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痛症》后,自己怔怔地愣在写字桌前,久久地不能回过来神儿。
自己就好像一直那部电影里,一直在南顺和冬绚世界里。
选择这部电影,不仅是因为有——权相佑,更是因为非常欣赏他的演技。
权相佑不是浓眉大眼,标准男人的帅气,但是他却能把自己内在忧伤的气质和到位的演技充分体现。
可以说,权相佑演什么像什么。
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深情地让人难忘。
他演过小众的电影,如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它不可能走上青龙奖的领奖台,却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欢。
那部电影,权相佑演绎的那个人;即使没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也会引出你的期盼……权相佑就是权相佑,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认真到让人动容。
从出道到现在,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角色。
这部电影从开始到最后,注定了是忧伤无望的结局。
冬绚是一个血友病患者,会因为一个小伤口血流不止,而消失在这个星球上,只能依靠在街上摆摊维持生计的善良姑娘;南顺一个对痛没有任何感觉的——无感者,对生活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只依靠替别人挨打,过活。
一个因为痛得太厉害而忘记了痛是什么样,一个是因为痛得太久而习惯了痛。
我的内心由开始同情,随之升级成为——心痛。
这样内心+外在痛着的两个人,之后爱上了对方。
虽然他们的命运注定,他们的结局是令人心痛的。
但是他们仍有勇气,选择在一起。
影中,南顺对感情的表达是——木讷+真诚;在地铁中的一个温馨+细微的镜头,地铁开门所有的人都地铁门里涌了出来,南顺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屏障,保护着冬绚不会被别人挤到;两个人短暂的凝视间,却是如此的真切;南顺用行动来表明——我愿意一直保护你……看到影片的这里,我好喜欢,南顺一心一意对待冬绚,又木讷+可爱的深情。
现在太多的都是男士,都希望自己迅速的成熟起来;但是真正的成熟,应该是怎样的呢?
难道应该是,让你变得学会戴上了“虚伪+复杂+口是心非+怀疑……”这些面具吗?!
我认为,真正的成熟,应该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知道世间的变化+复杂,但是自己不要因为追求物欲,而让自己都不认识,原来真诚的自己。
世界不会因为谁去改变,但请你也不要因为世界的千奇百怪+经历了人生的勾兑之后,而模糊了自己纯真的模样。
一个男人的纯真+可爱,不是要你扮演“装+卖萌“,而是请你抱有自己真诚+善良的想法,善意的理解别人的行为,对别人有一定的信任+关心。
世界那么大,处处是喧嚣;也请你别忘记,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随之剧情的推展,冬绚病倒,由于不想拖累南顺,冬绚提出自己想要找一个健康的人;正在吃草莓的南顺,不自觉的把草莓的颈也吃了。
南顺此时感到了撕心裂肺的——心痛,但是即使到最后,这个男人再苦也不会选择放开手。
我也感受到了,痛;那种只属于爱情的痛。
南顺因为失去了亲人,所以他的世界就只有冬绚。
可是冬绚要走了,南顺曾经认真地承诺过:“以后你什么事情都要告诉我,你想哭想笑的时候,也都要告诉我。
”冬绚的存在,让南顺真真切切的有了感受,感受到了——只属于他们爱情的痛。
为了能与冬绚在一起,南顺用尽全力挽留,直至付出生命;即使是这样,南顺也是心甘情愿。
当他的生命中,出现冬绚的那一瞬间,给予南顺的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爱与被爱;心里惦记着一个人,想尽心尽力的给与她——最好的一切。
他们的爱情,甜到忧伤,爱到消亡......我想,世间的爱情,不会都是如此;他们即使痛着,也坚定的选择相爱。
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可以因为看似太多合理的理由,选择在一起。
但是如果是因为爱情,请勇敢的说出你真挚的感情;不要让时间就这样轻易从你的肩头擦过,又何况,那是,爱情。
爱情,本来就不应该忧伤。
请记住,你当初坚定选择她的理由;请相信,爱情完全能抵御现实种种的诱惑。
因为,爱,是心的本能。
<图片1>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雪花纷飞,飘落在南顺逐渐冰冷的身体,伏地哭泣的冬绚和渐渐晕开的鲜血,从空中遥遥望去,宛如绽放在冬日里的鲜花,让人扼腕。
在爱情发生之前,南顺和冬绚各自艰难地生活着,艰难而卑微地行走在熙熙攘攘人群中,背负着各自的病痛。
