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算是我的短评而不是影评,因为短评的字数限制只能在这里写了关于罗曼蒂克,关于法兰西,关于出轨和性。
当人类脱离了基本的生存困扰之后,当所有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或者确认以后的人生不再有太大的波澜的时候。
会去追求激情,当激情过后更想得到的是内心的平静吧,起码我是这样以为的。。。
胆小怯懦的中年人在经历了17年的婚姻生活后,偶然的出轨感到了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快乐。
所谓婚姻是男人的坟墓,深有感受,女人总是想要对方改变的很多,而男人更多的时候是希望自由一些。
无所谓对错。
Simon胆小同时没有太大的勇气,反应有些迟钝,像极了一部分谨小慎微的中年男人。
做未成年人一开始就知道出轨将会无疾而终,但仍然饮鸩止渴。
也许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渴望打破平淡的生活,但是有没有太大的勇气,假装自己不去嫉妒一些东西,让自己看起相对优雅。
胆小的男生也可以这么可爱(虽然我也是男生)法兰西的女人给人的感觉真的有趣,查了下女主(Sandrine Kiberlain)今年54岁,只能够说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性感,让我想起去年阿汤哥在“壮志凌云2”中所表现的性感。
所以性感的前提是不要变胖和变秃。
像其他人所写的那样,法国人的出轨都是那样的丝滑,让人不忍心去批判。
如果婚姻让你不在快乐甚至感觉到疲惫,那么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或者如果我们遇到了很好的选择,是否应该去遵从自己的内心
除了标出两人都有各自家庭之外,这段所谓的“偷情”完全失去了出轨的冒险意味。
观众不仅看不到男人的妻子,也见不到女人的前夫。
只有在对话中,我们才零星获悉两人各自婚姻的状况。
这不是很让人奇怪吗?
一个讲述偷情的电影却完全摒除了偷情可能构成的张力,比如出轨带来的伦理难题,对家庭的破坏……电影因为采用侯麦式的恋爱叙事模式——时间字幕条如同日记标出了“纪实”——而拍出了新意。
偷情的欢愉,不是建立在冒险带来的刺激上。
当偷情被当成恋爱刻画,人物便能自由享受爱情的欢愉。
这自然是更可能发生在电影里的浪漫。
能够为此做出证明的是,两个偷情的人被第三者“拆散”,如同一对恋人被劈腿或拆了墙脚。
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女人以“三人行”为由头,闯入了两人已然构建的宛若恋爱般的偷情关系,并成功地偷走了女人的注意。
两个女人产生了情欲,而男人遭到抛弃。
这还是偷情吗?
这更像一段普通的狗血三角恋情,但因为偷情是事先给定的,狗血反而有了新意:一直主动的是女人,男人像条狗一样被抛弃。
这个落单的男人自一开始就是柔弱、感伤的女性化形象,这点在两年后两人再次相遇时暴露无遗。
他对着女人发表了一番深情、做作、莫名其妙的告白,以期通过点染自己的痛苦和悔恨博取女人同情,希望对方能回到他的身边。
这儿,似乎颠倒了男女在偷情关系中的镜像。
不再是男人玩厌女人这类老套的渣男叙事,而是男人被女人断然抛弃,而且男人输给的是另一个女人,相当于对男人自尊心造成双重暴击。
法国人的絮絮叨叨,永远不用上班,一直就是对爱展开哲学思辨,从候麦开始就一直这样,六个道德故事没讲完又来了一个四季,依然没讲完,讲到死也还是在拍男神和女神的爱情故事,当然从古代起就一直这样了,也不是现在才开始,不过穆雷的这系列影片可以归类于同类影片,也算候学后继有人。
穆雷的优势是什么?
没看到超越候的影子,当然也有7成左右的功力了,电影不难看。
都是在那些方面不足呢,跟候的作品对比展开讲一下:人物塑造:穆剧里人物不够立体,虽然剧中主人公可以是两或者三个人;但是看候的影片就会发现,每一个主人公的社会关系,交待的非常具体,比如邮递公司职员,那么他的工作环境,会非常具体的涉及,真实感异常强烈;农民呢打理作物,酿酒摆盘样样不拉;大学老师呢上课,家庭环境都契合身份,不会因为侯是4-5人的剧组就偷工减料,大环境和社会关系涉及到的人物就是只出来一个镜头,也会拍到,虽然费力,当然有用;穆剧中就这方面异常欠缺,只是突然出来三个人,至于是什么职业就不交待了,上来就开始从第三者关系到三匹关系以及双女关系,到最后婚姻关系展开辩论思考。
话题设置:对爱情关系的讨论有没有终点?
