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没错,但我觉得仅限于前半部分,而非所有,到了后面,收尾收的太潦草了,也许是,我还是期待着在那个世界,梦马可以得到更好的未来,哪怕在现实中,这些的人永远可能不及她的百分之一是啊,她已经足够幸运了,她遇到了对自己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妈妈,尽管可能有些控制欲,但是现实中很多的人,可能在出生没多久就会被遗弃。
她还遇到了那么好的朋友,男男女女,带她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和色彩。
她还有自己那么优秀的手艺,也能抓住一些机会。
其实,这部片子,更让我感触的,还有日本的文化,我们对待残疾人可能真的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公交车、地铁每个地方都有专人帮忙,所有的地方也基本都有电梯,所以梦马几乎可以去到所有的地方,在中国,可能还需要很久吧。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天真善良的梦马可以得到更好的,比如性。
这个片子,终究最后还是以另一个方面的圆满来掩盖了这个方面,其实我真的一直一直期待着,梦马可以和小俊来一段什么的,害,终究还是回到了现实。
而且影片前面的立意,她的对外追逐,最终就仿佛没有什么结果一样,找到了姐姐,没有见到爸爸。
也没有交代清楚爸爸妈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可能导演也是希望通过演员的只言片语,让观众意会吧,但是终究还是有些突兀。
但是梦马真的教会了我好多,其实本质上看,她比很多的健全人都自信。
在麻烦的时候,也是礼貌的说谢谢,总之,我本没有看到其他残疾人的自卑在她的身上。
人生没有哪个37秒可以重来,哪怕只有1秒,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接受现在的自己需要勇气,走向未来的自己需要身旁的支持。
被困住的精灵不会懂得张开翅膀,一旦逃出笼狱,她会看到大海,看到雨林,看到万紫的霓虹,还有善良人们的心脏和笑脸。
电影的前半段是现实,铺垫和冲突都非常完整,也有惊喜。
后半段则过于理想化,而且言语表达多于内心和细节的深挖,典型的日影走向和操作方式。
37秒,发生了什么?
37秒,又能做什么?
导演将「37秒」定为片名,是有意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这部电影。
这37秒的真实含义,直到影片结束时才被女主人公尤马揭晓。
--- 剧情介绍尤马(Yuma)因先天脑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妈妈则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依靠。
她给一个网红播主Sayaka打零工画漫画赚钱。
尤马梦想通过自己画漫画的才能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由此认识了新朋友,接触了成人漫画和成人用品,购买了一次性爱约会。
故事缓缓展开,最终尤马发现了自己被蒙蔽多年的身世之谜 ---本片是典型的作者型电影,编剧和导演都由宮崎光代一人完成。
尤马的扮演者佳山明也是本色出演,完全没有表演痕迹。
当我看到片中尤马熟练而又艰难地爬上爬下时,能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因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位身体残疾的朋友。
电影看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电影都是“俗套”的:商业类型片的模式就是谍战、复仇、个人英雄主义;而文艺片则是自我救赎、客服童年阴影、解决家庭关系等主题。
但讲述俗套主题的电影并不一定让观众感觉无趣,因为导演讲故事的方式有多种,影片主人公发生人性转变的桥段也会不同。
「37秒」就是这样一部全新感受,不落俗套的文艺片。
影片是从尤马下班,妈妈在车站接她开始的。
回到家中,因为天气炎热,妈妈带着尤马一起洗澡。
“你该剪头发了”妈妈关心地说了一句,而尤马平静的一句“我想留长发”脱口而出。
请记住这个场景,它成为促成尤马想要改变的一个理由。