谈不上乐观,但是坚强地过着,直到遇见彼此。
同是孤儿的身世,同患痛症的缘故,渐渐走近。
他们同样活得孤单、无人关怀照料,于是越靠越近相互取暖。
这样的心情,也许只有孤单漂泊的人才能够理解。
剧中有关现实的描述是到位的,冬绚被人赶出出租屋、把行李寄存无处安身,却没有苦苦哭泣自怨自艾,just keep moving. 那样的感情我想我懂:生活只有一路往前,不管遇到怎样的境况,苟活总胜过悄悄死去。
没有人会停下来为你流泪,没有人会停下来听你倾诉。
而南顺之所以能因冬绚流泪而心痛,其实只是从冬绚这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疼痛。
他们也许有爱情,但相信更多的是同病相怜、相互偎依。
于是他们用加倍的温情和关怀去爱对方,在爱的同时,就好像抓到生活得救命稻草;在爱的同时,就像终于找回离开太久的亲情;在爱的同时,就像找到另一个自己,于是更加紧紧相拥。
韩国的爱情故事无论电影、MTV还是电视剧,多是悲剧。
层出不穷稀奇古怪的病症,彰显着爱情的不完整。
从《我脑海中的橡皮擦》、《Time》、《蓝色生死恋》、《假面》一路看来,这一部的题材实在无甚出彩之处,不过取用了矛盾和互补的概念。
不过权相宇演得很赞。
他完全收起了帅气的锋芒,将一个文化不高,内心质朴敦厚的近似民工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没有将此片偶像化、出尘化。
剧中一些自虐的镜头、脚本似乎是沿袭韩国片一贯来的所谓man的风格。
不过结合权相宇的演技,那样的无所谓、不多不少不咸不淡的态度,倒真真惹得人心疼。
选郑丽媛倒是有些失策了,如果有张更生涩的面庞将会为影片增色不少。
每每看到郑丽媛穿得fashion又modern出现,总是质疑冬绚如何在艰难生活得同时,如何保持如此青春靓丽... ...无论如何,韩国电影总是带来了不少的爱情好片,也总是能或多或少反应人性或者社会的某些方面。
像是《美丽的星期天》。
这样一些电影总是能激起人内心处对纯爱的向往。
不势利、不计较,真心以待相濡以沫。
虽然影片中南顺毫无悬念的去了,但也算留给冬绚深深的温暖,于是又可以背负痛症微笑着前行好长一段吧!
痛症本是孤单者的生活,身体和心理的痛症都是。
然而,像是冬绚说的,哭过以后,就好像在心里贴上了一剂膏药。
这样的话,也只有痛着孤单着的人能懂。
之前一个对电影很挑剔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
我刚看完了痛症。
我问什么感觉。
她说看完了就是全身痛的感觉。
23:12看完这部电影。
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麻麻打来的。
我在这边哭的要喘不过气了 她问我怎么不说话。
结局又倒回去看了三遍。
好久没这么哭过了。
什么感觉。
就是绝望。
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了。
韩国电影近年来悲剧少了很多吧,在我看过的都是前几年的。
不得不说有点偏执看韩国电影悲剧,有时候生活的压抑可以在电影中释放出来的,流过泪会好很多,这部电影,唯一的遗憾是东顺到最后都不知道其实女主是骗他的吧,话说韩国电影大多这样老套哦,找借口推开,不过我喜欢。
其实,最后女主也死了,只是没演,因为被扎了流血了,记得男主说过不要让她流血不让就会血流不止,最后的镜头对白哭惨了,前一晚看权相宇的比悲伤更悲伤地故事都哭惨了,挺好。
双鱼爱天蝎白羊爱射手吝啬鬼碰上败家子陈奕迅爱上徐濠萦失痛症和血友病谈恋爱话匣子偏找了个闷葫芦爱情从来都是互补的太相似的人,太易起争执相敬如宾的夫妻,总有一个要先走吵吵闹闹一辈子,却最易膝下承欢我爸爸妈妈性格迥异我奶奶常常说如果我妈妈当初嫁了我叔叔,也许更幸福但是我知道,我那老实的妈妈一定看上了我爸爸的那“诡计多端”的聪明她喜欢看我爸展现他的小聪明,喜欢包容他的缺点而这世界上,也只有我妈妈,可以容忍我爸爸骄傲的任性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哪里不够完美但是他们在一起最幸福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我能在你身上找到我缺失的那一部分我能因你变得完整如果找到那个人,一定不要因为他的缺憾放弃他一失手,放弃的就是自己的明天呢
2012/11痛症: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就是被人摸了,不管是东西还是动物,还是人,给太多人摸了没半点好处,只会被弄脏。
痛觉缺失症: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但是偶尔也因受到重大的精神打击而引发。
看来味觉也需要训练的以后如果想哭了就告诉我,我来替你哭。
爱情不能当饭吃。
