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夜》最后一个故事《惊蛰》果然是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故事由陈果导演,邵音音主演,在看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习俗:打小人。
相传惊蛰之日,也叫白虎日,惊雷四起,万物逢春,蛇虫鼠蚁妖魔鬼怪都苏醒了,所以小人多作怪,当天靠着白虎神威震慑四方,打小人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惊蛰当日,会出现很多老太太,手持鞋底板,在湾仔鹅颈桥下聚集打小人。
这些打手来自香港个个角落,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口号,一边打一边念,比如:打你个小人嘴,让你有东西不能吃;打你个小人肚,让你肠穿又肚烂;打你个小人脚,让你有鞋不能穿……,这种咒语是自创的,也有代代相传的,总之能有多毒辣就多毒辣,能有多犀利就多犀利,反正每个打手都有一套自己的FreeStyle。
那么有人问,这打小人到底有没有用,非常难说,这种打小人的习俗其实在不同的地方会演变成不同的方式,比如将讨厌的人的生辰八字,嵌入纸人用针的压胜之术;日本的用钉子钉在树上;也有人说是东南亚的蛊术。
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解恨和宣泄,打过小人之后,看到讨厌的人受伤或者生病,都会联想到是打小人作祟,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
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邵音音演的角色叫朱婆婆,她平时捡捡破烂,在惊蛰这天,会去鹅颈桥下打小人,打一次50元,全套300,而且要花很大的力气,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一晚上只要你肯花力气,那么赚的钱比捡几个月的垃圾要赚的多,这一天朱婆婆来晚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孙子难得回来吃饭。
朱婆婆摆摊没多久,就来了一位富婆,富婆原本要打二奶,以及二奶的肚子,后来转念一想既然开打了,那就连她的媳妇一起打。
在她的眼里,儿子娶了这个女人,就目中无娘了,现在夫妻两人撂下孩子又出去旅游了,大小老婆都要打,富婆还贴心的把结婚照上儿子的那一半扯去,让朱婆婆看准了打。
打完之后照片不能烧,富婆要拿回去压在香炉底下,压满一年,再烧,真是又狠又阴毒,富婆走了之后,正好和一个女孩擦身而过,但是回头这个女孩就不见了。
富婆走后,朱婆婆撒了一些米去晦气,正好撒到了隔壁的老婆婆,还引来了警察,最后给了点钱息事宁人,邵音音把一个斤斤计较的市井老太太演的十分到位。
朱婆婆第二个客人是卢海鹏演的黑社会大哥大梁震婴,朱婆婆笑了他的名字(我理解的这个梗是和粤语林正英发音相同),他想打那些阻碍他上位的小人,他嫌弃朱婆婆力气太小了,自己打,越用力越好。
差不多夜已深,朱婆婆也准备收摊了,她发现有个女孩子坐在她的摊位前,她奉劝女孩早点回去,她已经很累了不再做生意了。
那个女孩也没有想要走的意思,朱婆婆一回头,发现这个女孩子披头散发,只穿了一只鞋,她心里一惊,赶紧坐下来,做完她的生意再走。
女孩子要打四个人,三男一女,不知名小人,而且要亲自打。
朱婆婆看着女孩打小人,回到箱子里,拿出一只染血的白布鞋,告诉女孩,穿上鞋,上奈何桥会舒服一些。
女孩接过鞋子,没有穿,而是狠狠的打起来了。
随着女孩每一次敲击小人,往事历历呈现在朱婆婆面前。
当天晚上,她亲眼看到这个女孩被三个男生劫持上了一辆轿车,也是亲自在车下捡到这只带血的鞋子,几天后报纸上赫然印着女子疑似被人奸杀,就是这个女孩子的脸。
朱婆婆不敢发声,只能静静的看着女孩子打小人,小人已经打烂了,当年劫持她的三个人,第一个在按摩院血溅当场。
第二个在天台打麻将,突然起身开始了他的表演,纵身一跃从天台下去了。
朱婆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心里十分恐慌,她赶紧打电话给她儿子。
她儿子,孙子还有媳妇一起坐电梯出大厦,但是电梯到达底楼后,媳妇和孙子动弹不得,儿子一人接听朱婆婆的电话走了出去,高架上发生了一起车祸,高架碎片直接插入朱婆婆儿子的胸膛。
朱婆婆看到儿子的惨状,她后悔当初不该放任儿子犯下弥天大错,当天就是看到儿子参与了这场劫持,所以默不作声,现在追悔已经来不及了,女孩还在打小人,三男一女,现在就剩下个女的了,只见一辆车突然行驶到朱婆婆面前翻车,把她压在了车下,其实细想一下,助纣为虐的人更可怕。
朱婆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定死在眼前,但是无能为力,她只有不断的念叨着是自己不对,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子的命,女孩终于停下手中的鞋子,流泪不止,原本熄灭的蜡烛重新燃烧起来了,朱婆婆被人从车底拽了出来,她虽然大难不死,但是心如刀割!
