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0只剩下短短4个⽉,还记着年初时对“爱你爱你”年许下的愿望。
⽣活就是如此吧,⽆法预测。
电影是难辩真假的梦,翻⼀部贴合⼼情的电影,在获得共鸣的同时,往往能被灌⼊出乎意料的⼒量。
明媚闪闪发光的海⾯,幽暗令⼈窒息的海底,拥抱2020最后两个季节前,看《锈与⻣》体会⼈类⽣存的常态。
玛丽昂·歌迪亚主演玛丽昂·歌迪亚是少有能够同时⽤“性感⻤魅”、“平凡温柔”来形容的⼥演员,⽆论是《两⼩⽆猜》中清纯可爱的苏菲,《玫瑰⼈⽣》中由内至外都成功演绎的法国国宝级歌⼿,还是《盗梦空间》中的点睛之笔梦中妻⼦梅尔,玛丽昂都精彩诠释。
凯瑞·穆⾥根甚至说过:“我真的很喜欢凯瑞·穆⾥根甚至说过:“我真的很喜欢玛丽昂·歌迪亚,她做什么都是那么⾃然,完全没有演的痕迹,如果我和她⼀起演戏,会衬托得我很假。
”凯瑞·穆⾥根甚至说过:“我真的很喜欢玛丽昂·歌迪亚,她做什么都是那么⾃然,完全没有演的痕迹,如果我和她⼀起演戏,会衬托得我很假。
”在《锈与⻣》中,玛丽昂饰演斯蒂芬妮,⼀位被意外夺去双脚的虎鲸训练师。
与阳光的对手戏
病房中的日子,五次渐隐的连续使用,影片省略交代的时间是虚无,暗示处在黑暗中斯蒂芬妮心如死灰。
她的转变由阿里(马提亚斯·修奈尔 饰)的再次出现而发生,用与阳光的对手戏来完成。
初次对手戏,阳光穿过蓝色病房,照耀着斯蒂芬妮的脸,是熟悉的光,此刻却显得唐突又错愕,不过她没有躲开或再次藏进黑暗中,暗示天性中的倔强与强大。
第二次对手戏,斯蒂芬妮坐在轮椅上,眺望阿里游泳在波光粼粼的海水中。
又是一束阳光滑过她的脸,她扬起头,闭上双眼,轻轻转动脸庞,感受也是抚摸它。
阳光是如此温柔又包容,它洒落在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这一次斯蒂芬妮接受了阳光,选择向阳而生。
再次接触的原因《非诚勿扰》中梁笑笑对秦奋说,“一见钟情不是你一眼看上了我,或者是我一眼看上了你。
不是看,是味道。
彼此被对方的气味吸引了、迷住了,相投的气味隔着八丈远都可以闻得到。
“
冯小刚形容一见钟情用了”味道“两字,用在阿里与斯蒂芬尼上也十分贴切。
从两人平淡无奇的相遇开始,到阿里耐心帮助斯蒂芬尼走出困境,甚至愿意与她发生亲密关系,成为男女朋友,我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阿里会走近斯蒂芬尼?
为什么是这两个人成为灵魂伴侣?
电影过半了也没有着墨解释。
直到影片三分之二时,导演雅克用无言的三次正反打,解释了“气味相投”,达到一个深入的爱情探讨。
为挣钱,阿里参加格斗赛解释出现在,阿里打比赛时被对手碾压。
从一开始带着儿子居无定所,到投奔姐姐,找到工作,参加格斗赛,阿里走到现在都很不容易。
此时这场格斗赛阿里是否要放弃斗争,与生活的信心有关,若此刻失意可能会退回到最初偷摸拐骗的状态。
阿里挣扎的时间被叙事性拉长。
画面中,他被对手扼住喉咙,呼吸困难,眼神却不自觉的看向车,车上坐着斯蒂芬尼。
在持续的慢放镜头中,车门打开了。
先是拐杖落地,再是一双假肢。
切回阿里,他将这简单却如此不易的动作看在眼中。
再切回斯蒂芬尼,她正走向阿里,最有力的支持无需多言。
阿里热爱拳击,热爱在骨与骨的撞击下,激发出深不可测的力量,这从来都让他热血沸腾。
斯蒂芬尼身上具有的绝地而生,与阿里追寻的东西相同。
锈与骨的联结是从”一见钟情“开始的。
用残缺达到完美”锈“是斯蒂芬尼失去的双脚,”骨“是阿里在骨头上收到的创伤。
由残缺达到完美是影片对灵魂伴侣的定义,和对相濡以沫 、至情至真爱的必经之路的总结。
就像《神雕侠侣》中的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一样,经历世俗、残缺、生死之后的爱情更为纯粹。
有阴影的阳光《锈与骨》的评分并不高,豆瓣打分只有7.6,但我还是很喜欢它细腻描绘生活本质的决心,并清透地表达出来,不去故意渲染沉重或是大起大落。
它充满了阳光,还是有阴影的阳光,不屈服、透着张扬驰骋生命力,很有质感。
作者:阿年更多内容详见微信公众号:凌晨两点的我们
一直说不上来对这种欧洲片的感觉,好像没有太大的剧情起伏,集中在细节中,而正是这种细节打动人,可能观影过程会觉得有点闷,但还好,结尾有彩蛋:对影片题目“锈与骨”的阐释。
他们因酒吧打架事件而认识,留了电话号码的Stephanie当时应该没想到之后会打电话给那个送她回家的看守员吧。
可是在她失去下肢之后,她主动联系了男主,为什么是他?
