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开播以来,热度不减,口碑中规中矩,目前豆瓣评分7.4。
《小敏家》跟“小系列”其他作品毕竟是同一出品公司、同一班底、同系列,所以各方面都很相似,就连特点,都深得“小系列”的精髓——槽点虽多,但看得下去,说不上是好剧,但还是很下饭的。
在设定上,《小敏家》比之前“小系列”所有作品都狗血:离异的刘小敏(周迅饰)跟冤家李萍(秦海璐饰)的前夫陈卓(黄磊饰)谈恋爱,儿子还爱上了前夫的亲生女儿,小敏妈和李萍妈还偏偏是老相识,女主的恶魔前夫金波(涂松岩饰)也来到了北京,一堆关系尴尬的人,就开始了各种尴尬的较量。
《小敏家》里有洪卫、李萍夫妇这样的富豪家庭,刘小敏、刘小捷(唐艺昕饰)和陈卓都各有各的漂亮房子,个个不缺人脉不缺人爱,所以,这本质上还是一个聚焦中产阶层的悲(无)欢(病)离(呻)合(吟)的故事。
另外,《小敏家》的植入实在太多了,琳琅满目,为了植入还加了各种无关痛痒的剧情,骑单车、打车、买衣服、泡咖啡、打火锅、打球、八卦聊天……皆可植入,几分钟一个植入。
聊天戏特多,车里聊、公司聊、餐桌聊、家里聊……台词还非常水。
14集那段钱峰跟陈卓在公司聊天的戏,整整9分钟,一点信息增量都没有,注水太明显。
槽点那么多,《小敏家》为什么还让人看得下去呢?
首先,戏里的女性形象比较立体、新颖,不再是那种陈腐世俗观念下的女性:刘小敏跟陈卓只是恋爱不结婚,崇尚享乐主义;刘妈也不逼婚,也不是很多狗血剧里那种吸血鬼父母;刘小捷贪玩,对待感情和婚姻比较随意,闪婚闪离;李萍进取心强,果断抛弃了陈卓,嫁给了志同道合的洪卫……她们虽然大不相同,但都很有独立女性的意识。
其次,狗血归狗血,但《小敏家》也有比较写实的一面,女性主角都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假大空形象,在婚姻和家庭中对利弊、感情的权衡和取舍跟现实生活中的人差不多;这部剧拍得也比较生活化,设定狗血,但并不放大狗血去挑逗观众的情绪,算是一种克制。
其实《小敏家》还有一个槽点,还是最大的槽点——黄磊,他才是拖全剧后腿最严重的那位。
主演中,除了黄磊,其他几位的演技都是很受观众认可的。
周迅虽然文艺范明显了一些,少了点“妈味”,不过她表演得非常自然,几场哭戏,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刘莉莉饰演王素敏,把人物那种外柔内刚、有主见、有手段的一面拿捏得很到位,表演不露痕迹。
涂松岩演的金波是个很遭人讨厌的角色,金波那种滑头、无赖、窝囊的感觉,他也呈现得非常好。
而黄磊,可以用“毫无长进,非常敷衍”来形容。
看过“小系列”的同学,应该对黄磊饰演的角色早就审美疲劳了,演什么都是黄磊,人设都一样,他完全不用揣摩角色,本色出演就行。
《小敏家》里黄磊说台词磕巴、嘴碎、台词随意发挥的老毛病得到发扬光大,这点很多网友表示无法忍受。
陈卓这个角色的生活习惯,都设定得跟黄磊本身如出一辙了:听评书、擅长厨艺、喜欢喝茶、偶尔开个黄腔……
黄磊还是《小敏家》的总编剧,戏里对原著做了非常大的改编,导致bug非常多。
《小敏家》剧本上就有一个大问题——根据周迅爆料,台词是靠演员即兴发挥的,并没有先写好。
这对黄磊来说,就方便多了,反正他就演他自己,把大概意思传达到位就行了,根本不用背台词,所以戏里会有很多水分很大的台词,非常啰嗦。
剧情改编太大,还导致bug很多。
原著里,金家骏成绩只能说还不错,没北京户口,他不可能考上国内顶级名校,所以刘小敏想方法让他读国际学校,进而去法国读书。
戏里金家骏就“《小欢喜》化”了,设定成乔英子一样的顶级学霸,还是个能靠陪练日赚5000的游戏天才,高考只报清华计算机系才要复读,只差两分,一个在北京根本没学籍的高考生,竟然还能连续两年到北京高考,太扯!
