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杀死那个神经病。
一句话说完电影主线。
起因是个荷兰黑客小子发现了美军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个漏洞,从而可以在他自己的电脑终端可以远程操纵导弹发射(话说此bug真心比脑洞还大)。
这小子还脑抽要把这个bug卖给一个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以后又反应过来那家伙是一疯子于是反悔了,向CIA寻求庇护。
CIA就派了个特工跟他单线联系,结果人还没接到就被西班牙人逮到光荣殉职了,荷兰小子的下落就此失落成迷(话说这么大的事CIA就派一个人去办关键信息还不及时交付组织,西班牙人最关心的问题没问出来居然就把人灭口了,两边心都挺大的)。
西班牙人说哼最保险的就是死人,死人不会说话。
CIA说too naive,头在秘密在,只要有头就能说话。
然后不造从哪刨出来一个医生(这种类型片里科学怪人是标配,汤米李琼斯的这个医生形象还挺正常温婉的),又从哪刨来一个暴虐死囚(传说中的冷酷无情综合征患者,好多年未见凯文科斯特纳,一下没认出来,困兽犹斗的张狂暴戾终于让片子醒过来了一点),开始了一场记忆导入术。
接着就是老梗了,牺牲特工的记忆在反社会大叔身上觉醒,使大叔同时具备了特工的华丽技能自己的粗暴身手以及解决事件的关联线索。
然而主线模式终于开启,过程中伴随大叔混不吝的体制外作风和什么都要管的体制内领导的冲突,以及华丽丽打开的一个副本(一会再讲),最后把西班牙神经病boss成功KO。
然而功劳并不属于大叔,荷兰小子才是隐形大boss,虽然那个导弹认人拐弯发射模式简直是槽多无口。
以及西班牙疯子仅以弱鸡之身和一个杀手妹子就干净利落地干掉一票特工,CIA,你家总统喊你回家写报告了。
许是太了解我们科斯特纳大叔能文能武可彪悍可深情的路线,别看主线导演走得心不在焉,副本倒是打开得真情实感。
在导演看来,什么记忆梗重生梗动作梗,感情梗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好吗!
从受记忆影响想一探究竟的第一次回家,到受伤后温情留宿的第二次回家,再到后来孤胆救妻女,用一个脑洞接续一段爱情,用铁汉柔情的冲突冲兑动作戏的紧张,还留下一个"他不是他但他有他的记忆所以他又是他你还敢不敢爱他"的狗血伦理争议点,导演也是尽力了。
然而即便科斯特纳的眼神依然如在《保镖》《瓶中信》中般深情醉人,也弥补不了主线的稀薄,每到副本骤然慢下来的情绪被割裂在120分钟的无序里,就像虚幻的气泡,美一下即散,零散亮点难救全局。
最后来说点记忆的事。
关于记忆的电影可以拉一个长长的豆列了。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初恋50次》《记忆碎片》讲的是失忆症,《盗梦空间》讲的是植入记忆,各种意外失忆寻找自己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记忆意味着我们是谁,由记忆可以生发出无数喜怒哀乐的故事,但前提是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以现在的知识逻辑再扩展一下能讲得通吧,当然魔幻类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即便像《盗梦空间》这种华丽无比的神片其每一点都是有科学基础且经得起推敲的,然而《超脑》并没有。
两个大脑一通电,自动导入记忆,却只能维持48小时,试用版啊亲,48小时试用期结束,医生说来来来再开一个脑洞能升级为永久正版。。。
逻辑有点忙啊导演。
以及记忆就是记忆,因为记忆,我们成为我们,但成为我们不只靠记忆,记忆不会颠覆人格也治不了大脑缺陷,记忆不是表情包,下载安装就能上线唱大戏。
三星,给大叔、副本和美丽的伦敦。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不知道这是多少人设想过的事情。
还记得多年前曾听说过一种设想,假如医疗科学发展实现了记忆移植,便可以通过移植延续一些伟人的记忆,使他们永生不灭。
这种说法未免让人细思恐极。
人之所以为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
如果只是记忆,一个人意外失忆,他便不再是他自己了吗?
如果只是身体躯壳,何以有移植记忆使一些伟人永生不灭的说法?
如果甲获得乙记忆的同时,丢失了自己的记忆,那么该认为他是甲还是乙?
