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暖纯情无邪的朴修夏,到中二执着正义的丁宰璨,李钟硕从未摆脱“我是超能力美少年,我要把公平正义带到人间”的铁律。
虽然很迷人,但我一直觉得二硕“原地踏步”太久了。
毕竟韩国的电视剧业与电影业的画风完全不一致(电视剧多走轻快浪漫路线,娱乐性更重;电影多走暗黑现实路线,艺术性更高)如果二硕把自己的人设在天使路线上僵化了,就会更难在电影圈掀起风浪。
然而,在韩国的社会价值观里,电影演员是比电视剧演员更高一级的存在,一般有追求的演员都会在电影圈寻求突破。
(事实上宋仲基赵寅成宋慧乔韩孝周这些爱豆,都主演过优秀的电影作品,比如《狼少年》《卑劣的街头》《绝密跟踪》。
二硕虽然有过电影尝试,但都反向平平且人设雷同)听说二硕要出演变态杀人魔的时候,我还隐隐担心,想着这个跳跃真的太猛,一不小心怕是要摔。
结果是,我不得不说导演选对了人。
金光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变态杀人魔,出生于权贵之家,过着优渥的少爷生活。
从他和受害女孩居住环境的天差地别就可以看出,在贫富差距巨大的朝鲜,金光日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新鲜”、“珍贵”这一说。
除开物质,在政权大于一切的朝鲜,金光日作为当权者之子,就如同太子一般,在权力的庇护下谁也不敢动他一根汗毛。
这样一个生而优越的贵族,从根本上,就是冷酷无情、漠视生命的。
所以在女孩被他的手下肆意蹂躏直至奄奄一息时,他却能欣赏着古典乐,在一旁优雅地吐烟,甚至勾起一丝玩味的微笑,最后再仪式感十足地用钓鱼线勒断女孩的脖子。
在即便是在父亲失势时,也能凭借自己情报持有者的身份,获得美国人的庇护,所以在其他国家也从容淡定地犯下一系列不可饶恕的罪行。
这样一个贵族气质的变态,本来就需要李钟硕这样的天使面孔来演绎。
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一系列血腥残酷的犯案,这样的震撼的冲击,极大地引起了观众咬牙切齿的反感,以至于最后五分钟,能让人畅快淋漓地泄愤。
二硕也为这个角色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金光日最标志性的表情是笑,而二硕把每一个笑都拿捏出了微妙的复杂感,或蔑视,或得意,或冷峻……
金光日安静地看着女孩被凌辱
金光日微笑着勒断女孩的脖子
轻蔑
得意
金光日拔枪杀掉警察
哈哈,还不是被我干掉了
你还不是必须来救我
临死前
死前唉一古,虽然金光日死的时候我很开心,但后来反应过来是二硕。。。
居然在我面前赤身裸体被人断腿、爆头、砍头。。。
突然好伤心⊙﹏⊙
我觉得完全可以在韩国类型片里新增一个门类,就叫“热锅蚂蚁片”,《杀人优越权》,这可不就是“热锅蚂蚁片”的典型代表。
这类影片呢,把大环境溃败当成一口大锅炉,然后把里头的人物都给烹煮成了困在其中的野兽。
在权力跟暴力产生的蒸汽里,这些人物反复地被折腾,到最后都异化出了一种畸形的生存状态。
导演朴勋政看似在用那种冷峻硬朗的镜头语言,把东亚大环境生态里最阴暗的角落给撕开了,但实际上当特权变成了能随意杀人的执照,那所谓的正义啊,可不就成了权力游戏里的牺牲品,让观众心头笼罩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爽感。
忍不住还是想吐槽几句,所以打算多写几句文字,朗读部分交给我的数字人。
建议韩影坛给“热锅蚂蚁类型片”申遗《杀人优越权》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今天是2025年3月10日,这片日记关于《杀人优越权》。
1. “热锅蚂蚁”困境《杀人优越权》搭建起了一个一层套一层的压迫体系。
由李钟硕饰演的富二代,靠着他父亲留下的资本,还有对别国的线索价值,就在三方的复杂博弈之间,肆无忌惮地暴力。
金明民演的男1号,他暴力办事,实际上是底层工作人员对大环境没办法发挥作用的一种绝望反抗。
再看张东健扮演的男2号,陷入了一种特别黑色幽默的境地,一边得维护大环境表面的样子,一边又得讨好别的主子。
这种一层一层上级施加的压力,就好像是一直在升温的锅炉,把所有人都给熬得快疯了。
你瞧,男1号从一开始暴力工作,最后发展到跟被富二代秒杀;男2号原本是维护大环境的人,最后却变成了动用私刑的执行者;就连朴熙顺演的那位北方的正义人士,也没能逃脱,大环境墙头草下的丧鼠命运。
和港片《焚城》那种“用侠义对抗资本”,叙事特别干脆明了,直接把具体人物搬出来的风格不一样,韩国这类“热锅蚂蚁片”有意把正义和邪恶之间的界限给模糊掉了。
富二代可不是传统那种单纯的变态杀手,他其实是特权人士的一个象征符号。
他听着肖邦的音乐杀人,用鱼线来行动的样子,就像是权力集团优雅地实施暴行的一种隐喻。
当美国工作人员嚼着口香糖,特别轻松地说“他很值钱”的时候,你就知道,在大环境的棋盘上,个体的生死早就成了可以随意摆弄的筹码。
但这这个大环境有人敢动吗?
