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她,就送他|她去地狱,因为那是另一种天堂。
二阶堂富美的眼神依旧那么炽热,有种对演出的渴望和迫切,这正是令观众兴奋的好演员。
一群对电影近乎狂热的年轻人,与黑帮搭配在一起,这是导演带给观众的实实在在的惊喜,感动溢于言表。
地狱通常是人们对于恶劣事物的一种进阶统称,片名用一种惯常的疑问方式来引入观众,似乎是讥讽现实的一部黑色幽默作品,然而却又是如此的写实。
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与年轻人之间为了梦想而坚守十年的执着,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类人群,却因为一个黑帮大佬的女儿而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把日本社会的复杂与矛盾串联在影片之中,耐人寻味。
没有什么能比人间地狱更可怕了,贫穷、饥饿、瘟疫、灾难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正在受苦的人们,是一种坚强的信念让倍受苦难的人们勇敢的活着,他们把地狱当作游乐园,让多舛的命运乐观起来。
没有激情和摧残的人生是可怜的,一如被社会包养的小白脸。
活着,不单单只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定义。
如何定义你自己的人生,由你内心的信念说了算。
无论你是热血逐梦青年,还是沧桑黑社会大佬,你都有第二次新生,只要有信念,有一种不盲目的爱在心中,你就可以惊艳绽放自己,点亮他人。
在某种意义上讲,阿Q精神带给现在的我们是一种更积极的反思。
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就算是精神胜利法,也会使你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二阶堂富美真的是好看死了!
尤其是含着刀片亲人那段。
整个剧情莫名的戳冷笑点啊!
好好笑啊!
敌对帮主摸萌上死敌家的女儿什么的,一群黑帮拍电影什么的,电影梦想家癫狂的和李小龙吵架什么的,都带着热血和搞笑,好棒啊。
配乐也好棒啊,长谷川博己总有种周星驰的感觉。
蒙太奇的表述手法好棒,大家都活着,电影满场,多美好。
感觉园子温对奔跑的场景蛮喜爱的呀,最后长谷川跑着的样子想起庸才了。
感觉像是在说每一个呕心沥血的导演。
混搭昆汀、盖里奇,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除去混搭不说,反应的内容是值得关照的,年轻人的梦想和破灭但是激情不减,阴错阳差被黑暗的社会(黑帮)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所成就,不能不说该片放之日本以外甚至中国都是有现实意义的,至于手法的混搭,只是一种导演很个人的喜好,内容第一,形式第二,透过形式看本质,最后平田的血泪狂奔是对吃人社会的抗争和胜利。
①我用了10秒钟思考,如何能通过接下来的这段话勾起诸位观看此片的兴趣,然后干脆利落地放弃。
这部电影的潜在受众早晚会自己找到这部电影的,如果我此时报出「园子温」三个字,诸位脑袋里面要好好思索一下「园子温是谁?
」,那就不要把时间浪费给这部片子吧。
②全世界人民都喜欢拍cult片,但是《地狱为何恶劣》是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来的,那种又热血又中二又血腥又变态,各种莫名其妙超展开的cult片。
③无聊又中二并且粗制滥造的前四分之三过去,迎来的是狂飙突进血肉横飞的半小时大战,我满脑子都是「我去」「尼玛」「什么鬼」「WTF」之类的念头。
到结尾又稍微有点被触动,嗯,只是稍微啦哼,又是这种套路。
20190401
说迷影人本身就是疯子应该不过分吧?