可能Stephanie自己也不清楚,但随后带她去海边,让她自己愿意尝试下海的人,在截肢后第一次看到灰暗生活光明一面的人,帮助她确认自己性能力有没有退化的人(好吧, 法国人在这方面真的开放,昂),都是他。
也许冥冥之中上帝指引着他们靠近,指引着她在落魄后主动接近他。
中间也有男女关系常有的桥段:一起来到酒吧,他却提前跟另一个女孩走了;此时分明心生妒忌的她忍不住怒火,在对自己是残疾人这一事实的鄙夷中,将怒火发在了与她搭讪,却发现她行走不便的男人身上。
不过影片并未走向狗血桥段,很快他们正式确认了男女朋友的关系,并肩与生活搏击,成为彼此的依靠。
影片最后,差一点失去儿子的他在电话中失控:“别挂电话,别挂电话。
Sam3个小时都没有知觉,我好怕失去他。
·······不要抛下我······”他的脆弱,在她面前完全显露了出来。
印象最深的细节:Stephanie一瘸一拐走向海豚,用上肢坚定得在空中比划,露出笑容;玛丽昂歌莉娅应该是素颜出演吧,很真实。
整个影片基调较压抑。
受伤后阿里带着儿子山姆投靠收银员姐姐,做保安工作时碰到鲸鱼训练师斯蒂芬妮,随后工作意外致使她失去了双腿。
后续斯蒂芬妮和阿里联系,尊重且真诚沟通,融入彼此生活、工作;两人在日常中彼此鼓励,最终收获了一份幸福生活。
底层人民生活真是苦,苦得不敢睁眼看阿里搏击战斗。
坦然面对生活且尊重生活,敬畏生活。
生活似乎总会出现奇迹,用爱撑过苦难。
又是一个有大海的电影。
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角再次面对鲸鱼,那个画面有种说不出的平静与震撼。
我第一次见到鲸鱼,是在青岛的极地海洋公园,有个可爱的白鲸主动跟我们合影,第二次就是在斯里兰卡出海,一望无际的海面只有几艘船,突然看到了一头大鲸鱼跃出水面喷水!