男1号被秒,男2号公报私仇,突然回想起《焚城》里刘德华饰演的角色也同样下场落魄,但最起码把根给拔了。
《杀人优越权》显然没这底气。
2. 异化生存的暴力美学这电影最让人心里不爽的地方啊,就是它把大环境内生存的那种矛盾给揭示出来了,但不提供解决建议:那些一心想要维护秩序的人,到最后反而都被这个秩序给改变得面目全非。
就说男1号搞暴力工作,男2号怎么就突然跟男1号桥上抽根烟之后就黑化了。
倒真不如北方正义者跨境追杀后,面对环境里那种暴力,通过船上墙头草表现出来那般简单干脆。
这种异化在画面和声音这些视听语言里,形成了一种很乏味的相互呼应。
你看啊,冷冷色调的蓝白色光影,就代表着大环境机器一样又冷又硬;暖色调的橙红色呢,又暗示着暴力的本能在往外冒。
当男2号和男1号在澡堂对谈的时候,这两种色调撞到一块儿,不但没有把“以暴制暴”这种事儿的荒诞感推到了极点,反而把自己的套路话视听语言暴露的一览无遗。
导演在这种套路上用了好多前景虚化的镜头,像警察局玻璃上的倒影啊,车窗外模模糊糊的街景,还有审讯室的单向透视镜,这些视觉上的东西组合起来,就营造出一种“不管是谁都在被监视”的压抑感觉,但全片就只有压抑了吗?
结尾那场戏换成白天不行吗?
就连富二代行动的时候放的古典音乐,在那优雅的旋律和血腥画面的强烈反差下,本应该完成对特权人士那种“打着文明旗号干坏事”的嘲讽,但却实现了猎奇观众满足自我臆想的功能,硬生生的把《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文艺反派强加到他们的剧情里,也不考虑考虑是否合理。
所以,最后脸绷了俩小时的富二代,突然绷不住的时候,演技如此拙劣,不是演员问题,是这个电影他骨子里崇拜特权和暴力,自己忍不住表达出来而已。
3. 类型叙事的困局与突破虽说这部影片在韩国犯罪类型片里算是质量挺高的,但还是没能摆脱“热锅蚂蚁片”那种模式化的套路。
从《特工》到《首尔之春》,韩国导演好像都掉进了一种创作固定模式里。
他们习惯用一层比一层厉害的外部压力,来代替人物内心的成长变化,用黑幕去解释角色所有行为的动机,最后靠私人决定这种方式来让观众发泄情绪。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确实能让观众一时看得挺爽,可它把对人性深入探讨这方面给削弱了。
就像男1号中枪倒地的时候,观众印象更深的反而是李钟硕演的富二代那邪魅的笑容,而不是男1号这个角色本身的悲剧色彩。
不过有个地方挺值得吐槽的是,影片在对权力进行剖析解构这方面,展现出了一种特别的孩子气。
导演通过富二代这个特权者的形象,本来想揭开了北方大环境的一些问题,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自己大环境的“买办性”以及大腿的霸权,试图把自己大环境的残酷现实给说破了。
但这种把一个人的悲剧,跟国际大环境寓言绑定的想法,在大环境变得比电视剧都快的时代,显得极其落后。
《美国队长4》那边随着新闻一直补拍的事儿,证明这种狗血的所谓讽刺电影,其实也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做给现实中的大领导看的墙头草行为。
还是劝想发这种财的导演们,有点自己的操守,多拍点能留下来的作品。
最后,像北方正义者把受害者照片撒向大海,男2号的子弹射穿富二代眉心,这些镜头充满了仪式感,但说到底,它们也只是跟本片导演的创作一样,拿行为艺术致敬权力游戏里短暂至高点而已。
影片结尾又回到香港公寓,这种环形叙事方式,其实不小心对照了这种类型电影的制作就像幽灵一样,还在四处游荡。
拍一部无头绪的电影没有用,杀死一个富二代角色没什么用,因为在大环境这个温床上,还会不断冒出无数个像“VIP”这样有特权的人。