主啊,请原谅我不是信徒却还要这样拜托你,我,不管我怎么挨打,不管是流了多少血,就算是成了傻子也都没有感觉,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看到冬绚哭,只要她一哭,我却感觉到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所以,拜托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如果要我拿生命来换取,我心甘情愿。
青峰:真的是让人觉得痛的一部电影。
为什么我没有痛觉缺失症。
可是我的痛又算什么呢?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神经质的男女主角,无奈的结局,似乎一切都是定数。
却总是让我不经意的想到某人,那个同样用自残的方式曾经为了引起我注意,让我痛哭流涕,甚至是痛不欲生的人。
那一般如死囚的记忆,濒临死亡又不可翻身的绝望境界,是多么的刻骨铭心。
好吧,我承认这部影片让我原原本本的想到了你。
又如何?
你不过是时光背后的人,我的生活还在继续。
《痛症》—最起码两个人是孤独的韩国人的影视剧从来都不缺乏催泪弹,这个理论几乎都可以与牛顿的力学定律排在一起了。
但是这个弹丸之地的国家却每次都能运用不同的招数,将观影者的心不断揉搓,直到意外触摸到你最脆弱的地方,你便会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我记得第一次知道《痛症》这部电影是在公车上,车厢内的悬挂电视正在介绍当年热门影片。
屏幕上闪现着一副木讷表情的权相宇,他是我妈最中意的师奶杀手。
《痛症》 改编自姜曹的同名人气漫画,剧情介绍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两个身患绝症的人从遇见到相爱。
但令我最觉新鲜的是男女主角—权相宇,郑丽媛身患的疾病。
权相宇扮演的朴南顺因儿时经受失去亲人的刺激而身患“analgesia—无痛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知觉,甚至最后到死都无法体会死的痛楚;郑丽媛饰演的女主角朱冬绚身患血友病,不能留下一滴血、不能受一点伤害,否则就会血流成河。
他们的疾病成了明显的对立面,最后却深深相爱在一起。
这种绮丽的相爱故事,不是因可怜对方而起,在相识相爱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份是对等而公平。
经历过各种苦逼的情境,对人世界的痛苦、甚至对死都早已有些麻木。
在我的眼里,牵连他们不断深爱下去的是一种孤独,一种对爱的孤独。
南顺与冬绚两人的共同点很多,绝症、全家死光光、缺钱。
两人的经历致使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便缺少了被爱,被爱与爱是孪生的。
双亲早逝,导致双方没有了被爱的机会,于是对于爱的期望在潜意识里显得如此强烈。
南顺进过监狱,进入社会后跟着监狱里认识的混混开始了放高利贷生涯。
他不是打手、不是保镖。
影片一开场,他所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利用他绝症的优势—挨打,让欠钱的主顾看着他鲜血横流,直到还钱为止。
这种要账方式新颖独特,欠钱的不挨打,我要账的挨打,让观者看的心惊肉跳,实在很绝。
但南顺有手有脚,身体健全,完全可以另寻出路。
这个“沙包”身份对南顺的唯一好处便是—发泄,发泄自己的找不到的痛楚、隐藏在内心的内疚、自己孤身留在人世间的孤独。
南顺曾对冬绚说他难受想哭的时候便会自残,板砖棍棒落在肉体上的一刻,虽然自己感受不到,但南顺看着自己的伤痕却能深深知道那种感觉叫—痛。
而冬绚的出现在电影里显得更加苦大仇深,昼出夜伏,东躲西藏,自己给自己治疗绝症,心惊胆战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南顺与冬绚是灵肉完全相悖的两个人,在地铁站里南顺紧追冬绚不放时,冬绚咆哮了,而南顺似乎从这个姑娘声嘶力竭中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心心相惜。
他邀请冬绚跟他一起居住,两人的距离拉近了。
破碎的相框,珍藏的碗筷,这些都是南顺心里的旧伤,每次望着这些家人的物品,南顺便加深了自己内心的形单影只。
冬绚的进入,促使南顺减轻了孤独感,也使她有了一个暂时的家,两人的同居,成了互相疗伤的过程。
从影片中可以轻易看出冬绚的确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好胚子,洗衣做饭、整理家务。
这些点点滴滴让南顺逝去的温馨家庭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两人的距离近了,伤也好得差不多了,爱情便在不知不觉中成熟了。
也就是一瞬间,导演抓住了两人感情达到高潮的契机,埋葬了“郑丽媛与权相宇自己演艺生涯中的首场床戏。
“在冬绚亲吻南顺后,她问了一句”你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天雷滚滚啊,天雷滚滚,老天你还能再惨一些,编剧你还能不能再苦情一些!