戏里金家骏也不知道哪根筋错了,跟《小别离》里那群孩子一样非某个辅导班某个班不上,还亲自打电话去找李萍,这段剧情就很牵强。
戏里金家骏各种乱七八糟的剧情,看起来也完全不像一个一心想上清华的复读生,而且竟然连完形填空固定搭配都不会,这算哪门子学霸?
而原著里,其实金家骏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进国际学校靠的也不是李萍,而是陈卓。
剧里辅导班搞运动会的一幕就很滑稽,而原著里国际学校搞运动会就很正常,体育特长生金家骏还夺得了两项长跑冠军。
剧里金家骏一边跑一边回头的戏也很滑稽,谁被追打还不断回头的?
求生本能不应该拼命往前跑吗?
剧里很让人想不通的一点是——金家骏为什么对他那个无赖父亲这么好?
毕竟他主要是靠王素敏带大的。
而原著里,金家骏是奶奶和父亲养大的,跟奶奶无话不说,这就很说得通了。
陈佳佳的人设,也改了很多。
剧里的陈佳佳,明明那么通情达理,活泼开朗,为什么陈卓不敢跟她说自己恋爱的事呢?
而原著里,陈佳佳性格比较糟糕,诅咒李萍生不下孩子,还逼迫陈卓答应不再婚育。
原著里刘小敏跟金波离婚,导火索是金波背叛婚姻,金波到北京也不是因为欠债,是想找工作和求复婚。
剧里把离婚过错放到刘小敏身上了,她只是跟苏老师抄诗通信,就被认定为婚外情,很扯,还上演了一堆人打骂刘小敏、一群小孩追打金家骏,李萍作证导致刘小敏失去抚养权这样的抓马情节。
这样的情节放在七八十年代还能理解,但按剧里时间推算,那时是03/04年左右了,离婚出轨在大小城市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至于吗?
还扯什么“小白鞋,花蝴蝶”。
刘小敏的职业也改了,原著里她是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这职业是很讲究技术和资历的,工资自然不少;而剧里改成了主任护士,可能是为了方便职业呈现和跟李萍怀孕联系起来,但这职业,技术门槛并不高,在北京多也就月薪一两万,能买得起那么好的房子(15年左右买的房),就牵强了。
原著里刘小敏意外怀孕,陈卓患癌症,这些重要的情节也都删掉了,改的地方还有很多,把一部有深度的现实题材的作品,改成不痛不痒的家庭伦理剧。
剧本魔改成这样,黄磊这个总编剧责无旁贷。
可笑的是,《小敏家》这样的作品,已经是今年难得让人还看得下去的都市剧了,国产剧任重道远啊!