(文章首发于MTIME时光网,ID:火麒麟ST)《地狱为何恶劣》在园子温的作品中,绝对不是艺术性最高的。
但它偏偏是园子温的作品里最雅俗共赏的一部,只因它有着独特的切入点——一群对电影爱得深沉的疯子。
一部讲述疯子的电影,只靠一条故事线叙述是不够刺激有趣的。
园子温深谙其道,一开始就并行展开了四条故事线:第一故事线起源:几个热爱电影的少年长大后仍未实现自己的电影梦,面对自己在现实中的困境,他们其中一人愤然退出,其他几人也近乎放弃......第二故事线起源:武藤组组长武藤三大被死对头找上门来,为了保护老公,武藤的妻子对上门报复者大开杀戒,并顶替老公入狱服刑,但也导致当时作为童星的女儿绫子星途中断,也造成了父女之间的长久矛盾......第三故事线起源:上门报复武藤一家失败后,幸存的池上突然和绫子产生了斯德哥尔摩情结,虽然他们只见了一面就分别了,但池上从此就成了绫子永久的脑残粉......第四故事线起源:一个叫桥本的屌丝男从小就是绫子的迷弟,一直把绫子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直到有一天,从未见过桥本的绫子临时拉他过来做自己的“护花使者”......到了影片的三分之二,这四条故事线开始交集,契机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迷影四人组要实现电影梦,武藤要通过制作电影帮女儿重返星途,池上想见绫子一面,桥本想假装成导演讨得偶像的欢心。
一个电影计划,让目的不同的四方交汇,也让四条故事线产生了疯狂的化学反应,在影片最后三十分钟开始爆发。
这癫狂过火的形式背后,是每一个角色单纯而极致的爱:迷影四人组对电影的热爱,武藤对女儿的关爱和对妻子的愧疚,绫子对明星梦的热爱,池上和桥本对绫子的爱慕......无论片中他们拍的电影最后能否问世,其中绝对包含了他们强烈的爱与希冀。
电影本来就该是这样:是梦在银幕的呈现,是创作者的爱与热情的光影结晶。
没有了爱与梦想,是拍不成好电影的,甚至拍出来的根本不算电影。
拍一部迷影电影,只顾着拼贴经典电影元素符号是不够有诚意的,真正打动人的是溢于言表的对电影的热爱的表达,而园子温就做到了。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拍出真性情,和园子温的奋斗经历息息相关。
其实园子温并不像以往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天生的“影坛变态”。
他曾经也拍过很多高逼格的影像作品,新世纪初他拍摄的《危险因素》还很有岩井俊二的范儿。
但这些作品别说经济效益了,连反响都很小众。
追梦者也要吃饭啊!
园子温后来一出于宣泄,二出于赚钱,就拍了一些夹杂着暴力色情边角料的影视作品,但在这个阶段,园子温仍然不忘初心,即使是穿插着软色情的《爱的曝光》也能体现他的纯粹的艺术追求。
后来的《庸才》难得让园子温找回了自己最初的状态,但这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肯定的电影,反而让人质疑园子温“变质”了,这对园子温而言真是一大讽刺。
2013年的这部《地狱为何恶劣》算是园子温在个人表达和观众G点之间的一个折衷,在满足观众与角色之间的共同高潮的同时,自己也完成了写给电影的感情真挚的情书,尽管这封情书最终还是要以“梦想的归梦想,现实的归现实”结尾。
咱中国的院线片肯定不让拍出《地狱为何恶劣》中那么血腥暴力的场景,但是有真性情、可以让观众真正产生共鸣的电影可以有吧?
对电影和观众保持真诚和热爱的创作者可以有吧?
但咱们看到的是,中国电影院线票房收入越来越高,好片子却越来越稀缺;拍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以电影为理想爱好的青年人却越来越少......至于那些嚷着“你行你上”“你知不知道人家多辛苦多努力”“你懂不懂艺术”的网民,他们又真的对电影有真爱了吗?
影片结尾,作为迷影四人组之一的平田抱着拍好的电影底片在路上边欢呼边狂奔。
这也是一个长期没能实现梦想的人压抑已久后难得的爆发。
假如他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情的旁人看到了,一般都会断定这家伙是个疯子。
只是这世上无数造福于社会的造物,有不少不也出自这样的“疯子”之手么?
前一个小时各种拖拉虽然的确交代了后面的正常发展走向让人物不崩但是看着有点尴尬…我看弹幕一堆人看不下去了走了…但是进入正式剧情之后就超级帅了各种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特别是两个摄影师开始扫射让演员们死的好看点的时候那个心理和表现手法简直太帅了而且时不时还蜜汁有点甜??
我在寝室真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各种笑出声不过笑完之后也挺悲凉的…要是真的像最后导演想象的那样大家都好好的就好了现在这些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死的最后警察来清场真的就是清场很过分的啊唉真的很讽刺啊
地獄でなぜ悪い大陆在翻译片名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一些书面语,如果原片名太过于平淡或者单单就是个英文人名,我们也会根据影片大意给它重新命名。
地獄でなぜ悪い直译过来应该是“地狱有什么不好?
