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艰难的,双方的感觉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时候,是很难保持长久的。
才发现女主是《四角关系》里面的女主。
我很喜欢那部电影。
选择逃避、没有勇气面对或者只是害怕。
她有错。
但是女主也很偏激。
或许是我没有这样强烈的情感经历吧。
我拥有的都是仰望和一些无奈。
一生为一个人活。
因为女主只觉得她被她爱过。
我只能说我被震撼。
我更会像是小女主一样,支持、陪伴吧。
光看封面我以为这只是另一部les电影罢了..可是它不是,它美丽而伤感,讲述3个在prep school就读的少女们,Barton一个新来的学生偶然目睹了室友Tori和Paulie在接吻,她开始认为她们的关系不只朋友那么简单.但她们不是les(通常意义上).他们是两个灵魂互相爱着对方,只是躯壳碰巧是同性罢了,每天你只要知道有个人爱着你,那么任何恐惧你都不会再惧怕,对于Paulie来说Tori就是她活下去的理由,但是Tori面临的种种压力(不多说了)...它是一部可爱的电影同时也是伤感的,并不适合每个人观看.
那些年轻着热血沸腾着的人们早日长大... ———序 看了《意乱情迷》,其实更喜欢原名《Lost and Delirious》,被属于青春的无助、背叛、愤怒、疼痛、疯狂、挣扎所灼伤,内心的忧伤无法抑制,遂成此篇,借以纪念我们不断流逝的青春岁月。
派对里狂欢而默契的舞蹈;寝室里互掷枕头嘻笑打闹;合唱时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课堂里为她鸣不平而与老师争执;床上两具交织的年轻的身体。
两个年轻美好的女孩鲍琳和维多利亚,一段不为世人接受的爱情,最后史诗般壮烈的一跳,秃鹰在离开那个肩膀后,高傲的飞翔在天际。
而那个有着秃鹰般高傲而自由心灵的女孩,灵魂如烟花般散去。
维多利亚这个令鲍琳痴迷的女孩曾说:“鲍,没有你我会感到惑。
”她们幸福的相守,过着快活的日子。
可是表面上平静的生活实际危机暗藏,经不起一个小小的波澜。
恶梦最终引发,一群女孩冒失的在清晨闯入寝室,鲍琳和维多利亚裸身相拥。
直到此时,个性洒脱不羁的鲍琳还没有意识到一切都已改变“又怎样,现在是21世纪。
” 美好和现实相遇,总要经受一场残忍的洗礼。
随后的情节几乎是伴随着维多利亚一次次的背叛伤害和鲍琳一次胜过一次的愤怒而疯狂举动展开的。
“我对上帝发誓,是她爬到我床上,我甚至不知道她来了。
”“我喜欢男孩,...有一个来自RAB的男孩,杰克...我们相爱...周五我们要参加提姆的派对。
”在妹妹艾丽逊走后,维多利亚转身,掩面痛哭。
她可以尽力撇清和鲍琳的关系,可以在一群女孩中间张扬着她和杰克之间发生过的关系,称赞他抚摸的技巧,可是仍旧无法不爱。
其实她的爱并不比鲍琳的少,所以在背叛后还热切的恳求玛丽“还有一件事,玛丽,现在全靠你了。
鲍琳打算对此认真,她很敏感,她需要一个忠诚的朋友,她需要你胜过任何人需要你。
玛丽,你能办到吗?
”她是理解鲍琳的,可惜她心有牵挂,她有她的信徒父母,她不能像无拘无束的鲍琳那样挣脱所有的枷锁。
“你不了解我的父母,他们是信徒,他们不会再对我说话,我要他们成为我生命中一部分,没有他们我无法生活。
我爱鲍琳,你知道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我唯一会像克里奥帕特拉那样爱的人,对她,似乎我被扼住了,你知道吗?
