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干自媒体好久啦。
真没遇过如此恶心的片方,自己拍的烂片还没点逼数?
一来就恐吓,威胁我删内容。
你们拍出如此恶俗、低俗、烂俗的内容,你们有没有点廉耻之心?
你上映首日票房41万,第二天就跌到9万,之后更低更低,而我写的内容是在之后发出,我写的文章,几千人阅读,对你的票房造成了影响?
你的票房走势跌成狗,还需要别人对你造成影响?
不断有人加微信要求删帖,骚扰人,连别的平台转载的,你也要求我去删帖,你们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啊?
广州片方路演福利场,看完出来谈谈总体阅片感受看完之后打开豆瓣瞅了下影评,8个影评竟然7个都是好评,其中还有两个人的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认真的吗?
真的有那么好看?
(忍不住想笑)不过说真的,这种电影要是再不买点水军支持怕也是没有支持了。
看之前本来就没抱多大预期看,反正又是福利场,就当出去转一圈了,但开始看了才真正后悔起来。
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差不多就是钉子户大战拆迁队,再又混上了点英雄救人的老套路故事,不过这一次,不是“英雄救美”,而是“美救人不成反蚀把米”。
开头就是一通拳脚伺候,全片更是一言不合就开打,音乐一响就开挂,观众想单纯看看动作戏却又不知如何正确打开,给人整得哭笑不得(坐我旁边的那位老大爷便是看得昏昏欲睡,要不是因为影院音响吵,怕他不是真的要睡过去)。
说到配乐,不知道导演对配乐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也不知道导演是否对印度片怀着十足的信心,想着还有外网的印度片粉丝刷刷分什么的。
众所周知,印度片以歌舞闻名,在配乐方面还算是用心的。
看过《龙女孩》,很明显,导演想通过配乐来继承印度片这一传统,使这部中印合拍的“印度功夫电影”不要走中国式烂片的道路,可惜,就连这一步他也没能走好。
说完配乐再来说说场面调度,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导演做到了零,简单的几个切镜和移动几下镜头就当完成任务,动作设计也只是简简单单蒙混过关,得亏还有几位武术大师出演指导。
这一次,已经不是“一个打十个”了,已经是“一个打几十”了。
反派很白痴,剧情很无脑,中间用几个跟MV一样的东西来连贯剧情,真是一言难尽。
最后的见面会很热闹,真的是和电影一样热闹,导演也是不辞辛劳娱乐大众,让两位已经路演很累了的武术大师来充当教练,组织互动了一场学习“一招制敌”。
制作团队真是巡演宣传得很辛苦,观众观看看得不容易。
主创团队路演现场
“一招制敌”活动现场
演员石天龙的签名和,呃……
俗,但俗得有趣!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我看过《龙女孩》后的感受,没有比这句话更合适的了吧。
虽然观影过程中不断有人吐槽什么剧情太夸张巴啦啦。
但是我想说:真的太喜欢这种俗掉牙的剧情了哈哈。
《龙女孩》的剧情有多俗套呢?
大概就是讲了一个女孩自从寻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精神偶像李小龙之后,就从一个只会忍气吞声的人逆袭成为一个以一敌十、和小混混PK从来没输过的爽文女主。
印度女孩普加在15岁时看到姐姐被强暴致死却只能束手无策,后来偶然可看到李小龙的电影,被中国功夫深深吸引,从此踏上了“练功”之路。
更有一个天降的神仙男友,一路支持女朋友去中国学习功夫,日常就是对女朋友崇拜得五体投地,各种夸。
虽然这么一听这种剧情是很俗套,但是《龙女孩》却在大俗的背后,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对印度社会赤裸裸地揭露,对向来以男权主导、女性只能作为附属品的反抗于斗争。
影片中普加的逆袭之路也是这些勇敢斗争的印度女性鼓舞自我所走向的道路。
那一句“作为女性,就是女性最大的武器了。
”从一个印度女孩的嘴里说出来,真的震撼人心。
还有一些观众吐槽影片中女主角的穿着是在“打擦边球”,甚至有观众怀疑这种镜头是不是导演故意的……想说这么健美的身材难道也有错吗。
而且据说女主的扮演者真的有为了这个角色学习了三年的拳法。
就这股子精神也值得演员们学习学习了。
生活很苦了,这个暑假不妨看一看《龙女孩》吧,找一些力量和勇气的来源,向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加油啊!