镜头转到网红播主Sayaka,她从一叠钱中数出一部分,算是尤马的上个月工资。
之后Sayaka的一句“我得买很多办公器材,所以。。。
”,我们知道尤马可不是第一次被剥削了。
尤马私下联系漫画出版商想独立出版漫画,但并不顺利。
通过对白和场景的变换,我们知道,享受着粉丝经济的网红Sayaka包装着自己的人设:一位既美丽又擅长画漫画的天才主播。
尤马的这些处境,全是透过剧中的人物对白和场景表演,由观众自己“分析”得出的。
以上的戏剧冲突并没有激烈的争吵和对抗镜头。
看似平淡的场景转换,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
这就是编剧的优秀所在。
这让我们无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
所谓的全程“无尿点”,在文艺片中,就是这么拍出来的。
(电影爱好者们可以用此法再去看一遍《少年时代Boyhood》)这里解释一句,日本电影之所以节奏慢,是因为戏剧冲突不够明显,不用激烈的言语冲突和动作对抗去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这主要是源于真实日本人的国民性:“不给别人添麻烦”。
慢节奏和细腻表现是日本电影最大的特点(黑泽明及北野武的电影除外),同时这也是最大的缺点;因为慢节奏和细腻感让当下的观众无法连续保持15分钟以上的耐心。
就连小津安二郎那么经典的《东京物语》,都曾让我几次想离开屏幕。
宮崎光代在这部作品中保留了日本片的特点,又极大地修复了电影叙事中令人感到枯燥的一面。
她透过台词和场景的变化来将一个个小悬疑解开。
直至结尾,观众才用自己的理解拼凑出主角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真实情况,并明白剧中人物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尤马认识了新的漫画出版商,被劝说画色情漫画。
没有任何性经验的尤马开始上网看色情片,买情趣用品,甚至付费购买了一次性服务。
在这场戏中,帅哥性工作者来到尤马房间开始服务之前,先给自己的生意介绍人打了一个电话,一句“你本可以提前告诉我的”,让观众明白尤马的残疾身体被嫌弃了。
帅哥性工作者还是很敬业的,在服务过程中尤马因为过于紧张,自己小便失禁,搞砸了这次“约会”。
尤马孤独地在地上一直爬到浴室洗澡这场戏非常令人心酸。
-显然,那个帅哥都没帮尤马洗澡就收钱离开了。
片中最激烈的一次冲突也是在此之后:尤马很晚才到家,妈妈责怪尤马这么晚才回家并提到了社会上的坏人会侵犯尤马。
此时,尤马用爆发的声调说:没有人对我有一点兴趣!
这一前一后地两个场景对比,让观众更加可怜尤马的处境。
尤马在朋友的帮助下,按照一封旧信的地址,去找自己的爸爸。
一个陌生人-也就是尤马的叔叔-开门,告诉她爸爸在几年前已经去世了。
但她还有一个在泰国教书的双胞胎姐姐。
本片的唯一不足之处在此出现,画面切换到泰国时的镜头过于欢快跳跃,将截止前一镜头所累计产生的气氛冲淡了。
观众不得不在泰国的剧情中重新培养情绪。
还好导演的“37秒”没让我们失望。
泰国,姐妹相认。
姐姐承认一直都知道尤马的存在,但因为无法面对残疾的妹妹,就不曾写信也不曾造访。
姐姐口头上答应会去看尤马和妈妈。
影片结尾,尤马躺在床上,对朋友说出了这37秒的秘密:因为这37秒,尤马因小脑缺氧造成终身残疾,成了一位对坏人都没有吸引力的23岁少女。
但尤马并不后悔,她很高兴是自己承受了这37秒,让姐姐成为了一个正常人。
尤马回到日本,还是进到那个家门,还是看到妈妈,有的只是泪水和拥抱。
本片导演剧情处理得非常合理,尤马认识新朋友或从新朋友处得到帮助,这些情节完全经得起推敲,绝不是平庸导演所处理的那种无来由的“突然造访”。
其实本片还有很多优秀之处,比如在片中几次反复出现的这张漫画
片尾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尤马坐火车,姐姐耐心教授小朋友。
这些都有着导演的寓意交代。
宮崎光代并不是我们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导演。
搜寻Facebook,我们才知道她是一位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日本电影人。
因为长期生活在美国,也难怪宮崎光代的电影虽属日本但绝无沉闷。
能够创作出这么入心的「37秒」,我们会好奇导演在这个真实故事中,是哪一个角色呢?