”这个意思就相当霸气了,但却少了点当片名的感觉,地狱为何恶劣又不能表明原意,所以,我生编制造了一个片名:“地狱何以为劣”以上是题外话本篇故事是导演园子温三十岁时候就构思出来的,据导演讲,他自己本身也有过被黑道大佬女儿“诬陷”的经历,而且当时还年轻,处于无片可拍的状态,就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
现在看来,可能是求片心切,用摄影机实拍黑道交火确实充满心意,也是一个让新人导演立刻出类拔萃的好点子,并且这样张狂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很难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人脑中出现,园子温就是怪才,但这样怪异的故事,很难立项,并且只是实拍黑道对拼的话,没有好的剧情和设定又很难让影片有说服力。
那么到了之后,导演可以呼风唤雨的时候,为何还要再拍这样一部年轻时就构思好的“偏青涩”电影?
应该是执着吧,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就是讲述了一群喜爱拍电影的青年偶然得到了机会可以拍摄黑道决斗的机会,从而发生的故事。
但我看完,结合原片名,我觉得导演本身就是个疯狂热爱电影的人,可以说片中那个对拍电影痴迷的导演就是园子温年轻时候的影子。
影片中他的整个三人组也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拍电影更让人兴奋更让人喜悦的了,甚至于说为了拍电影而下地狱都没什么。
是的,按照宗教设定,人如果犯有罪过(轻生也是重罪),那么人死之后会下地狱,并且,几乎在所有人的观念里,下地狱似乎是一个终极诅咒。
不管你信不信宗教,可你内心肯定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安稳的过一生,这样对他对来说算是善还是恶?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疯狂的努力,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他,死后又要怎样判别天堂地狱?
导演说了,别管那么多,干就完了只要在仅有的生命力绽放光芒地狱又有何不好?
静谧的午后,汹涌的樟树香味一阵阵涌进阳台,飘进鼻腔。
此时此刻,用荒谬绝伦的黑帮暴力片来消磨时光,再适合不过了。
这么个午后,日本电影《地狱为何恶劣》被挑中,把我带入血浆飚飞、长剑砍杀、子弹飞舞的时空。
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电影,象征着形形色色的人生。
以我微薄之力,永远也无法抵达如此多样化的人生。
《地狱为何恶劣》属于不管不顾的癫狂人生。
其实,我的体内蕴藏着疯狂因子吧,潜伏在深深的深深的脑海深处,作为过着正常日子的正常人,这股子癫狂当然不能轻易外泄,反而要刻意压制,不留一丝痕迹。
压抑着癫狂,戴着正常人的面具,一日三餐的消磨时间,真他娘的辛苦!
《地狱为何恶劣》时长两小时。
静谧的午后,女儿上学,老公上班,小宇宙暂时属于我一人。
洗完碗筷、抹干净餐桌、拖好地板、洗衣机轰隆隆转动,一切就绪。
端坐电脑前,点击播放器,癫狂模式开启。
黑帮老大为迎接即将出狱的老婆,想方设法筹拍电影,让女儿当上女主角,这是老婆多年的愿望。
阴差阳错,找到了四个超级电影迷。
四位年轻人,执着于电影梦想十来年,一直没有拍片机会,打工过活。
拍电影的过程充满喜感,除了四个狂热的年轻人,黑帮喽啰们各司其职,摄影、灯光、道具、录音,拿着说明书仔细研读,不耻下问,既热情又专注。
别看黑帮老大像土豪一样,砸着一捆捆的钱,瞬间买进各类电影拍摄用具,对电影的品质要求着实不低。
拍的还是演的,砍杀枪战,全部真情实景,真的砍,真的喷血,真的把对方打成筛子。
胳膊啊腿啊脑袋啊,在日式的房间里以优美的弧线飞行着,血浆像火山一样喷发,像瀑布一样流淌,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满溢。
摄影师们一手端着机关枪扫射开路,一手掌镜拍摄,嘴里咒骂着:“给老娘死好看点!
”命在这儿算什么呢?
以命相搏,只为拍电影,拍好电影。
长谷川博己饰演的导演在落魄时,咬牙切齿地大吼着:“我只想做一部杰作出来,这个世界上无聊的导演遍地都是,拍出一部又一部电影来给自己买房子的蠢货!
靠拍无趣至极的电影赚钱的蠢货!
我不想做那样的蠢货!
我只想制作出一部绝世电影!
