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一下,花钱买了票一开始看的还不错,是部及格作品。
从黄教主法庭辩护,身体却像表演开演唱会就开始暴露了。
全片只有涂老爷子和闫妮在认真演戏。
出去这个不说。
我想说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个电影在立项的时候,投资人不考虑下剧本吗?整个电影 涂老爷子白死了,闫妮无期徒刑,闫妮儿子3年刑,自己有病在里也是死,,然后主角男一号黄大律师给自己也辩护进去了。
你想一下,这是在干嘛??????????全员没有好结果,损人还不利己。
这个事的意义在哪里?就为了诉说正义吗?这种正义谁信啊?就为了真相吗?这一大圈何必呢,谁都没讨好,你们矫情了老头白死了。
这样一个故事 有意义吗?
就为了 一句:你还是曾经的丁一峰我尼玛了,服了,真的。
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正义而正义为了真相而真相观众看了2小时,最后全员被审判,绕了一圈还没有开始的结局好,玩那?????在想什么?要编这么一个无趣的且没有脑子的事跟同题材的孙红雷 郭富城那部差了800里。
各位编剧大神们,你们能不能先让你们的故事有个可信度????有个存在的意义也行啊!真的是无语啊。
最后的真相,其实也是一场,你是否愿意为“真心话”而进行一场“大冒险”。
真情二字值钱也很不值钱,而真相二字,就看你要真相还是大家所需要的真相?
是公诉人需要的真相?
还是辩护人需要的真相?
或者是追求法律公义?
又或者法理之外情,被告人和死者所需要的真相?
片子合格,但不够好,因为没有玩出点新意,从各方面来说,情感表达也不够触动人心。
而且剧情转折和人员动机,并不觉得充分。
最浪漫的镜头是,没有任何遮挡的毛卫卫,骑着摩托,载着已经死去的马双喜和母亲金喜妹,这一刻是家人也是曾经可以到达的未来。
路演加一星,黄晓明确实帅,电影里面更加帅。
路演。
大概会问①以图要挟,真的只是了为了赢?
除此之外呢。
始终觉得人物动机不足。
②助理的态度和发型欠缺社会毒打,后期转变的契机呢?
突然就帮忙钓鱼 ,而且让一个女孩单独去?
公诉人在前期庭审的表现非常不理智和不专业,请控制好你的情绪。
③有三位母亲形象,为孩子安危偷钱-愿为孩子治病而死-为人举动“拉回来”孩子的“自我”。
还有,所谓的夕阳恋,其实本意也是父母之爱为计深远。
在马双喜这里,毛卫卫也是他的孩子。
以短暂的生命结束来换取孩子的未来,他愿意。
真想吐槽摄影大哥!!
黄老师是哪部戏开始冠上油腻的称号的?
在古早的年代,我最初看黄老师是电视剧《大汉天子》,刚刚查了一下,原来那个电视剧第一部是2002年呀。
那个时候我觉得黄老师的少年大帝演的挺好啊,面容棱角分明,带着桀骜,果然是有大帝之姿……这些年的电影,上一部让我有好感的是黄老师演消防员,就他那个角色他完成的挺好。
本片黄老师是主演、制片人、监制。
看到这个介绍的时候,我仿佛明白了电影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槽点是怎么来的了。。。
宣传上的什么正义和名利,法理与道德,在我看完电影之后,基本就是莫名其妙。
我们就说名利,丁律个人背景及性格就很奇怪,交代的很少,几段往事并没有把他的性格丰富起来。
在被告说出她是被QJ的时候,他收获了巨大的名利,但是丁律的表情一点都不名利啊,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出来的人物表情,就是又当又立的,而且这种又当又立他也表现不好啊。
这里建议大家参看《药神》来理解,徐老板一开始就是药贩子,就是赚钱为主,唯利是图。
后来小团队成员的死,才刺激了他的改变,人物性格是变化的,且有理有据,而黄老师的就基本没有底层逻辑。
至于法理与道德,庭上是摆事实讲证据的吧,本片的庭上可以说是黄老师讲故事,我不知道真实的庭上会不会有律师讲故事。
罗翔老师经常说的量刑,在本片中,金喜妹认罪的情况下,这样推翻前面,我真的没看到什么道德,因为要说道德,金喜妹的角色在道德上有亏,马双喜的角色在道德上也有亏,毛卫卫从小就偷盗道德上依然有亏,丁律每次问询的偷偷录音,理直气壮的承认威胁别人,依然有亏啊。
反而是法理给了他们宽容。
映后分享的时候,主持人说,主创团队们有个细节设置,金喜妹入狱前是齐刘海发型,入狱后是中分发型,暗示了人物的不完整??!!!!!