当我将这段影评和37秒的秘密讲给家人听的时候,我又哽咽了一次,因为我也有一个一直不敢去探望的人。
「37秒」教会了我很多。
梦马是一个23 岁因为出生时候缺氧而脑源性半身瘫痪的姑娘。
每天做火车去给人气美少女up主画漫画。
美少女up主借梦马之才红红火火,而又从不公开承认梦马的存在,给着她折扣的薪资和表面的客套。
梦马希望在漫画的工作中找到认同,美少女up主给不了,表面的客气热络下连基本的尊重都没给予梦马。
梦马就想以自己之名投稿漫画,阴差阳错间拿到了 H 漫投稿的联系方式,画了一版H漫投稿之后被没有性经验,具体画面不够生动打回。
从此,梦马开始了她寻性、寻家、寻心之旅。
“残疾人”和“性”这两个词汇组合起来,我第一感官想到的是台湾手天使协会(志愿者免费为残障人士打飞机)。
总是残疾人去祈求着,正常人施舍的态度。
这部电影最令我亮眼的便是打破了“残疾人需要正常人的施舍”这个精神弱势的定位。
梦马主动地去报名约会网站,在红灯区找最便宜的牛郎,利用这金钱关系逆转着“施舍”二字(这样也是另一次的可悲吧T.T)。
约会被鸽,小便失禁被牛郎嫌弃,梦马的寻性之旅告一段落,这时候一个残疾人性服务团体涌出来,带着梦马吃喝玩乐,打开着新世界的大门。
在没寻觅到性的时候,寻性二字便在这里告一段落。
梦马对性的答案是什么呢?
在梦马与这个团体醉酒酩酊的时候,她就意识到“真挚之情”比“刻意之性”更加适合自己,于此进入影片下半段。
下半段是主题是家庭,残疾人的家庭中的情。
母亲的亲情、温情、控制欲,最亲密的母亲却无法理解梦马最实际的需求,认可她内在的价值和能力。
家庭真的有趣,越亲近反而会越不相信对方的能力,好像是看着一只小鸟长大,以羽翼未丰时候的样子就断定了一辈子都只能在窝里踽踽独行。
而母亲情感在电影中更丰富几分,对丈夫抛家弃女的吞声,对双胞胎健康姐姐的又爱又怜又恨的心情。
母亲发现梦马在和陌生人鬼混之后限制了梦马的行动。
然后梦马在一次康复训练中出逃,离家以开启自己的寻家之旅。
梦马的第一站是去找父亲(实际上是父亲的兄弟),在那得知自己还有个健康的双胞胎姐姐在泰国教书。
出发去泰国,找父亲找姐姐。
在学校里遇到姐姐,姐姐在告别时自责说道:“我知道我有个残疾人妹妹,我很想见你和妈妈,但是我想到你是残疾人,我不敢。
”姐姐这句话代表着正常人的心智上的残疾,恰恰是梦马寻求的答案。
梦马在夜晚自述道:“37 秒,37 秒是我出生暂停呼吸的时间...如果是我先出生,可能就是她变成我这样,如果我早一秒呼吸,我可能也会像她一样自由。
我很高兴承受的人是我。
”到这儿,梦马寻家、寻心之旅终结,她的答案是:“我很坚强”。
坚持自我,不苟同于社会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本片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但是本片也客观反映了日本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
明显他们的弱势群体的发展空间比天朝好一些,我们从中需要汲取什么样的经验?坚持自我,不苟同于社会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本片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但是本片也客观反映了日本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
明显他们的弱势群体的发展空间比天朝好一些,我们从中需要汲取什么样的经验?
这个故事的主题讲述梦马出生时缺氧37秒,导致脑性瘫痪,知道自己不像正常人,不甘心成为妈妈的累赘和别人的影子,自己独立去面这个世间的,面对种种困难,从困难中找方向,别人一句半开玩笑的戏言,反而成就她改变人生的动力,她不愿意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坚信自己,努力改变自己,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
疫情之下看这部电影,想到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样的吧,都想走出去,和爱人走在街上晒晒太阳。
随你去哪里,随你做什么。
“残疾人做爱的时候很粗鲁”,是什么让“他们”不一样了呢?