“中国功夫”+“印度歌舞”,很难想象这两种元素是如何叠加在一部电影之中。
7月15日全球公映一部中印合拍电影《龙女孩》就满足了元素叠加的想象。
电影主要讲述了印度女孩普加15岁时,目睹了姐姐被性侵致死,这让她觉得人生毫无希望。
直到观看电影“龙争虎斗”,主演李小龙便成为她人生的导师。
她向中国师父学习中国功夫,来中国感悟中国文化,走上自强之路。
就在此时,一股恶势力威逼利诱师父,想吞并师父的武术学校—龙校。
师父预感到杀机重重,将龙校托付给了普加。
晴天霹雳般的变故让普加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挫折,面对只手遮天的强大敌人,孤身一人的她将何去何从......
客观来讲,影片中打斗的部分占比不算少,但可能是演员并非专业武行出身,能够看出动作表现上稍显青涩,和传统中国功夫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可进步的空间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国的动作指导团队在影片中贡献了多个有亮点的动作设计,连招和对打的激烈程度也完全是肾上腺素飙升的状态哟!
能看得出来中国的工作人员在其中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
《龙女孩》这部电影作为首部中印合拍的电影,在功夫层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是为之后中国电影对外合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同时,影片中在吸纳中国传统功夫文化的基调之上还保留了印度电影的特色歌舞。
功夫的“刚”与舞蹈的“柔”二者结合“刚柔并济”,在荧幕上呈现出相得益彰的感觉。
在观影之初我还在担心印度的歌舞与中国的功夫,二者任意一方会不会水土不服,难以融入。
但看完电影之后,最终呈现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低,反而还有一些小惊喜。
虽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样的融合,但起码在这个领域算是一次相当有意义的尝试了,为各位主创的想法点赞!
这部电影观影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场视觉盛宴,不仅在于激烈的动作场面,以及舞蹈时优美的体态展现。
同时,来自于异域的演员们颜值抗打又很在线,用“大饱眼福”来形容也不为过,总之女主我先磕了
看完《龙女孩》走出来后,只觉得影片“太吵闹”。
一部中印合拍的电影,结合了异国风情、印度歌舞与中国功夫、女性励志等多种元素,本来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影片,但整体看完,发现这么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影片的主题反而不明显了。
电影《龙女孩》的故事源于一位自幼喜欢功夫的印度女孩普加,童年目睹了导致她姐姐死亡的一起性侵害,因无法帮助她的姐姐,而感到非常内疚,有幸看到了李小龙的影片《龙争虎斗》希望像李小龙一样行侠仗义,从此以后她迷上了李小龙.....
本来印度片就自带BGM,印度音乐一起,整个节奏自然就带动了,但是影片从印度拍到中国,两个不同文化的差异一下子又让人“出戏”,一会印度歌舞一会中国功夫。
说致敬李小龙吧,也没拍清楚中国功夫的精髓,只有几招拳法,看似以一敌十,招招能打倒一大片敌人,但是这只会让观众觉得浮夸且刻意。
但是最近几年也少有跨国合拍的影片,《龙女孩》算是一个大胆创新吧,而且还是“双导演”,中印两国跨文化合作,能将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融合在一部时长一个多小时的影片中也实属不易。
而且影片除了大女主逆袭之路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暗线,讲述印度女性的反抗与斗争,《龙女孩》的故事告诉印度的女性们,在伸张正义的道路上,从来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也是上天赋予人间的一个骄傲的名字。
这也是印度电影向来的励志风格的延续,印度电影很注重刻画人物的成长和其中精神的升华,不论《摔跤吧!
