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产生特别喜欢或者特别重视的感情时,反而会丧失殆尽表达能力,不知该如何准确描述出来。
对人一样,对事物一样,电影亦是如此。
所以只能简单说明这部片是除了蓝色大门外,和人鱼朵朵一起并列在我心中最好的故事,我简直不晓得有什么理由可以不为它打五颗星。
开始因为片名关系一度不很决定是否要看,没想到最后的震撼竟能够如此强烈,(请注意,我用的是“震撼”)以至于昨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入眠时一想到二号奶奶说“你们都是没人要的小孩”时心里仍难过的紧。
一直很想不通凭什么有人可以如此不负责任,生下来小孩又一副完全事不关己的姿态,仿佛事情发生后就和每天要走路要穿衣要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一条鲜活的生命,若当初没打算好没计算清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责任的问题,那么拜托请不要随便就把他们制造出来。
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单独个体,并不因为谁站在父母的立场就有权利任意施加伤害,何况这种伤害会生根发芽,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并壮大,成为孩子心里如影随行的阴霾无法挥去,你们说怎么就能狠得下这心肠。
想说片子里真实场景和童话部分结合得很完美,理所当然就应该衔接在一起的样子,看起来感觉非常舒畅。
一号很有眼光么,喜欢的女同学又可爱又坚强,多么难得。
那种清澈的眼神,是只孩子才有资格拥有的湖泊。
请你一直一直保持微笑。
一号的疯爸爸,二号和妹妹都被抛弃在的奶奶家,还是大人那个不负责任的社会话题。
有什么办法,人们往往在长大后就会忘掉自己曾经也是小孩子,曾经缺乏安全感、总是孤独,需要强大的关爱给予保护,需要不断肯定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父母始终站在身后担当最坚定的支持。
为什么大人总喜欢说谎,总喜欢给孩子带来灾难性打击,事后还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样子让人讨厌。
一号被带走后疯爸爸终于发出声音和二号抱头痛哭。
爱一直都在心里吧,虽然即使神志不清,可这爱也无法挥去无法消失。
你看,在不知不觉中,原来我都已经这样爱你,我忘掉过去,不去想将来,甚至忘掉你,可是这爱却无论如何都忘不去,你说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沿着秘密通道爬回去,在第一百次的时候,我是否可以返回过去。
http://axinlove.com/2009/01/orz-boyz/《囧男孩[Orz Boyz]》的伤悲by @xinl.ve 090110当你需要不经意的眼泪的时候,请去看这部电影。
原以为两个小淘气小孩的快乐故事,当1号拿着父亲的手乱揉自己头的时候,那么伤悲让人心酸楚、眼眶含泪。
异次元空间不是小孩们脑袋瓜里的无聊幻想,是他们寻求情感慰籍的地方,被多次反复的做功课其实并没有成为小孩的压力,而生活中失去亲人的关怀,却真是平时嘻嘻哈哈小孩俩的罩门。
生活的真相一幕幕揭开时,就越为小孩们前面的嬉笑打闹而悲伤,原来他们所做的是在掩盖,“只要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了”。
1号和有精神障碍的父亲相依为命,住在海边的简陋住所,没有固定经济来源;2号被父母抛弃给祖母抚养,祖孙的营生来自亦家亦店的杂货铺。
这种生活,现实中怎样的悲惨都不为过。
俩小孩虽然淘气无赖,但却真心诚意。
监督父亲吃药,为伤害女孩而不安,给妹妹讲故事,为了零花钱给老人们捶背,惟一的坏事只有开始骗同学钱的一幕,去水上乐园的小小梦想,要靠自己捡垃圾完成,还要拒绝玩偶的诱惑。
为什么无法接受影像里孩子们的伤悲?
王尔德的《快乐的王子》,电影里有铜像学长,铜像学长也会动,没有人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10台电风扇,满房间的棉絮,没有人到达异次元。
童话故事依然上演,不管你是主角,还是你是演员,王子会心碎,卡达天王玩偶会磨旧,100次恐怖滑道后,小孩子突然长大。
《囧男孩[Orz Boyz]》剧情的转折设置很平,往往在非常不经意间完成,没有非常戏剧化。
在你有所期待的地方,譬如本片里送纸钱的情景,小妹妹失踪的安排,铜像自己走下去的晚上,都没有成为剧情的峰回路转。
平淡叙述,和日常生活里的小小变奏非常接近,剧情转折却在刹那完成。
这种看似没有张力的安排,的确不太适合已经西化口味的观众,但这成了最近几部台湾电影的共同点。
《九降风》里少年故事的转折,是以不经意出现的摩托车和某次看似不会怎样的碰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是钮承泽看见竹联帮大哥乌龟的死亡。
本片中被伏笔交待了的“疯子”和1号在一起的那刻,我的整个情感世界一下子崩毁,怎么能这样?