关于记忆移植的设想,我想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超脑给出的设想,便是当一个人拥有另一个人的记忆时,他能获得新生。
这种设想充满美好,当罪犯杰里科被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他开始慢慢受他影响:他的观念、习惯、情感。
杰里科有了是非观,最终选择了以比利的身份活着,得到了happy end。
尽管他不全是特工比利,但他更不是罪犯杰里科了,或者该说,他是被弗兰克斯医生创造出来的、一个全新的人。
其实超脑有个巨大的bug,罪犯杰里科的设定,是一个没有情感、不分是非、没有正常观念的人。
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观意识驱动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他只是患了一种精神疾病。
就像抑郁症患者无法控制自己陷入抑郁情绪,因为他缺少了给大脑传递快乐的神经。
像杰里科这种没有情感是非观念的,准确来说已经不算是个完整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一种野兽。
所以,即使他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其实并不能改变他没有情感是非观念的根本。
就像一个神经病人不可能靠移植入正常人的记忆就变得正常、一个抑郁症患者不可能因为植入乐天派人的记忆,就得到痊愈一样。
毕竟神经病发者可能早期是个正常人而且他未曾失忆,抑郁症患者里也有乐天派的人存在,他们正常的时候可以是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当病发的时候,他们是无法控制自己大脑里的负面情绪的。
当然,我指的是遗传性、难根除的精神病和抑郁症。
人总是以为自己可以唯心,其实这全靠我们正常的神经系统来维持,让我们有感情、能体察和与同类互动等等。
所以,我们才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像超脑里的罪犯杰里科,他的设定是一个神经系统不怎么完美、不怎么正常的人,其实并不可能靠特工比利的记忆来使得自己获得是非观和情感,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神经支持,即使有记忆,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然,我们可以脑补他在动手术的时候,刺激了神经,也许使得这方面的神经开始生长而趋于正常数值,所以他能产生和感受到感情、能看清是非、能体察和与同类进行互动。
毕竟我不是医疗研究者或者医生,不知道这样的脑补是否说得通。
假如罪犯杰里科一开始就是个正常人,他拥有自己的记忆,并且被植入了特工比利的记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是特工比利,或者说更希望他是特工比利。
因为罪犯杰里科的存在,对于除了杰里科以外的人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其中唯一的一个特例,就是医生弗兰克斯。
如果说手术前的杰里科于医生弗兰克斯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顶多算是个实验品的话,那么术后的杰里科,于这位医生而言便有了特别的存在意义与情感。
术后的杰里科是他的作品,或者说是他的儿子,他对杰里科有了一种类似父爱的情感。
所以弗兰克斯从一开始就认为,他是杰里科、他是受比利记忆影响的杰里科、一个在他手上获得新生的杰里科。
于杰里科自己而言,他自然认为自己是杰里科,所以他说,我TM居然会道歉,快TM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属于别人的记忆从我脑袋里拿走!
那个时候,他选择的身份是罪犯杰里科,所以他能随意打人、骂人、入室抢劫。
但特工比利的记忆告诉他,杰里科的存在并没有意义,特工比利能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也不是罪犯杰里科靠宣泄自己私欲、为所欲为就能获得的。
他认识到比利的价值、有了是非好坏的分辨力,他开始接受比利的情感、唾弃杰里科的存在、憧憬比利的存在,最后,选择了作为比利去存在。
所以,假设记忆可以移植,人之所以为自己,是因为选择吧。
假如一对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双胞胎,连他们自己也无法从照片里分辨出彼此,当其中一个死去,另一个靠记忆移植同时同步同清晰度的拥有了两个人的记忆,他究竟是这对双胞胎中的哪一个人?
同一张面孔,不同的记忆,究竟成为谁,其实靠他这两份记忆中共通的某些是非观来分辨究竟哪个身份更美好、更有价值、更能被哪些人接受和喜爱,然后,他便成为了那一个人。
哪怕最开始,他可能是另一个。
当然,他也不可能完全成为其中的哪一个人,在他拥有两份记忆的那一刻起,他便已不再全是以往的自己,选择以哪个身份去存在,他都获得了新生,只是更偏向于哪个身份而已。
六一儿童节,孩子放假,不大不小的半拉小子,对包围影院的什么爱丽丝小鸟直接无视,左挑右选,看着片名选了这部超脑,当然悬疑的题材也为选片增了分。
电影英国制作,3D播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特工比利·波普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正常人类情感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特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
杰里科·斯图尔特这位混蛋英雄换脑后具有双重人格,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挣扎,并无意走进了比利·波普的生活,爱上了比利·波普的妻子,在不惑之年初次体尝人性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却令比利·波普的妻子和孩子陷入险境,因此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图片1>电影时长113分钟,正好两次尿点的间隔时间,不长不短,不疾不徐,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
看到片名分时候,我本来心里还有有点纠结,超脑,超脑,肯定悬念十足,线索繁多缠绕,可能到了电影结束才会恍然大悟,甚至有可能出场了还云里雾里的,说实话,我并部喜欢这样烧脑的桥段。
所幸的是,这部名为超脑的电影故事情节它一点不烧脑,就是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
而且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即交代了故事诞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走向,留出的仅仅是这个混蛋他真的能变成完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正常人吗?