这里我只能说一句我去NMLG表,牵强。
反而是旋转木马环节,马亲金很用力,嘴角染口红,有那么一点嘴角流血的象征,暗示最后你给我带来血光之灾。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想了一下,电影换一种叙事结构,人物角色重新设置下,也许我会推荐,目前就是陪跑了。
———————————————接下来学徒编剧上线—————————————————故事开始于过气丁律师的酗酒或者其它什么落魄表现。
实习生肖珊珊突然造访,表现出对丁律的崇拜,想要请丁律看看金喜妹这个案件,丁律说你认错人了之类的,肖姗姗就开始背诵丁律过往骄人的战绩,画面出现一些倒叙,让观众看到以前丁律师是多么多么牛逼等等,配合一些丁律师略带回忆的表情,一闪而逝。
这样,一个有理想的实习律师人设有了,丁律师大神的人设也有了。
接着丁律师固定的去疗养院看母亲,实习律师死皮赖脸跟着去,端茶倒水铺床叠被啥的,丁妈妈误以为这是小张的媳妇,悄悄对丁律师说,小张这女孩不错,你要把握好云云,又怀念一些自己的儿子,脸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一些等等。
丁律说我这个人恩怨分明,你让我母亲开心,你的案件你说说吧,我姑且听听。
实习生把案子的疑点说出来,第六感什么的觉得不可能是谋杀,应该有隐情,丁律看完卷宗,提出了谋杀不应该用烟灰缸啊,正面击打等等疑问,然后实习生去实际调查。。。。
丁律师也去按摩店自己调查等等,这样一些线索就通过不同的调查人交叉起来,构建出第一波反转。
然后庭上现场,可以是丁律在和实习生交流猜测的推理内容+实习律师在庭上用部分证据证明了丁律的推理内容,用蒙太奇剪辑,你看,可看性是不是比现在有意思多。
迎来第二波反装。。。
剧中继续加入原告的律师来找丁律,讽刺他当年多么牛X,现在就多么落魄云云的内容,这里就解释为什么名律现在落魄了等内容……最后这个案件完成,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还可以顺势开启黄老师的,律师元宇宙。
打造名律师+实习菜鸟的搭档组合,彻底告别油腻形态,转型妥妥的成功,全新律师IP电影!!!
又是可以陪父母看但自己没必要看的,越反转越疲惫。
建议导演以后少看点韩国电影,太韩了这个色彩打光,给黄晓明吃面拍得像黄政民吃鱼饼。
剧情也是大概十五年前韩影拍没够的。
没理解上升的“追求正义”,好奇怪的剧本,头一次看法庭戏折腾半天居然每个人比开始更惨了。
追求的是什么正义呢?
唯二说得通的是打击骗保和诱供,但是又那么大篇幅地展现人性情感,这点就太小了完全不在观众情绪上,主角还不管自己老年痴呆妈了给自己送进监狱……去油版黄晓明挺帅,演技他也一直有不过没什么高光戏。
闫妮演得很好,这里最喜欢的镜头是她轻快地跑向警车。
阚清子这角色……一直不喜欢律政题材里,把主角律师对方的律师或检察官塑造得冰冷无情,人家也只是正常工作不是让观众讨厌以情绪上支持主角的工具好叭,一个女检察官说出“两个人近乎恋爱关系,强奸还有什么必要呢”真的大为震撼😇但她好漂亮~~自带柔光,自己也说不想表现得那么咄咄逼人,那就是导演的问题。
王影璐脸我天菜,但演得好恐怖,原地炸雷工具人,自己情绪都不接戏。
涂们老师[悲伤]这里感情戏拍得成立很大原因是他演得好,三个人在电驴上抱在一起那镜头也很喜欢,每个人都能找到取暖的地方吧,尽管是恶劣的人尽管是各取所需。
演员很棒,闫妮涂们相当炸裂,从底层叙事出发的层层反转之旅。
不过我不太喜欢。
黄晓明大男主carry全场,几幕庭审戏和辩护对手戏相当不错,但是他(或者导演)实在是太过于爱惜羽毛了:除了黄晓明之外的其他角色,作为工具人推动剧情的成分都大于对角色本身的演绎,包括涂们和闫妮;黄晓明一出场,聚光灯就自动打上来,关注他的一颦一笑和有意无意的耍帅(当然大部分国产电影都对主角是如此偏爱的,也不能说是很大的缺点吧。
剧情方面,三次反转精心但不精彩,由此造成的观影体验是爽而割裂的——当场可能会觉得燃或者被煽到了,但是都不用等电影结束,5分钟之后如果你还没有被下一幕吸引就会自动发现导演为了炫技而牺牲的部分合理性。
几场主要角色间的对手戏倒是观感都不错,印象最深是中盘黄晓明和闫妮的对手戏,开庭时的引导回答和庭下问询时的交锋穿插进行,闫妮从漠然到爆发,黄晓明邪气溢出屏幕,给了我极大的冲击力——我甚至觉得导演就是为了这一场戏拍的这部电影。
但是总体而讲又是值得看的,除了演员各司其职不拉垮,随便找出一个演技都能吊打《孤注一掷》中的张艺兴周也和《热烈》中的王一博(没有针对这几位的意思只是他们除了本职工作外,作为演员仍然有很大进步空间)之外,作为社会派电影的本片切入的视角令人激赏。
