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世界设定为人类普遍智商退化到70以下,那么这部电影我会觉得非常合理。
宣读训练游戏规则时,我就想,这还不简单,所有人包围起来保护一个人不死,穿过对方的门就赢了。
不可能这么简单吧?
结果居然真的是。
然后所有成年人类拼死拼活都想不出来,而只能依靠小孩子拯救整个人类的方法居然也是如出一辙。
我就深深地郁闷了。
原来是一部适合我儿子看的儿童片。
同样是讲少年的成长与人性的颠簸,导演加文·胡德的《黑帮暴徒》细腻的多,相比之下,《安德的游戏》里,一切进展都顺利得令人咂舌。
当我们稍微震慑于沾血剥离的监视器,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嗅不到人情味的学校,以及从一开始就被当做战争机器培养的神童少年的坎坷命运,少年已经犹有神助般,平步青云连升三级。
所借助的,不过是一再施展我们无法理解运作原理的大脑神力,其神奇程度犹如夏洛克推理案情。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睡眠剥夺,体力透支,混淆着噩梦与情感困惑,他依然目光炯炯,思维敏捷,意志如铁,毫无疲态。
这简直不是神童,是神。
这样的处理,相信许多观众,尤其是对原著顶礼膜拜的观众会满腹牢骚。
可是,还能怎么拍呢。
《安德》的改编工作与《霍比特人》是两个极端,后者是把一本薄书的细节丰富化,搞出三部史诗大片,《安德》的主创则挥舞起大砍刀,将小说砍到只剩一根主干——对素材精挑细选的程度,不亚于从全地球孩子选出一个安德来。
想想看,《哈利·波特》花了八部电影才修炼成正面对决伏地魔的功力,每一部都长达2小时以上,而安德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普通少年成长为整个舰队的指挥官,必须在不到100分钟内完成,细水长流是不切实际的愿望。
如此一来,一切都只是点到为止,深度的丢失不可避免。
但我反对把影片看作一部少年科幻片。
将所有角色的年龄增加十岁,他们的举动也不会显得幼稚,看《环太平洋》那群青年士兵,还不是一样拉帮结伙,争风私斗,暴躁冲动。
安德一角的心智堪比成熟中年人,他在全片展现的表情不超过五种,一个拥有童心的人,表情应该是复杂多变的,尤其是在周遭环境变幻莫测的情况下。
阿沙·巴特菲尔德瘦弱单薄的身体,专注慑人的眼神,有一种脆弱而高贵的气质,我想不出谁能演的更好。
影片偶尔也让他流露一些孩子气的举止,比如误伤对手后惊慌失措,大获全胜后激情拥抱,中途在姐姐劝说下的理性挣扎,几乎要脱离星际史诗,逼近青春偶像剧了。
这些片段是必须的,他的智商可以高深莫测,情商却必须有个脚踏实地的落点,否则他会像个不可捉摸的怪物,失掉我们的同情和尊重。
这部绿幕镜头泛滥的视觉大片,十分难得的没有一丝炫耀技术的企图。
所有的战斗场面都以安德和控制台为中心,壮观的飞船鏖战全在背景,再怎么波澜壮阔,光辉夺目,激爆惨烈,也只是通过安德的视角来审视,哪怕是伪装后的实战,也从视觉上落回游戏的本质,这也是安德取胜的原因。
我想起异曲同工的灾难片《危情时速》,有几个精彩的火车冲撞竟然通过新闻画面呈现,这自然比不上复杂的场面调度刺激,但电影不光要刺激,还要情绪划一,所以很多MV出身的导演永远只是个匠人,托尼·斯科特却成了大导。
加文·胡德在《安德》中这份克制自持,是我最赞赏的地方。
这里岔开去,顺便批斗一下许多视觉系大片,充其量是一堆渲染出的昂贵数字垃圾,打个并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好像一个小说作者为了显示才学,把所有的形容词都堆砌上,有人赞其博学,但句子本身臃肿,表现力反而拖低。
《安德》最令我心潮激涌的,是检视外星球生态和模拟战场运筹时,那几个一冲到底的镜头,赋予我彻底挣脱时空羁绊、浩瀚宇宙任遨游的快感。
本片不是3D电影,但这几个镜头的冲击力却比任何3D效果精彩,也加深了我对时下3D片的憎恨。
我并不反对3D技术,但2D银幕上的美工布置、场面调度手艺还不扎实,许多导演就忙着装备3D,是底气不足的表现,当引以为耻。
如果穿着高档鞋还跑不赢人家,就不该浪费那双鞋,换回普通鞋子把基本功练好再说。
从改编篇幅就可以判断,《安德》是一部没有太多追求的爆米花电影。
情节上,放弃了原著浓墨重彩的思想性,砍掉了枝脉,通俗易懂,一爽到底。
视觉上,缀以无数精致的特效奇观,维持一份对未来世界和外层空间的猎奇。
但它胜在每一个环节都使人满意,同时又留有一缕意味深长,并在结尾仍给原著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反省留出了余地,这是一桶出类拔萃的太空爆米花。
(文/方聿南)
我对电影的要求不高、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剧本、那至少演员要选好、或者场面要给足。
但是安德给我的感觉是,剧本和演员都让我觉得实在太牵强。
首先说剧本,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电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重要的情节,以至于整个剧本让我感觉是个初中生写的小学生作文。
前半部分影片讲述了男主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名指挥官。
首先,入学条件是你得会打架。
你说我会反击别人正当防卫,这还不够牛逼。
那么好,入学之后呢。
我的感觉是,间接展示一个人的牛逼可以通过直接表现别人的傻比,还有呢,反正我做什么都有校长顶我。
对于这样的学生,最后能当上指挥官,我只想说尼玛这后台是有多硬。
然后说演员。
总之就是鸡肋二字。
