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男主角吧——我总是对男主角特别敏感,典型的英国绅士Colin Firth——这个名字可能在中国不是那么有名,但是想必他的《BJ单身日记》你一定知道,至少应该有所耳闻,他在里面扮演Daniel Cleaver(由英伦情人Hugh Grant扮演)的竞争对手Mark Darcy,那个总是言不由衷的人权律师,电影中两位大叔位那个“just as you are”的胖妹在街上大打出手,还弄砸了别人的生日宴会——而事实上,这两位英国老戏骨在私下算是buddy级别的关系。
Colin在英国可是大众情人级演员,总能吸引师奶的目光——我喜欢他,难道也是因为我是……Whatever,他塑造了很多成功的绅士角色:1995年BBC出品的《傲慢与偏见》的Mr. Darcy给他赢得空前的声誉,基本上把有名的电视剧奖项拿了个遍,1998年英国经典电影《莎翁情史》中的爵士更加使他贵气逼人,而2000年,这位大叔终于有缘扮演文学泰斗莎士比亚,随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使他的绅士形象深入人心——而使大家永远记住他的还是那超级英国浪漫喜剧《BJ单身日记》以及第二部《理性边缘》。
这样一个绅士派头十足的英国演员,在这部《女孩要什么》中,扮演英国勋爵Henry Dashwood,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了。
Daphne在纽约唐人街长大,从没见过她的亲生父亲,只是在妈妈讲述的故事中了解她有个了不起的爸爸——爸爸妈妈在摩洛哥莽荒浪漫的大沙漠偶遇,而且很快坠入爱河,并且在当地举行了简单但浪漫的婚礼,当爸爸带着妈妈回到伦敦的时候,妈妈让爸爸的全家都失望了——因为爸爸的家庭是贵族,而妈妈不是他们心目中的贵妇!
但是,爸爸和妈妈还是一样的相爱——我想,爸爸和妈妈的这个故事是所有女孩心目中的一个美好的梦——逾越身份的爱恋、和贵族的爱恋是大多数女孩子所向往的。
影片以女儿的第一人称讲述开始,这其实并不少见,从杂乱的唐人街开始——一个浪漫故事的开始。
爸爸和妈妈的故事,女儿从小丫头听到少女都没有厌烦——尽管结局不尽完美:爸爸后来继承了贵族称号,不得不开始政治生涯,而向往自由的妈妈却不能适应这样拘束的生活,由于爸爸手下的官员插手,爸爸和妈妈还是分开了——爸爸以为妈妈不能忍受这样无味的生活而爱上了别人,妈妈以为爸爸认为自己不是能给他的仕途带来帮助的妻子而离开。
女儿期望和爸爸见面,当面告诉他自己就是他的女儿,她的妈妈当时没有爱上了别人。
直到女儿十七岁生日那天,她在一个婚礼当服务员,看到了父女舞之后,她下定决心,离开妈妈,自己去伦敦找爸爸——the Lord Henry Dashwood,找回属于自己的父女舞。
初来伦敦,女儿在旅店里遇见了为了音乐不断努力的Ian,结成好朋友。
女儿在电视上得知:爸爸,Lord Dashwood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参加下议院选举,她正感到自豪的时候,却得知,爸爸要和一个世故老练的女人结婚,而且会有另外一个女孩代替她成为爸爸的女儿。
她打算放弃——她在伦敦那架白色的桥梁上向Ian吐露自己的心声——这个地方还真是个说心里话的好地方啊,在英国爱情喜剧《Love Actually》中年纪小小的Sam也是在这个地方向自己的继父说出自己已经恋爱的实话。
在男孩的鼓励下,女儿决定去爸爸的府邸找爸爸,没想到却被爸爸当作“帕帕垃圾”逮了起来——但是,看到亲生父亲的兴奋让她无所畏惧,她向爸爸说出自己就是妈妈,Libby,那个歌手的女儿,爸爸听了很吃惊,奶奶听了很吃惊——更吃惊得要数爸爸的未婚妻和她的女儿了,她们极力阻止女儿来到这个家庭,害怕她的出现取代了她们的位置,可毕竟人家是这家的女儿——名正言顺的女儿,有爸爸年轻时候不羁的照片和她的出生证明,在奶奶的坚持下,女儿终于在爸爸的家里住下。
即将成为爸爸的女儿的克莱丽莎,也就是爸爸未婚妻的“拖油瓶”,如同童话里的恶毒的姐姐一样陷害自己的妹妹,却总是“outsmart”,让Daphne穿得随随便便的去皇家时装发表会——还故意让她迟到,但是活泼的性格和随机应变使她化险为夷不说,还赢得了严肃的夏洛特公主的笑声。
微笑征服、真诚待人,是女儿的可爱之处,而喜欢在夜间吃牛奶泡可可豆使父女俩的心越来越近。
“Daphne”是神话中月桂树女神的意思,象征着纯洁和信仰——我们的这个小公主不正是这样吗?