变成正常人之后他的超脑记忆到底能维持多久?
这样普遍大众又使人充满期待的悬念,问题提得正常又理所当然,这对我这种普通的观影人群来说足够引起一探究竟跟着影片节奏继续走下去的兴趣了。
再来看看故事的价值观的引向,影片最后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为了救“家人”而愿意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导向光明温暖,主打温情牌,极力弘扬人性的优良与美好,这对于我这样温和人格的来说也是完全赞赏举双手赞成的。
<图片2>至于结尾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明确表示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而完全接纳他并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是处于感激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
答案在观众自己的判断中,一切皆有可能!
简单又意味深长!
<图片3>
这部片子有一个很炫酷的中文译名,曾经一度让我以为有个与众不同新鲜炫酷的立意,或者多么烧脑细节的剧情。
可惜,看简介发现是个再平常不过的记忆移植的设定,很常见的套路,剧情细节也没有很出众。
名字翻译的朴实一点,别把我的胃口吊那么高好嘛。
剧情线的细节一般,西班牙boss如此神勇,CIA太废柴。
当然也说不上什么大bug。
开篇、发展、结局都是很常规,属于看了简介就能知道结局的片子,没什么意料之外可言。
感情线描写得恰到好处,男主对女主莫名的关注,渐渐产生感觉,到最后拼死保护,一切都顺其自然。
额,他们就是完全不介意什么原配现任这些事,对于美国人心比较大比较开放这个事实我已经习惯了。
科斯特纳大叔的演技没问题,男主这种奇葩设定也hold得住,罪犯被洗脑开始做好人一点不违和,不过遗憾的是对于移植记忆后原本行为和记忆产生行为的冲突刻画不是很细致,仅仅是男主几次头痛就完了,有点遗憾,我本来期待更深刻的展现的。
演中情局头头的那位是哈利波特里的小天狼星,也挺带感的。
女主更是十万分满意。
从速度激情系列就让我喜欢的这位以色列美女果然没让我失望,脸蛋身材都是一流,给这部影片增加了感性和看点,让情感戏没那么枯燥。
其实她和男主看起来还是蛮搭的,成熟大叔配性感美女^_^中规中矩的剧情,搭配上几个不错的演员,最后出的成品还是值得一看的,整部影片算是个合格的科幻片。
本来只值三星,但是为了盖尔加朵,我私心又多加了一颗星。
看到开头就看得到结局的片子,某些地方真的好想吐槽,主角演技精湛也盖不住我的吐槽。
关于小女孩第一次见面就晚安吻他,但是并没有晚安吻妈妈,说明他们家没有这样的习惯。
那他的这个吻只是为了推动演员情感变化而出现。
去掉关于家庭与爱的部分,这就是一部纯粹的暴力恐怖片。
甚至在男主夜闯女主家的时候,稍加改变简直堪称完美的恐怖片。
换过脑子的无情感无理智的精神病患者,因为换脑后接收到了前主人的记忆。
于是夜闯前主人家,家中只有妻儿……恩,想想就觉得可怕。
中情局那群人的智商好像也被吃掉了,明明可以兵分几路解决的事情,非要一条道死磕到底。
看得人好着急。
男主情感上的转化总觉得好生硬。
而对于从开始到最后死伤在男主手中的人我也一直念念不忘,毕竟最后你变得有情感温暖,而那些人变得冰凉。
所以对我来说结局甚至有点虚伪,所有的一切建立在一群人的痛苦上。
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是一个坏蛋。
他没有恐惧感、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同情心。
极其危险。
按照医学上的解释,这是因为他小时候受过脑伤,大脑前额叶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一部分是掌管爱、同情心的。
“组织”里有一个执行关键任务的特工死了,于是组织找了一家医学公司,把特工的最后的记忆植入这个家伙,刚好他的前额叶缺陷被开发出来作为受体。
“组织”在他被移植了他人记忆后,迫不及待只想知道到底关键任务里的信息,不惜牺牲任何人,连特工的老婆,都是可以牺牲。
而此时,这个坏蛋的记忆力有了爱和同情,当人感受到爱之后,故事才真正开始……我觉得很感动。
无情的是组织,有情的是人。
整天看黑帮片,武侠片,喜欢那里面的道义、兄弟情,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有一年,我被“寻恤滋事”(事情不便详谈,但是肯定是无罪入狱,在你国,真不新鲜),在号子里的最难过的东西,并不是受苦,而是信息不对称。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怎样?