我喜欢看老戏骨狂飙演技过足戏瘾,也喜欢看俊男美女大秀身才赏心悦目。
而电影里呢。
毛都没有。
整个人都不好了,我到底该看什么。
男主身材一般,长相一般,演技也一般。
其实呢,我对这部电影还是充满期待的,毕竟一开始就有人说这电影是多么多么的牛逼。
所以我一定觉得电影的结尾肯定是个冰天雪地365度吊渣天神逆转。
但是尼玛、它有么、有么、么。
不说了,上班去鸟。
前半部分老是赞赏安德是天才,可是平淡的剧情没显示多么天才就是一直提拔安德,都认定他是救世主。
小演员们表演生硬,就像玩枪战游戏和电子游戏一样,打斗就像小屁孩打架一样,又偏偏讲话装深沉。
而最后的决战把敌人消灭光还以为是模拟。
然后又因为外星人星球一片火海感到愧疚,知道自己梦里是真的和异星蜓交流,相信他们高于人类,自己到废墟里找它们赎罪,找到了繁殖的女王和一个胚胎,女王想杀他竟然没下的了手,安德流泪说我为你们找新家,他保证。
然后独自坐飞船载着它们在宇宙旅行。
我擦,什么东西,乱来,除了特效还一般般。
之前期待太高了,很失望,浪费了哈里森·福特,在里面演的够无聊
作为一部电影此片还算不错;但是,作为科幻片,有些该交代的要点没有解释清楚还是让人非常失望的。
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几点:1. 安塞波:http://en.wikipedia.org/wiki/Ansible在片子里只是随便提了一下安塞波,完全就没有解释清楚,连“总之就是非常神奇非常厉害的东西”也没说。
星际旅行都是距离N光年的,肯定要有速度超越光速的通信手段才能做到远程实时操作小飞机,如果没有这个概念,最后揭晓谜底的时候不会顺理成章。
2. 虫族的逻辑:虫族本身是思维共享,女王相当于大脑,单个小虫子就像细胞,没有思想;第一次对地球“进攻”的时候,它们把人类也想成和自己一样,所以在它们看来干掉几个人类,就好比是拍一下对方肩膀,根本谈不上屠杀,所以在Mazor Rackham干掉母舰的时候,虫族很不能理解,就回家去了;最后,人类打过来,它们更是奇怪:我只是跟你打了个招呼,你TM要灭我全家;最后,Ender和女王精神沟通之后才知道真相,这才明白到自己犯下的罪,所以才要去给虫族找新家。
这个没说清楚,没看过原著的人肯定会想:虫族先来进攻人类,灭了它有何不可,Ender为什么那么多愁善感...这两点解释清楚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拍片子的人出于什么原因把这些去掉了,总之我是非常失望。
Ender's Game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1072/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69459/Speaker for the Dead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884114/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71212/Xenocide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7409/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7681/Children of the Mind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78214/Ender's Shadow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78213/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18437/Shadow Puppets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26817/First Meetings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93380/Shadow of the Giant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26699/A War of Gifts: An Ender Story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587710/Ender in Exile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275036/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724366/Shadows in Flight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13838/Earth Unaware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7156738/Earth Afire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017932/Earth Awakens 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7177215/Shadows Alive (forthcoming, originally planned as part of "Shadows in Flight")【?
