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圈,三贱客可谓名震江湖。
理查德·哈蒙德(鼹鼠)、杰里米·克拉克森(大猩猩)、詹姆斯·梅(船长),这三人在车圈的知名度可谓当仁不让。
他们经手的综艺《巅峰拍档》(Top Gear)自2002年第一季到现在,均分9.5+。
口碑这么好,跟三个人会玩有极大关系。
比如,有一期测试派拉蒙·掠夺者这款车。
这车是辆军用车,按照正常思路怎么滴也该在沙漠丛林大展身手。
但他们就不,非得说它最适合家用。
因为遇上塞车、道路不通,你完全可以靠撞墙、碾压别的汽车杀出一条血路。
甚至违章停车被拖车拉走也不用缴械投降,因为他的马力足以拉着拖车走。
而且为了证明这车有多省心,直接拿炸弹炸它也没事,别的车碎成渣,它除了在地下留一个大坑,没事人似的虎虎生风照样开走。
《我买了一个农场》,是三贱客之一杰里米·克拉克森(大猩猩)的片子。
在这里他不测试车了,开始务农了。
6000亩宁静的开阔土地,一两个人完全搞定,机械化程度渗透到每个毛孔。
早在08年,克拉克森就买了这片地,之前一直雇当地人在那务农。
一年前当地人退休了,他就想着,那自己干吧,应该挺简单的。
然而刚一开始就打脸了。
作为务农新人,他选的这一年,堪称地狱级难度。
当他在秋天需要干燥的天气播出粮食的时候,结果大雨连绵不绝下了八周;到了次年5月,当他需要雨水让粮食生长时,结果遇到了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春季。
不仅如此,英国脱欧以及疫情的影响,给物价带来了灾难性影响。
一周前还值100英镑的小羊,一周后只值52英镑。
刚开始,克拉克森试驾完拖拉机后,大家都建议买台芬特,他转头买了兰博基尼,一台R8 270 DCR。
这台块头极大,光上驾驶室就得费半天功夫,不仅如此,因为太大了,谷仓跟车道都显得迷你,以至于还得建个新谷仓、新车道。
但对他而言,买就要买大的,大的才得劲。
总之在这部片里,经常是这样的画面:前一秒我有一个好的想法,后一秒立刻变成天哪我搞得一团糟!
上一秒还是我真是个天才,下一秒就是一脸懵逼!
前面刚自豪的说兰博基尼多得劲,下一刻就变成这TM怎么都是德语!
粮食与农村事务规定,有一片地不要种作物,并付现金给他,作为回报他只要每年割一次草就够了。
克拉克森一听这规定,脑门一拍,干嘛用机器割草,用羊多好,土壤肥沃的同时,羊宝宝还能赚钱。
我可真是务农的料,简直天才商业计划!
总说万事开头难,但他25分钟内就学会了放羊。
但好景不长,下一刻这群闹腾的羊他就拦不住了,直冲冲往村子跑。
养羊的时候,他以为挺省心的,但没想到他要学着成为兽医。
接生,剃羊毛,做标记...一个都不能落下。
于是乎,经常能看到他说,这个我来!
不行,不行,还是你来。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大堆政策规定。
他要卖羊肉,肉已经冷冻包装好了,然而不行,要得到食品卫生部门批准;他要卖鸡蛋,已经装好蛋盒了,却被告知要做沙门氏菌检测;
他要卖泉水,为了节约时间先装好瓶贴好标签就等着卖了,检测结果却是,他一直在喝腐烂的动物和粪便;他要种油菜,结果却是整整60亩地没长成,因为新烟碱农药被禁止使用,于是整片田都死了。
不仅如此,他要建农用商店,已经建好了,却发现门口那片区域仅限农业用途。
也就是说他可以建商店,但没有顾客能进去。
好不容易这件事解决了,刚开张了一天,又被关停了。
原因是理事会对屋顶不满意,要求屋顶由石板制成,没有他们的同意,就拿不到规划许可,他也不能开张。
面对一大堆填表,克拉克森前一秒还说宁愿自掏腰包也绝不填表。
下一秒听到有82000英镑的补贴,立刻变脸。
作为车评大佬,他却搞不定各种农业机器。
前面刚信誓旦旦要开,下一刻却不得不认命:30秒前,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看到最后,很想知道克拉克森给他的雇佣工卡勒布多少钱,毕竟从头到尾擦屁股的活都是他在干。
我们的无限欢乐,来源于他永不止息的状况百出。
更惨的是,克拉克森一整年无休,耕种6000亩地,最后利润只有144英镑!