这种没办法解决的宿命感,其实就是韩国电影从业者心里那种集体焦虑差不多:都是热锅上的蚂蚁。
好的,以上就是《杀人优越权》的电影日记。
对于这部电影没有一定社会沉淀和对政治接触的人可能会看懂但不会这么有感触,政治跟职场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职场无非是钱,大不了可以退出,而政治则是不能躲避的它在你身边每一个角落,你不能闪躲不能不理,可能很多人觉得自己与政治没有关系,只不过你不知道你只是政治的最底层,你身边的所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医疗,警察,军队,教育,宗教信仰!
好吧回来说电影!
杀人优越权,这可能是中文译名比较不错的一次,我想翻译的哥们应该也是看了电影翻译的,我们的身边有太多拥有优越权的人,杀人可能是你不能想象的,但它就是存在,一个美少年优雅的听着音乐,笑容很阳光,这可能是导演想要的反差吧,影片内容我就不在这里阐述了,很多人说看不懂,里边有几个关键名字,张成泽和金。。。
这是朝鲜政治核心人物,影片一开始也是在朝鲜一个正义的警察知道是谁做的,面对上级的调令无能为力,最后被虐杀,在绝对权力与政治面前蝼蚁的无力感体现的很明显,不想说太多剧情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看,在朝鲜他杀了很多人,韩国有,香港有,俄罗斯有,朝鲜有,为什么没人抓他?
因为他在我们之上,对于国家而言他掌握的信息似乎比几条人名更有用,在政治面前人命只是个数字,没人在乎,这个世界总是再说众生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可是历史上好像真的没听过因为王子杀害平民被判罪的,导演很大胆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没人敢讲的故事,我很谢谢他,我说了很多没有写导演的手法啊,影片的有代表性的场景等等,一部好电影不是讲故事是打开你的眼界,我不想给大家剧透好电影需要自己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看了6.8的评分太心疼了,很多人打一分,我想他真的没看懂,这种片子拍出来太需要勇气了,在中国应该不会上映吧,在绝对权力面前和政治利益面前平凡人的正义与公平不存在的!
不是灰暗而是现实!
所以照顾好自己吧尊重游戏规则在这个阿修罗场坚强的活下去吧!
该片讲述了从朝鲜来的V.I.P成为连环杀人事件的嫌疑人,韩国特别调查组、朝鲜秘密特工、美国CIA以及韩国国情局要员为此展开联合缉凶的故事 (此段来自百度百科) 我要纠正一下,不是展开联合缉凶的故事,不是,是重重矛盾,都惩不了凶的故事,各方面为了利益、和惩凶角力的故事。
导演是朴勋政,我对这个导演是很有好感的,我看过他导演的《新世界》,感觉很好看,那种男性的魅力在他的导演之下,特别的迷人。
所以他的片子都是男性为主的。
这部也是这样。
这部片子,看了几天才看完,因为真是郁闷,看得人郁闷透了,有种绝望感,整个剧情都是敞开的,明明知道谁是凶手,但是,谁也不能把凶手绳之以法,那真是绝望啊。
这里面演蔡易道的是金明民,很赞啊,很赞啊,把一个办案有自己风格,个人又些屌丝的个性演得淋漓尽至。
应该这么说,这里面的四个男主,除去李钟硕,张东健、金明民、朴熙顺,都演得非常好,挑不出毛病。
至于钟硕同学和些这前辈相比,还是稚嫩许多,演技尚需要磨练,他演变态啊,只有7成像。。
应该属于19禁吧,很是血腥,所以,不要吃饭的时候看。
另外,看这片子的时候,不要代入现实,要不然,会真的特别绝望。。。。。。
我个人认为这片子还不错,仅代表我自己。。
首先谈谈其他豆油的影片解读,然后一大票评论区,我不知道他们那些人是真傻把电影当真实历史信了还是反串?
