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密阳

밀양,秘阳,Milyang,Secret Sunshine

主演:全度妍,宋康昊,赵勇进,金英在,张慧珍,高瑞熙,李熙俊,李星民,李胤熙,金美卿,朴明申,鲜正烨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7

《密阳》剧照

密阳 剧照 NO.1密阳 剧照 NO.2密阳 剧照 NO.3密阳 剧照 NO.4密阳 剧照 NO.5密阳 剧照 NO.6密阳 剧照 NO.13密阳 剧照 NO.14密阳 剧照 NO.15密阳 剧照 NO.16密阳 剧照 NO.17密阳 剧照 NO.18密阳 剧照 NO.19密阳 剧照 NO.20

《密阳》剧情介绍

密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小城密阳。她在那里开了一家钢琴学院,希望和儿子寻找一段崭新的人生,让儿子在亡夫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成长,感受密阳的阳光和人情。然而车在半路抛锚,幸遇宗灿(宋康昊饰)前来相助,他是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平凡的他热心地帮申爱找房子、拉拢客户,定制奖牌,然而这过分的热情让申爱感到不安,只得坦白告诉他不要打自己主意。 一天灾难不幸降临到申爱和儿子身上,她几乎丧失了继续生存的勇气,直到宗教给了她精神救助。然而,信教之后的心灵也没能平静多久。申爱很快又陷入自我矛盾的分裂中,转而不信任它并报复性地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宗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直到申爱重见一缕阳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雾中之犬中国式亲情风的电话救姜刑警冰雪女王5:融冰之战贤者之孙二狗返乡记索玛花开谁的青春不带伤凯文·亚当斯:真正的我龙拳小子杨六郎智破连环计最响亮的声音能干的猫今天也忧郁豆花依旧笑春风初次,为了爱孤胆拯救当心小孩好人李成功财神驾到速度与激情9女房客爱上处女座战队长悠哉游哉的一天诡新娘直到疯狂都市俏辣妹绝魂印NEWGAME!未请自来

《密阳》长篇影评

 1 ) CC标准收藏海报赏析 · 密阳

这次要赏析的是韩国导演李沧东的《密阳》,标准收藏编号0576。

李沧东 Lee Chang-dong(1954- )代表作:《诗》《绿洲》《薄荷糖》电影讲述的是丈夫意外离世后[1],妻子李申爱带着儿子俊儿离开首尔来到亡夫的故乡密阳准备开始新的生活,路上汽车抛锚,认识了热情憨厚的汽车修理店老板金宗灿。

39岁仍未婚的宗灿一见面就对单身妈妈申爱产生了好感,为初来乍到的母子俩忙前忙后,帮助她们安顿下来。

申爱在小城密阳开了一家钢琴教室,又将儿子送去附近的幼儿园上学。

除了“意图”太明显的宗灿以及陌生邻里之间一些口舌让申爱感到不适之外,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为了在邻里之间树立自己是有产者而不是孤儿寡母的形象,申爱时常向周围人透露自己要在城郊购置一块土地、盖一所房子。

然而正因如此,巨大的悲剧向申爱袭来。

幼儿园园长为了还清外债,绑架了俊儿向申爱勒索赎金[2],却意外溺死了俊儿。

本来与儿子相依为命的申爱如坠深渊,过量的痛苦使申爱变得呆滞,以至于并没有号啕大哭,直到给儿子进行死亡登记时那个临界点才全然崩溃。

宗灿从俊儿失踪之后就一直帮忙寻找,事后也不离申爱左右,申爱已经没有多余的气力赶走宗灿,对他单方向的关心也就默然接受了。

受邻居药店夫妇的“裹挟”,走投无路的申爱走进了基督教会的活动现场。

她把信教当作救命稻草一般,通过加入教会重新构建自己支离破碎的世界。

宗灿为了能继续陪伴在申爱身边,也同样开始参加教会活动。

教义也许是神奇的,但宗教团体带来的“催眠”效果更是有效。

接连遭受丧夫丧子之痛的申爱对旁人来说仿佛一个深渊,为了活下去,她需要尽快为自己构造一个脆弱的外壳,让她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常人,此外她还试图将自己的不幸融入所谓的真理,希望它能够让自己有所遵循、有所依靠。

