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里积压了很多片子,一直都没时间看,前几天数了一下,居然有70几部电影。
今天随意挑了一部,居然还是恐怖片,都忘了当时是为什么下载的了。
看看停停,分了好几回才终于看完。
说实话中间并不是十分精彩,因为和一般的日本恐怖片都大同小异。
最后的二十分钟很震撼,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不看恐怖小说,也不太看些不找边际的东西,但是却经常做噩梦,像这片子一样,循环往复的噩梦,一个连着一个,无声的呐喊却又分不情哪段是真哪段是假。
这种梦每每做到心痛,醒来眼角还是湿的,但是我每次都很庆幸自己的“遭遇”,因为我可以醒来,我就觉得是“死里逃生”,每做一次这样纠结的噩梦就等于比旁人多活了一次。
越真的噩梦,越感到幸运,因为醒来以后,我会更明白人生,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不明白的人会觉得做噩梦都能做得开心,真是疯子。
明白的人,我想,会微笑着看完我的这篇短文。
活着,真好。
几乎是喉头发紧,关闭声效的看完了这部“预言”。
有时候等待未知的命运,比知道未来却无力改变的感觉更安全。
整部电影利用快速的剪辑与音效摧残着观众们脆弱的神经。
此片到最后半小时,几乎几分钟就丢个包袱吓人,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惊悚的片子了。
哪怕是关了声音把视屏调到最小,仍然是看得心有余悸。
也同时感觉到,人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男主角想尽所有办法,眼看一桩桩恐怖事件从新闻变为现实,却无法改变。
那种恐惧或许是比死更可怕的一种胁迫感吧。
那个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在梦中给了他一张照片,照片里是阴影中只留下三分之一脸的他,并告诉他:“你的命运你自己选择。
”最后他终于参透了这句话的隐喻。
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女儿的生命。
恐怖新闻上的照片,从他儿女的换成了他的。
片子结束时,再也无法把它看成一部单纯的恐怖片了。
人性最终的选择是,如果不幸真的要降临,那么就让自己来承担这一切来换回所爱的人们的平安吧。
这种选择或许是另一种意义的自私。
因为死亡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男主角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改变女儿死亡的命运,他也躲过了失去挚爱的痛楚。
把生的噩梦留给了活在世上的人。
最后他倒在即将爆破的车子里,如此的疲惫却很安详。
终于不用再跑,再恐惧了,一切如愿了,他终于赶上了命运的齿轮,挽回了他最想挽回的。
如果让你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当初你认为最痛苦的那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一刻呢?
如果这个选择是让你去付出生命呢?
我想即使这样,我还是会选择9年前的那天吧。
我会紧紧抱住爸爸,哪里也不去。
就算是最后的时间,也会拼命去保护他。
可是我回不去了。
说电影吧,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虽然音效画面切换都不错,但是硬伤也比较明显。
感觉整个片子都是男主惊恐的瞪眼,甚至觉得他演完后会不会精分呢。。。
酒井法子演技真的一般啊。。。
老片了,连吓人的地方也很老套,但是终于知道人没了脸是什么样子了。
挺典型的日式恐怖片,也还夹杂着丝丝温情,但是又让人绝望,虽说稍有拾蝴蝶效应的牙慧的嫌疑,但是也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恐怖镜头也不算太有感,只是气氛营造还是不错的,最后的高潮部分闪现各种结局挺有意思。
说为什么不开车避开啥的其实是无意义的,就算开车避开,也会死于其他方式,或者卡车会失控啥的跟着撞上来的... ...你问为什么?
答案参见死神来了系列... ...不同于其他影评的意见是虽然男主角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但是其实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女儿那诡异的眼神和追魂预言报纸的扑面而来注定了悲剧并没有结束。
她马上也将开始她的预言生涯了,或许到她不堪重负的时候也会试图去改变命运,去拯救她的父亲找回曾经温馨的家庭,于是另一个轮回又开始了... ...狗血点改剧名为死结吧,可怜的一家人,导演没给你们解开的机会... ...好吧,其实残酷的不是命运,是导演... ...你赢了... ...
后悔只是一种情绪,然而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给后悔赋予太多的意义。
事后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做决定,后悔自己当时走错了一步,后悔自己当时做错了选择等等。
这些都给后悔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
好像只有自己后悔了,现实中已经造成的事实让自己产生的负罪感才会减轻。
这是人们非常喜欢后悔的主要原因,然而这样有用吗?