我和小伙伴讨论的时候,不约而同联想到了《我爱你》,但其实这两部电影视角态度手法都没什么相似度,最大的相似是都关注了城市发展中被抛下的社会底层们。
按摩女生存环境、高龄老人赡养缺失、轻微残疾者求职、唯学历论唯人情论的大环境等等,即使这个影片没有田野调查讨论得那么深入,但是只要轻轻点一点,让自顾其暇者看到了,就是一种胜利。
电影聪明地将案件线索的探寻穿插在庭审辩论的过程中,并随着一次次庭审判决的推进真相也逐渐清晰,节奏明快,减缓了情节的冗长。
败笔在于闫妮与涂们的情感线太虎头蛇尾了,很难让人共情于他们相濡以沫的恋人状态,而闫妮儿子演得也很暴躁,一身痞气扑面而来,拔高血压。
更败的笔还得是小助理和检察官,小助理这个角色是很没必要的,跟资本强塞一样,而检察官跟黄晓明的校园往事就更没必要了,无非是大道理的输出。
最败的笔无非是结局,一个只有保险公司偷笑的世界诞生了。
闫妮白杀了,涂们白死了,闫妮儿子没救了,黄晓明律师生涯彻底断送了。
这种结局绝不是“正义”的伸张,而是程序的执行、法条的冷漠。
最后的真相 (2023)5.9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李太阁 / 黄晓明 闫妮
《最后的真相》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出色的演绎,呈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法律故事,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正义、真相以及律师职业道德的深思。
影片的剧情设计巧妙,通过一系列的悬念和反转,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气氛。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被引导去探寻隐藏在背后的真相,而每一次的揭示都让人惊叹不已。
这种剧情设计不仅让观众在感官上得到满足,同时也让人对法律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影片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黄晓明、闫妮等主演的精湛演技,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让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挣扎和冲突。
特别是黄晓明在庭审戏上的表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展现了他作为演员的实力和潜力。
影片的主题深刻而引人深思。
它通过展现律师们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引发了观众对法律和正义的深思。
在这个看似冷酷无情的法律世界中,每一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真相和正义,而他们的行为又不断地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影片的制作质量也非常高。
导演通过出色的视觉效果和音效设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真实而引人入胜的世界。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每一个场景的细节和氛围,这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让人难以忘怀。
《最后的真相》是一部成功的法律题材影片。
它通过深刻的主题和出色的演绎,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了观众对法律和正义的深思。
无论你是法律从业者还是对法律感兴趣的普通人,都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老实说,我进影院看《最后的真相》的最强烈动机,正是为了亲眼见证黄晓明的演技到底如何。
这个在内娱圈堪称“薛定谔式”的命题,不在第一时间去揭开谜底,怎么对得起影迷身份?