英 http://iask.sina.com.cn/u/3228973073/ish?folderid=1319113
今天刚陪无聊的同事看了这部电影,选中它只是因为电影院只有警察故事和圣杯这些更低分的,这还只有国语版的,凑合看吧。
吐槽开始。
开场是虫族以前的入侵战斗画面,人类使用的现役飞机,不是说好的科幻片吗?
可这脆皮蛋糕似的虫族母舰、飞碟和飞机互射,没有喷液,没有爪击,这是虫族吗?
然后一个类似独立日的情节就解决了。
跳出宣传片后没什么铺垫的,男主就玩pad游戏赢了,说是考虑了什么小行星的位置,监视器后两主持人就开始狂捧,貌似这电影是拼智商的?
然后假装被开除,小痞子们来找麻烦却被瘦柴棍的男主一下干翻,一帮马仔就被吓住。
好吧,男主还有暴击光环。
回家后见到哥和姐,才发现这是智慧与力量的结合,第三个孩子的能力还能私人定制啊?
男主还是超生的,他爸还极不情愿地安慰他。
主持人要带他回训练学校,男主没有露出任何喜悦的表情。
这不是你一直在奋斗的目标吗?
不是你全家生你的目的吗?
全家的希望和荣耀吗?
结果还是要为了猪脚的莫名光环矫情下。。。
男主刚上飞机就说个冷笑话,像谢耳朵在最新一集里说的一样,正常人完全不可能找到笑点。
但主持人不干,还非得点明谁才是男主,说是要给他压力让他成为领导(这才是亲爹吧?
),群众们也就心领神会。
这小伙子再问了一个能不能收发邮件的问题再做个40个俯卧撑,大家就都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真没见过世面,你们从小上课都不敢举手的吧?
真是矬子里面选将军,亲爹安排的好啊。
然后开始玩悬浮枪战,都是手枪,这水平连我小学时玩BB弹时的架势都没有。
算了,没见过世面吧。
但是,等等!
这不是要星球大战虫族吗?
难道还要选这帮毛孩去拼手枪?
这训练枪法有毛用啊?
亲爹马上又安排男主顶上一个空缺,还真到了一矬子队长下干活。
光环一开,两句话就让能当他姐的女主主动上来倒贴陪练,妹子你有眼光!比赛开始后,两帮傻逼躲在障碍物后瞎射,这几把啥训练啊?
(真没见过世面,还不如我小学玩的。。。
)只有三个人用人堆冲刺被冲散,男主飞过去和女主回合,一个合体跳跃就飘到对方敌后,反正光环一开对手智商降低视野降低,就这么赢了。
亲爹当然还是夸孩子聪明。
(真不知道他们以前的比赛是个什么水平)亲爹借此机会给儿子机会自己组队。
飞龙队,这么吊的名字还说以前一直输没人用,但衣服已经做好了。
男主转身就穿上,很合身,不是亲爹可能吗?
