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都不知道这种片子是不是应该叫爱情科幻片,就后半部还勉强OK。
1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标榜上港女这个label,这种女人在任何一个地域中都轻易可见,港女特征不明显,更不要说找了个连广东话都说不准的舒淇来演了。
舒小姐一不小心把一个一心向上的事业女性演成了风尘女子,惨不忍睹。
2不明白是刘烨,都这地位了,咱能挑挑剧本么?
3不明白,咱非得让一个叫黄秋生的人操着浓重广东人口音普通话的人来说:想不到你们香港女人挺有情有义的……么,那个在总理记者会上提问的女记者,该不会是从这得来的灵感吧。
还好没有花钱进戏院看……
舒淇老师教了广大适龄女青年重要一课:如何搞定忠厚老实有责任感的大龄单身帅哥:在他成为你男人之前,玩他,骗他,折磨他,使唤他,又不经意之间流露出自己内心的脆弱,让这个男人对你百思不解,却又欲罢不能,就只想保护你疼爱你;等到把这个男人吃定之后,再卸下面具,等他成为你男人之后,才真正对他好,尽情展现你的温柔善良大度宽容。
这种实用性教程应该多加宣传和推广
舒淇演的这女人好烦啊,怎么会有这么烦的女人的!
骗钱骗感情建立起来的什么狗血爱情都叫爱情啊!
哪有这么蠢蛋的男人的!
没法看
亲爱的,我今天自己看了这部电影。
我想象不到这是怎样的一部电影。
很好奇,自己看了。
你还好么,感冒了,要注意休息。
身体是你自己的。
舒淇真的好厉害,她演的风尘女子,我看了都觉得爱恋。
但是这个靓丽的风尘女子最后和一个有了老年痴呆的过期警察在一起,结婚生子。
她还说,让孩子记住他的爸爸有多优秀。
大概,在爱情中,所能找到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失的。
你知道么,这部电影,我觉得好喜欢,是因为男主角和你很像。
你们一样认真,一样执着。
佩如(舒淇)说:“方振东,就算我明天死去,我也觉得今天见到你而无憾。
”方振东说:“我在第一次见到你,你吻我的时候就觉得无憾。
”方振东也是一见钟情,和你一样。
我总想着要出去,要到更好的地方去,做更好的自己。
我甚至忘记了你对于我有多么重要。
每次伤心绝望对自己百分百否定甚至没有活下去的欲望,都是你在一旁耐心的告诉我,该怎么做。
因为我的完美主义,经常让你无所适从,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会突然觉得慌张,全身冷汗。
担心我离开你。
影片中,振东衣服全是烂了衣领的,他半生的积蓄全给了佩如,佩如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没有一句话一个纸条,就走了。
方振东说,佩如一定会回来。
像你说的,我离开你一定会后悔,因为没有第二个对我这么好的男人。
遇到你之前,我充满幻想,没有一个是现实的。
遇到你之后的那份踏实,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生活。
没有人对我像你这么好,爱情悄悄地就来了。
来之前我们只是陌生人,有一天遇到了,便一起走了。
电影中不时响起陈升的歌,陈升的故事本就够我们一番忧伤和畅想。
他的声音仿佛穿过了空间的隧道唱进我们心中最柔弱的角落。
在镇东渐渐失忆的时候,佩如用本子记录下振东曾经对她有多么的好。
你还记得,你曾经对我多好么?
在很久很久以后也会记得么?
在你动摇的时候,会记得么?
你现在每天都很辛苦。
我希望你可以事业有成,这样我们在一起生活的会更容易。
你知道么,我总觉得对于生活来说,是很遥远的事。
那是因为我还年青。
可是就这样,就要面对生活了。
镇东出车祸回家,他弟弟一个月没有跟他说话,因为他担心,他害怕失去哥哥,那样他就什么都没了。
你对我也是这样的,你知道么?
