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很美好,青春也很不堪一击。
看到很多评论里都排斥怀旧,排斥不是学习的情节,可是那些键盘党们在写之前有没有换角度想想,干嘛非要摆姿态呢?
电影里不就讲的是青春一部分的事么?
为什么不能怀旧,为什么非要是学习的情节?
难道非要是学霸a遇见了学霸b然后惺惺相惜,互相鼓励的去挑战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么?
那么我想说这些评论的作者真的是你们的青春不迷茫
开头其实意外的不错,真实且考究青春片敢这样拍男主角的皮肤:
看到很多人吐槽受不了,我也是服了,就这么爱给记忆上滤镜?
女主的脸定格来看平淡无奇,画面流动后却充满神韵
几个小故事就不细说了,整了个似是而非的环形叙事,手法没问题,但看完了也没觉得这花活有多酷,可能是遮丑用,毕竟故事漂泊到如此境地,太难看了!
遇见你真好,这个你明显是恋人的意思,几个故事毫无意外主题也是爱情,在重要的结尾,竟然让校长来一句遇见你三生有幸,如此刻意的升华主题我是第一次见。
虚伪程度让我想起高中写作文时的痛苦经历,逼着自己恶心自己。
可惜了这么多细节:老式柏油跑道
凌乱却带走美感的校园
逼真的教室环境
可惜了,这么些小故事,拼出个丑八怪。
电影反复强调:青春真好,用这么庞大的命题硬套几个故事,太虚无了。
三颗杏的桥段,很像是真的,但你放在电影里是真做作。
看完结尾后心疼导演:大概就是哪种情绪充沛但行动无力的人吧,缩小版吟诗小达人解释一下细节:后面两个故事可以理解是张文生的小说,所以略带浮夸的打戏就能解释了。
至于女主飞机失事又重新出现也可以作此理解,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张文生说的,另一个时间线他们相遇了(空姐制服不一样了)毕竟是爱情片,大概说服自己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细节。
不过画面还是很美的
还顺便恶搞了《无间道》
在前几天一个春天蠢蠢欲动的夜里,我又把《立春》看了一遍。
因为看了顾长卫的新片《遇见你真好》。
去之前看片名和宣传大概就预料到会是个烂片,但也没有想到会那么烂。
在影院里面如坐针毡。
你无法想象这是曾经拍出过《孔雀》《立春》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
看到曾经喜欢的导演拍烂片,真的非常心痛。
更心痛的是,蒋雯丽再次扮丑客串了,而且这次演的人物还叫:王彩玲。
王彩玲是谁?
她是《立春》的女主角啊。
是那个小城的一根六指,身在小城,心在巴黎歌剧院;吃着泡面,唱着“献身艺术,献身于爱情”,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怀才不遇的文艺青年心中的女神。
但到了《遇见你真好》里,她成为宿管王姨,在一个复读学校里看管女生宿舍,致力于打击男女学生早恋……更可怕的是,最后她还和范明扮演的教导主任上演了一出美好黄昏恋,戴上墨镜满面春风坐在教导主任的机车后面飞驰而去。
我们为什么喜欢《立春》里的王彩玲?
她容貌丑陋,爱情失败,事业不顺,怀才不遇,甚至自欺欺人,心高气傲,满口谎言。
明明北京的剧团不要她,甚至连在音乐学院打杂都被拒绝了,但她总对身边人说自己很快就要调去北京了。
但王彩玲这个人物是真实而丰满的。
《立春》是几段式电影。
当年看的时候觉得它结构有些松散,现在却发现这样的结构其实独立成段又层层递进,看爱情与生活如何冷酷无情地一步一步对王彩玲风刀霜剑严相逼。
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段王彩玲和黄四宝的爱情,其实每一段都拍得很好,都一点一点刻画出王彩玲丰富的面相来。
就拿和漂亮邻居小张的来往说吧。
观众看到第一次她们正面交锋,是小张告诉王彩玲周瑜来找过她。
然而王彩玲高傲地从她面前头也不回地走过,说:“我很快就要调去北京了。
”后来,王彩玲夜里独自在家胃疼得不行,不得已去敲小张的门,求胃药。
小张热情地请她进屋,给她药,还给她喝粥。
之后两人开始交往,小张会热情地邀请王彩玲吃饺子,还给她介绍祛斑秘方。
再后来,小张的丈夫抛下她走了,她来找王彩玲哭诉,说:“我以后连你都不如了。
”说,我是把你当朋友才和你说的。
王彩玲说:“你把我当朋友,是因为我比你更不幸,我没你好看,没你年轻,又没有家庭。
有我这种人在你身边垫底,你会安慰的,对吧。
”她说:“不管是谁,他不幸的时候就会跟我同病相怜,我要是比你幸福,你还会跟我说啦?
