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家三口,看了于广义导演的第一部商业片《一雪前耻》,感觉非常好👍👍。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融合了喜剧与犯罪元素的佳作,更是对东北文化、人性深度以及社会现象的一次深刻探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剧中人物都非常的犟,这种犟来自于东北特有的生存环境和以此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犟让本片有了鲜明的剧情关系和人物特色,以下是我从剧情和镜头两个方面的胡说:剧情方面《一雪前耻》的剧情紧凑而不失荒诞,通过一场十五年前的车祸作为引子,缓缓展开了一段关于复仇与救赎的故事,这里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都渗透着东北人特有的倔犟。
弟弟因车祸致残,哥哥因一时懦弱未能阻止肇事者逃逸,内心背负着沉重的愧疚与悔恨。
十五年后,当哥哥意外发现肇事者就在身边时,复仇的火焰被重新点燃(倔犟复仇的哥哥)。
然而,影片并未将复仇作为单一主题,而是巧妙地将亲情、友情、道义以及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此外,影片还通过“油耗子”这一社会现象,揭示了东北地区特有的社会问题,如非法盗窃石油资源的产业链等(十五年后重操旧业的罪犯同样倔犟)。
这一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故事背景,也增加了影片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镜头方面《一雪前耻》的镜头语言简洁明了,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于导巧妙地运用镜头捕捉东北小城的独特风情与人文气息,从饭店门口的冰灯到市场上的新鲜的大胖头鱼,从热气腾腾的饺子到酒桌上的欢声笑语,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我也藉由这些电影镜头给我10后的儿子讲述了东北曾经的烟火气……)在关键情节的处理上,于导通过巧妙的镜头切换和构图,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冲突。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复仇行动中,快速剪辑与紧凑的镜头语言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主角内心的挣扎与决绝。
同时,影片也不乏幽默温馨的镜头,如哥哥与弟弟的日常互动、金雁与一毛一之间的小情愫等,这些镜头不仅调节了影片的节奏,也为观众带来了欢笑与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镜头还巧妙地融入了东北特有的幽默元素和人情味。
无论是包贝尔饰演的“四梁子”那爱占小便宜,惧内却又不失深情的形象,还是马丽饰演的金雁那泼辣直爽的性格表现,都在导演的镜头下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
这些角色与东北文化的紧密结合,使得影片在视觉与情感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于导为东北的小人物建立了新鲜生动积极的大荧幕形象,也为东北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印象加了分!
总的来说,《一雪前耻》是一部充满东北风情的复仇喜剧佳作。
它以其深刻的剧情、生动的角色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镜头语言,成功地将复仇、亲情、友情以及社会现象等主题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这部影片不仅是对东北文化的一次深刻展现,更是对人性深度与社会现象的一次有力探讨,生在苦寒之地的东北人天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群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犟”种,他们“犟”出了生活的是是非非,“犟”出了社会的人情冷暖,也“犟”出了小人物绚烂的生活底色!
再次致敬于导和他的“犟”角色们一同呈现的鲜活东北,期待于导能更多的挖掘和纪录东北生活,在大荧幕上呈现更多更精彩的东北!
电影《一雪前耻》是一部以东北喜剧为背景的复仇片,由乔杉、马丽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影片通过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情味。
故事围绕十五年前的一场车祸展开,主角因当时的懦弱导致弟弟残疾,十五年后发现真凶,并决心展开复仇 。
电影不仅成功刻画了复仇主题,还融入了大量东北元素,包括油田、苞米地等场景,这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浓厚的东北风情 。
影片的情节紧凑,演员表现出色,特别是乔杉饰演的老大从一个窝囊的中年男人,逐渐成长为敢于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敢角色 。
虽然影片在幽默和情感上做得很到位,但也有一些观众认为故事节奏稍显拖沓,复仇的情节设计略显老套 。
整体而言,《一雪前耻》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东北喜剧,既有笑点也有泪点,适合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
被豆瓣虚假评论骗了,真的就是一坨狗屎。
敢不敢带票说话??
作为喜剧一个包袱没有。
作为故事情节比中学生写的作文还差劲。
我就问你,良心不痛吗?
我觉得你是来骗我钱的,但我没有证据。
这种电影请被大力批评,整顿国产商业片市场!