把小孩和我的快乐都带走,把无法承受的苦难留下。
其它:爱玩的小孩,都有自己的桥下时光,《Boy A》凌厉了些。
爱的小手,来自于徐乃麟和曾国城的《小气大财神》。
《全民大闷锅/最大党》的纳豆饰演的铜像,没有表演,浪费了阿ken在《摩托车周记》里面拿铜像帮他宣传。
被冷落的电影,《我们俩》应该要翻出来看看。
悲伤的小提琴在哭泣。
有不太喜欢的片尾曲。
Orz.Boyz.2008.DVDRip.XviD-CoWRY
【一些把回忆着色的细枝末节】想起来在晒满被子的双杠下钻来钻去,透过被子去看太阳的棉絮,偷偷躲起来好像让世界找不到想起来为了小小的虚荣把和邻居一起在墙上凿的洞夸大了好几倍,被小朋友质疑,心怀忐忑的去邻居家证明想起来小学里每段时间总有一些流行的传说,大家深信不疑,偷偷流传,一起yy种种可能的故事结局想起来听到世界末日的传言的那种复杂的既担心又窃喜的心情【一刹那让人一起嗷嗷大哭的痛】想起来那种因为爱的太深而揪心的痛想起来紧紧的拥抱的无助和踏实想起来爸爸妈妈黯然的鬓角想起来在飞机上擦肩而过却对我这个陌生人吐露心声的悲伤的韩国老人【还有那些只有小时候才可以的肆无忌惮的宣泄】想起来穿着裙子在学校楼顶的露台不停的转圈想起来总是笑出声来的傻样儿想起来突然对着头顶透过树叶的光发呆想起来放学路上骑着车大声歌唱想起来骑着车大雨中释放小宇宙想起来和牛牛踩着凉鞋到后院雨后的积水中探险电影是什么?
是生活,是回忆,是梦。
是放下遮在眼前的手,是丢掉的捡回来,是重新长出翅膀。
童年,也曾如此瘋過,傻過,哭過。
偶爾閉起眼睛回憶那時的一切,仿佛是在欣賞一部黑白老電影。
那時的好友如今都已不知蹤跡,仿佛他們從來就沒有被自己遇見過。
凌晨不睡覺在看這部台灣電影,因為它的淳樸便很容易讓很多80后的人找回自己那個時候的影子,宛如斑駁的陽光在腦海中一閃一閃。
這樣的電影大陸或許不會有人拍,因為它實在太淳樸了,甚至連一部品牌手機的LOGO都插不進去。
這樣沒有利益可賺的電影是那些商業電影販子所不屑的。
後來,我忽然想起《暹羅之戀》裡的一句話,“長大了,也就孤獨了”。
然而,確實如此。
台灣有好的獨立音樂,然而現在,獨立電影也開始漸漸嶄露頭角了。
片头有一个小细节,黑底上出现字幕“To Max”。
每个女人心底有一个Max,当你遇见Max,当Max爱上你,他会告诉你所有的童年往事——被老师罚站,捉弄女同学,养了一只蟑螂一个夏天,砸校长家的玻璃窗。
每个乖乖女的心里都有一个囧男孩,他替她纵横江湖,他替她行侠仗义,他替她违反所有学校和家庭的规则,他是她童年最羡慕的对象。
在女编剧女导演杨雅喆的心里,她自己,大概就是那个在老师办公室看一号二号被老师罚站的好学生,是那个在学校走廊里羡慕地看着一号二号在屋顶狂奔的旁观者,是那个在伤心的时候被要出发去异次元的男生解救的小女孩。
又或者,在她长大以后,遇见一个已经长大了的囧男孩,再也回不去了的囧男孩。
不妨把《囧男孩》视作一个心里仍有梦想的成年女子眼中的男孩世界,那个Max,是她通往童年梦境的钥匙。
【剧情】很有意义的脚本。
关注特殊的一群孩童,影片中并没有很刻意的渲染拍片目的或是慈善意味,只是讲故事。
一条线索穿着三个故事,幽默不刻意,感人不煽情。
虽有点觉得故事太过从大人视角出发,不过也瑕不掩瑜,罢了罢了。
