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名“异空危情”让人想到张国荣生前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
再者,怀揣着对恐怖悬疑类影片的饶有兴致,便也投射了大把兴趣看了这部《异空危情》。
结果却让自己大为失望,无奈又葬送了这份兴趣,看这样的电影着实是在摧残宝贵的热情。
纵观全片,剧情的平淡无奇直接折射出影片的故事框架实乃松散,影片之初直接就给了观众一种朦胧感,本是大有悬疑味,可是生硬的角色表演直接让剧情深意大打折扣,没有点耐心估计真的很难把影片从头看到尾。
由于影片的制作粗糙杂乱,所以,索性说些刻意之言来权衡实在本意吧。
影片故事本身是平淡无奇的,像影片名字一样,毫无特点可言。
从某些特定的悬疑剧情看显然是想要制作出新奇深沉感,但可惜都未能成功,于是,把这些扭曲的剧情强插进影片中,摄影无奈,殊不知观影的更加无奈呀。
影片立足于心理治疗的小故事框架之上,开头便想营造出诡异的色彩,可特定的角色表演不到位,加之故事本身显得深意不够,肤浅的只为一个劲的营造一种由深沉感的充斥的气氛场,实在是塑造了一个让人看着感到压抑的开头,这便有可能直接达不到开片吸引人的效果,当然,有很多影片开头的确没有吸引人的剧情,但像这般的小制作影片开头搞些噱头还是值得做的。
开头的蒙混过关可以原谅,本以为剧情会寻寻渐进的推向高潮,精彩的悬念隐藏在后面,但一直看一直是种压抑的剧情铺展,甚至可以说有点俗气,加点“另外还有十二个空间”的科幻色彩是不能迷昏观众的。
较之影片故事框架的不稳固,其实更为不足的其实是在铺张剧情上用现实科学混合影片制作设计的混乱悬疑,这不但泼洒了足够的压抑感,而且混乱的科学和虚幻杂交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虚假感。
由于演员的入角色表现不佳,又让剧情平添了生硬之感,油腻的假幻想戏份让人觉得俗气充斥了整部影片。
尤其结尾甚是有点呼应了片头的糊弄,桥段的重要戏份几乎没有,剪接的毛糙多数时候让人第一感觉就是制作影片的一干玩忽职守,甚至让人气愤于其是在糟蹋艺术的同时听着票子声。
电影中设计的穿梭不同空间的剧情又有点山寨影片《盗梦空间》中的故事之嫌。
其实学习是完全值得的,我们也宁肯相信这是一种学习。
但失败的是,没能学习反而抄袭,同时这也是可怕之处。
《异空危情》这般的影片制作流程可以说是毫无心思可言的,首先从编剧来看就有点糊弄加虚假之意,让剧情毫无特色可言。
接着导演功夫显然下的不是很深,某些特定的剧情都是明显的失控,剧情桥接的不恰,转换视角调整的敷衍了事。
接着便是场景布局搭配几乎可以说是徘徊于艺术与现实之间,既不像是为凸显艺术感而设计的,也不像是为配着剧情发展而特定的,可见,诸多的不足造就了一部炮灰之作。
对于电影,自己至始至终都认为配乐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同音乐结合的好会让效果达到意想不到的好。
有时,某些平淡的剧情在极佳的配乐下都会焕发色彩。
影片《异空危情》中的配乐着实是不敢多加恭维,且不论纯音乐的搭配是不是合适,单单从几段插曲歌唱就能判断,配乐的如此糟糕。
倘若配乐上能做到位些,效果必然会好多。
影片唯一带来的微弱的亮点那便是塑造了一个好男人形象。
《异空危情》,一部俗气平庸的毫无恐怖的恐怖片,着实是做了一件婊子立牌坊的事。
电影是根据香港女作家林咏琛的小说《共生》改编拍摄的,这其实是一个充满悬念,引人入胜的故事:听琴竭尽心力,治疗精神分裂的沈流霜,反过来被她牵着鼻子走,走进三年以来一直不敢涉足的过去,接受治疗的,竟然是她自己。
三年以来,听琴悔恨于不懂处理自己的懦弱,亦遗憾不懂挽救因此变得畸形脆弱的夫妻情。
一直无法释怀的她,亟需一个说法去抒发心中郁结,于是具象化的“平行世界”将她和阿凛拯救出深渊。
看完电影,我有些不知所云,毕竟这最后二十分钟的剧情只能等电影上映后才会知晓。
于是,在回去的第一时间翻出了林咏琛的《共生》来慰劳我在放映厅被勾起的好奇心。
一个多小时后,速度浏览完最后一页,不得不给她十个“赞”!