翻开女儿的成长记录照片,父亲的心中升腾起千万种感情,说不出来——看着笑靥入花的母亲,还有母亲怀里可爱的小宝贝——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影集上的美丽的蝴蝶图案翻飞,父亲觉得,是到了应该正式面对他这个突如其来的女儿了。
在父亲的选举委员会会长家的舞会上——女儿自己改造的晚礼服又一次抢走了原本在恶毒姐姐心目中应该属于她的闪光灯,同时也抢走了“姐姐的男人”Armistead——一个典型花花公子。
当然,这一切,又要归功于没有过门的后妈和恶毒姐姐的“outsmart”,她们在参加舞会之前,给了Daphne一条毫无生气的绿裙子,经过女儿的“妙手回春”,这裙子上就“妙裙生花”了。
Armistead想勾引,他道貌岸然请求勋爵允许他和Daphne跳舞,当然,出于礼貌,父亲没有拒绝,但是在女儿心中才不管什么礼仪不礼仪呢,当她惊奇地看到在舞会上演唱的正是她自从进入勋爵家就没有见面的Ian的时候,她不顾一切冲向他,仰望着正在,深情地唱歌的Ian,观众看到这里心知肚明——呵呵,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嘛。
Ozwood先生的女儿桃子和梨子是两个胖胖的女孩子,整晚只坐在椅子上,当着“难看的”壁花小姐,在Daphne和Ian的强强联合,让原本无聊透顶的party变得热辣劲爆,Daphne也因此收获了桃、梨姐妹的友情和Ian的爱情。
不过,命运似乎似乎总是要作弄一下这位乌龙小姐,由于音响太过劲爆,竟然把Ozwood先生最宝贵的水晶吊灯震得掉了下来——这个吊灯又把女儿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在那些严肃的贵族眼里很严重的事情,在Daphne眼里却不过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她照样和Ian去快乐地逛街,在热闹的街道上血拼、在浪漫的池塘中泛舟、练习如何变得优雅,而且两个人之间还发生了纯洁、青涩的初吻。
在交谈中,Daphne发现她和Ian的身世是如此相似——她的父亲是贵族,他的母亲是贵族,但是不同的是——她的父母分居两地,彼此很痛苦,而他的父母相亲相爱,是Ian眼中最快乐的人。
就在两个年轻人正在享受美好时光的时候,在英国的父亲给在美国的母亲打了电话,告诉她,女儿和一个骑摩托车的音乐小子跑了——这和父母的相遇何其相似!
