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青葱的少女时期,经历了刻骨的初恋和失恋,面临高考,几乎把全部经历都拿来谈恋爱,在对方提出分手那一刻,仿佛整个人生都崩坏了。
我那个时候想,如果让我失忆就好了,失去和他的所有记忆,让我不再想关于他的所有,我就能直面书本,直面高考。
在我大学毕业时期,经历了狗血的被闺蜜出卖戏码。
大学的时候,我们总是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聊天,甚至连上厕所都要一起。
我们曾经那么要好过,我还以为我们会是永远的朋友。
我还以为我在大学期间最珍贵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交过那样好的一个朋友。
可她却仿佛用她所有的行为告诉我,不,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我那个时候想,如果能抹去这四年,让我记不得我们是如何历经欢乐点滴,或许我就能不那么难过。
后来我彻底远离学生时代,步入社会,那些狗血剧情,和那些我曾经永远都不会想象的伤害全面向我发起进攻,我想忘却的痛苦越多,我想失忆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有时我甚至期望,只忘记我一小部分的痛苦也好,让我午夜梦回时,不再感觉悔恨。
可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即使痛苦的事情,在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有记住的必要。
那些Christine忘却的,都是痛苦。
出轨、离婚、被暴力虐待,失去爱人亲人,每种记忆都是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折磨。
可是当她失去了这部分记忆,当她忘记痛苦,她每天仍然生活在惊恐和不安之中,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可以获得简单和快乐。
是不是,就算是那些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刻,最不堪的记忆,也都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拥有了全部记忆,我们的人生才算圆满和完整呢?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想起了其他两部电影,一部是刚看不久的《消失的爱人》,还有一部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的《恐怖游轮》。
我也不知道怎么想起的,反正看到中间的时候就想到了。
妮可的演技完全是没问题的,从前面的迷惘,到后面在旅馆的害怕,都演的十分到位。
柯林真的不适合演坏人啊。
不过这个设定的确很迷惑观众。
影片一开始就对医生的动机很怀疑,还不要钱免费治疗?
哼,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作为妻子,丈夫照顾你这么多年,居然还怀疑自己丈夫,哼,肯定是脑子坏掉了(也的确是坏掉了)。
还好影片还是跌宕起伏,线索层层剥开,又反转,再反转。
总共加上女主角的朋友也才4个人物。
想要拍的不无聊还是很难的。
但在电影院我基本没太走神,中间可能有一两分钟的放松,很快能再回到电影情节当中。
最高潮部分也营造的很紧张(闭眼只听背景音乐)。
感觉,女主角好朋友的戏处理的很一般,尤其是回忆过去的时候那满脸的褶子,完全没有时光穿越感,导演对女配角太不上心了。
相比导演在拍妮可年轻的时候,还是有好好化妆找角度的。
拍的很美很模糊。
结尾就麻麻de。
(不过我的确是光明结局爱好者)
真的是高潮迭起,感情充沛。
观众带入感很强,我们随着录像一天天增加对于Mike的态度也是在好与坏之间呈正弦曲线波动。
尼寇的演技很赞,你可以捕捉到她脸上细微的肌肉变化。
最后结尾虽然逻辑不通,但是我承认被狠狠地感动了。
想起了远在异国的父母,已然潸然泪下。
PS: 感觉医生是典型的自我感觉良好 啊。
凭什么你喜欢你她她就一定也喜欢你啊,还什么移情。。。
PPS:所以这篇小说(出自女作家之手)想表达的一点就是男人都是靠不住的,*除了儿子*,一个想弄死你把你关在家里当金丝雀养,一个承受能力太差自己落跑居然被原谅了,扪心自问如果性别互换的话老太太抛弃罹患老年痴呆的老爷爷会不会被亲朋骂的太惨。
最后果然本一句我爱你就被原谅了,细思恐极。
好吧我承认我心里有点阴暗了,但是道理就在这里,直男癌退散。
本该是主题的“别相信任何人”变成了请相信任何人,除了你的爱情。
故事结构从女主醒的某一天清晨开始,不断的回转,抛出疑问,从“本”隐瞒女主出事的真相,到隐瞒克莱尔,甚至后面隐瞒儿子亚当的存在,然后离婚真相,直至揭露自己的丈夫是施暴者。
以上一层层说不上有多惊艳,但悬疑感没有丢失,已经比中国大部分悬疑惊悚电影做的出色。
But,为何要烂尾?
第一,从开场的暧昧戏就在让女主闪现出带有伤疤的男人的记忆,整部中出现了三次,可谓给足了观众心理暗示,结尾他竟然是个温情的存在,没有戏份。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觉得他才是真正施暴者的存在) 第二,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会立马相信心理医生的话,而怀疑自己所谓的丈夫。
虽然知晓是女主在视频记录中给自己的暗示,但是也没有完全把她对医生之间的信任建立,何况,医生与她认识不过短短几周,还免费治疗,女主真的不怕天上的馅饼会砸死自己麽!!