第一次读她的著作,没用心看进去,的确很难去捕捉作者的想法和书本的灵魂是在干啥。
之后,当我慢慢被这书摄去自身的灵魂后,就全情投入进去了。
加上影片的立体视觉,渐渐地,很快就能明白个中奥妙。
故事以爱情悬疑为主线,加插魔幻和科学元素,剧情高潮迭起、绝无冷场,既娱乐性丰富,也有不少感动位,最重要的是惊喜处处,最后来一个漂亮的结局作收笔,以整体表现来说,近乎完美。
电影虽有瑕疵,但毕竟相对于小说要来的更直观些。
感谢导演拍片的真诚,个人认为这样的电影胜过那些只有华丽特技却缺乏营养的爆米花电影。
不得不承认,作为对比,小说更胜一筹。
电影的片长有限,而留给观众的思考却是无限的。
多重世界论里的“平行世界”是书中提及一个非常迷人的概念,原来“每一个被舍弃了的人生抉择,都没有被舍弃,仍然与我们共生”。
在多重世界论中,每个不同的世界与现今众生存在的世界平行发展,彷彿为千千万万个做错决定而懊悔终生的众生提供思想上的万灵药:一时做错决定不要紧,因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会完成没有选择的路。
从全宇宙的视界来看,每个人所得的不多也不少。
人的一生中处处都是抉择,可以是自己意志的选择,或是命运为人所选择,可惜往往到最后才知道是对还是错。
人越大,选择错误的悔恨与遗憾只会越来越多,耿耿于怀的,就会像听琴一样走不出深谷,无法自顾。
我相信多重世界论是一个形而上的观念过于科学理论。
虽然多重世界论能放松世人对选择与改变的执着,但也不要盲目相信,知道为何采纳观念才是重要。
相信多重世界论却从不反省,不停重蹈覆辙而从平行世界苦苦追寻另一个(或许)比现在更幸福的自己,是捉错用神,徒增困扰。
人能够妥善处理自己对遗憾与悔恨、过去与现在的观念,已经可以活得自在。
尽管阿凛的人生观是向前望,永不回头,听琴所受的创伤却使她滞留在过去。
她未能康复,是因为仍未处理好过去的伤痕。
原来人不能一古脑儿地向前冲,撇下过去未还的债不管,只有画上完美的句号,才能没有遗憾地直视未来,她做得到,才是复原的关键。
解铃还须系铃人,搬出多重世界论,其实是逼使她面对自己的药引。
当戏剧治疗完结后,沈流霜将多重世界论遗留给自己扮演的角色,听琴亦以为这个观念不过是台词,戏完了,彷彿不应该再傻傻的继续相信。
为甚么不?
在信念的层面并没有对与错,只要自己诚心相信,能令自己心安理得,可以解释人生中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何需在意这是不是一个已被世人肯定的科学定理?
最重要的是:可以心灵健康的继续活下去。
最后用书中本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来做结束:“无论走到哪儿,无论你和我存在于哪一个世界,只要我们产生了牵绊,就会永远共生。
”PS:现在比较焦虑的是,这篇博,究竟要算是一本书的书评、一部电影的影评、还是一个人的胡思乱讲好呢?
异空危情,真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足足浪费了我宝贵的2个小时不说,还有100元的RMB。
此部电影非常适合,有钱,无聊,又向往精神错乱的脑残人士观看,谢谢。
想必是《异度公寓》《荒村客栈》等内地商业腐朽,酿成了小成本赢千万票房的赢利模式,这才使《异空危情》壮大了胆子,应景拉来几位明星,强行打起“科幻惊悚”的幌子,肆意添加点“香艳”噱头,便仓促上阵!
《异空危情》改编自海外女作家林咏琛的原著小说《共生》,尽可能熔情色、功夫、悬疑、科幻等众味于一炉,还涉及心理、异次元空间、婚恋问题等多个层面,本应精彩至极,但曾指导《新碧血剑》的导演张海靖心不在焉拍摄,那么质量导致崩溃,岂是反常?