韩国的泪水电影往往不是一上来就各种苦逼,与车太贤的《开心鬼》一样,影片前半段给你笑料、给你制造小温馨,逐步渗透你的心。
进而峰回路转,在临近结尾给你扔上催泪弹,搞得你猝不及防,擦眼泪都来不及。
南顺与冬绚好不容易在一起,渐渐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冬绚的血友病开始恶化了,进而南顺为了救爱人走上了旧路,一切是那么突如其来。
最后,南顺在高楼坠亡,冬绚在荒地里鲜血漫流。
冬绚抱着南顺的尸体落泪,雪花从天而降。
两人相爱的结果是令人心酸落泪,虽说影片没有交代冬绚的结局,而南顺也为冬绚留了一笔治病的钱,但我想冬绚会选择陪伴南顺。
这是一种成全,一种对他们爱情的成全,对他们孤独的摧毁。
人生已如此多难,何必让我独守世间!
在南顺与冬绚相爱过程中,两个人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成了一种爱情催化剂。
孤独这个话题会一直成为我心中不灭的主题,甚至不仅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在漫长的一生中遭遇。
我觉得理查德耶茨的说法很对“孤独是每个人的无法避免的悲剧。
”一个人的落寞孤苦是难捱,但两个人的孤独悲剧却变成了幸福。
正是因为你的出现,我的悲剧才消失,我的伤痕才逐渐修复;正是因为你就是我上辈子劈开的另一半,所以你我才在世界上没有安全感,四处奔波;正是因为我爱上你,所以我不再不会感受不到痛。
在结婚宣誓时,牧师会问“,你是否愿意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与她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她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我想我会回答说“我愿意,最起码我们两个人是孤独的!
”
我看电影,不关注那些技巧、手法什么的,看不出来,我在乎的只是思考。
就算权相宇和郑丽媛没有走到一起,没有爱,没有分别,我也难过。
他们代表的是真的是社会的最底层,无亲无故,总是被欺负。
这样的人,我一看到就会觉得受不来。
“在首尔,你必须努力”,这样才能活着,这就是现实社会的写照。
一个是失痛症,一个是巨痛症,所以他们在一起了,我倒觉得不是互补,不是说互补的恋人才能长久,只是这样的组合,让我们觉得安心。
她对他说,以后我替你哭。
多好,要是能长长久久多好。
故事就是故事,最后,权相宇死了,他说不要走。
我哭得一塌糊涂,不仅仅是为他们的爱情,我是为他们的命运,觉得疼痛。
社会最底层就是这样,穿得不好,粗言粗语,受人歧视,我有时候会想我为他们难受,也是带有自身的一种优越感的。
他们或许自己觉得过得不错,只是我太悲观,以我的价值去评判。
郑丽媛说,我自己的病自己治。
我真是爱煞那个情节了,自己回家,打针、拉窗帘、把自己裹在被子里睡觉,多么看似孤寂却勇敢的生活。
而剧中最让我觉得温暖的,是权相宇的大哥。
一开始我觉得他就是利用他的。
吃饭的时候,嘴里说着给他补补,最后手一抖,撒了大半瓶盐进去,看了一眼权相宇,最后给了他,反正他没味觉。
这就是生活的压力,因为缺乏,所以一碗饭也觉得贵,这就是人性的自私,所以不好吃的给别人,反正他不知道。
但是最后,他让我感动。
他为了权相宇,死命的推车,怕他死掉,最后为了他痛苦流泪,那一刻,我觉得“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原来每个人的心都是柔软的。