最后,除了感慨克拉克森毫无人性的大手笔之外,对农民不由自主产生无限的敬意。
即便在现代化的今天,农民仍旧是靠天吃饭。
正如克拉克森所说,他们的抱怨不是因为在雨天里干活很可怜,而是因为这很可怕。
@公众号:来看美剧
花了两万英镑改进了一台牧羊无人机半小时学会了独自放羊但是结果一天羊🐑就识别了他的咋骗术请了牧羊师结果入不敷出瞬间凉凉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提升幸福感两根铁丝寻找地下管道的巫术到底是什么原理?
三只无法生殖的羊被送进屠宰场签完交解书出来被告知羊已经送上流水线触不及防 难过伤感羊也是生命没有价值这是唯一的结局接触一个以前未知的领域就会碰到很多不可思议了解一个新事物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容易和大道理
我从没看过杰雷米的纪录片,在微博上看到推荐第一季打开看,发现这个人好像小羊肖恩里面的男主人,高大威猛,热情笨蛋,执着坚持,唯一不同的是有个漂亮女朋友丽莎陪着在农场!
看完了第一季发现土豪种地真是专业啊!
只有一两个人却种了2600亩地,机械化渗透到每一个毛孔,成本太高还是太低了呢?
想想前段时间看到的山海情,他们才真的是从土里刨食呢!
后来去B站看了后面几集,第二季果然开始放羊了,买的还是小羊肖恩里面的北方黑头羊,只是没有那个牧羊犬,在往后看就发现他为了给节目制造效果,也是勇于尝试,干了很多开商店,种蔬菜,挖鱼塘,种树,养鸡,所有的一切可以在农场里体验生活的事情,看的出来不怕花钱就怕没人看,最后收货了,没咋挣钱!
浪费了6000亩土地,可是节目收视很高,收入不错!
不适合普通人而已,我问老公你有6000亩地,想怎么种,他说,租出去!
第六集中72岁的农民Gerald口音浓重,和Jeremy嘀咕半天,一句也听不懂,字幕也没给配。
有没有人好奇Gerald到底说了些啥?
注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疯狂戴夫上线!
歪比歪比,歪比巴卜,歪比歪比,歪比巴卜!
歪比歪比,歪比巴卜,歪比歪比,歪比巴卜!
歪比歪比,歪比巴卜,歪比歪比,歪比巴卜!
真的要被老爷子笑死,嫌弃老旧60-80马力的拖拉机不够拉风,自己买了辆重达10吨的全新兰博基尼拖拉机,大到开不进车棚,后续务农过程中也因为巨大的体积惹了不少麻烦…..开着叉车辛辛苦苦卸了一袋种子,刚刚松了一口气,就被告知车上的46袋全是他的….为了图开心省力不按照标准的三点掉头法耕地、播种,结果导致后来的浇水、施肥、收割的一系列连锁障碍,尤其是收获时一片麦地里“秃头”的一大块,笑死个人……后来知道自己的速度跟不上播种节奏,雇佣了一个21岁的本地小伙勒卡布来帮忙,要按番位排序,勒卡布绝对是这部片子当仁不让的男二号,老爷子实在太需要他了!