我认为没有终点,只要有精神世界,就会有爱和情的产生;穆剧中展开了宽泛的多段式的爱情关系的讨论。
这样就会使影片流于表面,任何一个议题都不会切深,引人思考。
虽然主人公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所为。
候剧呢就好的多,只讨论爱情中的一个关系问题,全剧都会为此铺垫;比如今晚就是想在女士穆德家过夜,那么全剧都会集中围绕此展开,非常精彩;再比如一个绅士就是想摸一下少女的膝盖,那么全剧也会围绕此进行,非常具体;窥一斑而知天下。
音乐:穆这个剧里用了非常多的钢琴古典小品音乐,可以听出来是有很扎实的准备,好不好呢,挺好听的,不差,对电影加分吗?
没减分,加分可能也有限。
为什么不如候剧中音乐的处理?
候为什么要那样处理音乐?
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哪就是不去干扰他的故事,故事不靠音乐去催促配合而继续。
出彩也是丢分的地方:大量展馆内画作的引入,多次进入,博纳尔等大师名作的背景太容易跳戏,对主题无太大必要,吗;极美的空镜和自然风景的引入,有一个镜头特别美,就是他们野戏后那段凝视自然的双人背影,导演也喜欢这些镜头,最后又一次同场景同角度同镜头无人再次出现,技术很好,但特别好莱坞。
最后展开一个延伸但有意思的想法:保留这个剧的全部台词,只是替换故事背景和人物;比如放在平原上的摩西那样的空间中,人物都换成生活中小老百姓,那么会发生什么?
女主的内核是好好把握当下的“大人”,男主的内核是任性、永不满足的“小孩”。
他们聊天,他们身体交互,他们聊欲望,聊逃避,聊陪伴彼此十几年的伴侣,聊并且实操三人行……最吸引我的是男主的逃避,太让每个还不成熟的胆小鬼有共鸣了。
他懦弱,一直希望让自己心动的情妇做坏人,怂恿自己和妻子离婚,好让自己不愧疚;他也害怕一切覆水难收,因此对欲望总是第一时间说不,接着逼迫自己不断向想象中的大人标准靠拢,以至于矫枉过正到不愿承认自己吃醋,不愿承认自己嫉妒,不愿承认自己悲伤……硬生生抹去自己孩子气的一面,只为成为社会层面合格的大人……电影里有段精准描绘胆小鬼性格的台词,真的太好了。
-我很害怕展示我的欲望的同时会得罪另一个人。
-你没有向任何人表达过你的愿望。
这就是过度关心他人的问题。
因为害怕伤害别人,他们什么都不敢做。
他们什么也不交流,他们看起来漠不关心。
-你是对的,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我。
我总是觉得欺凌者获得更多成功是不公平的。
不论是敏感细腻的女孩还是有爱心的男人。
-但自然界很好地平衡了一切,对于精致的男人来说,有粗鲁的女人。
(看到这里非常庆幸的我:还好有自然,还好有平衡,还好有被治愈的可能。
世界对胆小鬼还是有温柔的照拂的。
)
Oh La La,21世纪,还在看别人《短暂的偷情纪实》聊天记录这也太悲催了吧。
作为聊天机器人「ChatGPT」背后最大的金主,比尔盖茨进入21世纪「捐出所有资产」成立基金会后,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慈善项目——资产阶级之所以把慈善项目当作「人类福祉」事业追求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慈善项目中获得「回报率超20倍」乐趣,亦能用这套具有自洽性和自欺欺人性的话语减轻自身因「攫取利益/收割韭菜」贪图享乐而良心上产生的愧疚感。
所以,这老套又无趣的流水账是要迎合并满足婚姻不幸的小资的偷盗欲和占有欲。
而这种建立在你情我愿基础之上的「偷情」行为仍没有从根本上让他们的婚姻幸福起来。
在法国导演「安妮芳婷」制作的众多「女帽」作品中,似乎只有《干洗》店里的「爱情」谋杀案能让我们透过浪漫的《爱情生活》表象看见它给人类造成身体性和精神性创伤的「血滴子」实质。
我们注意到,虽然男主是处在《悲情三角》结构中最先被「慈善家」以法国人擅长的《偷吻》方式建立起亲密关系的那一边,但他实际上是在《短暂的偷情纪实》游戏里扮演「中介」角色。
很遗憾,首先,他在之前去家庭伦理化和去社会道德化的「一对一」婚姻关系里并没对自身极为尴尬的「主体间性」处境有深刻又直观的把握。