结果确实有效,教徒们立即接纳了她,宗灿也为她高兴。

但是谎言终将被戳破,申爱急于把虚幻的教条坐实,主动提出要去监狱宽恕犯人,结果得到的却是犯人真心实意但在申爱看来恬不知耻的话语:“上帝原谅了我,我用眼泪来悔改,并得到了原谅,之后便可以心平气和。

”[3]

申爱本是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宽恕犯人,为的是让自己与真理和道德并列,以便继续活在用教条弥合的中空的自我意识里,可犯人的自我宽恕让申爱复仇的本能瞬间击碎了大脑编织的谎言,她彻底觉察到这段时间的荒谬。

作为凡人,即使能够宽恕也是以对方活在悔恨里为前提,而对方的自我宽恕是断然无法接受的。

于是,卷土重来的仇恨再次击垮了申爱,使她变得精神失常。

申爱的信仰已然崩溃,于是她首先向信仰本身发起了攻击,她干扰教会活动,引诱信教的邻居与自己发生关系,未果之后又找到宗灿希望证明他对自己只不过是肉欲而不是关爱,宗灿愤然起身吓走了申爱。

她看到为自己彻夜祈祷的教徒邻居们心生也恨意,扔石头砸碎了他们的玻璃。

教徒邻居们其实无可厚非,他们只是不能体会到申爱的切肤之痛而根据教义盲目要求申爱原谅,但对现在的申爱来说还不如漠不关心更好。

绝望的申爱回到家下意识地割腕,但也许是害怕死亡,也许是重拾活下去的欲望,她跑出家门恳求路人的救援。

一段时间后,她伤愈出院,期间仍是宗灿悉心照料。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痛苦只有时间能够冲淡,创伤也只有时间能够填平。

她不必原谅,因为世界绝不是按照真理和道德运行的。

电影第一个镜头,在去密阳的路上,抬头是明亮的天空;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在申爱家中的院子里,低头是枯叶杂草、清洁剂空瓶、废旧的搓衣板和泥泞的小水洼,生活绝不像蓝天一般清澈,而是像水洼一般泥泞,但好在还有阳光。

导演李沧东说:“虽然这片土地非常简陋,但无论是谁都只能在其中生活,人生的希望、救赎、神的意志也应该在土地上寻找意义。

关于海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正式海报往往不止一幅,而且在不同国家上映时通常会设计新的海报,因此正式海报中,除了本土原版海报,我还会挑选一些跟电影内容联系紧密的海报进行赏析,不过点到为止。

这部电影中的密阳虽然是一个地名,但是英文译名并不是地名,而使用了汉字的意译——Secret Sunshine 秘密的阳光,阳光作为主要意象,海报也着重表现出来了。

这副海报的主体是申爱和宗灿两人,因为有宗灿的缘故,使用了傍晚的暖阳,画面整体显得温暖安详,寓意很明显——宗灿是申爱生活里的阳光。

申爱的表情也是所有海报里最平和的,虽然说不上幸福,但至少保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她的头发是披散着的,影片中只有三处她把头发放了下来,其他时间都是扎起来的:第一处是申爱刚刚安定下来,去烫了发打算融入新生活,可随后就遭遇了变故;第二处是申爱决定去监狱原谅犯人,此时她的幻想还没有破灭,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爱与原谅的力量;第三处是申爱伤愈出院后,精神状态虽然不如信教时那么亢奋,但获得了真正的重新开始。

因此当她披散头发时候她的内心是相对安宁的,和海报的基调相吻合。

另外一张正式海报和上一张有显著的差别,画面从两人变成了一个人,画面色调也从暖色调变成冷色调,申爱的头发也扎起来了。

她蹲在墙角、倚靠着墙壁,表情悲伤、面容憔悴,阳光越过了她的头顶,她将自己沉浸在阴影的角落里。

电影标题像溪流一样斜着流淌下来,给人流泪的感觉。

这张海报从表达情绪的角度来说设计的更为恰当。

我最喜欢的是德国公映时的海报,改编自这下面张剧照,情节对应的是申爱按照绑匪的要求缴纳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作为赎金,但是绑匪并没有送回俊儿,申爱只能无助地卧在沙发上呜咽,而警察即将上门来通知俊儿的死讯。

