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如果在十年前看,那时的我可能会觉得这片子剧情真扯,男主好帅。
但处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本片的剧情却能让我有诸多联想,感触颇深,我们现在,难道不正在大跨步地、不受控制地走向这样的深渊吗?
统一思想的口号多么可笑啊,如果世界上只能有一种声音,那么只能是谎言!其实这部电影是逻辑自洽的,从男主的角度来讲,他个人的武力值和周围的人相比是可以绝对碾压的,但就是这么强悍的一个人,仍旧逃不掉被操控的命运,唯有靠着周遭那么多人的牺牲才激发出他的觉醒意识。
反观我们,作为普通而又分散的个体,在根本没有能力碾压权贵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做到冲破愈渐窒息的锁链呢?
世界核战争后,政府给每个人注射一种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封闭感情,变成行尸走肉。
约翰·普雷斯顿是政府军事部门高级官员。
他摧毁一切艺术品、工艺品,并将一切抗令不抛弃自己感情的人杀死,同事艾洛·帕特杰因藏有一本违禁书籍也未曾幸免。
一次行动中,约翰遇到玛丽·欧布莱恩。
她使得约翰开始断绝药物,试图体会有感情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不得不说的一部经典,炫酷的场面,枪斗术的起源,简单而深刻的反乌托邦世界观。
强制的收敛和抑制的爆发,人的情感和自由意志岂能被抹杀?
贝尔颜值太高,全程开挂,表示还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枪斗术,太炫酷简直帅炸。
结尾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节奏。
《撕裂的末日》,2002年的科幻电影。
电影塑造了一个未来的没有情感的世界,反抗组织为了让人们获得情感而奋斗。
主角原本的身份是“教士”,是格杀有情感的人的最高级别的杀手。
Christian Bale,新科蝙蝠侠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角色,他由于拥有了情感而愿意帮助反抗组织。
影片的科幻意义似乎有些单薄,但是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将武术和枪术结合的打斗情节。
所以此片应该称为动作片更为合适。
2012-08-1710年前的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跟现在几乎没有区别,这哥们儿身体的弹性和角色的弹性都是超一流,无论胖瘦,无论装酷还是搞笑,他的路子可以一直难以琢磨。
枪械和身体的结合,武术指导的思路也很出色,在动作片里面,这部电影也会有应该的位置。
非传统的科幻片,故事有些新奇。
在天朝被禁的原因,除了那个实在太写实的片段,可能还有那些雷同的服装、千篇一律的生活、对亲人的漠不关心、神化的崇拜和面无表情,太接近于我们那十年。
思想的禁锢所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值得冒着战争的危险去夺回,这是个问题。
这两年,阿拉伯世界很多神人被屁民倒掉,但是媒体里面却一再说这些屁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独裁的取代者是变相的垄断和内战,屁民们究竟为了什么呢?
只是为了那些自由说话的权利么?
像是电影1984里对于人类本性的压制,而至酷中的人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自由。
当失去了感情生活,日子将会一潭死水,如同永远经历着失恋情绪,也或许有药剂的作用将会永远的感觉不到痛苦,自然也将永远感受不到快乐。
或许快乐与悲伤不能在一生当中得到正比,但失去任何一方都将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片中帅哥武打动作很炫,但最后比枪那对徒手交搏却拍得很烂,搞得跟过家家似的。
而柱子后面的2人应该明显在视线之中的,却到后来才去解决,切掉脸部的镜头怎么也应该喷点血出来的,难道没动脉?
一个成年的父亲反而没有儿子聪明和善于伪装,也能够解释儿童拍恐怖片的效果会强烈很多。
《撕裂的末日》,高中同桌坤一直叫着让我去看。。
似乎对她影响蛮大的一部电影。
总体感觉是好莱坞制作不算很精良的片子。
However,自己仍旧最后被他们所谓的个人主义所骗了。
男主Christian Bale初看长得好怪。。
不过。
越看越帅。。
而且自己很爱这型。
女主Emily Watson是自己钟爱的《Hilary and Jackie》里的妹妹,不算很漂亮但觉得舒服的脸。。
“故事发生的时间锁定在一场虚构的世界核战争后。
在这场人类的大浩劫之后,为了寻求人类不至于被自己毁灭,政府开始推行一种奇异的设想。
给每个人注射一种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不再拥有感情,变成一堆行尸走肉。。。
”。。。
世界真的变这样,则么活呢。。
照现在的情况看,我和疯子们都会立马被焚烧的吧。。
但是。
自己仍旧觉得。
其实没有感情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虽然失去了人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但。。
慢慢在长大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不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把自己弄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冷漠嘛。。
大家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Bible里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我们都只是越发不单纯,越发罪恶的人吧。。
末日未来,世界同一,统治者将战争的罪恶、人对人残暴的根源归结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能力。
为了维持统治稳定,政府要求全体民众定期注射麻痹神经的药物以封闭情感,同时设立耶和华法律军队监视、猎杀产生情感的犯罪分子。