”后来小张老师连夜搬走,乒零乓啷搬家具的声音王彩玲当然都听到了。
她趴在窗口看着装满家具的卡车带着小张老师一起开走,但她到底没有开门出去送她。
这简单几段情节,就已经很好地刻画出一个立体的王彩玲来。
《遇见你真好》中的王彩玲却失去了这样的魅力,就是一个扁平的、和教导主任谈着中年恋爱的宿管王姨。
和那些你相处三年但从不了解的宿管阿姨没有丝毫区别。
除了宿管这个身份,你看不出她作为一个人的悲喜,她的个性,更别提人物的丰富了。
别说一个配角王彩玲了,就是《遇见你真好》的几个主角,你也完全看不出他们作为电影人物的独特和丰富性。
《遇见你真好》也是几段式电影,每一段都是一段学生恋情。
不是说不能拍学生恋情,世界上那么多拍得好的爱情电影呢,但《遇见你真好》是真的好无聊。
蓝盈莹和白客演的那一对,女生总是捉弄男生,男生就喜欢上女生了,然后就把女生写进自己小说里。
关键这个小说的故事也很无聊,说男生和女生青梅竹马,然后小男生问小女生为什么没有小鸡鸡?
小女生说放家里了……后来小女生就把一个喷泉雕塑的小鸡鸡掰下来给男生送去了。
第二对,男生小时候被雷劈过,喜欢上班级一个女生。
同时,一个校霸也喜欢这个女生。
男生屡屡英雄救美。
最后一次校霸和小弟把男生抬上班级飞转的电扇,结果电扇漏电,抬他的校霸和混混们都被电得七荤八素,曾被雷劈过的男生一点事没有……第三对……我实在看不下去,逃出影厅歇了会儿,所以无可奉告。
《遇见你真好》充满了这种廉价的煽情和无聊的搞笑。
《立春》中王彩玲也活得像个笑话,但那是与生活碰撞的无奈,是一种让人悲从中来的幽默。
《立春》里随便一句台词都是经典——火车上,黄四宝拒绝了王彩玲的示爱。
王彩玲:“你真的没对我动过心?
哪怕一点点,一瞬间都没有?
”黄四宝:“我很敬重你,我一直把你当哥们儿。
”王彩玲:“你是因为我丑才把我当哥们儿的吧。
我觉得我不丑,我就是有点古怪。
”黄四宝:“难道男女间非得用爱情来表达感情?
”王彩玲:“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深的感情只能是爱情。
”黄四宝:“我没那么高的境界……我挺庸俗的。
”
然而《遇见你真好》我没有听到一句打动我的台词。
哪怕是蒋雯丽演的宿管王姨。
而且因为缺乏细节与真实性,使得蓝盈莹的角色对白客的角色在天台上说:“我要带你去感受你小说中写的风”也显得很矫情。
《立春》的后面,被生活一次次侮辱与损害的王彩玲看似终于对生活妥协了。
她去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孩子,在街上摆摊卖起羊肉……然而她结尾带着孩子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回眸,那一回眸里还是有万语千言。
她在医院遇到周瑜,对方不再念普希金的诗歌,而是和三姑六婆眉飞色舞传授如何让老婆怀孕时候吃桂圆,于是女儿眼睛又黑又亮。
他真是游刃有余啊!
然而王彩玲不是的,她抱着孩子从他们面前径直走过,依旧是一个局外人,直到被周瑜喊住。
也许确实只能顺从命运了,在挣扎过后,但,也不见得就要享受庸常。
《遇见你真好》让人如坐针毡的大概就是这种享受庸常的自得。
电影里的宿管王姨是这样,电影外的顾长卫也是这样。
一个电影导演怎么可以允许自己退步成这样?
庸常成这样?
如果说《立春》中的王彩玲是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是中国的包法利夫人,那《遇见你真好》中的王姨只能是三流国产狗血剧中成天对孩子逼婚的中年婆妈。
我想,我们不想看到王彩玲变成王姨,就是因为不想看到她变得如此庸常,更不想接受有一天自己也可能会变得如此庸常。
死亡是抵抗,顺从是无奈,然而庸常是不能接受的。
看《立春》的时候,出现最多的弹幕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原来用来形容《红楼梦》里的晴雯,曹雪芹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就因为这样与丫鬟身份并不相匹配的心气让晴雯被王夫人撵出了大观园,最终病死家中。
而就算病倒在家,贾宝玉去看望她,晴雯也并没有就此向王夫人等妥协,谄媚。
如果有一天晴雯变成了袭人那样,请问你还能接受吗?
