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罗伯特·扬
主演:托马斯·克莱舒曼,特洛伊·格雷提,弗朗卡·波滕特,斯蒂芬·弗雷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简介:艾希曼(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饰)出生在德国一个平凡的家庭之中,因为样貌的原因,艾希曼小时候常常被耻笑为犹太人,因此他对犹太人这一种族有着别样的厌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希曼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后者将重要的犹太人迁移计划交给了艾希曼负责。在1937到1942年间,大部分的犹太人..详细 >
看了浪潮后再来看这个,感受很深刻。
散了点,题材深度挖掘不够,偏平庸。
…纯粹为tk打分,其余真的没啥能说的
过于平淡。大量篇幅纠结于艾希曼收过多少礼物、有过多少情妇?...... 审讯官木有控制场面的能力,最精彩的审讯交锋淡如白水。比较失望
其实电影里的某种精神 中国人现在还没有
剧情挺平缓的
“我们给他的正义,比他给我们的多”…在面对一个屠戮自己民族的恶魔,杀害父亲的凶手,还能用如此冷静的角度来解释这场审判,这本身就是对民主制度的绝对信仰。一部很冷静的电影,平稳的叙事方法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值得推荐!
“But what!”“They were Jews.”
結尾處上尉對整個案件的回憶和反思很阿倫特。電影所要展示的不是“惡”或者“惡”的結果,而是人對自己的“惡”的不自知。“平庸的惡”存在於每個人,而極權是將每個人的惡的根性放大到極致的罪魁禍首。
TK作品补档:“在一场有共谋意味的民族性犯罪里,个人承担罪责的最后限度在哪里”,可能放在今天的这个大环境里更值得每个人思考。整部电影拍得比较矜持,最具冲击力的那个镜头其实也展现了Eichmann的小小挣扎,TK演得很传神。
从汉娜.阿尔特看过来……
平庸的恶是普遍现象,即便韦小宝的哲学也不过是平庸的恶的助力。单就事件本身而言,1种族屠杀成为所谓的反人类罪,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这也许就是所谓进步吧;2以色列以近乎绑架的方式逮捕艾希曼并亲自对其进行审判,无论实质上再怎么公正,在形式上都是不公正的,然而,复仇与正义从来不需要做给人看
一个悲哀的工具
套用汉娜·阿伦特的书名,这是一部“平庸的电影”。哦,原来我是冲着艾希曼的主演Thomas Kretschmann来看这部电影的,他是《斯大林格勒》里最英俊的国防军。
剧情对话都太简单,人物刻画还可以更复杂一点,这么重要的事件,可惜了
“但是他们是犹太人”,“我们给予他的公正比他给我们的多”。尽管节奏缓慢,却并无太多的拖延感。
人最可怕的事,就是自己麻痹自己,原谅自己犯的错。
对这段历史,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摩萨德对Eichmann的追捕过程;慕尼黑惨案后摩萨德发动了针对“黑九月”的“天谴行动”,2005年这段历史被拍成电影《慕尼黑》。
深度完全没有挖掘出来,汉娜阿伦特角色都没有设置。故事题材好,有点过于散了
2016.10.07和“平庸的恶”唱反调,片中的Eichmann表现出很鲜明的人性,所谓“执行命令”则明显是妄图逃脱罪责的托词。而且我印象中,审判Eichmann之前,以色列民众的主流情绪是视大屠杀为耻,并不会如片中表现的那样群情激奋。Thomas Kretschmann的形象或许真是纳粹审美的标杆,难怪总被请去演纳粹。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看了浪潮后再来看这个,感受很深刻。
散了点,题材深度挖掘不够,偏平庸。
…纯粹为tk打分,其余真的没啥能说的
过于平淡。大量篇幅纠结于艾希曼收过多少礼物、有过多少情妇?...... 审讯官木有控制场面的能力,最精彩的审讯交锋淡如白水。比较失望
其实电影里的某种精神 中国人现在还没有
剧情挺平缓的
“我们给他的正义,比他给我们的多”…在面对一个屠戮自己民族的恶魔,杀害父亲的凶手,还能用如此冷静的角度来解释这场审判,这本身就是对民主制度的绝对信仰。一部很冷静的电影,平稳的叙事方法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值得推荐!
“But what!”“They were Jews.”
結尾處上尉對整個案件的回憶和反思很阿倫特。電影所要展示的不是“惡”或者“惡”的結果,而是人對自己的“惡”的不自知。“平庸的惡”存在於每個人,而極權是將每個人的惡的根性放大到極致的罪魁禍首。
TK作品补档:“在一场有共谋意味的民族性犯罪里,个人承担罪责的最后限度在哪里”,可能放在今天的这个大环境里更值得每个人思考。整部电影拍得比较矜持,最具冲击力的那个镜头其实也展现了Eichmann的小小挣扎,TK演得很传神。
从汉娜.阿尔特看过来……
平庸的恶是普遍现象,即便韦小宝的哲学也不过是平庸的恶的助力。单就事件本身而言,1种族屠杀成为所谓的反人类罪,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这也许就是所谓进步吧;2以色列以近乎绑架的方式逮捕艾希曼并亲自对其进行审判,无论实质上再怎么公正,在形式上都是不公正的,然而,复仇与正义从来不需要做给人看
一个悲哀的工具
套用汉娜·阿伦特的书名,这是一部“平庸的电影”。哦,原来我是冲着艾希曼的主演Thomas Kretschmann来看这部电影的,他是《斯大林格勒》里最英俊的国防军。
剧情对话都太简单,人物刻画还可以更复杂一点,这么重要的事件,可惜了
“但是他们是犹太人”,“我们给予他的公正比他给我们的多”。尽管节奏缓慢,却并无太多的拖延感。
人最可怕的事,就是自己麻痹自己,原谅自己犯的错。
对这段历史,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摩萨德对Eichmann的追捕过程;慕尼黑惨案后摩萨德发动了针对“黑九月”的“天谴行动”,2005年这段历史被拍成电影《慕尼黑》。
深度完全没有挖掘出来,汉娜阿伦特角色都没有设置。故事题材好,有点过于散了
2016.10.07和“平庸的恶”唱反调,片中的Eichmann表现出很鲜明的人性,所谓“执行命令”则明显是妄图逃脱罪责的托词。而且我印象中,审判Eichmann之前,以色列民众的主流情绪是视大屠杀为耻,并不会如片中表现的那样群情激奋。Thomas Kretschmann的形象或许真是纳粹审美的标杆,难怪总被请去演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