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不由的重新去找了一下导演的作品,原来他就是《三更饺子》的导演,早期还拍过很多各种电影,戏路也十分宽广,这部电影和原著区别蛮大的,原著内朱婆婆和犯人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因为害怕而没有举报,最后只能看着女孩惨死,她留了一只鞋,等女孩回来取,相比原著,无脑护犊的电影版朱婆婆更有冲击力。
其实在上一个故事,我就很希望陈小婷能干掉渣男老师,但是最终用释怀来结束。
这个故事的女鬼,我真是由衷的佩服,给个赞字,她报仇的干净利落,绝不伤及无辜,朱婆婆媳妇和孙子,被她定在了电梯里,真的是好鬼啊!
三个故事都讲完了,最后一个《惊蛰》比另外两个故事更为完整,而且情节铺垫自然,人物演绎的也很有张力,属于本场最佳。
鬼怪故事合集。
一共三个鬼故事,不过总体感觉李碧华笔下的鬼大多感情丰富,重情重义,通人性,讲道理,所以也好被劝服。
一众老戏骨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港味十足,还是老戏骨的表演看着舒服。
总体都是鬼心愿未了,前来了却前缘的故事,不甚恐怖,却很动情。
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士,一开始当工人,老是迟到,被工头开除了。
后来又去当切叉烧的红案工,但是因为切的叉烧太厚,不会做生意,被老板开除了。
找不到工作他很是困惑,看到报纸上有人去偷人骨灰问人要钱。
他也学着去偷骨灰放在家里,等着人来领取。
但是到了夜里就闹了鬼。
先是接到一个电话,说要领骨灰。
到了一交易,这个人就消失了。
原来是鬼回来自己拿骨灰,给的钱全是冥币。
男主回家就不对了,老是有人来敲门,搞得他睡不着,还弄火烧了房子,烧死了自己。
第二个故事,是说男主为了不然妻子嫌弃,准备关掉自己的算命铺子。
最后一天开门,他接待了一对夫妇,女子还怀着孕。
为了急着去和老婆儿子聚餐,他就把这对夫妇介绍给了旁边铺子的老板。
但是他一回来,就看到有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学生坐在他的铺子里。
阴森森的,男主一看就知道是他早上和老婆见面时见到的女鬼。
他假说要看手相,但是女鬼就是不愿意张开左手。
说了半天,女鬼说不好玩就走了。
等女鬼走了,男主发现妻子给他的一张儿子弹琴的CD不见了。
他认为是那对来看相的夫妇拿走了。
于是他赶到隔壁老板那里,夫妇已经走了,于是他让老板帮忙问一下。
老板问时,男的说自己在训练,但是和老婆联系,联系不上,正准备回去看看。
于是男主和老板也赶了过去。
到了那里才知道,女鬼已经控制了男子的妻子,并已经进屋了。
男主说自己是来拿CD的,鬼开了门。
男主劝了女鬼,发现原来这个男子是这个女鬼的游泳教练,两个人有了不正当关系后,女鬼怀孕了,但是男主却开始装作不认识了,所以女鬼回来寻仇。
张开左手后,发现是男子在它手下写的“love”。
两个劝她不要为了这样的渣男念念不忘,鬼听了劝走了。
第三个故事是说一个专门打小人的女主在一个天桥下专门帮人打小人。
但是就在自己要收摊时,来了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子,她要自己打小人,小人是三男一女。
女主一看到她和她脚上穿的鞋子,就明白了。
所以她趁女子打小人的时候,跑去警告儿子不要出门。
原来女主的儿子和两个伙伴三个人一起奸杀了女子,在他们离开时,女主已经看到了儿子在犯事,而且女子也向女主求救了,但是女主没有阻拦,所以女鬼回来寻仇了,三个强奸她的男子先后被杀,女主也被飞驰而来的汽车压在了车底,但是女鬼被女主想要救助儿子的护犊之心感动,放过了女主。
鬼怪一现身,基本就不恐怖了。
不过第一部里鬼怪脸上的白粉涂得也太夸张了,简直是丑化了鬼。
那两个小女孩是他养的小鬼嘛?
