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创纪录了!
由其携手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科幻动作冒险大片《巨齿鲨》,近日登陆北美,上映首日就斩获1650万美元,首周三天进账4450万美元,轻松摘得周末票房冠军。
影片不但创下了华纳兄弟今年在北美的最高开画成绩,也将李冰冰推上了北美首日票房史上第一位担任主演的亚洲女星的宝座。
与此同时,《巨齿鲨》在国内也是连连告捷,在话题性十足的国产电影《一出好戏》和《爱情公寓》的夹击下,票房持续走高,上映三天票房达3.47亿人民币,周日更是反超《爱情公寓》,夺得票房亚军。
目前,《巨齿鲨》全球首周票房达到了1.4亿美元,相较于它1.78亿美元的成本,实在是一个十分亮眼的成绩,这也是目前为止史上最成功的中美合拍片。
这样的成绩,令众人出乎意料。
因为自1975年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打响了鲨鱼惊悚类型片的第一枪,成为影迷中的一代经典后,它似乎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绝唱”,随后的鲨鱼惊悚片虽然层出不穷,但能形成流行者几近没有,还有不少甚至成为烂片中的代表,比如《鲨卷风》。
即便是前年被奉为用心之作的《鲨滩》,反响也是平平,布蕾克·莱弗利的戏很出彩,可对于一个鲨鱼片迷来说,里面的鲨戏不够带劲。
因而,《巨齿鲨》上映前是不被看好的,如今,则可以说是远超预期,十分惊喜了。
那么,《巨齿鲨》到底好在哪里,让它受到追捧呢?
影片的故事框架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挺老套了,一个搞海洋科研的公司在深海中探索时,被不明生物攻击,随后发现这竟然是早该灭绝的史前动物巨齿鲨,一场人鲨大战就此开始。
整个故事听上去和2004年的《史前狂鲨》差不多。
(这也是映前我不看好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故事框架从来都不是鲨鱼惊悚片的关键部位,去看鲨鱼片的观众,要的是漂亮的鲨戏和人鲨对手戏。
这一块,《巨齿鲨》可以说做的非常成功。
先说鲨戏。
鲨戏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营造惊悚、恐慌的氛围,要让观众感受到它带来的威胁。
在《大白鲨》中,导演通过让鲨鱼“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方式,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自己吓自己,这一招很经典了,但也过时了,现在再这么拍,肯定被喷死。
《巨齿鲨》则聪明的抓住了巨齿鲨的“大”来做文章(巨齿鲨要比大白鲨大的多),分四个步骤,让观众清晰的感受到一个超出想象力的庞然大物。
首先,是让巨齿鲨撞小潜艇,尽管此时它没有露面,但艇内人员人仰马翻的情况,能十分直观的反映出巨齿鲨的吨位——真大!
其次,我们看到巨齿鲨几乎贴着李冰冰的头顶游过,足足好几秒,这个仰拍镜头非常直接的反映了巨齿鲨的长度——真够大!
再次,是一个非常震撼的正面镜头。
画面中,科研所的巨幅玻璃墙占据了90%的屏幕位置,巨齿鲨正面游来,我们看不到它的身体,只能看到它庞大的脑袋,它的脑袋居然填满了整面玻璃墙,神情诡异,而下方站着的是一个身形娇小的小女孩。
双重比对下,巨齿鲨的宽度也一目了然——真的好大!
最后,巨齿鲨在玻璃上猛地一咬,整个科研所都发生了轻微震撼,玻璃上则留下了它的齿印。
这一幕不但强调了它的超强咬合力,但也顺势从侧面点出了巨齿鲨的高度,身高马大的男人站在它的上下排齿印中,居然还留白了一大截——真的有够大!
