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很美,五官立体,深邃的眼睛,鼻梁挺直,脸颊瘦削,一头银色的齐短发。
身材修长,身姿优雅。
那一套纯黑的内衣也相当有品位。
安德烈那过于温柔过于文艺的一面,让人好笑。
Angela的心,安德烈不懂如何去回应。
Angela为何为安德烈违规,Angela“暴走”前与安德烈的对视以及之后的“暴走”行为,安德烈不理解。
我也是不理解。
但是有一股莫名的感动,以及对于自己过分愚蠢的一种无奈。
第三次观影,我依然是不解风情。
安德烈的“反暴走”是一段深情的高潮。
Angela的演技在眼神里充分体现出来,那种慌乱,那种六神无主,那种没有选择的略带一点绝望的想要找到出路的眼神。
那种眼神恰好是我想看到的。
奇迹般顿悟的安德烈形象高大起来,压制得6尺高的Angela倚着墙,不得不摆出小白兔一般被害怕被爱情抓住的姿势。
不过后面的Angela的泪目又显得逊色了,不知道是否是之前的表演太过精彩的缘故。
在有些时候能捕捉到Angela难得的流露出悲伤的眼神,比如(49:15) 当安德烈对她的表白(即是说明自己是天使的事实)表示完全不相信甚至开起自以为是的玩笑的时候。
--会想,安德烈是否必须要落魄到要自杀,才会遇到到Angela并感受她的关怀,才会重生,才会去爱。
---好想去奥地利的布拉格,去捕捉到卡夫卡看过的在布拉格广场遗留下来的夕阳;好想去日本的六条柳巷,希望能够遇到一位类似于出云阿国或吉野太夫一般的女子;好想去欧洲之星上坐一坐,想着什么时候在我目所能及的座位上有一位名叫伊桑霍克的男子跟一位名叫朱丽叶戴尔比的女士在交谈着;好想去法国的凡尔赛湖的桥上面,用画笔描绘出一位Angela的天使在一边哭泣一边和一位矮他一个头的摩洛哥男子倾诉着什么的场景。
---如果Angela不是身高六尺的金发美女,不是身着黑色性感的紧身裙,不是有着那么勾人神魄的眼神和深入灵魂的语言。
安德烈也许就不会爱上她。
如果天使A没有黑白的艺术处理,没有那一幅幅如风景画的美丽镜头,也许我也不会爱上这部电影。
美,是具有欺骗性的,但是我却没有抵抗其欺骗性本质的办法和能力。
--有些对白挺有意思,摘一两句。
“你从天上来就告诉我是个牡蛎?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装束?
”“荡妇(pi-da-si)”“那样很适合你”“谢谢。
”“请理解我是一个失败者,我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一个荡妇会从天上来帮我吗?
”“人类总是一样,需要证据。
”“我想做爱,当我觉得自由的时候。
”在短评里,我写到,我嫉妒我憎恨影片开头那位过度胆小的懦弱的安德烈。
但是看到他在酒店走廊对Angela的深情告白,他在清晨的巴黎街头呼唤找寻Angela的身影的时候,他在Angela张开翅膀将要飞离他而去的时候,他勇敢地挽留住Angela的时候,我被感动震慑住了。
因为我想到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未必能有那样的勇气去面对自己。
又或者是我太认真了。
题记:谁也无法明白上天给我们的缘分是怎样的结果,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细心呵护共同拥有的每分每秒。
――――卡夫卡·陆(KavkaLu)http://images-eu.amazon.com/images/P/B000FGG7OC.01.LZZZZZZZ.jpg一个被打湿了翅膀的天使将会有怎样的未来,她无法属于尘世,只有哀伤的泪痕告诉世人她已经心碎,在高调的强烈反差里,翅翼惨白,这也是吕克·贝松的告别,在影像之中以他肥硕的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孤独而又沉重。
在属于吕克·贝松的影像里,孤独和隔绝是经常的主题,从《碧海蓝天》的雅克义无反顾走向大海到《尼吉塔》作为杀手的寂寞,还有《杀手雷昂》里自始至终的绝望,被存在主义影响着的当代法国人注定将寂寞进行到底。
《天使A》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在巴黎的阿拉伯裔美国人安德列被人索债而绝望,一时想不开跳入塞纳河为美丽天使搭救,接下来的故事有些如同中国的黄粱梦,最后,天使为上天召唤,留下一个矮小、孤独的男人依旧徘徊在塞纳河边,生与死的答案留给了观众,留给了所有的可能。
