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摩天轮

Wonder Wheel,奇幻摩天轮(港),爱情摩天轮(台),奇迹摩天轮,摩天轮奇缘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贾斯汀·汀布莱克,詹姆斯·贝鲁什,朱诺·坦普尔,马克斯·凯塞拉,杰克·戈尔,大卫·克朗姆霍茨,罗伯特·C·柯克,汤米·诺伊利,托尼·西里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摩天轮》剧照

摩天轮 剧照 NO.1摩天轮 剧照 NO.2摩天轮 剧照 NO.3摩天轮 剧照 NO.4摩天轮 剧照 NO.5摩天轮 剧照 NO.6摩天轮 剧照 NO.13摩天轮 剧照 NO.14摩天轮 剧照 NO.15摩天轮 剧照 NO.16摩天轮 剧照 NO.17摩天轮 剧照 NO.18摩天轮 剧照 NO.19摩天轮 剧照 NO.20

《摩天轮》剧情介绍

摩天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哈姆迪(吉姆·贝鲁什 Jim Belushi 饰)和妻子金妮(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一起在游乐场生活和工作,金妮有过一段婚姻,两人共同抚养着金妮和前夫所生的孩子。一天,哈姆迪的女儿卡洛琳娜(朱诺·坦普尔 Juno Temple 饰)找到了父亲,她曾经执意嫁给黑帮大佬,如今正在遭受黑帮的追杀。 虽然女儿从前的所作所为令哈姆迪十分生气,但卡洛琳娜的浪子回头显然让哈姆迪开始想要修复这段破碎的父女关系。与此同时,金妮邂逅了海滩救生员米奇(贾斯汀·汀布莱克 Justin Timberlake 饰),两人之间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金妮想要抛弃一切同米奇在一起,然而,在看到了卡洛琳娜之后,米奇不可自持的移情别恋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逆流而上琼斯的自由国度橘子郡男孩第三季路从今夜白之遇见青春年轻的教宗前妻不准逃车轮不息奋斗吧兄弟秀后人生仙境绑架案致命礼物队长小翼僵尸国度第四季绝望写手第一季开饭啦!偷天换日圣剑使的禁咒咏唱意外收获寻梦环游记贝茨旅馆惊魂记尽情游戏丹尼尔·托什:老好人疯狂之家一路惊骑爱上阿吉卡勒2电锯惊魂6香气紧急呼救第八季正好的我们特快小火车:超级小火车大赛

《摩天轮》长篇影评

 1 ) 伍迪艾伦-电影界中的蓝丝黛尔石

如果说电影界是一片璀璨星空,伍迪艾伦便是那颗闪闪发光的陨石钻石——蓝丝黛尔。

通透闪耀,坚硬无比,不可取代。

10.14夜晚,看完《Wonder Wheel》的我跟友人走出剧院。

伫立在周六夜晚的纽约街头,车水马龙。

起风的凉秋,空气里夹杂着萧瑟干燥的气息,还有零星嘈杂的画外音,大家都还在纷纷议论着刚才伍迪艾伦给我们造的梦。

都说电影是一场梦,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替我们触及平衡世界,替我们圆满那些内心深处的憧憬,亦或替我们的潜意识向狰狞的现实怒吼。

显然,《Wonder Wheel》是后者。

是平静而有力的怒吼,还带了一丝讽刺跟戏谑。

这些年来,《wonder wheel摩天轮》也好,《café society咖啡公社》也罢,我发现伍迪艾伦逐渐变的不那么“伍迪艾伦”了。

他再也不是《傻瓜入狱记》《傻瓜大脑科学城》《安妮霍尔》里那个笨拙滑稽、絮絮叨叨和无厘头搞笑的混混小年青。

他搀扶着两位主演的手,白发丹心,开始谈起了严肃的人生哲理和那些他品尝过的人生百味。

那些让人看了满目疮痍的剧情,但他却那样轻描淡写地谈笑风生。

有些故事,我们哭着经历,却笑着说完,伍迪艾伦便是这样的大师,永垂不朽。

伍迪艾伦在他的《谈话录》里提过,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朗读者》女主角)一直是他很欣赏的女演员,一直很希望能跟这么优秀又美丽的演员合作。

所以这一次,我们便迎来了《摩天轮》。

而这一次,凯特和伍迪艾伦都没有让我们失望。

(以下为严重剧透)故事梗概: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康尼岛 (Coney Island)的海滩上有着一个度假区。

周末时分的康尼岛沙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主题公园里的摩天轮、过山车、旋转木马是小孩子们的狂欢;而打枪、酒吧、餐馆、遮阳伞和防晒油则是成年人的假期。

在这座康尼岛的摩天轮下,住着一个生活拮据的重组家庭:凯特饰演的二婚女人Ginny, Jack Gore饰演父亲Humpty,Ginny跟前夫生的小儿子Richie。

朱诺坦普尔(Juno Temple)饰演的是Humpty与前妻生的女儿Carolina,为了逃离丈夫的追杀而投奔父亲Humpty。

而不巧的是,这位继母Ginny跟继女Carolina却同一时间爱上了康尼岛海滩的救生员Mickey(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饰)。

有趣的事情是,同上一年的《咖啡公社》类似,《咖啡公社》里讲述的是男孩Bobbi与自己的叔叔菲尔爱上同一个女人。

并且同样的,在一方(Bobbi, Ginny)知道了另一方(叔叔菲尔,继女Carolina)和自己爱上的是同一个人后,都开始尽力地隐瞒跟阻止对方与自己心爱之人的来往。

这样的遮掩,在观影者的角度来看,真是充满了风趣幽默和强烈的讽刺意味。

伍迪艾伦就是这样爱拿他的主角们开玩笑,但这也许也是上天对你我开过的玩笑。

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爱人与被爱,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绝对命题。