每次突然一个镜头还蛮吓人的。
不过达叔的表演有点神经质,竟然有一段睡不着,还跳起了江南style骑马舞,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达叔的狠劲还在,赖气也在,就是老了不少。
林雪的那个角色没什么必要。
元秋的角色好像和两个小女孩关系也非同一般,但是和剧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骆应钧和邵美琪还是很不错,很稳,中规中矩。
第二个故事里梁家辉的表演无懈可击,把恐怖片拍出喜剧的效果,也真心不容易。
其实这个故事真心不复杂,不过那个捏紧的拳头的设计真心很感人,一个好女孩喜欢上一个渣男,万劫不复,带着小孩一起自杀,真是罪过啊。
第三个故事一开始有点香港街头文化介绍,还有很多港味十足的设施、夜景的拍摄,真心很有市井气,很想再去领略领略。
而且这个故事有悬念,看后有反思,有感动,也铺陈得很好。
一开始看到鞋子邵音音一怔,我就没明白,但是到了后面就明白了,包括为什么会拿出一只带血的鞋子,全部明白了。
邵音音也是有罪过的,但是她最后对自己儿子的不顾一切救助,感动了女鬼,女鬼理解了她为什么不救她的苦衷,应该是释然了。
陈静幽怨的眼神,还有划过冰冷眼眸的眼泪,一度感染了我,仿佛看到了《倩女幽魂》里小倩的泪光,陈静很美很不错。
提起李碧华的名字,也许你们要想一想她是谁,但是提起她的作品,你们肯定都知道,《霸王别姬》、《青蛇》、《古今大战秦俑情》、《胭脂扣》等等。
她是一个响当当的才女,她喜欢写作,非常善于写畸恋,写情,她的笔下充满了浪漫,凄艳,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不经意却又十分刻骨铭心。
这次我们要讲的故事,是李碧华的六个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分别由六个人导演的两部电影《迷离夜》和《奇幻夜》,今天讲《迷离夜》之第一个故事《贼物》,这次也是任达华首次自导自演。
在正片开始之前,有这样一段内容,很多人都表示任达华导演的有点浮夸,甚至还有点不知所云,小女子不才,在这里分析一下这段内容。
影片开始,人在世界上活着,靠着衣食住行来充实自己,同样,死了之后吃穿住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有两个白衣小女孩四处请求别人收留,显然这两个女孩子不是人,她们居无定所,可以说是孤魂野鬼,她们想找个安稳的地方落脚,但是找不到。
她们一路遭遇很多鬼,比如这对母女鬼,身上穿着衣服,手上拿着相同的布料,但是剪了也不会给别人,这种鬼的后代不知是否大富大贵,但按时供奉也算是孝顺。
林雪扮演的是饱食鬼,有人说他生前是饿死鬼,我不是很同意,看他身后还有两个跟班,一边吃一边说好饱,吃到吐出来,这种鬼显然比母女鬼条件要好,他们还有随从,吃的东西也不愁,死后除了有人祭拜,祭品还十分丰盛,可是就算如此,林雪也不肯施舍女孩子们一点食物。
(我看出来了,林雪的戏路肯定是和吃沾边了)
最后她们走投无路只能迷失在十字路口,既然说了吃,说了穿,当然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住上面,影片正式开始。
任达华饰演的这个角色叫关富强,他穷的很,穷到只能蜗居在一间隔间里,穷到每天只能喝几口水,一个四块半的面包糊口。
但是他坚持不拿综援,拿就好像证明自己已经废了,要靠政府接济。
关富强的舌头有点问题,所以经常不受人待见,由于在路上多看了一眼车祸迟到了五分钟,工头说早到是应该的,但是迟到就要受罚,你这种散工,没资格迟到,关富强就只能带着自己的工具回家,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公平。
关富强第二份工作是在烧腊店切叉烧,但是老板娘嫌弃他切的太大块,上班的时间偷懒,一言不合就又打发他回家,就连最便宜的面包都涨了两块钱,世界太不公平了。
这次丢了工作,关富强开始向身边的娃娃抱怨,其实他并不知道,这对娃娃已经被电影开始的双胞胎姐妹占据,她们每天都听着关富强发牢骚,自己也是借人篱下,当然也没什么能力帮助关富强。
关富强无奈的翻阅捡来的报纸,找到了富商亡妻骨灰被勒索的新闻(这个新闻原型是李嘉诚),心生一念,富人有钱住豪宅,死后还能霸占着大墓园,何不也用这个方法勒索一番,先赚一笔小钱再说。
关富强去了豪华墓园,他也不是毫无目的,他选择了年纪轻轻就死亡的朱永杰,老婆一定不舍得;90多岁的高龄老伯,你有一堆孝顺子女,拿了骨灰坛,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这一晚上,关富强一共捣鼓了三坛骨灰,依次放在了床头架上,这是捞偏门,他肯定会忌讳,所以照着书用红笔在他的锤子上画了一道符,求个心安。
果然没多久第一个电话来了,没想到表面上其乐融融四世同堂的一家人,竟然在电话那头说:你想怎么处理骨灰随便你,也省得我们每年来祭祀了,说完电话挂断!
关富强也只是骂了句:人渣!
既然家人都不要了,那我要来干什么,说罢就倒进马桶冲了。
自从这个骨灰坛空出来之后,关富强就会听到莫名其妙的脚步声,门也会无端端的响起,不断的有人念叨,既然这里空了,那让给我吧,我在外面很久了!
大家似乎争先恐后的想要挤进来,关富强的锤子也抵挡不住,最后还砸了房门,摔了自己。
(友情提示,这段有高能)
第二单生意就是这位朱永杰,他的堂兄愿意来赎回骨灰,不想给阿嫂添麻烦。
当天晚上堂兄如约而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堂兄问道关富强:你做偏门的,怕鬼吗?
说着,偷偷的给关富强拍了张照片。
关富强头也不抬数着钱说:我怕穷,穷比鬼可怕!