买的抖音营销号宣传,评论各种夸,硬夸。
我看到后面复仇阶段直接打车回家了。
怎么做到一个故事都讲不清楚的!??
影片里一毛一有一句台词,大概的意思是,咱们小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我想,这部电影的核心也就是这样了。
先说整体,不考虑结尾,我能给五星,考虑结尾,四星。
为啥,因为咱们小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最后能没场大场面的追逐戏么?
不能啊,投资人能答应了!?
老大能下手杀人么?
不能啊,文化局批不过去啊!?
黄天盛能不被戏剧化的撞死么?
不能啊,交通肇事逃逸判不了死刑啊!?
就这样,最后还得黑屏字幕交待一下各自的结局。
其实从卡拉是条狗开始,我都默认了。
黑屏字幕不算电影的真结局。
除此之外呢?
真的是一部扎扎实实的好电影,感人,有趣,贴近生活。
见包贝尔的时候他在冬泳,为后面的情节留好铺垫。
老大该怂的时候还是怂,怂了这么多年,也是应该的。
没有百万千万的大钱,都是鸡零狗碎几千块就能让人违法犯罪。
嗨,我身边还真就这样,为啥?
穷啊,一次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了。
难啊,宝贝儿的娃都要改姓了,都穷啊。
东北人的虎虎完了以后的怂,都是那么真实。
真的,没有人想杀人,就是要回自己的钱,真闹出人命来谁不慌啊爱情也真,打打闹闹,互相藏着掖着,但是真到最后了,还是得奉献出来!
前半部分,没有多余的镜头,没有多余的台词,好电影,真的好电影!
至于最后得机械降神嗨,那叫文化需要。
这导演,记住了,下次有片上映,来补您一张票。
咱小老百姓,也只能这样了。
这几年最好看的电影,搞笑,爽,又温情。
是东北喜剧类型上的一种创新,值得走进影院观看。
过节就要看开心的电影!
强烈推荐大家走进影院,笑一下。
马丽太可爱了,东北女人的代表,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乔杉最帅的一部电影。
包贝尔最搞笑的一部电影,心疼他一分钟!
这部电影在大庆拍摄,很少有电影可以把东北拍的这么好看,东北工业题材中摄影最好的一次!
期待已久的《一雪前耻》终于上映了👍中秋假期居然还有导演和主创路演宣传😄果断带着爸妈影院支持!
不负所望物超所值。
影片1/3处就开始铺陈,笑声渐密。。
快到一半笑声就没停过。
哈哈哈哈哈哈❤️结尾层层递进笑到发汗但心里软软。。
涉及剧透剧情先不说,刚回来想记录一下最戳我的一些记忆。
为这个神奇的中秋影院见的缘分。
镜头语言。
好美。
我的家乡我的大庆我的东北。
或许刻板印象里东北是粗矿不修边幅的。。
但电影镜头里小年夜的烟花。。
门口冰灯里的蜡烛。。
夕阳光晕下此起彼落的磕头机。。
冒着粗白烟雾的烟囱。。
结冰霜白的冰河。。
灰黑叠落的废铁旧车。。
显示东北姑娘情绪性格配色鲜明的毛衣。。
荒诞又具艺术感的院门和几个俯拍特别符合中国人对称美学的荒路。。
分分钟想要收录当屏保的空镜头。。
有一个仰视视角从天而落的抽油机。。
压迫感呼之欲出,镜头好绝👍还有随老大眯眼屏气升高的挖掘机。。
坐在影院的我都紧张到忘了呼吸。。
和配乐一样。。
这些镜头带出东北特有的温柔与浪漫温情。
就像一毛一表白金雁两段莫名让我泪目戳心的点一样。。
东北的美是凛冽灰白之下的细腻柔情。。
绝不让话掉地上里透着体面和乐观。
哈哈哈哈别说,明明是个喜剧为啥最先让我感受到的是温暖。。
可能在我看来,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能让人全情投入沉浸式的感受,暂时抽离现实生活就是功德一件。
《一雪前耻》就是这样的电影。