你花光了力气去爱一个人,却未必能够得到对方同样的感情回应。

甚至有时,你爱自己胜过了爱任何人。

所以才没有办法拒绝任何人或决定要在谁身边停留。

Ginny和Carolina都是奋不顾身去爱的前者,而Mickey是后者。

电影中,Ginny的孩子Richie很爱点火,他喜欢看着炽热的熊熊火光,在火焰里找寻平静和安乐,他混乱不安的内心是来自无法得到继父真正的爱与关怀、母亲Ginny对生活的无奈痛苦、学校的老师和伙伴的不待见等;而Mickey作为一个成年人,也很爱“玩火”,他喜欢在不同的心爱女人之间玩火。

他喜欢成熟却风韵犹存的Ginny,他也对年轻貌美的Carolina念念不忘。

他伤害了Carolina,也逼疯了Ginny。

他们都爱玩火,他们都没办法被治愈,他们都既可怜又可悲。

影片最后,被逼着看心理医生的Richie还是一样到处纵火,但纵使这般,他依然得不到母亲的陪伴与重视,也得不到真正的父爱。

Mickey的玩火也让他永远地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遇到的真爱Carolina。

每个无恶不作的小坏蛋背后都一定有着一个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故事。

但伍迪艾伦从来不会用标准告诉你,怎么样的爱情模式是正确的、该被祝福的。

他只会用自己的方式跟你展示,世间爱恋有很多种,你看不见的,看不习惯的,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着没有它本该存在的意义。

人生都是一场戏,该怎么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我们都不是道德的制高点,我们也都没有资格嘲笑别人的爱情或人生观。

他教会我们笑看世间百态,乐观万里浮云。

《Wonder Wheel》中,伍迪艾伦又一次在电影里调侃了那些逃避现世的作者、调侃了NYU纽约大学学生身份(他本人曾被NYU开除)、调侃了五十年代无所事事的浪漫主义年轻人、调侃了所有在爱情里沉醉的人等。

其实在镜头和故事背后,他调戏的是他自己的人生。

出生于布鲁克林康尼岛的伍迪艾伦,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及康尼岛的回忆。

他曾在自己的经典爱情片《安妮霍尔》中调侃过自己是在过山车下长大的孩子,是常被人排挤或嘲笑的犹太人一族,小时候也是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就像影片中Ginny的儿子Richie),也曾是个风流倜傥、满嘴俏皮话的年青(像Mickey一样),也许凯特饰演的Ginny为爱抓狂、被生活逼迫得无力挣扎的癫狂,也曾是伍迪艾伦本人的状态,或者是他曾深爱过的人有过的状态。

在这不得不说,凯特的演技真的是炉火纯青。

她的演技撑起了整个故事的主干。

曾在《泰坦尼克》出演Rose的她,眼神里就充满着那种“愿意为爱献出生命”的力量。

而Ginny也是这样的女人,但Ginny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人物。

她向往雍容华贵,一直跟孩子提及她那“辉煌得体”的过往,却因迫于生计而不得不跻身在破旧的餐厅里端着盘子、领着小费。

她过得不算特别幸福,但也不太悲惨。

她拥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孩子,但她不满现状。

她渴望有一个跟她灵魂相契的肉体,能够读懂她的心思和欲望。

与Mikey的相遇便成了她认为的救命稻草。

她紧紧抓着不放,不惜为此偷丈夫的私房钱,就是为了给Mickey购买昂贵的生日礼物。

弄巧成拙的是,昂贵的生日礼物以及对丈夫的背叛却给Mickey带来了千万种负担,也让Ginny从此陷入了癫狂失控的状态。

凯特对Ginny的情绪把控得特别精准到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她都做得特别好,当之无愧的影后。

本片随着人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激昂情绪,观众的心也被剧情和表演所带动。

电影开篇虽然采用了贾老板的画外音作旁白,但一点也不枯燥和突兀。

故事情节很快进入事件发展,调动观众的注意力,让人全程跟着人物的情绪表达走,没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无论从表演还是剧情上来说,都十分抓人。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本片还有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它的光影处理。

在Ginny生日那晚,感到头痛的Ginny回到幽暗的房间里,躺在床上小憩。

Carolina走进来想和Ginny聊关于自己对Mickey的喜爱以及寻求Ginny的建议。

在这段Ginny和Carolina的对话中,电影用强烈的红蓝色霓虹光进行反打。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了上一年的大热片《LaLaLand爱乐之城》,在高司令和石头姐回到住处,在享用晚餐时,那道幽暗的绿色霓虹光抚摸着各自的侧脸,而另一半脸,藏在黑暗中看不清晰。

这跟浪漫诗篇《天使爱美丽》里的光也很像。

但《Wonder Wheel》和《LaLaLand》的这道幽暗霓虹光,除了展现出美丽外,还透露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阴暗和绝望。

而在一场浪漫的风雨后,躲在车内的Mickey和Carolina,透着车窗玻璃上的雨滴,黄昏的阳光照耀在他们的脸上,金黄灿烂,温暖和煦。

伍迪艾伦真的特别会说故事,他仅仅利用了这么些简单的空间场景,便把这样一个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他的伟大之处,不仅是你们所能看到的剧情上的伟大。

他把上个世纪的象征性地点、人物、习俗等带进二十一世纪,他让我们见证的过去的种种,他跟我们一起同欢乐、共缅怀。

他把欢乐和思考带给我们,把痴狂和痛苦留给自己。

他是电影界中的哲学巨人,是生活中的滑稽艺人,是艺术家也是精神病。

九点多最后一场《Wonder Wheel》放映结束以后,他来了。

他被贾老板和凯特各自搀扶着,他满头银发,站在幕布的旁边。

他感谢所有到来观看首映的人们,也感谢第55届纽约电影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他说:“Without you guys, we can not make this happen. Thank you all. 没有你们,我们将无法完成这部精彩的电影。

”说完,我便潸然泪下。

我多么不希望看着他老去,他在我心里仍然是那个无厘头有活力的搞笑老头。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你,我们将会永远不知道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这个世界,感谢有你,最好的伍迪艾伦。

 2 ) “我明知情路艰险,理智却被欲火烧尽。”

女儿想从曾经疯狂浪漫的爱情中逃回平常,继母想借浪漫的爱情从乏味平庸的人生中跃出,可是她们的生命企图交汇在了同一个男人身上。

“我明知情路艰险,理智却被欲火烧尽”,爱情和欲望是一样的吗?