(当然比碇源堂还说差点)然后毛都没长齐的男主微微一笑,假老练的去给他的队员——原来是他新手村的朋友们——训话。
亲爹为了赶进度,让前两名的队伍一起来陪练。
猪脚光环一开,一帮人做个马戏团的人堆撞过去就赢了,对手已经连第一次比赛时去撞人堆的智商都没了。
看完男主一路来的训练,对手也太弱了,就这人口素质,人才水平,也就村镇级吧。
还被安排玩个游戏,猜杯子,试了几次老鼠都死了,普通人也能猜到两个杯子都是毒酒了,结果这亲爹还是要点个赞。
亲爹要培养儿子的自信心,用心良苦啊。
再等等,这电影放了一大半了,还是没用星际大战啊。
一回想全是男主内心戏。
第一次打人时一闪念,说个狠话;回家亲情戏,思考下;小升初,矫情下;爹抬轿时,深沉下;游戏时,恋下姐(游戏里老鼠和姐的造型太糙了,简直就是国产3D动画的水平),老鼠钻眼睛这种完全就是男主的心理阴暗啊,这也被说成了敢于打破规则;浴室里,先用肥皂(刚出现时lz邪恶了)润滑身体以防被抓(lz也是同事点出才知道的,这真心要点个赞,肥皂除了能诱发犯罪还是能防身的),一蹬干翻矬子队长,又是内心戏,回来跟姐姐在小木筏上分享心得(选这种场景,这不是闹情侣戏么)。
男主还是到达了战场,带着亲兵们终于走到了WCG电竞总决赛的舞台,亲爹一路护的好辛苦。
然后又开始秀操作,可我看这水平,这微操(目测APM不过50),还不如我玩星际1的室友(他玩魔兽世界时有20多个快捷键),这水平放中国估计也就拿个网吧第一。
这时,原来的救世英雄还说出宣传片被删减的部分是之前人们不知道虫族的作战规律,他当时觉得吧,第六感觉告诉他,虫族是要靠母舰指挥,然后他就瞎鸡巴把飞机撞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一帮小飞碟和一只大飞碟,该怎么攻击都不知道的种族真该被毁灭)但是这种镜头为什么要删掉呢?
难道怕人民看后会被救世主的智商深深的震撼而羞愧自尽吗?
逻辑何在?
我细想觉得这镜头要卡掉的唯一原因是怕人民看到要退电影票,所以才安排到快结束。
还有要吐槽下女主玩的人类主力战舰,号称700亿美元,这是人类终极武器,要全舰队来保护。
真没见过世面。
700亿美元,你们国家的产值还真低,要知道2010年我们地球上的中国放了10万亿人民币的水,这种主力战舰广东一年都能造两个。
终于开战了,结果发现队形就是把无数的小飞机均匀的布满整个屏幕A过去。
(要掀桌了,之前说什么小行星,射击要考虑引力弯曲什么的都没有啊!
这水平要训练个P,这智商还要选个P,真为你们镇上人的智商抓鸡啊)女主开炮灭了一批,结果发现虫族还有一批,没法,只有派出所有小飞机用身体护住女主要用的大粗硬(还不开火,经验要留着给女主升级!!
),女主小脸通红狂撸三分钟,憋精一射,啊,爽!
把整个虫族星球给射满了,观众们先是一愣然后鼓起掌来,终于把虫族消灭了。
再再等等,既然这大炮一射就能把星球毁灭,之前的选人,训练,舰队,小飞机,还有微操,有什么意义?!!!
这要什么智商?
这要什么暴力?
这要什么强大的内心?
这要什么队友?
哥们小学刚玩星际1就知道拿大舰远处放激光炮。
亲爹能设到这种局,真真真心不容易。
最后男主又要矫情了,搞得跟演琼瑶一样,为消灭了整个虫族而愧疚,妈蛋,这不是杀害了你几千万的同胞吗?
这不是你出生的意义吗?
这不是你训练的目的吗?
现在矫情,你一直以来是强颜欢笑吧?亲爹也没领会到你的意图。
最后最后,男主矫情跑出基地(竟然没有卫兵发现和阻拦,太不把人当腕了!!!