自此,巨齿鲨已然在观众心中投下了一个巨大阴影,恐怖的气氛随之升起。
再说,人鲨对手戏。
这部分应该是影片最精彩的环节了,但也很难拍,因为同类题材拍过的太多了,观众的心理阈值都被拔的很高,所以一定要有新意,然而鲨鱼袭击人,除了咧嘴一咬,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花样,因而必须借助场景内的道具,做精心设计了。
《巨齿鲨》里的人鲨对手戏,都设计的很有新意。
我最中意的是投放捕鲨笼的那段。
之前看过的捕鲨笼都是像铁笼子一样的东西,随后会在鲨鱼的冲撞下变形,两根栏杆的间距被撑大后,里面的人就有危险了,去年的《鲨海》里玩的还是这套,真的很乏味。
但这一次,居然投放了一个玻璃状的封闭笼子,很新奇,巨齿鲨几番顶撞,它都没裂,但待在里面的李冰冰已经是来回翻滚,由于是透明的笼子,观众能从外部看到笼内的情形,影片拉了个远景,我们看到的就是小笼子里冰冰在摇摆,旁边是大的吓人的巨齿鲨,场面很给力。
后来杰森·斯坦森救李冰冰的那一幕也很有趣,他抱着冰冰死命朝前游,眼见巨齿鲨要咬到两人,千钧一发时刻被船上的铁锚及链子勾住,那头鲨鱼不死心的还在拼命向前扭,瞬间形成人鲨近距离对峙的画面,很紧张、很刺激。
这种桥段在很多片子里都见过,但是用在鲨鱼身上,还真是第一次看到,很新奇。
杰森·斯坦森单挑巨齿鲨,随着鲨体跃出水面那一幕,虽然挂开的有点大,堪比印度人,但场面确实好看,惊心动魄。
其余的,我就不一一细数了。
有了漂亮的鲨戏和人鲨对手戏,影片基本就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处理好角色的生死问题,配角不要作死,鲨鱼不要弱死,主角不要被鲨鱼区别对待,能够逃脱全凭实力和运气......这些《巨齿鲨》统统都合格了。
除此,影片剧情节奏把握的也十分好,每过几分钟就要让人紧张一下,很爽!
如此,《巨齿鲨》能大卖就不稀奇了,何况鲨鱼片本身就是大IP,自带无数粉丝。
不过片子的硬伤也很明显,那就是人物对手戏太差劲了。
李冰冰和杰森·斯坦森、杰森·斯坦森和小女孩、李冰冰和小女孩、李冰冰和赵文瑄,没有一对能真正立起来给人感触的,看着好尴尬。
如果真想给故事注入一道深刻的情感痕迹,个人认为,只能保留一对CP,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文戏时长里,累积出感情。
当然,这都是小事了,毕竟大家进影院看的是鲨鱼和惊悚,而不是人情与感动,鲨鱼片拍成这样,绝对是值回票价了。
最后,恭喜冰冰创纪录!
全程英文对白一点也不尴尬,很棒!
我只给了两颗星星,各位看官不要噴我,如果这部电影放在十年前,我必须给它三颗星以上,但是18年我真的给不了它三颗星。
既然说到鲨鱼题材就不得不提一提斯皮尔伯格老爷子那部大白鲨,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吊炸天的cg技术,鲨鱼全靠模型做,但是老爷子毕竟是大导,老爷子成功的在小船上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角色,警惕性强的警长,手艺精湛喜欢比伤疤的猎鱼人,有些木纳又有点有趣的生物学家,三个男人把一出捕猎鲨鱼的戏演的妙趣横生,再加上经典的配乐来烘托鲨鱼出现的惊悚氛围。
《巨齿鲨》的人物塑造主要表现在郭达的个人英雄主义上,从主角一行人出发去泰国找郭达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路数,围绕郭达展开的感情线是他与李冰冰的暧昧关系,这段戏拍的其实挺有意思,比如范冰冰用手比出一小节调戏郭达,又或者是郭达眨眼睛卖萌,但是也仅此而已,这段感情戏并没有让电影变得有趣。
怪物电影本身是不讲究剧情的,主要还是看怪物。
因为cg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是怪物题材电影勃发的年代,《巨齿鲨》实在是太对不起现在的电影技术了。