40岁所有的一切。
那么真实……童年家庭所有的拧巴,都在这里。
感恩这么好的团队,这么平静的一切。
了不起。
看过的最好的国产家庭剧。
那么真实。
自己的配音,有时候不穿高跟鞋👠,素颜,真实的皱纹,真实的凸肚。
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人的情感。
女性的坚强,柔美。
是我看过周迅最好的片子。
自从十年前《婚姻保卫战》,黄磊就开启了他的碎嘴大肚暖男生涯。
打那以后,《我爱男闺蜜》《夫妻那些事》《男人帮》《嘿,老头》,再到如今已经成了大IP的“小XX”系列,老婆从袁立、陈数到海清、周迅,而老公永远万年如一日:家里的红脸专业户,孩子的贴心老棉袄,哄老婆职业标兵,鸡汤烹饪大师,端水九段高手,和稀泥国际金腰带。
升华点儿说是居家实用型大白,通俗点儿就是嬉皮笑脸滑不溜秋絮叨男。
这些絮叨男们相互折射,相互加持,再加上《爸爸去哪儿》《向往的生活》里的黄爸爸、黄大厨,黄磊已经成功把自己融入了所有角色中,也成功把所有角色都变成了黄磊分磊。
话说谁不希望有个这样的老公,会做饭,脾气好,能哄孩子,会逗老婆,每天乐乐呵呵,时不时还制造点小浪漫,给你灌输点生活小智慧。
以及,重点是,事业上也过得去,并不是一事无成游手好闲只会打嘴炮,好歹有房有车中产起步,不是霸总但实用胜似霸总,要啥自行车。
当年看道明寺、单均昊的一批人,如今都成了方圆、陈卓的精准受众。
尤其是当你体会过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飞狗跳、八九点进门发现孩子还有一滩事儿等着你的那种歇斯底里、抓狂绝望,这时候跳出来一枚这样的老公,简直觉得自己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编剧就是抓住了女性的这种心理刚需,把一款款居家贴心老男人端到了你面前,开创了一个新剧种——家庭神剧。
其男主角,絮絮叨叨什么事都能平,嘻嘻哈哈什么人都喜欢。
这款男人还往往不会被归入“油腻大叔”,他要更胜一筹,油而不腻,大概是因为其“油”上又多了点烟火气,即油烟混合型,既不像白背心大爷那么垮,又不如大背头霸总那么装。
油烟混合,灶台炕头,更添几分温馨。
但话说回来,油烟再暖再温馨,熏多了也呛眼睛。
每次一听到黄磊嗯啊嘿唉哟呵呢,就恨不得想把他嘴缝上。
已经不是疲劳,而是麻了。
貌似秃噜了上百字,仔细一想啥都没说。
但话又又又说回来,烦是真烦,但浪漫也是真浪漫,后备箱那么一开,香槟那么一倒,小风那么一兜,虽然屁用没有,但的确是让一地鸡毛的心有了片刻安宁,像周迅说的,“再待一会儿”。
生活中能找个缝隙喘口气,安安静静再待一会儿,夺么奢侈。
所以看剧过程中,我的心情基本就在“絮絮叨叨烦死了”和“有个这样的老公就好了”之间来回切换,比凤凰传奇还摇摆。
周迅和黄磊同框总有点违和,“橘子红了”终于变成了“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
我发现我更爱看周迅和她妈妈的戏,两个人适配度要高得多。
昨天母女吵架的场景极其真实,外婆下楼后只能在广场舞边上待一会儿,晚上在被子里装睡,简直是日常复刻。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和解了”“气顺了”,很多时候就只能那么“过去了”,第二天起来该干嘛干嘛。
有条评论说:有没有可能大家羡慕的已经不是黄磊演的小男人,而是那些两句话就能哄好的对象,和聊一聊就会懂事的孩子?
是我了。
《小敏家》一开始的两集我很喜欢,特别是黄磊和迅哥坐在后备箱上录视频的那一段,那一篮玫瑰的转场也很浪漫。
虽然有时候让我有些恍惚,以为在看向往的生活,但是大体上是舒适温馨的。
可是越往后面,越显示出了此剧为了戏剧效果而不顾人物逻辑的情况。
比如对金佳骏来说考清华是他的执念,他宁愿和外婆逃到北京,也不愿意答应爸爸帮别人补习。
结果在北京好不容易进了培优班,又整天谈起了恋爱,后面为了帮他爸还债还去当游戏陪练。
他和陈佳佳的感情进展也令我觉得十分突兀。
在剧中他和陈佳佳之间经常出现口型对不上的时候,陈佳佳和他之间的恋人关系通过台词的重配覆盖而被弱化了。
小敏,也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
比如她应该是学历不高,从江西小地方到了北京,怎么就能进北大医院国际部呢?