屋外的阳光透过门照进来,照在了地毯和书架上,那里有俊儿的玩具和画册,申爱哭红的双眼我见犹怜。

CC海报中申爱穿着棕灰色的灯芯绒夹克,这件夹克从来没有在原片中出现过,内里的衬衫在影片1时13分的时候曾出现,对应的情节是申爱刚接触基督教不久,觉得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宽慰。

此时她的衬衫纽扣是整齐地扣好的,而不是像海报中那样用三个别针草率地别起来。

结合申爱悲伤、茫然的表情、握着的拳头以及夹克的厚度,我推测海报上这个场景可能发生在影片后期的秋季,在信仰崩溃后已无法正常生活的申爱仍固执地向生活、回忆和上帝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生命中的阳光固然是重要的外因,但人们心中顽强活下去的信念才是真正指引我们生存下去的准绳。

情节补充 & 相关注释:[1] 申爱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前有外遇。

[2] 申爱曾考虑过将假钞给绑匪,后来放弃。

[3] 韩国导演朴赞郁在密阳首映礼上看完电影后说这一幕是电影史上最残忍的探视场面。

原标题:CC标准收藏海报赏析 · 密阳|首发于:公众号大喜骑士

 2 ) 一个没有希望的故事

遭受不幸—痛苦沉沦—自我救赎—再度爆发—归于平静,电影呈现的就是女主角李申爱这段并不复杂的人生际遇。

唯一和宗教扯上关系的无非是申爱在丧子的悲痛中泥足深陷时选择了宗教作为精神慰藉来试图自救,自救虽然失败了,但显然影片的主题并不是攻击现代宗教的虚伪,因为片中的牧师至少在铸成大错之前及时提起了裤子。

女主选择信教。

但是还是不足够。

罪犯的自我原谅刺破了她信教的虚假。

这样的一种罪,和痛苦。

女主一度崩溃,自杀自残。

应该是被送进了精神科医院接受镇静剂治疗。

最后的片子并没有展现她得到了疗愈。

但是展现了创伤的过程。

男主真心的陪伴是故事的一抹暖色。

关于创伤,我还是觉得心理治疗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药物也是。

还需要主人公自己的求生意志。

孩子的意外死去,不管是片子里的还是新闻现实中的,都是对于生活撕开了一个口子。

照拉康的理论,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想象界的破缺,需要象征的东西来填补。

宗教是一种。

还有其他的。

 3 ) 少跟我谈宗教

《密阳》上映不久,韩国人质事件震惊世界,23名韩国基督徒在阿富汗传教时遭到绑架。

导演李沧东单刀直入:韩国信教的人自己不会意识到,一般人觉得他们那种传教的方式有多么奇怪。

《密阳》表现出来的信徒的状况,和阿富汗的人质事件有一定的关系。

迅哥曾言:“对人唾弃的结果是信用仙人。

”李沧东推崇鲁迅,他对宗教的怀疑和拷问,经过绿色三部曲的试探与铺垫,在《密阳》里达到了高潮。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孩子来到已故丈夫的家乡密阳:

这个阳光密集、民风淳朴的小城,除了如传销般不容分说的传教者和追求者偶尔令她不快,几乎无可挑剔。

不料,密阳最终成了她的伤心地,失去爱子的痛苦扼住了她的咽喉,呼吸都很困难。

对宗教敬而远之的她,跑到教堂尽情宣泄内心的苦痛。

信仰上帝、唱圣诗、教友聚会、祈祷……申爱成了幸福的祥林嫂,逢人就说上帝拯救了她苦难的灵魂。

在牧师的鼓励下,她决意响应上帝的教导,原谅杀子仇人并爱他。

到监狱向杀子凶手传递上帝的爱和恩惠,发现凶手已通过忏悔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内心相当平静,她的原谅无足轻重。

祂比你先到黑格尔说,密涅瓦(智慧女神)的猫头鹰到黄昏才会起飞。

于申爱而言,罪恶能够如此轻易地获得赦免,意味着偶像的黄昏。

申爱在教堂里似乎要敲醒沉睡、昏聩的上帝,观众为之泪奔:

牧师经不住诱惑,青天白日与申爱在野外苟合,申爱眼不错珠地望着苍天:

看清没有看清了吧?