欧洲大师都喜欢略去浮华的色彩将事物黑白分明的本质传达给观众,在尖锐的影像世界里构筑对于社会本质的批判,就像本片里的安德列被设计成阿拉伯人,而天使是欧洲人,电影突出了美国大使馆对于他子民的冷漠和作为国家象征的法国警察的无视,只有天使收留了他,以无法证明的存在给他温暖的瞬间,这是导演悲悯之心在黯然的世界里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同样通过男主人公的旁白我们看见了导演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对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美国大使馆前的紧张气氛和如临大敌的装甲车让观众更加明白那段话的现实意义。
导演以近景和特写细腻描写安德列充满恐惧的内心,许多镜头在视觉上以俯视的姿态表现了警察、签证官以及追债者的紧闭感,这样的处理使得瘦削的安德列显得更加无助,当安德列无助走在夕阳渐隐的巴黎街头,身影在景深镜头里十分孤单一如他在大使馆空荡荡的大屋里遭受的冷漠,这样的镜头非常直观表现了他现实的处境和无援的苦涩。
这样的处理我们曾经在文德斯的《德州·巴黎》里见过。
非常有意思导演第一次泄露安吉拉天使身份是在黑道人物的家中,在她和安德列对话时前景中的天使塑像正好和她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暗示了她为安德列所作的一切的因果。
同导演其他的影片相比,本片是比较絮絮叨叨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安德列和安吉尔的对话里,可这些对话对于安德列而言也是模棱两可的,在闪回镜头里,那段和黑帮老大弗兰克的对话却变成了安德列的威胁,这样的设置把让所有的事件变成了猜谜游戏,步入中年的吕克·贝松有些醉眼朦胧了,安吉拉为了帮助安德列赚钱来到舞厅和男人鬼混,安德列从拒绝接受这些不干净的钱到乐意收钱并用来赌马最后输的精光表现了物欲社会男人堕落和自私的本质。
信仰也因为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产生动摇,安吉拉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天使而让安德列看烟缸飞舞的奇迹,在他们两人的对话里导演插入了信念和真诚的话题,这是对精神世界意义的反思,在安德列迷惑不解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信任和信仰的缺失,没有童话的世界里不再有奇迹。
在欧洲文化里天使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善意的象征,在影像里最让人感怀的天使是文德斯在《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创造的男性天使卡西尔的形象,这个企图拯救人类的天使最终被人类自身的困惑所累,折翼人间。
而在法国影片《两小无猜(Jeux d'enfants)》里的天使却因为童趣变得可爱。
天使是谁其实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相信一份善意,相信一种友善的可能性。
到了美国人手中天使和凡人就演绎成轰轰烈烈的爱情《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而在我国唯一由天使贯串全局的电影《花眼》 里,两位天使只成为了扮酷的工具而没有令人信服的悲悯之心,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差异吧。
在《天使-A》里亚历山大三世桥和充满后现代的夜总会成为文化的对话的象征,冷漠、贪婪的夜总会和时常被当成救赎象征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因为安吉拉的善心而再次散发人道暖意的光芒。
爱情是肉欲的,更是心灵的,关于爱情的意义在快餐的年代已经不太有人想起,吕克·贝松精心设计了高档旅馆的夜戏,面对激情的安吉拉平静的安德列向这位前来拯救他的天使道出爱的真谛,只有时间和情分的酵母才能酿造持久的爱情。