也许有些人一直需要激情,需要欲望,才能让生命不是一滩死水。

那个小孩到处放火,大约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看着火苗窜起的那种快感,就是他妈妈在小木屋下偷 情的快感吧。

屡屡尝试理解感情,可是感情怎么可能会被理解?

金妮最后不得不去剥生蚝,不得不继续忍受庸味的汉姆,汉姆再一次地、如同未曾得到过一般失去女儿,继续他的困囧,米奇也没有得到卡罗的爱,大约会是他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女人,卡罗厌倦了一味的疯狂,却也死于年轻时选择的疯狂。

每个人想过上别人的生活,又不得不深陷在自己的泥沼中,不法自拨,亦无法他拨。

53分钟她们在家中谈话,米奇和卡罗最后一次的约会,整个画面被笼罩在游乐场的光线中,幽灵般的蓝色、落日般的金黄交替映照,似乎是对人物内心隐秘情感的暗示。

(来自苏的提醒,想起看见一只鸡的故事。

 3 ) 藏与火——解读老伍迪的剧本《摩天轮》

成年人心里总是各怀鬼胎,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于是都在藏,有的人藏娇,有的人藏酒,有的人藏私房钱,而整个故事的开局正是源自女儿的一次逃避追杀的躲藏,最终丧命于继母处于嫉妒心的一次关键报信的藏匿。

所有藏的人,最终都结局不好——回到故事开始时的境遇甚至更糟,而且都是被欲望支配,经历短暂的高光后结束,就像摩天轮转一圈又回到原点。

摩天轮英语一般叫Ferris wheel,而本片采用Wonder Wheel的片名,是否也暗示摩天轮虽然美妙,但人们出于一己私利且损人利己地追求美好,最终还是会一场空?

与之形成对照的,小孩子总是讲真话,最有名的或许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位。

片中的小孩,对继父不爱自己心知肚明,进而也知道妈妈不爱继父。

点火象征着揭开真相,正如中国那句俗语:纸包不住火。

肯定有人问,为什么片中小孩老是放火,大概就是这个隐喻吧。

尽管玩火在很多孩子尤其男孩子中是常见的,但这里编剧肯定是有意这样选择的。

向老伍迪致敬,又是一个精心的剧本构思。

 4 ) She could rag a tune

《摩天轮》是伍迪艾伦的又一篇自说自话喋喋不休的作品。

人物都以伍迪艾伦的口吻说话,以伍迪艾伦的思维方式思考,毋宁说他们都是傀儡,提着线在木偶戏台上,讨论伍迪艾伦一贯讨论的那些事:激情和命运、困境和梦、歇斯底里与生活痕迹、诉求的冲突、忍耐与妥协。

伍迪艾伦尤其喜欢这样的角色:在生活中有一个港湾,内心却缺乏激情,直到下一次邂逅。

“爱不是感激,也不是陪伴,也不是欲望的满足。

当你有那么多想要付出时,你不知付出给谁”。

这是这一类人的困境,这样的困境可能有几千年的历史。。。

另一方面,激情总是与浪漫化的想象相伴,不期而至,也容易消逝。

Mickey 转眼就发现了Carolina的美,冲突开始演化下去,直到加害别人的念头,或者无视别人被加害的念头出现。

等到一切结束,老夫妻回归生活琐事,感到彼此需要,就这么荒谬地继续过下去。

伍迪艾伦好像从来不讨论道德,似乎道德不会在人心里留下痕迹,人物的道德自觉偶尔出现却转瞬即逝。

不管是多么浪漫化的人,他的内心也会本能地逃避道德的困境,避免内心对道德产生的疑问,继续寻求自由。

可是一系列的逃避,终究还是会深刻地影响他。

并不是善就是好的、恶就是坏的——哪有那么简单——而是道德的维度往往被人忽视,以至于人没有意识到它的影响。

人的内心存在结构。。。

伍迪艾伦的水平进步缺乏意外性,缺乏对人物的尊重(他们好像真的不存在一样),我觉得他和他的困惑的斗争,似乎进展不大。

 5 ) 知足常足 知止常止 不做攀附他人的凌霄花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人生这趟逆旅中,我们是迎难而上、奋勇前行,通过努力不断活出自我?

还是将命运之绳交到别人手中,完全被他人的好恶、喜乐所支配?

而在感情的世界中,我们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爱情”,还是珍惜已有的幸福?