老爸老妈也由此小温情了一把。
其实,爸爸妈妈还是相爱的,如果爸爸不爱妈妈了,那他也不必要为女儿担心——她来自美国唐人街的平民公寓,和一个英国搞音乐的男孩相爱倒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现在,父亲已经承认Daphne是自己的女儿,是个贵族——英国贵族和我们的传统思想是一样的,他们为人高贵,目空一切。
与父亲的担心不同,母亲认为女儿和这个男孩的约会很浪漫。
勋爵家有个爱闯祸的Yankee(美国俚语:北方人)小姐,像个石子把原本平静的英国上流社会搅起阵阵涟漪,在一次上流社会的聚会上,Daphne把想吻她的纨绔子弟推到水里的事件,更加使她和上流社会格格不入,但是却意外和父亲终于走到了一起。
其实父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音乐发烧友,还记得父女俩逃避记者回来以后,一向西装革履的勋爵居然穿上紧身衣和皮裤,对着镜子大跳舞蹈——“Who are you?
What have you done on my fiancé?
I want to my Henry back!
”未婚妻失声叫道,可是惊叫有什么用呢?
你走后,你未婚夫还不是照样该跳舞跳舞!
由于这个始料未急的女儿,勋爵的事业被完全打乱——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也为了女儿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国上流淑女,他在祖先的面前和女儿谈心——女儿是老爸的贴心小棉袄,她瞪着那些为欧洲捐躯的她的祖先,她倔强地发誓:为了父亲改变自己!
改变——戴上荷叶一样的帽子、一板一眼的正装,给她在上流社会赢得了淑女的好评,频繁出现在媒体上,为父亲赢得不少选民的支持——可是,谁又知道Daphne失去了什么?
Ian离开了她,她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再和公主的小狗玩耍,动人的笑容也随之而去……在正式把Daphne介绍给公众的舞会上,奶奶给了孙女祖传的冕状头饰物——她告诉孙女真正的皇冠不在头上,而是心里——这让我联想到《公主日记》里面的女王也是这样告诉米雅的。
是这样的,一个人的高贵不是因为她出身名门,而是因为她是否像个高贵的女士那样行事,关心他人、热衷公益,心胸开阔,蕙心兰质。
美若天仙的女儿出现在众人面前,像颗闪亮的星星。
母亲的出现,让女儿和父亲都惊奇——父亲邀请母亲跳舞,两个人的眼睛中又充满了对对方的爱恋……但是女儿却因为知道父亲的未婚妻一家的阴谋(当初就是他们把母亲赶出家门的)被可恶的“准后母”关进一间黑屋里。
那可恶的女人一把Daphne关起来就提出要跳传统的父女舞——那可是Daphne最想要的东西!
可是现在自己的父亲却在和那个“恶姐姐”手挽手跳舞!
看到这一幕,从黑屋子里出来的女儿怎么想,为了女儿从美国来英国的母亲怎么想,在演唱台上的Ian怎么想,来这里参加Daphne的舞会的来宾怎么想?
女儿坚定地走向父亲,拔下头上的皇冠,给了克莱丽莎——她不要皇冠了,也不要千辛万苦找到的爸爸,她选择离开,和妈妈回纽约。
就这样,绕了一大圈,事情又回到了原点——Daphne依旧和妈妈相依为命,身边没有爸爸坚实的身影,Dashwood依旧在伦敦筹备选举,只是没有先前积极了——他一直担心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他爱了一辈子的女人。
其实,电影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猜得出来,这是部典型的商业电影。
最后,在祖母的劝说和对当年真相的了解——原来Libby并没有爱上别人,而且她离开的时候,Daphne就已经存在在她的肚子里了,父亲放弃的自己的选举,来到美国,现在,是他来找回自己的爱人和女儿的时候了。
又是一场婚礼,又是令Daphne心碎父女舞。
远处,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小船上,越来越近,他走向女儿,向女儿诉说自己作为一个没有尽到责任的父亲的内疚和激动——还记得Daphne闪烁着泪眼汪汪的大眼睛,喊着:“I love you, daddy!
I love you!
”扑向自己爸爸怀抱的场景吗?