等关富强数完钱一回头,堂兄已经悄无声息的抱着骨灰坛来到楼下了,关富强感觉堂兄十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不就是那个墓碑上的照片嘛,心一寒,先回家再说。
到了家里,关富强赶紧把钱拿出来一看,都是冥币,他急急忙忙的把冥币都烧了,但是火势蔓延到整个隔间,他也在火里倒下了。
回到朱永杰这边,朱永杰和妻子(邵美琪)十分恩爱,但是朱永杰不幸遇到了车祸,邵美琪为其选择了一个好的墓穴,同时悄悄在骨灰坛里放了一部手机,希望能再次听到老公的声音。
晚上邵美琪果然在梦中接听了老公的电话,老公让她第二天到墓穴去看看。
她惊讶到,手机已经在骨灰坛外了,而且手机里还有一张关富强的照片。
为充电这个细节点赞,比那些放置了7年打开还能看的DVD强多了。
夜深人静,烧腊店老板娘抽着嘴唇,用关富强的声音和双胞胎聊天,在关富强的眼里,死后的世界似乎比之前公平了很多,不在为生计发愁,也不用看人脸色,甚至还可以操纵讨厌的人,但是他不知道,其实鬼界也分三六九等,等待他的也许是一种死不如生的日子。
电影中隐约透出有鬼的细节,比如说在烧腊店,关富强进店的时候,身后有个衣角似乎有人拽着;准备好的两瓶水,无缘无故少了半瓶水;老伯的骨灰要处理的时候,骨灰坛突然到上层去了。
整个故事还是非常连贯的,为任达华首次导演鼓掌,任达华演的也很好,底层穷人的感觉很具象。
大家不是很明白的地方我尝试解释一下,第一个问题:最后烧腊店老板娘为什么会打林雪,她死了?
我倾向于她已经被关富强操纵了,这个是她的生灵,估计她也命不久矣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朱永杰要给关富强照相,这个点是有点尬的,关富强的失火而死的确是个意外,我觉得当时朱永杰是想留下他做贼的证据,因为有一必有二,他也不想已故的人和活着的人一直被打扰,他有一部手机,所以就带出来用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留言问我。
这部电影在惊悚和恐怖的环节里面,其实还是蛮到位的,但是在描述姐妹花住在他家的时候,稍微有点过了,感觉有点点画蛇添足。
有些表达的不太清楚,比如说烧腊店前关富强的脚为什么能扭曲成这样,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鬼的关系,因为古有被鬼缠绕的人,脚会踮起来或者脚会呈现出特殊的情况,不过这也是我的猜测而已;还有最后那句话:人和鬼都在找一个归宿,我觉得不加这句话开放式结局更好。
如何讓《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更迷離一些,再迷離一點,超迷離一倍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六個月的評述鏈接2013年的七八月份,《李碧華鬼魅系列》的迷離與奇幻夜相隔一個月不到,在香港地區上映。
這是兩部真有鬼的電影,在天下無鬼的大環境下,似乎顯得有些突出,或者不合時宜。
迷離夜的片長較長,演員陣容和拍攝預算似乎也更充足一些,當然電影,特別是恐怖片的品質,跟片子的投資很多時候並沒有直接關聯。
兩部鬼魅系列各有三個小故事,這種形式當然由來已久,不說陳可辛“領銜”的《三更》,就是李翰祥早年的鬼怪情色喜劇片,很多也是這樣的“結構”,就跟折子戲似的。
但我對於這種安排並不是很鐘意,畢竟電影是“時長”的藝術,人為的割裂,把只有主題對應,本質上沒什麼聯繫的仨故事,刻意的塞成一個鬼片“三明治”,本質是偷懶又“傳統”的做法,畢竟中國電影,包括港片,對於結構是向來不太上心的。
除非最後發現這三個,甚至是六個故事中,有驚人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並不只是通過開始時沒交待的人物情感或血緣關係,以及意外事件。
李碧華之前的小說題材好象古裝居多,很多都有些奇幻元素在,至於鬼,當然就得想起《胭脂扣》來,只是那個故事的鬼味並不濃重,而且分為古今兩個時間段,後者都市裏的戲份並不多,而整個故事更側重於感情的堅守與抽離。
《迷離夜》以任達華先生自導自演,初“執”牛犢不怕“鬼”的《贓物》開篇,任生扮演的男主角人到中年,獨自生活,有點“神神道道”,看起來精神有點問題,打工無著落,總是被開除,但他似乎又非常有原則,就是不拿綜援救濟。
但很快,他又變成了一個沒什麼原則的人,受了報紙上相關新聞的啟發,去“綁架”骨灰壇,敲詐死者的至親,然後……在這個也挺重口味的故事裏,任生扮演角色的轉變,其實是有點讓人疑惑的,他雖然做事看起來並不麻利,腦子也不太好使,總是被人開除,但還是非常想找到工作,不想只靠綜援度日,但這樣一個人,因為報紙上一則負面新聞,便有樣學樣,負能量大爆棚,總是讓人有點不明所以,更何況,除非他對於放置骨灰壇的地方熟門熟路,近水樓臺,不然終究是隔行如隔山,再加上他面對林林總總的可“綁架”對象,對於到底敲詐哪個好,沒有事先考慮,都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讓這個鬼故事有點太過謀事在人,“壞”事在“鬼”。
而對於這個鬼故事,我的設想是這樣:一個曾經的富豪,因為外因內因不但生意失敗,而且身敗名裂,在曾經屬於自己的大樓天臺,跳樓身亡。
死後火葬,骨灰被和一般的骨灰“擠”到了一處,雖然據說這樣像“籠民”般一格一格的,價錢也非常貴,但和這位曾經的富豪的“心理預期”還是不相稱的。
雖然在陽間,這位老兄已經破產了,但他生前住慣了豪宅,突然在死後變成了“籠民”,非常不習慣,於是跟自己同“宿舍”的骨灰級舍友之間,是水火不容的,這複雜感情中有歧視,有憤懣,還有不甘……而任達華先生扮演的,不是這個死鬼前富豪,而是這個骨灰“宿舍”的管理員,他是個看起來很粗獷,實際上心思,感應細膩的男子,之前一直以骨灰“宿舍”,或者說膠囊鬼旅舍的祥和太平而自得,但沒想到因為死鬼前富豪的入駐,把這裏搞得雞飛狗跳,晚上一直有敲打和吵鬧的聲音,其TA舍友希望把前富豪趕出去,而前富豪希望自己可以一個人獨佔整個屋子……任生的角色沒辦法,於是聯繫前富豪的親友,說了這邊的矛盾情況,認為前富豪不適合跟別的骨灰住在一起,小廟容不下大佛,還是另擇容身之所吧!