其次,在「三人行」之后他也没有能力对因逻辑闭环而产生的永恒轮回「完全中介了的有限性」形成有效的突破。
因此,当他被《女收藏家》当作物品抛弃,即被他良心上隐性的道德枷锁松绑动摇时,像极了新版《危险关系》里那条「无家可归」具有灵性、物性和兽性「人格化」的大黑狗。
男主最后说,我是一个迟缓的人,你应该告诉我离开我的妻子,我这样的人需要震撼和激励。
太写实了,所有在婚外关系中摇摆不定的男人都是这样的吧。
而看似潇洒不羁的女主也有过几次偷偷被触动的瞬间。
但只要对方展现一点犹豫,她也会自然的退回安全距离,并且坦然接受。
只是最终有更勇敢的女孩出现,为了她立刻离开丈夫,原来她也是想要被更坚定的选择。
电影从头到尾都在两个人叨叨对话,法语语速又很快,唯有在临近结尾,俩人分开的时候,给了一段空镜。
镜头缓缓扫过他们散步过的田野,约会过的博物馆和球场,走过的车站街道,阳光很好,空无一人。
很美也很伤感。
无论如何,那是爱情啊。
这片也就法国人拍得出来,也就法国人对两性关系能保持如此松弛感。
大概因为他们堕落了两三百年,在两性关系的实践方面阔过,而且试图一直阔下去,不想被政治正确之类绑架,变得畏畏缩缩,在创作上也束手束脚。
美国人和咱东亚都不太行,道德感过于强烈,看什么都正襟危坐,自己看得不好意思,不想想自己的原因,劈头骂一通导演三观歪。
什么是真正的松弛感?
不是一个自以为松弛的人,告诉一个紧绷型性格的人说,你这么紧张干嘛,放松放松,而是人家惯于紧绷,就让人家紧绷着。
就像这片,女主是松弛型,男主一直紧张兮兮的,但也不用改变什么,她有她的美,他有他的可爱。
他俩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模式。
当一个人释放热情稍多一些,另一方就觉得有点越界,下意识退一步。
这也是许多人的共性。
自我和亲密有一定冲突性,要进入亲密关系,要更亲密,得让渡一点自我。
导演对他们关系的状态、变化,偶有些微的讽刺味道,整体上没什么激烈的态度,后面偏离自然,戏剧化程度有点高。
算是一出偷情童话,对成年男女关系的一种乌托邦想象。
比不上侯麦电影,但也有着难得的好看。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爱的电影,我觉得这更像是一部探索“欲望”与“关系”的电影。
它其中的流动性和愉悦感是观影体验中非常宝贵的感受,像给精神做了一场免费的芳香精油SPA,身心愉悦。
男女主在影片前半段的见面都是快乐地,明媚的,配合着舒缓的音乐。
虽然两位主人公(尤其是女主)是以愿意保持关系的快乐为前提进行偷情,但观众能感到在每次见面后在这种不断升温的感情下,对对方的欲望已经呼之欲出。
- 追逐:影片中多次出现追逐的画面,不是用力奔跑,而是像风情画中的嬉戏,让整部电影的基调变得温柔有趣,也更加突出了感情中游戏的性质,和这对偷情者追求快乐而非稳定情感的诉求。
- 玩具象征:乐高积木、恐龙玩具…一方面代表了关系中的愉悦情感,另一方面也是童真/单纯的象征,就像男主最后的自白“我是一个无法满足需求,不断索要的男孩”;- 移动:与一般电影中表现偷情不同,这部电影的场景很多都是户外的,而不仅仅在床笫之间,在滚床单。
我们看见男女主出现在博物馆,电影院,公园,朋友的空房,羽毛球球馆,丛林,书房,书店……而且总是伴随着大段的日常讨论。
导演在采访中谈及“我一直在试图展现这个亲密故事的广度,以确保这个小小的、亲密的、隐藏的事件不只是床和床单。
这就是为什么这对恋人会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见面,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坐下来,也许只有一两次。
他们总是在移动、游荡、行走、旅行,他们的思想、言语、感受和问题也在不断地循环。
我还希望他们动作非常快,并且有很多对话,很多文字,以确保观众被粘在屏幕上。
”但是这段愉悦感以书房讨论为第一道门槛,双方互相试探(去办公室和学校)为第二个终点 — —“欲望更喜欢逃避它的东西”“你喜欢我是因为我不属于你”“你对我的渴望已经完全结晶了?