出来后还会不会有人管你。
在我出号子的时候,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个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辆宝马车,在门口很拉风地等着我。
他自己是一辆普通的车,为了让我感受到有面子,他特意借来他能借到最贵的一辆宝马车,为我接风洗尘。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我的事情,一个月到处奔忙,差点和好几个朋友闹翻。
他还准备像《美国往事》那样,给后备箱弄一个裸体美女呢,因为我小弟弟在,只好作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兄弟”。
“我知道有江湖兄弟情这件事,但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感受到了,才觉得真的很美。
<图片1>講實話,這部電影本身劇情上並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很出彩,在劇情上充滿各種套路,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我在此寫影評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討論電影中的一個主題,即通過複製額葉是否可以塑造和移植一個人的記憶 人格 與情緒。
根據引述維基百科的內容:額葉是脊椎動物的腦的一部分,位於腦的前半部(頂葉前方、顳葉上方),在人類大腦當中,比起其餘腦中的「葉」,這是最大的一部分,而有些動物的腦幾乎不存在額葉。
這個結構和人類語語言的形成、語言表達(布若卡氏區)、自主意識以及隨意肌的控制有關。
<图片2>很明顯記憶無論長期記憶還是短期記憶都是不被存儲在前額額葉內的,而是被記憶在邊緣系統的海馬結構內。
這是本電影的一個結構性的硬傷,額葉電迴路移植又不是大腦更換手術,海馬體的意識也沒被上傳,記憶怎麼可能說轉移就轉移。
<图片3>額葉:是運動、思考中樞。
當她受傷時,易使對側顏面下半部及對側肢體產 生運動性偏癱 ,痙攣甚而抽蓄,此外還可造成大小便失禁、人格改變。
由於大部分人的優勢大腦在左側,故左側額葉受損會造成運動性失語症,病人可 能聽得懂、看得懂,但不會說、不會寫,所以病人也容易變得沮喪,抑鬱。
左額 葉也是計算、推理、抽象觀念中樞,因此受損後將不會作算數、嚴密思考,並對 常用的成語無法了解其涵義(註二)。
但右額葉受損會使人缺乏空間、立體觀念, 甚而不能繪圖。
此外病人在右額葉受損時會有過度欣喜感,因而產生誇大或不在 乎的情緒表現。
上述文選描述的是額葉受損的病人案例綜述。
由此我們得知,額葉迴路成功移植,也只是促使男主傑里科獲得了男二比爾的行為慣性與情感慣性,此外電影中對額葉未開發前的傑里科的描寫倒是非常寫實,額葉受損未開發的病人往往是歇斯底里,沒有善惡觀感,情緒波動異常,無法算數與嚴密思考,沒有共情能力的野獸,而這是典型的先天額葉受損或未開發患者的表現。
<图片4>但是這依然無法改變電影中的一個邏輯硬傷,這種移植不會帶來實際記憶的轉移,只會產生人格共融的現象,傑里科被植入了一個虛擬的情感人格,而非其記憶,帶來的移植效果會是行動上和情感上的印痕移植,是模糊的圖片體系電迴路信息,並不會有任何清晰的記憶結構被傳遞。
而這是本電影最大的邏輯硬傷。
不過本片確實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傑里科人格被植入后的融合過程,非常寫實,從病態的額葉受損患者,如野獸一般的行為,到產生多重人格結構,行為混亂。
再到人格逐漸融合,額葉修復完成,其行為也逐漸正常化,情緒的波動反應也逐漸正常化。
此外講真,這部片的格局有些過大,沒有其另一部講大腦的電影換命法則節奏把握的好。
冲着超豪华的全明星阵容:演《金刚狼》的瑞安•雷诺兹,演《保镖》的凯文•科斯特纳,演《生气女侠》的盖尔加朵,演《蝙蝠侠》的加里奥德曼和演《美国队长》的汤米•李•琼斯,冲着百度糯米8.2的高分,我去看了这部动作/科幻片--《超脑48小时》。
本片讲述CIA探员比利(瑞安•雷诺兹饰演)在单线联系一个可以控制美国核弹发射的荷兰天才的时候,被也想要获得荷兰天才技术的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残忍杀害。
CIA高层为了找到荷兰天才和钱,将死亡探员的记忆移植到另一人脑中。
故事开篇就是紧张的追逐和打斗,快节奏高强度的动作戏让人血脉喷张,对探员比利的迫害也让人看得十分压抑。
这个移植手术需要额叶受损的病人才能接受原探员的记忆,而这种病人,没有善恶感,无情冷血,激动易怒,没有共情能力。
著名神经学专家(汤米•李•琼斯饰演)通过手术把比利的记忆移植到了符合移植条件的关在监狱里的重刑犯杰里科(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大脑中,理论上他可以拥有比利的记忆48小时。