随着时间流逝,生命总会有别样的精彩。
其实这部电影更像是在描述男主角的成长。
刚开始这个带着小孩,却又玩世不恭,如此乱来的父亲,实在是让人无语。
但好像时间总是默默的教会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女主因为意外失去了双腿,莫名的和男主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在女主自强拜托阴霾的同时,男孩也学会扛起责任,照顾女主,照顾孩子。
也许是时间,也许是生活,也许是责任,总有一样,能改变一个人,让他成长。
(芷宁写于2012年12月4日) “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
”(语出自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似乎为了达到某种心智上的必然成长,或者从突降灾祸中重拾往日的自信,法国影片《锈与骨(De rouille et d'os)》毫不留情地分别给了男女主人公沉痛之极的试炼,所幸,在一番遍体鳞伤后他们都过关了,这比那些同样经历生命的苦痛却始终一无所获,从而白白受苦的人好运了许多。
无疑导演雅克·欧迪亚试图讲一个好故事,于是他颇有耐心地营造了一些有力有度的细节,以细腻之处默默体现着苦难的转化力量。
对敏感的女主角斯蒂芬妮而言,过去的她冷艳高贵自信美丽,在“鲸吻”之后,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久违了的自信和斗志,此间的转化,她来得苦涩又绵长。
而对驽钝的男主角阿里而言,他的转化铺垫较长最终却来得猛烈,因为非如此不能激活他那颗毫无责任感的顽童心智,在片中的多数时间里,他都是懵懂的,只凭原始而莽撞的本性存活着,当他以拳头疯狂地敲击冰面,当他抱着孩子狂奔时,这种转化终于在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后发酵了,继而在医院等待的走廊上最终完成。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人,这个量不好估算,只有在质变的刹那,那种突发的窒息感才会告诉你,成长在须臾。
影片虽注重细节,但在节奏上毫无拖沓之感,雅克·欧迪亚似乎真的是一位善于叙事的导演,那些耐人寻味的剧情和看似信马由缰的画面,让起承转合在自然而然中闪现出一种溢于言表的飘忽感,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确定性,又仿佛在表明活着就是一场冒险,如悲剧发生前,斯蒂芬妮站在池边驯教虎鲸表演的画面,有点晕黄,有点恍惚,仿佛当头棒喝前的懒散和眩惑。
再如阿里带着萨姆在冰上嬉戏,周遭的雪色美景让画面充满了凄清冷冽的美感,还有一种寂静空旷的味道,仿佛猝不及防前的宁静。
该片没有对美丽的消亡和厄运的降临采取回避或柔化的处理方式,也没用廉价的同情姿态来“可怜”片中人,它的视角始终是对等的,这种叙事态度值得肯定,因为面对人生中的不幸能做到不悲情不煽情的导演并不多。
在灾难面前,该片选择了直面,如它的镜头直接对准了那被截掉的双腿,包括那起初恢复的不够理想的横断面,甚至在性爱画面中也不回避这种残缺。
片中斯蒂芬妮在戴上假肢后,衣装的变化显得很有意味,由松散长裤到性感短裙的这个转化过程,似乎也体现着她内心建设的过程,仿佛夯土一般,每接受一次重击,土层才会更坚实。
然而再坚实的内心建设在爱情面前也失去了力量,当阿里接受别的女人的邀约离开时,斯蒂芬妮便被自卑深深俘获了,仿佛她已不是那个前一刻还酷酷地仿佛机械战士般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她,这场心理戏,玛丽昂·歌迪亚拿捏十分到位,那瞬间表情的微妙变化,眼中的受伤和落寞,那睫毛的轻轻晃动,都让观众对其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因《顽固分子》一片而引人注目的马提亚斯·修奈尔也是饰演阿里的适宜人选,他的眼神和肢体语言无时不刻不传递出阿里的心智层面。
如果说,困境之前的男女主人公如芸芸众人一般,迷失在人群中,在各种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中过着自己的生活,但当破碎的生活迎面而来后,他们在成长的同时,获得了重生,当然,这个成长和重生都来得惨烈而生动。
影片最生动的地方大约在于斯蒂芬妮的释然,当她终于能回到海洋馆探访故旧时,面对着在水中畅游的虎鲸,她很平静,隔着玻璃,单手拄拐的她做着驯导的手势,虎鲸随着手势翻动。
此时,导演很聪明地给了斯蒂芬妮一个背影,观众无法看到她的表情,但在那一刻,却能真切感受到她那份可以接受生活中所有好与不好事物的平和心境。
(杂志约稿)http://nicolew.blog.hexun.com/82181825_d.html
我发现大部人把结局想成大团圆结局,我不这样认为,片尾男主说:不要丢下我,女主说:我不会丢下你。
然后就是他昏睡儿子的镜头,毫无疑问接下来的一切全是他儿子的梦境,他儿子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希望爸爸最后和她在一起,并且事业爱情家庭一切那么美好。
我甚至怀疑男主最后一句我爱你也是他儿子梦境里面说的,这其实不重要,导演很残酷交代了骨头碎了是没法长好的,事实也是这样,现实中粉碎性骨折绝对是不能干重活的,不管是身体哪个部位,更不用说打拳了,这片子好就好在一切都是那么现实那么的真。
导演明明可以拍一部运动励志片,却采用不同视角去拍一部真实到不行的片子,处处透着现实的无奈,片尾美好的结局是全片唯一以他儿子视野拍摄的,所以我觉得是他儿子所见是梦境,又或者再残酷点,他儿子醒不过来,过低的温度是会严重损害大脑神经的。
我不愿意这么想,因为我感觉导演也不愿意,导演即用他儿子的梦境来交代美好的结局只是梦,也让女主说出了:我不会丢下你。
至于男主女主之间的感情这里不多说了太多人讨论了,究竟能不能在一起至少是个开放性的结局,一切皆有可能,也是看完全片不觉的那么郁闷压抑的理由。
所有的人的生活似乎有着不确定性。
装上监视器的超市,在有着监视器的时刻,便是不定性。
如果被员工发现……法国是不允许装置监控器的。
生活不能被监控,主角们似乎也无法掌控着。
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斯蒂芬妮脸上的血,匆匆擦掉脸上的血,依然是个美丽的姑娘。
直到后来,在酒吧,她戴着假肢,看着双腿健全的女孩子和他跳舞。
那个瞬间,她轻轻拉过皮衣盖在自己的腿上。
阿里不明白,只当这是普通的关系。
她第一次和他上床的时候,问的问题是:“我们可以不接吻吗?