”
- 偷情地游戏规则:短暂、把握现在、无契约的 — —“我们需要停止提问,不要关注我们在哪里,我们尽情享受,不要考虑未来。
”“我们确实说过我们不应该期待任何事情”“每次都像我们的最后一次”“你爱你的妻子,所以你没有背叛她”而男主首先意识到了偷情带来的矛盾,短暂的愉悦刺激和易逝性使他犹豫了。
而女主从始至终都是关系的主导者,发起者,在其中游刃有余。
她不渴望被占有,希望更多的主体性,这也体现在她愿意主动赋予别人“试图操控”她的权利(做慈善)。
两次对话:第一次make love时和男主:“与我这样的男人上床就是做慈善” (女主表示认同)第二次羽毛球馆更衣谈论和另一个男孩的关系:“而我告诉自己,我在做一件好事”(谈论自己和男孩的亲吻)“是的,我给了你你妻子给不了的东西”(更加确认了自己的主导)“这就是做情妇的好处:我知道她的存在,她却不知道我的存在”(影响力和主动权)女主留恋于当下的快乐,不愿意放弃“欲望”带来的渴求,不愿意停下。
但真的在矛盾(第三者)发生时,女主是首先愿意走入另一段稳定感情的,抽身而去的。
男主最后的自白让这部电影仅仅停留在“偷情/短暂地愉悦”这一个主题上,电影整体的基调轻浮了些,没能跳出命题的框架前往到像伍迪·艾伦那样的新高度。
不过,法国人吗。
快乐就好了。
Soit heureux un instant.Cet instant c'est ta vie.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男女主角都是知识分子,女主是单身离异,男主有着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女主的主动下,男主经不住女主的诱惑,与女主发生了第一次婚外的性行为。
女主告诉他,她不需要他负责,不介意他把她当作工具,这极大得满足了他作为男性的生理及心理,让男主充享受着与夏洛特的肉体性爱之欢。
男主发现,在与女主保持婚外性关系的状态时,自己的婚姻并未如意料的发生冲突。
就像两条平行线,不同状态下的自己,轻松得就像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而已,原来出轨与婚外的性竟然可以以这样一种美妙的方式存在,这是男主从来没想到也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与愧疚自责,到慢慢得学会放松享受。
男主以为只要没有爱,没有占有欲,就可以一直享受纯粹的性爱,一直这样轻松快乐下去。
直到有一天,女主移情别恋,爱上了别人。
开始时男主以为自己可以不在乎,毕竟他们当初定义的关系就是纯萃的性爱关系。
直到女主和她新的对象结了婚,并且还有了孩子。
这让男主破了防,一开始以为女主只是想要纯粹的性不会爱上任何人,竟然自己理解错了。
原来女主竟然也会爱上性爱对象,而爱上的那人竟然不是自己。
在两年后,男主对女主还是不能释怀,发现自己一直忘不了女主。
在某天,男主意外遇见女主。
男主埋怨女主,为什么当初在一起时不能再用力一点,好让自己也能绝决得像女主的结婚对象一样,放弃家庭,和她在一起。
其实,他们关系存续期间,女主在男主上班时间去看望他,而男主的表现可以看出,男主并不希望女主进入他的生活。
中年人的感情既脆弱而又理智,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年女性,可能是看透了男性的自私自利,深知男性在捍卫自己利益时的理性与决绝,看似无所谓只是假装或者说是一种成熟的分寸感而已。
而人都是这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失去后才觉得珍贵,男人更是如此。
男主傻傻得被动接受,以及到最后对女主的恋恋不忘,那种既要又要的样子,让人觉得蠢萌可爱。
但如果男女角色互换,女生是感情经历空白的傻白甜,对男主是钟情专一恋爱脑,可能就让人觉得不那么可爱了吧。
中年人在多年婚姻生活中,早已在日复一日简单枯燥的日子里变成一摊死水,期待婚外,但又害怕婚外。
期待还能心动,在这平静的死水里还泛起涟漪;但又惧怕心动,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掀起惊涛骇浪。
这部电影,就很好的诠释了婚外男女之间相处的方式。
不管男女,看了都会觉得,原来可以这样,虽不一定会实践,但在内心深处仿佛找到了一种自洽的方式。
