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了《虎胆龙威5》又看《背水一战》,老布鲁斯被老阿诺完爆;前几天看了《red2》今天又看《爆头》,老布鲁斯再一次被老史爆粗翔。。。
老史找来韩,辈分有差距但韩可是有分量多了,两个家伙一起,真欢乐。
比起老布鲁斯的老少配,后者简直不值一提啊!
“救她回来,给他们东西,然后让他们死!
”靠!
真是干脆!
我喜欢。
更别说有辣么多熟悉的脸孔。。。
《疑犯追踪》中来了“肖”,结束《迷失》的“ Eko”,那个大块头是《冰与火》的?
杀伤力绝强。。。
还有一个《断箭》之后几乎销声匿迹的那位小哥。
不要在意细节,有上面这些,足够了!
PS:森马“赤警威龙”,真难听。
“爆头”多好!
2012美国动作片《赤警威龙》,又名《爆头》,全球累计票房2194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5.9,时光网评分6.3,于2013年7月9日引进国内上映。
一部中规中矩的小成本动作片,主打杀手+警察的双男主戏剧冲突。
这种反差搭档式的双主角电影有很多,本片的特色在于将警察和杀手这两个不共戴天的角色混搭在了一起,在相爱相杀、插科打诨中建立似友谊非友谊的特殊情感。
为了制造反差,增强戏剧冲突,杀手设定为人高马大的白种人美国人,警察设定循规蹈矩的黄种人韩国人。
编剧导演为了提升戏剧冲突还特意安排警察和杀手的女儿产生朦胧的情感,如果进一步让警察和杀手女儿相爱,杀手成了警察未来岳父,则戏剧冲突会更强。
除了双男主的设定有些新意以外,影片在动作戏上中规中矩,动作戏主要是肉搏戏和枪战戏。
片尾对决戏的长柄斧大战有些意思。
男主是史泰龙,2012年那时虽然挺老,但还算健硕,而如今的史泰龙已经老到不成样子了。
片中有一个镜头回顾了杀手男主从年轻到老年的各阶段照片,瞬间勾起了我对史泰龙《洛基》系列、《第一滴血》系列的回忆。
警察的饰演者是“速度与激情”系列里“韩”饰演者成康,他好像除了“韩”这个角色深入人心以外,几乎没什么其他有印记的角色。
如果没有“速度与激情”让他广为人知,估计成康也接不到本片这样的主角电影。
雇佣兵大反派是“海王”杰森·莫玛,那时的杰森·莫玛很年轻,虽然饰演冷血杀手,但难掩他的帅气。
那时的杰森·莫玛没什么名气,限于身材和造型,只能出演本片的这样的杀手佣兵反派。
本篇是典型的R限制级,暴力,血腥,还有上身全裸女人,中国内地引进版显然会做删减,比标准原版少了一分多钟。
本片的中文片名很差劲,“赤警威龙”这种俗不可耐的老掉牙命名方式放在上世纪八九十换代还算可以,作为2012年的电影,实在不应该想出“赤警威龙”这种中文片名。
英文原名直译是“射向头的子弹”,网络译名《爆头》还算较为贴切。
文 / 吴少虚原载《温州晚报》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武侠小说,书名忘了,但书中的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一个用武力就可以解决一切争端的世界,是一个多么可爱的世界!
电影《赤警威龙》里吉米·波波也信奉这样的理论:在一个黑吃黑法则通行的世界里,爆头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所以,片名直译过来就叫《爆头》,极其形象的表现出史泰龙在片中的利落作风。
也许是审查原因,电影最终被译成了《赤警威龙》这样富有复古味道的名字,连宣传海报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这样看起来更像一部货真价实的80年代电影。
《赤警威龙》的故事地点设置在新奥尔良,一个充满南方黑人文化气息的城市,在这里有一个来自非洲的黑心政客,跟美国政客私下勾结,展开着一场骇人的阴谋,史泰龙和成康与他们做着殊死搏斗,最终凭史泰龙不老躯体,完成了使命。
影片从角色、到动作、到摄影、到技术,都如实的还原了史泰龙鼎盛时期的风貌,秉承了史泰龙一贯的硬朗作风,当史泰龙赤膊上阵大秀肌肉、动作干脆利落将敌人一一爆头时,观众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血性和野性的兰博时代!