其实也没用,事实已经造成后,后悔的作用收效甚微,甚至有些滑稽,然而这并不妨碍后悔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隐匿的角落,或者心灵的港湾什么的。
因为它确实可以平复情绪。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后悔无用,然而依旧愿意让自己陷入到自责当中去,原因也很简单,在形成了既定现实后,让自己沉溺于自责,会减轻负罪感,这是最重要的。
后悔不一定有用,然而不后悔你甘心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叫《预言》说的就是一个跟后悔有关的故事,然而后悔最终并没有能够改变什么。
一场车祸让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蒙上阴影。
丈夫和妻子亲眼目睹了女儿被车祸夺去了生命。
然而这还不算,丈夫在女儿发生车祸前几分钟,偶然看到了一张报纸,报纸上清晰地记载着女儿的这起车祸,看上去这张报纸有着某种预言作用。
此后,丈夫的家庭不复存在,妻子也因此和他离婚。
浑浑噩噩地过着生活的丈夫某一天再一次看到了这张具有预言作用的报纸,这一次报纸上刊登的信息也再一次应验了。
与此同时,丈夫发现了好几个和自己具有同样看到报纸能力的人都一个个的惨死。
丈夫终于坐不住了,他想要解开这个谜团,于是找到了妻子,妻子的老师也正是因为有着预言能力最终死去,两个人通过不断地调查相关人员,最终知道了这种语言的基本操作方式,然而就在此时,丈夫的也因为这样的预言而受到了惩罚。
丈夫太想要改变过去了,他一次次的改变过去,试图回到自己女儿发生车祸的那天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然而事与愿违,每一次丈夫试图改变,悲剧却依旧发生。
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总要有人离开,试图让所有人都欢喜是不可能的。
知道了这一点,丈夫坦然接受了一个现实,自己选择了离开。
这是一个披着恐怖片外衣的惊悚电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因为日本的一些恐怖片实际上并没有刻意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他们仅仅是借用恐怖片的逻辑核心来讲述一个更加高深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哲学,也可以是生活道理。
本片就是在说明一种生活道理。
失去之后想要后悔珍惜不如失去之后,接受现实,不要时不时的去后悔。
我们明知道后悔没用,然而却总忍不住去后悔的主要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让自己的良心少一些伤痛,然而这种伤痛是一种需要人们接受的结果,后悔不过是给它提供了一个逃避的途径。
逃避有用,但不是每一次都有用。
人总有无处可逃的时刻,在那样的时刻,后悔是否还会在抵御现实的面前天衣无缝?
丈夫接受不了自己失去至亲的事实,同时也接受不了在知道危险即将发生的时候,却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事实,因此,丈夫更愿意努力的去改变已经形成的事实,更愿意帮助更多的人逃避危险的发生。
然而这一切有用吗,可以彻底地改变这一切吗?
很显然,本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丈夫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什么,他改变的不过是自己接纳事实的态度。
当他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某一件事情已经发生的时候,就会固执地将这件事情不断地重启,试图找到最优的解法来为自己谋求良心上的安定。
然而重启的结果却是一次次的伤害其他人。
即使时间可以倒退,但避免了这一次之后,自己谋求了安全,但却牺牲了别人,那么别人是不是也应该重启。
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但只要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个循环自然而然就会接受。
本片的最后,丈夫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丈夫牺牲了自己换回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
然而映射到现实中,女儿死后,妻子离他而去。
这样的结果与自己选择牺牲成就女儿和妻子没什么两样。
即使电影最后为我们以及为片中的丈夫设置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结局,然而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幻想的目的依旧是催促着这位丈夫接受自己失去至亲的事实。
他所看到的所有的寓言故事,不过都是虚幻的故事,唯一真实的故事就是他要接受自己失去亲人的事实。
这一系列虚幻的故事,不过是为了促成他接受真实的辅助条件罢了。
什么都不做,你肯定不甘心,然而当你以为做了有用,其实做了依旧阻止不了事实的发生。
……你好,再见
这么多年都不明白日本的恐怖片到底是恐怖在哪?