最早的时候我看到《星河舰队》铺天盖地的虫族爬来爬去的时候我是被震撼到的。
后来彼得大帝那部金刚大战霸王龙的场景更是让我眼睛都看直了。
接着卖拷贝又让变形金刚出现在现实世界里,原来变形的细节是真的可以伴随着机械摩擦的声音被拍摄出来的。
后来又有了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那些哗哗的飞船飞来去的空战场景甭提多刺激了,后来金刚和哥斯拉也来凑热闹了,这时候我已经有些省美疲劳了,侏罗纪世界的出现让我又有了些许兴趣,因为恐龙不是虚幻的,它是存在的。
这时候不得不提一提狂暴巨兽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谈不上优秀,但是这部电影里是真的出现巨石强森抬着rpg力战怪兽的,这在怪物电影是不常见的。
鲨鱼因为生活在海里,所以拍摄环境受限,大大限制了怪物的出镜率。
下面我要说说给两星的理由:1.巨齿鲨真不是个稀罕的怪物,侏罗纪世界第一集都出现苍龙大战变异龙。
2.整部电影只有两个怪物:其实两个鲨鱼都是一种鲨鱼,现在的怪物电影怎么也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怪物。
3.怪物大战:电影里有三段怪物大战,小的鲨鱼被大的鲨鱼哇咔咔的咬死,鲸鱼被大鲨鱼咬成两段,以及章鱼被鲨鱼咬死,这三段怪物大战每段不超过十五秒,相比《金刚》《狂暴巨兽》《环太平洋》里的史诗怪物对决,《巨齿鲨》真是小巫见大巫。
4.怪物大战军队:多数电影都是出现人类军团大战主题怪物的场景,比如哥斯拉或者金刚被战斗机轰炸过,《巨齿鲨》就被直升机上的机关枪扫过,被炸药炸的那条是鲸鱼。
(这条对巨齿鲨不公平,因为鲨鱼战力太弱)5.威胁值:任何怪物都有威胁值,比如毁灭宇宙,毁灭地球,毁灭人类,巨齿鲨的威胁值是鲨滩上的人类。
这一条巨齿鲨合格。
6.悲情值:大部分怪兽会有一个悲情的背景,这让怪物看起来感情更加饱满,比如恋上人类女人的金刚,和巨石强森做朋友的大猩猩,和星爵处朋友的迅猛龙,巨齿鲨的悲情在于人类对其的贪婪捕杀。
这一条巨齿鲨合格。
7.凡人大战怪兽:此种场面怪物电影里不常见,大部分电影会借助机械人和导弹或者其他一些怪物惧怕的物质战胜怪物,此种场面的例子有魔戒里精灵王子爬跳弄死攻城大象,超人弄死毁灭日,狂暴巨兽里强森大战鳄鱼,变形金刚擎天柱金字塔大战大力神,巨齿鲨里有郭达大战巨齿鲨算是合格。
8.场面:这里的场面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怪物的破坏性场面,比如说搞坏几架飞机,揣倒几栋房子,杀死几个特种兵。
巨齿鲨在电影里搞废了大概四艘战略小潜艇,一艘大的核潜艇,一艘游轮大小的船,杀死了四个主角,咬了鲨滩上的一些平民,战力还可以。
第二类场面指电影场景,所谓场景要么是末世,要是外星,要么是与世隔绝的小岛,要么是整座城市,巨齿鲨由于身体受限只能在海里游,场景也就那样吧,导演也没有把大海拍出美感来,不提美感,恐惧感至少要有吧?
但是并感觉不到。
9.真英雄:怪物电影里或多或少会出现真英雄,也就是掩护大家跑路吸引敌军火力的角色,巨齿鲨有亚洲胖子,好心医生,算是合格。
(此条可有可无)。
如此算来巨齿鲨还是占到好几条的。
鲨鱼一直是个经典的怪物角色,近几年这个题材几乎被拍烂了,巨齿鲨这部电影算是其中一股清泉,要是没有李冰冰或者郭达,不打着中美合拍的幌子,这部电影能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吗?
还行吧……真的也就只能是三星了。
鲨鱼做的确实很逼真,影片的节奏有点奇怪。
众主演虽然演技在线,但是剧情有点一言难尽。
优点都给人吹完了,略说一点不足吧1、作为一个片名是巨齿鲨的电影,前面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故弄玄虚是不是有玩弄观众的智商?
片名已经点题了,鲨鱼出场居然还要这么久真的好吗?