他虽然一直嘴上嫌弃着笨手笨脚的天兵老头,但也实打实帮了无数的忙、干了无数的活、也贡献了无数数落异想天开的老爷子的名场面~~老爷子突发奇想,想靠养羊一举两得,既有羊肉、羊毛可卖,又可免去除草的工作。
期间,修电围栏弄伤自己、垒石墙却根本拦不住羊、无人机牧羊也不被买账,包括后来的配种、生产、脱羊毛等等,总之就是完全的失控,最后只得雇专业牧羊人来解决各种问题……寻找水源、搞设备,好不容易山泉水罐装售卖了,发现水体检测里细菌含量超标,又得赶紧下架…..辛辛苦苦通过一系列审批才获得许可搞出来的农用商店又因为屋顶材质不合格,仅营业一天就被勒令关停……想要搞个生态水塘,结果把地挖得一塌糊题,巨型兰博基尼还陷在泥浆里好艰难才获救…养蜜蜂取蜂蜜时,把一只蜜蜂带进了自己的防护服里,被蜜蜂疯狂蛰了屁股……一年间还经历了水患、疫情和干旱等天灾,简言之想要什么没什么,刚觉得自己想出一个精妙的点子就被各种突发事件火速打脸….最终的最终,核算结果,一年到头勤勤恳恳、花样百出的工作后,只赚到了144英镑的收入…..简直惨不忍睹。
连老爷子自己都感慨“我是因为有亚马逊这档节目的收入补贴,那些真正的农民可怎么办啊?
”节目最后,农场“核心”人物聚在一起喝着小酒庆祝丰收,同时老爷子也在思考是否还要亲自将农场经营下去。
当然,结局我们现在已经预知,第二季今年7月刚刚拍完,估计上线就得明年了,虽然还得等但总归还有的看。
我想老爷子明年应该不会收入这么少了,很多基础设备都已铺陈好、大价钱的农具也都购置完了,就等着看老爷子能想出什么新点子(搞出什么新乐子)了~~
“你瞧他还在得瑟自己有胳膊!
”“为什么总有人在一大早吼我?”“1917导演打电话来说要在这里拍1918”“狐狸隔着羊群住在KFC对面”
“这东西真美”从2019秋到2020.9,脱欧不久+碰上疫情,自带英式幽默的大猩猩开着他巨型的*兰博基尼*为他的理想乡村生活努力奋斗着,在Cheerful Charlie的循循善诱下,在无神论者/key worker Kaleb的损友友谊下,在口音过重的Gerald、羊专家Ellen和女友Lisa的援助下,达成以下成就——耕地、放羊、养鸡、野化项目【修水坝(建池塘)、砍树让阳光洒在地上】、Operation Owl(猫头鹰行动)、养蜂计划、做接生婆、开店、兜售organic产品……
《土豆的坎坷命运》接连发生的爆笑事件完全overwhelming,基本全程都在笑,以下是不完全记录:用n年前的纸质地图规划土地/找水管,用狗叫无人机赶羊,巧用衣架找水巫术,宠爱两个挂着同事名字的公羊,进行农场手臂帕梅拉,给房车度假村拍“我并没有给绑架”的广告,attacked by bureaucratic bombs(等审批),在一日限定shop办粉丝见面会,《俩老儿辩如何立起树干》,被蜜蜂蛰了两次,谈起送给老爸的ghost carp,用Zoom-time meeting进行农场审查,油菜籽撒到外面,把Kaleb的车开到无人之地(报复:钥匙被丢)··· ··· 最终:种出了最好的小麦,发现自己的瓶装水“says it’s got no shit in it, but it‘s full of it.”,农场一年收益144英镑,一箱又一箱的羊肉。
“It’s not strictly accurate”搞笑之余,眼睛学会了如何耕地、做各种事都要获得许可证;也跟着Jeremy贴近自然的生长与万物的情感,与nature同频。
♪(*^^)o∀*∀o(^^*)♪ S1完结干杯!