但所謂的親友當然不想理這種事,更是覺得任生的角色腦子不正常。
任生沒辦法,把前富豪的骨灰壇拿出去扔了,但他總是能找到“回家”的路。
矛盾更是在激化,任生的太平日子看來一去不復返了,他越來越神經。
這時候,死鬼前富豪竟然給任生出了個解決之道,他生前知道富豪圈裏不少秘密,因為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還發過毒誓,絕不互相出賣,而死前他也因為自己已經身敗名裂,就算用這些秘密敲詐別人,也挽救不了自己。
但現在他都是鬼了,而且還“鬼”落平陽被犬欺,就無所謂名節不名節了,那種五雷轟頂不得好死的毒誓也就沒意義了。
他希望任生的角色幫他一把,也是幫自己,用他生前所知道的秘密,去敲詐一下那些富豪,錢兩人平分,而前富豪只希望能搬到大一點的地方去“住”。
任生考慮了一番,答應了,依死鬼前富豪的辦法行事,那些活著的富豪果然為了息事寧人,乖乖送錢。
但一次又一次,事情當然不會永遠順利,任生被對方發現了身份與住處,當然也知道了幕後還有死鬼前富豪在“打小報告”,雖然這一說法聽起來很難讓人相信,但富豪們是信了,因為那些秘密知道的人極少,一般情況下,任生這種底層的“垃圾”絕不可能知道。
接下來富豪們討論如何解決此事,有人認為不如斬草除根,但問題是,如果任生也變成了鬼,然後又把秘密告訴給哪個活人,這個敲詐富豪的遊戲,就會沒完沒了。
這時有個比較精通“法術”,又很重口味的富豪出了個點子,讓任生打開死鬼前富豪的骨灰壇,逼他把骨灰吃下去。
任生為了活命,抑制著噁心,真的把前富豪的骨灰全部吃了下去,一點粉末都不剩。
這時那個精通法術的富豪上來一陣施法,任生接著突然覺得腹中巨痛,像吃了觀音土一般,全身抽搐,然後便漸凍症式的,全身僵硬,進了醫院,病因不明,整個人就跟植物人一般。
而富豪們自願負擔任生的巨額藥療費用,讓沒有知覺的他住單獨病房,而且還成立一個基金,呼籲大眾對於這一特殊病症的重視與關心。
前富豪此時似乎已經了了心願,一個人住,房間寬敞,冬暖夏涼,視野開闊,滿屋子的高科技儀器,讓人安心放心舒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此時他全身僵硬,就如同整個人化為一捧碩大的骨灰壇。
而富豪們派手下全天候用探頭監視著任生,雖然可能性極小,但也要防止他意外醒過來,最好他永遠這樣不生不死,不人不鬼的“活著”,也算是“守護”著富豪圈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私家秘密。
第二個故事是由李志毅導演,名為《放手》,本質上還是個愛情故事,又因為游泳池,海水味等元素,跟水有不解之緣,同時更是把放手這一象徵性的辭彙,在電影中落到了實處。
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現代天師的角色,是由梁家輝與陳慧琳扮演,當然兩人很接“地氣”,沒那麼誇張,而是在鬧市樓裏開設堪輿等等業務的小店,裝潢得挺別致,亦中亦西,亦古亦今。
但問題是,這與其是李志毅導演的愛情趣味,還不如說是李碧華先生一貫的“放愛一條生路”的主題。
這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作為一個當代都市鬼故事,不管篇幅長短,這個《放手》,似乎都沒能與時俱進,如果把短片中的服化道換了,變成民國或者更古代的時間背景,似乎沒多少違和之處。
對此,我的設想是,這個故事裏與鬼有關的元素,不用那麼豐富,比如美瞳,火性的水晶,紅筆等等,而只要聚焦到一點,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一點,那就是CD。
CD在現在的片子裏,同樣是個關鍵道具,只是沒有那麼舍“它”其誰。
比如梁家輝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個想結束營業的“神棍”,而是一個音樂家,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時他準備出總結自己職業生涯最有代表性作品的CD精選集,好不容易錄好了音,但很快卻發現母帶出了問題。
於是重錄,但問題還是存在,就是那麼幾小節,不是演奏的問題,也不是錄製的問題,是CD母帶本身的問題。
那個錯誤的聲音不斷在變化,最後變成了女孩的尖叫。
其實是一個怨靈凝結在了CD中,而且會從一張CD盤“擴散”到另一張中去。
而這個女孩跟梁家輝的角色之間是有前史的,只是他“貴人多忘事”。
曾經有一個女孩極為崇拜梁家輝扮演的音樂家,甚至由崇拜產生了愛慕之情,但梁家輝的角色其實並沒有太在意,因為像這樣的粉絲實在太多,注意不過來。