2、金主投资神力一号的目的是什么?
大老板莫里斯花了13个亿,在海上建立了一个比石油钻井平台还要大的科研中心是为了干嘛?
看鲨鱼吗?
全篇自始至终没有说明他建立这个项目的目的。
这个错误很低级唉……3、巨齿鲨作为一个生活在海沟底部的生物竟然飞出了水面?
深海鱼类为了适应海底的环境,进化出了适应超强水压的身体。
但是到浅水就死绝了,更不要说可以飞出水面。
此外,片中巨齿鲨的眼睛也是bug之一。
深海无光,鱼类的眼睛要么干脆就退化了,要么就是趋微光。
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游到太阳下,绝对是要被晃瞎了的。
还能够炯炯有神的辨物识人也是really unbelievable。
4、李冰冰和杰森斯坦森进行了潜水中教科书级别的错误示范。
在李冰冰防鲨罐被咬,杰森斯坦森下水营救的那一段,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急速上浮。
两个人不仅急速上浮,杰森斯坦森还已剧烈运动的方式上了船。
我看到这段表示偶买噶,简直可以打破生理学常规拿到诺贝尔奖了!
急速上浮会导致动脉栓塞AGE并发DCS(减压病)。
简单点说你在急速上浮的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血液中会析出氮气形成气泡栓塞。
这个可是在潜水中仅次于溺亡的第二大死因。
求大家千万别学!
5、三亚湾的防鲨网呢!
防鲨网呢!
防鲨网呢!
三亚的旅游局长看了表示想打人。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套路相对较少。
1星给鲨鱼,1星给主演们,还有1星给神力一号的场景。
大老板莫里斯死的太冤,被猪队友送了人头。
鲁比·洛斯太帅了!
小女孩表演出彩,顺便想问一句,她那个玩具哪里有卖?
在看《巨齿鲨》的过程中,我尖叫出声至少有五次(好吧我那公鸭嗓听起来并不太尖),拉住身边日日的胳膊应该有三次,其中有一次,我是尖叫着抱住了日日的肩膀,这在我的观影史中似乎还绝无仅有呢。
那是结尾发生在三亚海滩的一场重头戏:密密麻麻下饺子似的人群里,有人注意到了水中的大鲨鱼,于是人群四散而逃,其中有个黑瘦男子本来正在一个透明的大球里面玩耍,这种球叫悠波球,又叫步行球,豆瓣剧照页面里没找到这一幕,那就用百度到的图片表示一下吧:
(抱歉,电影里没这么low)那名男子在球里面使劲蹬着往沙滩跑,然后被大鲨鱼盯上了,张开巨嘴露出巨齿,朝那个悠波球咔嚓一下那一刻,我一边觉得惊险刺激,一边联想到的竟然是奶茶里面的爆浆珍珠。
鲨鱼那一顿的口感一定不错。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会惊吓,会尖叫,可又不会真的恐惧,而是有一种明显的游戏感,精神上会在刹那紧绷后得到宣泄。
这应该是所有商业娱乐电影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吧。
如果你想看的就是一部能放松娱乐的电影,《巨齿鲨》绝对可以满足你。
要达到这个目标,前提条件是视觉效果要到位。
这部片的视效大大超乎我的预料,不管是深海场景,还是巨齿鲨的造型,都做到了繁复而精细,没有山寨廉价感。
据说本片成本达1.5亿美元,在这类型的电影里算绝对的大制作了。
但光有视效还不够,要达到足够娱乐的效果,需要节奏和细节上的精心设计。
你不能让观众一直提心吊胆,而要适时地给予安抚,紧张和轻松要交替进行。
所谓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巨齿鲨》的节奏就完全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的。
在我的印象里,这还是第一次有中国的地标在灾难片里面临被怪兽摧毁的危险。
当三亚的南海观音像出现在镜头中时,我就觉得无比亲切:那地方我去过!
这张图也是网上搜的为什么过去就很少有中国地标在电影里成为攻击目标呢?
可能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太严肃地看待这件事,分不清虚构和现实的界限,觉得电影里那个熟悉的地方如果陷入混乱,电影外面的观众也会恐慌。
但这次的事实证明,根本不会有任何恐慌好吗!
