不虚构的真人真事。

故事开始于1974年,妻子向丈夫介绍女儿卡琳卡同班同学的父亲科拜医生。

这位科拜医生外表出众、身材高挑。

格调不俗,和卡琳卡的母亲经常谈论音乐。

还热情地向卡琳卡的父母发出聚会的邀请。

这位科拜医生无论言谈举止、生活情趣、还是人格魅力都比男主卡琳卡的父亲更胜一筹。

两个男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卡琳卡的父亲忙于工作,与妻子聚少离多。

很快,卡琳卡的母亲疯狂的爱上了科拜医生。

而这一切,也被明眼的父亲发现了。

妻子表示自己并不爱科拜医生,只是一时难以抵抗,并衷心希望以后还能做他的妻子。

丈夫也非常宽容的捧起了妻子的手表示原谅,条件是全家人离开现在的居住地。

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丈夫还是撞见了去酒店与科拜医生乱来的妻子。

两个人的婚姻就此结束。

女儿卡琳卡与弟弟全都由父亲抚养,留在法国。

母亲则和科拜医生住在德国,过着上流人士的生活。

8年后,14岁的卡琳卡和儿子去母亲那里度假。

父亲也找到了新的爱情,趁此机会与恋人去海滩度假。

没想到,前妻的一通电话再次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女儿卡琳卡死了。

坐在女儿墓碑旁的父亲呆若木鸡,整个人就像死过去一样。

科拜医生把女儿的死因解释为中暑。

但父亲始终心生疑惑。

因为需要遣送遗体,女儿需要被尸检。

父亲每日等待着从德国寄来的尸检报告,报告寄过来了之后他马上找到了一位德语翻译。

翻译的结果是让人震惊的。

女儿卡琳卡的身上有淤青、死亡当天注射了处方药物铁剂、兴奋剂、强心剂、降压剂。

更骇人的是,女儿私处有明显损伤,并且有性行为痕迹。

尸检报告最后给出的结果是:无法判定卡琳卡的死因。

一个14岁的女孩忽然死亡,私密部位还有损伤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怀疑是否有被性侵害吗?

父亲马上找到了生物学的教授来分析尸检报告,教授非常确定的告诉他,当时的性行为很可能与女儿的死有关。

教授还奉劝父亲,这是一场无证可取的官司。

最好的办法就是:烧了这份资料然后忘记它。

但父亲无法遗忘,为了女儿他选择了铭记这份痛苦。

父亲跑到德国去上诉,但是法院给出的回答是,案件已经结束,无法上诉。

父亲跑到了大街上发传单,希望能得到舆论的支持。

结果是,父亲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抓走了。

父亲再次拿起法律武器,这次他找到了一位得力助手,一位律师。

律师提议开棺验尸,再次取证。

结果是,卡琳卡的生殖器官全部被摘空了。

自己取样不成功,他们就和德国相关部门沟通,希望得到第一次验尸时的取样。

结果是,卡琳卡被因为注射而陷入昏迷,结果被自己的异物呛到窒息。

法国法庭因此判处科拜医生监禁15年,虽然这已经是减半的的处罚。

但这是一个父亲用了痛苦的13年,换来的对坏人的惩罚。

13年与15年几乎是一段相等的时间了。

然而,科拜最终因为德国方面的施压、法国不想惹麻烦没能来法国服刑。

父亲只能再次求助舆论。

结果仍然是科拜逍遥法外。

终于,在卡琳卡被奸杀后的第15年后,父亲接到德国记者的电话。

科拜因为强奸16岁女病患被告上法庭。

父亲坚持要亲眼看到科拜被法律制裁。

被强奸的女病患在法庭上陈述了自己被强奸的经历。

父亲仿佛看到了女儿凯琳卡被强奸的现场。

呕吐不止。

德国法庭判处科拜监禁2年,但因其有悔改之意,判处停止事业2年缓刑。

科拜再次被释放。

但这次之后,科拜2年内都不能在德国境内行医,他只得跑到周边国家。

父亲利用这个机会, 跑遍了德国边境的每个邮局,给他们寄送科拜的国际通缉令。

这样,科拜就可以在没有德国保护的情况下被引渡到法国服刑。

父亲切实跑遍了每个边境邮局,科拜也确实成功被逮捕。

但他最终没被引渡到法国。

此时的父亲已经几近疯狂,他向总理写信,请求动用整个内阁的力量逮捕科拜。

向律师申请状告全部贪污渎职、懦弱无用的法官。

一个疯狂的父亲,为了女儿想把全世界都告上法庭。

这种心情有多少人能理解。

如果不是穷途末路、绝望到死,又怎么会有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的感觉。

那位法国最怪异也最仗义的律师终究熬白了头发、敖干了斗志,决定不再参与卡琳卡的案子。

还有离婚后始终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那位女士,她没有前妻的美貌,但她温和、睿智、且忠于他。