乍观《异空危情》,确实有《盗梦空间》、《穆赫兰道》、《死亡幻觉》等片的影子,同样想颠覆常规,同样想叙述新颖,同样想出奇制胜,反逊在通篇失控,剧情支离破碎,人物疯癫,对白雷人,偏偏还故作神秘。
电影开篇破天荒叙述起“平行空间”理论,画面呈现同《科技探索》节目如出一辙,令不知情的影迷误认为放错了片。
可等进入故事后,心理医生萧听琴治疗美艳女病人沈流霜时,居然受对方“魔力”影响,拿起手枪玩俄罗斯轮盘游戏,险些断送自己性命,顿时让人大跌眼镜。
接下来,两位女主角不仅突然耍起了功夫,唐一菲还通过“虫洞”穿越了时空,逐渐找回失去的记忆,继续鉴证着《异空危情》将“扯谈”进行到底。
曾凭借《新红楼梦》被网友们戏称为“史上最性感秦可卿”的唐一菲,好容易在《危情》担当女一号萧听琴,并破天荒演绎激情床戏,看似独挑大梁,看似突破演技,看似挑战极大,奈何剧本幼稚荒唐,因此唐小姐再如何苦苦支撑,再如何演绎失魂落魄,再如何裸背假三级,那位神经错乱的可怜女医生,照旧流于表面,照旧形同虚设,照旧难挽救大局。
倘若说应采儿有过《瘦身》《赤裸天使》经验,她狰狞的疯癫表情,外加拳脚武打戏,还有点“发挥”。
那么香港演员冯德伦就惨了,他除去赤裸上身,假模假样演点床戏,干脆沦为男花瓶。
另外,香港女演员蒋雅文尽管出镜时间短暂,仍留给人惊艳印象,应该算得《异空危情》唯一亮点了。
当然本片在声光效果处理上,有一定独到之处,并拥有同类Cult片的探索精神,依仗独特的人物设置,还有怪异故事结构,好叫人猜不透下一秒要发生什么。
其实《异空危情》不外乎想说女主角从前被坏人强奸未遂,导致精神错乱,遗憾《异空危情》为求新颖,搞出警方派女二号乔装成病人,边保护边调查罪犯,还叫唐一菲不断抽风,从而刻意抛弃了逻辑。
太多脱离现实的幼稚,太多故弄玄虚的离弃,太多为裸而裸的“香艳”,那么观众在迷惑和郁闷边缘徘徊,干脆丧失耐心,他们望着眼前下三滥,分别起哄般轰鸣狂笑,又赖得了谁呢?
《异空危情》:不喜欢搞实验的厨子不是好导演文/阿keen叶小凯一般电影讲述的不外乎都是爱情和死亡的故事,其它的悬疑、动作、惊悚、科幻这些元素无非都是调料,加什么调料用什么方法烹饪就决定了电影的口味,好比不同菜系,川菜偏麻辣;湘菜色浓味重油多;浙菜则清鲜嫩爽;而粤菜味美色鲜。
这样说,最简单的纯净的爱情,当然是《山楂树之恋》,爱情加科幻加悬疑那是《盗梦空间》,爱情加警匪加枪战就是《线人》,爱情加推理加古装加动作就是《狄仁杰》。
很少有一个影片会使用太多的调料,因为多数电影导演不是爱搞口味实验的厨子,一锅口味奇怪的菜很可能会影响到食客的评价,当然,口味奇怪和口味独特本来没有太多的界限,全凭个人喜好,一个保守的厨子也许一辈子就只会那一两道拿手菜,正所谓不喜欢当搞口味实验的导演不是好厨子,《异空危情》的导演想必是一个喜欢搞实验的好厨子,这部电影口味奇怪,成功了融入了爱情、悬疑、科幻、惊悚、动作、喜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脱戏床戏等文艺片商业片都必不可少的多种元素,该片虽口味奇怪,但却色香味俱全,并且做到了让每个品尝过该菜的食客都思索良久,从这个角度说,无论食客们喜欢与否,这个导演都已经是一个让食客们印象深刻的好厨子了。
作为一部奇情科幻悬疑惊悚青春偶像喜剧片,《异空危情》可谓横空出世,基本上可以说是填补了华语电影史的一个空白。
当然,如果有影迷愿意把这部电影划归到Cult片,也未尝不可,因为根据对Cult电影的定义,《异空危情》确实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部影片的传播占尽了优势,由于影片涵盖的类型太多,所以在影迷们在淘碟BT时,任何一个标签都能够出现该片的身影。
片中几次提到了是史蒂芬?霍金以及平行世界与虫洞,使得我认为导演肯定是个天体物理学的爱好者;而唐一菲、应采儿以及蒋雅文三个女人与一个冯德伦这个男人的爱情在不同平行世界的心理纠葛又使得我相信导演对心理学也一定有很深的研究;唐一菲与冯德伦相识想恋的一段恋情拍的如梦如幻,我也深信导演不仅是个实验派的电影导演也是一个实力派的广告导演;当然最让我佩服的是导演对影片悬念的控制,无论是迷失在《穆赫兰道》上的大卫?林奇还是迷失在《盗梦空间》里克里斯托弗?诺兰,《异空危情》的导演都毫不逊色。
影片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配着和反主流的声光效果与独特的人物设定,使得看片会上知名不知名影评人们集体时而大笑时而惊讶时而迷惑时而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凭借这一秒看到影像猜测到下一秒的剧情发展,而看片会上导演有意保留的结局也使得影片无意效仿了《盗梦空间》的开放式结局,导演称影片有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每个不同的结局固然都值得期待与探究,但是窃认为影片放映中嘎然而止的停顿以及停顿前胶片刮伤痕迹的快速闪现使得影片的实验性忽然加强,瞬间实现了超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的完美结合,使得影片的内涵也无意间得到提升,更具备文本解读性,也更契合Cult电影的实验精神,但是我想说,这部电影需要观众有耐心看下去。