如果真的是她专业能力十分突出,那么又如何解释最近几集中,她在背一些非常基础的妇产科英文单词呢,她在国际部工作这么多年,这种妇产科常见的英文单词还不会背,又如何让人信服她的业务能力足够进这所医院并站稳脚跟呢?
更别提小敏的房子是如何解决的。
一个拼命从家乡逃出来,可以一年只看儿子10天的人,竟然会同意前夫暂时借住?
她到底是不是真的想改变命运。
人物的内在行为逻辑矛盾,或者说,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牺牲人物逻辑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讲,我个人认为是编剧能力的不足。
有此种种,让我不禁思考,是不是小欢喜给了黄磊过多的作为编剧的信心?
到了这部剧除了原作者,就只有黄磊作为编剧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渐渐展示出他的不足来了。
以及他在这部剧中的本色出演,也许是因为看多了他的综艺,所以我总有一种这是黄磊,而不是陈卓的感觉。
黄磊老师,您以后还是需要再多找些专业编剧帮帮您的,从这部剧中展现出来的您作为独立编剧的水平显然是不够格的。
最后,这部剧里目前来看,比较出彩的也就李萍和小敏妈妈这两个人了。
希望她们后面不会崩。
但是我个人是有点追不下去了。
高开平走,人物逻辑矛盾,是目前为止我个人对这部剧的评价。
怎么感觉黄磊演什么都一样啊,小舍得,小欢喜,小别离,完全一个套路出来的,还有电视剧也要贴近生活好吗,白天都不要上班的吗,说请假就请假啊。
外地人在北京那个地段买两居室,户口迁到北京,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高三的复读班这么早就放学吗,现在的剧怎么都那么不贴近生活啊。
周迅的演技还是挺好的,两个小演员也都很不错
反正除了和我们穿差不多的衣服,根本不是我们认知里的生活。
生活无忧,儿女出息,不出息也有更好的plan b。
这种开局满级的设置,让我不知道后面还要演啥?
演的情情爱爱,比琼瑶剧,好在哪儿啊?
琼瑶幻想爱情,这种剧幻想现实。
幻想现实还不到位,应该开局一个亿啊!
球球黄磊老师了,你的生活,就不要展示给我等屁民了,天天营销多多优秀,已经很刺我们的眼了,还不够,连着拍电视剧展示。
周迅也真是无戏可拍,沦落至此。
别说她是小仙女,不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她没看过娄烨贾樟柯啊?!
我承认我标题党了。
想吐槽或者维护黄先生可以走了我主要不是想说这个。
但是从这个说起吧。
人到中年吧,我也想找个王石,别说王石了,洪卫也行啊,可是找得到吗?
根本找不到。
大把妙龄女子pk。
黄磊很多地方让我非常感动,可爱,令人轻松。
懂得聆听,适时的理解和支持,适时的浪漫,真的是非常好的选择。
指望不上大富大贵,小浪漫真的蛮好。
剧中最喜欢的是妈妈,演得好好。
我屡次落泪是因为妈妈,并想起我的妈妈。
妈妈真是为儿女操一辈子心,可能还要被不理解,被埋怨。
可是一家子,就不那么容易低头认错。
有的人说剧脱离底层生活,嗨,讲底层生活的剧也有啊,你不能要求剧剧都底层生活对吧。
我承认,上不起大学是苦,但你不能说对有的家庭而言,考不上清华就不是苦,就站着说话不腰疼。
各有各苦吧。
这是我最近总结的,人生就是多苦。
钱是会让人的日子舒服点,但是有钱人不是就能逃开生老病死,所以互相理解吧。
近期看了电视剧《小敏家》,现已看到20集左右。
目前,有些被“备胎”钱峰打动。
但这种被打动,和看韩剧时被男二号打动不一样。
韩剧里得不到女一号爱的男二号,条件优越又深情,永远不缺女观众的喜欢。
钱峰这个备胎,却是那种,女观众看着会心疼、同情,可是扪心自问“若我是刘小捷,会不会接受他”的话,多半还是会犹豫的。
总感觉“接受”里面,会夹杂着些凑合的意思。
忽然有个想法:如果你是钱峰这种类型的备胎,表白一定得趁早。
01.你以为不表白,就能做一世“龟蜜”?