”可是最后打破这个禁忌的也是她。
影片存在着多段的欢好,阿里在健身房,对着一个抽烟的姑娘打招呼,下一秒便是激烈的性爱镜头。
对方催他去接孩子——到达的时候,幼儿园只有他儿子一个人,孤单地玩滑梯。
后来他们一起去沙滩玩水,回来的时候他趴在另外一个姑娘的身上。
甚至和斯蒂芬妮去酒吧,他也和姑娘跳跳舞。
回来拿皮衣,对她说:"我先走了。
”慢慢地意识到,这也许并不是完全的爱情片。
阿里就像虎鲸一样。
随波逐流,追寻着本能。
他的骨子里有冷漠的,不耐烦的,暴力的因子。
孩子舍不得小狗被送走而哭泣,他把孩子摔下。
被家人责怪,拎着背包不告而别。
打黑拳,沉默地出拳,烦躁的时候用头去撞击车座的后座。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粗鲁和烦躁,他第二次见斯蒂芬妮,在她残疾的情况下,却说自己想要游泳。
这话说出来那样平常——他没有意识到似乎会伤害她。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斯蒂芬妮和他一起,感觉到了某种自在。
在酒吧看到她双腿的男人,向她道歉。
那个瞬间她忽然愤怒。
腿上的纹身,我愿意理解为权利的意思,而不是方向。
她只是有她生活的权利。
阿里在开始,对孩子一直缺乏耐心。
会吼他,最后接他,也会拿凉水冲孩子,不顾孩子的哭泣。
最后在冰面上寻找孩子的身影,拳击手的手,去击打着冰面,慢慢地出现裂痕的冰面,终于找到了。
喜欢女主在露台,跟着音乐,慢慢练习召唤虎鲸的动作。
最后她一人去了水族馆,伸出手,虎鲸如约而至。
跟着她的动作,吐泡泡,左翻身,往上游……我们都和真实的,细微的,细碎的生活达成了和解。
年纪大了之后,发现就很难代入文艺片了- -|||各种会找出不符合逻辑+和自己价值观不符的地方OTL首先在妹子出事故前的演出——当时我记得自己正在一边啃香瓜子,一边吐槽:竟然在那么小的池子里,放3只杀人鲸一起表演,虐待动物阿喂!
要遭报应阿喂!
水族馆本身很美丽,但不人道,现在还让3只挤压在那么小的领域里,还随歌摆动,尼玛危险到死了好么!!
然后当看到杀人鲸冲上来,撞踏了建筑之后,我一口香瓜子都喷在了茶几上——要不要这么随着观者的预测,发展剧情啊!!
编剧又不是琼瑶阿姨!!
妹子没了腿,还能有这么完美的义肢,看上去又轻又适合,于是我满脑子的『水族馆真有钱啊....保险公司真厚道啊...医术这么发达,连复检训练磨合期都没有,妹子就挺过来了!
老外的医术果然不是骗人的!
我们512地震后的妹子们,生不逢时,有这样的医术就能少吃很多很多苦呢,哎...』然后再发现两个人像问“你要不要啃面包”一样的“你做不做?