爸爸》、《起跑线》,那条导人向上的红线从未模糊过。
普加这个人物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爱心、有智慧、有坚韧性格的印度女性。
整体来看,《龙女孩》的主题很励志,可能跨国文化的融合方面,还有一点不足。
这都是哪里的英语口音啊……才看了一分钟我就觉得我的票算是打水漂了……很少能见到一无是处的电影…穿着泳装在海里打拳…也是没谁了……电视电影也没这么拍的吧……穿的这么少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光看见波涛汹涌了…我感觉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照这么拍下去中印迟早有一战…不带这么拍电影的啊……
由导演拉姆·戈帕尔·维马、刘静联合执导的首部中印合拍动作电影《龙女孩》,定档于7月15日,不日将与观众见面。
这是一部以女性力量为主题并致敬李小龙的电影,因为功夫这个元素穿插全片。
故事讲述了印度女孩普加在年少时目睹了姐姐被性侵致死后,感觉人生黯淡,直到在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中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于是,她找到了一家名为“龙馆”的中国武馆求学,习得截拳道。
一路走来,她将李小龙的功夫风格与人生当成自己的信条,在感悟中国自强文化的同时,也得罪了当地的暴徒。
同一时间,BM建筑公司也将目光盯上了“龙馆”,为得收购后者的土地,也是因为如此,普加的恩师也被杀掉,面对只手遮天的黑恶势力,加普没有退缩,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也就此拉开。
讲道理,《龙女孩》的剧情并不复杂,但胜在“够爽”。
比如在预告片中,我们看到普加在面对地痞流氓的骚扰时,勇敢出手,打斗中尽显截拳道“快准狠”的特点之余,也能看到女主嫉恶如仇的性格。
还有面对BM公司的几次“袭击”,普加始终都以战斗的姿态反击,即便是面对对方的棍棒,也没有半分退步。
超爽的打斗之外,影片也凸显出了印度女性现状与女性渴望平等的心态。
比如警察局长在面对普加与男主报案的时候,下意识地认为歹徒是男主打跑的,这种“习惯认知”恰恰说明印度女性在社会中的状态。
还有黑老大对女性的态度,是以“主人”的姿态,将女性玩弄于鼓掌之中,这与普加看到被黑老大囚禁的女人们表现出来的怒火,足以说明印度女性是渴望平等,也渴望展现出属于女性的力量与权利。
这种厚重的底色下,《龙女孩》的核心主题就有了升华,它不仅仅是一部充斥打斗的爽片,更有一种撕开对女性束缚的诉求。
当然,影片中还有很多的亮点。
其一就是致敬李小龙先生,电影中除了龙馆之中随处可见的李小龙海报,还有李小龙先生经典的动作、说话的语气、神态,尤其是龙馆馆主的表现,让人惊喜。
其二便是影片中展现了很多的中国元素,比如川剧变脸、火锅、传统中式宫殿、小吃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女主角普加是印度的著名女性,也是亚洲跆拳道的冠军得住,基本功可以说非常扎实,此外,为了拍好《龙女孩》,她还进行了为期3年的截拳道学习。
而饰演馆主的石天龙,从1989年就是专业从事李小龙截拳道和中国武术的传播事业,所以,本片中关于截拳道的展示,绝对能让人感受到专业。
目前,这部电影也已经定档,并且路演也在进行中,相信很快观众就能看到它,拭目以待吧!
这类电影应该多一些,只要不是刻意抹黑某一方的题材就行,这样,印度阿三们就能真正了解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而不是被脑残的印度媒体带偏,导致两国关系不可逆转的恶化下去。
中印没有不可调和矛盾,甚至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两国是有共同利益的,我们要面相未来,要认清谁才是主要敌人,什么是主要矛盾,可惜的是,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将来如果印度激进派政客上台,搞不好印度还是要继续惹事的。
而且,对外强硬转移矛盾这一招,不仅仅只有印度会玩,要知道,全世界真正正儿八经大规模扩充军备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一个。。。
整天说我们要和平崛起,和平崛起去年军费涨到3500亿美元?
今年军费还在持续上涨,而且陆军购买的武器装备明显不是为了对付海峡对岸的。
只能说,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中印两国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和平,希望将来我们给自己的孩子讲述的故事里没有这个时代的战火。
《龙女孩》讲述了印度女孩普加目睹了姐姐被性侵致死,让她觉得人生毫无希望。
她在有幸看到李小龙的影片《龙争虎斗》后,遂拜入一位中国截拳道武术大师(石天龙 饰)门下学习功夫,走上自强之路。
普加不仅演技在线,颜值也是非常适合大荧幕,以自身的火辣身材向观众展示了完美的女性曲线,在坚毅果敢的同时,却也极具女性特有的柔美特性致敬功夫巨星李小龙。
7月20日是李小龙先生逝世49周年的纪念日,无数影迷和功夫迷都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伟大的武术家致敬。
其中,电影《龙女孩》的中方导演刘静更是自掏腰包,请20城观众免费观影。
不难发现,《龙女孩》这部影片中,“李小龙”三个字仿佛无处不在。
他既是女主普加灰暗人生的一盏明灯,又是不断出现在影片中的经典语录和招式,可以说是存在感满满。
李小龙使得中国功夫真正地在海外发扬光大,《龙女孩》这部影片更是深刻诠释了李小龙精神,主人公普加与她的偶像李小龙两人同样致力于打破枷锁和偏见,追寻更加自由平等的世界。
作为一部中印合拍的功夫电影,本片将两国特色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尤其是印度电影鲜明的歌舞特点和中国武术的融合程度令人惊讶。
出演本片的演员也是各个身怀绝技,既有世界截拳道发展联合会主席,也有世界武术五连冠冠军,这些专业武者不仅身怀绝技,并且都受到李小龙武术精神的鼓舞,从而努力磨练,最终在大银幕上完成这部终极致敬之作。
从人物塑造上来看,女主普加集合了“善良”“健壮”“勇敢”等优秀品质,并运用一身武艺匡扶正义,保护自己和爱人。
酣畅淋漓的打戏更是将爽点直接拉满,利落的高抬腿、勾拳无不展示了女主过人的武术功底。
而此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女主并不是依靠男主的柔弱小花,而是自立自强的扛把子,在这个女性主义崛起的年代,这样一部女性题材影片的出现正是符合了时代的诉求。
但影片上映后,出现了一些批评女主穿着的声音。
不难发现国人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依然存在,不然为何男性可以坦然褪去上衣展现一身完美“肌肉”和所谓男性力量,而女性就一定要保守穿着,否则就被扣上一个卖弄色情的名号?