没想到,片中的黄晓明,不仅完成了演出,而且还顺利成为全片其他演员的演技检验标准。
这也成为《最后的真相》带给大家的最大惊喜。
所以,一定要沉住气,不要在平淡寻常的开头十分钟弃片离场。
01. 吸引眼球的边缘设定按摩女金喜妹(闫妮饰)到客人马双喜(涂们饰)家中提供服务,发生争执后,以烟灰缸砸死客人。
落魄律师丁义峰(黄晓明饰)被律所收留,接手为喜妹作最后辩护。
丁律师刚出狱,供养着失忆的母亲,不仅自己生活落魄,复出的第一次公益辩护,领导说是铁案,嫌疑人一心寻死,还有个无能又话多的萌新助手,嫌犯的麻木表情明显有隐情,但是一切都显得低落困顿,毫无头绪。
直到半脸残破的莽撞青年出现,瞬间打破沉闷节奏,为故事注入了张力。
《最后的真相》携带着不少敏感又边缘的要素。
金喜妹是失足女,与马双喜也是在按摩店相遇。
然后在舞厅,律师又遇上一位伪娘大叔,还陪他跳了一支舞,以此来换取喜妹的身份线索。
所以律师为了寻找线索,在按摩店、舞厅等等场所穿来穿去。
尽管类似场景在台湾电影,在日韩剧集中见过太多次,但是在内地的大银幕上如此直接呈现,可算是在审查边缘游走。
导演的诚意不止于场景,在经历了开头部分的平淡之后,丁律师收到莫名的威胁,随后很快探访了被毁容的毛卫卫,他是一个爱唱歌的孤独青年,身患皮肤癌,半张脸被毁,脾气暴躁易怒,同时也是嫌疑人喜妹独自带大的孩子。
其实从这个介绍中,经验老到的影迷已经能够大概猜出最后的真相了。
不过导演还是扎扎实实推进故事,为主要角色提供了饱满的情感支点。
喜妹闯荡欢场,一边陪舞卖笑,一边独自带大儿子;马双喜身患重疾,三个儿女却冷漠疏远,听到拆迁款后又蜂拥而至;丁律师生活困顿、事业艰难,看到同学已幸福圆满,自己还落魄流离,于是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还算合格的设定之上,我们见识了国产电影的短板。
02. 架空漂浮的律政戏用力过猛的问题随处可见。
在某些段落,感觉编剧就像是在展示自己的专业技巧,一段段台词,一个个反转,过于工整和刻意,直接冲淡了角色本身的连贯情绪,让故事变得越来越不可信。
最不可信的部分,莫过于片中的法庭控辩段落。
从布景格局、控辩交锋、台词风格到演员表现,几乎完全模仿了香港律政剧的风格,法官端坐高处,控辩双方有来有往,辩护律师在空旷区域内闲庭信步,一边抛出鸡汤金句,打动众人;一边精明睿智,准确把握现场情绪,预谋着证据和证人的致命一击。
黄晓明的踱步与陈述,无数次秒回《魔鬼代言人》,特别是胁迫喜妹做假证那一段,完全是与魔鬼交换灵魂的律政败类;
公诉人孙宇的呆滞刻板,更是与早期港剧中的律政精英一模一样,感觉她下一刻就要脱下制服,与黄晓明谈场恋爱。
正是这种完全脱离现实的架空场景,直接毁掉了编剧在故事上的用心,甚至直接毁掉了整部电影。
03. 内娱演技金线黄晓明?
“金线说”源于作家冯唐对文学作品的评断。
他认为文无定法,但是有一条隐约的金线,用来判定一部作品能否算合格的文学作品。
我们将“金线”的理论也移植到电影演员的演技评定上。
然后,在《最后的真相》中,黄晓明恰好成为了这条合格金线。
在他之上的闫妮、涂们,自然是专业精湛,与他不相上下的张嘉鑫,也能称之为合格。
而在他之下的阚清子、王影璐,则可以说是演技拉垮,一秒出戏。
先说最饱满真切的角色,闫妮饰演的金喜妹。
她是失足女,是在底层社会艰难求生的舞女,是残缺孩子的单亲妈妈,是马双喜的姘头,也是面无表情、为儿子顶罪的中年妇女。
闫妮的强大演技在顺利诠释以上角色的段落中得以彰显。
而且每个角色都令人信服,每段情感都饱满真实,让人为之动容。
对马双喜,她从讨好到深爱,沉醉在甜蜜爱河中不可自拔;她为儿子无奈却要强装坚强;她陪着情人寻死,默默吞咽泪水;她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与律师的威胁,不发一言却又万马奔腾。
儿子在舞厅偷钱,她出面解围,却遭受客人的当面羞辱,愤怒之余用酒瓶砸晕了客人。
儿子躲在天桥上痛哭,警车呼啸靠近。
喜妹衣冠不整,步履蹒跚,却在夜色中扬起笑脸,鼓励儿子:警察要把你妈带走了,你要好好活下去啊!
其情其状,如何能让人不动容?