我倔强,我完美主义,我时而孤傲时而自卑的要死,时而自闭时而疯狂的想要全世界听我的。
只有你,这些只有你替我分担。
陪我。
也只有你再什么时候都不离不弃。
我能给你的,只有陪着你。
路遥远,我们一起走。
《 不再让你孤单 》让我轻轻的吻着你的脸擦乾你伤心的眼泪让你知道在孤单的时候还有一个我 陪着你让我轻轻的对着你歌唱像是吹在草原上的风只想静静听你呼吸紧紧拥抱你 到天明路遥远 我们一起走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陪着你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要说许多的故事给你听我最喜欢看你胡乱说话的模样逗我笑尽管有天我们会变老老得可能都模糊了眼睛但是我要写出人间最美丽的歌送给你路遥远 我们一起走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对你说 我爱你电影中,镇东半夜起床舞弄着吉他,唱着歌。
说是跟他爸爸说话。
他说他一直记不清歌词,今天突然全记起,他要唱给他老婆。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在唱给哪个老婆。
还好,这个时候,他们的宝宝诞生了,打消我的疑问。
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还会认得我么?
每次去KTV,我都会打电话唱歌给你听,是唱给你的歌。
唱给你的,爱情。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 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於你我想你 想你 好想你若不是因为爱着你 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 想你 好想你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里可有我姓名爱是我唯一的祕密让人心碎却又着迷无论是用什么言语只会思念你若不是因为爱着你 怎会不经意就叹息有种不完整的心情 爱你 爱着你影片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黄秋生饰演一个过期歌手,他的青春献给艺术,老年变成盲人。
谁又懂他心中的悲苦。
振东失忆后,在警局咆哮着说着自己从警几十年,没有加过一条杠,自己前妻跟人跑了,自己不能给爱人更好的生活。
现实中,有谁不是面对着来自生活的无奈生活着呢。
田亮饰演的振动弟弟,自闭。
与一个聋哑女孩相爱。
那女孩说,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就不会害怕。
每晚,我晚睡,都是你的电话陪着我,洗脸,刷牙,上厕所。
关灯,说晚安。
你知道你有多优秀么?
你一直抱着我好么。
有时候,好难受,只想有你抱。
佩如说:“我怕,你不抱我我就怕,你好像把我推到好远好远,我要你记着我,以后不要不理我。
”振东担心,如果以后每天我都让你难受,我该怎么办?
只要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
《不再让你孤单》再一次见证了导演刘伟强过人的适应力。
同很多香港电影人一样,刘伟强也是片场出身,从最底层做起,一路做到摄影师,再做到导演,拍片不挑,什么题材都肯拍。
而即使是这样,他在香港的导演里面,涉及的拍片类型之广,依然惊人,警匪、恐怖、情色、文艺、宫廷、武侠、科幻、喜剧、黑帮……几乎香港电影有的,他都拍过,不一定每次都能拍出过人水准,但反过来说,砸锅的也非常少。
他不是通才,不是真的各种片种的特色长短优劣他都懂得,是经验让他知道抓住要害——用摄影师的角度,找到最适合这种题材的影像风格并强化之,去藏拙,去放大其中所具有的张力和感情,然后,打到你。
他的电影未必有多出色,但很少会难看。
他心里的电影一定不会是什么很高妙的东西,那是文艺青年才供奉的玩意儿,他的电影不是学出来,瞻仰出来,是拍出来的。