),在百八十米的地方发现了虫族女王卵(这些安保水平也太水了,都建基地了还没发现,真够糊弄)写完再想想其实还是我错了,这不过是编剧骗钱混吃之作,我认真我已经输了。
在观看《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之后,让我对战争有了一定的深思以及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顾虑,在战争与生存之间人与虫的对立是一定必须存在的吗,和平共处难道不行么,战争或许是无奈之下,对资源掠夺的一种手段,可是不同的种族之间就不能有更好地解决方法吗,甚至与欺骗。
故事讲述了为了抵抗外星虫族的攻击,人类成立了国际舰队,并在孩子们的身上安装了监视器,最后一名叫安德鲁·安德·维京的小男孩被选入到学校培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上校开始训练安德,使其变成一个领导力极强的指挥官,安德从小是一个很善良的男孩,有着温馨的家庭,可是在这是非的世界中,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家人,他也立志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之指挥官,在哥哥与同学的冷嘲热讽以及孤立之中,他发挥出了更加出色的作战能力,指挥能力。
在一众优秀的学员中同样展现出了杰出的天份。
机智、同情心和卓越的战术运用都让他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在零重力战斗教室里进行的激光训练也都证明他拥有非常出色的战术及体能。
还挺不错的。
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抱着自小因《科幻世界》而对它产生的憧憬之情看了这部电影。
评价是:故事三颗星,主题一颗星,配乐一颗星,总计五颗星。
另外一个看《安德的游戏》的动力即是题目,作为一名骨灰级玩家,从小浸淫在《三国志》《信长的野望》《红色警戒》《帝国时代》《星际争霸》《要塞》等战略游戏世界里的我,当然不免YY类似的小说情节。
比如指挥室里安德在全息指挥界面中手指灵动的跳跃,我告诉朋友:“这就是手速指标——APM的重要性。
”还比如在1v2的模拟对战中,安德让队员绑着绳子推出舱门的刹那,我也若有所悟的点头——这正是游戏中侦察意识的重要性。
而安德通过奇葩阵型壹发入魂,更让我深感于如对方一般无数次巨大优势不胜的感慨……同时,作为一名至少打到过《星际争霸》韩服大师800分的zerg玩家,也让我对于电影中人类对抗虫族的设定,发出和安德一样的感慨:“你们这帮人类究竟懂不懂虫族啊?
”即便没有看过原著我也有理由推定:这并不是一部讲述了天才少年如何诡异地拯救了全人类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玩家的意淫,只是电影限于篇幅,只能在宏大场景背后蜻蜓点水般地将深意带过而已。
安德的魅力并不是他的天才,也不是那些关于成长的陈词滥调,而是他对于星际种族间关系问题的敏锐洞悉。
在一帮军官自以为深思熟虑的布局中,安德被视为他们的棋子,直到大决战中仍将其蒙在鼓里;而安德呢,则在一次次模拟与思考中,发现一种与他被期望的角色截然不同的胜利方式。
一个人无论在战争中如何天才,他也需要明白,战争仅仅是政治的延续,而不是星际间政治的全部。
这时候我想起了《三体》,也会想起马基雅维利式赤裸裸的政治哲学,《三体》尤其第三部,大刘反复地在女主角程心的三次抉择中去暴露她对于星际文明,政治规律,人性的天真与任性,一次次把整个宇宙中最残酷冰冷的事实暴露出来,是要干嘛呢?
镜头中看见虫后交给安德的那枚虫卵,我觉得,至少《安德的游戏》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让人感到温暖。
我更喜欢故事中构造的这种可能世界,尽管它也有残酷黑暗的一面,比如为了战胜虫族,方法竟然是借用一颗孩子不带感情的好胜之心,即便获胜,我会去问,是人类战胜了虫族?
,还是无情战胜了天真?