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艾伦2017年的电影《摩天轮》中,女主人公用自己的悲惨命运给出了答案。

那些攀附于他人的“可怜”愿望,就如同缓缓上升的摩天轮,一时看似高耸入天,但很快又会将你送回地面,而所谓的“巅峰”体验不过是幻梦一场。

一、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故事发生在康尼岛,女主人公金妮在岛上的游乐场餐厅担任服务员。

然而,每天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中上班让她心生厌恶,她觉得这就是个“垃圾至极的乐园”。

工作中,她是餐厅服务员;回到家,她仍被锅碗瓢勺包围着。

年轻时,金妮是一个颇有前途的年轻演员,可如今她却是个被生活所困的中年妇人。

很快金妮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生日,老公请朋友们到家里开party,帮她庆祝生日。

可金妮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华的流逝,让她深感岁月蹉跎、生活无望。

于她而言,四十岁就是生命的“墓碑”。

而朋友的话——“一眨眼的功夫你就五十岁了,到那时你就希望自己四十岁了。

”更狠狠刺破了她心底的脓疮。

绝望里的金妮和康尼岛的海滩救援员米奇成了情人,年轻、帅气的米奇给她平淡、“灰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和米奇在一起,金妮重新焕发了活力,变成一个沉醉在爱情里的“小女生”。

金妮生日时,米奇送给她一本书。

而米奇生日时,金妮却偷了丈夫的钱,买了一块价值500美金的怀表送给他。

米奇的出现,让步入中年的金妮重拾了年少时对爱情的憧憬。

同时,米奇作为戏剧系的学生,一直希望创作出自己的”伟大”剧本。

而金妮则期盼有一天能在他的剧本中,出演一个角色。

在金妮看来,救生员米奇,是那个能将她从混沌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大英雄”。

金妮希望有一天能和丈夫离婚,并和米奇结合,而米奇却觉得她的想法荒谬可笑。

如果说,金妮在米奇身上看见了生活的希望,而米奇却只不过想寻求一时的刺激——米奇告诉她“你不是我交往的第一个漂亮的有夫之妇”。

如果说,金妮给予米奇的是燃烧的爱情,而米奇不过视她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消遣。

张小娴说:“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女主为了那所谓的“爱情”,不惜辜负丈夫,冷漠孩子,对“情敌”更是深恶痛绝,借刀杀人。

而这一切让米奇对她越发厌恶和远离。

把生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一件多么虚妄而无助的事情。

缥缈不定的未来、患得患失的担忧,让金妮常常处于狂躁不安之中。

而最终等待她的,只能是希望破灭后的无尽伤痛。

正如郑渊洁所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意味着把失望留给自己。

”二、伤害他人 也是在毁灭自己影片《摩天轮》的开头,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拎着行李箱独自来到康尼岛。

她叫卡洛琳娜,是金妮的丈夫哈姆迪和前妻所生的女儿。

年少无知的卡洛琳娜,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一名黑帮大佬,并导致母亲在遗憾中过世。

这次,她从丈夫身边逃走,前来投奔父亲。

卡洛琳娜告诉他,因为泄露了黑帮秘密,她正遭到组织成员的追杀,已然走投无路。

米奇痛斥了卡洛琳娜过去的任性和鲁莽,但看见亲生女儿如今身处困境,还是决定收留她。

他安排卡洛琳娜在金妮的餐厅工作,并拿出积蓄供她读夜校,希望帮助女儿开始新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卡洛琳娜和救生员米奇相遇。

两个年轻的生命相互吸引,彼此靠近。

米奇“天生诗意,拥有作家的梦想”。

夏天结束后,他就要前往纽约攻读戏剧学的硕士学位。

他对于人生、爱情一直抱有一种戏剧化的浪漫想象。

卡洛琳娜身上的传奇色彩,令他深深着迷。

米奇觉得卡洛琳娜是“经历过真事儿”的,和她相比,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只晓得看书”。

米奇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年轻、美貌而又饱经世事的卡洛琳娜。

而卡洛琳娜并不知晓米奇和自己继母的婚外情。

她毫无顾忌地向金妮倾诉自己遇到米奇后的悸动和欣喜。

这让金妮倍感焦虑,心生嫉恨。

当卡洛琳娜和米奇在餐厅约会时,一直追踪她的黑帮成员出现在康尼岛。

金妮知晓后,本想赶紧打电话通知卡洛琳娜,让她设法逃走。

可是,当金妮想到情人的背叛、丈夫的偏袒——于她而言卡洛琳娜似乎就是那个应该消失的人,她缓缓放下了手中已拨通的电话。

金妮的故意“不作为”,放任了惨剧的发生。

卡洛琳娜被黑帮成员抓走,并最终销声匿迹。

影片最后,米奇已全然知晓了金妮的“残忍”,他质问道:“你怎能忍受带着这样的心境活下去?

”董卿说:“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

”疯狂的嫉妒支配了金妮,而毁灭他人所带来的不安,犹如一个心灵的黑洞,必将在余生不断蚕食她。

如巴金先生所说:“良心的责备比什么都痛苦。

”三、珍惜身边人 感恩所拥有金妮的丈夫哈姆迪,在游乐园工作担任旋转木马操作员。

他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相比米奇的健壮和英俊,他多了几分憨实与沉稳。

然而,哈姆迪对金妮的爱却是真挚而醇厚的。

当金妮发脾气不想洗碗时,他站起身,说自己来洗。

当金妮过四十岁生日时,他请来一帮好友帮她庆祝。

他知道金妮喜欢录音机,于是在她生日之际买来送她。

他认为四十岁的金妮和刚认识时一样漂亮,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家伙”。

当金妮焦灼、不安,歇斯底里发作时,他在一旁无奈地挥动双手。

当他发现金妮偷了自己给女儿攒的学费时,他也只能默默接受现实。

女儿卡洛琳娜说:“他(哈姆迪)是那么地依赖她(金妮)。

”而在和哈姆迪的这段婚姻中,金妮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背叛者。

她背着丈夫和米奇偷情,婚姻成了她追求幸福的绊脚石。

她对丈夫的爱好毫无兴趣,对丈夫的付出毫不感激,而只想从他那多捞点钱——一笔不菲的奖金。

为了讨好情人,金妮甚至偷了哈姆迪给女儿攒的学费,买了昂贵的礼物送给米奇。

她内心一直焦灼、不安,却从未好好珍惜过身边人,感恩过他的真情和付出。

影片结尾,当伤心欲绝的哈姆迪再一次问她:劳动节要不要一起去钓鱼时,金妮依然决绝地说出了:“不”。

古语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生活中,我们不断索取,而常常忘记了感恩已有;我们心存高远,而往往忘记了珍惜当下。