婚外偷情电影,没有道德审判,竟然意外的也没有性爱场景,倒是充斥着浪漫的文艺小资情调。
故意抹掉的性爱场景,通过各种场景与大自然,把出轨与性刻画得轻松平常。
可以说是一部女性婚外性爱的小资文艺爽片,男性婚外的乌托邦。
这是只有法国人才会拍的电影,还入围了2022年第75届戛纳电影节。
故事直接从两人的第一次约会开始。
一位单身妈妈夏洛特,一位已婚父亲西蒙,两人迅速达成共识,只约会,不谈情。
越过道德栅栏,跨过初时的陌生感,两人的相处水乳交融,犹如热恋时的少男少女。
博物馆,电影院,书店,球馆,公园,郊野森林,时时刻刻是新鲜的风景。
其实只是旧风景,带了双新的眼睛。
但眼前的欢愉是可持续的吗?
虽然有过口头约定,但理性恐怕很难战胜感性。
尽管小心翼翼,边界一直在移动,这是一场规则随时打破的危险游戏。
夏洛特显然更占据主动,西蒙则一直谨慎克制,夏洛特一直强调只想享受身体的快乐,西蒙则通过一次次对话,不断确认两人的稳定关系,又避免更进一步走向失控。
电影全程没有出现夏洛特和西蒙的家人,削弱了可能引起的直接批判,引导观众更多思考理性与感性、欲望与情感、拥有与失去。
“偷情”本身即充满悖论,如果双方并不融洽,很难达成或大大削弱获得感,无情可偷,如果双方身心契合,必然走向彼此占有,宣示忠诚,回归传统“家庭”。
西蒙一直想维持在中间状态,就像结尾处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总是想要更多的被宠坏的孩子。
”他总是想做些什么,但又不敢承担踏出第一步的风险,这从两人第一次约会就已经很明显。
西蒙的被动还体现在他甚至希望夏洛特主动要求和劝服他离婚,他才有勇气改变现状。
夏洛特则显得坦荡很多,她一直在西蒙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享受现在,除了偶尔的出神。
西蒙:“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了。
”夏洛特:“凡事都有最后一次,我们只为最后一次而活,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即使我们下周再见面,我也不会和现在完全一样,许多事都可能在变。
我也许变得更老,我的想法也可能会不一样。
”西蒙:“你有没有发现,事物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强烈,当我们知道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有把握再次见到一些东西是令人安心的,但看起来欲望似乎更喜欢逃避它的东西。
”夏洛特:“这就是婚姻生活的问题所在。
这一切都非常程式化,你想要我只是因为我不属于你。
不管是我还是别人,其实都一样。
”西蒙:“你可以一直是别人,不知道像你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我从没遇到过像你一样的人。
”夏洛特:“因为你很懒,你不努力。
”西蒙:“问题是一旦你的欲望固定在什么人身上,你不会轻易改变目标了,你会执迷不悟,像感情被固化了一样。
”夏洛特:“你是想说你的感情在我身上固化了是吗?
”西蒙:“不......我不是在说我自己,我只是在对人类进行一般性反思。
我们应该是不一样的。
”夏洛特:“哪里不一样?
”西蒙:“我们有经验,我们已经活了小半辈子,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事情也有清醒的认知。
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对吧。
”每次对话都是一次“表白”和“狡辩”。
他们是在说给对方听,更是在说给自己听。
事实上这样的对话过多了便有种荒诞感。
人总在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越是不合理的,越要合理化。
反过来说,人越是在反复合理化某行为,就越能确信他内心的不安和怀疑。
导演通过一些小细节偷偷暴露着两个人的内心。
当夏洛特滔滔不绝讲述她和另一个男轻男孩的接吻体验,当西蒙谈起他与同事讨论这段秘密约会的感受,当西蒙拉住马上出门的夏洛特深深一吻,当夏洛特突然来到西蒙的工作场所他的紧张慌乱,镜头的靠近,人物的静止。
他或她在思考。
人一旦开始思考,就像失控的陀螺,必须撞倒才会停下。
是无意的僭越?