钱峰不向刘小捷表白的原因,据他自己说是:知道自己配不上小捷,害怕表白之后,他和她连朋友都做不成。
这是备胎自己欺骗自己时的惯用理由。
恕我直言,不管你表白与否,异性好友本身就很难坚持一辈子。
作家水木丁写过:我(曾经)有一大帮的哥们,感情也不能说是不好,但是慢慢的,等大家都长大了,开始面对社会,开始谈恋爱,成家立业了,也就各自做鸟兽散了,你的男朋友未见得容纳你的男性朋友,你男性朋友的女朋友也未见容纳得下你……仔细看看电视上的台词,咱们能够发现,钱峰的经历可以印证水木丁这段话。
在刘小捷和佟兵结婚的时候,钱峰干嘛去了?
他直接“跳到圈外头,远远地看着”,相当于,将两人关系冷却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程度。
在刘小捷和徐正刚刚恋爱的时候,钱峰的处境,也很尴尬。
徐正有明确对女友说:“你以后能不能尽量别跟钱峰来往。
”
所以,备胎真的不要因畏惧表白这件事的影响和阻碍,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请及时地、大声地说出你的爱!
02.长达多年的单相思,如同难愈的病在剧里,钱峰有一段令人伤感的台词:你说我这三十多年了,前十年吧,也不懂啥是爱。
第二个十年,有点喜欢小捷了,一直喜欢到第三个十年。
这么一算,人生过得挺快的。
我也没别的想法,去喜欢别人,可能我一根筋吧,我就喜欢她。
听起来,有点听刘若英那些情歌的沧桑感。
可是年迈的我不想再讴歌牺牲了。
因为知道,陷在不对等的热情当中,相当于把自己的心浸在洋葱水里,特伤心。
我认为,有个道理应该被广为人知,那就是:多数时候我们看似爱别人,其实首先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
换言之:爱,就是你对一个人付出的总和。
备胎之爱的一大疾苦在于,单方面付出太多了,他们会付出情感、时间、精力、陪伴、或许还有巨款……可越是付出,越意味着,念念不忘。
原因之一是,得不到想要的反馈,那些付出就沦为沉没成本。
当沉没成本变得很大,人们可能更加舍不得放手。
久而久之,思念就成为一种“绝症”,如影随形。
悲催的是,备胎爱的那个人还难以被这种忘我付出撩拨到心潮澎湃、心动怦然。
因为ta在持续多年的不对等关系里,都没有付出过同等分量的东西。
ta的“有恃无恐”,早已成为习惯。
有道是治病得趁早,治思念这种“病”,亦如是。
而表白,是一个治病的良方。
03.为何表白能治疗“备胎”?
刘小捷在她姐刘小敏面前,如实说出了自己多年来对钱峰的感觉:没有心动。
我估摸着,这句话若能被读大学期间的钱峰听到,他的备胎身份不会存活那么多年。
为啥?
第一个原因,是我前面提到的:越是付出,越是在意。
反过来讲便是,趁着还没有多少付出的时候,及时表白,及时知道此路不好走,抽身时才不会那么痛(由于前文已提到,这点不多说了)。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人可以逃开自己心中的未完成事件。
虽然钱峰把爱情一直憋在心里,但他对刘小捷没有多少奢望吗?
才不是呢。
如果真的没啥奢求,黄磊演的陈卓怎会说钱峰“(小捷)一离婚,就围上来了”“哈巴狗般当朋友”?