这个充满哲理的段落,会给观众一些启发,生命在期待和呵护的意义,在这样的时刻,这个矮小的男人是高大的,他知道爱的意义所在。
天使在影片里可以看成我们精神世界另一个自我,敏感、多情和容易受伤。
天使是寂寞的,因为,她看得见;天使是孤单的,因为,她无法改变上天的决定,纵有万般恩爱也奈不得归去的召唤,她让一个男人从猥琐变得勇敢,她让一个男人懂得了责任和爱的方式,塞纳河的晨曦里波光粼粼,一行天使的眼泪滑落承载无数心碎的河面,那已经重新展出呼唤归程的翅膀,让遗憾的爱情定格为永恒,在得到和期待之间,相思是美丽的。
最后,吕克·贝松让两个人在那座相遇的桥上倾吐天人相隔的无奈,当生命懂得责任和准备为之付出一切的时候却发现故事因为自己昨天而已被命运放逐,这样撕心裂肺的痛无法言说,导演再次选择了充满辛酸的离开,只是角色从《碧海蓝天》里雅克的弃绝爱情换成了安吉拉注定的归,这个转变让我们明白,时间之途,即便爱情真的让人心伤,她也是我们生命珍惜意义的全部。
这是一部沉重的影片,它让生命看到自己的卑微和面对爱情错过的绝望,当翅翼在安吉拉后背张开,分离就在眼前,哀伤的弦乐里导演让我们感受着和主人公同样的凄楚,许多事当我们无法争取时,只有并不甘心的慨叹让我们知晓造化的无奈。
在欧洲的爱情电影里,即便是天使的爱情和存在也是寂寞、孤独的,他们同样沉浮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脆弱的心灵。
我非常欣赏来自丹麦扮演天使的金发碧眼女孩Rie Rasmussen,她深邃眼神里的期待和凄凉让人酸楚,而和她反差奇大演对手戏的小个男人Jamel Debbouze却让我们彻底明白:爱情不是身高和地位的原因,它是缘分也是心灵的交融。
【附录:影片资料】《天使-A(Angel-A)》法国导演: 吕克·贝松(Luc Besson)2005主演: 贾梅尔·德布兹(Jamel Debbouze)、丽·拉丝姆森(Rie Rasmussen)片长:87分钟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7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下午20时36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一般我不喜欢看对白多而迅疾的电影。
因为这样往往使我去注意底下的字幕,而有可能错过镜头中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画面中的一个小细节。
而天使A是个例外。
我一厢情愿地以为那么多的对话,只不过是主人公安德列的自言自语,对存在于他身体中的另一个女性她的自言自语。
就像你知道的,自言自语是无须考虑太多的,听过就算,就像你永远也无法在这部电影里找出一段很经典的台词,但是你却会在某个你预料不到的时刻想起那部电影。
而故事从如何拯救一个自寻死路的男子说起。
吕克说那就让那个她走出他的身体使他省悟吧,于是,她就走出了他的身体。
单纯、直接且出众的美。
于是,整个巴黎,只剩下他们俩在灰色天空下的争执。
那个时候,多像一出话剧,我似乎还听到了回音。
还是看到了里昂里的影子。
那个天使,有着和玛帝达一样的眼神和悲伤表情,以及被重复了无数次的ok。
出现这样的女子,如果不是为了爱上她,还能有什么原因。
但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爱别人。
这在电影里是相通的,很通俗有趣的一个循环。
这部电影我不满意的地方有两处,或者说可以表达地更加完美。
一处是安德列在镜子前的哭泣。
如果说这是他开始通过审视而看到深处的另一个自己,我认为来得太快了。
但这个转折的确不好处理,处理的太快会让人觉得突兀,但如果加大叙述的篇幅会让人产生说教的感觉。
吕克选择了前者,并按照他一贯处理人物性格的方式成全了他。
然后我想起一段形容吕克贝松的话,海洋、死亡、暴力、平静的温暖、杀手、面无表情、狂乱神经、心底温柔。
是的,前面所有冷冰冰的词语只是为了修饰最后的心底温柔。
所以安德列流泪了。
还有一处看得我莫名其妙是安德列去追跑出去的天使,忽然镜头一转进入了他朋友的房间。
当安德列对他朋友说完那些话后,天使知道任务已经完成,也不能不回去了。