还是有意的试探?
靠近便躲闪,远离便拥揽,他们显然都已不满足于无止境的循环。
电影给了一个意外的解决方法。
一次更大胆的“三人行”,他们认识了在婚姻中倍感冷落的露易丝。
等西蒙出差三周回来——这次出差也像是一次逃避——三人关系陡然变化。
夏洛特与露易丝相爱,露易丝离婚,两人决定在一起。
这个有些意外的结局既“前卫”(同性婚姻)又“保守”(回归家庭)。
两年后,两人再次相遇,西蒙进行一番真诚但并无底气的告白,他说自己准备好了,不想再错过,希望再有一次机会重新开始。
夏洛特依然是自信的明媚的,她总是一针见血:“我们在一起感觉很好,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常在一起。
”一段偷情往事,以两个人“自我欺骗”开始,以一个人“退出游戏”结束。
哈哈
看了之后 不太好看 不太喜欢 全是英文 甚至连介绍都是英文 听不懂啊
能把偷情这个事情拍的那么自然和美好的估计也就法国人了。3p那一段实在是太好笑了。
不浪漫的偷情纪实,太絮叨,太寡淡。银幕上的《婚姻生活》与现实对应,倒是巧妙。
夏洛特:我觉得我是一朵花西蒙:那我就做一只蜜蜂夏洛特:我可以看到你来了话痨,但还有点文艺
穆雷导演拍得很轻松,也很好看,继续《所言所行》的拍法,这次放在了一对男女身上。很喜欢这样的话痨电影,而这种婚外情主题的故事,也只有法国导演才会这么拍吧。说什么只约啪不谈感情,还不是心底里觉得婚姻和感情出现了问题,只是有些迟钝的人需要临门一脚罢了。
辣鸡
『5.5』对话间是有一些对爱情和婚姻的哲思,但都无甚新意。男主试探性提起确立更深关系的时候,速推镜头显示出女主内心的波澜,随后远离镜头的走位又暴露出她的逃避。三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男主对女二不断表达他们在一起过于仓促,而女主在墙壁另一侧,此时墙体对画面的分割很有趣,左侧是三人关系的轴心,右侧则是被夺爱的男人和夺走她的女人。男主前面的絮叨有时会不合时宜,但失去情人以后的两次真诚自白反而颇为动人。整体上都是法国婚外情的味道,但也没什么特别值得推荐之处。
这是男人的意淫8 说女主偷情是为了做慈善还沾沾自喜自己比大婆高贵😪 主要男主一点人格魅力都没有 和村上作品里的男主一样无聊自恋
看困了。妹子
看不下去静不下心来…
大概只有法国人能把自己情人给自己找3p对象然后和3p对象好上了这种狗血的故事拍的这么迷人
男人看似被家庭责任牵绊,实则始终在婚外情中逃避责任,女人看似洒脱拒绝束缚,实则也在期待一段安稳长久的关系,她把他的一切虚伪看在眼里,又在冷漠推开后跑过街角独自失落。这其实一点也不侯麦,明明是伍迪艾伦式的故事a
说是偷情但是每次接触都和开启一段情侣关系一样,只是每次见面心里都在想可能是最后一次。男主这种真的很女性化被吃得死死的,女主突然和3p对象在一起呃,此处响起莫扎特
有趣的点在于「有女人味的男人」无法分离情与性且期期艾艾
+
6.8分,是一部内地无法拍摄的另一种大胆视角的叙事,短暂的偷情在影片亮丽的色调当中,显得更加轻快与舒适,偷情从一种道德的缺陷转变成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家庭的另一种看法的转变,以及与对异性的更深入了解。伯格曼的《婚姻生活》选的真好。
男人絮絮叨叨不合时宜自说自话时,女人们已经接起吻来,仿佛男人只是她们亲热时的白噪音。
古典气质 景好美
生命中难以承受之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