说鬼它比不上香港,论心理比不上美国,论意境比不上德国,要我说日本恐怖片(包括什么玲子之类在内,没一部让人心跳加速的。
)推荐《一级恐惧》里查。
基尔的。
预言,一听名字感觉是科幻片,是看别人推荐的恐怖片里看到的,反正也没什么是便随便找个网站在线观看。
电影一开始便出现了电影的悬念--预见未来。
当男主角在电话亭里捡起那张破碎的报纸(突然一动),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一张老旧的肖像,是男主角的女儿奈奈,边上是一片新闻报道是说某少女名为奈奈,在某年某日8点钟,在车祸中丧生,男主角不断的擦着肖像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一张老旧的、破碎的报纸诡异的出现在身旁,而且是预言其亲人的死亡,恐怖的气氛油然而生,之后真的发生车祸,奈奈死于车祸,而那张报纸却已然踪迹全无。
之后便归于平静,男女主角都发现了预言的存在,绫香(女主角)也逐渐相信预言的存在,并原谅了其丈夫。
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些关于预言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也有了预言未来灾难的能力,于是一个个预言成真,但是当绫香将死于特大火车灾难的预言出现时,男主角将妻子绫香拖出了火车,幸免于死,但绫香的朋友死啦。
于是,男主角更加不安了,不断的出现幻觉,时空错乱,当再次回到电话亭时,命运似乎给予了他选择的命运的机会,他拼命的想把女儿救出,一次他救出了女儿,妻子却死啦,二次一家三口都死了,最终男主角为了救女儿被卡在车里,报纸上的照片变成他的了,他注定要死,这是每个预言人的最终审判。
奇怪的是电影里的预言都是关于死亡的,于是乎每个被选中的预言者都会因为泄漏天机而替别人失去。
我就猜想,在男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自己写预言时,先于他的那些预言者都死了,因为当地狱的死神送来了关于亲人朋友的死亡预言,在亲情友情面前,他们挽救了亲人朋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泄漏了天机,违背了死神的旨意,他们必将遭到地狱的终极审判--死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不可违背的命运。
电影巧妙的将时光倒流这个科幻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处恐怖的氛围。
当黑暗的虚空中,飘来这么一句话“你的命运由你选择”时,男主角开始了时光倒流,改变命运的行动,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他怎么选择,他的宿命注定是死亡。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关于改变时光流向,篡改命运,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又想到《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别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
” 死亡并不可怕,把握今天的每分每秒就好,临死时,我们叩问自己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不后悔,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了。
(第一次写,不这么样,呵呵)
影片的恐怖元素运用得相当娴熟而流畅,本来很普通的一种表达恐怖的方式,通过文字,更清楚的来说,通过“报纸”,来传达一种超乎常理的讯息,即预言,本来并不超乎人的想象之外。
但是真正优秀的是它对于亲情的毫无虚悬的叙述,也正是对于亲情的描写,使得予言成为一部让人落泪的影片。
笼罩着全片的情感基调,可以用“后悔”来形容,因为后悔自己一时糊涂看了一张奇怪的新闻害死了女儿,丈夫同妻子离婚,独自在中学教书,企图逃避,可是每晚重复不停的做着当年的噩梦。
这种后悔无时无刻不笼罩在男主角身上,虽然在片中,饰演妻子的酒井法子也有相当的戏份,堀北真希的出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切情感的洪流都是在丈夫身上翻滚着的,这里边,三上博史真是功不可没。
最为优秀的桥段是男主角陷入了打破预言所遭受的惩罚,永恒的痛苦中。
他下不了地狱,也上不了天堂,他甚至不能死。