我是流泪了的。
父女舞,她如愿以偿,妈妈和爸爸又像年轻时候一样相爱——对了,Dashwood家族又有了个新成员,他就是我们的梦想少年Ian!
Like father,like daughter。
有其父必有其女。
这就是好莱坞式的商业片——有着温情但难免俗气的故事和耀眼的明星。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点点出新的地方就在它的男女主角不是情侣关系,而是父女关系,它追求的是家庭关系。
冲着Colin Firth的大名看了这部电影,结论就是:假啊! 怎么可能这么好,又是一个典型的童话,所有人都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这个电影又名[水瓶座女孩],这跟水瓶座有什么关系呢?很喜欢女孩的妈妈,刚开到开头她在别人的婚礼上唱歌的样子就很为之动容,一个人把一个女儿拉扯大,还总要看着别人在婚礼上跳父女舞,真不容易。
而且那么漂亮的一个妈妈,17年来居然没有再找人,更是不容易(这也够假的,打死我也不相信有这么死心眼的美国人)。
我一向佩服独立的女性,最鄙视那种把青春作为赌注押在一个“好男人”(或者说有钱的男人)身上然后靠老公养活的想法。
因此我也很喜欢结尾里那对‘坏母女’的结局,她们得到了她们想要的,同时在我的眼里那样的生活是悲惨的。
惩罚‘坏人’并不用那么俗套的让她们家破人亡……30岁以前我要去的地方又多了一个:London!我要做那种傻兮兮的观光旅游车,在露天的2层仰望大笨钟;还要尝试一下从没有门的公车上跳下来的感觉;若有机会还要学习一下英国人传统的见面礼,so interesting!btw,依然疯狂迷恋Colin的鼻子的完美曲线以及牛津口音。
十七年前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留下的种子。
男方是权贵。
女方是无名小女子。
女儿长大后带着身份证明寻找生父。
爬围墙。
摔落。
放荡不羁的性格。
把欢乐愉快的气氛带给原本严肃的上流社会。
邂逅爱情。
男朋友有着不一般的出身,疯狂爱上她的个性。
寻找父爱,并唤醒父亲对当年恋情的怀念。
父亲身边一样有两个奸诈小人作反派。
看着我不禁微笑。
莫非这是美国版的还珠格格……然而我却被它感动了。
或许是音乐太煽情。
或许是女性骨子里对大团圆结局的偏爱。
总之,我为这这部美版还珠,热泪盈眶了……
起初对“水瓶座女孩”的译法莫名其妙,但看完片子才明白了译者水准真的很高:“水瓶座(1.20-2.18)基本性格:好奇心强,常常把强烈的愿望和独立精神融合在一起。
她是一个反习俗和不愿意随声附和的人,说话和做事全凭自己的兴趣。
她希望凡事都能自己去自由选择和行动。
然而,她的反应是难以预料的,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她的理智程度,这一点尤其表现在爱情问题上。
她的情感与她的想象密切相关,她不但喜欢现实中的人,而且也喜欢从她的幻觉中走出来的人。
实际上,她的心常常停滞在爱情上,尤其当金星或月亮处在她的生辰天宫图中时。
她容易走极端,可能有一颗最纯洁的心、最理想的爱情,也可能变得完全冷漠无情。
一定不要使她失望,否则将无法挽回地失去她。
但是,一旦她真正发现了自己的爱,那么她会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全部的真诚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自己所热爱的人。
她的爱情生活是浪漫的,比传统的程式更自由,她希望在友谊的基础上去发展永恒持久的爱情关系。
对于她来讲,独立自主比单纯爱情生活的满足要更珍贵得多。
水瓶座的女性是头脑和心灵的混合体。
她对弱势的人或事十分敏感。
个性独立、善於分析、进取心强的她,总能看透政府宣传的言论,自行办识是非对错。
她性格中的理想色彩重,喜欢最好的东西。
她的心智常超前自己身处的时代。
水瓶座的女性天生好交朋友,而较注重心灵上的感情而轻肉欲。
对她而言,必须先尊敬和喜欢一位男性,才有可能爱上他。
她的人缘好,恋爱时绝不是百依百顺的小女人,也不会被爱冲昏了头。
在爱情中,她不急着追求安全感,反而注重精神和灵性上的成长。
她厌恶个性走极端的人,尤其是好生气、嫉妒、有暴力倾向或粗鲁的人。
她不喜欢别人侵入自己的领域。
有时她喜欢无拘无束地自由来去,不愿回答任何问题,满足任何人的期望。
这是她对想阻挡自己前行的对象会毫不领情的原因。
她最适合与知己型的忠心男子结伴同行。
最好彼此能分享兴趣和理想,时时作深的沟通。
追得太勤、爱得太切的男性令她焦虑。