似乎我不在这个有呼吸的世界。
”“这些话以后不再说了,我对任何人从没有对你的感觉,我为此可以用死来向你证明,但这永远不能,明白吗,永远不可能,永远。
”黑夜里两人再次相吻,然后维多利亚决绝的离去。
维多利亚曾泪流满面对玛丽说“因为我的生活是我的父母所希望的,即使没人要杀我,我不会永远这么傻和她一起。
我不能再和她一起,再也不会。
” 另一个女孩以她为此生唯一的时候,却不知这个女孩早就萌生退意,原来悲剧早就注定。
联想起当鲍琳对老师说出“没有她我想我会死”后,扭头跑开的那瞬,这个孤单而执着的背影,这份无望的爱,比什么都让人更心疼。
鲍琳这个孤傲如秃鹰的女孩比谁都深信着爱情,她在课堂上激动而大声说着“爱,没有谁能令它消失。
因为正是它我们才在这,这是最伟大的观点,一旦你明白这个道理,俯瞰所有人,那你就永恒了。
因为如果你稍有移动,就会掉下来,你就会掉下来。
”那刻她眼角含泪,她感染了老师。
“我们不仅仅是朋友”“你做的一切事关我的事,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要她回来”“现在我不能再失去任何东西。
”“是鲍琳和托莉相爱,记得吗?
托莉也爱我,因为她是我的我也是她的”她一直在骄傲的宣称她的爱,甚至在那个黑夜里,看见维多利亚和杰克靠在树上做爱,也不能动摇她的信念。
在图书馆里,她找到维多利亚:“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在死亡夜高歌。
我会对着大山高呼你的名字,维多利亚。
”此时她激动的持着剑站在桌子上,像一个高贵剑客。
那次老师亦为她的执着无悔打动,真挚的劝说“鲍琳,你为何不下来。
”“永远别碰秃鹰。
”她甩开老师的手后骄傲的离去。
这个女孩就是这等的骄傲,她可以从容的穿过众人,走到维多利亚和她的父亲面前,平静的打断他们,让维成为自己的舞伴,却没法在遭受维多利亚拒绝说“我爱你鲍琳”后沉默,她尖叫着飞奔而去。
她是如此决绝,不给别人余地,更不给自己退路。
“听我说鲍琳,我们该分开了,这样的事不再正确,我只想和你做朋友,好吗?
” “到底因为艾丽逊还是父母,请不要再这样对我。
” 这时的鲍琳还单纯的没有看清是什么决定了她们的爱注定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她还在执着的努力,希望改变维多利亚的心意。
她甚至天真的逼迫玛丽剪短自己的头发。
可惜,维多利亚要的是男孩,不是短头发的女孩,维多利亚要的是阳光下为世俗所认同的生活,而不是不被父母接受的爱情。
所以即使鲍琳击败了杰克,她的剑狠狠刺进他的大腿,证明了作为一个女孩的她也有足够保护维多利亚的力量,可那又能怎样。
当鲍琳绝望的问“在这个阴暗的世界,我该坚持下去吗?
”老师沉默了。
鲍琳其实只是个单纯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倔强而脆弱。
倔强,所以在残忍的现实面前不愿让步,以至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
脆弱,所以在听到玛丽说她是同性恋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大叫“同性恋?
你认为我是同性恋?
是鲍琳和托莉相爱,记得吗?
托莉也爱我,因为她是我的我也是她的,我们都不是同性恋。
”最后精疲力竭的倒在椅子里,其实她连自己都不能认同,只想到了爱。
最后是玛丽的独白“我也觉得迷惑,不是吗?