爱得不坦荡,世界对他们设了一道墙。
梦马多可爱呢,离开母亲的一瞬间偷偷笑,就是小孩子得逞的表情呀,去寻求初夜体验的紧张和害羞,也是每个少女的姿态。
轻快的舒缓的音乐,也都是少女心事。
高中时的同学脸上有一道很瘆人的疤,初起不敢和他说话,怕自己无意识的眼神举动会让他难过。
后来熟悉之后,也会和他聊八卦,说到喜欢的人他也会脸红。
有天聊到与残障人士交往,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忽略了他的疤。
我能看到这条疤,也能忘掉它。
太阳底下,是万物生长。
前半部分看得极其压抑,很多个“凭什么?
”争先跑出来:凭什么明明有绘画天赋,却要被所谓“正常人”冒名顶替,抄袭漫画?
凭什么不能穿裙子?
凭什么不能拥有性生活?
就因为她脑瘫,连过正常生活的资格也没有,没有自由,没有自我,更不配拥有爱情,她做错了什么?
愤怒大于同情。
实习期间,有个孩子在班里被孤立,每到上课,他们班主任甚至单独把他的桌子和其他人隔开,班上的学生“善意”地告诉我,老师,不要跟他说话,他是傻的,我们都不跟他一起玩。
他总是一个人,背着脏兮兮的小书包走着,在路上遇到了,就让他顺路坐我的小电驴去学校,某一天下课的时候,他偷偷地塞给我一包饼干:“你吃,好吃。
”其他孩子一脸不屑:“他的东西不能吃的。
”所谓正常人也不过如此。
片子的后半部分基调变得活泼,轻松,色彩也明艳了许多:在偶遇的朋友们帮助下,梦马开始寻找自我,化妆,喝酒,载歌载舞,与妈妈的矛盾,更像青春期的叛逆,性意识觉醒,渴望自由,不想被过度保护,她离家出走了。
小俊一路陪着她,去寻找她父亲,揭开了父母离婚的真相,又一路从日本到泰国去见双胞胎姐姐。
从泰国回来之后,梦马终于和妈妈和解,与此同时,她的漫画梦想正式拉开序幕。
结局过于美好,美好到让人怀疑真实性,这碗温吞的鸡汤,不是很营养。
弱势群体的难处,非身处其中,是不能够真正感同身受的,但是仍然喜欢这片子的立意,这个群体不完美,但依然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哪怕挣扎,跌倒,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没人可以代替他们做决定。
看完电影,想再去一次福利院,又不想看到那些孩子们被慈善机构或学校拍照、宣传,当做建立善良人设的道具,然后遗忘在一边。
说实话,冲着残疾人和性爱漫画才看本片的。
我对残疾人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对性爱更是非常的热衷。
但是没料到的是导演用成堆的温情熏的我热泪盈眶,好吧,落下了两滴。
日本嫖娼够贵的,还是泰国便宜。
电影下半部浓浓的鸡汤很对我胃口。
挺喜欢女主这个丑丑的脑瘫儿的,演的真好,让人心疼。
她姐姐挺漂亮,啥也不说了,五星鼓励。
37秒 (2019)7.42019 / 日本 / 剧情 / 宮崎光代 / 佳山明 神野三铃 之前做一次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志愿者,她三十多岁,寻常的马尾辫,戴着黑框眼镜,总带着满脸的微笑,说话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温柔,可她坐在轮椅上!
后来我了解到,她在读大学的时候生的病,父亲在那个时候也因病去世,她以为她过不下去的,后来碰到了一个好医生,为她做了截肢手术!
她说起自己的经历的时候充满着平和!
生活平静之后,她也继续学习,拿得到学位证,最后投入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盲人看电影”!
我不敢想象,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会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又会怎样生活?
她说了一番话: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和正常人一样的,我们和正常人一样思考认知着世界!
不用用特殊的方式对待我们,有的时候出行的时候啊,有人就特别热情地帮忙推你!
我反而觉得不自在,这些事我自己行!
(原意大概是这样的) 我总觉得现在在大城市看不到多少残疾人了,盲道上乱停着共享单车,有的盲道也是设计的乱七八糟的,公交车的设计似乎也压根没想过让腿脚不方便的人上车…… 我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我知道我们对这些少数群体缺少关注!
我总觉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社会对少数群体,像对残疾人,对lgbt群体,特殊工作群体等的态度!