医生和女主的一戏份可谓是全篇的重点,他的形象也作为施暴者出现过在女主的记忆里,包括在后面给女主打镇定剂,导演给这么多细节而不延伸,让我的内心有点小魔障。
影片中出现了太多的I love you,我都不知道哪句是出于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还是出于生活的习惯。
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是把I love you挂在嘴边,而中国人表达情感很含蓄,说出一句I love you就跟上刀山下火海一样难。
影片最后真正的本出现了,仍然在说I love you,这句话让我听得很难受,你真的爱她吗?
如果真的爱她,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出现,自己的老婆、孩子他妈就这样的被别人领走而自己却不知道。
只能说女主被离婚都真正的ben很少去看望她,甚至就没有去过。
这个地方我是不理解的总体来说,影片还是可以看的,整个影片也是对西方人与人之间关系过分独立的一种讽刺。
直到看到结尾才真正知道everything,情节跌宕起伏,电影并没有很强的哲学性,不过在我眼里,是一部类似外国短篇小说一样的电影。
我唯一的泪点是不管什么也记不得了,依旧记得自己的孩子,让我想起了奶奶,做过脑部手术后没有什么话,最后一句话“路上慢点”成了她的一生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半年的植物人,然后就这样一声不吭的走了,被奶奶抚养长大,还没有做出任何回报的事情,她就那样走了,那时自己甚是的不懂事,“此情可待成追忆”,真正的痛彻心扉是亲人给的,它也会真正成为自己活着的记忆、指引,像她那样的人,那样的灵魂,的确固执呀,我一点也不了解奶奶,或许我连自己也不了解吧,不过有这样的奶奶在我的生命里,也会给我很多受益良多的东西。
电影适合闲着没事干,想要让自己静下来的人看吧,仅仅是一部脑洞比较大一点的悬疑小说了。
粮草?
什么是粮草?
这个词是有典故的,一个字解释就是——大曹县假模假样打击盗版(同时著作权保护一塌糊涂),导致各大经营download业务的网站纷纷转入地下,而发布torrent也被列为禁忌,所以,就有了“粮草”一词来代替。
当然,目前这是我私人的叫法。
事实上这个片子的资源也不难找。
只是在我这里所有资源都叫“粮草”,以后都是,哈。
喏,本片的粮草在这儿:http://pan.baidu.com/s/1o6xB7su然后下面是挤出的奶。
首先赞一下妮可——不是赞她身材、样貌,而是赞她在片中再三勇敢的说出自己已经40岁了:)。
当然,妮可的大长条身材真心没话说,比例太好了。
和她配戏的男主角只能大高个,比如本片的科林菲斯、马克斯通,都是190公分往上。
大烂片《澳大利亚》,也是193公分的狼叔来和妮可配戏。
让我们忘掉170公分的靓汤吧,那部《大开眼界》我怎么看怎么别扭。
好,接下来进入正题。
这个片子最关键的设定是啥?
儿子还活着。
如果儿子死了,那么妮可就没必要费那么大周章,和科林大叔幸福的活着也蛮不错的嘛。
当然,这只是我小市民的苟且想法,妮可作为女主角,必须向往真相和自由。
中间的曲折就不赘述了,因为同样是畅销书改编,《消失的爱人》的手法显然比本片高出不知几个世界。
但不和芬奇比的话,这个片子也还处理的OK,至少不拖。
网上有人问马克斯通到底是什么身份?
他的名字是迈克(工作牌),而科林大叔又是迈克,巧合?
他为什么在妮可知道他叫迈克之后袭击妮可?
在没看原著的情况下,我根据片子的意思做出判断——嗯,是巧合。
因为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来临时,马克照样气定神闲的出现在妮可面前,说明他没干亏心事。
他应该不知道迈克这个名字对妮可的意义。
他在车里说“i am sorry”,是真心实意的sorry,是为了要给妮可注射镇定剂而说的。
所以第二天在电话里他主动说起了这件事。
然后其他就没任何bug了。
顺是很顺,但就是不够勾人。
各方面质素都平淡无奇。
平淡无奇!
为什么?
因为没有魂。
说白了,就是导演和编剧没想法。
厉害的编导之所以要改编一本小说,小说本身精彩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他们看了这本小说后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个想法往往很猛烈,才能促使他们完成那么繁复的改编工作。
嗯,小说改编成剧本,剧本再拍成电影,其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写小说。
姜文的电影,有两部都是根据本身质量不咋地的小说(其中一部还是超短篇)改编而成。
而《在我入睡前》这个片子整个儿看下来,我看不出编导要表达什么。
就只是去除了原著的一些繁枝芜叶,顺利的排成了一部流畅的片子,如此而已。
换言之,就是技术上没问题,思想上严重欠缺。
所以说,好电影好电影,好就好在编剧和导演的想法上呀!