他懂电影,而且,是以他自己的懂法。
说回到《不再让你孤单》。
戏很平,但还是那句话,不难看。
刘伟强会拍,不止会拍故事,拍里面的感情,也会拍人,拍演员。
观众看戏,往往容易把导演和演员割裂开看,说某演员在这部戏演得好,在那部戏一般云云。
其实在这背后,导演的关系要比想象的还要重很多。
不止是掌握从哪个角度把演员拍好看而已。
演员表演上的特色、长处与短处、又怎么放大他(她)的长处、怎么藏住他(她)的短处、给多少空间、该放还是该收;演员的气场能不能压得住戏,压得住就想法再给他(她)添彩儿,压不住则怎么用镜头补;不同的演员演起戏来节奏还不一样,得往一块儿调……这个都是大学问。
《不再让你孤单》在这方面就很见功力。
刘烨配舒淇,说实话,不好配,一南一北,气质差异大,刘烨演戏比较沉,委婉,属于笑三分自家还留七分的那种;舒淇则以个性见长,漂亮、自然、率真,笑就笑哭就哭不含糊,缺点是分寸上差些,有时候会演得少节制,超出某个该有的度而有溢出来的感觉。
刘伟强把他俩放到一起,既保持各自特色又让人觉得很搭,节奏上异中有同,不隔,这个不容易。
有人说舒淇锁定明年香港金像影后,话或许夸张了点,但的确是舒淇从影以来演得最酣畅淋漓的作品。
其实她还是那么演,但这回一是戏份很重,很足,二是刘伟强用空间,用度把她包得很好,让她再怎么演也仍然在那戏里,在角色里,不溢出来,何况还特为给了舒淇一个那么漂亮的炫技的长镜头——从表演的分量上说,这一个镜头绝对点了睛了;这几分钟的醉里乜斜,绝对是她在银幕上走过的最光彩夺目的一段路——要是舒淇明年当真封后,导演刘伟强绝对是首功!
刘伟强在《不再让你孤单》里做到的另外一件漂亮事儿,是拍出了一个很让人受用的、很接地气的北京。
香港导演拍北京很别扭,容易拍得很隔。
这是刘伟强适应能力的又一个证明。
其实说穿了也是取巧。
拍城市的时候,刘伟强让他的镜头坚决地采用仰角度,几乎不摇下来拍到街景——这和他拍香港的镜法很不相同——那么,纯要说高楼林立的话,北京和香港其实也没有分别了,对不对?
而在拍到刘烨和舒淇的时候(外景),又很坚决地配合故事及情绪,把人物放到异常明确的中心位置,淡化掉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尽量回避掉让观众察觉到“隔”的机会。
只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电影的前三分之二拍北京,和后三分之一拍门头沟,刘伟强所用的镜头语言是很不同的。
拍北京,刘伟强多少都显得取巧、遮掩;而到了门头沟,多了山,多了树,多了高低错落没有被横平竖直的线条框住的村落和街道,刘伟强的镜头一下子变得自在许多。
看完电影,有人惊叹说刘伟强把门头沟拍成了江南,其实《不再让你孤单》里,刘伟强的最大的一个努力,就是想办法把北京导入他最懂、最有把握的拍摄体系里来。
他未必懂北京,而且北京太硬,不容易让一个香港人捏把,所以他想办法回避掉,但又回避得让人不容易察觉;门头沟就天然多了,很多他在香港电影里拍惯了的镜法,可以很自然地和这里的景致接续上,于是,那种很南方的美,悄无声息地就滋生出来了。
——说来简单,但这是经验,这是功夫。
刘伟强以前,似乎还真没第二个香港导演做到过。
《不再让你孤单》不是刘伟强第一流的作品,但拍到了舒淇生平最出色的表演。
而且,它给香港导演拍内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可能从今以后,我们会在银幕上看到更多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发生在内地各个城市的,越来越不“隔”的电影……尽管我还说不出来,那算是好,还是不好。
一个干了十几年没升职的小警察啊有木有!!!
养个兄弟还是个智障啊有木有!!!
老婆因为自己要照顾智障兄弟跑了啊有木有!!!
大龄单身男ktv包房遇到醉酒女tmd还是个小三啊有木有!!!
丫小三赤裸裸勾搭的同时还吊着个男朋友啊有木有!!!
男主你做了小三的小三还帮小三去查小三的男朋友啊有木有!!!
男主你因为去跟踪人家带着小弟还被小弟卖了啊有木有!!!
女主被小四上位人财两空啊有木有!!!
男主还卖房子接济女主做生意赔的一塌糊涂啊有木有!!
