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
Sardar Udham,刺杀英国总督的锡克复仇者,印度刺客
导演:舒吉特·瑟加
主演:维杰·卡沙尔,肖恩·斯科特,斯蒂芬·霍根,Amol Parashar,芭妮塔·桑德胡,柯尔斯蒂·阿弗顿,安德鲁·哈维尔,Sam Redford,Albrecht Zander,蒂姆·贝灵顿,马克·林伍德,西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英语,俄语年份:2021
简介: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40年3月,乌达姆·辛格在伦敦枪杀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事件始末。年轻的乌达姆·辛格立志投身革命,争取自由平等。1919年,乌达姆·辛格亲眼见证了阿姆利则惨案,于是参与革命奋起反抗殖民统治者,后被捕入狱。获释后,乌达姆·辛格辗转逃到伦敦,潜伏于当地革命组织,等待报仇。六年后,他在卡克..详细 >
最后这射杀场景,救援场景,跟70年后如出一辙。人类,果然没有在进步。
贴两个里面的台词“统治印度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没有我们,他们将重回野蛮、抢劫、互相残杀。白人的负担就不仅仅是非洲男女了。”、“(阿姆利则的屠杀是)他们应得的。你不能反抗还期待得到奖励。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忘恩负义……你会为了救十个人而杀一个人吗?杀十人救百人,杀百人救千人,杀千人救万人……恐惧是威慑。旁遮普还会有另外一条河流——血河……恐惧是关键。恐惧起作用了,我用残暴结束了甘地的影响”。这就是帝国主义的核心本质和底层逻辑。虽然过了100多年,你觉得他们的想法改变了吗?你还对他们抱有幻想吗?老人家曾经告诫我们:“帝国主义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
用碎片化叙事讲政治氛围如此紧张的故事是一大败笔
真人真事改变的政治纪录片。虽然得到了印度奥斯卡的多个奖项,但是对于我这种对政治片无感的人来说,也许也是因为和我自己的三观不符,还真是看不下去这种政治复仇类的影片。不过作为一部公认的好片,如果对这个题材有兴趣的人还是可以找来看看
最后有点拖。100年后。没有道歉但首相换成了印度裔。
在自己国家高喊言论自由,在其他国家对集会人群开枪后问:外面安静吗?近年来的印度电影值得敬畏!
“Revolution is a dangerous game!” 英帝居然还没为“札连瓦拉园屠杀”正式道歉!
看完全片就能理解为什么采用这样一个倒叙插叙的方式,主人公的刺杀行动不及1919年射杀平民惨案震撼程度的皮毛。在本土讲民主法律,在别国搞殖民压迫,帝国主义嘴脸一向丑陋。记住了其中一位革命者的话,自由了之后做什么,我想可能是去看一场卓别林的电影。
剧情
故事拍的一般,但精神以及内涵还是很好的,表达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印度反抗运动的代表
电影果然还是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
确实有些太长了,拍得是挺精致的,技术上下了功夫,摄影很美,不过剧本写得有些泛泛,人物塑造也比较表面。
叙事过于冗长
真实的事件,充满力量的电影。顺便说一句,电影开头主角出狱走出大门时,背景里传来的行军口号的真正台词为"Reform line, quick march",也就是红警三动画开场的那句带给大多数人空耳的金坷垃,给他的真正台词。
2022.8.14BIFF长楹天街。3.5星。历史事件确实很惨烈,画面以此类电影来说很合格,但是这个叙事太冗长了…惨案晚上的部分需要更直击人心的镜头设计,不是把救人反复重演就能表达男主人公感受的。冲击力被漫长的叙事削弱了。
大屠杀场面绝对令人震撼,都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原来印度也还是有人反抗的,不仅仅是非暴力不合作。
为什么我看的版本所有角色都是一个人的配音在念台词....
印度的民族英雄
亚洲也有两个类似的人物,一个叫安重根,一个叫尹奉吉。
阿姆利则惨案!那些廓尔喀士兵面对那么多妇孺怎么下得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