而後來,這個女孩自己也找錄音棚錄了一張CD,都是自己創作,自己彈奏,出來後大家的評價都不錯。
但問題是,其中有一首曲子,跟梁家輝的角色剛出的一首曲子,有幾小節都是相同的。
梁家輝所在公司把女孩告上法庭,起訴她抄襲,但這只是一個巧合,女孩都是原創的,可能是因為兩人太過“心意相通”,於是都想到了一處。
女孩那時想跟梁解釋,但後者那時正是人生中最忙碌,而且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於是沒工夫理她。
她傷心過度,等於是人財兩空,敗訴,而且是被自己的超級偶像給告了……於是想不開,尋短見死了,但她的怨念囤積著,一直附著在CD中,之後更是被梁家輝所演角色要給自己錄回顧的精選集CD給啟動,於是想報復,至少先得把梁家輝的角色給弄聾了……但這一人一鬼,最後還是在音樂的“調解”下,達成了情感上的諒解,與音樂上的更共鳴。
至於陳果導演的《驚蟄》,打小人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分男女老幼,童叟無欺的傳統文化體育,甚至是競技類的活動,不難想像,如果你在打別人“小人”的同時,別人也在找別的婆婆打你這個“小人”,也就是說,此乃“雙”打小人的活動,不就是成了競技了嗎?
邵音音老師的表演,以及陳果導演的調教,確實讓一部“鬼”風俗的短片,有了一種紀錄片式的感覺,可能也是因為這事還發生在街頭,特別是橋底,就更有“生活韻味”,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撲面而來。
如果這第三部短片,全片都能以這樣一種紀錄的方式來完成,而且鬼氣十足的話,那倒也是一絕,但可惜的是,記錄只是一時,之後當女鬼上場後,不管是氛圍,對白,還是最後不同於原著的報復結局,都顯得虛構有餘,而記錄不足。
打小人,當然也就是詛咒的一種,只是感覺比較“正大光明”,或者說是直率豁達一點,而相對於那種把恨的人做成小玩偶,然後在胸口扎針那種而言。
打小人,可以看成是某種原始的心理治療,但也可能沉溺其中,而導致心理的愈發扭曲。
如同剛才所言,陳果導演讓《驚蟄》的前半段特別紀錄式的氛圍,好象只是在客觀的描述一種民俗。
那問題是,打小人,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不單是指自己解氣,更是在那個小人身上,到底有沒有被“打”呢?
可能邵音音扮演的這位“職業打手”,效果特別出眾,被打的小人真的會惹上災禍,程度或大或小,於是她的名氣越來越大,當然麻煩也是,甚至連兩幫黑社會火拼之前,都會出高價找邵姐來打,而且是雙方都找,看哪方對於“打小人”的抗擊打能力更強一些……而這些事,有時候不是皮外傷這麼簡單,還會出人命,而且誰會想到,香港黑社會爭地盤的事情,不是靠誰的功夫好,西瓜刀更鋒利,而是得看邵音音打小人的結果。
接下來,香港警方,特別是反黑組,也找上門,邵姐煩不勝煩。
而且她用來打小人,累計打了無數個小人的那只鞋,還被偷了……雖然最後是被找回來了。
但她打小人這麼靈驗,靠的當然不是那只破鞋。
而是早年她曾經陰差陽錯的,救過一個小鬼。
而這個小鬼也很知恩圖報,瞭解到晚年的邵姐靠打小人賺錢非常辛苦,於是真的去懲罰那些被她打的小人,讓邵姐在橋底聲名鵲起,賺多點錢,貼補家用。
這當然是一個非典型,另類,暗黑的鬼怪報恩故事。
而當邵姐瞭解到真相,這一切都是當年那個被自己救的小鬼搞的鬼,她雖然靠打小人賺錢,但不想真的害人。
於是跟小鬼之間產生了矛盾,小鬼惱羞成怒,無法理解自己一片“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於是反過來要報復邵姐,最後邵姐那只“打小人”打到吸收了日月精華,打到成了精的那只“破鞋”,把變成厲鬼的小鬼給打死了。
本來看開頭,就不難判斷,起初是想把《迷離夜》與《奇幻夜》一併寫完,但礙於篇幅,以及注意力集中的上限,今天行文至此為止,接下來在適當時候,會繼續把《奇幻夜》的仨故事,評述完畢,感謝閱讀與期待。
第一个短片结尾概述:任达华饰演的贫困中年男子因在棺材房里烧冥币造成火灾被烧死,而变成鬼的任达华牵着他生前收留的两个小女鬼一起流落街头寻找归宿…如果看这类港式恐怖片只流于看到表象和追求刺激惊悚的视觉体验,那更推荐看日本欧美的恐怖片,《赃物》这个短片的画面氛围音效如果对比日韩欧美恐怖片那着实是小儿科,但这个短片恐怖的地方在于真实,过于真实,因为穷真的比见鬼还可怕。
电影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就是,骆应钧的鬼魂约任达华赎回他好朋友的骨灰罐时,问他做这种勾当就不怕撞见不干净的东西吗,任达华的回答大概意思是鬼有啥好怕,能比穷还可怕吗?