杰里科苏醒过来,并没有想起有用的线索。
在CIA押送他回监狱的车上,他用嘴撕扯下车门上的金属条,把他掰弯成钩子,残忍地勾死了副驾,弄死了驾驶员,成功脱逃。
这个没有是非观念的坏蛋,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打人、抢食物、抢车子,野兽一样地做人。
当他潜入比利家中,捆绑比利的妻子(盖尔加朵饰演)想偷盗钱财的时候,脑中不断闪现出比利的记忆:结婚时那片浪漫的海滩,海滩上美丽的妻子,家里可爱的爱笑的女儿……这次凶残的杰里科只抢走了钱财,没有像之前那样伤害母女俩。
比利的记忆不断地浸润杰里科,他自然而然地开口说法语,他会算数会思考了。
当他变卖从比利家抢走的财物时候,脑中突然浮现小女儿用梳子梳头的可爱景象,他一把抢回了梳子。
蜚声国际的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杰里科将一个冷漠无情的野蛮人慢慢转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节奏掌握的非常好,比利探员的记忆慢慢消灭掉杰里科的暴虐之气。
当各方追杀连绵而至,杰里科受伤了,他逃回比利家地下室自己缝合伤口。
比利的妻子发现了这个拥有丈夫记忆的坏人,他知道他们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的全部细节,记得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自己激动得差点哭了,记得蜜月时两人在海滩上幸福快乐的场面,还记得每次想对老婆表达爱意的时候就把手指放在鼻尖上。
她防范着杰里科,但她也不忍心对杰里科开枪。
杰里科按照比利的习惯为两母女下厨做饭,天真善良的女儿特别喜欢这位爸爸的朋友,和他一起怀念爸爸,热情地邀请杰里科和他一起弹钢琴,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晚安吻。
杰里科小的时候,他爸爸发现他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就残忍地将他扔出车窗外,造成了他额叶受损,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当杰里科的手指跟着女儿爱玛的小小手指在钢琴上舞动,当比利记忆里的温馨家园在现实中展现,当美丽的女主人那样忧伤思念地看着他,杰里科给“妻子”说:比利爱你永远不会伤害你,我也永远不会伤害你!
凯文•科斯特纳特别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诠释角色内心变化。
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从开场时的狂躁易怒,逐渐转向冷静内敛。
他很好展现了角色的情绪变化,虽然依然是野蛮的落魄的外表,却慢慢发射出光芒。
杰里科脑中越来越多地浮现出比利的记忆,他准备找到比利最后存放的钱,把钱拿给比利的家人。
与此同时,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的追杀还在继续,他们绑架了比利的妻子和女儿,并威胁杰里科交出控制导弹发生的指令U盘来换取女儿爱玛的性命。
CIA的上司知道杰里科拥有比利的记忆,要求杰里科完成使命去拯救世界而放弃母女俩。
杰里科酷酷地回答他:对我来说,她们很重要!
医生也告诉杰里科他换脑的48小时马上要到了,如果他不停下来马上手术,他的大脑就会发生混乱。
杰里科利用高超的车技,机智地甩掉警察,哪怕爆炸连天也不管不顾地飞车赶去救“家人”!
我想这时的杰里科既是比利也是杰里科他自己吧!
他已经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了,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管对抗的罪犯有多么危险,他始终牵挂着“妻子”的安危,虽然他自己受伤了,他却用改装的U盘救回了女儿的性命,还让犯罪分子自食恶果被导弹炸得粉碎。
是爱情亲情让他苏醒,让他得到救赎,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凯文•科斯特纳把杰里科由混蛋转变到绅士,无情到温情诠释得细致入微,观众既为他的粗鲁情节爆笑又为他的彬彬有礼莞尔;既为他救人时无组织无纪律造成警车大面积损毁捏一把汗,又佩服他为了家人任性复仇而击节赞叹!
影片结尾,杰里科一个人孤寂地站在他们当年结婚的海滩上,谁都不知道错过那关键的48小时之后,他依然是那个凶残的杰里科?
还是拥有比利记忆的杰里科?
爱玛挣脱妈妈的手,毫不迟疑地奔向杰里科,紧紧地拥抱她的救命恩人;杰里科慢慢地转向美丽的爱人,轻轻地把手指放在鼻尖上无声地诉说着:我爱你!
是的,是爱让他拥有一个新的大脑!