欢迎关注本订阅号“野评人”,公众号搜索goodtobewild或扫描二维码。
更多文章请回复关键词如影片片名、主演名字或者导演名字。
可以到主页点击“历史记录”查看所有文章。
影片初衷应该是走悬疑路线,但实际上于我个人而言,悬疑不足。
未看到原著,不知是否就是这样设计的。
影片一开始就以克里斯廷怀疑本为开场,最后凶手也还是本。
我们只是在一路跟着克里斯廷还原历史和找证据而已。
场景、音乐各个方面也都没能给我提心吊胆的感觉。
妮可基德曼与科林菲尔斯也都是老戏骨了,但是不得不说,在这部影片中表现并不佳。
相反,作为男二的医生,小柒觉得,倒是演的有几分感觉。
马克斯特朗把作为克里斯廷的主治医生的那种微妙关系把握的恰到好处。
每天早晨,纳什医生都会打来一通电话,给记忆空白的克里斯廷解释自己是她的主治医生,引导她从衣柜抽屉里找出自己的录像日记,然后开车去接她到自己的诊室。
对于这样的患者,纳什坦言是感兴趣的。
但是,后来纳什对克里斯廷坦言要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克里斯廷做主治医师,虽然在极力以一个医生的口吻说出,但是似欲言又止。
影评最后,纳什医生在克里斯廷床前,说“Im here”,并且默默地将克里斯廷的真丈夫本领了进来。
这种欲言又止的微妙情愫,在马克斯特朗作为一个医生的庄重外表下,以一个个细微的小动作和一个个无奈的眼神流露了出来。
小柒认为,这是这部影片唯一的一个看点。
额,这样说会不会有点苛刻?
克里斯廷的真丈夫本,一个被声称真心爱克里斯廷,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不得不离开她的男人。
只是不明白,就算爱到不是那么刻骨的话,真心四年未曾丝毫想到过这个病态的每日一失忆的前妻么?
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若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能完全抹杀母亲的存在么?!
而且,最后本的出场,本的那张脸,镜头停了那么久,我以为,剧情又有什么翻转呢,因为他这张脸,感觉比真麦克的脸更麦克一些,结果,高估了编剧。
最后说克里斯廷的假丈夫本,也就是麦克,一种病态的爱。
但是能忍受这样一个人四年之久,每日早晨让她重新认识自己,日复一日,重复,重复,重复。。。
这也需要无比坚韧的毅力啊。
若是不寻找真相,女主一直这样在麦克的呵护下走下去,会不会更好。。。。
一句话,可惜了三个好演员。。。。
老实说,是冲着科林叔去的,可能因为平时都不太喜欢悬疑惊悚类的电影……所以看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虽然里面有好几个bug,像是可疑的医生啦,抛弃女主四年不闻不问的丈夫ben啦,或者是后来见面的儿子亚当啊(私下认为既然他们都还爱着妮可,为什么能做到四年来毫不联系?
)最紧张的是在科林叔打了女主一巴掌后女主打电话给她朋友,而女主的朋友后来告诉她ben已经四年没有跟她联系了的时候我整个人就吓到了……一下子将视频暂停然后拔掉耳机,就有一种不敢继续看的感觉……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是全片反转最大,最恐怖的一段了……好吧……别的不说,但是科林叔就可以让我打五分了……看了前几个影评……没找到几个分析科林叔的这个角色,难道没有人喜欢科林叔这个角色吗?
他虽然偏执……可是真的远远比真的ben要爱女主啊……光是那深情的眼睛啊……从一开始科林叔对女主说i love you就觉得他很深情啊……后来他承认他不是ben的时候说拜托女主别走don'leave 女主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可是女主坚持要走,叔就叹了口气让了道说让她走,结果后来他又反悔就开始动手打人了……他说要走一起走要不都不能走,我想这可能是测试……如果女主真的走了他就绝望了,可女主偏偏是真的要走……(虽然换作是我……我也会很怕……)在知道科林叔是mike的时候我瞬间想通了为什么之前妮可告诉叔一切的时候叔那么生气甚至挥了她一巴掌,打到流鼻血……因为叔问她你外遇了?
妮可说的是她没有外遇,她非常爱他,ben,而不是mike,她甚至否认了他的存在……当最后知道真相的时候我想可能女主心里会有一个念头闪过,哪怕只是一瞬间,如果什么都不知道该多好,真相远比谎言残酷。
这么多年来都费尽心思地编织些谎言……不能以自已的真是身份而是以一个自己很痛恨的角色存在在喜欢的,深爱的人面前,(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科林叔给女主看了孩子亚当的照片之后女主伤心痛苦,而叔却是颇为烦躁的收拾照片,当时的解释是他已经麻木了,但事实上mike对亚当根本不怀好感)如果感情没有那么深……真的做得到吗?