但这位女士终究留下了空空的衣柜,决定不再回来。

陪伴在卡琳卡父亲身边的10几年,她们每次的庆祝和约会都与这位女士无关。

父亲虽然是个好男人,却无法答应这位女士再生一个孩子的请求。

两个人在一起时父亲经常是沉默的、痛苦的。

只有卡琳卡的案子有进展时,他才疯狂的像个小伙子。

有一次,父亲甚至因为案子有了新的进展冒着大雨来敲她的门。

因为父亲难以想象的坚持,陪伴在他身边的律师、恋人都成了有故事的人,以至于有人提出这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再拍一部电影。

卡琳卡的母亲,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表达过自己的内心,她自始至终认为这是卡琳卡父亲为了复仇对科拜医生的诬陷。

所有的盟友都离开了他。

按照法国法律,在卡琳卡死亡30年后(即2012年)还不能将科拜医生绳之以法的话,此案便过了追诉期,届时科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逍遥法外了。

在这样一个退无可退的时刻。

父亲想出来了一个最愚蠢也最有效的办法。

他雇了两个黑帮,把科拜绑架到了法国。

为此,他花了约23000欧元,请来几个科索沃人实施计划。

绑匪把科拜打晕后,马上报警说这里有一个被法国通缉的强奸犯。

2009年,科拜在法国被判刑15年。

恶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父亲也因面临着教唆绑架罪被判处15年。

至此,一段30年的恩怨告终。

这时的父亲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

30年来他没有正常生活、丢掉工作、气跑了恋人、律师......30年来他精通了法国法律、德国法律、国际法。

整部影片十分克制,本该大煽特煽的地方都尽量的缩短了时间、拉远了镜头。

这就是父爱的深沉啊!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文森特·贾洪精心挑选的每位演员都与原型十分相似。

(卡琳卡、父亲、弟弟)不光父亲的形象相似,就连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那位伟大的律师也做到了神还原。

入狱前的父亲再次来到女儿的墓地。

站在墓园内的父亲前景是栏杆,正如镜头中的暗示,30年来他生活在自己的牢笼里。

他像完成作业的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对女儿说了这段话: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但我丝毫不后悔而影片的最后,镜头再次回到父亲当年目送卡琳卡登机去德国的画面。

成为整部电影让人泪崩的高潮段落,忙着打官司的父亲一直没有时间流露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活成了假面人。

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说出“我很想你”这句话时,一个父亲的无限温柔在压抑了30年之后凶猛又缓缓的倾泻,杉姐一时间被这股力量震撼到哑口无言。

原来在父亲的心中,女儿从未离开。

为了守护女儿的笑靥如花,父亲用了30年的时间写下这封情书。

所有坚持的时刻、不放弃的时刻、绝望的时刻,都深深侵染着这位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女儿是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私情,女儿是父亲在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软肋。

王朔曾在书中,写过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的汉子,在面对女儿时都变成了慈父。

你从宇宙的洪流中,受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怀中。

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致女儿书》小时候的我们很浪漫,每个女孩都想离开家门、穷其一生想找一位守护者。

但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永远视你为公主的人,只有自己的父亲。

只要你有需要,他永远为你而战!

不管是帅气的当年,还是白发苍苍的现在。

(杉姐又把自己写哭了)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平台《电影烂番茄》,作者:杉姐,转载和作请豆邮或者微信公众平台(《1895电影评论》(id:aizai1895))留言

 4 ) 以卵击石,螳臂挡车

这几天因为豆瓣春日影展的活动,新推出了一个限时得到的徽章,最后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在这几天里集中补一下片单里的电影。

如果不是因为此,我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电影,即使看到这个条目,特意地去下载来看的几率更是小之又小。

像是这类的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某件事的故事总是很容易被翻拍成电影(多是伸张正义),但是其中的多数,即使挂上“真实事件改编”的标签,也只是活跃在少数人的口中,能出现在大众口中的电影寥寥无几。

单拿最近的《黑水》 来说,还是奥斯卡提名影片,这个噱头够大了吧,但是目前在豆瓣上标记过的人数也只有5.4万,而其余的诸如《爱尔兰人》《极速车王》都是10万+,观众似乎对这类的题材总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也许他们喜欢看全程无尿点一个接一个地向观众输出刺激点的电影,对于此类漫长又枯燥而又大体只有两种结局的电影倍感无聊。

可是那主角接连耗费的数十年时光又怎么会是有趣的呢?