棺材房在香港确实存在的,一间十平米不足的小房子是一个工薪阶层打工人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睡都在那里,曾看过一个香港家庭的纪录片,那个家庭情况稍微好点,是两居室但很小,厕所和厨房在一起,一家三口生活在那么小的空间,天呐,如果让我呆在那种房子一个月我可能会疯掉香港那比天高的房价,是普通人一辈子奋斗都无法达到的高峰。
影中的主角更惨了,人到中年贫困潦倒无妻无子,租了一间棺材房,但必须不停工作且日子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果腹交房租(这个细节注意看当面包店的老板娘宣称面包涨了三块钱后任达华的表情),这种情况的他居然收留了两个小女鬼,在烧腊店打工还将叉烧拿给小女鬼吃,可自己都没得吃,这或许就是明明自己都这么惨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电影里有一个特扎心的镜头是,三个孤魂野鬼(看样子生前应该是一家人)大半夜鬼哭狼嚎地疯狂敲打任达华所住的棺材房房门求收留。
折射出很现实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活着都没有住处死了更别想有归宿,因为穷人既买不起房子也买不起墓地,片中任达华多次说不公平但没说到底什么不公平(这个公平不单指某一方面),可能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公平是都会死。
(未完待续)
作为恐怖片爱好者,这部电影给了我很惊艳的感觉。
其他的大家也说的差不多了,这里我想提及一下花钱打小人打富婆。
起初看到富婆为了打小人不仅打自己儿子打老婆,也打其他的二奶,甚至连别人肚子里打孩子都不放过。
看到这里,我原以为阿婆会因为肚子里孩子的无辜而进行劝阻,没想到只要加钱照打不误。
其实这里的富婆其实和打小人的阿婆也有互相镜像的作用。
富婆作为一个婆婆,对自己的儿媳不满,对勾引儿子的情妇不满,她因为爱儿子而将一腔怒火迁怒到儿子身边的女人身上,全然没有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也同样犯了错误。
一味的袒护自己的儿子的富婆和纵容自己儿子行凶的阿婆如此的相似。
她们作为母亲,爱儿子是没有错的。
但是她们始终不会从儿子身上找错误。
自己的儿子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其他的狐狸精。
打小人的阿婆为了维护自己的儿子,哪怕他杀人放火也要保护他,哪怕自己死亡也要留他一条性命。
看到这里,实在是觉得可怜可笑。
还好,女鬼还是把儿子弄死了,要是留他一条狗命,岂不成圣母。
最后那句复仇完只剩下虚无我觉得加的有点强行了。
就算只剩下虚无,该复仇还是得复仇。
不过个人觉得,如果结尾再加点富婆被溺爱反噬的情节,或许更能加深剧情的效果。
和一班朋友去公寓过夜时一起看的。
当时看到编剧是李碧华,还在想是不是作家李碧华,因为没看过她的作品。
三个小短剧。
任达华的那个虽然很假不恐怖,但是想表达的对社会的控诉还是表达的很明显很有意思的。
第二个短剧,师生恋的那个,就显得比较tvb式狗血了。
最后一个堪称三者最佳,小惊险+小思考+小推理。
剪辑按这个顺序排列三部剧,也算合理啦。
原著没看过。
HK好久没出这种怪力乱神的电影了,感情上至少也得四颗星对吧?
97之后的港鬼萎靡不振,不知道是不是有只是合拍片才能在大陆影院上映的政策拉低了港片水准,区别于美欧日韩泰,70-90年代的30年里港鬼独有的幽默感也消失贻尽了。
任达华的头炮最差劲,摇来摇去的镜头、大面积无聊的近距离特写、和主题没一毛钱关系的抢镜小女鬼白白浪费了大部分胶卷。
演的不错,导演梦什么的就歇了吧,别整些没用的,还是羔羊医生适合你。
不过我喜欢缝纫机的母女鬼和“好饱”的林雪的造型,好帅气,麦克法兰若做成玩偶,我一定会买!
李志毅的第二个事儿算是是讲清楚了,有头有尾头脑清晰,可是没有平仄,流水账一个,留不下印象。
陈果的打小人最佳,老年邵音音演技非常好,有传统有节气有怨灵,大迷信又回来了。
但女鬼太偷懒,脸都涂白了,干嘛不多用些粉把手臂也涂了呢,看着碍眼唉
刚刚开完,首先吐槽一下第一个小故事,虽然是任达华的导演处女作。
故事很无厘头的靠老套的镜头切换和声光效果来吓唬人,剧情真是无趣,最后男主也是莫名就神经了,自己烧死自己,看完这段本来在暗暗后悔票买亏了,多亏李志毅的第二段还算不错,镜头语言较朴实,人物也表现的比较有趣,但是为什么梁家辉那么看重那一张CD一定要找回来没看懂,难道那一堆不都是一样的版本?