稻盛和夫说:“活着,就要感谢。

”感谢生命的馈赠和给予,感恩他人的好心和善意。

“有了感谢之心,我们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而影片中,金妮对丈夫哈姆迪的“好”一直视而不见,于她而言“现实”就是一滩令人窒息的死水。

因而,她执着于那虚妄的“爱情”,拼尽全力想要抓住“更多”。

最终,她剩下的只有破碎的心和残缺的灵魂。

四、结语人生的旅途,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谁又不是笑着、哭着、乐着、痛着一路走来。

然而,无论生活有多辛苦,未来有多遥远。

当我们停下脚步,用心感受,就会发现生命中已有太多的美好和感动。

当我们带着感恩的心重新上路,内心平和的力量会支撑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古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人生之路上,我们要永远将希望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

不做那“攀援的凌霄花”,我们才是自己的“大英雄”。

 6 ) 口碑不重要名誉不重要活着继续拍片才重要

忘记哪里看来的, 说WA的拥趸一年等他一部电影,性质就像北美过哥伦布日(Columbus Day) ,都是一小拨人热烈而谨慎的狂欢,并且随着“政治正确”之风越吹越劲,狂欢也越见争议。

在我私心看,2016算是WA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大年了:大师Vittorio Storaro掌镜为他拍了Cafe Society,美术置景一流,大片级的投资预算,更重要的是这是WA第一次用数码拍摄(在大师Vittorio Storaro的劝说下,不然老头很可能用菲林拍到死),虽然故事情节还是三角恋四角恋最后大家都不要恋的那一套,但是技术层面来说简直可以称为wa的阿凡达;除此之外还猝不及防在亚马逊上了一部六集短剧,虽然自称签完约就后悔了,但是毕竟赶了趟时髦,用亚马逊的钱拍了部毛主席语录满天飞的电影,然后分拆成六集,美其名曰《六场危事》,最重要的是老头子终于出镜了,演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怕死的知识分子,这类角色可以说是wa和观众长年达成的默契,只要他一开始结巴,我们就知道闹剧要发生。

但是到2017年,运气就不是那么好了。

imdb上显示《摩天轮》两千五百万投资,净赚才一百多万,评分倒是和近几年的《无理之人》《魔力月光》持平都是六分多一点(低于前几年的热门《午夜巴黎》和《蓝色茉莉》)。

票房和口碑其实都不是wa本人在意的,但电影上映时正好遇到轰轰烈烈的#METOO,没想到肥温此刻非常适时的蹦出来说自己后悔拍了这部电影,ellen page称自己2012参演wa的《爱在罗马》是“职业生涯最错误的选择”,就连90年代 的《非强力春药》女演员Mira Sorvino在揭发了weinsten之后也停不下来的亲自写信表示再也不会和wa合作。

然后亚马逊取消新片《纽约的一个下雨天》在院线的上映,据说只会放在网络上播映。

一下子WA好像变成了人人喊打的weinsten第二,名流们为了政治正确都要表个“后悔”“遗憾”“愤怒”的态。

用“墙倒众人推”来形容这场讨伐可能有点过激,但势利眼真是好莱坞的第一症候。

2017年并没有任何新的证据confirm wa确实性侵了养女dylan farrow,但是乘着#METOO的顺风车,这条1992年离婚夺子战中爆发出来、2014年得到更新的养父性侵养女的指控就又被炒了一遍。

2014年dylan亲笔写信到《纽约时报》控诉wa时,也质问了当时在拍《蓝色茉莉》的Cate Blanchett “怎么能对这样的行径视而不见”, guess what, Cate还真的就视而不见了。

但是Boom, 2017 出了Harvey Weinstein,出了Kevin Spacey, Dylan Farrow又上了电视接受采访,质问Why has the #MeToo revolution spared Woody Allen, 舆论就突然转了个头,好像“正义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似的,2016年与wa合作的肥温,在经过了 #MeToo和Timesup运动的洗礼后,在2017年末坚定了站在了wa的反面,完全不顾自己主演的《摩天轮》正在上映,以及影片拍摄的时候她可是口口声声说wa是一个“内心住着个女人”的男导演。

我本人是无法去除粉丝滤镜来看《摩天轮》,只能拿这部片和wa的同系列作品做比较:心怀艺术梦的半老徐娘企图通过婚外恋改变命运却落空,做到最精彩的应该是80年代的《开罗紫玫瑰》,彼时wa的缪思米娅法罗饰演大饥荒年代一个痴迷电影的主妇,与从电影院银幕里跳出来(literally跳出来)的探险家男主角拍起拖,却又被饰演该男主角的现实生活中的演员截了胡,一下子陷入魂穿肉穿同时穿的三角恋,最后男演员却抛下她回到好莱坞继续拍片,而男主角也跳回到了银幕里继续自己的探险故事,只剩米娅法罗继续在影院痴傻做梦。

《开罗紫玫瑰》应该是wa作品里最受评论界欢迎的一部,毕竟八十年代戏里戏外穿来穿去的梗在当时还算很新奇(现在看也完全不落俗套!