杜鲁门·卡波特擅长写畸零人,他的小说《草竖琴》中写了“个头矮小,好似侏儒”的科林、头发稀少的老处女多莉、肤色黝黑一嘴牙没剩几颗的凯瑟琳……几个人为了反抗多莉妹妹韦莱娜的专制,离家出走,躲去了一个森林的树屋。
后来这个队伍越来越扩大,捕猎松鼠的莱利也来了。
还有原本是代表韦莱娜劝他们回家的库尔法官也选择留了下来。
库尔法官特别有意思,他说自己之前总是站错立场,因为“法律不认可差异”,比如渔夫和有色人种的姑娘相爱,想要结婚,但小城的法律不允许渔夫娶一个有色人种,“我的职责就是要审判他”。
库尔法官说,他之所以选择留在树屋,就是“在有生之年,有一次想要站对立场。
”于是他帮助科林他们和韦莱娜派来的人作战,后来还向多莉求婚。
就是这样看似粗鄙的男人,却也能够说出:“开始只是一片树叶,一场雨,然后你从树叶那里学到了什么,一场雨又催熟了什么,有人来接受你从这些东西里领悟到的爱。
你得明白,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许要耗费一生的时光,我就这样耗费了一生,至今也没有完全掌握——我只知道事实就是这样:爱是一连串发生的,正如自然是一连串的生命串起来的。
”他们在树屋的那段时光是《草竖琴》中最重要、也最有趣的部分。
后来多莉和韦莱娜和解了,大家也都回去了。
但这段经历丰富了他们每一个人。
让他们没有成为那些在树下叫嚣着要把他们赶回去的庸常的人们。
《立春》片尾,顾长卫让王彩玲终于穿上礼服,在歌剧院的舞台上演唱。
最后字幕写: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玲。
《遇见你真好》最后也有一段歌曲,虽然莫名其妙的,但还是可以看出顾长卫依旧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
看一个有浪漫情怀的导演还拍出这样的电影,失望之余,更是心痛。
我后来其实有在采访中问顾长卫导演,为什么要让王彩玲在《遇见你真好》中出现。
他依旧是那样木讷的、不懂得如何回答问题的状态。
以下是他回答我的原话:“我还是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啊,对于《立春》这个电影来说啊,还有对于立春这个时节来说啊,咱们很多人都会想起这么个人物啊,对于那个时期来说啊是一个很亮眼的一个人物啊!
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呢……这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
就是,为了让雯丽扮成王姨啊,有她的合理性。
”我只想说,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人物,就请放过她,就让她好好地活在《立春》里就好了。
放过王彩玲,放过蒋雯丽……放过李樯。
《草竖琴》中卡波特写到多莉他们厨房有一株天竺葵,一年到头都开着花。
“但有的花就只开一次,也许一次都没有,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他们活着,但生活已经过去了。
”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
奥迪投资40%,安排了一场百公里加速5秒的主任追逐戏。
宋冬野投了10%,《斑马》尬唱了两遍。
iPhone投50%安排了一场手机防水的戏。
这片子应该是《折翼的孔雀》和《上冻的立春》,不知道顾长卫的青春是不是这样扯淡的,硬是拍成了校园霸凌。
一个好好的复读学校,非要拍出黑老大一生过往的感觉。
我们从来遇到过这么逗的宿管,也没有遇到过这么愤青的老师。
不过我将这理解为嘲讽,嘲讽教育的一团糟,不知将学生带到怎样的未来。
三段爱情故事,几个主角都在原地踏步,人物性格逻辑十分跳跃,很有把观众当白痴的嫌疑。
怕分不出是真实还是戏,模仿梁朝伟片段那点,把所谓的人戏合一、戏如人生推到了最高点。
电影里设置的所有巧合,都那么的低(端)(庸)俗。
又是一部段子集中营的青春片。
是不是清华百年上身,也要试着装一X。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采用一些旧物来伤春悲秋。
最后10分钟的流水没能坚持看完
我觉得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片子,豆瓣分数不对,豆瓣分数不对,至少在我看来不对,他最少能打七分以上,我看了这么多青春片,我觉得他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三个小故事我都挺喜欢,而且最后能够打动人心,画面感也挺好的,故事情节可以衔接上,即便是三个独立的故事,即便是三个独立的故事,也是不错的,况且他给接上了。
顾长卫在我的印象中是个摄影师,果然在中国摄而优则导叙事方法一般吧,没有很惊艳,演员表演也感觉很像新手。
不过三段式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代表纯,一个是躁,还有一个是作。
(这段话是官方介绍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觉得白客和蓝盈莹的故事,略微有点平淡,很一般的青春故事,有点伤痛,最后伤感结尾。
第二个故事反而有点意思,校草和自卑少年的故事,很单纯很美好也很青春,比较喜欢这样的感觉。
第三个故事就有点不大现实了,比较狗血也比较地假,刚刚失去了男朋友的人不久以后和另外一个人坠入爱河再因为别人的一些碎言碎语转学,多年后再见,两个人在一起了?