就因为公车私用就被丫的开除了的警察啊有木有!!!
被开除了去找女主结果发现女主跑回香港了啊有木有!!!
自己还因为曾经被人拍了板砖开始失忆了有木有!!!
嘛都记不起来了有木有!!!
好不容易有个铁哥们还是个盲人有木有!!!
傻弟弟找个老婆还是个哑巴有木有!!!
导演你tm玩残障人士聚会啊有木有!!!
女主在香港过不下去又跑回来了有木有!!!
俩人好不容易在一起了男主可怜的自尊心发作动不动发脾气有木有!!!
然后生个娃都要被问一下保大还是保小有木有!!!
小夫妻吵个架出门散散心都能碰到贼有木有!!!
追贼追丢了那nc贼还拐了个弯回来一板砖拍丫脑门上了有木有!!!
男主倒在地上后脑勺一滩血还浑身抽抽啊有木有!!!
前小三现老婆陪护久了累病了晕倒了有木有!!!
男主心跳还停了有木有!!!
tmd最后竟然活过来了有木有!!!
这么苦逼的男主你伤不起啊有木有!!!
导演让你苦逼你什么办法都没有啊有木有!!!
————我是不咆哮的分割线———————————片子还成,就是悲情戏太多,结尾转折太假。
让人觉得之前留的眼泪不值当……评价中上,苦逼爱情片。
想看的同志们可以百度一下……完。
第一次看《不再让你孤单》还是初二,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时那刻坐在当时的男友身边,坐在网吧里,他打游戏打的热火朝天,我看电影看的眼泪汪汪,这幅画面让人忘不了。
现在约莫7年过去了,人事皆已不再,电影倒是能想起的时候随时拿起。
果然,人再怎样成长,再怎么融入车水马龙的社会,内心深处那块儿柔软的海绵,始终不会变质,轻弹即破,看完以后一摸脸,依然是湿湿的。
以前看过一句话说,这世上最浪漫的情话,大概就是不再让你孤单了吧。
“孤单”成了文青们、伪文青们传颂的流行词,我们可以一边拿着手机说着浪漫天花乱坠的情话,放下手机后一人吃饭一人逛超市一人穿过高楼大厦和绵延森林;我们能在人堆里成为大娱乐家和交际花,当人群散了却只觉是一个人在搞笑。
我是一个极其爱看电影和小说的人,应该是从高中以来养成的习惯,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真正喜欢的是那时刻的“沉浸”,沉浸在影片小说里,意淫自己便是主人公,沉浸当下的分分钟、温情、肃杀、喜怒哀乐、以及我经历不到的人生百态。
孤单即我,我即孤单。
第二次看这个片子,说实话它并没有好到满分的标准。
片子里,男女主人公多次的巧合偶遇、失忆梗、圆满结局等等都不是我喜欢的,这些只是一个戏剧必要有的冲突和高潮。
那我喜欢的是什么,因素也有很多。
比如陈升《不再让你孤单》这首适时宜的歌,比如男女主角本身的性格和冲撞,比如爱情这件事,真的很没道理,她的爱就是他的陪伴。
她在落魄时遇到了他,一遇到事就找他缠着他,这样的女人外表看起来强势耍无赖,但真正离不开的人也是她。
舒淇把这个女人演的就像她自己(虽然我心里诟病的是她好像在《LOVE》中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戏里李佩如寻寻觅觅好久,发现自己要的并不是房子,不是钱,不是一个不爱她的男人,而是一个安安稳稳陪伴她生活的人;戏外舒淇嫁给了“我要义无反顾的娶了你”的冯德伦。
李佩如就是那种“磨人的小妖精”,又像一个叛逆只为引起父母注意的青少年,来等待方镇东的宠爱。
她这样的人设就该配方镇东的人设,不少文学作品也有这两种角色。
方镇东的温柔和野性,落魄与自尊,他爱这个女人,他把最好的都给了她。
其实两个人都是孤单的人,一个被男友和闺蜜背叛,一个被前妻抛弃,拖着两具伤痕累累的躯体,穿越人海找到彼此。
过去的没有参与,未来的要对彼此负责。
人生路漫漫,我却不会再让你孤独。
我只要一个男人不用我供房子,有老婆也可以。
——李佩如。