我们只会觉得好玩儿!
电影里为了烘托紧张感,把三亚海滩上的人群设计得过于密集了,是典型的“下饺子”场面。
可是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又遍布了各种小细节,会安抚观众,让大家轻松起来。
比如这段戏的BGM是陶喆的《爱很简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然后有一对打酱油的情侣吵闹拌嘴,他们的爱犬趁其不备跳入水面,划着小短腿奋力往前游,眼看就要给大鲨鱼塞牙缝了,最终,可爱的狗狗奇迹生还。
在惊险的同时还不忘萌你一脸。
类似这样的设计遍布全片。
还有一个所有看过的观众都会同意的大亮点,就是饰演李冰冰女儿的那个小萝莉。
小姑娘名叫蔡书雅,在电影里的名字叫梅英。
她在电影里的人设,是个虽然只有八岁但心里明镜似的鬼灵精,大人的心事,谁谁之间的关系,她全了解,时不时就会出语惊人。
最神奇的是她给人的感觉并不会是那种早熟的小大人,而是依然充满童真,各种软萌机灵的小表情都特别招人疼,而且她还能适时地在她妈也就是李冰冰和杰森之间的关系里搅上一搅,拉近两人的距离。
这样一个小天使,在整部电影里起到了一个软化黏合剂的作用,让大量的惊险场面都不会那么刺目难以承受,也让整个节奏都张弛有度起来。
最后,作为李冰冰和赵文瑄的粉丝,我很高兴看到他们俩一起出现在大屏幕上。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部中美合拍片,他们都不再是打酱油的角色,李冰冰更是实打实的大女主戏份,不但数次下海救人,还和好莱坞硬汉杰森·斯坦森眉目传情起来。
而且还让我再次想起了十几年前那部《大明宫词》,当时赵文瑄是男一号,李冰冰则是作为小配角的安乐公主。
现在,他们竟然演起了一对父女,怎不让喜欢怀旧的我唏嘘感叹
即使知道是劣迹斑斑的中美合拍B级片,作为怪兽电影爱好者,还是毅然决然去看了。
1.年度最差转场音乐奖颁给oh mickey,真的没别的可用的了吗?
片尾曲还要尬一次。
2.咋的地球是你们人类的?
我鲨在马里亚纳海沟底下待得好好的,家里动不动伸几个手电筒进来,到处扔灯泡,还不许反击?
要是我睡觉的时候有人这么射灯照我,等我醒了追到你家楼下也要揍你。
3.人家土老板怎么了?
从开始就一个个爱搭不理的,有钱是原罪啊,没钱有你们这么多作死机会?
4.瘦冰挺美的,英语口语也下功夫了,但是为何每次大喊爸的时候都觉得在看电影学院毕业大戏。
5.因为启幕的时候让还有求生欲望的人失去了被救援的机会,后面就不断得有人主动牺牲,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医生,难道不都是可以挽救一下的吗?
硬要牺牲。
6.小女孩会开潜艇也就算了,随便就能钻进去还不被监控也就算了,那你前英国国家队跳水运动员不是要抢时间的吗?
还有功夫在1v1 VIP在线英语?
7.三亚戏真的牛逼,基本如实集中呈现了当下海岛度假的各种模式,尼国领土在大屏幕上被怪兽入侵到这种程度还是第一次见到,载入史册级别。
8.杰森斯坦森鱼跃冲顶爽到我了。
9.不谈恋爱多好,要谈也来点激情,“妈,后爸我给你找好了”逻辑是怎么回事,人家跟前妻我看还挺有感情的。
10.整体来说足以打败99%的合拍片,但转到怪兽电影的频道,近了比狂暴巨兽,远了更不用提哥斯拉,在怪兽本身的行为逻辑上弱掉了,要是再强一点看着会更走心的。
在中外合拍片的进化过程中,对好莱坞B级片的戏仿或许是必要的,但打着“需要进步值得肯定”的招牌,自我伪装成正品A货,挂羊头卖狗肉,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换言之,这就是“拼多多”逻辑--别人造过假,我就不能造了?