很假,没有情感。
综合来说,还是第二个故事比较优秀,男孩子的自卑和女孩子的美好,都刻画得很美好。
还有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镜头是谢伦带着小弥从酒吧出来的时候拍摄的地面积水倒影,光影超级好,记忆很深刻!
本片总共由三个青春爱情小故事共同构成,每个故事都能很好地体现青春期的青少年们对于爱情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的渴望再到最终的冲动的过程。
但每一段小故事的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第一段是张文生与陈珊妮,两人偶然相遇相识来,他们的感情故事偏于文艺,彼此暗恋着对方。
而第二段属于是三角恋,主角是阿虎、青龙和凌彩彩,两个男生都敢于为了爱情而努力争取,奋勇争夺,彼此之间擦出了青春时代的熊熊烈火。
第三段是谢伦和周小弥,痴情男努力治愈痴情女,也是搞笑不断。
白客在片中的造型看着非常呆萌的,与之前影视作品中那副搞笑的模样完全不一样;蓝盈莹和王玉雯的造型都是那种可爱灵动型的;另外蒋龙的粗犷与曹骏的唯诺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我是一个对于青春片有执念的人。
大概是因为自己虽暗淡无光但却拥有着无数希冀的高中生涯,所以对于电影里的青春总有着无限的想象,试图在青春片中圆一个过去的梦。
整个故事里最喜欢的就是张文生和珊妮的故事,因为在他们的故事里,我既是文生,又是珊妮。
拥有着文生对于文学的热爱,又有着珊妮的特立独行。
看着文生,好像看到了高中时偷偷摸摸写小说的自己。
而珊妮,又像高中时自己的与众不同,对爱情永远的执着疯狂。
故事的感动点在于真实还原了高考的那个夏天,在故事里,我看到了高考结束的班会,高考结束前的疯癫,还有为人师,对于学生的感情。
一切的青春回忆以高考为切入点,在观影的过程里喷薄欲出。
故事的最后,文生回到了紫荆教书,一如自己的最后也选择了涿中,用自己的余生来换取中学时代的执念。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执念所付出一生。
文生之于紫荆,我之于涿中。
回到故事的起点,试图写完结局,但发现怎么也写不下去。
不可置否,这部剧里有很多烂俗而跳脱的剧情,就像是抖音里的段子,让人一笑了之。
譬如纵火,航班失踪,从天而降的刀,还有结局很尬的rap,无一不能看出导演试图迎合观众们的喜好的初衷,但最终还是以尴尬收场。
不得不说,作为一部青春片,三星只给文生和珊妮开始的美好。
这样的剧,打发时间看一遍已足矣。
青春嘛,就是为执念而存在的。
昨天东航5735坠机,想起这部电影,以及电影中永远不会再见的马航班机。
==========================================================这部电影需要慢慢看才能懂。
第一遍看这个故事,情节有点非主流,有点小镇青年黑色幽默。
白客很有书卷气,格子衬衫一穿就能演码农工程师的那种,嘴唇上隐隐的胡渣,憨憨的样子,像极了中学时候被女生欺负或暗恋的男同学。
操场上大声朗读的黄色小jj的童话,让人笑出眼泪。
相遇,再见,这个故事美好而悲伤。
白客需要一个能懂他的导演,挖掘他身上的多样性。
他剃了寸头也是可以演左耳的张漾,能让人心疼的自带破碎感的渣男。
幸好有顾导,白客在29岁也有了一部自己的青春片。
顾导是偏爱白客的,应该是在白客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了吧。
眉眼还真有点像。
=============================遇见你真好,造型很像印象中的高中同学,也很喜欢。
我以前一直都觉得白客看的很眼熟,长得似曾相识,看了遇见,才想起来他这个造型简直和记忆中高中暗恋的男生一模一样。
都有酒窝+眼镜。
感谢顾长卫,能够帮白客留下这样一个很有少年感的人物形象,就像是王诚的少年版。