更多评论真的不能看,看了能把人笑掉大牙!
鉴于此起彼伏的电话诈骗案例,甚至有上千万的被诈骗案例,我倾向于评论区某些评论真的是对现实认知不是通过历史,新闻等来了解,而是真通过看了几部电影,几部电视剧就信了认为是真实的。
当然回归本片,老规矩,题材主旨非常好,通过一个朝鲜官二代精神病连环杀人犯,因为政治原因,朝鲜特权。
中国香港,韩国,都因为大boss是美国的原因而无法抓住进而判刑。
在这想谈下,影片一闪而过的关于在香港杀了人而CIA可以让他轻松脱罪的原因。
因为香港的司法权被英系法的法官掌握,也就是目前英系法的老大美国和小弟英国掌握,虽然有据说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新西兰一类的聘用法官,但是五眼联盟懂的都懂,至今香港的法官还在戴着一头羊毛审案,而香港的底层法院目前虽然有了部分华人替补,但是香港高院还是掌握在一群鬼佬手中,所以叫对方轻松脱罪。
「顺便热知识,在港区国安法没执行之前,香港美领馆巅峰时代拥有雇员上千人,港区国安法落地,美领馆开始卖楼减员」顺便在浅谈下,为什么韩国没有自主权,舆论军事还是政治。
首先军事,因为朝鲜韩国签署的停战协议,而不是和平协议,也就是说他们还在内战中,当然内地还台湾连个停战协议都有没,一直在理论内战中!
而在停战协议签署后,中美都承诺退兵,所以我们痛快的退兵了,而美国耍无赖,地面部队撤了,留下了空军基地。
所以导致韩国的军事指挥权还是在美国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没有军事自主权。
其次就是政治自主权,这点上,美国是通过韩国独立的检察系统来控制韩国政治自主权,毕竟所谓韩国民主化了嘛,要靠选票上台执政,那么在拼选票和投票就不是美国人可控的了。
那么怎么控制呢?
用检察系统通过司法系统来控制。
同样在日本,也是一个模式。
所以搜索新闻大概就知道,只要不太听话的日韩领导人都脱不了在下台之后在司法系统走一遭,给他们国内政党领导人威慑。
经济自主权,简单说,在美国对日韩经济扶持阶段,确实没有对日韩经济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日本经济腾飞后挑战美国导致美国立马报复通过政治施压搞广场协议收割日本,韩国被收割则是通过97东南亚金融危机,华尔街顺利将韩国从银行到财阀收割了一个遍。
所以电影表达更多是情绪,思想表达,并不是真实历史表达,请某个豆油不要用影视作品学历史和时政!
这电影我给十分,中国永远不可能敢拍,美国拍都得琢磨琢磨,韩国估计也是为了过审核剪辑过的。
满满负能量,在最后五分钟之前,你看到反派帅哥的笑时恨不得砸屏幕,你在怀疑人性和这个世界。
好在,还有最后五分钟。
哦,也许不是最后的五分钟,我说的是那五分钟,本片唯一让人从压抑中解脱,畅快淋漓的五分钟。
那五分钟,你才觉得当一个人类,不觉得羞耻
一部电影黑了三个国家,朝鲜、韩国、美国!
朝鲜的高官二代VIP,不仅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还偏偏有虐待杀害女性的嗜好,在多国及地区都犯下滔天罪行,但凭借特殊的身份在各国都规避了法律的制裁,还杀害了曾经逮捕他的两个警官!
虽然最后被韩国的国安局“正法”,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失势,没有了利用的价值!