牧师慌忙起身,说好象上帝在看着我们。

申爱再一次感到呼吸困难,翻江倒海似的恶心让她呕吐不止。

申爱对上帝的怀疑、信仰和令她作呕的整个过程,被全度妍演绎得丝丝入扣,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荣膺戛纳影后的韩国女演员。

饼脸大叔扮演喜欢申爱的男子(我咋就这么喜欢这个演员呢),象征沉默的大多数:

尽管他们好心、爱帮忙,甚至爱你,但每到关键时刻都没能帮上忙,有时还越帮越忙。

因为真正能帮到你的只有你自己。

片尾,饼脸叔替申爱端着镜子,这回总算帮了个忙。

你我皆凡人,先把这辈子整明白,什么此岸、彼岸,姥姥!

影片第一个镜头是蓝天白云:

最后一个镜头是地面上的阳光:

导演的寓意呼之欲出:人生的意义不在天上,而只存在于现实生活。

 4 ) 人性夹层

丈夫车祸去世后,申爱带着儿子从首尔搬到丈夫的故乡密阳生活。

不久后儿子被绑架并撕票,极度痛苦的申爱为了寻求安慰皈依了基督教。

但入教不久,申爱开始质疑上帝,指责上帝,不仅信教的疗愈效果丧失,甚至痛苦加倍。

申爱渐渐走入癫狂。

申爱是个矛盾的个体,和《薄荷糖》里的金永浩一样,本身性格是有缺陷的。

申爱来密阳生活的举动,表达的是她对丈夫的深情,以生活的受害者的身份来到这里,一个人带着儿子,开设钢琴培训教室自力更生。

从首尔搬来,音乐高等学府毕业,丧夫,独立、清高。

这是申爱初来密阳建立的人设。

高端背景带来俯视视角,弱势处境带来道德高点。

走在路上忍不住走进陌生人的商店进行一番评点和建议,并且真诚。

宗灿拿来假的证书给她挂起来,她坚称自己没有得过这个奖,这么挂是对自己从业操守的侮辱。

但也没把证书撤下来。

申爱本想以这样的人设融入这里,但结果是做头发的时候听到别人背后议论她的行为奇怪。

她的那套在这里可能是水土不服的。

于是她开始制造投资房产的舆论信息,塑造自己有钱并具有超前的理财意识的形象,结果因为虚荣失去了儿子。

自发的为自己设立人设的做法,并不能以好坏来评判,而是一种心理需要,有的人需要对自我进行一番设置再面对世界,这一层设置给人带来安全感和操控感。

这个人设也未必就是虚假,只是它经过编排,并怀着对别人反馈的特定期待。

申爱是一个喜欢站在高点的人,无论道德还是行为,当他的弟弟质疑为什么姐夫早就背叛了申爱,还要跑来密阳生活。

申爱为丈夫辩护,表现出了一种为爱痴狂的宽恕与大度。

对于丧夫之痛,申爱的疗愈方式是用丧夫这件事为自己制造一种舆论上的保护。

失去儿子后,作为母亲申爱是极度崩溃的。

因为自己谎言失去了儿子,除了悲伤还有自责,以及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某种迷茫。

这些感受使她流不出泪说不出话。

为了排遣痛苦,她走向曾经向她传教的邻居,加入了基督教。

她在这里可以毫无顾忌的宣泄悲痛,并接受教义的洗礼。

她的痛苦似乎获得了安置,申爱又有了笑容,充满平和与虔诚。

甚至她决定去原谅那个杀害儿子的凶手。

正能量的爆棚总是伴随着违反人性的诡异,令人不安,此时的申爱如同一根绷的过紧的弦,随时会断。

当申爱路遇凶手的女儿被流氓纠缠,她没有报以同情,扭头走开,所以她根本没有真正领会教义,更不可能原谅凶手。

宗灿说:心里原谅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去面对面的把原谅说出来呢?