也可能从剧本、导演、演员呈现等等都太生活太真实了吧。。
真实到就像小时候回老家过年一推门就碰上隔壁的邻居,见谁都能唠两句,多说几声都认识😂市场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瞬间让我以为真要过年了。
电影节奏也爱了👍两个小时很快就过了因为严丝合缝。
好久没看一部能把故事讲清楚讲圆了,现实荒诞却又合情合理的电影😄每一个人物出场都带来一点儿小意外,这些意外共同推动结局走向高潮,随最后爆燃的烟花一起让观众随角色情绪得以释放。
插科打诨的对话里都埋有伏笔 ,后半段收尾时你才发现没有一个镜头、一个人物或是一句闲天儿没意义的。。
都在为情节服务。
细节惊人,像老大桌上摆着明显被摩挲光滑的手模型。。
扳机胶带的位置。。
露指手套的设定。。
如果没有踏踏实实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主创们,是真的无法做出程度如此之高的还原的。
而这部电影最精彩在于,讲的虽然是东北故事,还原了绝大部分东北,却没有一点儿地域限制,什么年龄生活在哪里的人都能轻松get到笑点泪点故事点。
因为真实。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还有镜头的重叠闪回,具象化的反应出角色内心的纠结,代入感强烈起了好几次鸡皮疙瘩。
老大一刀一刀切着的大葱。。
烟花一明一暗下浮现的记忆。。
啊啊好爱收尾的烟花呼应,还有那个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结尾。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东北虽冷,冬天尤是,但最暖的也是冬天。。
有火有酒有朋友,有情有义。
像老大对弟弟,金雁东北姑娘的大气,一毛一最后反身的救护。。
四梁子真是神来之笔哈哈哈哈,峰回路转全靠他哈哈哈哈哈黄天盛结尾口中那句“杀人犯法”真是全场爆笑。。。
因为从他口中说出这四个字真是太讽刺荒诞可笑。。
却也真实。
砰砰砰磕在地上的几个头。。
真的能代入老大视角。。
解气。。
但也好崩溃纠结。。
所以老大闪烁的眼神。。
不知会不会按下的扳机。。
更为合理。
好演员真是互相成就。
随时都是一段小品的对话哈哈哈哈,贫却不烦人好难得。
最难得。
总之中秋这个最温暖浪漫的节日,合家欢聚,神奇的和《一雪前耻》影院过了个节,乘兴而去尽兴而归,我很满足。
一定会再去二刷三刷多看。
《一雪前耻》值得。
期待大小于导编剧/导演更多新作品,这对东北父女档是最大惊喜❤️我大东北真是人才辈出👍落在实处的艺术更为艺术😄哈哈哈哈。
影院再见。
影片的细节处理也暴露了制作上的粗糙。
场景布置缺乏用心,不少地方可以看出节约成本的痕迹,使得整体画面显得廉价。
动作戏的设计和拍摄也显得生硬,缺乏紧张感和合理性。
对白和台词的逻辑漏洞更是让影片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尽管影片存在诸多问题,但也有部分观众对其表示认可。
特别是一些观众认为影片在描绘东北地域人情冷暖方面做得不错,马丽的表现也为其增色不少。
这说明影片并非一无是处,但其混乱的剧情和粗糙的制作确实难以让大多数观众满意。
9月12号看了首映礼,电影绝对是一部高级的喜剧电影,今年难得佳作。
我虽然没有去过大东北,但是这部电影打破了我对大东北固有的认知;以前看的很多关于东北的影片都略微浮夸,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感觉更真实。
是冲着乔杉和马丽去的,但是包贝尔这次的出演绝对是个惊喜,全场都在笑!