一切故事都是爱情与死亡的纠结,一切问题都是心理与物理的对垒,一切影像都是现实与超现实的幻影,在一个虫洞的穿越后找回那些原本已被遗忘的记忆,我们是否也会在不同的世界遇到不同的她或者他呢?
叶小凯/文
为了让女主角心理医生萧听琴相信它的存在,装成心理病人的沈流霜通过对萧进行心理暗示并引用了很多科学理论说服半信半疑的萧玩俄罗斯轮盘游戏。
这个游戏让沈取得了初步的信任,这为以后穿越时空打好了基础。
同时这个游戏也让萧体会到生死只在亿分之一机会的感受,懂得生命的可贵。
接着沈用一个景点的传说来说服萧尝试穿越时空。
之后又以交换秘密为借口诱导萧讲述埋藏在心中的故事并且回忆以前发生的事,让她自己找出夫妻关系问题所在。
通过一次次穿越时空,她了解到自己内心是爱丈夫(甄杉凛)的,应该珍惜今日与他的生活,因为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因为自己的放弃甄同别人结婚并有了孩子,而那时的她面对这样的结局内心充满了对甄的不舍和悔恨。
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女人,爱是双方的,应该也要付出要给予爱而不是一味的索求回报。
让她回忆爱曾经是多么美好甜蜜而不只是痛苦和伤害。
内心一直念念不忘因意外而死亡的初恋情人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也拥有了幸福的生活,自己不再有负罪感,对他的死开始释然,不再有恐惧自己的爱人会留下自己孤单一人而离去。
最后因为要弄清项链来历,她主动回到当时那个可怕的平行世界找到了残酷的答案。
幸运的是之后罪犯被抓住并得到应有的制裁,爱的人与自己都还活着,一切都还有机会重新开始。
她内心的另一个心结也因为丈夫道歉而解开,原来甄内心爱的只有她一个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第三者,对别人只是喜欢,与她结婚也不是因为怜悯而是因为爱。
至此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其实所谓的时空穿越所谓的平行世界不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方式解决问题而已。
所以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穿越时空。
有时面对伤痛时,我们可以暂时避开它寻求更容易接受的解决方法。
但不管怎样,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影片的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值得借鉴和尝试同时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为生活中的我们也提供了独特的方法。
当我们有些悲伤无法释怀时,也许可以试试让平行世界治愈伤痛。
%PӓPOST /subject/5267375/new_review HTTP/1.1Accept: image/gif, image/x-xbitmap, image/jpeg, image/pjpeg, application/QVOD, application/QVOD, application/vnd.ms-excel, 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 application/msword, */*Referer: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267375/new_reviewAccept-Language: zh-cn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
在香港拍的画面会比较美。
这是我喜欢的。
只是中间穿插的那么多平行世界的动画就减分了。
好吧,我承认我不喜欢任何科幻的东西。
那个,唐一菲就是性感哎看了红楼梦知道了她才来看这片的。
是小瓜子脸又有点Babyfat。
这就是传说中的既性感又可爱么?