涂们的演技同样精湛,但是在片中的角色设定,未能达到喜妹那样的饱满完整。
他从开始激动暴躁、随时打人的状态,变换为现实场景中的温和亲切。
尽管可以用临死的变化来解释,但终究显得牵强。
相比之下,年轻的毛卫卫倒还可圈可点,顶着半张被腐蚀的脸,张嘉鑫也基本完成了露面、恋爱、暴走、伏罪一系列过程。
接下来,就是在金线之下的拉垮表演。
最拉垮的首选阚清子的公诉人孙宇,她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表演一位公诉人。
而她的想象又全部来自于香港律政剧那些场面。
一本正经的表情,突然上扬的眼神,故作严肃的抿嘴和措辞,感觉随时随刻都在注意着自己的形象是不是庄重严肃,一直在想着外观而不是剧情,所以根本无法入戏,更无法提供任何可信的情感体验。
王影璐表演的肖珊珊也比她好不了多少。
一个小律所的实习生,整天表现得就像职场精英,跟着落魄前辈,还要刻意做出气宇轩昂的专业范。
结果看上去颇有喜感,显示出一种不谙世事的滑稽。
后面身为律师还跑去毛卫卫家中,险被蹂躏,知法不用法,以身试险,实在是丢了同行的脸。
自己还是律师,居然如何保护自己安全都搞不懂,还怎么去跟别人辩护,伸张正义?
而我们的黄教主,则在上述两种状态中起伏摇摆。
在面对自己母亲时,在与喜妹对峙时,他还是演出了一位落魄男人身上的善恶混杂;在某些低落困顿的段落,他也能做出相对精准的诠释。
但是一穿上西装,要做简单的移动,他就开始忘掉了背景,不经意地摆酷耍帅,似乎还放不下偶像包袱?
特别是站在法庭中央,抛出一大段一大段的台词,黄教主几乎忘了这是在演戏,还需要顾及情节推进和现实背景。
黄教主已经信心爆棚,必须马上对着镜头,快速而笃定地把大段台词背出来,也根本不管其他角色乃至观众是不是听得懂。
我感觉他一直在心里重复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律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表演不是耍帅,不是想当然,黄晓明、阚清子,咱们戒骄戒躁,别上那么多综艺,好好跟闫妮老师学一学,沉淀沉淀,行不行?
电影提前点映看完,过了好几天之后,脑子还在回想着电影里的剧情,眼前老是浮现出涂们老师饰演的马双喜满脸鲜血倒在血泊之中死前艰难嘱咐交代后事的样子,时而又是他微笑着温文尔雅向前伸出手来邀请金喜妹翩翩起舞的样子,时而又是他酒后发疯的暴力偏执狂的样子。
这个被砸破头颅、身陷血泊之后的被杀死的老头到底是怎么死的,杀他的人又是谁,案情随着律师丁义峰的调查,几度反转又反转,最后案件的真相到底是谋财的利益熏心,还是情杀的爱恨情仇呢?
一场事先张扬的“情爱”交易故事的第一层,按摩女杀死了老主顾。
义愤杀人,属于无预谋的故意杀人案件。
生活困顿的按摩女金喜妹主动上门去老主顾家马双喜家里提供不能明说的按摩服务,顺便追讨长期未曾偿付的两千元服务费,交易过程不顺利,马双喜喝了酒发了酒疯,两人起了口角,金喜妹因为没拿到钱款,长期的积怨一时爆发,于是怒从胆边生,愤而拿起烟灰缸用力砸死了马双喜,顿时鲜血四溅。
事后,她报了警,在警察来了之后,她倒也乖乖服罪认罚,因故意杀人罪入狱。
按照中国司法程序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嫌疑人应该有法律援助,于是落魄到人生谷底的律师丁义峰被分配给了金喜妹,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整个故事就是从丁义峰的视角展开的。
一个是因为杀人而入狱的按摩女,一个是落魄跌落人生谷底的律师,一个甘心认命,一个试图翻案,这桩看似证据确凿的罪案,难道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没钱请律师而很大可能被判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金喜妹杀人案件,就属于这类的特殊案件,每个律所都会分派到这样的案件。
这种案件对很多律所来说犹如鸡肋,如此重大的杀人案件多半证据确凿,检察院起诉时也会更加谨慎,想要翻案几乎不可能。
然而,嗅觉灵敏的丁义峰偏偏从细微之处发现了不可能的机会。
于是,案件的第二层故事出现了,金钱才是这个案件的关键。
不是无预谋的义愤杀人,而是有预谋的谋杀。
被暴力迫害的金喜妹不但不怨恨对她拳脚相加的马双喜,在杀人后自动报警还甘愿负罪入狱,甚至还会为他辩护,“他那是酒精依赖,不能喝酒,可是又不能不喝,喝了又发疯,他那是不得已。
”原来在肉体交易之外,按摩女和主顾之间也会有感情。
金喜妹回忆起马双喜的时候,眼前总是闪现那些快乐的日子,她只有跟他在一起才会露出真心快乐的表情,他们一起在旋转木马上旋转,她在大笑他在微笑,然后是甜蜜的亲吻。
那样的幸福时光是她生命里的唯一光亮时刻,她可以肆意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擦了口红卷了头发,戴上时髦墨镜,打扮入时,跟喜欢自己、尊重自己的人一起做旋转木马,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在光影里旋转,亲吻。
如果时光能停留在那样的快乐时光里多好,只可惜生活对她这样的人来说永远只剩下残酷。
涂们老师演得真好啊,好几个表演层次都让人看得很分明。
一个患有酒精严重依赖的人,不喝酒不行,喝了酒更不行,也因为长期酗酒他患上了不治之症,他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
他因为酗酒之后有狂躁的暴力行为。
患上了酒精依赖,他不能喝酒,喝酒之后就不受控制,陷入狂躁的情绪和暴躁的行为当中,变得暴力而恐怖。
然而他也有温情的一面,在清醒时他温和有礼,他没有看不起做按摩女的金喜妹,虽然他们之间原本只是单纯的金钱交易关系,表面看起来,他不过是贪婪女方的肉体和陪伴,但是来往多了,两人之间多多少少开始有了一点真心。
在见不得光的按摩服务费交易后面,顾客与按摩女之间真的会产生感情吗?