),而米娅法罗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演出也确实在所有wa的失心疯女主角里独树一帜。

和米娅法罗一比,肥温在《摩天轮》里的表现就少了一些令人心碎的气质。

同是主妇梦碎,wa的顶尖女主角标配是瘦而突出的颧骨(参见戴安基顿、米娅法罗以及最新的Blanchett ),而肥温比较厚实的躯体和肉感的脸蛋让她更富有地母色彩,却难以表现wa电影里女主角常见的小动物的仓皇和神经质,那饱含欲望的眼与唇与胸与臀让她更接近《欲望号街车》里的布兰奇,然而荷尔蒙并不是wa的名片,怕死才是。

虽然肥温已经竭尽所能的演出了一个心有不甘的中年女人在情爱中挣扎的全过程(甚至有评论说她一人撑起来了整部戏),但不得不说最后一场她面对爱人离去重新回归庸常主妇生活时,我心里涌起的不是“梦碎了无痕”而是“反正她死不了”。

米娅法罗在《开罗紫玫瑰》

《摩天轮》里的温斯莱特简直是在致敬《欲望号街车》里的费雯丽 《摩天轮》的故事结构虽不俗(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商业片相比),但也是wa把自己的心声喋喋不休反复吐露的典型之一。

就连本片值得称道的背景设置(amusementpark in Coney island during 1950s ),也是wa屡用不鲜的怀旧招,毕竟30年代的布鲁克林、70年代的曼哈顿都被老头当成主题拍过,而 Coney island正是最受欢迎的《安妮霍尔》(annie hall)男主角alvy singer的出生地,当初在给《安妮霍尔》堪景的时候,wa看到了 Coney island 游乐园里的Thunderbolt(就是现在叫“谷木游龙”之类的过山车),于是决定把alvy singer的童年设定于此。

这样看来,要说《摩天轮》里到处放火滋事的女主角之子,长大了就是70年代和甜心安妮霍尔谈恋爱的alvy singer也是可以的。

你看,一个名导演片子拍多了就难免相互有勾连,日子活长了就肯定有传闻。

wa在这两点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就连一贯在影评界认真严肃的《村声》也在揣测《摩天轮》是wa在拿自己和米娅法罗的一段关系做文章(男文青先与母亲相恋,却最终情定女儿),而让人头疼的纵火犯儿子则可能是在影射将weinsten推下神坛的Ronan Farrow(wa与米娅法罗之子,用几个月的时间报道weinsten多年性侵女演员的丑闻,最终引发好莱坞的一场大清算和社交媒体的#metoo运动。

Ronan Farrow多年来一直坚定的站在母亲米娅法罗和妹妹Dylan Farrow一边,视父亲wa为仇人。

但也有传闻说Ronan并非wa亲生子,而是米亚与前爱人Frank Sinatra所生—— 看Ronan本人照片就懂,wa能生出这么俊俏的男孩,确实有点难) 以83岁高龄还能让评论界对自己的情爱生活表现出如此浓厚兴趣,wa应该算是好莱坞第一人了,然而他自己在意吗?

以他半个世纪每年有一部电影上映的工作效率来看,应该是无暇顾及世人眼光的,毕竟还要去俱乐部吹黑管,还要去看尼克斯的球赛,还要跑步,还要用打字机哼哧哼哧把从不枯竭的idea写出来再粘贴成剧本,以及最重要的,要永远怕死,永远怀着这份恐惧问他的观众,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活着没什么意思我却这么怕死。

毕竟,在他与伟大之间隔着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名誉口碑与性丑闻。

 7 ) Catcher Of The Sea

今天晚上去了Wonder Wheel的special screening。

我很意外的今天这场人很少,在42街AMC的大放映厅只有寥寥二十多人。

这是Woody Allen新作,又有Kate Winslet和Justin Timberlake。

但…联想近期推特上的号召抵制Woody Allen的campaign(传他性侵女儿/养女,不是新闻,只是一直没有追究和结果),朋友说大概the tide is turning.说回电影!

这片子在Coney Island摄制,又是一部关于夏天的,戴玫瑰色眼镜的悲剧。

Kate Winslet演一个餐厅女服务员,曾经是戏剧演员,后来因为出轨和婚姻失败因此不在演出,带孩改嫁给胖丑的游乐园旋转木马售票员。

售票员丧偶,和前妻生的女儿已经二十六岁,在学校时辍学嫁给了黑帮老大,因此断交。

这女的突然现身,请求爸爸的原谅和保护,住进了这个位于游乐园内的小家——indeed a “homeless shelter” for the three adults and one kid.Justin Timberlake演一个救生员。

他是NYU的研究生,写剧本,暑假在Coney Island打零工。

之前是NYU文学系本科生,然后珍珠港事件后应征入伍成了水手。

听起来像是deja vu?

我感觉这个角色是受J. D. Salinger启发。

Salinger的青年时代和电影设定是同一时期,先上写作班,被迫入伍,返回后写了Catcher In The Rye. 海滩上的救生员难道不就是catcher of the sea?

他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试图发现和救助溺水的人。

他抓住的溺水之人,就是Kate Winslet,然后就是黑帮老大的年轻妻子。

但她们下沉的生活远不是他所能承担的。

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是set up to fail, and they did fail. 所以越看越叹息。

尤其他们开心的每一秒,都是悲剧的一个逗号。

悲剧,或者说是他们的命运,在一个夏天的篇幅里,开头空了两个,中间几次放过(轻轻的逗号),但还是要在结尾有个最终判定的句号。

这个判定是,每个人都deserve彼此,而没有人deserve希望。

Kate Winslet在戏中的小儿子非常有意思。

A red head,逃课、偷钱、爱看电影,爱纵火恶作剧。

他是母亲情绪化和疯狂的具象表现,他纵火正是母亲的自毁。

看得流畅(光影、摄制、表演都很棒),看完非常不是滋味。

这片子被影评人打爆低分,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年都等他一部电影,也是应该看的。

The characters deserve each other, and we deserve this movie.