还真不能。
当大环境需要不断向好,也的确在不断向好的时候,同样是不思进取如鲠在喉,地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知山有屎也就罢了,明知山有屎,何必偏向屎山行呢--要是打着青春和情怀的旗号,就更下作了:不止是作践自己,还跑去作践那些不知山有屎,和不介意山有屎的普通群众。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合理地说,不管是横向比较(《金蝉脱壳2》),还是纵向比较(《谜巢》),《巨齿鲨》的确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合拍电影,甚至也是李冰冰自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之后可看性最高的电影了--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奇葩,也有点可怜的,但考虑到李冰冰的电影生涯原本就产量不高,长达8年的空窗+烂片期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但对于杰森·郭达·斯坦森来说,《巨齿鲨》不过是他漫长的B级动作片生涯中,可看性稍高的其中一部。
《巨齿鲨》的原著小说诞生于1997年,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有过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暑期大片开山之作《大白鲨》,1978年的跟风B级喜剧惊悚电影《食人鱼》,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而在1997年同年,出现的是《侏罗纪公园2》。
《巨齿鲨》和同类型的怪兽题材相比,并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势,但也是个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的标准素材。
然而,《巨齿鲨》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成为一部电影。
《巨齿鲨》迟到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类型衰落,CG技术发展规律,甚至包括合适的主角人选。
杰森·斯坦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为卡通化的动作电影--尤其是荤素不忌的《怒火攻心》系列--带来了一定的平衡,但他过于严肃的表演风格,是对导演的极大考验,很容易就会让电影陷入无聊的死局(如2011年以来的诸多低成本杀手电影)。
有趣的是,《巨齿鲨》前后分裂的表现,也恰恰代表了两种杰森·斯坦森电影的常态--要么无聊到死,要么持续高能。
尽管如此,由于故事本身新意欠奉,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巨齿鲨》只带来了半出好戏。
与《摩天救援》类似,《巨齿鲨》也是一部典型的无脑暑期大片:充斥着无数智商下线的角色和情节,但又不乏震撼的视觉体验。
但这里就有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是20年前甚至是10年前,这样一部(伪科学)怪兽大片并不会得到过多的诟病。
但在这10年中,暑期档的大片也早就脱离了无脑的天花板,向着高质量,甚至艺术追求的方向迈出了步子。
在这种情况下,接近10年没有执导过一线大作的导演乔·德特杜巴,带来了一部“真正”的暑期电影,但远非优秀的暑期电影。
尽管特效水平并不差劲,但《巨齿鲨》存在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结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前后分裂,在整部电影的前45分钟之内,搁在片名里的巨齿鲨竟然只活在片名里,连男主角杰森·斯坦森的出场次数都屈指可数。
在这段时间里,电影设置了大量的废角色和废线索,既不吸引人,对之后的情节又没有影响。
这对一部以动作和Jump Scare为主要吸引点的电影来说,是非常要命的。
总共130分钟的戏,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里,严重缺乏推进力。
简直要比一头从头到尾动机不明的巨蠢鲨还要可怕。
但当电影进入后半程开始,《巨齿鲨》又变得激情了起来,尽管情节依旧愚蠢(深海巨齿鲨玩着命去三亚浅滩结果什么也没干,杀伤力还不如四十年前大白鲨,难道就是为了去晒个太阳?
),双语对白依旧拧巴(大量翻译腔的台词破坏气氛,不符角色形象——且不论大量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舶来亲子对白,当李冰冰扯着嗓子喊“爸”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到不少国外观众会奇怪她为什么要学羊叫),但在视效水平和动作的节奏上都可圈可点,也在同类电影的水准之上。
基于此,《巨齿鲨》也算是正式确立了一个有别于“尿点”的全新概念:睡点。
你完全可以在进场之后就开始睡上40多分钟,然后醒过来接着看,同时不会错过任何精彩镜头。
如果夏天没有鲨鱼电影,将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也并不会有什么差别。
自从1975年的《大白鲨》以来,好莱坞一直试图复制斯皮尔伯格的神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B级片的狂热爱好者。
但直到两年前,才终于有了一部能看得过去的《鲨滩》。
鲨鱼电影很难拍,不在于特技效果难搞,而在于如何找到,并正确表达人与鲨鱼,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之前电影中有过大蜘蛛大蠕虫,之前电影中有过高智能鲨鱼,和“你咋不上天”的鲨鱼。
但这些电影真的有想过要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上点档次的电影吗?