于是影片又回到最初,安德列为了挽留天使再一次落河。
聪明的你可能早就知道,从来他都没有死的念头。
他做了一场梦,找到了他的爱情,也找到了他自己。
吕克式的黑白喜剧。
当LUC这个胖老头飞上舞台的时候,心里莫名的喜欢.他当真是挥舞着双臂”飞”上台前的,他符合你从他电影里看见的那个影子的形象。
他的说对,每个人其实都有另一面,或许是贞德或许是外星人,但他最喜欢自己最有可能是个杀手。
或许,是发自心底的喜欢杀手这个职业,他总是举着右手做手枪状,嘴里还发着PIUPIU的声音。
http://static.flickr.com/78/172465953_367483d3b4_o.jpg他总是在他的小朋友翻译时,捣乱,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
这样的人,内心总是无比的纯真。
他喜欢他的十部作品,不肯在十个孩子之中分出高低,他不介意第十个孩子可能会有双胞胎或者三包胎,重要的是喜欢,这就够了。
http://static.flickr.com/78/172465953_367483d3b4_o.jpg他热爱巴黎热爱法国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一切让人敬佩。
可我们身边总是充斥着非母语的鸟语。
他会很强硬的告诉记者,请你们让开,我要面对我的观众们,我是来见他们的。
他会在记者闪光灯不停的闪烁之时,躲在翻译的身后,只露出一张脸,如一个顽皮的孩子。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如何不喜欢他,这该死的胖子。
http://static.flickr.com/68/172465951_7980dd263f_o.jpg无意中留下的幕布影子,或许就是他最好的注释。
他会感谢一切女性,因为在他看来,总是一个女人在帮助一个男人。
所以他也会给天使一个完美的结局。
2006.1
关于Angela刚刚成都突降大雨.手机出问题 白屏 花屏 无法正常启动...(这两件事是分开的)突然想做点什么.于是想谈一下 angela 一部最近看的片子 朋友的签名 Angela,where are you?
.这是一个童话 还是说是一种期盼......一部黑白片 吕克贝松的第九部片子 其实他的第一部最后决战我都忘记到底看过没有 但是提到吕克贝松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无论是第五元素的华丽 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温暖 又或者洛基塔的悲伤 还有碧海蓝天的执着 都让我看到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 这种热爱能够传递 能够传递热量的好影片其实不多 而他的大多在列 ... my list或许随着年岁 的累积对事物的看法会产生改变 这部Angela 我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 看到了影子 如果说独角戏是指一个人演的戏 那么这部电影其实是2个人的台词 一个人的戏 很久没看过这么罗嗦的对白了上一次应该是爱在落日余晖之后...这个故事很简单 一个小人物想自杀 一个天使来救他 最后天使任务完成了 却被小人物拉下了水(严重剧透)以下内容需要看过影片再看为佳场景1 巴黎铁塔观景台换作是你在这里的 你会做什么. 拍照 留念 看着眼下的景色呼喊主角无法这样...因为他像一只鸡被人拽着衣领身体悬在半空 性命攸关我们总是被臆想的困境团团围住 无法发现周围的美好 这不是重点 这个是后面Angela 跟 Andre提到的 你无法发现巴黎的美丽之前说的对白才是造成这样局势的关键因为你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 做事 一直的逃避跟人的正面交锋 没有开心的想问题 做出正确的决定 并且执行而随之而来的压力 迫使自己逐渐陷入困境 就像观景台那里一样 甚至从栏杆里面到外面的那一步 也是自己走出的场景2 酒吧吧台当andre还钱给一个所谓的朋友 在那个朋友的吧台 又是一个高潮转折当我觉得andre会越来越顺的时候 这个地方的剧情实在是有趣一个朋友说 你既然还钱了 那我就给你说一个小道消息 去赌马吧 第3场 7号 看到财神了吗?