艺术,成了违禁存在。
蒙娜丽莎被焚烧,贝多芬被囚禁在地下室,叶芝被铁链与镣铐捆绑。
神父(Father)成了唯一的信仰与主,他的命令需要民众无条件服从。
世界纤尘不染,人人行尸走肉。
电影一是对暴政的控诉与讽刺,二是对人类情感的歌颂与赞美。
第三次世界大战过后,核战争的毁灭性灾难使得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极端的困境造就了极端的政权。
神父一人的言论成了至上真理、唯一法律。
随时随地的监视、时时刻刻的“教育”、事无巨细的命令,无上集中的权力带来的是极端严密的禁锢与控制。
电影中耶和华军队的主要使命在于消除任何影响现行和谐社会的情感因子,艺术品、书籍、动物、产生情感的人,都被冠以恐怖分子的罪名当场格杀或施以焚烧。
打着消除暴力的旗帜成为最恐怖的暴力,古今中外,一如既往。
艺术是文明的依托,对艺术的禁毁意味着对文明的抛弃;情感是生命的表达,对情感的禁锢寓意着对生命的蔑视。
神父将艺术品列为违禁品的理由是艺术会引起人类情感的波动,而人类情感的波动是人对人残暴的根源。
是的,人的情感是脆弱的,它容易受到感染和引诱,浓烈而疯狂的情感会摧毁理智,引人坠入深渊,相互残杀、相互侵害。
但残暴的根源并不是情感,而是资源的匮乏与利益的争夺,是人的本性。
当人类开始艺术创作的时候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因为人类学会了感受世界、学会了思考自我,人类用艺术探求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诉求,人类通过艺术将人与人之间永恒的情感进行一代又一代的传递。
人的共情能力、感触能力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辅相成,丧失情感能力的人类,不过一具会呼吸的尸体,沉默地服从极端暴政,丧失思考的能力,也丧失生活的能力。
电影很巧妙地设置了人类个体情感与整体稳定极端对立的矛盾环境,但搭建了科幻的酷炫框架之后却放弃了逻辑内核的填补,断裂的剧情、莫名的人物觉醒和情感转折、仓促轻易的革命使得整部电影仿佛是大费周章地开了一个玩笑。
宣扬消除情感的领袖随时处于愤怒的边缘,视情感为罪恶的社会居然还需要家庭、妻子丈夫、孩子父母这种关系的存在。
教士John Preson的友情、爱情突兀而奇怪,缺乏逻辑的考量,为了哭而哭,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喜欢而喜欢。
情感变成了一句口号、一种象征、一种反抗政府暴政的旗帜,却唯独不是情感本身。
至于情感的复杂性与毁灭性、纯粹性与神圣性,情感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电影直接放弃探讨。
这是一部披着科幻片套子的娱乐动作片。
听说主要看点是贝尔耍帅,对剧情没报太大期待,但开头气氛渲染意外地让我着迷,一股阴郁文艺范儿。
武力强权与被扼杀的人文,这种冲突向来能击中我,因此很在意被毁掉的画,最后还真找出了一个彩蛋。
没错,不少影评提到了boss明令毁画,暗自私藏,个中微妙在此不多赘述,那么,是什么画如此有幸得他青眼呢?
决斗大厅墙上的挂画 这个色彩,这个构图……是鲁本斯《战争的恐怖》?
The Horros of War, Peter Paul Rubens 1637 似乎有哪里不对,来一张清楚点儿的。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原作中右下方手持鲁特琴的女子变换到了左下,手持建筑器械的男子由正面侧躺变为了背向跌坐,其余人物动作关系不变。
也就是说,这是一幅假得离谱的伪作。
另一幅,疑似《和平赐福的寓意》
Allegory on the Blessings of Peace, Peter Paul Rubens 1629 - 1630与原作相比,左侧背对的女子及和平女神被镜像翻转,显然也是一副伪作。
然而,影片开头显示,毁画前教士是持有检验真伪仪器的,堂堂终极boss居然挂了赝品……这应该是导演的黑色幽默——大肆毁坏艺术之后假惺惺保存几幅有啥用,你丫连这么明显的谬误都看不出来,可别装逼了! 同时,第一幅画中战神马尔斯将书本与画作踩在脚下,珠宝散落一地,喻示艺术的毁弃,正合影片情境,第二幅中雅典娜驱逐马尔斯,前景一片祥和丰饶,想必是对革命后世界的美好期许。
欣赏一下正版《和平赐福的寓意》,现藏于英国国家博物馆。
画框高级许多不说,尺寸似乎都大些(哪怕算上拍摄角度、近大远小什么的)至于真迹去向……嗯,我怀疑是像诗集一样被哪位教士私吞了。
顺便一提,肖恩宾朗读的诗为叶芝名作《他希冀天国的锦缎(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又名Aedh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他”特指Aedh,是一位苍白的失恋者形象,与代表智慧的Michael Robartes和代表浪漫的Red Hanrahan并称叶芝诗歌三大精神原则(the principles of the mind)。
全诗如下:Had I the heavens’embroidered cloths 如若我有天国的锦缎,Enwrought with golden and silver light, 以金银色的光线织就,The blue and the dim and the dark cloths 蔚蓝的、灰蒙的、漆黑的锦缎,Of night and light and the half-light, 变换着黑夜、晨昏与白昼。
I would spread the cloths under your feet: 我愿把这锦缎铺展在你的足下,But I,being poor,have only my dreams; 可我、除了梦想,一无所有,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就把我的梦铺展在你的足下,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轻点啊,因为你踩的是我的梦。
若要解读,“我”显然对应Errol(肖恩宾的角色),“你”既可以是Mary(被处死的女子),Errol在追忆两人的恋情,也可以单独理解作为台词出现的最后三句:传说叙拉古被攻破之时,一名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踩坏了阿基米德在地上作的几何图形,他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圆!