在你死之前,你给我纯粹的爱,就像一团火焰,一直在燃烧,就像秃鹰,那火焰是我在黑暗中需要的,把我从黑暗中救出来。
鲍琳,没有那团火焰,黑暗侵占她,她不得不飞走。
现在我每晚仍然梦见她,现在我能永远记住你的脸,每次想你,抬起头就能看见你的脸,就像穿越天空的火焰。
”是的,这个全片中大多数时候安静着的女孩还是幸福的。
毁灭的只有鲍琳这个自比秃鹰的女孩,她太年轻不懂放弃妥协,她太激越不懂隐忍求全。
记得那个夜晚鲍琳驯养秃鹰时自言自语“你能飞离这里的,你将永远飞离这里。
”笑容清澈而寂寞,这个女孩血液沸腾,无法被束缚在这个社会,最后也终于飞离了。
没有火焰领她走出黑暗,她的母亲抛弃她后不愿意再和她联系,她痴心爱着的女孩决绝的离开她后不停的伤害她,她就像一团火焰,壮烈之后只有自我毁灭。
深秋小屋 | 影视我会,在你的房间召唤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文/修改:深秋小屋Dongdong 配图:豆瓣 电影截图今天推荐一部老片《意乱情迷》(又名《少女情怀总是孪》、《无忧无虑》)这部电影深秋小屋网站十五年前就推荐过,再次推荐是因为经常时不时有姬友在小屋公众号后台找这部电影。
影片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女子学校里的三个女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影片开始:玛丽的母亲三年前患癌去世,父亲有了新欢,把她送往女子寄宿学校。
玛丽认识了同宿舍的室友杜丽,她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一日,玛丽在宿舍楼下看着母子铜像,又想念起自己的母亲。
铜像后面冷不丁冒出一个抽烟的女生,她也是玛丽的室友——宝丽。
宝丽和杜丽。
一个清晨起床,玛丽看到宝丽和杜丽在宿舍楼下亲吻。
玛丽认为她们是为了提前体验男生接吻而进行的“练习”。
宝丽是一个弃婴,也是一个性格相当叛逆的女生。
她还喜欢击剑。
学生们在教堂唱诗。
玛丽发现宝丽和杜丽暗中牵手。
两人幸福恋爱着……
水乳交合。
一天,三人晨跑,在树林里,她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雏鹰。
宝丽主动承担救助饲养雏鹰,还给它做了一个窝。
一天,杜丽的妹妹和朋友一早闯进三人的宿舍,看到杜丽和宝丽一丝不挂躺在一张床上。
宝丽安慰杜丽,现在是21世纪,没人对同性恋感到意外,但杜丽的想法比较悲观。
世俗的观念战胜了爱情,杜丽主动找到妹妹,谎话连篇地“澄清”自己不是同性恋,说其实是宝丽一直在暗恋她。
妹妹相信了杜丽的话,并表示会对其他人做解释,也不会向父母告状。
杜丽一个人走着,忍不住伤心哭泣。
第二天,杜丽没有跟宝莉在一张餐桌上吃饭,玛丽安慰宝丽,需要给对方一些时间。
上文学欣赏课时,老师谈到了沙翁的著作,强调了“爱”。
宝丽起身讲述了她自身对爱的理解,令一旁的杜丽特别难受。
杜丽找到玛丽,请求帮她去抚慰宝丽。
她说:“我有爸爸妈妈,我不能失去他们,我需要他们,我的生活都是他们安排好的,我的路都已经铺好了,我要按照他们要求的走下去。
”
杜丽转身投向一直对她有好感的男生杰克的怀抱,两人在深夜约会,并发生了关系。
宝丽眼看着深爱的人投向他人怀抱,她压抑着悲愤的情绪,把注意力都投向了饲养雏鹰上。
流言蜚语还在漫天飞,杜丽的妹妹遇到玛丽,冲她脱口而出:“宝丽强奸了我姐姐,你怎么还和这种人鬼混。
”
这边,杜丽继续装成一个迷恋男孩的异性恋女孩,在同学面前大谈男朋友的床上功夫,所有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听着,只有一旁的宝丽被孤立着,心如刀绞。
某日,宝丽身穿一身击剑服,闯进图书馆,站到书桌上,面对着杜丽,像一名骑士一样,大声宣读沙翁的《麦克白》中的台词。
杜丽、老师、同学都惊呆了。
宝丽看着杜丽和男友在一起,仇恨在燃烧。
一个晚上,宝丽爬上杜丽的床,想重新获得杜丽的爱。
杜丽拒绝了她,并对她说:“我再不会爱其他人像爱你一样。