把这个当做礼物到底是福是祸 能帮andre彻底脱离苦海 还是下的软刀子... angela拍拍手 andre哭丧的脸....这个说明的是什么... 不是不能相信朋友 (而这个电影里面的朋友只能算是月友 半个朋友) 或者说轻信别人而是说要相信自己 angela提醒过他 把信念拴在别人身上 那么结局也只是别人的结局而已 再美好自己也是过客 但是如果是灾难 那么就只能是罹难名单的一个name 一个记号场景3厕所的镜子前第一次的厕所场景是在女厕所男主角在这里的原因是 他有男人的外表 内心却是个女的.... angela说的...内在是看不到 普遍而言等到再次在镜子前angela要andre 直面自己 解析自己先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优点比如长相不出众但是眼睛充满善意... (很巧妙的对白)找到对别人对自己的爱然后释放由于缺乏真实 缺乏爱 而满是伤痕的自己 值得你的关注不要逃避自己受伤的身体不要抱怨然后对自己说 我爱你这更像一个心理辅导疗程也是全剧剧情高潮的顶点而之前落水上岸的对白是跟这里形成对比的.那时候的andre从内心是抵制自己 觉得自己丑陋无用的一步步 跟从angela的引导 经过一段段承起转接的事件终于在这时候的情感得到了彻底宣泄 andre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angela say “我为你感到骄傲 andre” 海边的卡夫卡里面提到的 万物都是暗喻Angela,where are you?
.照我看来 这个并不是关于救赎的剧情而是关于自己与自己的解读angela 是每个人心中最为美好的东西 可以是品德 可以是智慧 也可以是风趣幽默 一个梦想所以 当你走向毁灭 它也一起走去落水时 你会为了救它而忘记了自己居然不会游泳 所以angela出现在andre时 andre显得如此卑微而当用这种美好去换取利益的时候 andre想要麻痹自己也就只有这样的事物能重新唤醒自己对于自己的关注与爱angela 你能让它离开麽.当然不能!
其实Angela 虽然以我喜欢的结局形式结束 但还是有些许遗憾 针对于结尾我更愿意看到的 是回归色彩. 当天使不再是天使 那么黑白的胶片就应该重新焕发生机了不是吗?
2009.9.10.雲
忘记听见谁说,如果是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倾家荡产地去意大利看一看;其实,对于那些更痴狂的人来说,不顾一切地去到巴黎,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场才是要紧的事。
每年都会有一些作品淹没在层出不穷的新片里,好像眼前的Angel A,Luc Besson的名字缀在标题下面,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技术型电影。
但是,导演却秘密策划了又一场在巴黎上演的爱情。
在2005年还会拍出黑白电影的人,想说什么呢?
Luc Besson大概从来就不是一个猛士,反而是对爱情才特别敏感。
剧情或许会叫人想起《柏林苍穹下》和《天使之城》,但是明显的不同是Angel A是专属于法国甚至专属于巴黎的电影,我倒是更愿意把它和《新桥恋人》作比较,即使卡拉克斯看不上Luc Besson,Luc Besson还是一样借着巴黎的街道,塞纳河的堤岸,说了一个爱情故事,天使爱上凡人,世界成为了背景。
这个世界上假如真的有倾城之恋,便注定要发生在巴黎。
当片尾字幕出现的时候 我才明白为什么她会现在才推荐这部法国电影给我看 我想也许几年前 我根本不会明白 也不会为之触动 但是至少现在我开始理解我们的故事了很早就说过 一部电影的评价好与坏都是自己的主观意识 如果它可以使你产生共鸣 那它对于你就是优秀的 也许正因为这样 我是一边笑一边流泪看完的 可能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就像电影开始的时候男主角一样 三十岁依旧没有太多收获 一团糟 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任何小事和自己击倒 但是我知道天使其实已经在我的身边了她从一开始就像面镜子 在支撑我 照出我内心的脆弱 但是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窃喜因获得了我的弱点 而是从其他面给我自信 让我迂回的面对它并战胜它 她总是在听我的牢骚 但从不评价 她总是鼓励我做其他开心的事情 他不会强制改变我的个性 改变我的生活 她对任何我认为正确的事情都会给予支持 尽管有些事情并不好 