如果他的父亲没有被清算...虽然故事可以找到对应的原型,但真实人物是否是这样的变态还不得而知!
但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这样的人渣,尤其是在独裁国家,顶着绝对的权力而鱼肉残害百姓,对于这样不能接受法律制裁的人渣,也许只有杀手才能完成毁灭他的任务!
果然,午夜的雷雨与19禁才是最搭的。
开篇真的很抓人眼球,但中间故事的时间地点从开始的平壤到几年后的首尔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
直到继警方后的安保与美方两势力的初步亮相才搞明白故事的梗概。
不温不火的剧情居然也能抓住人靠的是什么?
反正我是被对暴力分子的深恶痛绝、正义分子的一腔热血以及灰色地带立场的不明就里这些个多重情感疑问的交织起来的网带动着的。
影片推进到正义使者被杀、灰色地带的感情迸发,突然心中也升起一丝同情的味道。
很是同情韩日尤其是韩国。
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死在自己面前的是知己或者兄妹、同胞,自己也不敢乱动,奴颜婢膝的在他们“主人”的座下仰人鼻息。
他们不敢与“主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唱着不同的歌曲说不同的话,绝对不可能有不同的主张。
还美其名曰类似攻守同盟的欺人欺己的荒唐话,好是可悲啊。
好在片子最后张东健由灰转白,保留了韩国朋友一丝自己还是有主观思想的愿望吧。
李钟硕其实对我来说是个有毒的演员。
还记得很多年前,在《来自星星的你》大热之后,我开始对韩剧刮目相看,觉得质量比以往高了很多,虽然韩剧一贯还是“一切都是为了恋爱”为主旨的,但还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找了一些评分高的韩剧来看。
其中就有一部是类似奇幻题材的,也是男主角有特异功能,就是《听见你的声音》。
事实上,《星你》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和华丽的画面和场景有关,加上题材新颖,确实很吸引眼球,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外星人的题材。
直到看到《听你》,虽然还是恋爱主题,但是却让我看到了韩剧除了恋爱大过于天之外,也增加了很多现实气息,非常喜欢里面一个个案件所透射出的那些人性的东西。
回想过来,和去年那部日剧《非自然死亡》给我的感觉有点类似,当然这部日剧的主旨不是恋爱的,所以拿来相比并不公平,但就案件透射人性这一点上来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细腻拍摄手法。
况且《听你》是2013年的剧了,我看的时候是2014年,当时真的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也是让我觉得《听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星你》要高一个层次的原因。
事实上,至今以来,已经五六年过去了,《听你》我完整回顾了不下三次,每次都还是能被里面一些东西所打动,被里面个性鲜明的人物所感动,而《星你》,就好像是存在记忆中甜美的冰淇淋,虽然我承认非常美好,但是除了刚追完之后回顾一些片段剪辑外,真的一次都没有完整的回看过,哪怕一次都没有。
也同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更多的沉迷日剧那些题材更丰富的剧中了,但是那次偶然和人聊起韩剧,聊起李钟硕,我又有了回顾《听你》的欲望,于是又找出来看了一遍。
果然,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喜欢这个少年啊。
不得不说,李钟硕演的真的太好了,少年的早熟,纯真,假装大人的成熟,小心思,又很聪明,但也带着一些自卑,自责,善解人意,又时而孩子气,既忠犬,又会小耍坏,那个蓝色海洋馆背景下的吻,那两滴顺着眼角泪痣掉落的眼泪,无一不打动着我。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部《V.I.P.》竟然又带给了我惊喜。