”我一口香瓜子就又喷出来了.....作为一个loser,在世界这个大潮流里迷失了方向,痛苦挣扎可以理解,但把儿子、姐姐都一起拖下水,只能说是脑细胞太少- -||||对了,男主跟班去做探头工作时,香瓜子也提示我:嗯,他会害死他的姐姐,害得自己儿子木有饭吃。
所以这次剧情发展如我所料时,香瓜子木有喷射。
当儿子和他在雪地上玩耍,而他放下儿子独自放水时,俺这8年资深母婴编辑的警铃就大作,恨不得给他看“安全”专题。
然后就看着他儿子很文艺滴掉下去了。。。。
我真的看的,不是穷摇阿姨写的脚本吗???
镜头的美丽、浪漫,个人表示没感觉到....在价值观背离的情况下,所有的美感都没有喜悦,所以也就不存在美感。。。
老了之后,真心不适合看文艺电影啊.....
从各方面来说,都有些早泄,每当你觉得快高潮的时候,它又收住了。
从结局来说,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但是西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已经被拍得模式化了——父亲对儿子那粗暴的爱,底层人民那波涛汹涌的家庭关系和易碎的梦想,残酷社会的几番残酷考验,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
虽然我们对好莱坞的三段式剧情论已经有些厌烦了,但是稀稀拉拉的散架子也不能证明叙事技巧的高明和清新脱俗。
请注意马里昂-歌莉娅在在醒来后发现自己残疾以及再度入水的表演,充满丰满的细节和丰饶的面部情绪塑造。
其实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结尾那提升内涵和这里的“碎骨论”——突然想起小学语文老师在无数堂语文课上嘶吼的作文秘诀——记得点题!!
如此松散的叙事风格,突然来这么一招,感觉好像常年吸鸦片的病秧子,抱了美人归,然后洞房花烛夜吃上一粒大力丸,最后……挂掉了。
我喜歡原名勝過台版的翻譯:「烈愛傷痕」,銹蝕銘刻與骨頭中,成為一輩子的隱痛,但卻是為了至親至愛之人所承受的重量。
況且電影呈現的手法一點都不激昂。
故事本身設定是屬於一不小心就會非常狗血的類型:失去雙腳的女性與失敗的單親人夫如何拯救彼此。
然而全片看下來卻是非常壓抑、冷靜、寫實的情緒描寫,充滿使人著迷的表演細節。
對話、台詞點到為止,然而在優雅的色調與微晃的鏡頭下又不至於過於死硬、剪裁俐落截然不同於好萊塢的風格卻又洋溢著導演本身的自信。
雖然宣傳以女主角Marion Cotillard為主,但故事的軸心其實在男主角Matthias Schoenaerts身上。
Matthias Schoenaerts並不能算是英挺性感的類型,但也使得這個衝動魯莽的角色更具說服力。
餓了就偷,沒錢了就搶,有性慾需要就找人打一炮,照顧孩子跟養寵物沒有兩樣,完全靠著本能活著的男主角,一直要到即將失去時才從男孩成長成男子。
Matthias Schoenaerts將這樣一個混蛋角色呈現的很到位,他的眼神有些飄忽,走起路來也很輕浮,卻又不致於油滑。
Marion Cotillard的表現則是絕對從表情到身體語言都令人讚嘆:發現自己失去雙腳的段落痛苦但並不用力,第一次回到海水裡時逐漸控制身體、在陽台上比劃著以前當訓獸師的動作、隨著劇情漸漸恢復自信、還有對男主角表達失望,每段表演都充滿了細膩的層次,我無法再愛她更多。
除了演員稱職,我也喜歡導演安排的各種細節去幫助這個故事更為寫實。
例如男主角去身殘的女主角家,泡咖啡前檢查了一下熱水壺有沒有水;女主角整理衣服時留下了她與男主角第一次見面,那件被嫌棄「像妓女」的短裙,而女主角的妹妹也在之後的戲裡穿上了她這時被贈與的洋裝,這段用了看次完全不相干的媒介(衣服)描寫了失去雙腿的女主角如何重建她與周遭人的關係。
另外我格外欣賞本片在傳達情慾時的低調:男主角偷瞄了一眼女主角的乳房、女主角躲在車裡看拳擊時將冷氣調大。
角色心態轉變也用相當靜謐的手法呈現:女主角從一開始穿著長褲遮住義肢,到最後不吝於把義肢露出來;或是她與虎鯨一場透過水族箱玻璃交流的戲,顯示了女主角決定與過去道別的決心。
本片有許多精彩的「無聲」表現,是好萊塢電影所不常具備的寫實與優雅,當然也挑戰了觀眾的耐性。
而在最後的最後,本片並沒有闡述男主角要如何利用受傷的手重返拳擊戰場,男女主角沒有抱頭痛哭,只是透過一通電話確認彼此「我會在」。
於是也就不意外這部片會欠缺它所應得的關注,或是Marion Cotillard居然沒有拿到影后,因為它確實捨棄了主流市場熱愛的美好與煽情,也缺少成為一部「得獎大片」的催淚與感動。
但我想也只有在看這種類型的電影時,觀眾才能體會到,說故事、談愛情的電影並非只有一種方法,而它的寫實主義也才能提供演員一個展現表演細節的空間。
无内容,靠形式,玛丽昂的长相完全不是我的菜,减两星
好闷
冲Marion去看的,法国片子还是细腻的
人,总在不断地成长。碰到了对的人,遇见了震动自己内心的事,一切将往好的走~
晚上走半小时去看午夜场电影,因为剧情无聊而打瞌睡并且中途退场打车回家真是一件操蛋的事情。我能问一句,到底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你们给这么高的评价啊?!?!