”,于是被挥剑斩杀。
教堂空寂,Errol缓缓翻动诗集,Preston迈步而来,声声可闻,情形何其相似。
影片中辨认出的画作,蒙娜丽莎就不说了,其余整理如下,欢迎补充:
The Reader, Jean-Honoré Fragonard, 533
La Source,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856
Lady with an Ermine, Leonardo Da Vinci, 1489-1490
The Story Book, 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77 这几幅都没发现什么破绽,所以对boss真的是恶意满满的嘲讽了哈哈。
这部电影还是在研究专制与对抗,许多片子都是这样的主题,黑客帝国、勇敢的心、千钧一发。
就像美国人骂人时很恶毒的说法是:looser,输掉意味着受鄙视。
美国人在得救时老是喊:success.不断强化的竞争充满了他们的生活。
不知他们是变得更有活力,还是变得更累。
这部片子虽然知道是打打杀杀的,但还是很有耐心地看完了,因为画面很精美。
各种环境都被收拾得没有一丝杂毛,虽然是灰灰的没有感情,但却不失美感。
首先着并不是一部思想特别新颖的电影,只要看过《1984》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并不是那么牛逼,漏洞很多。
政治治理没有那么容易,通过药剂、思想警察一个没有思想力的官僚机构并不能够维持一个统治,相对而言在《1984》中的思想控制反而是相对来说是比较靠谱的。
这不电影最基础的设定与背景就是认为感情是摧毁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因素。
所以,所以我们应当避免感情。
字啊电影中一直不断地提出古代的例子来论证感情带来的祸害。
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是感情带来了伤害,但是这样的观点用在情欲用在贪欲上都一样,但是往往我们只是看到了现象的一个面,而忽略了现象的另一面。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人的优点与缺点,但其实我们所说的缺点与优点都不过是对于别人而言的,对于个人与群体关系而言的,假如没有这些那么人就只是为人,而没有好坏可言。
这是一个真理!
任何人、任何政体若是想要改变人之所以为人,那么就是走向灭亡,是没有结果的。
但是我们为了一个想要的,现在认为是好的结果,可以利用人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才是好!
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没有那么简单与一概而论。
在小的范围内,或许可以保留多一点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但是越是大的国家,越只能够保持一点,而不能够爆出很多。
此外,这部电影的动作戏、ost 简直赞爆,全程没有尿点,可以的。
无论逻辑还是想象力都比较烂的科幻电影,套个反乌托邦的概念,却没有思想深度。只为装酷的一份快餐。
这部片子不知道怎么进到我电脑里的,存了好几年了,终于看了。乍一看还以为是黑客帝国呢。。。
对这部没什么感觉,包括里面的枪炮武术
软科幻题材翻拍成电影总是有太多值得诟病的地方,毕竟这不是老大哥,更不是奥威尔
又是一部MV式的片子,虽然扯上一些貌似深刻的主题,但其实情节内容空洞而缺乏逻辑,只靠场面来凑数
《毛泽东语录》就是波西安,极权主义下的中国屁民不每天注射下要葛儿屁。
题材创新,人性探讨,我就多给一颗星。
黑客帝国和谐版
其实这不电影是很不错的
现在看来...影片反映的主题已经有些苍老了。
《一九八四》的现代版,不过是完美结局的,靠的都是一个刀枪不入的英雄。
背景设定槽点略多,主题么就是抄华氏451,剧情又一本道导致几乎没有回味空间。武指水平照黑客帝国low了一条街,枪斗术这个概念不错但是动作设计得未免太僵硬了(还迷之强调东方元素)。反而作为贝爷黑,却感觉这个片里的贝爷迷之萌,这点还比较让我印象深刻。
啊喏,那个枪战时的身法是从太祖长拳练来的么?收尾还要虎口相对摆pose!!贝恩的脸真是好看到适合演变态……
TMD烂片,浪费我时间,剧情巨弱无比,漏洞百出。
杀狗是不正义的,杀人是正义的。。。
動作太狗血了,大衣很帥
虽然有点耍帅 但真的很帅
又傻又2
无后坐力的枪跳出来的枪舞,亮瞎我。。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