【演员】最最耀眼的应该是奶奶的扮演者,可爱、真实,也难怪获得最佳女配角。
两个孩子也甚是可爱,电影中有些小细节,比如1号假骗2号把MM丢了,而偷笑的画面,一直记得。
童年的时候我们常常"痴人说梦",在大人眼里只能称之为不现实的幻想。
大概是看多了童话的缘故,相信白雪公主和王子最后的美满结局是天经地义的,相信海的女儿为爱痴狂,相信半夜里玩具们真的会聚会...相信异次元的存在,可以一下子长大成大人不再烦恼目前的事情。
其实我们一直都很天真。
童年是回不去的美梦,过了就不再回来。
当我们在100次的尝试以及挫败之后,我们会一点点长大,变成耍赖皮的大人,或者已经坐在轮椅上,再也没有能力勇敢地做梦了。
所以,当我们老了回忆过去的时候,最经常怀念的可能就是童年了吧。
当2号长大以后,虽然他知道小时候的异次元是一场华丽的冒险,然而他逗留在原地期待更多的人追随他们小时候的冒险,当看到另一个执着的男孩想要尝试100次,他不禁站了起来,向远处挥挥手。
事实上,成人的世界并不是儿童时所想的无忧无虑。
这里充满坎坷险阻以及危难,这里黑暗虚幻不真实,这里肮脏欺骗狡诈,那时候的卡达天王是快乐的王子,到了成人的世界他只能心碎、哭泣吧。
大人不如我们想象的好,他们很自私很吝啬很坏。
小时候1号和2号都是一人一半的,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恶搞一起粘书一起为异次元而奋斗。
他们的过去真实而美好,没有世俗的气息。
当动画片的镜头和真实相互重叠,我多希望自己在童话里,永远在那条时光隧道里旅行,在100次滑行中肆意梦想,在100次奔跑中寻找自己,在100次飞翔中感受自由。
是的,我宁愿相信童话。
我宁愿相信童话里所说的大人的世界是美好的。
我宁愿成为一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比如彼得潘。
又或者像2号一样,心底永远抱以对童年最高的敬意。
这个电影的风格让人想到《仙境之桥》,在童话和现实中来回切换,在孩子的幻想世界和成人的客观世界来回切换。
台湾从之前盛行青春同志片和到最近的异国之恋的爱情片,完全是针对市场的需求。
想不到还有人会拍儿童片题材的电影,并且没有让人失望。
似乎只要音乐响起,都是歌唱爱情;只要电视打开,都在讲诉情爱恨情仇。
而友情却越来越少的被主流的文艺作品提起。
因为我们都太爱占有,太爱自己的狭隘空间。
友情比爱情更加难以维持,因为它比爱情少了“性”这个载体,只有纯粹的经历所累积起的彼此信赖。
当然友情是一剂温和的羁绊,副作用比爱情小的多得多。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们都是很可怜的小孩,一个被父母扔给外婆,另一个爸爸是疯子,平时住在破破烂烂的地方,靠收饮料瓶来养家……孩子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们从来不认为这种物质的匮乏是不幸福,用几个电扇吹来吹去他们就可以开心的玩很久,一个小小的钥匙扣就可以让他欢天喜地。
唯一会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是:讨厌的大人说话不算话。
的确,大人真的很讨厌啊!