我到死都会记得,但是我们的关系不可能、绝不可能持续下去。
”
杜丽给宝丽强烈的打击,她和同学也越来越疏远,同学都把她当成怪物。
终于,有一天,她在餐厅里爆发出一阵狂笑,掀翻餐车,夺门而出。
宝丽好不容易收到了一封关于亲生母亲的信函,却被告之她的亲生妈妈目前不能认她。
这给了宝丽又一次巨大的打击。
杜丽的男友杰克收到了宝丽写来的挑战信,要求对方周末在树林里决战。
与此同时,学校举行家长会,所有的父亲和女儿一起跳舞,而宝丽却穿着一身西服,要求杜丽的父亲让她和他的女儿跳舞,杜丽的父亲觉得这很荒唐,但杜丽强行插入,与杜丽一起舞蹈。
她边舞边要求杜丽对她说出我爱你。
面对周围家长异样的眼光,杜丽再次拒绝了她,宝丽伤心欲绝,失控冲出人群。
周末,宝丽带着剑,叫上玛丽,带上自己养的鹰,奔向树林。
宝丽与杰克展开了“决斗”。
最后愤怒的宝丽刺伤了杰克。
雏鹰长大了,它飞翔在蓝天。
宝丽带着她的鹰,站在学校的楼顶,俯视着楼下的师生。
宝丽纵身跳下……关于影片在宝丽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义、颠覆父权的雏形。
抛开影片的创作成分,作为取材于真实题材的原型,在这里就不评价宝丽的行为是好是坏。
只是觉得,当事件发生逐渐一步步走向悲剧时,学校、家长、都没有给予当事人及时的疏导、理解和帮助。
三个主人公,玛丽失母,父亲不重视她;宝丽被双亲抛弃;她们本身缺少爱,只有杜丽是拥有所谓健全的双亲。
而杜丽抓住这种表面“优越感”,违背了自己,假装异性恋来博取家人和周围人对自己的好评与认可。
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前抬得起头来,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大谈男女相爱,无忧无虑。
杜丽的行为事实上和目前国内的同性恋群体非常相似,很多姬友到最后,都会选择走杜丽这条路。
Dongdong曾在此电影官方网站上,下载到一段拍摄花絮,是采访当年所有参与此电影的学生演员对待同性恋的看法。
尽管剧情中需要那些学生歧视同性恋,但在幕后,她们都一个个表达出对同性恋的理解和宽容。
她们觉得她们参与演这个电影令她们学习到很多东西。
导演在和三位年轻演员说戏。
影片的结局也是在整个剧情高潮中收尾的,宝丽反复对她的鹰自言自语:“你会飞起来的,有一天你会飞起来的。
”最后跳楼向整个世界发出反抗。
镜头缓慢从操场上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好友的释然、女友的震惊、老师的悲痛、同学的惊吓……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三位女主角,当时的Piper25岁,Mischa15岁,Jessica21岁。
《意乱情迷》是加拿大拍摄的,上映日期是2001年7月20日,而加拿大在2005年以80%的支持率通过同性恋合法化。
饰演宝丽的Piper Perabo,四年后又出演英德合拍的百合电影☞《四角关系》,和好友 ☞Lena Headey(琳娜•海蒂)在剧中饰演一对恋人。
-END-关注 公众号“深秋小屋”ladyscn 订阅我!
《意乱情迷》。
7分。
派珀·佩拉博、米莎·巴顿、杰西卡·帕尔主演作品。
寄宿学校女院的故事,女孩的故事,少女初心懵懂,有些成熟,有些晚熟,都是纯洁的情感,结局各不相同。
伊娃·格林的《裂缝》也讲了一个类似这样的故事,更深刻,更伤痛。
《意乱情迷》也好,更惨烈。
这样的故事,自然值得一讲再讲。
米莎饰演的少女玛丽的母亲去世后,父亲送她到了寄宿学校,性格忧郁的她和杰西卡饰演的杜丽以及派珀饰演的宝丽在一个宿舍。
她俩开朗的性格很快就影响了玛丽。
宝丽性格奔放,经常顶撞老师,打破规则,向往自由。
青春期少女的叛逆、早熟,在她身上一览无余。
一个偶然醒来的夜晚,玛丽发现杜丽和宝丽竟然是恋人,而这对恋人的情感终于有一天被杜丽的妹妹以及同学撞破……青春期的恋情和友情,经不起任何裂缝。
杜丽开始被迫远离宝丽,而这令宝丽开始走向极端。
故事很惨烈,但不得不说,这两姑娘的身材,也真是一绝!