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是的,是爱让他成为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是爱让他和别人和世界发生联接,让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番号不再只是一个凶狠的囚徒。
他学会了爱,这世界上终于有他想要爱和保护的人;他也被爱被需要,他有各种能力保护他的爱人、他的家人(CIA的上司还要给他一份工作)。
本片中凯文•科斯特纳通过循序渐进的表演,通过各种逐渐递进的细节,将一个野兽一样的罪犯逐渐演变成勇救国家,勇救家人的英雄的过程,诠释得令人信服。
片中的打斗、追逐、翻车、爆炸等剧情拍摄也在水准上,《超脑48小时》值得一看。
<图片5>
<图片7>
<图片10>
“我听说过爱这种东西,但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它。
”超脑在豆瓣、时光上的评分并不高,就连IMDB上的评分也不高。
大概一般观众、尤其文艺青年一看是一个动作片,这种好莱坞撒狗血,怎么可能给高分呢?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好片。
影片中,凯文科斯特纳是一个坏蛋。
他没有恐惧感、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同情心。
极其危险。
按照医学上的解释,这是因为他小时候受过脑伤,大脑前额叶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一部分是掌管爱、同情心的。
“组织”里有一个执行关键任务的特工死了,于是组织找了一家医学公司,把特工的最后的记忆植入这个家伙,刚好他的前额叶缺陷被开发出来作为受体。
“组织”在他被移植了他人记忆后,迫不及待只想知道到底关键任务里的信息,不惜牺牲任何人,连特工的老婆,都是可以牺牲。
而此时,这个坏蛋的记忆力有了爱和同情,当人感受到爱之后,故事才真正开始……我觉得很感动。
无情的是组织,有情的是人。
整天看黑帮片,武侠片,喜欢那里面的道义、兄弟情,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有一年,我被“寻恤滋事”(事情不便详谈,但是肯定是无罪入狱,在你国,真不新鲜),在号子里的最难过的东西,并不是受苦,而是信息不对称。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怎样?
出来后还会不会有人管你。
在我出号子的时候,我在北京认识的一个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辆宝马车,在门口很拉风地等着我。
他自己是一辆普通的车,为了让我感受到有面子,他特意借来他能借到最贵的一辆宝马车,为我接风洗尘。
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我的事情,一个月到处奔忙,差点和好几个朋友闹翻。
他还准备像《美国往事》那样,给后备箱弄一个裸体美女呢,因为我小弟弟在,只好作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兄弟”。
“我知道有江湖兄弟情这件事,但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
”直到感受到了,才觉得真的很美。
忽略掉那些剧情上的小瑕疵,享受这样的感觉吧。
以下对话,百分之百真实,就发生在昨天。
想起来,葛格现在还是一脸懵X……时间倒推24小时,一个90后妹子中午下班时跑来闲聊,谈起近期的热门影视现象——其实葛格主要想通过妹子的视角,了解一下最流行最IN的话题,好拿来做选题参考用。
如今虽然工作繁忙,但我自诩还是可以利用每天为数不多的一点个人时间,去关注最新的流行作品,以防自己跟时代脱节的太厉害。
没想到,妹子聊起她的心头好,我却真的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我问:你们90后现在都最喜欢什么明星呀?
妹子:宋仲基呀。
葛格看过《太阳的后裔》吗?
我:好像……听说过。
这两天不是说正在湖南卫视录《快乐大本营》,被粉丝堵门嘛。
不过《太阳的后裔》没时间看,是古装神话片吗?
妹子:天哪!!
这都不看,葛格你OUT了!
我:……妹子:那王凯看不看?
我:不知道。
妹子:天哪!!
我:……妹子:靳东知不知道?
我:……妹子:天哪!!
我:……妹子:《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都不看??
我:唔……妹子:天哪!!
没法和你对话了。
葛格再见。
在妹子连续四个“天哪”之后,一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自己是真的老了。
<图片1>就是嘛!
我们这些人到中年的苦逼坐班党,哪有时间一集集地刷电视剧呢!
晚上,抱着一颗被森森伤害的心,我还是走进影院,满心期待百丽宫高灵敏度电椅能随着动作猛片里的撞车和枪战激情摇摆,按摩忙碌一周的身体。
就这样看了一部刚刚第一天上映的《超脑48小时》。
为啥影院里我偏偏挑中了它?