我看,钱峰一直期盼着刘小捷对自己念念不忘的回响,这属于对“完整”的执念。
在此,说一个心理学上的词汇【未完成事件】。
它指的是:一个事件在我们的过去占有一席之地,且没有结局,这个事就会影响着我们,我们会为它不理性地分配注意力。
钱峰只要不表白,他的暗恋便很有可能成为令他不甘、懊悔和遗憾的未竟之事,不会让他有圆满的感觉。
他去表白,起码能获得一个结局。
就算对方表示不接受,也相当于对他的爱情喊了声“卡”,从而更有机会跳出未完成事件。
写到这里,有些好奇电视剧《小敏家》里钱峰的爱情走向,于是到网上搜了搜。
网上有人说是#钱峰终于等到刘小捷#,获得幸福了。
这是真的吗?
嗐,还是希望影视剧里少点备胎在默默奉献多年后苦尽甘来终获幸福的故事。
记住,备胎幸福的概率很小。
及时表白,及时止损,才是最重要的!
先说一句,评分是9/10,不是5/5。
这部剧有瑕疵,但是我依然喜欢,因为真实,因为合理。
先别着急开始和我杠,短评区的评论我觉得都很精彩,但是影评/剧评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所以我希望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也可以做到求同存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先说真实吧。
《小敏家》非常好的展示了中年人的生存环境。
“中年危机”这个词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人到中年以后,就会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就会经历身体开始慢慢由盛转衰的转折,就会体悟世间冷暖的变化。
那种属于中年人的彷徨无助,迷茫失措我在《小敏家》看到了。
它是在传递焦虑吗?
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生活本就如此,有些朋友说“生活已经很苦了,看个剧都不让我消停”我觉得说得挺好,但是这恰恰证明了主创团队真的将生活里的鸡毛蒜皮搬进了这部电视剧。
这就是真实。
有人说,这部剧太假。
金佳骏离高考两个月还在打游戏赚钱替他爸爸还钱,最后还能考上清华。
陈卓和刘小敏每天就顾着谈恋爱,很少展现工作状况等等。
这样的问题,的确剧里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交代,所以我说这部剧有瑕疵。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这部剧想核心给你看的东西,爱才是。
《小敏家》的口号是“婚姻不能定义幸福,但爱可以”。
所以金佳骏帮爸爸打游戏还钱是因为爱,金佳骏想要逃回九江是因为爱,陈卓刘小敏为了各自家庭分手也是因为爱。
那么,我们能感受到这部剧对于爱的追求吗?
我觉得我可以。
所以我愿意称之为真实。
因为在各种事情当中,陈卓和刘小敏都习惯性的把自己放在所有人之后,牺牲小我,成全大家。
这就是真实。
再来说说合理。
我之前写《亲爱的爸妈》的时候,我说过那部剧太狗血,太悬浮。
甚至我在《乔家的儿女》剧评里也提到过个别情节有点过。
《小敏家》也有类似的问题,但虽然狗血却不让我出戏,也是一种本事。
我想说的是,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做的每一件事,动机都是符合人物设定的,因此合理。
刘小敏对金波的忍让是因为对金佳骏的愧疚,金佳骏对爸爸的偏袒是因为父子俩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陈佳佳对于妈妈怀二胎的愤怒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她小时候离婚造成的不安全感,刘小捷两次闪婚闪离是因为不想重蹈姐姐的不幸福的覆辙,因此变得冲动。
所以,剧中人物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符合角色设定的,因此我觉得《小敏家》合理。
来说说表演吧。