是的,这种感觉像是某种审判,而结果就是审判者宣布受审人无罪。

审判宣布之前,受审人是需要跪着的。

这也很像上帝的某种恩赐,你有罪,但是上帝仁慈,所以宽恕你。

申爱在宗教中再次找到了自己的新人设,并再次登上了高点——凶手的道德上帝。

这种感觉帮助她获得内心的安慰,暂时安抚了丧子之痛。

但结果是残忍的,在申爱还没有来得及宣判无罪之前,凶手已经皈依基督教并在内心得到了上帝的宽恕。

申爱想象中的充满仁慈的审判现场成为了一场普通的教友交流会。

人设瞬间坍塌,宗教对她的保护结束了。

绷着的弦终于断了。

她质问,在我原谅他之前,上帝怎么可以就那么原谅他了呢?

我这么难过,那个人却说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原谅和救赎。

李沧东在这里对宗教提出了疑问,这不是一个讽刺而是一个真正的问号。

在扮演上帝失败后,申爱开始疯狂的报复上帝。

偷CD,扰乱教会活动,勾引神父。

但她心里知道,她失败了。

因为神父无法面对上帝而抗拒了勾引,因为教友们在家里为申爱举办彻夜祈祷会,善良和虔诚是真实存在的。

上帝在别人心中是真实存在的。

这一次她再也不能俯视谁了,反而那些教友以他们的虔诚占据了高点。

这种失败将申爱推向了精神的真正崩溃,丧子的痛苦,人设垮掉的痛苦,精神寄托消失的痛苦,与上帝为敌的痛苦。

申爱不由自主的割腕,又在疼痛与鲜血中清醒了过来。

那个最真实的她被褪去了所有的设定,在街头瑟瑟发抖的呼救。

当她从精神病院出院,再次遇到了凶手的女儿。

她愤愤逃离,怒目向天。

她的心里依旧充满怨恨,但充满怨恨没有错,甚至是更合理的。

一个母亲失去了孩子,是怎么都不会好了,最好的一种可能性也许就是带着怨恨与痛苦,继续匍匐着生活下去。

虽然李沧东用他的方式对宗教提出了疑问,但他并没有否认教徒们的善良与虔诚。

不过所有人物中,宗灿才是全剧的亮点,一个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任何人设的人。

本分实在,没有内心戏,在地面上真实的生活着。

他喜欢申爱,却毫无猥琐之心,帮助申爱,不求回报,默默陪伴。

如果说宗教是教徒们的阳光,那么宗灿就是申爱一个人的阳光。

申爱并不喜欢宗灿,她的清高不允许她接受这么一个俗气的男人,但也没有拒绝宗灿对她好。

到最后,宗灿还是笑呵呵的帮她举着镜子方便她剪头发,笑容简单干净。

这么一个粗糙俗气的男人是天使吗?

简直颠覆了大众对天使的印象。

那对天使的印象是什么呢?

天使与人间也存在一个人设夹层吗?只能说人设夹层还是真是无处不在啊。

 5 ) 那一片蓝色

小城密阳的天是那么的蓝,那种纯粹的天蓝如同虚幻,却真切的浮现在眼前。

《密阳》中,如此唯美的蓝色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在儿子的眼中。

那时候,小孩子的百无聊赖开始让人相信,活在真情实景中的人们是否还会感受这样希罕的天空,即使是一个走出大都市的孩子。

第二次,这片蓝色出现在母亲申爱的眼中。

同样的天空,同样的蓝色,同样的透彻,却在巨大的悲哀中变作一种困惑。

她一定在想,在这样的天空下却为何获得如此的惨遇。

也许,更真实的想法是,这样的蓝色是我永远无法得到的。

因为,生活是绝望的,幸福仿佛并不存在。

李沧东作品的视角一向充满高度端正的人文关注,《薄荷糖》和《绿洲》的决绝与震撼让小人物的坎坷遭遇产生一股强大的精神爆发力而让人悲悯反思。

在李沧东作品中,作为人类生存支柱的希望往往被弱化、被逆转,而对应形成的强烈绝望所造就的悲苦命运却是人生的主题。

这样的设置,与人类被教导的生存理念和人之本色有些背离,但却越发真实。

现实中,希望可能实现的难易程度绝对让人失望。

反之,对于绝望感受的身临其境却比比皆是。

李沧东更为清楚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现实遭遇。

虽然世界在教导我们要拥抱希望,虽然大自然的天空还有着那赏心的蓝色。

但可惜的是,个体不能违背社会的意愿,社会不能照顾每个个体。

女主角申爱的天性接近于一个概念性完整的人,坚信为爱而活。

她单纯透明到已经成为孩子母亲却依然坚信自我最初对于美好的认知。

这种坚持不断的理念让他在丧夫之后,义无反顾的来到丈夫的故乡密阳。

然而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她否定丈夫生前已经外遇的事实却是危险和可笑的。

其实,在这种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是申爱坚信自我判断的执着和不惜丢弃真相保护自我感知的手段。