向前的勇气和自信,自由的爱,爱的自由,btw,原声真好听。
看完了我也没明白女主断腿后为什么打电话给男主,女主演的很不错。电影好散啊,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非常硬朗的片子,事实证明没长大的男人就连法国版张海迪也救不了= = 锈与骨的对比相当贴切,如果没有跑音天后水果姐的firework能打到4颗星
除了配乐相当坑爹以外,其余都还不错,尤其是摄影。能将一个狗血的故事讲得如此动人向上,恐怕只有法国人能做到。玛丽昂表演很富力道,男主是法比荷三栖演员,之前在奥斯卡提名影片里「顽固之徒」里就表现很优异,这次则成功完成露鸟指标。
三星半。有伤痕的人当相濡以沫。从头到尾叙事重心时刻变化,这种不确定并上暖暖的色调似乎预示着残缺的美好,但这种琐碎之下没想到结尾有一个爆点。男女主都演得很棒,还是比较喜欢说法语的歌迪亚
就是很奇怪,有时候不在意会比关心来得令人温暖。
放下执念,你爱他现在就爱,如果他什么缺点让你觉得不能爱了,那就走开,如果后来他成熟了,那有机会还能在一起最好。世上哪有那么多正正好的完美事情,你只能权衡利弊,把心收在自己身上。
不同于好莱坞感情戏的简单粗暴,法式文艺浪漫爱情永远洋溢着淡淡的温暖。两个人的感情一点一点慢慢滋长,或许像《神雕侠侣》蕴涵的哲学一样,当两个人都不完美,才会有更纯粹而平等的爱情。ps:我玛丽昂不化妆也一样漂亮!
不解
法国的电影很多都是这样阴暗和沉闷,如果不是玛丽昂,这部片子能获得多少关注。
两个人学习爱的过程,一男一女一动一静,打拳的和截腿的,各自一地鸡毛,剧本层次非常好,身心康复都经由他们对外界人事的反应传达出来,女人逐渐释然,男人重拾事业(连监控副业也不是闲笔),二人成为伴侣并在事业上融合,有争吵有伤心,但都在学会爱的路上成为更好的人。(1.女主断腿后,常注视别人的肌肉特写、双脚跃动,真的是缺失什么就越在意什么。面光瞩目,过曝也多,游泳时波光粼粼,那一刻她就是重获自由的女神。2.出拳要小心翼翼,疼痛会卷土重来)20190928资料馆
男人因为女人抹去手上的锈,女人因为男人得到失去的骨,不错的故事,生活化,电影结束生活却还没有结束。光影效果很漂亮,女主阳台的鲸鱼操很美
过誉!大量做爱、裸露镜头既不美也没用!差评!
在不知道简介的情况下看一个名字很文艺的法国片就容易看到一半还是不知所云,但真正看完会觉得名字很有韵味。其实挺佩服法国人的艺术天赋,无论是生活琐碎事还是人生起落事都不会拍得俗套。男女主人公为梦想而努力、慢慢担起责任的历程很令人感动,水下的镜头都又美又残忍,音乐和表演大赞。
ho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mJEqKvk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