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和玛拉
Matt and Mara,Matt und Mara
导演:卡奇克·拉德万斯基
主演:黛拉格·坎贝尔,马特·约翰逊,西蒙·雷诺兹,Georgia Tannis,Jim Phu,Alejandra Zapico,Cristina Paoletta,Kinshuk Dhingra,Linda Theresa Young,Jack Nguyen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4
简介:玛拉(坎贝尔饰)是一位年轻的教授,她正在努力维持自己的婚姻。这时,她遇到了马特(约翰逊饰),一个来自她过去的人,他偶然出现在她的大学校园里。详细 >
重金属乐中那段对话很吵,略有趣。
照搬《午后之爱》最重要的一场戏。细微也不够细微。
这个我是真喜欢!代入感太强了多伦多!还有asian high park全场笑死,以及彩虹桥大瀑布过海关伊萨卡!太多太多了!情感人也很relate,都爱甚至更爱以前的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啊!人类!最后为了赶大山的赤壁赋最后一点没看到,希望有机会看到结尾!喜欢!
-
别吃回头草
就整个故事也还是太cliche了点😂如果不是多伦多为背景好无聊,但熟悉的一些地点还是加个星
+
摄影机始终关注表情,捕捉话语间的细微变化。几次诗的讨论短暂出现,却在日常场景不断消除诗学存在的痕迹,所以瀑布前拥吻的偶发的反差设计才得以动人。然后是死亡和十字架——即将触及象征的情境,却通过置于地面的耶稣再次挤出反常,进入诙谐的语气。3.4
有点迷糊,感觉表达的思想比较混乱,是不是这就是处于迷茫时期的人所具有的生活状态?当一个和你很不一样的人进入了你的生活,你会很兴奋,因为他给你注入了新鲜的能量,但是这种新鲜感终将会过去不是嘛?想要激情,但是又在跟内心的道德感在做斗争,不愿放弃他也不愿放弃家庭,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人本身极具复杂性。
2024 Berlinale 每次她内心波动的时候都会特写一下她的婚戒,写得真好,喜欢这种话痨电影
老影迷阅片打卡~(照例贴几张截图)
电影结束之后导演的Q&A还蛮有意思,给发生在多伦多加一星
3/10
如果不是加拿大电影,碰巧我想练听力,我是绝对不会看的。故事很差,两个演员都不招人喜欢,摄影也不好,只有结尾的歌还算好听…看到一些和加拿大有关的场景和地名。纯白故事,然后配了便利店老板是印度人,洗衣店老板是中国人?!这么固有偏见的吗?
这比导演的前作也差得太多了,所有情绪上本应达到的蔓延感都被狠狠地切碎,变成了文艺青年稀碎无比而又逼逼叨叨的自怨自艾,虽然也确实存在车内吵架这种比较具有真实度的高光瞬间,但剩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让人觉得充斥着无趣与生硬,人物的形象也是苍白得如同一张纸那般单薄无力,明明短短的时长却显得漫长无比,好可怕的无意义影片。
2024.10.9 TIFF时很想看没看成的一部电影。有点失望。或许是因为像导演所说,影片中大部分的对话都是即兴的,电影给我一种潦草的感觉。几乎没有一切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冲突和起承转合,完全就是生活的一段切片的感觉。有些镜头的角度和运镜还挺特别的,熟悉的多伦多街景和一些Torontonian才会笑的梗很亲切,但整体让人失望。
{★★★} 在平淡琐碎里洞察生活与艺术的真谛,洞察到没有是另一回事,但要抱着如此意图去做--如果Woody Allen现在还在拍自己的三线电影,应该会是这个模样。80分钟,没有特别想表达的东西,仅仅轻盈地承起中年女性不可解的婚姻危机。出轨是投射自己的欲望,忠诚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多么孤独的生物啊。
#ICA 感觉杂糅了很多风格,争吵非常熟悉的伯格曼式,碎碎念的中产知识分子手持则是伍迪艾伦,影片假夫妻那里也让我想起了阿巴斯的《合法副本》(不过这么看下来本片的空间上的呈现实在是有点儿差)。影片的整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跳支华尔兹》,同样的婚姻状态下的女主,同样有一个有趣的男主,不过两部影片结尾呈现了不同的表达,这部电影的结尾太过平淡,很写实,但想想《不良少女莫妮卡》的凝视,《跳支华尔兹》的轮回,差的太多了。视觉上,感觉有些死板…不知道是不是手持剪辑的问题,有一处与丈夫的跑步的相反的奔跑方向的设计不错。电影一直在强调着女主手上的戒指,也是算早早的给电影收了尾,听觉上,参与度蛮少的,主要是现场收音,结尾处的丈夫制作的音乐呼应这段经历。
意外的好看
加拿大版午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