(农村-农民-农业。
我想到的是“三农”问题在中英之间的对比)在农村的自耕田里长大的我,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算是开了眼界,由衷地感到差距之大。
1,那些琳琅满目的农业机械,原来设计得如此细致周全啊。
天啊,我想象不到的农业机械化。
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可以这样种田呢。
6000亩的农作物:小麦加大麦(其实我分不清二者的区别),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犁好地,播下种子。
而且兰博基尼不只是跑车,也有拖拉机呢!
是需要踩着几级梯子才能上到驾驶室的那种巨型拖拉机,一排又一排几十个按钮,谁记得住啊?
英国农民的技能好高超啊,要懂各种复杂的机械操作才行啊。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小农经济,还有自古至今为那些知识分子们吟诵不断的所谓“田园情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时至今日,我认识的许多人仍然是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哩。
估计在克拉克森眼中这根本就是个笑话。
2,农民不仅是个技术活儿,还需要规划和管理。
克拉克森种下麦子之后,还在旁边的草场上养起了羊,在不远处的池塘里放了鱼苗,在山上溪边种起了珍贵的绿山葵,最后在废弃的田间种满了蔬菜。
然后,从早忙到晚,伺弄这些东西。
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我,小时候家里在种田种地之外,也有一湾池塘养鱼,家里房前屋旁会养猪,养鸡,养鸭,拥有自家专属的一块菜地……想想儿时的每个暑假,我的日子是这么过的:一大早去山上放牛,回家后喂鸡,喂猪,洗衣服,去菜地摘菜,准备午饭,下午去田里帮忙割稻子,插秧,会提前回家给菜地浇水,准备晚饭等等。
当然由于克拉克森经营的是大农场,他使用机械,省去了不少的手工作业。
不过那种日晒雨淋,风里来霜里去,也必不可少。
不过,他是农场主,手下雇了不少人,帮他出谋划策,教他如何干活等等。
他还要填各种表格,与政府打各种交道,申请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惊叹英国对农村规模化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而且一切都是透明的,科学化程度高,相对而言,我们家乡还有一丝原始化。
回想起家乡的那个小村庄,永远会有这样一副画面:某次回家探亲,在二楼的房间里可以看到对面的小山丘,村里一对父子在那时弓着背,握着锄头,一前一后,用力地刨着地,除草。
21世纪了,那种劳作的情景似乎亘古未变。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们的农村里就多了各种各样的村长,队长,书记等等,反正这些人给我们带来的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有的似乎只是让事情更复杂,传达负担,收取赋税等(当然现在农村税收取消了,这是欢天喜地的大好事)。
3,农民永远是靠天吃饭。
这一点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一样。
看着克拉克森拉着蛇皮袋底下发了芽的小麦种子,那一幕太熟悉了。
我不知道英国农民是如何确定农时的,估计是政府派人来帮助他们。
我们那里是看日历,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原来是为农民决定播种收割耕作而制定的。
小时候,我也经常见到大人们拉起一袋不小心因为阴雨天气提前发芽的种子,在一旁遗憾惋惜。
种子通常都是很贵的,要从专门的种子站去购买。
队长开完会回来后,便会挨家挨户地通知上种子站买种子啦。
早年家里种两季水稻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商量着今年浸哪一号谷种。
然后早稻是一定要掐准时间的,要不然的话,晚熟了就会影响二季稻。
所谓的“中稻”大概就是年中插下去的一季稻谷,通常早稻味道不怎么好,可能是因为时间仓促。
收割稻谷的时候,最忌讳的也是阴雨连绵,印象中有一年,由于水涝,成熟的谷子因为不能收割,大部分都在田里发芽了,好不容易挑着剩下的割,那点谷子打下来,后来做成的米饭都是发黄的。
所以,克拉克森的农场遇到这种问题,麦子减产,收入锐减,他那满脸的失望和心疼,任何一个在农村生活劳作过的人,都能体味那种切肤之痛,辛苦流下的汗水,在收获的季节,却遭老天爷横刀夺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那种时候,想起来真有几分想流泪。
4,种田只够温饱,挣不了钱。
克拉克森不靠农场过活,他的身体力行大多数时候是真人秀节目的需要。
尽管他精打细算,用尽一切能够用到的资源,最终几千亩地一年只有144镑的净利润。
这还不够他一天花呢。
想一想,那些经年累月在农村靠种田生活,没有任何其他技能的职业农民们,怎么办呢?