早在《敢死队》的时候,人们就宣传说古典动作电影的回归。
但比起和一群硬汉在一起,六十多岁的史泰龙饰演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赤警威龙》,自然更加适应和过瘾。
但该片在豆瓣的评分不高,连个及格分都没达到,观众已经被《敢死队》中的火爆场面刺激过头,对这种传统的更具雄性激素的动作片不是很买账。
其实,作为对一个已经六十好几的动作演员来说,史泰龙在该片中的表演已经够出色了,唯独缺憾的是剧本不太符合史泰龙的口味,有点格格不入。
相比而言,成康在该片中的表演更为取巧,这种暴走式的演绎方式让成康演来异常顺手,有得发挥,让观众眼前一亮。
很多年轻观众更愿意看成康,对年轻的一代人来讲,史泰龙的篇章早已经风吹云散去,《洛奇》和《第一滴血》也已经变成远古的身影,《速度与激情》才是年轻一代人的法则。
《赤警威龙》无关好坏,已渐渐变成史泰龙复古动作片的挽歌!
虽然我们依然不舍!
相对于《赤警威龙》,更喜欢《爆头》这一直译片名,因为更符合史泰龙这一老牌动作片鼻祖的硬朗风格。
60大几的史泰龙最近动作频频,《敢死队》攒到了一群过气过即将过气的动作硬汉们,继续银幕大开杀戒,虽然褒贬不一,但能成为一时焦点就不能不说其成功的一面,此仍不过瘾,老史又单枪匹马的续写了《第一滴血》的传奇,重新喋血丛林,虽声势不及《敢死队》,但看之仍不绝大呼过瘾,动作片就是动作,什么思想,主题什么的都是扯淡…老史有着这种对动作片的执着。
《爆头》是老史同志对自身个性的圆滑的一面,因为其间确实穿插了众多情节的设计,也试着表现了父母情深,但浓墨重彩的仍是鲜明的体现着老史动作电影的风格,简练的对白时而冷笑话,干净利索的动作招招致命,且这些元素些都以俗套的警匪搏杀为依托,老史个性如此,奈何评说。
片尾最后老史与断眉杀手的对决明显遵循了老史以往动作片的传统,动作硬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就像当前华语功夫片放弃特效,还原真枪实弹动作设计具有异曲同工之意。
在当前愈发华丽的视效大环境下,仍坚守这对个性与传统的执着,也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美式动作片的开山鼻祖之一,老史同志用自己的个性与执着续写着对大屏幕的坚守,不愿离开,是因为一甘观众的期待。
当看着年近古稀的包括老史,阿诺等略显过气的明星,用心的为观众做着一部又一部或好或差的影片,难道不应该为这老影人的执着与认真而喝彩么?
魏武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话用在龙哥身上是再好不过的比喻,《敢死队》这一系列的卖座本足以让龙哥高枕无忧了,但是面对州长大人的《背水一战》,龙哥似乎觉得一帮子硬汉的囫囵吞枣不如单个的简单粗暴来得干脆和直接,所以《爆头》(《赤警威龙》)赤条条地裸露了最原始的肌肉和血浆。
不过整个影片毫无剧情可言,除了新奥尔良的名字能勾起我对烤鸡腿堡的无限口水之外,黑人大boss,白人律师和警察交织的腐败公检法系统都让人感觉穿越到了禁酒令颁布的艾尔·卡彭时代,不得不让人感叹“龙哥老矣,尚能饭否?