丽姐的戏份很多绝对灵魂人物,并不是网上传的那样客串一下,我特别喜欢马丽,相比她之前塑造的那些角色,这次的金雁毫无疑问是我最喜欢的,保持幽默搞笑同时更贴近现实的小人物,找东北媳妇就按这个标准找,哈哈哈
看过疯狂的石头和两杆大烟枪,这电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星给剧本和演员,居然get到了乔杉的帅。
很喜欢马丽的角色。
一些巧思让人会心一笑。
不是从业者,但觉得有些地方铺垫不太够,转折不够丝滑,有种憋了屁还没放出来就拉了的感觉。
比如老大想毙了黄天盛的时候。
包贝尔命真大,最后被折磨完的造型幻视江南百景图的土行孙。。。
看完了《一雪前耻》,并没有觉得是一个烂片,反而在一幕幕的雪景下被这荒诞的喜剧逗笑之下,觉得是那么的写实。
影片中的磕头虫,满天的雪景再加上几个东北喜剧演员纯正的东北话,让我恍惚这就是我老家的故事。
而在乔杉扮演的小人物身上,我似乎也看到了好多人的影子。
我在老家的农地里也看到过很多这种开采油的磕头虫,一到冬天,农地里是荒芜一片的荒凉,如果家里没有肿大棚,那一到冬天似乎就是在家里猫冬,在大炕上磕着瓜子在跟人搭茬来度过这漫漫的长冬。
农日里的男男女女和邻里邻居,总会为一些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在拌着嘴,似乎也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不妥。
东北男人在家里的怂(其实也是爱老婆的表现)再加上东北女人的扛事,让我在多年之后才意识到论男女平等和女权主义,那我大东北是遥遥领先了不止一个20多年。
当然东北男人在外面好面子,也会跟人三言两语不合就开干。
当然这些年下来,孩子们性格可能没那么冲动了。
所有的回忆在电影里伴随着情节,似乎又回到了老家的那时人情世故,很怀念。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场幽默的复仇之旅,更是东北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精彩碰撞。展现了东北独有的方言文化和紧张与欢快的氛围,非常适合中秋节全家人一起观看。推荐!
一对情侣,一对闺蜜(全程在聊天,我的座位被占了,于是坐到了她俩后面,我本想制止,可是看她们笑得很开心,就当是化缘了,成全之),还有一个女生在玩游戏。电影没什么意思,但坚持看完了,像是某个苏联时期的冒险喜剧老片,名字忘了。【CSC/¥39.9/09.21/6 attendances】
有笑点 但烂俗
到底还有多少网大硬上大银幕?
好几个高分评论你说的是真的吗(十月观影,被封一月)
失心疯全是。。。
因为曾经的一时懦弱,老大一直背负着对老二的愧疚,不敢想象老大心里该有多么地自责啊
包贝尔包办了主要的笑点,这次好像没拉胯,东北喜剧内核的黑色幽默,勉强及格吧。
独立纪录片导演拍喜剧,挺不一样。有赵小丁监制/摄影,它首先是一部视觉风格鲜明的电影,然后是按照科恩兄弟的特征构建的,也可对标宁浩的《无人区》。围绕私采油井,每一个微笑后面都藏着一把刀,想要同时展示几条线,但之间的联系很短暂。故事在不同方向有几次转折,意外冲突随时到来。一旦你明白了它的法则,就不那么有趣了,尤其是结尾部分,疲态尽显,高潮戏没做起来,甚至有些混乱。
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感觉还蛮不错,搞笑+犯罪也丝毫不觉得违和,推荐
7.0.非常地道的东北犯罪喜剧。主创团队在剧本上是下了功夫的,从情节编排的巧妙到台词设计的东北味儿,都比一般国产院线喜剧要高出不少,虽然故事还是有点糙,但全东北阵容的出色表现依旧让人感到亲切:乔杉马丽很稳不用多说,包贝尔赵龙豪也还挺惊喜。最后一场复仇大戏有点杂乱,没给到应有的爽感。演员台词也都不错,不用太刻意设计就很搞笑。
剧情是一片混乱,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不明朗,看得出来导演很想玩一把东北油田版的黑色幽默,强行加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但是玩砸了。
网大水准 倒也好过国内大多喜剧电影
台词对话非常符合我认识的东北农村。平行交叉的几条线理得比较顺,除此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优点了?全片呜呜咋咋、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看得脑瓜子嗡嗡的。
当年选择视而不见,如今决定雄起一回。剧本可以,笑点不少。围绕寻凶、偷油、驾车展开故事。
很爱看马丽和乔杉这个组合,这俩之间的化学反应好足,所以你俩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二搭啊啊啊
带着妈妈一起看的,包贝尔贡献了全剧最惨最搞笑,反正我们在影院笑的合不拢嘴。
从爱笑开始就喜欢乔杉,东北的取景也很有特色,期待上映
在地域文化的展现上,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东北风情的生动写照。这部电影取景于大庆市,巧妙地将大油田的壮阔、苞米地的质朴、旧工厂的沧桑等东北特色元素融入画面,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年代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景象。
大过年的看部东北片,吵吵嚷嚷的,虽然有点平庸,但是喜庆,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