很可能没有。
对他们来说,这些莫名其妙的嗜血怪兽,都比不上认准钱包的吸血鬼。
而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尺寸从来都不是问题,会不会用才是。
首先,我能告诉大家,《巨齿鲨》是一部6.5到7分,对比强森的《狂暴巨兽》的合格爆米花电影。
拍鲨鱼的电影是多,但之前的《鲨滩》和《鲨海》都是主讲美女对抗鲨鱼,主打小格局下的幽暗惊悚,但这是一部妥妥的怪兽片!
这部电影不是一部中国特供片,全球只有一种版本播放,是实打实的合拍片。
投资一点五亿美元,导演乔·德特杜巴曾拍过凯奇大叔的《国家宝藏》1.2,所以这部电影在质量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但看到很多人直接给一星二星,可能是有些人是挑剔,但更多人的就因为李冰冰所以给低分。
我在想你身为中国人,却这么打击中国人,难道有中国元素不应该自豪吗。
在三亚取景有什么不好,可以推广中国的景点。
我估计很多人把李冰冰换成斯嘉丽约翰逊会给四星甚至五星,固然斯嘉丽的演技是好,但这部电影的主角是鲨鱼,没有戏份也不需要李冰冰展示高超的演技,合格就可以了。
而且你敢说谁没演过烂片,郭达的烂片还少吗?
结果下面一群人杰森斯坦森五星,李冰冰一星,你可真他喵的恶心,你们算哪门子中国人?
还有很多人低分就因为他把这部电影和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比,我的天老爷,人家那是开创了暑期档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当时的神作是。
这《巨齿鲨》只是最多算致敬《大白鲨》的怪兽片,是根本无法去比较的。
如果真要比,那我能说你连当年考三本的马云都不如,你是垃圾吗?
扪心自问。
Ps:我并没有因为打一星而侮辱其不是中国人,更何况1000个哈姆雷特,我只是想说如果一个人因为纯粹黑合拍片,纯粹地瞧不起中国元素而无视电影本事品质特意的打低分,我是非常鄙视这些人的。
更何况《鲨海》评分5.8,这部电影目前只有6.2,而两部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相信李冰冰再不如您的法眼也不至于给电影一星吧?
我也更不是李冰冰的脑残粉(详见《谜巢》短评第一),我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
全篇均为手机打的,也是第一次写长评,非专业人士,就一爱电影之人,如有专业性错误还请指出并谅解,谢谢。
一个中外合资的科研团队,勘探时偶然钻破海底深冰,不料竟被莫名生物袭击,团队boss的女儿苏茵(李冰冰)等人被困。
有过深海救援经验的乔纳森(杰森·斯坦森)被请来救人。
众人发现莫名生物竟然是史前生物巨齿鲨,不仅尺寸超级大,它巨大的咬合力可以一口将鲸鱼咬断两半。
苏茵和受困队员被救出来,但是巨大的爆炸形成深冰的缺口,巨齿鲨跟到浅海。
团队尽力猎杀一只,轻松的时候突然被另一只巨齿鲨袭击,原来跟出来的有两只。
这只巨齿鲨更是游向三亚湾,许多游客正在那里游泳休闲,团队火速赶往出事海滩,人鲨大战一触即发。
人定胜鲨。
苏茵和乔纳森互救几次,对彼此有了好感。
不过,深海巨鲨游到浅海吃人,不怕内外压力失衡爆炸吗??
全程心情跌倒起伏,影片是3D的,画面感更强烈,感官也更强,其中有几个画面更是吓了我一大跳,特别是那段巨齿鲨出现在小女孩面前那一幕,真心恐惧到了,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另外男主和巨齿鲨搏斗的那段拍摄的也还行,后期特效可以更强烈些!