这不是影片的主题,却是女主角开场时的生活信念。
舒淇是个小三,她以为的大款,只不过是个感情骗子,到头来被骗财骗色又骗了感情。
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毁了一代人。
片中舒淇扮演的李佩如亦被房地产玩弄于股掌之间,迷失了人生和爱情。
为了房子,她愿意做一个小三,她愿意独自狐独的守着一个房子等待男人的偶尔临幸。
这个骨瘦如柴的柔弱女子亦是外强中干的典型范例,她恨,她不甘,她愿意用自己的优势去交换一切。
偶然中,四合院中的一间窄房让她得到了片刻的安宁,热气腾腾的饺子暖了她的胃也暖了她的心,一对残疾情侣的小恩爱激起了她对简单幸福的渴望。
而一个卖了房子愿意无息无保无画押不需要人情债肉偿的男人,成为了她灵魂的解救者。
影片没有跟房地产死缠烂打,黄秋生的角色设定,解决了两人未来的房子问题。
京郊门头沟里的一间平房,被打造成一个在世乌托邦。
这里可以容纳爱情,让房地产去死。
谁说只有三环内才有幸福?
刘烨没有让舒淇跟他供房子,影片也没有再次挑战这个难题。
中国老百姓连安家都成问题了,还何谈一个国家?
院线年票房过百亿又能如何?
刘伟强最终成全了爱情,在一间破瓦房里。
而北京这个四方城里又有多少未被成全的爱情?
也不是谁都能有一个在三里屯开酒吧,并在门头沟闲置一间民房的善良盲大叔。
离队警察与退伍小三最终幸福地厮守在了一起,骗了观众无数眼泪。
活着不易,相爱更不易,在买不起房的社会里活着相爱呢?
舒淇因为爱不起,才选择了当初的小三之路,然而这也只是在月供五千还九年的压力下。
九年后,人老珠黄青春不再。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耗下了房子,老公却还是别人的。
在爱男人还是爱房子的选题下,舒淇选择了爱有房子的男人,却不知并不是所有有房子的男人都可以给她家和爱。
认清了这些,舒淇们的下一个课题会不会又变成:我只要一个男人不用我供房子,没有老婆,可以给我家和爱。
两小时大片长度的文艺爱情片催落了多少人的眼泪?
——观《不再让你孤单》有感范典/文一个《我的野蛮女友》式的开头,带有《明日的记忆》的情节,恍惚又有《八月照相馆》的气息……刘伟强拍了这么多戏,越来越文艺,就像我有时要写一个爱情故事,必将它编得花团压枝、自欺欺人的“花粉敏感”一番,结果看的人觉得情节烂熟——这里便涉及创作者自我意识强化的问题。
车子挤进死胡同,也要左冲右撞,尽力杀出一条活路来,即使撞墙辟出一面新天地也在所不惜。
当然蛮力是有的,作为导演,在有生之年就需不断考验自我的创作才能。
《不再让你孤单》像是从繁花怒放的商业片中脱颖而出的主流爱情文艺片,执着于一对一的传统恋爱观,导演也有意往俗滥的知音叙述体靠拢,仿佛两小时的大片长度足以刻画恋人间生死不渝的至深情怀,也决意将煽情进行到底,有抑制、有讨好、有约定俗成、也有守得云开见日出。
一部影片,考验导演的耐力远比考验观众的猎奇心要有意义得多,导演可以舍弃或保留任何情节,而观众则需照单全收,花钱买的是新鲜感,不是什么所谓的“耐力考验”,文艺片虽讲究意境,但也必须要有新意。
从这点而言,此片闷得不行,像无意中瞥到的电视剧情节,索然无味。
酗酒的香港女不堪家庭重负,在大陆试图依傍大款获取钱财,不意遭逢憨直北京男,堕入了无心插柳的爱欲之中,几经周折,本想创业的她遭遇失败回返香港,但无心插柳偏柳成荫的爱情又教她重回北京,此时的她,面临更严峻的人生和幸福的选择。
于是洗尽铅华,涤去浪子之心,相濡以沫,用我的体温唤起你的记忆,不再让你孤单……这样的老调若是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必惹来哭声一片,但如今,主人公哭得越厉害,观影人群却越发出控制不住的恶笑:咦——舒淇的鼻涕竟然还沾到刘烨的衣襟上!