她害怕失去自由、隐私和自处的时间。
在她冷静、自主的外表底下,水瓶座的女性其实十分脆弱。
她具有利他精神。
朋友有难,她马上雪中送炭。
她相信人权、自由,努力靠自己的真实信念生活。
与人意见不合时,她致力於沟通事实,不会停滞在愤怒、叫骂或颓废的情绪中。
她会排除消极面,追求积极面,表现公正的性格。
她最大的问题在於没法表达愤怒之情。
强烈的情绪使她害怕,令她只想逃开。
”以上几条,几乎就是对Amanda的人物诠释。
“Gone with the wind”译作”随风而逝“可打90分,而译成”飘”则是100以上了,对于本片译者的水准,我给出的分值是“A+”。
I guess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was a bit too "happily ever after", however it was touching.What makes the movie fasinating is that it's not like most teen moviesthat takes romance for the main theme,it also mixed family relationship in it.What girls want, it's not only their 'boyfriends love',but also the care of family. Daphnie's passion in life effects the other people around her and even though in real life , there may not be endings as beautiful as this one, it shows that all trouble can melt away when you believe.
青春片我从来都不拒绝,因为再烂的青春片都有美好的东西在里面。
what a girl want圆了每一个女孩心中的童话。
勇敢而自信的父亲,贵族的头衔,一切女孩想要得到的,她都拥有了。
相信每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轻松愉快。
那是因为它不是现实,没有残酷存在。
所有的困难我们的主人公都能迎刃而解。
这是电影赋予童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还好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心中的童话,去弥补一点点我们在现实中的遗憾。
喜欢这样的青春片,带给我们快乐与美好!
看了很多类似的青春校园剧。
唯一看这个我居然流泪了。
也许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只是当达芙妮看到自己的父亲和另外一个女孩在跳父女舞的时候,她那么伤心,然而什么也没说。
也许只有这么多年和父亲相依为命才会发现,父亲在心目中的位置。
而达芙妮追求了很多年的不过是希望和父亲跳一支舞,她深深渴望的。
当希望落空时,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离去,那一刻,足以见证她对父亲深深的爱。
我喜欢,因为觉得很感人。
本来就想看一半就睡觉的,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还写了个长评......真的,其实这片子不错,挺有劲的。
整体来说故事是有点俗套,但俗就是不好看吗?
显然不是。
这个作品架构虽俗但填充的内容和人设不俗,反而非常苏,非常直球,不会让人觉得矫情,且很能满足一些人对现代英国贵族社交活动关系的有趣幻想。
整体观感轻松愉快,情节硬伤不大(的确还是有,比如女主的行为有时和故事逻辑不符),不虐,总之是消磨时间的一部养眼轻快的现代作品。
要说,这个角色使Colin叔得以多元化展现:皇室勋爵,气质做派贵气十足;镜头一转变成闷骚轻摇滚中年,那也是可爱要人命;完美老爹,在线保护闺女助推闺女恋爱;更别提还经常对女儿她娘露出那种千言万语道不尽深情的神态......(女主他娘的确美,我惊艳了....)以及,女主也太娇俏惹人爱了,在一群做作名媛映衬下,那种活泼率真非常清新,演技也自然,和脸叔搭档毫不逊色,我猜想脸叔曾说想要个深色头发的闺女说不定是拍这部电影有感而发,没错,这女孩太招人喜欢(有如此闺女我绝对知足),看完我就搜了演员的影人信息,才发现她已退出演艺圈,不知发生了什么。
可以看出导演功力其实很足,戳进个人简介会发现她有好几部名作!