实在是,现在的主流院线,也真没啥可挑的,新片里除了它,就是《再见,在也不见》了。
电影院里摆放的内地版《超脑48小时》海报长这样:<图片2>咦,好像和我印象里看过的原版海报长得不一样:<图片3>同一个片子,但仔细想想,这里面还真有不少门道。
首先,中国版海报里突出了超豪华的“五星”阵容,还贴心地怕脸盲又附上这些明星的代表作品:演《金刚狼》也是《死侍》贱贱的瑞安·雷诺兹,演《超人》的凯文·科斯特纳,演《蝙超》的盖尔加朵,演《蝙蝠侠》的加里奥德曼和演美队的汤米·李·琼斯。
这些明星和一路数作品的组团出现,就是一种类型定位,一种宣传策略上的温馨提示:《超脑48小时》也是同样风格的动作/科幻流行大片。
其次,两版海报的区别还在于排名先后左右忠奸大不同,美版海报走的是戏份多寡和按资排辈的路,中国版却是热点突出——所以美版海报里被消失的瑞安雷诺兹又出现了。
最后,海报自身的画风也是一种风格的指认。
中国版营造的是大片气势:高科技、摩天大楼,美版相形反倒内敛沉静,看过电影就知道,它更强调“超脑”这个概念的可视化。
本文当然不是一个海报擂台赛或鉴赏贴。
此处只是想说明:从观众角度而言,影片之外的海报也参与着影片气质的形塑并进一步左右我们的选择,同时它亦可作为某地电影文化风向的参照。
至少基于海报所示,《超脑48小时》就算没有《百鸟朝凤》这些天里另辟蹊径的宣传方式,中国市场里仍旧不会卖相太惨。
因为在拍摄之初它已遵循了超稳定的商业可控预期:明星阵容,动作/科幻——都是取影院观众的最大交集;空降上映的这段时间,虽不是小长假档期,但一周内也避免了新片劲敌的厮杀。
<图片4>所以,某种情况下,《超脑48小时》不能有也不需要有艺术上剑走偏锋的新意,它只需在基本成本的预算下稳妥地走完从制作到发行的全程——固然,这在动辄就将真诚挂在嘴边的今天有些略显套路,但也着实是好莱坞工业体系稳健扎实的范例式操作。
我们来看看这部作品讲了什么。
影片中,破案心切的CIA移植意外死亡探员(瑞安·雷诺兹)的记忆与技能给凯文·科斯特纳所演的罪犯,想用这个人肉移动硬盘找出线索,从而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武器机密的反政府犯罪组织。
这是一个典型情节驱动的影片,有明确的线性目标,48小时记忆消失的设定应像个要炸毁的闹钟扰人心绪,同时托各位不省心的反派之福,反派的力量越来越强,才能与科斯特纳形成抗衡,维持电影悬疑的张力。
<图片5>《超脑48小时》的开头是一段节奏和情绪非常不错的都市追逐戏码,甚至一度让人联想到银河映像游乃海的那部《跟踪》(2007)来。
瑞安·雷诺兹的表现很冷静酷帅,但未曾想,影片在他身上的着墨实在不多,主线很快就转移到了凯文·科斯特纳这位老戏骨身上。
影片在主角设定上可以有偷懒的优势——科斯特纳同时拥有两种记忆,这个情绪动荡的双子男可以因自己记忆和能力的发挥不稳,走三步退一步,反倒不必费心经营恶势力的壮大就足有张力。
但《超脑48小时》把这个设定不是用在动作戏,而是全用到了感情戏上——这是影片和近年的其它犯罪电影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大家请注意《超脑48小时》的英文原名“罪犯”,它的重心,在表现人(的变化),而非动作和事件。
<图片6>面对探员的遗孀盖尔加朵,科斯特纳原始的兽性和温暖的记忆相互绞杀,逐渐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不单是让主体记忆的感情占领自己——这简直是女文青先锋话剧《柔软》的情节嘛!
于是乎,超脑演变为感情驱动的温情大戏,英雄救美式的最后营救从开始就有迹象:捆绑PLAY都上来,竟召唤出了纯爱良知!
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里面也隐隐约约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意思吧。
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让一部貌似以科幻和动作为主打的电影重回古典风范!
《超脑48小时》中有一种少见的90年代复古风——倒不只是因为它对情感的倚重促使动作设计上有意避繁就简,少有预期的狂轰滥炸,而是它在主旨上又重走到回归家庭的那一套核心价值观上去了。
在死侍流行的今天,科斯特纳不够黄暴混蛋贱格,甚至又以携带记忆的方式完成替因工作而死探员魂归家庭的任务。
估摸着,再坏的角色,遇上盖尔加朵这样的超级大美女,人性之善也会呼之欲出吧。
<图片7>从剧作完成度上看《超脑》是流畅的,几无硬伤。
只是它的桥段、动作在我看来,还是老派了些。
这也很难说这是作品本身的过错。
观众始终有对新鲜事物的渴望,而这种新鲜要恰到好处地不挑战到观众日常理解事物的经验。
所以那些能够在共通与独特、熟悉和原创中制造张力的艺术家才可以微妙地推动了类型电影的美学更迭,这说起来简单,其实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超脑48小时》虽用了移植记忆的方式提出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但它终究并没有野心成为《烧脑48小时》,像《记忆碎片》之流用强烈风格化的结构支撑结论本身。
《超脑》有自己的任务:用平稳的剧情与合乎工业水准的画面照顾好那些被工作折磨了一周苦逼的多数人,以动作释放,派明星养眼,宣扬爱的正能量。
作为一部规整的爆米花电影,《超脑》在观赏的那一瞬还是尽力满足了我们,而最终尘归尘,土归土,电影美学的更新和确立是一场艰难的大浪淘沙。
<图片8>但《超脑48小时》仍带给我了一种惊喜。