 8 ) 欢乐之地上演的悲情故事

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金妮与二婚丈夫哈姆迪在游乐场里工作和居住。

丈夫的女儿卡罗琳娜逃离黑帮大佬,回来投奔父亲。

丈夫为了修复父女关系收留了她,这给金妮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确定性。

此时的金妮正在与海滩救生员、贾斯汀·汀布莱克扮演的米奇热恋,甚至考虑抛弃家庭与他私奔。

米奇并没有认真对待金妮的感情,他只是利用花言巧语哄骗她。

在遇见年轻漂亮的卡罗琳娜之后,米奇移情别恋。

金妮知道之后,在嫉妒的折磨下做出了并不明智的选择。

能看出导演不喜欢片中的任何一个人物。

金妮有文艺梦想,她想当演员,不甘心与丈夫困守游乐场,她甚至瞧不起他。

她寄希望于爱情,而爱情辜负了她。

卡罗琳娜先是委身于黑帮大佬,却又逃走,在见到帅哥之后又忍不住勾搭上手,她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将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她似乎离不开男人,而男人辜负了她。

哈姆迪一心与女儿修好,却不顾妻子的感受,对妻子的反常举止视而不见。

他在事件中并非毫无责任,他的自以为是难逃其咎。

如果非要选一个导演有所青睐的人物,那只能是米奇。

这样一个浪荡子,梦想却是当一位作家,自我定位为知识分子。

对于自己招蜂引蝶的行为,他只是当作丰富阅历和积累素材的手段。

导演对他有所指责,但还是忍不住把他当作自己的代言人,让他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讲述人物的想法,甚至不无得意地讲解自己的导演意图。

本片最可圈可点的是光影的处理,运用了很多室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喻示人物的感情和关系。

这种手段不算新鲜,但胜在足够巧妙精致。

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游乐场,一方面让室内光线的多变有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讽刺吧:在欢乐之地上演着背叛和嫉妒的悲情故事。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9 ) 当一个男人对你漫不经心

如果在这部电影之前,看过伍迪艾伦的另一部《赛末点》,可能就会更加理解其中的剧情。

同样是在剧情末尾,加入了犯罪剧情。

赛末点里,一心想维系上流关系的男主,却被性感的女演员斯嘉丽吸引。

他既想在偷情中释放生活的压抑,又不愿意跟出身富豪家庭的妻子离婚。

最后,怀孕的情人斯嘉丽逼迫她选择,于是他决定置她于死地。

摩天轮里,以为可以摆脱婚姻,想跟小鲜肉共度余生的凯特姨,发现鲜肉喜欢上了丈夫和前妻生的女儿,因妒生恨,让自己的继女消失,被人抓走。

他们的行为都逃过了法律审判,电影就此落下帷幕。

但这两个剧情,都用一种漫不经心的手法告诫女人:情欲,只是情欲,不要想太多。

斯嘉丽无疑是绝美的,性感至极,有她在的地方,满满的荷尔蒙味道。

但里面被她深深吸引的两个男人,贪她的身子,却都没有娶她的诚意。

原因很简单,当女人过于情绪化,就会以至于显得无脑。

激情一旦退去,无脑就会显得可怕。

凯特姨饰演的角色更加,年轻时候是舞台剧演员,却因出轨,毁了事业家庭。

中年后无奈做起了餐馆服务员,找了一个胖子依靠,靠着咒骂与阿斯匹林的镇痛过日子。

遇见一个学戏剧的小鲜肉,以为找到了知己。

百般讨好,甚至偷了丈夫全部的私房钱给他买了一块表,以为他会高兴,结果对方避之不及。

因为,对方不过只是把她当成生命体验的素材罢了,绝无半点想要担负她生活的意愿。

所以,女人啊,你最大的敌人不是爱情,而是情绪。

一旦在情绪中,就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是谁,世界是怎样的,以为全凭那一点情感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继而得到一切。

而男人就算在情欲之中,也不大会忘记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不会忘记现实。

所有的狡黠与漫不经心,都只是因为不怎么爱而已。

因为他们真正在心里盘算的,是自己的前程。

说到底,惟有能掌控自己的人,才有资格谈论爱情。

 10 ) 凯特·温斯莱特:负罪者的挣扎

我也曾想过,我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喜欢电影的人。

看一部电影,习惯性看看它的导演是谁,演员是谁,如果都是陌生名字,陌生面孔,观看欲望立即减去大半。

这不好。

我知道。

当年《摩天轮》上映的时候,想过要看,但没来得及,后来忘了,又后来搁置了。

直到前几天,时隔半年把一部看到一半的《子弹飞过百老汇》看完,最后结尾部分,一个站在楼下,一个站在楼上,男人对女人说,我爱你,你爱我吗?

你爱的到底是我艺术家的那部分,还是就是我?

我告诉你,我不是艺术家,可是我爱你。

我太喜欢最后这个结尾。

一个人终于卸下所有伪装,坦诚他的平庸,他的普通,他的脆弱。

于是,我又想起了《摩天轮》。

因为那里面还有一位我喜欢的女演员,凯特·温斯莱特。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凯特饰演一个女服务员,她离了婚,又嫁给了另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在游乐园卖票,她在游乐园一家餐厅做服务员。

而实际上,她曾经是一名女演员,仍然留恋过去的幻梦。

她有这样一张脸,美丽,雍容,低至芸芸众生中,就是平凡的服务员。

当她换上礼服,化了妆,精致的美丽又毫不突兀地将她变了一个人。

在《摩天轮》里面的她,跟其他电影里面的她不一样。

气场变了。

尤其是她和偷情的男救生员吵架,以及她被喝了酒的丈夫质问、发脾气的时候,她美丽的外表、看似敦厚的中年女子气场,像玻璃一样裂开纹络,清晰地暴露她这个人物真实的恐惧、懦弱。

