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强
Crescendo,交响狂人(台),狂人交响曲
导演:德罗尔·扎哈维
主演:丹尼尔·顿斯科伊,戈兹·奥托,毕碧安娜·贝格,彼得·西蒙尼舍克,Sabrina Amali,麦赫迪·麦斯卡尔,希萨姆·奥马里,Eyan Pinkovitch,玛雅·戈尔金,Uri Elkayam,Karin Marko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0
简介:知名德国指挥家爱德华(彼得·西蒙尼舍克 Peter Simonischek 饰)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组建一个横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青年交响乐团。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风暴之中。这些来自以色列和阿拉伯的音乐家们,在战争和恐怖攻击的阴影下长大,由于自己的背景和生活经历,很难共同完成一场交响乐演出。 乐团很..详细 >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音乐家组成一个交响乐团,相互仇视的两个族群,试图在音乐中化解敌意,正如电影片头写的,“用音乐代替战争”。其实在真实世界中,犹太指挥家钢琴家巴伦博伊姆大师就聚集以色列和阿拉伯音乐家,成立了西东合集交响乐团。相互敌视的音乐家们逐渐在音乐中融合,但电影最后,期待的演出还是被取消了,他们只能分隔两方,合奏一曲拉威尔的《波罗莱舞曲》。这是现实,就像巴伦博伊姆的东西合集交响乐团能到世界各地巡演,却不能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演出。天下大同,这只是一个梦想,就像列侬《Imagine》,金博士的《I have a dream》,贝多芬《欢乐颂》唱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都是痴人说梦……
3.5
音乐与战争本就是人性的两面,谁也取代不了谁,谁也拯救不了谁。白左圣母拯救不了世界,如果谈音乐就让我们纯粹谈音乐。喜欢最后一幕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隔着玻璃合奏……Crescendo这个名字很妙,中文名字莫名其妙,以及配乐太So so……
这个色调我不是很喜欢,剧情还可以。
为啥要找一堆不会拉琴的人演乐手……以及没有拍出音乐的美,我无法被说服。只有结局比较合理。
……
一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乐手组成的交响乐团,从始至终都没人相信这事能成。投资人其实只是需要关注度,音乐家是被投资人推着往前走的,其他的乐手只是试试看的态度。其实他们一开始的想法是很明智的,这么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仇恨,怎么可能因为音乐而转变。大家只能暂时放下芥蒂,假装忘记过去,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可惜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意外发生,音乐会取消,大家只能在机场候机室合作一曲。也许会有短暂的遗憾吧,很快他们的思想又会被喷怒占据。一场不现实的作秀罢了,音乐在战争面前无能为力。
选你所爱
凶猛三分钟,后面靠仁义道德了。
Love and art never tear us apart, but hate.
世仇的敌对,刻画在自己民族跟身上的血泪太深刻了,一时半会儿的就要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理解、原谅,这确实非常的难。国与国之间的撕扯、对立、战争、毁灭,影响的是世世代代的人。愿世界大同,爱与和平。❤️🙏
6.6
只有文艺青年才会觉得音乐可以解决巴以问题 看过一个街访视频 听里面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的谈话 觉得分歧永远解决不了 国仇家恨 血海深仇 再加上宗教 只能是你死我活 抛弃幻想 不要文青 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
“以音乐代替战争”,欧洲圣母白左ngo组织搞了一个音乐会,融合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结果酿成悲剧,真是莫大的讽刺。剧本不错,整个音乐会排练的过程就是强行尝试种族和解的小型实验,结果是注定失败的。也许年轻一代可以跨越政治、种族和宗教的约束寻求和平之路,然而这种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以音乐代替战争”,欧洲圣母白左ngo组织搞了一个音乐会,融合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结果酿成悲剧,真是莫大的讽刺。剧本不错,整个音乐会排练的过程就是强行尝试种族和解的小型实验,结果是注定失败的。也许年轻一代可以跨越政治、种族和宗教的约束寻求和平之路,然而这种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音乐无国界,但是想凭一场巴以音乐家合作的慈善晚会就想消除巴以问题,以及大屠杀幸存者和犹太人的矛盾,确实有点太过于单纯,果然最后是弄巧成拙,死去的那个音乐家反倒增加了双方矛盾。但从年轻的一代身上看出有些东西确实在悄悄的改变。顺便吐槽一句,女主戾气不是一般的重,看着好反感
女主太尬了。结尾稍微稍微有点儿快了,音乐好听,题材非常好,比较深刻的电影。
一边进行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有友谊、有爱情更有相互之间的理解,一边排练着优美舒缓、象征着人类智慧结晶的古典音乐。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美好得近乎刻意、近乎不在人世间。
虽说是强行HB, 但是结尾Bolero那里真的很好哭😭….
给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