于是来到了故事的第三层,亲情与爱情,到底哪一个才是致命的关键。
闫妮的表演很出彩。
金喜妹因为按摩女职业的缘故,被世人鄙视,也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而看不起的儿子又一再地啃食她的人生,要她不断地出卖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去为他的医药费挣钱。
对他来说,金喜妹与其说是他的母亲,不如说是他的挣钱工具人。
在生活的层层重压之下,金喜妹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标,她没有自己的人生,她努力挣钱只是为了给儿子治病,直到她遇见了马双喜。
一个年纪体态臃肿,满身肥肉、年纪也比她大得多的糟老头子,但却是一个肯心疼她、会尊重她的老头,至少他肯为她倾其所有来给她儿子治病。
某种意义上说,马双喜的付出也是为了让她有机会可以摆脱儿子对她的啃食,让她可以自由呼吸,拥有自己的独立人生,说不定也从此可以拥有了快乐幸福生活的可能,可以跟马双喜一起安度余年。
在北京的路演发布会上,闫妮进行自我介绍时说,她特别开心能够出演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其实特别害怕观众会因为自己是一个情景喜剧演员出身而出戏,当时听到这番话之后我挺惊诧的,都出道这么多年了,时间都过去了这么多年,早已想不起来她最初的角色了,毕竟不久前才在电视剧《外婆的新世界》看过她一人分饰两角,饰演外婆和姨婆两人。
她怎么在过了这么多年后,观众都忘记她是情景喜剧出身了,她内心还是放不下这些疙疙瘩瘩,真希望中年女性演员也可以拥有更多可以发挥自己才华的角色。
孽债,金喜妹与毛卫卫之间的疯批母子情在游乐园蹦蹦跳跳的玩偶下面有一张被烈火灼烧过的脸,那张几乎融化的半边脸上沟壑纵横,布满了焚烧过后无数的疤痕,让人毛骨悚然。
脱下卡通玩偶的头套,就会看到毛卫卫的那张似鬼不像人的恐怖脸庞,不仅如此,他半边的身子都是被焚烧过的,因为长期得不到医治,他病情感染已经变得很严重,如果不能够及时做手术,他很快就会死去。
而做这个能救他命的植皮手术需要60万元,这对没有正常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的毛卫卫和金喜妹母子俩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60万就是他们的救命钱。
毛卫卫的不幸与母亲的教育方式当然也是息息相关的。
他从小因为被烧伤而备受世人的歧视,他的行事也与普通人不同,在母亲工作的歌舞厅里偷客户的钱包。
看到儿子偷钱被抓之后,被人欺负和辱骂,瞬间被激怒的金喜妹冲冠一怒为儿子,拿起酒瓶毫不犹豫地就把客人的头给砸了。
警察来了之后她自然就被羁押归案了,而母亲被抓了之后,在外面游荡的毛卫卫自然就是无人管教的孤儿,没有母亲的教导之后,他的行为可想而知,自然就越发乖张。
他的不幸从小时候的偷钱开始,一点点地滑向了深渊。
金喜妹是一个被生活啃食的人,啃食她的人正是那个与她血脉相连的儿子,似乎她的工作和努力都只是为了给他挣钱。
如果她没钱,他就会把她弃之如敝履;如果没钱,她对他来说就一无是处。
电影里没有说烧伤的意外是如何发生的,可是儿子把一切的怨恨和愤懑都发泄在母亲身上,如果她搞不来钱给他做手术,她就是这辈子就是对不起他,他啃食自己的母亲啃得理所当然,似乎没有想过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会有自己的人生,她这辈子并不是注定给他做牛做马的。
他怎么甘心,让她抛弃他,去跟马双喜过快乐的家庭生活呢?