比如Kholbe, 他自己的农场,每年经营得如何,能挣多少钱呢?
一个不看书,专门干农活的21岁小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耕作了三年,当然他的主要收入可以是来自于雇主为他的劳动支付的工资。
农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最终只能靠政府的财政补贴。
这竟然是个世界难题,哈哈,粮食的市场价格太低了,提高价格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人口,吃不饱等等),唉,这笔账背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运作。
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的农业都依赖其他产业的反哺了,难怪全职农民越来越少了,活多,事多,又累又脏,最后还挣不了钱,谁会花时间来干这个呢?
5,英国的农村有大农场,可以开展多样化经营。
可惜许多中国的丘陵地带的小农民们,放不了羊,在新农村环保政策下,家庭作坊式的养鸡场,养猪场等都被勒令停办了。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建筑工人,清洁工,外卖员,快递员等等。
我不知道英国还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农村。
貌似ellen, gerald他们干得津津有味。
非专业的一点感性体会,附在观影后记上。
其实这部纪录片很值得思考和研究。
虽然知道老头很好,很辛苦劳作,做任何事会有人兜底,而且也有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他的一切想法都有可以实现的本钱,我不该在这里硬杠,并且有些地方我也觉得很搞笑很好玩。
但是就是看的过程,心里总会揪揪,看不得因为没有准备边学边上糟蹋土地,看不得因为计划不周全浪费粮食,看不得因为各种“灵机一动”给周围人制造麻烦。
总觉得,面对这么大片的农田,应该要有更加负责和脚踏实地的态度,但看完总感觉这一切只是有钱人的大型玩具,他在认真试玩,他不追求结果,他并没有热爱这片土地,并且期望得到这片土地最丰厚的回报。
不过也可能节目里呈现的他的各种点子,都有经过团队的商量和计划,只是他毫无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不尽人意,我不该苛求,但就是忍不了内心的抗拒,看得断断续续的,特别是商店那里,完全看不下去,造出这么个商店,那些来土豆的人,光洗车钱都比土豆贵了,他们的目的是买土豆吗,只不过是奔着这个节目,这个老头来罢了。
实现这些土豆的最大化利益,难道不是一起卖出去吗,非得来个商业奇想,浪费各种人力物力,把一块本来好好的土地弄得乱七八糟,还让土豆堆着发霉浪费了,还浪费了时间精力,有这时间再去好好负责经营农田不好吗,算了不说了,说到最后真有点生气。
杰瑞米·克拉克森,大伙知道不?
曾是BBC知名主持人,那档疯狂的汽车节目《 Top Gear》御用主持人就是杰瑞米·克拉克森。
不过,克拉克森因为种族歧视言论,被BBC解雇。
克拉克森离开之后,《Top Gear》收视也一路下滑,BBC摒弃了一个拥有道德污点的名人,也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看来鱼和熊掌终不可兼得。
不过,离开BBC后的克拉克森,也没有闲着,转身到亚马逊,推出新汽车节目《The Grand Tour 》,当然,爱玩爱闹的杰瑞米·克拉克森,也整出新花样,这次竟然还是在农业领域。
《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一季Clarkson's Farm
又名《我买了一个农场》| 共8集 | 单集60分钟2008年时,克拉克森曾经购买一座农场,并且聘用农场主进行经营。
如今,农场主年迈准备退休,所以,这座农场又重回到克拉克森手中。
而且,克拉克森决定,自己来种田。
驰骋汽车界的克拉克森,将在农业开辟一番新天地?