这是梦话,正因为是梦话才是最神圣的,神圣的梦话!
”四人小组还是中学生时,在公园拍录像,被小学生追着大喊:“看,那边有两个傻瓜!
”《地狱为何恶劣》中,人人都是傻瓜吧,无一正常人。
我最喜欢中年帅大叔堤真一饰演的黑老大,忽而狠毒,忽而天真,忽而喜不自胜,死得喜气洋洋。
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他饰演木讷而天才的数学家石神,演技完爆偶像派的福山雅治。
大叔早年在电视剧里,可是专演型男的,风度翩翩,引人遐思。
这么多年下来,演戏路子却一变再变,变成融搞笑戏谑悲壮为一体的演技派了。
长谷川博己,以《家政妇三田》中的斯文型渣男成名,此片中的角色最为癫狂,被人殴打时,也不忘指点摄影机位,对手的出拳姿势。
不时露出小酒窝,一脸狂热地阐述对电影的痴迷。
影片以他的旁白开场:“一切从那一天开始,在那之前,我们只不过是一群电影迷罢了。
”导演园子温,早年可是爱好文学的现代诗人呢。
辗转多年,变身导演,专拍怪气怪气的电影,喜好探讨人性和社会体制。
喜欢恶搞,喜欢抛洒血浆。
好这口的人看了后,兴奋地像磕了药。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人,气愤地大骂:“黑帮不像黑帮,一点正经没有。
火并不像火并,状如癫痫发作。
”“状如癫痫发作,一点正经没有”,曾经的诗人怎么可能拍散发着正常味道的电影呢?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配上导演亲自制作的音乐,我也貌似犯了癫痫。
开篇的打斗配着音乐,整个人就“燃”起来了。
一群神经病,状若癫痫发作,却意外地热血而励志。
电影结束了,整个人有点楞,毕竟刚从抽动的癫痫状态恢复平静嘛。
经历漫长的阴雨后,真正的春天光临这个城市,樟树叶完成了新老交替,顶着一头鲜嫩的绿色,开出了一团团绿色的小米粒儿,肆意抛洒着香气。
香气随风涌动,一股股刮进阳台。
沉浸在电影中,像神经病一样大笑不已时,香气袭来。
虚拟的人生慢慢着陆,回归正常。
抬眼望向阳台外,听着放学的学生们的喧哗,不禁感叹:我身处的世界,虽然不够癫狂,自有其美好诗意之处。
3.5分 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但这种电影确实是被需要的,我指的是一些“园子温个人化”且“十分理想”的部分,避免了现在的一些“苦大仇深”“无聊”“不明所以”的一些现实主义的电影。
人到底性本善亦或是性本恶,还是一种性善而行恶或是性恶而行善的怪物,人间失格里看着自画像的叶藏如是说。
暴力是一种宣泄,园的世界里所有角色都以一种极端疯狂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抛开了所有的物质考虑。
就像那句台词“电影之神为什么不可能就在今天降临?
”那样,你可以说这像孩子一样单纯,但换句话说,你也可以发现这样有多幼稚。
这样唯一比较不错的就是他的角色在恶的包裹下反而透露且放大了一种精神世界的美好,不知道这是不是正是应了阴翳美学,但至少我认为有着更好的表达方式,这样说的话又好像来到了加缪和萨特存在主义之间的“战争”了,不说那些,总而言之,我只觉得园的电影只是在满足着他个人的欲望,简单来说,他并没有考虑到观众,但我想他也并不在乎这些吧。
哪里才是地狱?
如果人间是地狱,那么难道只有这样的极端的话才能找到一点点美好吗?
日本怪咖导演园子温的电影其实是良莠不齐的,好的相当好,差的没法说。
好的如《冰冷热带鱼》般冷酷深刻,差的如《我们都是超能力者》般肤浅猥琐,更有《真实魔鬼游戏》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甚至被做成gif流传的怪片。
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电影都是园子温一个人的作品。
好在园子温的作品数量够多,看完这部不喜欢,你可以等着他的下部电影,反正也等不了多长时间。
他的这股勤奋劲儿倒有些像三池崇史。
日本人大都是工作狂,无论喜欢的、不喜欢的都要拍,三池连儿童片都不放过,相比之下园子温还要继续向他学习(园子温一直视三池崇史为偶像)。
《地狱开麦拉》是园子温2013年的作品,当时我就下载了,但一直拖到今天才看完。
其实当时已经看了一半,但感觉很无聊,尤其是开篇那首《刷牙歌》不停的重复播放,让人心烦,所以一弃就是五年。
《地狱》的前半部分非常拖沓、琐碎,让人抓不住七寸,不知道导演到底要干嘛。
但这就是园子温最大的特点啊(或者说缺点)!