母亲去世后,玛就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学校。
在那里,她认识了两个室友,杜丽和宝丽。
杜丽和宝丽天真活泼,性格开朗,很快,内向忧郁的玛丽就被她们所感染,三人成了好朋友。
不久,玛丽就发现杜丽和宝丽两人原来是一对恋人,玛丽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也就和她们快乐的生活下去。
然而一次杜丽的妹妹来找她时发现了姐姐的秘密,于是,流言开始流传。
杜丽不堪忍受,疏远了宝丽,结交了新的男友。
而宝丽却是不屈不挠,继续着自己对杜丽的爱。
明明知道她最爱的还是你 为什么偏偏在乎一些是否在一起的形式呢明明知道她放弃不了自己的家人 自己的生活模式为什么一定要逼她呢逼她只会让爱你的心越来越凉只会让她越来越烦你越来越不理解 你口口声声说爱我 为什么爱我却要逼我做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我无法理解我若是她 我一定会甩你一巴掌 打醒你决定离开你的人 无论你做什么 她还是会离开你不要将幸福的爱情变成满足自己的毒药毒死的只会是自己
很少看到这么痛的电影,看过之后有一股火憋在心里几欲爆炸。
Paulie过于执着,甚至有点偏执。
但她却无比可爱,或许有些人注定为爱牺牲。
为何Victorie如此绝情?
想必她也是爱Paulie的,然而爱在她生命中的意义远不及得到社会与家人的肯定。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很容易自己就骗过了自己,有些人就是与痴情无缘。
电影并不算深刻,人物塑造的也比较简单而且脸谱化,但是它的痛却深入骨髓,更甚于《La Vie d'Adele》结局时的痛。
相比之下,《La Vie d'Adele》的痛可以预见也比较容易接受,两个女主角的感情本来就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基于完美的性生活维系,除此之外的生活大多是鸡同鸭讲,如果她们最后真的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是fairy tale了。
而这部《Lost and Delirious》则营造出两个少女的perfect match,就如露丝玛丽般「一见动心」却「最爱亦无力爱」,电影将悲剧全部归咎于外界的压力与Victorie的软弱和妥协。
Paulie孤身一人,单枪匹马,与世界对抗,而所爱的人却不能站在自己这一边。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痛?
或许,一个执着的愿为爱飞蛾赴火的人,与一个可以为得到社会认可而牺牲感情的人,原本就不应该在一起。
不得不感叹Piper Perabo的演技,尤其与《四角关系》做对照,着实让人惊艳。
看完电影悲愤的心情难以平静,唯有再看有完美结局的《四角关系》来解解毒。
萌妹子误入拉拉感情纠纷既视感。
有时候代入真的脚趾抓地,好在她俩有带着萌妹子玩,没有光沉浸在爱情里不顾舍友死活。
玛丽虽然除了作为见证者没啥意义,但是真的好可爱啊,特别是那个水汪汪的大眼睛委委屈屈地瞧着人的时候,简直我见犹怜。
poli对roli的爱过于爆烈与痴狂了,到后面简直为爱发疯,得不到就毁掉。
嗷嗷叫着不顾一切的狂奔的时候又可怜又好笑。
roli本来是很酷的一个女子,活着像一把无所畏惧的利剑。
她救助老鹰🦅重新学会飞翔自己却糊涂以死明志。
为啥不安排她和玛丽来一场相互救赎啊!
我觉着她俩挺配的,一个外表刚强内心缺爱脆弱,一个外表柔弱敏感内心坚强。
后面又是碎镜子划手交握(玛丽委屈但又不敢生气,她真的好乖啊)血水交融,特别是roli教玛丽念麦克白的诗句发泄对不守承诺的父亲的怒火,还把老鹰给玛丽试飞,明明两人很有情感共鸣啊!