我们如果仅仅从一部电影里就对此倍感无聊(不考虑某些垃圾导演的菜鸡拍摄技术),那主角所经历的光阴更应该值得人们铭记。

《黑水》中的挺身而出保护环境的律师,《以女儿之名》中的日日夜夜想要伸张正义的父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身边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远离他们的生活,最后或成功,或失败,唯一不变的,是对司法体系背后官官相护的恶劣行径的不满。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惩处不力的司法体系,而这才是这类电影永恒的主题。

培根曾经说过“一次犯罪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但是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则是污染了水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司法是全世界的通病,法律永远没有真正完善的那一天,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依靠当下已经尽力去完善的法律体系,去做一次真正公正的司法,不要官官相护,不要钱财贿赂,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讲述这类故事的电影,再也听不到这类数十年如一日乞丐般苦苦抗争最后螳臂挡车的故事。

 5 ) 以女儿之名

影片根据法国的一个真故事改编,1982年7月的一天,男主得知了女儿的死讯。

他的女儿只有14岁,在去世之前在德国和妈妈、继父一起度假。

不过很快,她的死亡状况出现了疑点。

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跟法国法院和德国检察院纠缠了30年,但德国一直不肯引渡女儿的继父到法国进行审判,最后还是生父把他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

父亲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花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才将强奸女儿的恶魔绳之以法。

 6 ) 以女儿之名

这部剧的整个灾难中,母亲真的没脑子,轻信医生,因为父亲长期工作不在家,一被勾引就跟着,父亲给过机会,没有珍惜。

女儿死去后,盲目相信医生,平常生活里也总是被医生用安眠药放倒,是一位有美貌,不懂得好坏的,不聪明的母亲。

这样的母亲在这场事故里,给女儿带来了灾难!

医生因为有名誉,有药,得到性太容易,以及被治罪机会太少,就肆无忌惮越发放肆了,直到女儿过世,才被父亲揭发出来。

 7 ) 这场战役,我为你而打

当司法无法维护我们的权益时,普通公民可以作何选择?

于是有人站起来说,那我就做一个父亲可以做的全部。

《以女儿之名》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问,一答。

原著《Pour que justice te soit rendue》是邦贝奇先生自己的作品,14岁的女儿卡琳卡在异国被杀,从1982年到2009年,他用半生时间去寻求一种正义,一个审判。

书籍出版后,他被称为“papa combatant(战士爸爸)”。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还原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从父亲的角度,由开始的疑惑到中途突破种种困难的抗争再到最后走投无路的极端绑架。

有一幕让我浑身生出寒意:“好人”坐在去警局的车上,而“坏人”却被送往医院,两辆车分道扬镳。

明明是“好人”,为什么会落得这个结局?

我们该去怨恨谁?

警察的不作为?

官员的互相包庇官官相护?

还是整个司法制度的冗杂,司法体系的不作为?

这是电影留给观众的思考之一。

而另一个更深刻的思考是,主人公邦贝奇先生作为普通公民,在二十七年的时间里,他熬白了头发,熬花了眼睛,他发过传单去过相邻所有边界写过无数封信,他撞得头破血流失去所有,他绝望过,愤怒过,他甚至绑架完罪犯没有处决他而是报了警,他始终恪守着公民责任,他希望用法律换以公道,他在最大限度地维护着司法正义。

可司法又是如何答复公民权益的?

判了15年,罪名是过失杀人,强暴罪没有成立。

我想到了龙应台先生在《野火》里说过的苏格拉底的故事:苏老头被判死刑时对劝他逃狱的朋友说,雅典政府以“妖言惑众”判我死刑并不合理,但我逃狱就破坏了雅典的法制,那就等于以其人之恶还治其人,我自己便也错了。

因为两恶终不能归为一善。

苏老头最终吞了毒药。

龙先生说,法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齿不尖牙不利的渺小个人也获得保证。

可是,当制度无法保护个人的时候,我们又如何保护自己?