好似这一出人间悲剧比不过电视台争奇斗艳的人间百态纪实节目,好似越有钱观影的人越将骗局洞穿明了。
现代都市的琳琅纷呈对应了一个人的青春迷乱,当所有生存际遇在整个人生旅程中沉淀下来,浮华褪尽,仅剩的却是爱人之间的相互依存。
刘伟强从这个角度呼唤了一种纯朴无华的爱情观,因此影片刚开始时满目浮华世界里的灯红酒绿、痴男怨女,舒淇大跳韩式劲舞NOBODY,酒醉走入男厕,吐男人一身,又随便抱个男子亲吻,将夜生活的浮泛和人物心灵空虚表露无遗。
这个香港女人李佩如忍受不了家庭负债的重压,忍受不了母亲要赡养费时的贪得无厌,于是北上淘金。
看似过着贵族般的生活:住宽敞的单身公寓、流连夜店、出入高档场所,实际隐含生存的艰辛。
这使得最后李佩如回到患病的方振东身边的决定显得合情合理,方振东虽生活在北京,但同样生活艰辛,要照顾患自闭症的弟弟,又当兄长又当父亲,两者正是因为在身世上有了一种彼此才懂的辛酸,才到最后有了相濡以沫的感情交融。
刘伟强在选择城市背景上做了一番精心挑选,北京和香港,似乎正是港陆两岸在文化和经济上的愈渐融合的最佳代表,当初陈可辛的《甜蜜蜜》反映了大陆南下打工的生存境况,也有陈果的《榴莲飘飘》中北方女子到香港淘金的心酸经历,从香港回归、遭遇金融危机以后,香港人的优越感陡然间回落。
香港电影也开始合拍片生涯,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看到香港电影现今所处的环境,她要与大陆“情人”白头偕老,互不离弃,虽有缺憾,但一种自身优越感的蜕变和对本土文化的融入,使之得以观望更开阔的明天。
现在的香港电影不再是类型片天下,灯红酒绿、唯我是尊,而更是许鞍华、岸西等人的天下,他们不再美化港人生活,而是从底层出发展现人物与这个社会的关系。
刘伟强在此片中仍热衷于皇城根儿般的北京文化,吃饺子、四合院、胡同、城墙……将人物从都市生活中拔离再重新放置于这些传统文化的环境中,使得情感状态真实丰满。
但除了情节上的俗套外,细节处仍有造作之感,比如夫妻间仍说着客套话,比如那个自闭症弟弟的爱情,显得苍白单薄,怀疑导演是不放心田亮的演技,故意减少台词、削减其表演成份吧?
幸亏两位主演的表演无可厚非,非常认真且严肃,使得该片仍保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说实话,两小时太长,没有太多的亮点,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剧情延长到两个小时,结果观众就有意挑起瑕玼来,并以爆笑来对应煽情段落。
要是隔着十几年的历程来看,刘伟强的《不再让你孤单》可谓是陈可辛《甜蜜蜜》的续集,只是人物和地点倒置,依然讲缘,依然讲恋爱中的人们如何生存、与命运顽抗,甚至连歌曲也从邓丽君换成了张惠妹和陈升。
片名即取自陈升的一首歌曲,从这些小插曲来看,刘伟强保持住了一个文艺人的聪慧和警觉,以此来讨好女性观众,对照以往他的其它作品,这次他舍弃了许多艺术技巧手法,回归到平淡、朴实的拍摄手法,以此达到返璞归真般的艺术境界。
作为男性观众我并不太喜欢此片,但问身边的女性观众,竟然都觉得不错,看样子刘导的算盘真的打对了!