但是这会让我自己慢慢明白生活中真正合适自己的态度和做事方法我想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 也许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太多的谎言和所谓“技巧”来维持 但是只要我们还愿意付出 有着善良 仁慈的心 如果没有放弃 我相信她必定会出现 无论她是实质还是虚构的 其实她就像是自己内心的一面镜子 让你寻找到善良的内心时 她必定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当世界只剩下黑和白灰色的建筑和黑色的影子以及太阳底下,发光的桥面耀眼的碎钻似的河水光晕美的让人晕眩矮个子的满怀善良的忧郁男人在遇见天使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糕有太多的细节和美丽被忽视"当没有人给你爱的时候,你就很难爱自己 "好好爱自己身边的人吧不管他/她的曾经是非因为他们是你的影子,你的映像,他们就是自己的碎片
Jamel Debbouze贾麦尔•德布兹,1975年出生主要作品:《美丽新世界2》、《天使爱美丽》、《天、鸟还有你妈妈》《天使A》。
“贾麦尔•德布兹”是继菲奈斯之后最能保证票房的名字了,他具备了太多天然的搞笑素质以至于上帝藏起了他的右手。
法国人最早在电视台的独角秀上认识这个说话快的像放鞭炮一样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贾麦尔,那些在看惯了金•凯利或者莱斯利•尼尔森的法国小影迷就会在电影院门口砸烂玻璃。
贾麦尔在法国喜剧电影中就像齐达内在法国足球队一样,有他似乎就有了灵魂。
2002年,他加盟《美丽新世界》第2集担任第三主角,片酬竟达到212万欧元,成为当年开价最高的法国演员。
贾麦尔除了会用娃娃腔说一口流利的搞笑法语外,还有两个得天独厚的天赋:对一部好片子敏感准确的嗅觉和对影片喜剧气氛的神奇调动,加上演独角秀积累的临场发挥的看家本领,他总能使枯干的画面燃烧起炽热喜剧的气息。
具有鬼才和天才的即兴笑话家贾迈尔以其电视滑稽段子让众人喷笑;这是他在恺撒电影节庆典活动上的亮相。
在其接受的所有采访中,贾迈尔·德布兹(Jamel Debbouze)都明确表示:如果不是曾参加即兴表演联赛的话,他不会一朝夺取“法国最滑稽的人“称号的。
通过讲述个人生活而使人发笑,这就是“直立喜剧”的原则,它是风行美国的一种喜剧类型,尤其归功于上世纪80年代初艾迪·墨菲(Eddy Murphy)的表演。
它在法国一度失宠,但现在又有了贾迈尔·德布兹这位大师。
从即兴表演联赛、收费加密台“Canal +”及电影一路走来,这位年轻的法籍摩洛哥裔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登上舞台、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剧作《舞台上的贾迈尔》,一心一意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全国观众笑弯腰。
凭借无人能及的语速,贾迈尔讲述自己的父母、兄弟、特拉普(他出生的城市,位于巴黎郊区),并远溯他从第二代北非后裔成为真正偶像的过程(如今他是法国取酬最高的演员)。
他与伙伴KaderAoun卡德尔·阿乌纳一起撰写了兼具喜剧性与政治性的剧本,他2004年的最新剧作《100%的德布兹》表现了这一点。
黑白片对我这样的颜色不敏感的人来说是一种平衡,可以平衡这点与众不同的劣势。
因此看完这部片子以后我决定拍一些黑白照片。
巴黎、阿拉伯裔、美国人、欠债、爱情,所有的元素只是告诉我梦想和现实的差异。
爱上天使也爱上自己,但是世界是如此无奈。
Andre的困境并不是流浪者的困境,而我们也会在现实世界里用没有原因和可能的爱忘记现实。
爱是真实的,天使也是痛苦的。
A从河里爬起,却真的是一个幻想。
如果A没有上来,那是不是一个更令人扼腕的悲剧,不知道和现在片中的梦幻结局哪个更迷惑。
吕克·贝松作品。只此一项,足矣!只有亚特兰蒂斯一部,我未看完,不过我不会勉强自己。
对着镜子中那个人说:我爱你。
叨逼叨,叨逼叨……
关于救赎的电影,不过堕天使不就是恶魔吗
原来柏林苍穹下不闷啊
巴黎很漂亮
看得累绝对不是黑白的原因
Angle A 不太实在Angle B 比较实在大家往坏处想 嘻嘻嘻嘻
Angel A
披着爱情外衣的励志片啊
封面把我吸引了。。。
无厘头被拍出了艺术片的赶脚
只是相信吕克贝松。剧情俗套,但拍摄手法加分。超现实主义爱情。
织女都看上偷衣贼了,天使看上流浪汉有啥稀奇
成年男屌丝的终极幻想
你爱自己么?
不是我的菜。
恩哼,法国人……
不喜欢
很烂很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