比如安德在知悉兵不血刃的策略后在自以为是的“游戏”中展开最为纯粹的屠戮,狂喜之后希望破灭。
但至少这样的悲伤刚让我觉得像是悲剧,而不是其他那些作品中“成熟”与“真相”包装下loser心态与社会窥阴癖的产物。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安德的游戏》还有后续数本小说,它成功激起了我阅读后续故事的愿望!
ps:现实中如果真正需要安德这种人的话,我敢说战争学院里全部是韩国人!
电影总结阐述的是整个故事的点睛之笔。
也许电影没有小说能表达更多,但是让它已经表达的更加精炼,而且更针对性。
看得出作品有意对整个地球国家局势有所暗喻。
关于已经发生的二战,和之后冷战时期的暗喻。
因为文中,最后一篇,讲述安德拯救了地球,却无法回到故乡,因为有个华沙组织要杀了他(我猜因为那个大鼻子俄罗斯孩子的事故)。
他的哥哥幕后控制了联盟政府(美)。
他那个暴力聪明的哥哥。
会保护他但更多为了利用他。
i had a brother。
had?
have。
他一定恨不得他哥哥已经死去。
论点:整个剧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是,一个人(国家)持有武器不动声色,他是你的敌人么?
如果他先动手,你该放倒他?
然后推辞说,是他先动手的么?
他是想攻击你,还是想从你的攻击保护自己?
安德早起通过的人格测试,安德与同学的冲突,都是关于这个题目。
如果有人对你先动手,你如何反应。
教官满意的答复就是,放倒他!
而女教官比较关心安德的同情心,安德早先通过了她的测试。
后来女教官被辞退,导致了最后灭绝性的悲剧。
其实哥哥和姐姐,一个太暴力,一个太软弱。
安德是二者的平衡,他才是正确的,关于他对教官灭绝性攻击策略的反驳,他对虫族的同情心。
但是同时他用武力捍卫了自己的种族。
故事里三个孩子比喻了三种关于战争的态度。
因为安德是平衡完美的孩子,所以关于战争,他做出任何决定都是从客观角度正确的。
故事将安德塑造成人类的英雄,正在宣扬这样一种对待人类世界战争应如何处理的态度,捍卫自己的同时保持同理心,去了解你的敌人,爱你的敌人。
而你的敌人,有时候也能转变,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这正是安德招了伯纳德的原因。
愧疚:安德对误杀的孩子充满了愧疚,他很伤心到无法继续游戏。
就像虫后最后对安德所说(文中):我们的屠杀不是故意的,当我们了解之后,我们没有打算再次入侵。
我们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直到碰到了你们,但我们绝没有想到那些不能接收别人思想的个体生物也是有智慧的生命。
我们怎么会知道?
我们本来是可以和平相处的,相信我们,相信我们,相信我们。
但是,安德的愧疚和虫后的愧疚不同,安德的优势遭到孩子妒忌,其他孩子先动手安德有力反击捍卫,导致其他孩子死伤。
安德是强势的一方,安德胜利了很愧疚。
但冲突不是他发起的。
而虫后!
她为了地球资源先发起入侵,导致人类差点灭绝,若不是一个人类英雄出现,人类死伤会更多,甚至灭绝!
关键是,虫后被击败后,发现自己是弱势的一方,开始安静的为了自卫而武装。
如果虫后一次侵入成功,她知道自己是强势的一方,将把人类当低等生命对待!
在我看来,这是她想来地球捏软柿子,不想“软”柿子坚硬无比!
(听起来和某国二战的行为很像吧。
)虫子说:“我们本来是可以和平相处的,相信我们,相信我们,相信我们。
”有人说,强调就是否定。
重复三次!
这句话可信度,和安德拆掉监视器时候,医生说:“一点都不会疼!”一样不能相信。
我想,如果虫族真的有优势过人类的智慧,他们能用思想交流,他们为何不能控制人口呢?