周迅的演技,已经不需要我再用任何华丽的词藻来证明她的好了,刘小敏是一个隐忍的角色,所以迅哥儿的处理一直是在收着演。
但是收着演不代表表情一贯地平淡,相反在需要激烈的表达的时候,比如得知陈卓患癌的那场戏,刘小敏躲在陈卓身后崩溃但又克制的哭泣,就是周迅让刘小敏这个人物立住了的体现。
一同追剧的朋友们,好像对黄磊把陈卓演成另一个版本的方圆感到很不满,甚至有些朋友认为黄磊一直在重复同一类角色,因此感觉很失望。
我想说,演员尝试什么角色,怎么创作自己的角色是演员的自由。
就像刘小敏在剧里对着陈卓说:“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喜欢你这样的人”一样,刘小敏这个人物已经有着深厚的悲剧色彩了,如果没有陈卓这种贫嘴瓜舌的人作为伴侣,只会越来越苦闷。
所以我认为黄磊把陈卓变成另一个方圆这种处理并无不妥。
至于一再重复同一种角色,我认为演员能把一类角色演到令人信服也是一种能力。
黄磊在年轻的时候塑造的文青形象,以及现在的好爸爸好丈夫形象,都证明了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适合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演员的自知之明。
配角们的演技也都是一顶一的好。
唐艺昕的台词在一众戏骨的衬托下的确差了点,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也不至于坏到让观众出戏。
秦海璐的李萍更是整部剧最外放最出彩的角色,一个大大咧咧,嘴硬心软,八面玲珑又有点咋呼的形象被秦海璐诠释的非常好。
涂松岩的金波没心没肺,前半段把我气得牙根儿痒痒,都是演员实力超群的表现。
老一辈的演员刘莉莉把王素敏这个角色演成了白玉兰最佳女配的水平,韩童生的陈天福咋咋呼呼的活灵活现。
小字辈儿的演员里,周翊然的金佳骏,内向,不善表达,心事重重,敏感又不失坚定,和妈妈重建母子关系的时候,一开始母子之间总是充斥着误会和隔阂,这些表演空间不大但对角色塑造又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被周翊然表现得很出色。
向涵之的陈佳佳勇敢自信,敢爱敢恨,是金佳骏黯淡生活里的一束光,古灵精怪的性格也讨喜,这些表演也颠覆了我对向涵之上一部戏塑造的夏林希所留下的印象,弟弟妹妹以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的!
范世錡的徐正乖起来可爱,坏起来令人窒息,这种分裂的病态的角色被范世錡演绎的非常好。
吴彼的钱峰,一个字怂,这样的丑角也被吴彼演出了精髓。
所以,《小敏家》是近几年拍的非常不错的一部戏。
作为柠萌“小系列”的第四部,《小敏家》非常合格的完成了任务。
虽在我心中仍不比《小欢喜》更贴近生活更完美,但胜在细腻。
镜头不再对准教育,而转移到了中年人的酸甜苦辣上面,够勇敢也够果断。
所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我仍然希望所有小伙伴都能静下心来随着角色们来体味人生起伏,看人生的悲欢离合。
这样的一部好剧,不容错过!
有人看酷新出的《小敏家》没?
真的cp粉爱好者大满足,中年组/青年组/少年组 全年段cp都有,就是一整个大嗑特嗑中年组 黄磊&周迅
已经三搭了这个cp感已经非常到位了,这次剧情设定是各自离婚又已经恋爱一年的中年情侣,还瞒着自己爸妈孩子在谈那种,偷偷摸摸恋爱真的让人看着紧张又好笑,还中间夹着一个黄磊前妻秦海璐aka周迅朋友,中年修罗场本八卦爱好者怎么能错过青年组 唐艺昕&范世錡
青年组的选手是演周迅妹妹的唐艺昕和范世琦,刚刚离婚的小捷遭遇年下直球男的追求这种设定很难不嗑,带点痞气的范世錡跟唐艺昕这种搭配真的上头,不过目前两人剧情线还不多,期待后续少年组 周翊然&向涵之
生活琐事之外居然编剧还刻画了少年组的线!
还是你的爸爸和我的妈妈谈恋爱了这种狗血前提,周翊然&向涵之两个人颜也很能打,再次感叹十七八岁那会的感情就是最纯粹的。
😊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