没有真相的真相晓明哥饰演的丁义峰演得还不错(偷偷说,晓明哥只要不演霸道总裁,演技就能上一个level)。
丁义峰因为揭发同律所同事的受贿事宜而惨遭全行业同事的抛弃,有良心有才干的他不甘心被扔入人生谷底,他已经一败再败,不想再失败,而金喜妹的这个法律援助案件就是他梦想得以翻身的机会。
电影里每次故事的剧情反转,都是靠着律师丁义峰对案情的敏感,对证据之间的缺漏的寻找,以及他对胜利的执着,一点点地进行抽丝剥茧,继而还原真相的。
跟丁义峰饰演的律师的放浪形骸相比,阚清子饰演的检察官似乎有点刻板印象了,其实公检法工作人员虽然公职在身,说到底依然是个有情感的人。
阚清子的台词挺好的,吐词很清晰,如果眼睛能够更有神采一些就更好了。
阚清子在发布会上也说,她身上其实也隐藏着一条暗线,那就是作为丁义峰同专业的学妹,她其实一直都暗恋着这位当年在学校里叱咤风云的学长。
看完电影,最后一层故事的反转让我有点迷茫,似乎看到了最后,我也不了解什么是最后的真相。
理论上说,法律能证明的事实没有真相,因为利用证据只能无限度地接近真相,但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一层又一层的故事反转都是因为当事人的口头叙述,并没有其他能够环环相扣的直接证据。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我们永远都无法确认真相,因为证据只能无限地接近真相,却无法抵达真相。
血腥的谋杀案背后是因为单纯金钱利益的谋财,还是因为人性贪婪、狭隘的情杀?
一个爱财为财出卖身体的人可能是一个为了孩子肯付出一切拳拳母子心的女人,一个爱找按摩女的酗酒暴力狂,也可能实际上是一个肯付出真心、倾其所有来搭建一个温馨家庭的有情有义的男人。
所以很多时候,可能真相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生活里依然有爱,靠着那一点点爱的温度,无论生活变成什么样,我们都可以好好地努力生活下去。
(作为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多加一星以鼓励,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
这部国产悬疑犯罪电影拍摄得非常不错。
全程悬疑感十足,同时有多层反转,看得观众既有些云里雾里,又有些震惊万分。
黄晓明饰演的丁义峰起初在包括法官、公检人、群众和同事务所的其他律师,甚至被告自己都认为是铁案的情况下,靠着自己敏锐的判断让案子翻盘,在法庭上舌战群儒,第一次成功翻案。
并牵扯出了案情背后更多的真相和秘密,让在法庭上的人们刮目相看,并重新获得了自身的名誉。
而之后原以为杀人凶手是金喜妹的儿子毛卫卫时,剧情开始了反转,最终丁义峰又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推断与说辞,让大家大跌眼镜,还把自己送进去了。
到了最后会对这位律师肃然起敬,实在了不起!
全片都以母亲关爱患癌症的儿子作为基调,丁律师也逐渐从想查明真相并打赢官司,到不再拘泥于真相,而是愿意守护可怜的毛卫卫而逼供金喜妹以及告知最终的真相并承认自己的罪行。
黄晓明和闫妮都贡献出了特别精湛的演技,尤其是闫妮那无数次的吼叫与哭泣。
開場就把人驚住了,有一種特別假大空的感覺,在大房子裡要債,在空蕩蕩的大法院裡打官司,就完全不貼近現實的感覺,再加上黃曉明開場那有點雷人的搞笑造型,感覺要給電影定一個胡鬧的基調。然後,一般這種案子就兩個最大的可能性,要麼為錢騙保,要麼幫親人頂罪,編劇倒是雞賊,直接二合一套娃了,兩個原因都有,根本是自作聰明般的最後的真相,其實就是一個不過如此的真相。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兩個女性角色身上,女檢察官和女助手感覺是把一個人拆成了兩個角色,導致最後兩個人都沒有存在感,女助手開場各種刁難男主,還以為她跟這案子多大關係,是真要監視男主還是怎樣,結果這事跟她屁關係沒有,她就是單純油膩人賤。女檢察官也是,打官司就打官司,法庭上一直臭臉,好像和誰有深仇大恨一樣。更別說這個法庭更兒戲,感覺像辯論比賽多過像法庭。
我觉得吧,如果让闫妮和黄晓明的角色对调一下,闫妮演功利心很重的女律师,偏要让黄晓明演的鸭王承认自己被包养他的涂门爹地QJ……那么这个电影可能还多了些黑色幽默式的合理性呢。
差不多得了,没必要这么多不精彩的反转!!!