很喜欢那个mm在送给他们的卡里写的那句话:“妈妈说过: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了”我们都是好孩子,囧囧的好孩子
【囧男孩】是一个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感人故事。
导演杨雅喆透过两个调皮捣蛋、异想天开的小男孩,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叙述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亲情,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之中,也唤醒了曾经天真浪漫、属于各自的童年回忆…# 一加一不等于二? 负负不等于正? #故事的主角「骗子一号」与「骗子二号」,由初次演戏的李冠毅和潘亲御饰演。
他们两个整天腻在一起,连手作弄同学、编造谎言、爱出风头,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 生,「每天放学后必须留在图书馆里黏书」就是对这些恶行的惩罚。
但这也许是老师这辈子做过最好的决定:他们因此念遍了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号成了超强的说 书人,二号则是世上最幸福的听众。
除了说不完的故事,还有在学校罚站的铜像学长、从夏威夷进口的卡达天王,一起陪伴他们携手航行在各个童话故事的大海里, 远离了真实世界的冷漠与痛苦,追寻共同梦想中的世界。
# 孤单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坚强 #为了逃离现实前往想象中异次元世界,好奇而充满活力的他们甚至发明了一个游戏:「只要搜集到十台大的电风扇,就可以做一个超大的龙卷风去异次元喔﹗」他们 计划邀请一号暗恋的女生林艾莉一起参加,却不小心揭开了那甜美笑容背后悲伤的秘密…。
当一号打开电源,剎那间阁楼里的电风扇纷纷开始转动,羽毛、纸屑齐 飞,他们尖叫、笑闹、互相道别,直到跳电的那一刻。
只有暗暗的天光透进阁楼里,艾莉静静的说声拜拜,那是二号最后一次看见她微笑的侧脸。
原来,艾莉的妈妈 教她:只要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了。
# 分离不一定要悲伤 #看似无忧无虑的他们其实也有烦恼。
二号有个迷信而大嗓门的阿嬷,还有被叔叔「丢」过来的妹妹,阿嬷老是说他们都是没人要的小孩;一号的父亲患了精神疾病, 虽然以前常常说话不算话,但现在他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说…。
为了报复喜欢赖皮的大人,他们让妹妹「失踪」了﹗阿嬷心急如焚,叔叔和婶婶也一起回来找妹妹。
但 是,混在人群里的一号这时才脸色发白的告诉二号:妹妹真的不见了!
黑黑暗暗的操场边,二号一再呼喊妹妹的名字,这一家人总算第一次感觉到和妹妹分离的痛 苦,最后妹妹也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 长大不等于说再见 #听说在那个恐怖的滑道滑一百次,就可以经由滑道飞进异次元世界里!
但去了异次元,就可以到大人的世界吗? 他们决定一起省吃俭用存钱到传说中的乐园,并承诺要一起长大,一起到达异次元的彼岸。
但玩扭蛋抽「卡达天王」的诱惑实在太强烈,二号一念之差背叛了两人共 同的理念,而玩具店老板的蛮不讲理,更引发一号作出愤怒的决定。
事件爆发后,社福单位才注意到一号和精神有问题的爸爸居住在一起,于是一号被社工人员带 走,再也没有回来。
二号面对必须独自长大的挑战,他下定决心自己寻找那个乐园,挑战恐怖的滑道,在第一百次的时候滑进异次元,也许就可以找回一号,逃离自 己的罪恶感…。
后来二号终究没有到达异次元,也没有再见到一号。
他像其它的孩子一样,慢慢长大了,甚至忘了那个神秘的传说、还有那个热情、爱幻想的朋友。
直到多年后,又有一个相信「滑一百次可以到达异次元」的小孩出现在那个滑道的顶端,二号心中那个小小孤单的角落,才再次被点燃,温暖。
# 慢一点,让童年的勇气追上你 #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像一号或二号这样的人? 你是不是也和每个小孩一样,用各种方式尽情挥霍着属于自己的童年? 直到有天忽然间发现真的长大了,这些记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散、褪色…。
试着放慢成长的脚步,跟着这两个开心果进入前所未有的「囧」异世界,与童年时 那个勇敢追求梦想的自己再度相遇﹗
美国
很不错啦。。赞一个
应该来说我会比较喜欢儿童题材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缺乏一点活力就感觉很乏味 @2013-08-09 15:29:59
我的童心去哪里了嘛。
已经老了没办法再幻想去异次元这些事
只要记得微笑 就不害怕了
忍不住打五星。早慧懂事的一号和任性好奇心强的二号游走在他们编织的世界做出不同于常人的行为来引起更多关注。有几个场景处理得让人过目难忘,一号离开前的几场戏节奏处理得出奇的好。成长的仪式跟姜文的手法相似且也都是孤独的。疯爸和阿婆的设置都好。小时候那些疯狂事真实亲切而大陆小清新大多很伪
動畫太多啦小孩太吵啦
看过年纪最小的基片
沒能瞭解當中有趣的部份
主要是不对路,总给人一种小孩看不明白,大人昏昏欲睡的感觉,好像是导演构建的一个世界,是导演的童年而不是我的
暑假看这样一部电影是很有意思的,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可是到了异次元变成大人就再也回不来了。你还要去吗?
我比较不萌小孩子……
媒体太能吹,片子一般般啦,成长么~
才发现笑着哭最痛。
失去了快乐世界。。。
又出现了小MM……
可是到了异次元,变成大人就再也不能回来了,你还要去吗。
久违了,好久没看关于童年的电影了好看的电影不一定就是大片,就像唱歌不一定要大声,能感动到就行不过片中最囧的一段就是那个女老师的惩罚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