真希望江照张文生打开门后,温暖的灯光倾泻而出,看到了遇见陈珊妮,那架飞机最终还是到达了。
--当他们烟花绽放的时候,觉得只是一个美好的背景。
突然镜头就转到了游船码头。
一直觉得蓝盈盈长得苦相,但是资源很好,最近突然发现原来她很像没有苹果肌的马伊利。
周楚楚长得像孙俪和梅亭结合体。
直到跳楼那段,突然明白了电影的结构。
三个青春的故事,阿虎家的游船会是电影的中心,而不是复读补习学校。
张文胜和陈珊妮看到的烟花,这是起因;是好友陈奇因文生失恋带着烟花被“坏学生”青龙燃放,这是经过;烟花引发火灾,烧死了周小弥的男友,她想殉情,电话里偶遇了谢伦,这是结果。
游船会串联起了三个故事,三个关于相遇与再见的故事。
--只是大部分情况下,再见就是永远不看不见了。
笑着笑着就哭了。
最后,致哀5735,还有南太平洋的370。
“六月的风,吹过草地,吹来吹去,抚摸着你~”不得不说,常石磊的插曲为电影增色不少,影片里的一切都是轻柔爽心的,像夏天的风,却抓挠着你的心,让你禁不住想去看看那时的小伙伴和老师们怎么样了,让你惊诧那时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竟像孪生兄弟般性格迥异。
如范明老师所说,“遇见你”是顾长卫导演和自己青春期的儿子的跨时空对话,也是我们和青春的对话,和另外一种生命可能性的对话,青春正好,“你有情有义,我百看不腻”。
没那么差,再次看到王彩铃还是很唏嘘的。
???????????迷惑行为大赏
剧情有点狗血,但是笑点满满
到底什么原因让顾长卫能拍出这么傻逼、做作、无趣可怖的电影?犯了所有国产傻逼青春片毛病不说还独创了顾长卫式的尬点,比看一部烂俗恶心的电影还倒胃口,因为顾长卫毕竟是拍过《立春》《孔雀》的导演再恶俗也不至于这样吧,可没想就是这么讶异的让人感叹这他妈什么玩意儿?这种堕落速度挺匪夷所思的。
小伤感、极癫狂以及段子之间摇摆,剧本就很分裂,不好处理。复读生的伤感故事有了,但是非要向俗不可耐的时下流行商业片上靠,那真的就是没救了。蒋雯丽也跟着顾长卫变成了孙俪邓超组合了。
顾长卫可以说是继《微爱》后,再下一城做出了更加难堪的“土味”爱情喜剧。蓝盈莹&白客那一段还可以看,可以写成一整个故事,而去掉后面两个哗众取宠的分段。结尾的嘻哈伤害程度堪比《你XX》,但最神奇的是竟然有“顾长卫电影宇宙”,范明饰演的主任管蒋雯丽饰演的王姨叫“彩玲”哈哈哈。
青春,不留遗憾就好
我天 别再让我遇见你
不一样的青春,懵懂的爱情
真是够“魔幻”…… 呵呵呵呵呵呵
错过了第一个故事
就是乱七八糟 潦草的 过去不再重来的 四星不是因为电影和剧情 因为被触动 想起来一个 已经想要忘掉的人
2.9星。遇见你不好。1.王大锤+浣碧领衔的青春片,演的不是高三,是研三。2.头一次看到颜值趋近于0的青春片。3.你拍的是09年,用的却是最近几年的梗?4.结构多余做作,每一个故事都很不现实,编剧对于青春的定义太狗血了。很多段剧情疯狗一样发展。5.片尾的rap到底是什么鬼???太魔幻了。
尬到爆炸。
今天去看电影了。三段故事,六段人生,小说电影现实,有时候真真假假倒不是那么重要了。有套路却又立而破之,还是有新鲜感,可以得一星,音乐给影片加了两星。王源的片尾曲再加一颗星。
看名字就知道是个烂片……结果看完更加印证了。看曾经喜欢的导演拍烂片真是一件很痛心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个导演还是有浪漫情怀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再让蒋雯丽扮演王彩玲啊!为什么要毁我《立春》!#
起风了想你,落雨了想你,以为把你忘了,却又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想起你。看完这部电影,想了很多那时候的那些人,那些事
克制
时隔多年……
青春美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