喜欢那个戒指的纹身可以考虑跟风效仿哈哈应采儿豪放依旧哦插一句,新婚快乐其他的,关于剧情关于男猪脚真是要多菜有多菜。
恩,以上。
文/满囤儿在向朋友们提起《异空危情》这部新片的时候,我还从来没见过有人有任何“听说过”的反应。
周遭人对本片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后来上网搜资料才发现,本片的片名在搜狗拼音里竟然还不是默认的词组。
可见在华语影市一片繁荣的大好形势下,很多小片的生存空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拓展。
随着热钱不断涌入电影市场,华语影坛进入了“不差钱”时代。
资金、拍摄设备、演员资源都是非常丰富和足够的,那么我们现在还缺什么?
我们缺统帅!
华语影坛太缺乏能够统领电影制作所有环节,既能控制拍摄成本,又能保证拍摄质量的统帅级导演了。
虽然我只看了3/4的《异空危情》,但是可以看出,本片在搜集资料和筹备素材上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的。
无论是科学上的理论基础,还是角色情感上的创伤,导演兼编剧张海靖想的、找的、编的都比目前大部分影片要远、要深。
影片之所以不太好看,是源于张海靖虽然够勤恳够努力够有诚意,但是在统领能力上终究存在着稚嫩的一面。
虽然张海靖入行很早,我们小时候都看过他编导的元彪版《新碧血剑》,可是这16年间他并没有持续奉上影视作品。
具体什么原因咱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说年轻不年轻,说老又不老的编导在这几年里并没有令自己的控制力更上一层楼。
他在影片中有一些过于个人意想的表述方式,是会让观众感觉莫名其妙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香港人对普通话的语法掌握不准确的原因,本片中很多台词都在表情达意上有些突兀。
甚至唐一菲在表现这些台词的时候,都给人以不自信的感觉。
每每在用两三句台词营造了某种情感氛围后,又冷不丁用一句反常规的台词击破这种氛围,造成了观众时不时的笑场。
也许粤语版对白能够稍微顺畅一些。
如果撇开这些比较突兀的台词的话,那些常规台词的编写还是不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唐一菲往往能用前两三句台词将观众代入了情境中。
由于牵扯到心理创伤的治愈过程,影片会有很多自言自语的台词。
这些台词对表现角色心理变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唐一菲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我们也体会到了新时代爱情悲剧的刻骨伤痛。
影片从科学的角度切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多少让人感到意外。
之前很少有华语片会在涉及科幻元素的时候引用这么多科学理论。
可见从态度上,本片还是比那些所谓的科幻大片要诚恳得多的。
平行宇宙和虫洞等超自然因素的引入,便牵扯到了电脑CG的运用。
在上亿成本的大片还做不好CG的中国电影工业里,这样的小片里的CG的视效表现力估计大家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不过我认为,本片稍微不妥的一点,是导演张海靖在试图利用CG效果来复现小说的文字表达。
本片的原著小说重点就在于唐一菲饰演的这个心理医生自己的情感创痛的自癒过程。
也就是说,小说对角色的心理变化、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心理感知应该投注了大量的笔墨。
可这也恰恰是小说比之电影的一大长处。
小说可以用不计数量的文字来细致地描绘角色的心理活动,但是电影却不能。
电影只能依靠镜头的色调、光亮来营造一种视觉氛围,从而通过视觉暗示出角色的心理状态,稍次一点也应该通过角色的台词和小动作来映衬心理变化。
本片却试图通过环境的骤变(包括利用CG)来营造超现实的感觉,以便更加“直观”地传达意图。
这样一来,画面的目的性过于强烈,反而会影响了影片整体的格调,以及观众的投入程度。
读书是主动过程,看电影时被动过程,被动接受目的性过于强烈的画面,很容易疲劳和不适的。
虽然在细节的实际操作经验上有很大欠缺,但是我仍然认为本片的编导张海靖是一个有做统帅潜力的人。
我们从片子里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努力的人。
本片一开始的线索又多又杂,铺天盖地而来,让观众措手不及。
可是随着影片继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繁复的线索是在向着一个核心聚拢的。
做到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因为同期很多华语片总是犯同一个毛病,那就是一味地铺张,一味地发散,各种纷乱到结尾的时候便收不回来,导致烂尾。
本片一开始铺得过散,不是好事,却也为影片提出了好几种发展的方向和结局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影迷可以从片子中看到N多Cult经典的影子。