在皇家时装表演那里,演查尔斯的那位长得和本人太相似了,镜头闪过还看到有人神似小时候的威廉、哈里王子和黛安娜王妃...这种小彩蛋属实有意思。
哦,一个需要吐槽的:女主的小男友,和险些成为女主继姐的那位反派角色,这两人演技实在有些生硬。
两个角色明明很重要,基本是女二和男二的位置,但偏偏表现非常面瘫……好了,就酱~
今天这么晚了,就是刚刚看完一部电影“水瓶座女孩”(What a Girl Wants,又译“女孩要什么”)。
这是在和某女生发短信的时候她推荐给我的。
这部电影大体上讲述了一个17岁美国女孩去寻找英国的贵族父亲的故事。
貌似是划分为“喜剧”,事实上应该算是喜剧结尾的一部片子。
据说是翻拍某很老的剧本,不过我不知道……我第一次看……先说说演员吧那个女主角小女孩确实长的不错,蛮可爱的,朝气蓬勃,很有这个时代美国人的特征。
其他的就不行了……特别是为了营造反面形象的某几位女士……至于剧情,不算复杂,但也不算简单。
据我的语文水平还是比较难表达清楚的。
那么我就说说我对这部片子的看法吧。
我觉得这部片子是一部符合“美”的片子,怎么说呢,我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我觉得,一个人的终极追求果然应该是“美”,记得我有次作业就写了这个问题。
这部片子追逐的是人心的本身,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追求,或者说,作为一个生命的追求。
我们看到,最后主人公的父亲放弃了权位而回到母女的身边,这是这部片子引导的,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很美。
当然,我们从这个片子也看出了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说这部片子反应的是比较强烈的。
因为她表现出一种典型的美国特征,狂野奔放、无拘无束的美国人,并且被放到英国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中。
通过一次次滑稽的表演,表现出美国人所认为的“人本身的渴求”,就是年轻人反对拘束追求叛逆的个性。
当然,我想这是没错的。
因此这也和古板的英国选民发生了直接冲突。
我想这个剧本应该是相当精妙的我觉得我上面是在赞扬这部片子,现在来说点别的。
我想这部片子表现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的人或许对这并不完全那么看重。
当然,我觉得她的父亲做法未必是正确的。
我想那些反面角色应该是肯定错误的,但是,他的父亲如果真的能够为国家做一点事情,或许不是也很好?
关于小我和大我的问题我也思考过很多次,但是结果是我也不知道。
我想小我是很重要的,是美的,我亦觉得人生应该追求这种美才是最好的。
可是问题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就会乱了吧?
毕竟需要有人自发的掌管权位而统治。
所以有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牺牲小我来完善大我呢?
或者是为了追逐美而放弃这种大我呢?