”。
全片唯一值得肯定的是龙哥拳拳到肉的敬业精神,后辈还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赤警威龙》的片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些动作电影,当你再看看主演的名字就会了然一切。
年近7旬的史泰龙无惧年龄的限制再一次在电影里演起了孤胆英雄的好戏。
电影的表现方式简单粗暴,动作场面干脆直接,即便在影片引进之时作了不少的修改,比起差不多同期上映的《天台爱情》,这部影片还是显的重口味了点。
对于绝大部分观众来说史泰龙就是英雄和动作的代名词,前几年他找来李连杰,杰森斯坦森等动作硬汉组成一只敢死队向全世界的观众宣布动作不死,老将不退。
而这一次他在《赤警威龙》里孤军奋战却是有点廉波老矣,尚能战否的无力感。
影片中的史泰龙有一招绝技,就是能够枪枪击中敌人的脑袋,弹无虚发的置人于死地。
虽然这招看起来很炫,尤其是在中枪的那一刻切一个特写镜头显得特别有冲击力,但这样的冲击是十分短暂的,几乎一眨眼就没了。
好在电影的结尾安排了一场史泰龙与新一代的动作明星杰森莫玛之间的利斧决斗,两人相互闪躲腾挪,动作干净利落,最后史泰龙利用匕首带来的致命一击倒也对得起动作硬汉四个字。
电影的剧情围绕着史泰龙扮演的杀手在被一名警察缠上之后,两人一起在黑道的围捕下一起去拯救自己的女儿的故事。
本来故事涉及到黑与白的道德边缘,可以往人性方面继续深挖,或者可以像《飓风营救》那样来强调父女之情来感动观众,但是导演只是在这些方面点到为止。
因为电影是只向过去的硬汉动作片进行一次致敬,史泰龙固执的摒弃了现今惯用的特效手段来渲染场面。
虽然在影片中确实也有飙车、爆破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动作元素,可是电影更多的是选择在观众面前展现拳脚针锋相对的身体对抗,只是这种暴力在如今的观众眼中并没有多大的刺激感。
全片下来反倒是史泰龙和另一主角搭配起来的猛男和书生的组合令人印象深刻。
两个人在影片中插科打诨,时不时的开个小玩笑,耍点冷幽默倒也是意外的刺激到观众的神经。
这部《赤警威龙》也许能够让人短时间的回到90年代那种动作电影的氛围中,不过这种复古风格在整个年轻化的商业电影市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似乎每一次看到老一代的动作明星我们都会不禁的去想他们的时代是否已经终结了,但史泰龙依然在努力的让观众看到自己对纯动作电影的执着,他的一身肌肉和标志的伤疤也的确是在大银幕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爆头》看完,简直炸裂。
六十多岁的短发史泰龙其实并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像曾轶可,起码片中胸肌就比曾哥胸部大几个罩杯了。
作为一个年迈的杀手,他依然气场十足,身手甩出年轻小伙几条街,以暴制暴的同时,又冷不丁抖些笑料出来。
略为流畅的情节,印证了复仇这概念的犯罪动作片永远不会随演员年龄而老去。
所以如果你不是很挑剔,那这片还是部不错的犯罪动作片。
以下略剧透结尾的设定不合理还是挺多的,boss拿到数据后。
居然不直接杀了史泰龙反而给钱他走了,这么二。
死了也没话说了。
最后史泰龙与肌肉男单挑那段还是挺热血的。
So,“狮子座”史泰龙果然不是盖的!
最后画面,有钱就去买部新车。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试一试去爱。
伤害也比悲哀来的爽快。
哦,串词了。
大叔67岁了还能拍这样的打片 确实不易 但是 影片中各种让人一看就知道下文的剧情 有点对不起观众 说实话 今天刚去电影院时还满怀期待 看了之后不得不吐槽啊 电影中的各种不合理 或者说是令人费解的桥段 怎么解释?
前面的就不说 后面打斗的那一段 尼玛一颗子弹的能解决的事 非要来一场所谓的对决?
更戏剧性的是断眉杀手最后被权射杀了 ...整部电影故事充斥着70 80年代的色彩 大叔 不是第一滴血的年代了!