影片有几段画面蛮血腥的。
最后我个人的总结就是这部影片一般般,氛围营造方面有强的地方也有弱的地方,演员演技整体评价就是中上等。
满分指数10分,我给这部影片7分。
个人评价,不喜勿喷,谢谢!
谢谢很多大神不停的指出说小眼镜是日本人以及海深度是10000米。
好啊!
是海深度10000米,是日本的小胖子,这你们就崩溃啦?
看那么烂的电影你们怎么没崩溃呢?
互相娱乐呀19号补充——————————————————还能再搞笑点吗?
可深潜在1000km以下的海底又能在近海边翻滚的史前鲨鱼是怎么做到的?
鲨鱼老先生真是命运不济呀,活了不知道都多少年了,结果遇到中国的科学小组,命就活到头了。
求煮饺子的三亚海边水深数值,这巨鲨玩耍起来真是游刃有余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冰冰的防水妆很好,啥牌子的?
不但抚平了岁月痕迹还防晒防海水。
开篇就中国小胖子用牺牲自己拯救同伴起了一个带头作用,果然下半场老外同事就学习并发扬了这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拯救了美女同事赵文瑄临时死和冰冰的聊天看笑了,你要活下去完成爸爸的遗志哈哈哈哈哈哈只有尴尬导演是个好导演,他完美的告诉了观众谁是女主角,主角需要的画面标配的镜头导演给的很充足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和编剧的讨论应该都是这样的:这是剧情需要吗?
不,这是主角需要太多尿点,懒得吐槽了
每個人包括龍套都大寫的油膩只希望他們快點死掉
深海恐惧患者看的全程握紧手中的可乐!特效很逼真,视觉效果非常棒,画面紧张刺激,推荐你们去考鸭!
三亚湾那段是不是换了导演了???简直目瞪口呆 8102年还能把电影拍得这么傻逼的吗???全片从此彻底flop掉了…… 本来前半段我觉得还可以 但是看到狗刨(是真的狗刨)特写我觉得已经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本片的沙雕了 感觉智商和眼睛都受到了侮辱...... 哦对了给冰冰姐的主角光环跪了
三星半吧,郭达的形象依旧那么好塑造,大鲨鱼也没什么毛病,看到克里夫我就觉得要出事,莫名想起那部《极度深寒》。不爽的地方在于马特达蒙泡走了景甜,郭达泡走了李冰冰,我表示想看孙红雷泡走安妮海瑟薇什么的…
前面的部分算是勉强抓住了深海电影的精髓:人类对神秘的探索与恐惧。可惜鲨鱼游上海面就有点泄气了。不知道冰冰姐是不是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熟记英文台词上了,表演的部分十分尬。
活动票,一直丢那里没看。直到一个早下班的下午,闲得跑去看,一个小时候准备收东西离开,看手机竟然还有一小时……
说真的,对中美合拍片不报什么希望,但是,这一次真的惊艳到了,这才是应该有的中美合拍片啊,特效很逼真,郭达同学依然强悍,李冰冰没有违和感,不过多剧透,推荐推荐。
作为爆米花电影还是合格的。之前没认真看过杰森·斯坦森的电影,这回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谢顶就面目可憎,有的人却魅力依旧……sigh
三亚湾那里为什么不咬多几口
其实可以
还可以。特效还不错。
李冰冰的英语进步得让人吃惊
熟悉的好莱坞套路,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特效还算过得去了,还有小女孩很可爱,男女主的感情线十分奇怪,女主父亲牺牲那段煽情的莫名其妙的。
马里亚纳海沟下的生物居然比热带还丰富,体型那么庞大的鲨鱼在浅海里游得那么自如,总生怕直升机被它跳起来一口吞,结果发现这货并没有点此项技能
有日子没在影院里看到这么土嗨的片子了
一只深海鲨鱼,不惜穿过跃温层来吃几个比它小百倍的食物,这是什么精神?
俗套剧情
比想象中好很多,郭达-斯坦森硬汉担当,黑人小哥简直是东北人一般的搞笑存在,以及,李冰冰可以啊,每次死里逃生后都是带妆醒来…
李冰冰戏份好多
冰冰真的很努力!为冰冰实现了她的好莱坞女主梦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