俩人树林子里的剪影对话超美,是最喜欢的片段。
而且为啥片尾玛丽说看见老鹰就像看见自己妈妈。
其实我觉得老鹰的意象更像玛丽自己啊,就是roli给她起的外号叫“勇敢”,不再是爸爸起的“老鼠”。
而且片中成长最多的也是玛丽,虽然她在爱情片里同所有的爱情路过
I will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I will write loyal cantons of condemned love And sing them loud even in the dead of night. --《lost and delirious》 by shakespeare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
我会,写上忠诚的爱,在死亡夜高歌。
这电影本不准备在夜晚熬夜看的,但是窝瓜推荐时轻描淡写地一句话【这片儿我看哭了的。
】让我惊讶并好奇。
于是在艰难的搜寻后我立刻开始观看。
(由于部分情节尺度大导致真难找。
)这是一部青春爱情片,从第三个人Mary的视角看过去的一段只属于青春的爱恋,从萌发,到深陷,到一方抽身一方却无法自拔,以及最后的最后,不知是奔向光明还是黑暗的灵魂的成长故事。
Vitoria的出场是Mary的新室友,Vitoria带着轻松的口气。
试图和Mary多聊聊,Mary却似乎很难亲近,vitoria作罢下楼。
Paulie出场就是叼着烟手里拿着酒瓶子放肆的大笑,不加收敛的粗口,其实是对新同学毫无恶意打招呼,邀请她去疯狂的party,往饮料里加酒,放动感十足的舞曲。
这就是区别,一个理智,一个不羁。
可能从一开始这段感情就因为这样的性格会猜到结局。
跷跷板的两头,一个急忙地想向更往前,另一个却太冷静,慌忙却不乱阵脚的后退。
结果是什么呢,跷跷板翻了,每个人都受了伤。
可是能怪责谁呢,怪责那个偏激的?
还是那个太冷静的?
还是跷跷板?
可是跷跷板就是爱情。
有种你一开始就能抵挡动心,抵御爱情。
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前篇介绍Mary怎样转来这所女校,怎么认识这两个新室友,她们三个女孩写给自己母亲怎样的信,怎么见证她们一点点的爱恋,看到她们唱圣歌时紧握着的双手。
直到睡梦中被她们的疯狂惊醒却继续装睡,直到已经对她们的私语呢喃习惯了、接受了,直到当Vitoria和Paulie被vitoria的妹妹撞见她们赤裸相拥在床上时Mary甚至帮她们辩解澄清。
而后篇只讲述着一件事,paulie的歇斯底里———当vitoria在被撞破的那一刻就解释说【是她爬到我床上的】后,当她逐渐疏远paulie后,当vitoria和她的男友在树林里疯狂时被paulie撞见并逃离后,当vitoria说【我们永远,只是朋友】后,当这一切残忍开始撕破后———paulie的疯狂。
越往后看,我越有感同身受的压抑。
但我知,我却没有paulie的勇气。
她在树林里——那时,她们还很好时,她们晨跑——她发现一只受伤的雏鹰。
她决定养它。
可能看到它时是只是好奇,而去查阅书籍了解它后她也许明白,从灵魂上来讲,她和它是同类。
她为雏鹰做了一个窝,细心地为那个木箱搭上布帘,因为,【它的习性,看到太多会惊惶。
】她偷实验鼠去喂那只鹰,毫无畏惧。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她有它的勇敢,也有它的敏感,她和它的灵魂那么相似,那么她是不是内心也像那只鹰,其实是害怕的,看到太多,会惶恐的。
只是因为爱,全部掩埋了。
paulie曾那么温柔的爱,她们要好时,虽然vitoria要因为陪母亲爽约于她们的植树旅游,但是她没有深究,因为vitoria说——在paulie眼里,那一定是个承诺——vitoria说,【我们很快就去大学了,到那时,我们有更长的时间在一起。
】,所以paulie只是笑着说,【我每天种3000棵树,我赢一个金铲子给你。
】她们第一次赤裸睡在一起的次日被Mary看到时,paulie笨拙地编谎言,【嗯…嗯…她..她做噩梦…】然而当一切发生,就像木箱被掀去挡光的布帘,当大门出其不意被撞开,vitoria的妹妹撞见她们赤裸在床之后。
一切随之改变。
鹰惶恐了,一如vitoria的慌乱,她害怕她妹妹向她父母揭发,她害怕流言蜚语,她害怕这段【错误的感情】,vitoria退却了,害怕了,逃避了。
惶恐是鹰的习性,而逃避不是。
而当paulie问鹰【若雌鹰与你分开,你不会躺在那里哭泣嚎叫,你会飞到树顶,将你爱侣夺回,然后比翼双飞。
】时,我心说没错,paulie是对的,这才是鹰的灵魂,也是她自己的。
她在课上歇斯底里地大叫,【这才是爱,爱就是爱!