舒淇是一直很喜欢的,所以今天影院一上映就赶了最早的一个时段去看,以至于差不多一个人独享了整个放映厅。
片子拍得很一般,属于平平的爱情片,不算糟糕得让人抓狂,但更算不上心生喜悦。
剧情很简单,一个独自从香港来北京闯荡的女孩儿,喝醉时遇到了当警察的方镇东(刘烨饰),几经波折,萌生爱情,后相守一生。
实在找不出新意,且人物的塑造不够彻底和完满,看到一半就无尽地郁闷,总让人觉得导演不够给力,真是浪费了舒淇。
片子里舒淇饰演的李佩如,且不说角色性格,单就名字,就让人很有意见。
舒淇这般骨子里凶悍劲儿的姑娘,竟然你取了一个软妹加保守派的名字,我是真吃不消。
就影片的角色塑造来说,佩如原先是一个野心十足好强但心里又寂寞得很的姑娘,她有一些看似无法摆脱的包袱与压力,每一天都活在光鲜亮丽的面具之下。
她的冰箱没有水,只有化妆品,一袋一袋的胭脂,一罐一罐的乳液和水,对于她来说,外表的光彩夺目是资本,是留住男人心的资本,是拉生意的手段。
她活得太刻意了,永远的高跟鞋,不会喝酒却每次大杯大杯被灌,然后在酒醉十分期待一个男人的怀抱,与温暖。
与方镇东的相遇情节,也真是够狗血的,什么酒醉走错厕所,什么乱吐一身,要不是舒淇,我真觉得我会直接喷屏幕。
虽然,我很没骨气地刷刷抹鼻子,但烂归烂,这片子原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看完之后只觉得,还是侯孝贤懂舒淇的美啊。
一个女人,真是非要遇到一个懂的人,才可以熠熠闪光的。
《最好的时光》里,舒淇骨子里的坚硬与柔软都一展无余,她是可以纯净地如雪莲般美好,亦可静默坚忍如那无名艺妓,也有伤痛阴郁桀骜不屈的一面。
一直觉得,那是舒淇最美的片子。
舒淇也坦言,自己拍《最好的时光》时异常艰难,整个人在三个角色里整整十个月,拍摄结束,是花了三四个月仍走不出那种阴霾的。
这才是真正的电影,你在人物的血液里,在那个故事里,你只是在过着,过着人物的生活,走着她曾走过的路。
而,此片导演对人物的塑造是如此地粗糙。
佩如早先的虚掩着的孤独,恐惧,寒冷与逞强,导演意图通过她不断的醉酒,失恋,家的状态来呈现,思路并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似乎缺了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再在细节上处理地更好些。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刘导像侯导这般严谨而苛刻。
侯孝贤是可以将一个上下楼梯的镜头,都拍上一个月的,舒淇说,他是要听你踩楼梯的声音的,会连这样的一个小小的镜头的声音都如此计较的导演那真是是屈指可数。
我们不能用艺术家的层次来要求以为商业片导演。
但,影片后半段的处理,还是让人不得不说。
一个女子若真是爱了,再傲再好强,都是可以甘愿的。
爱情,足矣让她们低到尘埃里。
一如,佩如怀孕时写下的日记,“我从来就不想当妈妈,是因为遇到了你爸爸,我才觉得当妈妈会是很骄傲的事”。
最美的男子,是一个女人甘愿为他生儿育女,将自己归于尘土,开出花来。
导演估计是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在的,却展现得并不够淋漓尽致。
片子里高跟鞋一直是一个拍摄的着重点之一,从最初的男友送的五厘米红色高跟鞋,佩如逃回香港时也是将它带走了的。
此外佩如喝醉时,在胡同里说自己其实不贪钱。
只是现实的很多东西是包袱,她的畏惧感,孤独感和无力感使其活得疲惫与卑微。
这两点都暗示了,她对前男友实际是有情意在的,不论是真情感还是内心的需索。
我更愿意相信,这仅是需索。
一个外表自信魅力四射的女子,她原是孤独与怯弱的。
至少,在她真正确认了有爱时,导演应当将情节更多地让给细节,譬如那双红色高跟鞋后来何去何从,譬如她的化妆品如何处置,譬如前后的衣着对比,而这样的对比在此片中显得格外微少。
也许,是个人对于爱情观有别。
我认为,既然是爱情片,那么你应当展现在有爱和无爱的状态里的差异。
爱一个人自然是有变化的,不论你的内心还是外在。
不然,世人又何必苦苦寻觅一个伴侣,一个爱人?