他的很多电影都有这种毛病,甚至《冰冷热带鱼》也是, 但观众的热情马上就要退散的时候,园子温又能马上火力全开,把黄暴血腥的东西一股脑全倒出来,把观众炸的外焦里嫩!
所以说《地狱》看到后半段才渐入佳境。
本片其实就是一个戏中戏的故事,一个黑二代少女想当明星,在机缘巧合下找到了一组业余DV电影爱好者帮忙拍戏,他们的设想被黑老大利用,片场竟演变成了一场真实的帮派火拼,真刀真枪的厮杀顿时血流成河。
杀红了眼的不只是黑帮成员,摄制组也在鲜血的亢奋中手持冲锋枪大开杀戒。
最后,警察来清场,将两帮黑势力以及全部剧组成员无差别统统处决。
影片的结尾更像园子温借题发挥的一场恶作剧之梦。
剧中导演侥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从散乱在各个房间的尸体下面抢出了胶卷和录音带,然后逃离了现场,他在大街上歇斯底里地疯笑、狂奔。
他一边跑一边幻想抱着的这堆胶片成了masterpiece,他也因此扬名立万,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但随即他就消失在了凌晨的街道上,一切恢复了宁静,好像啥也没发生过似的。
这个浑身血污做“大师”美梦的导演不就是调皮的、自嘲的园子温同志么!
园子温营造了个美梦,又用机关枪将所有幻想全部屠灭,其心可诛啊!
可以说《地狱》90%是歇斯底里、没心没肺的,10%是伤感绝望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喜欢园子温了,他虽然离“大师”远了一些,但他那股疯劲儿却自成一派,成为了一部分重口味观众心中的“大仙儿”。
他也应该知足了!
上来就用《无仁义之战》的片头方式以及配乐。仍然是园子温的暴力血腥加纯情,然后又有点恶搞喜剧的味道。堤真一总是能提供那么优秀的表演。真是分不清二阶堂富美与宫崎葵,唉
用疯狂的想法恶搞的态度迷影的精神来诠释什么叫用绳命拍电影,癫狂恶趣味的同时,尽是欢乐,就像一针鸡血。园子温对各种元素的致敬,对电影的爱的宣言就是可以爱到死在电影里,拍一部自己心目中真正伟大的电影,然后死去。★★★★
三星半。园子温放飞自我的嗑药片,后段high爆了,有几处真的太逗23333
看不懂好着急啊!
这样的园子温其实挺招人喜欢,无仁义的theme、仁义墓场的气球,任侠、实录、杀人拳,老东映类型片的发展史回顾。堤真一接连两部朝着颜役奋进,你真忍心跟SABU时代的苦情男作别?星野源逆天,分明要抢森山未来的饭碗。至于长谷川,比那部掉书袋的《CUT》里的西岛叔更癫狂,却丝毫不招人烦!
戏中戏圆少年梦,园子温很顽皮。高潮血浆四溅啊。有木有。。。
谁要看热血青少年,太失望了
片中热爱电影的导演平田穿着一件CANNES+奥斯卡小金人的T恤,你就能知道园子温是作死来了。
编剧太嗲了好减分啊,要是再短一点会更好看。。受不了二阶堂富美这个小变态。。。
没个正经。日本迷影片都爱致敬昆汀是怎么个回事?
一代电影粉皮向东流!看了一下长评里的见面会repo,园子温的经历果然就是一部cult片
荒诞的故事,狗血的剧情,狂野的想象,疯狂的影人。不给力啊园老师,玩什么呢~
黑帮不像黑帮,一点正经没有。火并不像火并,状如癫痫发作。
有想法,却过于胡闹。
终于不用怀着被教化的心态看一部园子温的电影,玩的很嗨皮。二阶堂富美,小苍井空啊。
帅到掉渣
就台片闹剧的感觉
前面绝了!温子园有点东西!中间高潮戏精彩的但是多少有点视觉疲劳了
迷影鸡血!
园子温的脑洞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