涂们和闫妮的演技真实而自然,似乎忘了在银幕上的他们是一对“黄昏恋”,游乐园旋转木马糖分超标。
一个迷途知返的律师,为了拯救被告母子选择牺牲自我,为一句:“你还是当年的正义的丁义峰”。不懂,自己还有个老母亲,却选择将自己推入火坑。
涂门老师演得真好
电影还没结束就已经忍不住给一星
2.5 类型片的别扭尝试
挺难评的。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案子拍的有点故弄玄虚了。而且男主的人设真的很奇怪,知道是想拍自我救赎,迷途知返,徘徊过后选择良知,但拍出来给人的感觉挺像一神经病的
比较生涩的律政/社会议题表达,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地理契合的讲述;而放在一部高效运行的题材剧集里,可能只够作为单集案件。当中的转折略微生硬,之后的闪回以及收音都有种说不出的奇怪。但黄晓明在这里的处理不比《玫瑰之战》“丰盛”强,#Queen闫妮也被倚重寄予了很多可够发挥的地方(杀鸡杀鸡杀鸡);试图在“制度框架”和特别注明“艺术化处理”的限制之下,用演绎交锋来创造另个看点。能感觉到尝试无疑是好的,但还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去齐整。
我老婆看电影从来不哭 今天猛女落泪了
一波九折,图们和闫妮演得真好。在类型片维度做得不差,可惜锅里饺子太多,浮不出来。
扯破的涤纶裙可以说成打架或是强奸,死去的受害者可以说成谋杀或者自卫。律师把法庭当成通往名利的秀场,犯人把法庭当成舐犊情深的子宫,媒体把法庭当成暗度陈仓的养料,公众把法庭当成狼奔豕突的回廊。谁在相信按摩女与客人的爱情,谁会关心母亲为孩子牺牲的决心,谁去在意法律捍卫的是真相还是良心。
闫妮的演技真被这群人拖累死,砍掉黄晓明、阚清子、王影璐的戏份一点都不影响这个故事的发展,甚至人物还能写的更饱满。律师和检察官的戏垮到不行,黄晓明根本没去油,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这部电影的男性自信感味儿很冲
检察官非要画那么浓的黑眼圈?心理扭曲的人写这么温柔的歌?一个律师完全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去成事?最后的结局看得莫名其妙。。。开头看到任伟是惊喜!
3.5,法庭戏在国内同行衬托下显得很精彩,法庭逼供的那一段交叉剪辑玩的很6,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后期反转其实是能猜到的,但是最后一个反转显得有点突兀牵强,作为一个新人团队,本片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结尾主题升华其实还是能令人深思的。但全片最大的漏洞是结尾丁律师的做法使全片都不再成立,按结尾的拍法,丁将会受到处罚,赔钱,并且无法再成为律师,保险金无法使用,人白死了,病没法治,金还得在监狱里度过下半辈子,这样的话整场辩护会显得极其多余,并且给人一种“为了良心可以付出一切”的感觉,但现实真的如此吗?还是为了过审而片方做出的无奈举动?所以在审查制度下这样的片尾有点令人误解且可惜,但团队的制作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演员方面,王影璐太漂亮了(很像刘雅瑟),黄晓明也非常值得肯定!
男主创们躲在荧幕背后偷笑呢。
涂们老师的遗作老爷子/母亲虽然在一起是有所图但也是真心实意的爱着对方就这个儿子怼天怼地祸害一枚阚清子的黑眼圈妆没必要我就想看神清气爽的美女检察官😒教主演的还算自然
被预告片骗了,本来以为是正义律师被犯罪份子耍了的故事。自以为维护了正义的律师,其实被犯罪分子利用脱了罪,尤其是闫妮那一笑,感觉意味深长。但是真看正片的时候,这些全都没有了,变成了正义律师被现实教做人,然后想通过打赢官司重新崛起,为此不择手段,没想到最后良心发现,把自己送进监狱。而闫妮演的犯罪份子也没啥反转,本想老老实实杀人骗保救儿子,没想到遇到一个一心想赢的无良律师,拿儿子威胁自己装强奸,最后还搭进了自己的儿子,气的一头差点撞死,真是白白浪费了闫妮的演技。
像是十几年前拍出来的片,就挺无聊的,剧情到底是怎么用脚趾头想出来的啊……还搞个反转再反转(但是全都猜中毫无意外),我就想问问导演编剧到底觉得哪里感人了?还搞这么多慢镜头bgm煽情画面……我真的全程???感觉全片都是主创的自我感动和黄晓明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