】时她们还没有发展到最恶劣的那一步,其实从那时开始,她自己已经从vitoria的言行中意识到什么,所以她疯狂着反驳每一个人关于钱,关于性的论点,她只相信爱就是爱,无他。
她们没发展到最恶劣时,她也没那么疯狂。
她撞见vitoria和男友在树林里的疯狂,她依然不死心,直到vitoria说那句话,【有一句话我只说一次,以后不再说了。
你给我的感觉,我今后永远不会再有,我爱你,你知道,我也知道。
可我们不会在一起了。
永远,不会。
】vitoria从她怀里逃脱,抽离被她紧握的手。
她开始变得越来越疯狂,可能因为她发现爱人越来越远。
也许冷静的人无法理解,我却感同身受,虽然我没有似paulie那么疯狂的举动,却明了她的心。
爱人已经要走,你已追上前去,后果无非有三:一,你拦住她,可她依然要走;二,你拦住她,她明白你,跟你归来,比翼双飞;三,你不拦她,看她远去。
也许现在的我,或者稳妥的说,成熟的我,会选择三,因为心既不在,人不强留。
但是青春期里的爱情,孤注一掷的爱情,没有任何一个选项跟放弃搭边。
paulie在食堂里大叫,她推翻了碗柜来回应那些嘲讽她的人;她在宿舍摔破镜子,因为镜子里,她是个女生,她无法改变,她在Mary手上用镜子碎片划破伤口,再划破自己的,以誓同盟;她歇斯底里让Mary帮她剪头发,在Mary说【vitoria爱的是男生,不是剪短发的女生】后,她疯狂地不顾一切地推Mary在地,就像是想拼命推翻这个事实;她穿着击剑服闯进图书馆,单膝跪地为vitoria朗诵莎士比亚的诗,她跳上桌;然后离去;她在毕业礼上穿着男装,插入vitoria和她父亲的共舞,强迫vitoria说爱她,威胁vitoria如果不说就让毕业舞会停下来。
选项一里还有一句话忘了补充,【你拦住她,她依然要走,并且更加疾步。
】vitoria看了看远处的父亲,最后说了一句话,【不,随你怎样。
】vitoria不知道,paulie给她生母写的那一封深情的信有了回信,回信却是她的生母不肯与她再有接触。
vitoria不知道,paulie背负着对继母对父亲的仇视,对生母的思念,对vitoria的深爱,对身边舆论的蔑视一直前行,然、生母的拒绝,爱情的逃离,越来越不加掩饰的嘲讽才将她逼至此地。
paulie绝望着哭了,像个小女孩,如她鄙视且深恶痛绝的软弱地,哭了,这也应是最后一次。
夜晚来临,她脸上已看不到泪痕。
黑暗渐袭,她似乎化为莎士比亚笔下那些为爱决斗的勇敢的人,她给vitoria的男友早已写下战书,她偷了击剑馆里的剑约他决斗,她在战书里写道,【为了我的女神,vitoria】她也似化身为鹰。
早在图书馆里,老师来拉她的那一刻,她就带着鹰受惊和敌意的表情,带着凌厉的眼神说,【别触碰猛禽!
】她和她的情敌决斗,她赢了,她把他击倒在地,用剑指过他的脖子直至他的大腿说,【放弃vitoria!
】可是这不是中世纪的比武场也不是一场博弈或者擂台。
爱情也不是可以赢来的赌注和战利品。
那男孩say no的决意让她走到癫狂的边缘,她狠狠刺了下去,然后大叫着,直到被Mary拦下,她跑开了。
Mary回学校求援,然后听见鹰的长啸。
她们,所有人,vitoria,同学们,老师。
看见鹰落在paulie的手臂上,而paulie站在高高的屋檐上,她带着哽咽大声朗读着。
【I will make me a willow 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我会,在你的家门口为我做一副柳树棺材,在你的房间号召我的灵魂……然后她张开双臂,像鹰的翅膀,跃下。
鹰飞走了,很远。
所幸最后一个镜头是追随着那只鹰,那只勇敢的,偏执的,不顾一切的,视爱为生死的灵魂。
然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泪如雨下。
哭什么呢,我早已看淡这些感情的戏码,也没有对于vitoria这个角色的恨恶。
我想了一下,应该是哭我的青春。
我清楚的记得,当我看见我曾经爱着且那时还爱着的人与别人拥吻时,我没有上前质问,我本想发足狂奔,却又怕惊动他们。
我只是缓缓地把我的双手插入口袋,捏成拳头,悄悄走进树荫里,走到他们看不到的角落。
我也曾经像paulie用那片碎片割破自己的手掌一样用利器带来的伤痛来掩盖心痛,也曾经像她将烟深吸一口再缓缓伴随着眼泪的流下吐出烟雾,还曾经喝着很辣很辣的酒,只因为它会让我昏眩以为这一切包括心痛只是个梦。
我是应该庆幸我永远走出那段黑暗,还是其实心底是羡慕的呢?