因为他违抗了预言,所以他将永远陷入最悲伤最痛苦的狭间。
不停的轮回。
于是影片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最开始的那场车祸,他们搬家、他想为报社传文章、他们晚上时候折回一个电话亭、他在电话亭传文件、他发现一张有女儿照片的车祸新闻、他抬头,发现车里的女儿被安全带卡住了裙子、妻子走出车来找丈夫帮忙、这时,失控的卡车撞上他的车、他的车燃烧,最后爆炸。
仿佛示威一般,痛苦的一刻不断的提前、不断着改变着可能性,他确不是失去女儿、就是失去妻子,他感到在预言前,自己多么的无能为力。
可是突然,时间回到了夕阳西下,女儿蹦跳跑向他,妻子忙忙碌碌的装着车子,这是他们一家正要出发的时候。
他含着泪水,一遍一遍的听着自己原本来不及听的儿歌,夕阳的余晖洒进车里,一切祥和而美好,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就在面前,有那么一瞬,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现在才刚刚醒来而已。
可这毕竟不是梦,预言报纸再次出现,他再次眼睁睁的目睹着卡车急速撞上小汽车。
这一次,他堵上一切去拯救,他一定要挽回女儿和妻子的生命,过去的痛苦让他明白,后悔,早已让他变成了行尸走肉,他两手空空,所以才能握紧双手。
他在熊熊烈火中被卡在车内,他知道想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不过满足了。
他没有遗憾的小声嗫嚅着:太好了。
……终于赶上了。
”
又一部日本的恐怖片,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鬼片,但是是一部利用预知未来构建故事情节的影片。
主人公在一张废报纸上亲眼看到了女儿车祸死亡的新闻,而这时女儿正在车中,恐怖由此开始。
主人公总是可以在人死之前预见到他人的死前最后一幕,并且还不可以透露天机,救人就等于自杀。
多方查询后,发现这份死亡新闻以前就曾出现过,还因为看到的男人泄露天机而消失了。
自救与救人,亲人的生命,最后一段费解的思考不太容易看懂,最后主人公用自己的命换了女儿的命。
《预言》整体延续了日式恐怖片的风格,欲扬先抑、以静制动,剧情也犹如《午夜凶铃》《鬼来电》等,心理畸形的恶灵转世,对好人、恶人实施无差别攻击,而且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让主角和观众都笼罩在宿命论的阴影下。
前边铺垫过长,虽然细致周密但却令人昏昏欲睡。
侦破的过程、伦理的哀嚎在阴暗的背光下,仿佛都是徒劳的。
酒井的演技有点假,男主的眼神虽然夸张但感染力和代入感很强
日版月光宝盒,恐怖度很低,设定跟月光宝盒差不多,没新意
没想到如此差劲,导演编剧可以切腹谢罪了。
被封面骗进的老片新看。堀北真希早期真是鬼片少女。能够预言未来灾难的男人付出代价是身体的衰老和皮肤黑洞,而通过拯救他人打破预言最终只是生命的一换一。类似俗名体裁很常见了,人类就和蚂蚁一样最终都按照既定的曲线行走灭亡。
你的命运,你来选择。
单类似蝴蝶效应的故事,给我报纸预警又不让我改这让我很为难啊,阅后即焚简单环保。
比《鬼來電》遲一年恐怖片,可以叫做《鬼來報》原來鬼不但可以在未來給你打電話,也可以從未來給你發報紙。整體來說還是有一些驚嚇的片段的,但是故事就說的有點模糊了,像是那個化灰的老爺子是怎麼出場的,還有精神病院的那個病人也是。感覺還是挺神秘色彩的,最後都沒有解釋報紙的由來是什麼。反而在結尾上演了一出夢中夢中夢中夢…的套娃式結局,所以哪怕最後改變了命運,也可以認為一切還是在夢中而已,算是明朗中暗藏絕望的結局了
节奏慢
自己的命运、自己选择。即使知晓预言,也无法改变。
与宿命的对决!一切幸福源于宿命!一切悲伤源于宿命!永远摆脱不了宿命!
经典中的经典,尤以剧情突出。
7分。有几个镜头还是有点恐怖的
以18年的水准来看绝对算水准之下的恐怖片,没有惊吓也没有余悸,莫名其妙插入的滚床单。
那个老头真是挺吓人的。。。
评分不应该这么低!
片子好无聊。太傻了。一点也不吓人。
死神来了与日式诅咒恐怖的结合,兜兜转转最后回归父爱的温情救赎,无限流的多重结局选择,那段录像带的片段还是有点《午夜凶铃》的感觉在的。
男主从女儿的死开始,不停看到用报纸传递的预言,预言家死了,传递者死了,学生死了同事死了,整个日本每天每天死去的人都会提前出现在男主看到的报纸上。直到他无法原谅自己当时没救女儿,然后穿越到不同的时间,做出不同的选择,然后自己就义。虽然男主死了,但是报纸的预言却没有停下,换别人崩溃。
自我感动的救赎路,死得其所。
超无聊。。。虽然我也被吓到了
日本恐怖片的亮点之一就是片尾曲,这片子除了这个亮点就没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