这未免略显苛刻。
自古以来似乎女性总会被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你必须端庄大方、保守听话,否则就是不自爱。
可叹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将影片中的女性穿着拿出来大放厥词,不禁令我们反思为什么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束缚依旧存在。
一部IMDB评分7.7的高分电影《龙女孩》,一部用心致敬李小龙的情怀之作,理应收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时至2022年,为什么还会有如此粗制滥造的电影?还偏要注入“中国元素”,这是我看过最烂的印度电影,没有之一!
太雷了…
李小龙忌辰选片。非常古典的报仇题材,能看出对邵氏老片的致敬。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印度歌舞(元素),好玩。女主是健美强悍的印度姑娘,练拳打架赏心悦目。和好莱坞的女主搏击励志片不是一个套路的,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雷,但是我居然很喜欢,私心打个三星。
一部在中国买了点原材料的印度大厨掌勺的浓浓咖喱味儿的主要卖点是肉的奇怪融合菜。
豆瓣评分太低,我鼓励一下,比较一部印度电影,致敬我们中国的李小龙,是好事啊,剧情也是老套的武侠片格式,靠武术伸张正义,没有毛病,女主打的也不错,那架势也是练过的,就一部武侠片,你们还想什么样的剧情呢?有美女,有动作,打的很爽,这就够了。
……我为什么要看这个
请到“国际截拳道联盟”的创始人石老师来出演,大力推广 李小龙 截拳道!很给力!只是,影片拍得很混乱,立意不明,故事套路是七、八十年代那种,反派都是傻子,观众也是,千万别带脑子看。唯一的亮点是能屈能伸的那个给反派老大办事的小马仔。
打斗慢镜头太多了,有些地方看着好尴尬
是真的打脑壳
还是功夫好看
母其弥雅打了几分钟酱油。全片与其说是致敬李小龙,倒不如说是大打擦边球。动作场面全部摆拍+慢动作,与其说在弘扬女权,倒不如说在出卖女性的身材容貌。
印度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反抗传统糟粕的剧情,用功夫保护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印度女版李小龙,向着不公的命运奋勇挥拳,很有现实意义,看完之后想到了上个月的打人事件,希望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多点正义之士。
很棒每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
片头设计挺差劲的,一个劲的说 Bruce Lee,吵的脑袋嗡嗡的~我是知道他在世界上都非常出名,但也不用这样。。。 声音效果挺好的,武打发出 哈哈哈 的声音很给劲~ 佛山游玩和在海边给女主拍各种性感特写有些逐渐偏离主题,而且时长也太长了,感觉就像凑分钟数似的。。。 不理解男主为啥不听母亲说的话,非要和女主在一起,结果导致中枪GG。。。 整体只能说一般般,还不如之前看的《血染淑女》
若不是免费电影,真不推荐看。音效一直在努力营造大片效果,事实却是适得其反。结局也很突兀,传递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拼命打然后任由最爱的人为自己牺牲生命吗?!不理解
故事老套 演技尴尬 打斗场面还可以
披着李小龙截拳道功夫实质各种秀波涛汹涌的胸部和长腿特写,全片无处不在的慢镜慢动作及其消磨意志,完全没有打击感;女配母其弥雅只能算客串,戏份极少,女主除了身材有料不停卖肉之外剧情烂得一塌糊涂,无论印度的歌舞或者中国功夫全部糟蹋,中印合拍片难看得这水平实属意外...
这个调性和品质,票房凄惨 不冤
任谁也想不到一部高喊女性自强的影片,却无处不在擦边球卖肉,毫无底线的胸部特写、露底走光比任何电影都下流,而所谓致敬李小龙的设计也不过停留于表情、穿着上过犹不及的刻意模仿,到了打戏时却只能依靠慢动作和分镜来躲闪掩饰。前一秒呼天抢地过度夸张地讴歌并跪拜李小龙,下一秒就将镜头怼向穿着暴露的女性胸部,粗制滥造仅仅是这部中印合拍影片的外表,其内在亵渎女性的用心险恶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