再糟糕的人,再糟糕的生活,我们也会为别人心痛。
这样的人才是饱满的,这比那些自始至终都刻画的伟大或者凶残都动人,因为人性真的是自私的,人性是饱满的。
就像《金陵十三钗》,人,是多面的。
总有人是你的死穴,总有人会让你想拼命保护,这就是人性。
以后,你要是觉得痛,那我替你哭。
这让我想起了邦妮的博客,别怕,我听你说话。
这些,都让我觉得温暖。
第一次写影评,文笔不行,但是真的很想把心里压抑的感情抒发一下,不然憋得很难受。
这几天看了很多权相宇的电影,本来他是不符合我一贯的对帅哥的评价标准的,因为他是小眼睛,但是他确确实实惊艳到我了,一抹坏笑,或无辜或迷茫的眼神,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如果面前站着这样一个男人,相信没有女人能幸免,帅哥之名,当之无愧。
但是这部电影里,他不再是帅哥,脸上总是带着伤痕,衣服穿得邋里邋遢,眼神躲闪而隐忍,总是被人伤害,被人忽略。
他身体没有了痛感,心里也没有,更没有人心疼他。
直到冬绚的出现,她在他家的墙上画画,为他做饭,在他用手蹭墙的时候阻止他。
他们相爱的那样纯粹,两个人相濡以沫,如果他们一起回了乡下,种草莓,开小店,多美好,可是连多活一天都是奢望的两个人,在现实面前,无力还击。
冬绚那样美好,但她太脆弱,她情愿自己悄悄死去,用善意的谎言赶走南顺,是为了不连累他;南顺那样木讷,连像样的道别话都不会说,但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冬绚多活一天。
南顺躺在血泊里,对哭泣的冬绚说,我不疼,别哭。
旁边闪烁抓拍的摄像机只会记录着血淋淋的现实,为那些老板们换回利益,多么讽刺,多么可笑!
为什么要这样残酷!
韩国电影确实怪病多。看完《只有你》狗血的地方有点相似。不至于打这么高的分数。可是我还是哭了。小女生电影。消遣还是可以的。
爱情阵痛。权相宇的眼神加一颗星!
都这样 生命本来就没剩多少 好好爱呗 祚啥啊
韩国的催泪剧。
人设刚开始有点意思,后面就变成标准的韩剧催泪模式。得病男女猪脚相遇的概率完全可以去买彩票…权相宇演得赞,郑丽媛真是整残了,以前挺好看的。实在是不能理解整容的心理,是要多百变啊孙悟空跟你们都不是一个档次orz…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容易哭鼻子的我,居然看这部戏一滴泪也没掉。太假了
女人的脸假的人难受。
难得韩国人舍得把首尔拍得这么土,让我恍惚以为是在看什么北京爱情故事⋯⋯其实老实说,同样是大都会,难过的事情也都差不多⋯⋯拆迁神马的⋯⋯蜗居神马的⋯⋯唉⋯⋯如果是国产片一定轰动了⋯⋯
两星半
真是标准的韩剧套路……
结尾飘雪花的时候我承认 又触动了我的感伤神经。
韩片果然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拍成电影。。还都特么的能催人泪下!!!我说相宇阿加西您老演的角色老让我掉眼泪是闹哪样啊!!!
好久没看韩国片了,这个真心不错,病友相见泪汪汪,好悲情
情节老套。好好的一个姑娘整成什么样子了,唉
前一半欢喜冤家,后一半虐人自虐。始终没逃出韩国片车祸绝症意外的路数。可是看下来,也曾会心一笑,也曾泪光闪闪。
这真是什么都想得出来
还是老套的韩式悲剧,结局有些仓促,刚飙到泪点就收尾了。权相宇演技越发的好,郑丽媛,你的脸怎么了……
好假
我们很怪但不影响我们相爱。很难看的一个结尾。
权相宇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