我想这种大我也是一种追逐美的过程。
因为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好,这个世界的好也是一种美,于是就完善大我来完善另一种美。
接着就取决个人的对自己的看法了。
当然,我极力反对对权欲的追逐,那是非常残酷和毫无意义的。
它是人性最丑恶的一面,和美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希望这个世界是美的。
所以我想,如果我没有能力把这个世界变美,那我就不去这样做了。
好吧,很晚了,真的该睡了……就片本身说,我还是蛮喜欢的。
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2008年03月28日
17岁的达芙妮与母亲一起住,属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有一天她突然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在英国,居然就是身份地位显赫的——亨利爵士。
她来到英国之后,认祖归宗。
对于她的到来,亨利爵士很惊讶。
他本来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这个女儿,他的助手当年欺骗了他。
达芙妮在这个新家过的并不愉快,各种教条、束缚让她接受不了。
她就好像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一样,习惯了无拘无束自由的生活。
为了父亲,她很想改变自己,适应这一切。
尝试之后,她还是退却了,她选择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中去。
她又回到了美国纽约的中国城。
女儿走了之后,作为父亲的亨利爵士非常难受。
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亏欠了女儿和老婆太多太多。
他已经参加竞选议员了,也有相当多的选民支持他。
可是他却突然选择放弃竞选。
因为他发现如果不能和女儿老婆在一起,他会终生不安。
于是他放弃了大好前程,于是这个英国人不爱江山爱美人。
一家人在美国团聚。
然后女儿达芙妮也可以去牛津大学上学了。
这果然是一个拼爹和坑爹的年代。
真的不知道这个亨利爵士是怎么想的,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才有今日的成就和地位。
他居然愿意放弃一切,去寻找真爱。
有点疯狂,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确不适合做大事。
做大事的人,就得不拘小节,就得牺牲很多自己的幸福和牺牲他人的幸福。
为了祖宗的基业,为了大清。。。
嗯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 噱头够足。
烂到家了
很早的片子了。确实满不错滴。男主角真TMD帅。
等我有了钱,把以前fancy过的大叔都找来演我爸!
非常一般
阿曼达.贝恩斯的另一部《足球尤物》从06年后始终是我心头青春片里的最爱。加上另两个从童星过来的女影星,林赛.罗翰、希拉里.达芙,前两个如今堕落在好莱坞糜烂的光圈下,后者结婚生子,少女时曼妙的身材已不再。看着电影里她们灿烂如花的面庞,演着的确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生活。灰姑娘公主,童话……
Colin Firth还真是有贵族气质啊。
Colin~~so much suprising!
What a Girl Wants? → Colin Firth没毛病 ❤ 想想当女儿的确比当女朋友还梦幻,再怎样他都不能嫌弃我,高招高招。Bynes的绿眼睛配闪粉蓝眼影,太有年代感嘞(有脸的地方就有P&P,这里有两个Miss Bingley噢)
当中有段男孩来女主爸爸家接女孩出去玩,爸爸吃醋时的背景音乐叫什么?原声大碟里听了好多遍都没听到那首歌
阿曼达的身材、奥利佛的歌声还有科林的风度~ 4
和家人一起看过千百遍的电影 thats where my name comes from
这个女生我一直挺喜欢的
喜歡這個女主角的風格!!浪漫、青春..
美国小妞的粗鄙豪放又一次打败了英国恶女的古板克己。这故事如果是小萝莉邂逅上流美大叔为她排除万难铤而走险为爱走天涯的情节,我会感恩叩谢。不过看科叔紧张得口吃、穿紧身皮裤扭屁股发骚就足够我见牙不见眼了,那嫉妒的小眼神哪是对着女儿,明明是求而不得的小情人儿,该死,你肿么总是副大众情人样
嗯,女儿找妈妈电影还好,但比较老套。喜欢女主角的声音电影中的音乐恨熟悉但都叫不上名字~青春电影~
Sugar-frosted, rose-tinted non-sensical rubbish, no amount of good acting from the stellar supporting cast can lift this mess.
尼玛科林的颜啊!!!!就是为了这个才看的啊!!
一直好奇科林费斯为什么要演这种无脑片。老师上课给放的。老师难道以为我们的水准只配看这种校园片么,真是太低估别人水准了
剧情真的很一般。一星给colin,爱死他深邃的眼神和英俊的脸庞。一星给众多典雅又华丽听着很舒服的的伦敦腔,一星给女主美丽的妈妈加上帅气的小男友。PS:平凡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