这种惊喜来自于凯文·科斯特纳——一位似乎早已远离了我们的观影生活,却又带给我们无数美好回忆的老牌巨星身上。
这让《超脑48小时》在今天超级英雄大片充斥市场的环境中,增加一点剑走偏锋的“陌生化效果”,这也正如同它的复古90年代温馨风范。
如果我记忆没错的话,中国市场引进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电影,还是得上溯到90年代中期的《未来水世界》(1995)吧。
尽管这部影片当年世界票房惨败,但科斯特纳却着实是我们那个时代,最受关注、我个人认为最英俊帅气的好莱坞男明星之一。
他曾在德·帕尔马的《铁面无私》(1987)中,饰演正义的警探。
莫里康内为这部作品撰写的配乐,至今仍是我的最爱之一。
他亲自主演、导演的《与狼共舞》(1990),是美国西部片中最伟大的反思性作品,也成就了他导演生涯的巅峰: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图片10>他在奥利佛·斯通的政治惊悚大戏《刺杀肯尼迪》(1991)中饰演抽丝剥茧的检察官。
这部影片前些年我在上影节斯通回顾专题中重温,斯通导演亲临现场,189分钟一气呵成,导演手法和技巧令人眼花缭乱,实在是太过瘾了。
<图片12>他和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合演的《保镖》(1992),休斯顿斯人已去,但《I Will Always Love You》的旋律仍在今天不断回响……<图片11>还有他最温馨感人的作品,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电影《完美的世界》(1993)中饰演的罪犯(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
1998年我通过中录德加拉VCD第一次看过此片,感动地五体投地。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的话,你其实不觉得,《超脑48小时》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完美的世界》的一种延续吗?
他即是罪犯,也是最温暖人心的家庭的一员。
我不认为这是过时的表现,这种传统的情感至今仍然可以感动人心。
只是我没有想到凯文·科斯特纳——好莱坞曾经最帅的帅哥——会以这样一种落魄的形象在《超脑48小时》中出现。
前些日子,在《超人大战蝙蝠侠》中他曾有小角色的演出,目前看起来,他仍然“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号召力。
最后,回想起昨天中午和妹子的对话。
是的,我是不太熟悉宋仲基、也不知道王凯、靳东,也没有时间观看大受追捧的《太阳的后裔》《琅琊榜》和《欢乐颂》。
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个明星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用伟大的作品牢牢把握住我们的记忆,那才是永恒的。
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都教授、长腿欧霸李敏镐吗?
如今,他们在哪里?
他们的狂热粉丝又转向了哪位新明星的怀抱?
所以,我为凯文·科斯特纳的老而弥坚真正叫好。
他已经足足60岁了,但仍然可以担纲主角,英雄般归来。
<图片14>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捆绑神奇女侠,摸女侠大腿,恩,这种戏大概以后看不到了
3.5星。续记忆,无新奇。卡司多加0.5星。
中规中矩
和Self-less摆一起看简直了…… 敢情是瑞恩·雷诺兹两个片场来回跑还不用担心会出戏啊…… 看点还算有,1. 凯文·科斯特纳少见的“悍匪”造型 2. 盖尔·加朵美不需要解释
加朵姐姐好漂亮!
变脸换成变脑,但是差变脸很多
几个老戏骨演技太好了,女主角的大长腿真美。
2016.07.09透着股诡异的可爱。
绿灯侠死后,其上司戈登警长在菲利普斯将军的帮助下将其记忆转移给了超人他爸,通过这个记忆,超人他爸找到绿灯侠妻子神奇女侠,绿了绿灯侠。
超脑残48小时——漏洞百出。
特工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合体。手机随便送人。没有感情的人生没有意义。不守信用的领导。人性的诞生,亡父的想念。手放在鼻子上表示我爱你。奥巴马,斯诺登,超级黑客,核武器密码。领导关心所谓的世界人民,不关心那对母女。爸爸变老了,抱住他大腿,低头闻屌味。换脑手术广告。三星半
唯一玩转的还是概念吧,关于记忆移植的导致的人格分裂故事,框架还是恐怖袭击与反恐的故事,严格要求来说,记忆移植和故事大纲都不新鲜,2.5。
这个卡司你就给了我这玩意……我真的不服
代替你 改变你 成为你
女主好美!
美国 英国 电影 动作 科幻 阿里尔·弗罗门凯文·科斯特纳 加里·奥德曼 汤米·李·琼斯2016
雷诺兹在里面出现了5分钟?然后就是一堆老戏骨讲一个无聊又平淡的故事
加朵也不能阻止片子的脑残
卡司太强大 科导演技杠杠的 完全模仿了死侍同学平时的动作细节 反观瑞恩在幻体中的表现 就不能复刻满大人的建筑师气质 不过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 这两部片子设定上实在太过相似 不禁使人心生出换脑技术业已成熟 电影预先在道德伦理等问题上探路的错觉 当然盖尔加朵还是一如既往的美美美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