事情当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远郊乡村,绿野迷人,克拉克森怀抱着满腔的浪漫主义思想决定做个农夫,现在,他的浪漫即将落地,大自然将开始展现它的残酷。
从开始耕种这片土地开始。
耕地需要一台拖拉机,克拉克森专门前往当地经销商挑选合适的机器。
试驾之后,克拉克森买了一台兰博基尼R8。
大块头,拥有40个前进档和40个倒退档,如凶猛的野兽一样。
这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兰博基尼R8着实让克拉克森拉风了一把。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块头兰博基尼R8开不进农场的车库。
而且,克拉克的土地经纪人查理一眼就看出来兰博基尼R8的挂钩不配套。
在查理的指导下,克拉克森接下来需要购买耕耘机、播种机、喷洒机、拖车、刀片、肥料、种子等等必需品。
而仅仅是这些必需品,就需要花费25万英镑。
买装备是一回事,另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赶在播种季结束之前,完成耕耘和播种。
而留给克拉克森的时间不多了,只剩下两个星期。
如果错过这个播种季,那么土地的产量将会大幅下降。
但是,目前为止,克拉克森仍然对耕地一无所知,毫无头绪。
从拖拉机挂犁地机,到开始犁地,克拉克森全部需要亲历亲为,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当大地上出现来自克拉克森的第一道犁痕时,这个老家伙依然快乐的像个两三岁的孩子。
不过,当克拉克森刚刚熟悉犁地操作时,就开始表现出成年人的自作聪明了。
殊不知,耕耘是一场玩耐心的游戏。
所以,克拉克森就开始进入学会、搞砸、学会、搞砸的死循环中。
即使找来帮手,也难以挽救。
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克拉克森的农场到最后颗粒无收也不觉得奇怪。
而这个不断搞砸的老家伙,却没有输掉热情,除了种地、还打起了牧羊的主意。
牧羊的想法最初来源于想要清理农场上的杂草。
于是乎,克拉克森“大兴土木”,买了一群母羊、修建栅栏,驱虫、赶羊、配种、解决羊的饮水问题、疾病问题、生育问题……为了高效率赶羊,克拉克森甚至买了一台无人机,播放牧羊犬的声音。
然后,折腾了一番后,克拉克森老老实实地请了牧羊人。
经纪人查理最后出现了,粗算了一下,靠卖羊崽获得的收入,还赶不上牧羊人的工资,而养羊的初心只是为了清理杂草呐。
《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一季共8集,而这8集中,克拉克森所有浪漫的想法和灵感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看着他一通通的瞎折腾,观众们倒是开心的不行。
也同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豆瓣上《克拉克森的农场》拿到了9.6分,IMDb9.2分,都是相当优秀和神气的成绩了。
而且,第二季也已经续订上啦。
克拉克森的造梦之旅没有停,第二季等着瞧吧。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E02大农场舒坦啊。
1.老汉低声说一个公羊的睾丸比另一个大,因为他不想让另一只公羊听到。
哈哈哈2.老汉的跟班小老弟太幽默了。
“这系列结束后,人们会说,农场主看着农场工人。
会是这个结果” 还很有感受力,很浪漫。
“看那边,我喜欢在这务农的原因是,我在夏日坐在拖拉机里,晚上九点。
灯光开始亮起,我看到每个农民,在各处劳作,我知道我无法和他们说话,但我感觉很好,我知道他们是谁,在远处做着什么,他的拖拉机马力是多少,后面拖着什么”S01E03女友也很可靠克勒布开拖拉机🚜拖车🚗每人十英镑hahaS01E04数字伐木机太牛了吧上帝用手指捅了的水坝哈哈S01E5杰拉德一脚踢掉门边的石堆哈哈那个松土机确实酷三个人种菜好好笑克勒布说不对付绵羊的时候笑死克拉克森接生羊羔的时候确实像农场主了,另外绵羊姐姐也很有气质“没有疫情 我们一起可能是和一帮朋友去酒吧然后凌晨两点回来。
但现在羊是我们的朋友了 这个你看像谁谁谁哈哈 Life is shift but i like it”S1E08三人组收割的时候真燃然后在收割后的农田上飙车那段更是眼前一亮,太爽了
哈哈哈,get到了我的下饭综艺(?)。确实当综艺看的,能感觉到剧本非常好,是的,剧本,就哪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靠天收的成本,但是整个八集的起承转合的安排是非常到位的。再加上暴躁老农的搞笑人设,自带吐槽评论音轨,很难不被他带进去。几个配角也都各有特色,确实好看。最后看了一下,144英镑,折合人民币不到1200块钱,真的是辛苦一年颗粒无收。虽然肯定老农也不靠这个维生,主要也就是体验图一乐,但是能够关照到真实的农民生活的不易,也是很难得了,走心了。第二季走起!