我们缺少同理心,总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标准去给别人做一个笼子,当出现不同的时候,笼子变成了刀子!
电影里面梦马被放鸽子后进入红灯区,碰到了三个喝醉了的变装皇后!
她问:我该去哪里?
得到的答案是:这完全取决于你!
对啊,这不仅是那些身体健康的人的世界,这也是你的世界!
后半段主题开始各种凌乱
后半部分走题了
真的,这才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佳作
前半段太好了(矛盾爆发为止),这个题材也太好了,就是后半公路寻亲有点可惜。残疾人的自我意识、清醒的头脑/不寻常的能力和不被认可/接纳的矛盾表现;亲情的坚强与易碎(母亲翻孩子房间、二人争吵那段太真实),细节都表现得很好。不过37秒,却又完全不同的人生,似乎的确是脑瘫患者的演技卓越的女主角扮演者念这段台词时是否会超乎寻常地难受呢。以及好想去泰国看看(跑题。
7分
有些骚动,身体是束缚不了的
2019年度最有趣观影经历之一
切入点非常不错,表演up,前半段套路OK,落点甜度高倒是保证了普及率
编剧是不是写到后面跑了?
2020M62/7.0 双胞胎姐姐那段有点赘述了……其余都很好,够真实够残酷也足够温暖。有关灵魂和皮囊我对大部分人始终抱悲观态度,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只敢远观不敢亵玩,做朋友欣赏着就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正因为通俗易懂不费脑子加悦目所以下手速无敌。没说别人,我就这样。
残忍现实,让人有些欲哭无泪,好奇如果能在中国大荧幕上映是不是会赚到很多眼泪,起码柏林是哭了不少人。残疾姑娘的角色让我想到不久前看的无名之辈里头任素汐的角色,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部专门描写这种人群的题材
后半部分奇怪的走向浪费了前半的好故事,性启蒙的事怎么样了后面也没有再圆回来,本来会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另外梦马遇到的人都太太善良了,让剧情不那么有说服力。
之前跟ddt说起佐村河内守纪录片时被介绍了本片,当中也有一组代笔漫画家,不过找来一看重点都落在残疾人性爱自由、摆脱东亚过保护家庭关系这样大概导演觉得普世的主题上前半花街结伴还比较有意思最后半小时找爸爸啥的太平庸了。美少女欺世盗名/残疾姑娘隐身代笔的来龙去脉结果压根没说清仿佛只是人生中的次要组成,但我其实对这个关系更感兴趣这事件其实也塑造了她的人生不是吗。素人女主十分出色,永远是客客气气仿佛未成年的娃娃音但却该传达的情绪都有传达,剧情要求的尺度也不小,如果不残疾的话一定会是个开朗爱交际的女孩啊想要破处最后考虑到最效率的方法是招妓,行动力绝非寻常
这片子真是太另类了。
“性爱之旅”本来是容易陷入死局的剧情。寻亲之旅让一切都丰富、立体起来了,即便这部分有些平淡。对残疾主人公的心理刻画还是有说服力的。不煽情是日本电影的优秀品质。
日本的温情电影真的很敢拍,也很会拍。就这种题材国内真的拍不出来,拍了走向也会完全不一样!!!就你明明知道是鸡汤,但真就喝的很舒服。其实看的过程还有点揪心,尤其是女主追求性爱之路,满脑子的疑问…!?这两个人不会是骗子吧,骗钱让她知道妈妈的重要性?要把她卖了?要取器官?……原来是自己阴暗了……真就有人会这么好,就如同阿舞所说:残疾人会有点粗鲁,好像他们会对世界很愤怒!可能阿舞,小俊,梦马这样的人真的是极少数,所以才更加难能可贵吧。PS.真心希望某电(我们的社会)可以更加多元化,更加包容一些。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好电影啊!!!
无聊
前面很有意思,后面有点拖沓俗套。女主笑起来蛮可爱的,也生动地展现了角色的心情和小心思。
本来以为是探讨残障人士性需求的片子 结果后边莫名其妙就变泰国观光+寻亲???大东俊介在这里面倒是挺帅的
#Berlinale69Panorama 后半部分这碗鸡汤喝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