另外颜卓灵长的很像汤唯有木有。
陈果那段也感觉一般般,可惜陈静的好身材了,窝在那里敲啊敲了大半部戏,居然还能分身去搞掉伤害自己的其他人。
总之只能算作部很普通的鬼片,没事打发一下时间还可以。
《赃物》无感,唯一觉得分镜很中意:将要遇到的接触的伤害的人,从来都在某个转角相遇过。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一代宗师)——————————————————————————《放手》演女学生的颜卓灵有点汤唯和薛凯琪的味道有木有!!!
看好她!!!
演男老师的李雨阳,阳光帅气各种既视感……(其实莫名想起来柯震东……)结尾喜感轻松~另,在此询问《放手》的原篇……——————————————————————————《惊蛰》觉得《惊蛰》是这系列里拍的最好的故事,改编很圆满。
在看电影之前补了几篇短故事正好看过惊蛰,阅原篇的时候就觉得女鬼为什么没有计较朱婆婆没帮她(但凡惨死,在事发之初还被袖手旁观无论对方是老弱病残,怨怼之心不能避免吧),后来想来朱婆婆留着那只鞋也是为了见证因果有报。
故事前部分就让人觉得朱婆婆高还原。
后面结局改的非常棒!!!
重点提一些细节:在原篇里伤害少女的是四个古惑仔,朱婆婆保留鞋子出自善和愧,女鬼对朱婆婆还鞋一举是感激的(女鬼向她深深的鞠个躬)。
而在电影改编的剧情里,结局更为丰满无遗漏↓↓↓伤害少女的人是三男一女,其中一男一女为朱婆婆和她的儿子(太妙了这点),特意比较了原篇与电影的细节,原篇里朱婆婆打累后把鞋递给少女让她自己打,而电影里女鬼首先提出了自己打,朱婆婆听到“一女”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我看不出什么),如果自知的话怕是女鬼也不放心她自打吧……(总之这个情节是为了附和结局)原篇里朱婆婆“她看见一个少女,被四个年轻的古惑仔截劫,并以刀威胁上了一辆车”,电影里朱婆婆目睹此事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开车了,于是朱婆婆袖手旁观没敢做声不止因为胆小怕事,还因为看到车座上还有她的儿子,震惊之余各种懦弱心虚和挣扎,加上护子之心,因此在警察询问的时候有心隐瞒,无形中成为帮凶,将“小人”坐实。
朱婆婆思及此处心虚或愧疚的看着女鬼,担忧起了儿子安仔,安仔的死也触发结局的G点,大家了然剩下的两个遭报复的小人是谁。
当朱婆婆为儿子求女鬼的时候,女鬼怕也在想“我帮你的儿子,谁来帮我呢”也许是念及朱婆婆还鞋之愧,女鬼让最后一只代表朱婆婆的香灭而复燃,也算是恩怨分明,非一味的报复,真真是因果有道,善恶到头终有报。
还有其它一些小细节呐,比如赔给阿婆20块(原篇为50块);打小人的梁震婴(小改动应和时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5176dd0101e1s3.html);最后纷飞的纸片中被阔太太掐掉的(儿子的头像)照片一角一晃而过,接着画面是阔太太慰藉(?
)的笑意与箴言结合有隐喻。
故事最后的箴言是→“血债一定要血偿,但报仇后,只剩一片虚空。
”另,也很看好演女鬼的陈静~——————————————————————————配乐:川井宪次总结一句忠告:路边摊少吃啊,小心跳楼者的头弹到你锅里来~
惊蛰摆到最后,厉鬼对比出的新生和救赎,也算是给片子一个结尾,总结了三样人鬼故事的结局和命运。穷凶极恶得罪鬼,一片痴心魂不散,小人拍遍终惹鬼。中华鬼魅文化里,人与鬼的共存是自然秩序。
这几个故事都挺棒的
为了陈果的最后一个故事给一星
不错
邵音音那段最出差,很有味道。可惜没必要的特效坏了氛围。其余两个就算了吧,太水了
三部平均下来就只有两颗星了
挺感人哦
1.18G 迷离夜BD1280高清粤语中字.rmvb
2013-09-15 sun 一般一般 不过任达华今年出演的作品都不错 可圈可点....陈慧琳貌似参加完春田花花 就去做了神婆....
短篇更需要创意。实在太平庸了。
幸亏第三个故事是陈果拍的
第一部不错,后两部温情。。很久没看港式恐怖片,看完还会咀嚼的片子
不恐怖但挺有意思,喜欢第二个故事。姑娘,不要再攥着那些不靠谱的承诺了。
第一个故事最佳。电影中鬼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多可怕,反倒是幽怨和悲伤。李碧华着重描写的是人,任达华穷疯了鬼迷心窍,游泳教练花心玩弄感情,打小人的人各怀鬼胎,全都是主角们自作孽。镜头给的很妙,配乐渲染气氛恰到好处,看到cast才发现是川井宪次,敲击乐真有特色。近年香港少有的鬼片佳作。
任达华...
港产风格独特,不错。
故事1:任达华导戏有点儿文艺青年的意思。故事2:教育青少年不要和老师纠缠在一块儿,年轻不懂爱情。太一般,整体拉低本片星级指数。故事3: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故事非常简单,恐怖成分几乎没有
没有奇幻夜好看
还是很喜欢片中诡异的字体,各位影帝影后们演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