而这一次,他的笑,似乎还是那么纯真,却莫名透着一股让人脊背发凉的感觉,明明还是那个少年,却能注入如此不一样的情感,不知道改变了什么,但是就是让这个变态的角色,让人从心底里觉得害怕起来,这个明明长着如此俊美脸蛋的男孩,这个明明笑的这么纯真好看的男孩,这个明明上一秒还仿佛是看着情人一般的眼神,却为什么如此令人害怕,果然下一秒便拿出了鱼线。。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很迷恋过哪个韩星,甚至也没有特别迷恋和关注过李钟硕,但是每一次回顾他的剧,回顾《听见你的声音》,无论过了多少年,我还是会再一次爱上朴修夏,还是会再一次爱上李钟硕。
我觉得,李钟硕有毒。
对李钟硕的印象最初还停留在匹诺曹男主阶段,想不到曾经的暖男小鲜肉转眼变成变态杀人魔,一部电影突破如此之大,不禁让人感慨,这才是演员与流量间的区别。
开头田园偶遇清纯学生妹,不自觉把人带入男神韩剧的桥段,然而下一秒就是血淋淋的虐杀,代入感之强看到让人窒息。
随着剧情不断的反转,一遍遍被抓被放,直到最后十分钟电影来到高潮,尽心竭力寻求正义的朝鲜特工被反杀,杀人魔继续逍遥法外,此时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怒火,拍桌怒骂导演有必要把电影拍得这样黑暗,好人全部含冤而死,杀人魔无法无天。
然而电影最后十分钟再次反转,久违迟到的正义也终被执行。
不得不佩服韩国的导演,能把人物形象塑造的这样让人恨之入骨,看完电影仿佛切身经历般的感同身受,如果真的是由真实事件改编,那必将又是一部如《素媛》《熔炉》一样深深震撼三观的电影,万幸这些情节只存在于导演的虚构中。
最后真的想说,几颗子弹不足以洗刷反派的罪行,如果不能让其切身感受到死亡的恐惧,都算是对反派的变相解脱,对畜生没有人权可言。
令人绝望的笑容
奔着李钟硕去看的。没想到镜头这么少。其他几位就一直耍酷???什么烂电影!
应该先用刀的啊混蛋
怎样都要死磕的南北对立&联合,反社会反人类细皮嫩肉欧巴,可怜了张东健这么久才在大银幕上看到,开头结尾怒刷存在其他时间不在线,以及越狱来的老坏蛋我不记得你叫啥了演技都在嚼了半个片长的口香糖里。题材有些老了,但是阵容还不错啊,砸了呢。
张东健真是越老越帅
毫无意义,唧唧歪歪,磨磨唧唧,又一部韩国YY北朝鲜皇族权贵的烂片,运镜、剪辑几乎低级到无药可救
套着南北外壳的连环杀人案电影,所不同的是凶手早就抓住却不能定罪,从这点上,“南北”的背景设定还是有用的。但整个片子总觉得少了气力,当然最后那一枪还是很爽的。
境外势力媒体恶意抹黑我朝根本没有杀人和轮流发生性关系一样只是提前结束你的生命 而已(笑死我了,评论里看到还真有萌豚说又一次抹黑)
各方政治博弈拍成了葫芦娃依次救变态,政治惊悚电影拍成了r级罪案片,结尾还带了点民族主义私活。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
这个反派还真是毫无理由的变态
除了冷笑和耍帅,李钟硕演的这个富二代就是一“软蛋”。整部电影看下来,就是寄生虫之间的鹬蚌相争,女人受罪。
对朝鲜着墨不多,主要还是试图模拟一种国际政治的细微体验,但是显然用力过猛,基本变成一种vengeance porn,“朝鲜旧人的老中bank account”是韩国电影的一大meme
这部剧血腥场面很多,真的血很多,感觉剧组血浆用不完。
韩国黑起别人来也不遗余力,连他自己美国爸爸一起黑
裸体少女
一直对南北韩的政治题材电影很感兴趣,因为充满好奇,这部的主演阵容又都是我喜欢的演员,看完真的对李钟硕又有了新的一个认识,看了他很多的电视剧,觉得演技很有张力,这个角色让我看到了他在电影上面的潜力!
有些场景关于残暴,即使看过类似的电影,还是觉得剧情让人不舒服。
还是挺好看的。
原来是这样的“纽带” 女性在这部电影里面完全没有话语权 是真的一句台词都没有 重复出现的被害者的现场和照片真的把我气到了 凭啥啊!!李钟硕突然穿貂皮大衣那儿笑死我 李钟硕演技放电影里头也太不能打了 而且他的脸最后一次是不肿的应该就是匹诺曹了吧 昨天看完翻了好久以前的嫩嫩的cut看5555 金明民和张东健都好帅!又一次被金明民帅到!!朴熙顺太冤了!
没看完
也把美国人的臭脚捧得太高了点吧。杀人魔可不是用小白脸+冷笑就可以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