邦贝奇先生毫无疑问是勇敢的。

他也是幸运的,遇到了热心的翻译,遇到了虽然疲惫不堪但仍愿意与他进退的怪律师。

在做父亲的这条道路上,他没有退缩没有妥协,他打了一场二十七年的仗,为了女儿。

我想到了那些最近常在热搜上的幼儿园家长。

我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更希望邦贝奇先生的故事可以鼓励到他们。

因为真相永远是客观的,它不容许被篡改,也不会消失,我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即使手无寸铁,即使需要很长时间,即使前方铁壁铜墙,为了真相的抗争永远光荣。

而更多人,事件外围的我们应该去变成“翻译”“律师”,用发声去帮助为了正义和真相去抗争的人们,用水滴汇成江河的力量让每一个“战士爸爸”决定站出来的那一刻,便有了力量。

最后,当一个制度无法保护个人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最大的保护不是亵渎制度,挑战制度,而是改变制度。

这是邦贝奇先生的选择,也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8 ) 以女儿之名

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关于父女情,不如说更多的是对世界司法机关和权力机构的真实写照。

一位父亲,为被继父性侵而亡的女儿,奔波三十年,只为得到一个正义公平的结果,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不求多,只求应有。

中间经历了各种坎坷和波折,被两国的高层不停地打压,现任妻子离他而去。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用各种自己的办法为女儿平反,比如去德国的各个街道发罪犯的信息,去德国周围的城市的每个医院和入境处发布罪犯的国际逮捕令,去美国用绑架的方法引发媒体的注意扩大事件影响力,等等。

30年的等待和奔波,没有辜负他,正义和公平仍然是占上风的。

看的过程中很多社会事件在脑海中闪过。

鲍毓明性侵案,司法机关的漏洞,权力机构的控制;杭州杀妻案,利用媒体进行渲染扩大事件影响力从来为破案助力.......果然,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9 ) 以正义之名

(真实事件改编,看完发人深省,于是有了这篇…自言自语)开篇一个小故事,交代清楚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冷静,审慎,相信法律女儿不明所以死了之后,他开始了猜测和取证。

整个过程中没有大悲和大喜,所有情绪都克制隐忍,却合理。

「以为获胜时的会心一笑。

联想到恶徒可憎行迹时的呕吐。

」人应该是要有人性的。

他一直以为能从「公正的司法程序」中得到一个合理的裁决。

但是“他们是不会否定自己人的”。

最后帮助他打赢这场战役的却是几个绑架犯(查了点资料,真实事件里的这部分更让人动容,可能连导演也不敢拍得过于真实吧,就像《血战钢锯岭》里道哥的人生一样)。

还有一出场便知与众不同的律师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化学老师那些仍然喜欢听他故事的人每一个角色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令人动容的真实。

全片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10分,不够。

 10 ) 卡琳卡,爸爸想你

分2次,把《以女儿之名》看完了,非常喜欢。

即使提前看过十分详细的剧情解说,看的过程中,仍然是眼泪不断。

80多分钟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是的,知道自己泪点低,硬着头皮也要看!

这是一部传记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然而事实比影片更残酷。

影片里的女儿卡琳卡和弟弟一起跟着爸爸生活,假期去找妈妈,而真实案件里,女儿和儿子是跟着妈妈的。

这点不同,让我更难受了。

说回影片,当在开头看到卡琳卡和禽兽医生的女儿是好朋友时,“他是怎么下得去手的?

”这个问题立刻浮现在脑海里。

但他就是做了,不止是卡琳卡,还有不少女孩被他伤害。

这种禽兽心里根本没有正常的伦理道德,所以肆意践踏法律!

卡琳卡的妈妈也不是多有道德底线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出轨被发现,得到丈夫给的机会后,继续跟禽兽医生勾搭。

说到出轨,我不认同爸爸给出轨的妻子机会这个做法,出轨跟家暴一样,有一次,就会有后边的无数次。

但对他的做法表示理解,他是一个有主意的人,他爱他的家庭。

他愿意给妻子机会,然而她再次辜负了他。

当看到爸爸带人捉奸在室的时候,吐了一口浊气。

出轨已经很恶劣了,说明她道德底线低,不是一个好妻子,后面她居然还有更恶劣的表现,让她不配做一个母亲。

从女儿的死开始,她一直在自欺欺人,无条件相信禽兽医生。

归根究底,是因为她既懦弱又自私。

她的人生非常失败,真是悲哀,活该!