被爱包裹的女子,会不经意流露孩子般的纯净美好,柔软与善。
男人则更多的是保护的欲望,想为之担当,想要给予更多的力量与安全。
而,这样的一部片子,总让人觉得不够给劲儿。
想着舒淇拍此片时,当是轻易地很吧,刘烨么,演技和塑造也都还好,但还是觉得张震和舒淇搭更美,倒是田亮的演出让我惊讶了,原来丫也是可以演戏的,眼神不错。
最后说一下黄秋生,黄在这里演盲人,片子开头有一小段的吉他弹唱,黄秋生早年其实出过两张摇滚性质的专辑,这个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但确实人家当年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小伙子。
当过流氓,出过专辑,演过戏,人生经历那是相当的丰富。
这般的有味儿之人才会认了陈冠希做干儿子,都是桀骜不驯潇洒之人。
唱的那两句歌,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
《千禧曼波》拍完后,舒淇在坎城看完后,回到饭店换衣服——因为一会儿在海边有个party,对着镜子就啪啦啪啦地哭,因为“那是她第一次开始自觉到表演是怎么回事,角色是可以演到什么程度”。
想着念着,那个看到了舒淇的美的男人,再发掘一首诗吧。
早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说,最好的女子,不必会写诗,因,她本身就是一首诗。
作为结尾,期待《聂隐娘》。
不再让你孤单 所以我来了
挺好看的电影,除了那些警察向刘烨敬礼的那个桥段非常格格不入及别扭,其余都很好
和相爱的人守在一起,什么不怕
除了陈昇的歌好听,除了电影名字不错,剧情很俗套狗血,某些表演也很假。
什么玩意啊 亲。。。。认真点成不?
刘烨大气场就在那里。。。
我脑中的橡皮擦,同意的举手
我被感动了 ~哭了整个后半段~~
好矫情.
还好吧 有点压抑
刘烨被玩弄感情了,刘烨被骗光存款了,刘烨生病了,刘烨下岗了,刘烨落寞了。这么实在、正直、善良的刘烨啊~原来这部戏的主要目的是虐刘烨吗?ps.后半段努力煽情但是略显做作。
舒淇總是能演活一個千瘡百孔的女人。真的很愛她。其實我沒有想過看到最後我會真的哭。其實我真的想相信愛情。看完之後腦海裡就只剩下低吟的吉他和那首歌。讓你知道在你孤單的時候,還有一個我,陪著你。
找到相爱的人,便可以不再孤单
升哥,为什么把这首歌交给ta们啊。。
这样的文艺路线不适合我
卧槽田亮终于找到自己的戏路了!
相爱的人不会觉得苦。大城市下的简陋爱情。很感动。如果你的那个人所有吸引你的气质瞬间变成了一种累赘。你还会选择和他在一起吗?我想这答案无解。
刘烨就是烂片王,我想打半星
矯揉造作拖沓不堪 這樣的劇情設計以及狗血的結尾完全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舒淇的醉酒戲尚可一看 劉燁毫無亮點 整部影片可以歸結為星爺的一句臺詞:誰!能!比!我!慘!
pacing 烂,故事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