学学施瓦辛格吧 别搞得晚节不保
史泰龙是我一直欣赏的演员,所以给了还行,不能再多了。
因为这部影片并无亮点,露点倒是频现。
老套的演员、老套的剧情、老套的动作、老套的结尾,龙哥只不过把他以往拍的电影随便挑了一部,又ctrl+c+v了一次。
廉颇已老,不能饭矣,看人家成龙已回国捞金了,龙哥真的不打算改变戏路,尝试一下爱情片。
各位狼友要嘴下留情,是爱情片,不是爱情动作片,毕竟我还是很尊重龙哥的。
敢死队,史泰龙集结了一批昔日的动作名星,致敬了动作片的青葱岁月。
不知道龙哥是否觉得这种粗暴的方式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情怀,还是较劲重返影坛的第一硬汉阿诺推出了的新作《背水一战》,《爆头》的出现,难免让影迷产生联想。
对比两位稳坐世界硬汉头两把交椅的演员,史泰龙更象劳模,第一滴血从悬崖峭壁的死亡式一越,到洛奇的每一次鼻青脸肿,龙哥将动作片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反思,在票房与口碑上都有不俗表现。
阿诺的电影更象个大款,极尽商业上的包装与堆积,打造豪华的阵容与一流的视觉。
因此,论质地,龙哥的作品更有深度和内涵。
《爆头》的故事比背水一战略显复杂,终究不过是为了展示龙哥的宝刀不老,以及不借助高科技力量下的,最原始的搏弈。
观众如果过多的去纠结内容与形式是否匹配,势必自讨没趣去削弱了观看硬汉电影的情趣,而无法体味到硬汉的魅力。
所谓的硬汉,实质就是普通人力量的外化,用与黑势力旗鼓相当的姿态,去抗衡现实的不公平,让众生,在电影中找到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平衡点。
年近七十的龙哥,力量与外形的展示依旧完美,这是其他硬汉都没能保持的。
就凭这一点,龙哥的作品足矣让我等动作片的骨灰级粉,继续捧场。
前半部分有点无聊,后面才开始精彩。yon don't live forever.why not buy?这是我从电影里面学到的。😂
港.BD 杀 不能杀 杀 不能杀 杀 不能杀 .......标准爆米花..
100年前的镜头,100年前的剧情。
故事很一般,发型很差劲,不过小折刀耍的真顺手,最后的意思是说你再能打也不行了,还是得来发子弹吗?
真没什么意思,睡着了好几次
其实和硬汉派侦探小说很像
史泰龙好肌肉
原来主演是史泰龙啊,我还以为是杰森斯坦森呢。同为复出的个人的片子,看看别个施瓦辛格,史泰龙只有掩面的份儿了。
20130126不错
中文片名很差劲,“赤警威龙”这种俗不可耐的老掉牙命名方式放在上世纪八九十换代还算可以,作为2012年的电影,实在不应该想出“赤警威龙”这种中文片名。英文原名直译是“射向头的子弹”,网络译名《爆头》还算较为贴切
今年两位老先生分别主演了两部动作片,明显史泰龙比阿诺更能打,看上去也更年轻
于是大白烂片就这样了,就是那个棒人身体挺好的(
想起是高二的时候在cctv6看的,一股廉价滥造的味道……
这个年代不会有太多人喜欢这种电影了,这个年代也不会再有太多这种电影了,和敢死队相比动作场面差一些,但是比敢死队有深度一些。如果你要说这种片子能有什么深度,恐怕我只好摊手了。
治疗失眠的好帮手!!!
暴力还是史泰龙,好看,史泰龙的动作从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
老了依然牛逼
史泰龙真的老了..但是60多岁还能这样真的也算逆天了..很老套的枪战片..暴力~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种老套的感觉 很爽~
八十年代录像厅风格的B级片回归,其实偶尔看看这种纯硬派动作片怀怀旧也不错……
韩和史泰龙的组合蛮让人期待 虽然剧情较老 整体来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