爸爸是跟他们完全不同的人。

影片里的爸爸,作为父亲,在我心里他趋近完美。

他有能力,有责任感,能包容错误但不是无底线的包容,有勇气,不惧困难险阻,坚强,坚毅,行动力和学习能力极强,遵守承诺…… 他是卡琳卡的爸爸。

作为父亲,他只是想为死去的女儿做些父亲应该做的事——让加害者受到惩罚。

这一做就是30年。

30年里,从有人理解帮助,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失去了工作和正常的生活,女友离开了他,朋友也没有陪他到最后,就连儿子不理解。

倾尽所有,他终于做到了。

垂垂老矣,一无所有。

但他终于能在女儿墓前,说出那句“我很想你”。

卡琳卡,生日快乐。

卡琳卡,爸爸想你。

《以女儿之名》短评

又是一部题材先行的电影,不能因为“真实事件改编”就完全无视剧作上呈现的平庸与问题,不苛求技法,但这如流水账般的沉闷讲述真的不如去翻翻原始新闻,人物情感太薄弱,与其前面花篇幅去讲出轨,不如多点戏份去充实下父女情,现在整个过程完全是为了“事件”而事件,无法入戏。

5分钟前
  • 24city
  • 较差

真实2继父医生强奸杀死女儿,生父为了女儿的真实死因花了30年,最后把父绑架到法国,才得以审判监禁15年。

10分钟前
  • 紫衣雨露
  • 较差

Krombach 2016年81岁的时候申请保外就医,因为身体很健康被拒。

11分钟前
  • 卫悲回
  • 还行

疑点太多,拍得也很沉闷

14分钟前
  • 装B大队负主任
  • 较差

只能说我看到了这是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改影,但平庸的拍摄手法让它并没有一点触动到我。

18分钟前
  • 苍木日夏。
  • 较差

如此有力度的一个真实故事居然被拍成了这样一部流水账,30年的坚持和对正义的追求最终仅仅沦为了一个个一笔带过的潦草的时间符号,人物也感受不到任何心理上的变化,对不起我体会不到任何的张力和情感共鸣,只有给差评了。

1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今天,你就44岁了。”真实又充满悲伤的电影,女儿被禽兽奸杀,父亲四处奔走寻求正义,坚持不懈了大半辈子才等到正义的到来,孤独一人在墓园为女儿献花,那是父爱的身影。“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

22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我理解这个父亲 为了真相 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医生 如果是我 谁欺负我女儿我也不会那么轻易妥协。但整个电影下来节奏太散 过程也太平淡。最后说一句 这个妈妈真是个傻逼。

27分钟前
  • 黄悦_
  • 较差

“私下执行正义是违法的”“可我不相信法国懦弱的法律”。30年漫长上诉路,是如山的父爱。

30分钟前
  • 浅。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三个国家的司法界要联手包庇一个普通的医生,就因为长的帅?

32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三星半,更显示父亲内心强大和行事风格的是原本的人生,电影不足以概之。电影很平静,人生有支柱是种很特别的状态,虚幻又充实。

37分钟前
  • 冬日暖阳
  • 还行

优点就是叙述简明,比那些冗长沉闷类型片强,但也限于电影不长,内容走流程表现格式化的弱点尽露无遗,无法支棱社会题材深度,感触不大。

42分钟前
  • 重任在肩
  • 还行

3.29 隐藏,不外显的父爱。

44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5

49分钟前
  • enilsaniaruot
  • 较差

低分是想说这个亲妈过分的真的不符合逻辑,虽然说真实改编,但还不能相信。父亲也太过的理智。都那么的极端,连我这个容易流泪的人都很理智的看了。也可能是压缩了30年的事情,有点儿赶?

51分钟前
  • Vivian
  • 较差

男主不太负责,妻子出轨竟然还放心把女儿交给妻子和禽兽,电影拍的一般

54分钟前
  • 何欧点益
  • 还行

哎爸爸好伟大 当法律无能的时候 真的要气死人 还有女孩的妈妈 也太恶心了 出轨不说吧还死不要脸不承认事实说什么女儿的死是时间到了 怎么会有这么辣鸡的母亲...

57分钟前
  • 日落可以慢半拍
  • 推荐

迟来的正义。哦不,连正义都算不上。。。

1小时前
  • 吞云吐雾狮子兔
  • 推荐

一则值得被映像所记录的故事,影片弥补了这一缺憾。遗憾的是,作品在电影的纬度上并不出彩,可怕的单线叙事,人物个性完全丧失,叙事呆板套路

1小时前
  • 冒子🌈
  • 较差

如果让韩国来拍摄这部片,大概会煽情很多,渲染父亲为女儿讨回公道的艰辛与不易。本片的情感很克制,一直压抑着,对我来说不够动人,共情不深。剧情设定有点逻辑上的bug。女儿惨死,亲妈和兄弟居然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全靠父亲一个人去与司法斗争30年…父亲的女朋友对“讨公道”这件事都比血亲上心

1小时前
  • 慢吞吞的小君仔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