随着影片推进,随着线索的聚拢,原本可能性很高的几种结局会相继被排除。
虽然我没看到结局,但是应该可以想象到结局应该会为影片之前埋下的一切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
因为路子是这么走的,没走歪。
为什么张海靖有潜力却没能掌控好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统帅培养方式的问题。
把有潜力的人培养成一个真正合格的统帅,个人认为粗略地可以分成两条路:一个是让他跟着一个已经成熟的统帅打下手带兵。
在把实战能力培养好后才去独立攻略。
另一个是给他一支兵马,让他自生自灭,自己在危机中爆发出潜在能量来。
很显然,大量热钱的涌入,使得我们现在培养影视新人的方法更加趋于后一种。
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注定会让很多后来还没来得及推就拍死在了沙滩上。
真的是希望几位“功成名就”的、有经验却没了创新力的大导们别再冲在一线了,躲在风口浪尖背后做做监制、提拔提拔辅佐辅佐新人,让那些有潜力的人赶紧脱离实际操作力弱的尴尬吧。
抢先看了一场无结局版的惊悚科幻片《异空危情》,影片虽然定位惊悚,但实际上并无太多骇人的镜头和手法,简单说来就是建立了一个平行世界的科幻概念,然后通过情感故事的推进来层层渲染悬疑色彩,有别于以特效和场面见长的科幻大制作 属于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科幻小品。
影片讲述了唐一菲饰演精神病医生萧听琴正在治疗应采儿饰演的病人沈流霜,不料期间却意外发生多件科学常识难以解释的怪事,后逐渐发现沈流霜能够激发自己进入平行世界的能力,在平行世界里,她发现丈夫甄杉凛曾经发生过外遇,而她每一次进入平行世界,都会发现这场爱情纷争的不同进程,而自己却遗失了其中一段最关键的记忆。
看故事结构,竟然有几分《蝴蝶效应》的意思。
影片的剧情还是比较精密的,把所有悬念都指向唐一菲在片中失去的记忆,而应采儿的精神病人身份,也构成故事的另一个悬念,由于在影片点映场放映的版本隐藏了结尾部分,所以暂时还不能预测结局是否能够再给影片加分,只能等到影片正式公映才能揭开悬念了。
在表现手法方面,《异空危情》为了打造出一个比较生动的故事,融合了很多诸如艳情、悬疑、奇幻、推理、动作等众多商业元素,虽然每样都是浅尝即止,但经过密集且还算协调的搭配,还是能带给观众一些愉悦的感受。
可能是因为以女性视角展开剧情,而且唐一菲和应采儿两位女明星的对手戏比较多,导演特别设计了很多略带艳情色彩的细节,而淡化了惊悚气氛的营造。
台词中也尽量避免晦涩和粗糙,更符合适合女性欣赏的细腻。
从影片风格来看,《异空危情》也会更适合女性观众的口味。
整体感觉,《异空危情》是一部创作上很有想法但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科幻片,相当于好莱坞一些B级片,有精密设计的娱乐片,定位和目标非常明确。
和很多国产的类型片相比,《异空危情》就大的特点就是看点丰富,不只在是让人感觉神乎其神的平行世界造足科幻空间有颇有创意,人物、故事、悬念,以及表现手法都不乏缺娱乐性,经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
只是对于男性观众来说,影片的情感表达太多,缺少杀人、血腥和暴力,画面较为清新,主题也比《救命》这类老派的港产惊悚片轻松。
如果看完了《阿凡达》、《盗梦空间》回过头来再看华语片,感觉就像在五星级酒店吃得酒足饭饱再回家煮方便面,不仅味道差而且缺乏营养,很难得到满足。
但是换过来想,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胃口每天吃大鱼大肉,如果有想法支持一下国产电影,看一部比较有趣好玩的一次性娱乐电影,《异空危情》是也不失是一个选择。
打一星不太好意思,就打个二星吧——还是改成一星了,如果有的话,应该给负分!!
当初还是在影院门口看见海报的,感觉海报做的不错。
可见海报和预告片之类,实在是很能糊弄人的。
幸好没买票进电影院,那样就不止是浪费时间了。
冯帅哥表情十几年如一日地不会变化。
剧情拉大旗扯虎皮!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喜欢年上,俩人都很可爱很有魅力,喜欢最后分别的部分“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美好又落寞的回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这段感情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假期是美好的,但是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最后玛利亚开着车载着丈夫,默默地湿润了眼眶......草莓酒被永久封存在了那个夏夜的玻璃瓶中......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心潮澎湃才是爱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草莓酒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