那种如鹰一样长啸着一路前行,哪怕黑暗。
也许那时是会愤慨的,是会偏激的,是会疯狂的。
一如另一个人,一如vitoria是会胆怯的,是会逃离的,是会放弃的。
因为这是青春。
视爱如生死的青春,像那节阅读课paulie的朗读,像莎士比亚书写出来的那些字母舞出的绝恋。
青春在时,我常常向往更加成熟,然而见惯风月后,又想念那段逝去的,无处安放的青春。
青年的爱情真是炽烈果敢决绝,Paulie让人太心疼了。
睇完小心UP咯!W对B说,你给我的感觉,我知道这种感觉是唯一的,我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可我们不会在一起了。Never。For ever。
pauli逐渐觉醒、接近未被驯化过的女性的样子,聪慧、敢爱敢恨、有攻击性、有行动力、不惧承担后果。没有男的,这片就是我的理想世界。不喜欢最后跳楼自杀,更希望能留下来阉了jack或者建设一个属于女性和女同的世界,可惜大概越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越是将早日燃尽。肯定有不足之处,但我太爱了,私心给5星。
如一团烈火,绚丽但危险,迷人却易逝。美貌的电灯泡小姐,现实中最美好的年龄。不知导演出于什么心态在这样的片子里拍露出镜头,真是让人皱眉
瞧你们青春期失个恋给作的啊,多大点事
谁的青春没遇过杜丽 对白再熟悉不过 宝丽过于极端让自己没有退路 最终只能死亡收场 即便如此 杜丽还是会照着原轨迹生活下去 sad
女孩很美,但进展得莫名其妙……还是说青春就是莫名其妙的??结局让人很不爽,但转念一想,青春期就是不能解释的冲动!那也合理吧。
3星。mary很美很美,一直期待mary能和paulin在一起,解救paulin,所以抱着这个希望就对结局失望了……paulin太偏执了,看了那么久的欧美片,很少看到这么偏执的。三个女主角,一个不勇敢,一个太偏执,一个毫无存在意义……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喜欢
三星给剧情 看得我头疼 年纪大了 只爱悲喜剧
我是来看姑娘的~~
年轻演员果然太青涩 震不住角色 现在明白为什么导演喜欢找些大叔阿姨演高中生了 其实只要PAULIE这个角色演活了 这个片子就有彩头了 只可惜PIPER太青涩 演的有点过了 不过越往后越自然 最后跳楼那段小惊艳了一下
Lost and Delirious (2001)
【少女情怀总是挛】这个豆瓣的译名闹哪样。。= = 音乐挺美的,Mary.B超级萌,但是也不喜欢这个角色的设定。。以及时时让我出戏的相当Liv Tyler的V。
后半段看着很窝火,vic为了世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关爱放弃了paula,而且用了很残忍的方式,知道到也难受,但是这种方式让人讨厌。同样不喜欢paula的任性偏执,她的表现也没让人觉得有多值得同情。
尼玛看得要哭瞎了!!!女主后来在四角关系里终于修成正果!女二好像丽芙泰勒!米莎幼齿好萌可是你在这部电影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听着,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以后不会再说了……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对你的感觉,你知道,我知道,我愿意以死来证明……但是这永远不可能发生”眼泪流一地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一直放不下的是一种依赖,放不下的是一种不甘心没人疼爱的现实。
恶心到了 拖莉自己不想出柜怎么还能诬陷女主呢 完全不顾别人死活是吧
名字起的真文艺……
Class Movie List
你不能说这不是爱情,如鹰偏执到最后的少女在爱人的门前为自己造了一座棺木。莎士比亚式的悲剧,执剑的少女,骑士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