仅仅因为偏执因为不甘心?
但或许这样的结果对科林叔这个角色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他的生命里不会再出现克莉丝汀了。
所以私心不喜欢结局真的ben一句我爱你就让女主原谅了他。
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很不支持家暴……
(有剧透)这部电影的优点是演员卡司真心不错,主角配角都不是花架子而是真正有俩把刷子的实力派。
但漏洞也比想象中多:妮可的脆弱层次浅了;强叔这个角色还可以多耍出几个花腔,就这么浪费了太可惜;最后的丈夫儿子真是笑死我了;另外,2014年还用砖头手机是在嘲笑观众智商?
拍电影是需要野心和冒险精神的。
这片儿就和当年那部诺顿的《一级恐惧》一样,那么好的本子那么好的演员,明明可以做出惊艳味蕾的菜,偏偏制作方煮了一锅杂烩汤。
另外,男主和男配俩个换下演员应该也可以演,不过那就没意思了,好坏一目了然。
至多三星,多一颗星是给衣冠禽兽版本的脸叔(Colin Firth),还算有惊喜,他演绅士我真心觉得一般(自动顶锅盖):因为绅士是有标准的,有标准的东西你演起来只要往上靠就行了,有难度,但缺新意。
而且脸叔的演技在我看来就是成也内敛败也内敛,他总那么温吞。
而男人这种动物是需要真正的爆发力的,不是狂叫嘶吼,不是手舞足蹈,是整个人物的张力,只是站在那里就能如山似岳的那种张力。
但这里,他穿着同样的白衬衫、同样的西装,演内心阴暗的变态明显就比较出彩了——人物不再表里如一而是有了冲突,疲惫的欺骗,病态的迷恋,镇定的暴戾,把那么神经质的台词用优雅温柔地嗓音说出来真心有趣,如果他可以再年轻个五岁十岁,武力值更高一些,旅馆对峙那场戏再丰满一些,让Mike比现在的更俊美更立体,那这个人物完成度会更高。
至于武力值这个东西,作为观众我只能叹息了,真心没办法啊……英国男人自古就是脱了衣服不如穿着好看,这里也不是靠装备和耍帅打架的kingsman。
不过已经有浴室有镜子有壁啪有后入式有意乱情迷了,我们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不是。
没看到很多影评里妹子们都已经被迷到三观不正了么?
三星半。溫良謙恭順養成指南。如果電影結束在mike最後那個電話處,像gone girl一樣適當留白,其實懸念鋪設算是不錯。CF最近的角色各有特色,還是這次這個更過癮。
6.5/10,看过,还行吧
不怎么妙,我的建议还是去买本原著看吧。
一般
一个偏执狂抓着一个失忆者的故事 好端端的让一个精神病风度翩翩却没人爱 让正牌丈夫对妻子毫不关心还一副农民相 最终女人却一心找儿子的这个设定是闹哪般
马强和科林叔真帅啊,真帅啊,真帅啊,真帅啊……
故事不太好,导致成品不给力,白瞎了两个好主角。
话说Collin的假Mike就被女主角这么搞来搞去搞了四年才奔溃,要不是开始打女主的地方大概我要和很多看脸(…)就好的妹子们一起觉得女主和这个人在一起也蛮好了。而且一定是看脸的关系觉得Collin正常的时候真的对女主一往情深啊…但看到最后还只是个神经病啊!不过这什么男人皆可抛唯有儿子真的结局……
6.0
平庸
三星半吧…真的,除了结尾前面的节奏都赞赞的…
原来国外也有这种囚禁play...
结局太俗了,选角有问题。基德曼好老QAQ
点解记忆只能保持一天?一天之中睡着不会影像记忆?最后怎么醒过来的呢?OST不错。
细节不能推敲~叔演的也很平~尼可也弱~当然了~马强帅爆了
二流小说改编的三流电影,原著本来就不很出色但也算得上合格的悬疑小说,好好改改也不是铁定成不了经典,结果电影弄得更差劲。满满的故作玄虚,一个精神失常的女主角和一个满脸阴沉的男主角,简直就直接把真相放观众脸上了,而且片子太短,情绪很难到位,浪费了影帝影后的联袂。
听说原著不错看?可这改编略寡淡啊。影后影帝齐上阵真是浪费了。
马强太有feel了,以至于我完全忽略了脸叔
Colin Firth也有不适合的剧。所以演什么像什么的前提是——会挑剧本。
虎头蛇尾的故事,在电影最后五分钟前,都是一部极为精彩的悬疑片,妮可终于在一部电影里展示了她原本就精彩的演技,柯林演的坏人,总是让人恨不起来。但是最后的结局,真是,一定要母子大团圆来烂下尾,隔壁的大妈都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