结局:这一次,安德的反击和以往和孩子们打架一样,坚强有力的捍卫和导师欺骗性的愤怒刺激下,导致了对方灭绝。
而和虫后交流之后,他表示他不能让虫族繁衍后代,那样会让人类再次陷入战争。
最后很多年过去了,“安德常常带着一个干瘪的白色虫茧,寻找着一处乐园让母后苏醒,让她的子孙后代和平地繁殖、成长。
他一直在久久搜寻着。
-end”故事最微妙的就是,用了孩子打架和游戏,反例讥讽了战争的起始幼稚和错误。
战争究竟是种族群体性的主观意愿,还是领导者任性愤怒的暴力错误,一旦有人走出一小步冲突,对方将迈出一大步回应,一步跨过一步,至死方休。
两个孩子打架,不小心死了一个。
11岁安德的游戏,灭绝了一个星球。
(自杀式声东击西战略也很犀利。
)
儿童定位 视觉很赞,能坚持看到底不容易,结局反转
就是几个游戏打的特别牛的孩子组成一个战队击败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
找霍比特那么拍够整成电视剧了吧?可是现在这样子精彩不赶场,也没完全走马观花,这么平庸的改变作为原著党只好给你一星了,第二部还是别拍了!
asa这里面其实也挺面瘫的
。。。为了地球的未来,抓紧打游戏吧
我日 怎么会有这么贱的片儿 男主还他妈没变完声呢阿尼玛。
天才少年面临的虫人大战,是塑胶的存在。不知道是预算太紧还是美设脑堵,场景透着不合适于大多数路人的cheap味。但剧情走向没有严重尿点,一通看下来畅快feel随着调剂的BGM掩盖了对特效的不适,不知道是不是原著的风采使然?但做到如此流畅就已经很具价值,抱着好剧本拍成一坨屎的大有人在。
ipad玩的好也能拯救地球。创意还挺喜欢的,剧情比较单一但也足够脑洞大开了,不过作为一部科幻片这一部的特效算是中规中矩,另外就是对于我这种昆虫恐惧症的人来说,最后结尾虫母特写那段高能真是如坐针毡。
很明显情节太多难以展开,大多匆匆带过而没交代清楚,但最后的战争场景很壮观,可惜有些短暂。无重力训练场也不错,只是没看出战术有什么特别,倒是跟最后决战的战术一脉相承。福特真是老了,安德演员选角不错,剧情到最后反转有些突然,但也应该是细节没展开的问题。希望是拍成系列片,会更充分些
刚开始以为是星际争霸网络版,后来发现是单机版,应对rush,人族大和直接一炮打掉基地...
没看原著。只说电影:这是个开外挂的少年在上司莫名力挺下流水账般飞速打怪升级,一天一跳,转眼到达人生巅峰。然后莫名其妙发现自己是个和平主义者,不能接受自己干下事(之前一点铺垫都没有),于是决定抛弃女友,抛弃牵挂了整片并为此顶撞上司的姐姐,毫无存在的哥哥和父母,和敌人的孩子私奔的故事
两个字:太短。原作的容量,分成三部绝对不成问题,按霍比特人的标准可以拍六部,再不济也上下部吧,两个小时实在太短了,所有剧情设定人物都点到为止,仓促不过瘾,战斗室设计得那么帅!多拍几场战斗嘛!IMAX《战斗室的故事》我绝对掏钱去看。改编算及格,选角到位,本可以更好,可惜。
小演员选得不错,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个魅惑的主儿,不过展示他超人般才能和深邃思考的段落太少了。我想看看小说
改编的算不错了
没啥吸引力
看到华丽的四分之三处的时候还以为这会是那种片子----一群少年们被置放在一个残酷的封闭空间里面对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最后故事的最后还是让人小吃了一惊(当然是在你没有读过原著的前提下)。总体来说这还算是一部不算糟的商业片。喜欢的可以期待下一部。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给《德州电锯杀人狂》和《
人性怎么那么丑恶?好吧,我也是人...
2.5和原著一樣無聊,搞不清楚為何身邊十個美國男生有八個都看過這片的原著。到最後,我很坦然地睡著了。
看得半懂不懂的。。。四星全部送给asha~!正太太萌!!
纯粹是因为实在没有别的片子可看,才去选择了安德的游戏。作为一个非科幻迷来说,第一次有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想赶快买本原著小说来读的冲动。仅此而言,就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