很弱,这是她饰演的这个叫金妮的女服务员的内核。

某种程度上,她的弱源自她的某种负罪感,以及自卑感。

她曾因为出轨,导致跟第一任丈夫离婚。

她的孩子因此怪她。

凯特的眼睛大部分时候都透露着一种惶惑的茫然,唯有在跟男救生员在一起的时候,她眼睛里有光。

但那不是幸福的、笃定的光,认真看一看,就知道,她在男救生员身上寄托了一种从现在生活里挣脱出去的希望。

说老实话,我觉得男救生员的判断是没错的。

金妮未必多喜欢他。

她只是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

不满意。

当她丈夫女儿出现,当那个更加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出现在男救生员身边,她就像一只刺猬,虚张声势地亮起身上的刺。

她咄咄逼人地追问那个更加年轻美貌的女孩子,出言讽刺,脸臭如泥。

但你清清楚楚地看得见她的不安,她的担忧,她的希望变得摇摇欲坠。

伍迪·艾伦总是聚焦人身上的脆弱,聚焦人身上不那么道德的一面。

我明白他找凯特·温斯莱特的时候为什么会说,我认为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完美的角色。

我也明白凯特·温斯莱特在看完剧本以后的第一感受为什么是“我演不了这个角色,我就是不知道怎么演,老天!

”回顾我们的生活,你或许也有这样的感受,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某种希望,某个出口,我们正在向高处升去,实际上,把时间拉长,我们悲哀地发现,我们永远跳脱不出某种循环,只是自以为把上升的截面,错误地理解为人生的上升期。

P.S.观影提示:仔细感受一下电影的光影变化,这部电影是光影与人物情绪的完美结合。

《摩天轮》短评

频繁提到尤金奥尼尔的名字,按照这个思路,演员舞台化的表演调度,甚至是舞台化的布景摄影,都在为一个奥尼尔式的家庭剧制造外观。但是编剧就真差,这个全赖伍迪艾伦,如果说成本所限没有更丰富的外景也做不出更有质感的画面,角色零挖掘,剧情零转折,因果零逻辑这不赖编剧?凯特作为主角发挥空间远不如《蓝色茉莉》中的凯特,其他角色父亲女儿救生员哪个不是一根筋到底?剧情结构伍迪艾伦大约是想做一个当改变生活的好机会来临时所有人齐心协力搞砸的故事,折射出所有人的虚伪弱点,但效果是所有角色都很蠢,女人都很贱,真正虚伪的两个男人反倒成了比较可爱的人。但是比《魔力月光》还是好一点,那个是不走心,这个是有心却失败。

3分钟前
  • 神偷马良
  • 较差

有意思

5分钟前
  • 游坦
  • 推荐

看完后想去Coney Island,还有肥温和贾婷婷散步的纽约的寄兴园,看着他们两在一个江南园林里散步,也是挺魔幻的。

7分钟前
  • 张大水
  • 推荐

Kate 2017年度最佳表演啊!!!Storaro的摄影太赞!伍迪的剧本更像戏剧,但情节设置太老套。好在所以演员演技都好!!!几场戏但场面调度太厉害,全部用长镜头拍摄,Storaro真是大神!

11分钟前
  • 无止境的梦
  • 推荐

typical cliche并且毫无新意 以及很讨厌Juno Temple

12分钟前
  • 我有罪
  • 较差

人一直没有变,不管孩童还是成年人,一次次屡教不改,在生活中玩火。男人跟母子两人说爱,女人因不忠沦落却依然选择戏剧的悲剧。一个迷途知返的女孩,终于寻找新生活,生命的轮回却依然将她拉回常态。一番波折后,只有生活回不去了。

14分钟前
  • 绿萝热
  • 推荐

光美,颜色美

17分钟前
  • 林文
  • 较差

怀念基恩·凯利 戏剧结构 人物 尤金·奥尼尔 玩火的小孩 Tennessee Williams 费雯丽 夸张的打光

21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还行

这个蛮无聊的

25分钟前
  • 橙七七
  • 还行

蛮失望的

29分钟前
  • Possum SICK
  • 较差

伍迪艾伦真的老了,创作精力明显不足,没有了精妙的故事和聪明的台词,只剩下单调与聒噪,勉强靠摄影和音乐撑下来

33分钟前
  • 淋酒
  • 还行

【北京电影节展映】这样一出极为狗血的抓马撕逼戏对伍迪艾伦来说太平庸太简单,就是一个小品。他在此前弄疯了一个凯特后现在又弄疯了另一个。室内长镜头运用炉火纯青,营造出舞台剧的飙戏感。虽然色调和打光很出彩,但有浓浓的绿幕摄影棚内拍摄加后期特效调色感

38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听着凯特骂街一边睡觉还挺爽的

40分钟前
  • 很差

6.5/10 分。老套路了。。。生活一团死水加一团乱麻的中年妇女,被青春小伙子吸引了,以为他能带她操逼带她飞。。。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凯特·温丝莱特的表演不错,詹姆斯·贝鲁什演的油腻老男人也很出色。。。另外还看到了《黑道家族》里的托尼·西里科、史蒂夫·斯基,他们明显老了。。。

43分钟前
  • Lonely
  • 还行

一眼望到结局系列,太套路太肤浅了,没法拔高底层思想,那好歹要好玩啊。几处光影变幻很多余,只能概括为新手试验。

47分钟前
  • sam
  • 较差

金妮就是伍迪的性转放大版

48分钟前
  • 囧囧囧先生
  • 较差

irrational stupid crazy bitch,千禧年之后woody最好的作品止于午夜巴黎

53分钟前
  • 向世界里去
  • 较差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伍迪的片

54分钟前
  • Lady Midnight
  • 还行

肥温的表演还是挺值得一个奥提的。但就是永远喜欢不起来伍迪艾伦的片子。

56分钟前
  • 日烦夜烦
  • 较差

结局已经写在开头的影片,没有太大的新意,可悲更可恨

60分钟前
  • 文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