笑不出来,甚至看得有点气😅
没想到关于农场的纪(真)录(人)片(秀)可以拍得这么精彩!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的现代爆笑版:充满奇思妙想的新手农场主大猩猩和神似黄老板的年轻老司机Kaleb逗趣二人组;每集带来英国农业red tape小知识的Cheerful Charlie;人美衣品好动手能力强的Lisa,被字幕组拒绝的男人Gerald...每个角色都很有趣,当然还有美如明信片的田园风光。养羊那几集无敌可爱,仿佛现实版小羊肖恩。最后一集抢收大麦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轰鸣配上贝九第二章,气势磅礴。P.S.现代农业的精细和科学太厉害了。期待下一季。
没意思
节奏太慢 弃
我的笑点变高了,不太能get 到
想到一些澳洲时光,越看越感伤,为什么人生总是在过去停滞不前
看到第二集,弃。笑点是老头子的笨拙且自娱自乐?拿着无知和自以为是来挥霍资源?紧绷的底层人get不到这种富豪的生活乐趣。这片子拍在日不落帝国真合适。
没看下去
not my type
自大自负的富翁跑去种地,违反各种自然规律糟蹋土地/资源?就,普信呗?比如:买了不合适的拖拉机为什么不换掉?第三集利用自己影响力收割粉丝?
看到4集左右真生气。恶心。他说昆虫变少了为了有更多的昆虫,决定挖自己的地做个适宜昆虫生活的地方。然后开拖拉机挖掘机把好好生生的地用车子挖得压得乱七八糟。连他的顾问都看不下去。说他违反规定在湿地上破坏得乱七八糟上面可能不给补贴他。完了这男的又去林子里锯树,锯了好大一片树。200吨。说这样太阳就可以照到地上。可以让其他生物生长🙄️。物竞天择懂不懂啊。植物也是生物啊。被他翻过的地难道就没别的生物了?完全就是破坏生态。还搞个鸟类观察家来肯定自己。但是说的都不是一片地。🙄️🙄️🙄️真是大吐特吐。白男真恶心。自傲自大自满。
有钱真好。想做就去做的行动力真好。这个兰博基尼真好哈哈哈哈。尽管困难重重,氪金总能实现天才想法。他女朋友好有气质哦。感觉地大也是个困扰ho?还得想怎么打理,养羊那几集最好玩。
差生不但文具多,想法也多,还欺负我们社恐进城卖东西,糟老头子坏得很(着实太好看了Amazon快搞个第二季啊!
一集弃
这个男人能准确的抓住大众的陌生感, 深入现代农业第一线, 用实际行动和惊醒世人的结局撑起了原本应该非常枯燥乏味的纪录片. 这就是大猩猩的魅力.
拍的真好 Jemery太逗了太智慧太幽默了 我得翻看Top Gear去
第二集开的metoo玩笑非常冒犯,老白男自以为是的幽默。。。
拖沓
太精彩了 感觉还有很多播出来会被邻居追着打的精彩画面 可以做成付费内容再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