对于个体来说,这样的选择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却违背了生存的原则。

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极端幼稚的错误。

就是这样的错误,可以导致一个人的人生崩溃。

李沧东式的人文关注往往源于对某些悲惨命运的深刻挖掘,用悲剧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在他的作品中,人的生存需求与现代文明的发展往往是高度失衡的。

申爱的情怀是古典的,唯美的,在密阳农村被视为异数。

而密阳的小社会,却是信服申爱所出离的大都市的。

在貌似纯朴的村镇中,却同样的浮躁。

李沧东的视角精准就在于此,一出让人心痛的绑架案,一出伪宗教的波折,以及最终切腕的申爱在大街上无法遭遇“见义勇为”行为。

从高度文明的大都市到密阳这个充满阳光的农村小镇,现代文明的某些弊端却作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

这是李沧东的深意,结合申爱的悲惨遭遇平和、客观的展示了当代高度文明社会风貌。

人能够承受打击、抵抗不公命运的极限能力完全聚焦在申爱身上。

种种极端的命运亦步亦趋的摧毁了申爱的人生。

一个女人从最初的钢琴造诣到最终的精神崩溃,这样的过程究竟孰对孰错?

世界是残酷的,在申爱貌似无辜的遭遇背后,更多的因果早已因由自身埋藏了阴霾。

缺乏勇气正视事实让生活紧缩在过往中;凌驾于密阳人之上的内心让自己在大庭广众“露富”;过于忍让的单纯性格让自己学不会拒绝;过于相信自我认知让自己看不清人世奸诈。

因此,申爱的人性是值得同情的,却不是完美的。

而这些问题,却是更多的平凡人所共享的。

虽然,每个人的遭遇不似申爱这般凄惨。

但通过《密阳》精细的演示,却有一种值得反思的提示。

这种提示与自立自强有关,但这不是李沧东作品一贯的风格。

事实是,李沧东并不笃信人生激励和创造希望就能够让生活美好幸福。

在他的世界里,真实存在的、不可预期的、人性羸弱的、社会阴暗的种种事情是永恒无法改变的,是无解的。

同鲁迅先生相同,李沧东更喜欢通过细腻的观察来深度挖掘人性中的种种虚伪羸弱之处。

虽然笔触没有鲁迅先生狠辣,但效果异曲同工。

李沧东作品的每一幕悲剧都是对社会对个体的一次直接拷问。

终究,能够掌握真理看穿世情的人不是普罗大众。

这种方式,就如《密阳》中的宗教团体,建立在私欲中的伪善;就如现代文明堆积的食物链,每一处都围绕着自己。

这是《密阳》所要表达的真实的世态炎凉,也是李沧东作品魅力的所在。

与其他作品相比,李沧东在《密阳》中已经显现了一种难得的温情,并试图展示躲避这种厄运的另一个范本。

《密阳》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在密阳小城同样灿烂的阳光下,申爱对着镜子自己剪发。

宗灿跑来,端起镜子,继续嘻哈着。

观者以为,这样的结局虽然不够锐利,但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让全度妍的影迷们不至于过度伤心。

然而,《密阳》终归依旧照样是一出活生生的悲剧。

最后的申爱所显示出的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性情越发证明,一个善良的人是如何在混乱不堪的打击中,在文明的阴暗面被彻底逆转的。

其实,《密阳》中的男主角宗灿才是策应影片核心的点睛之笔。

李沧东通过这样的人物设置,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个体生存典范。

宗灿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获取金钱仕途的行为,没有丝毫主流社会所提倡的雄心壮志。

但是,这个人深得生存的经验要素,世态炎凉都可以面对,而对待自己的爱人不离不弃,对待他人热心厚道。

最重要的是,他具备一种厚黑的生存哲学。

对待不利于己的评价和舆论不管不问,擅长讨巧的解决任何事物。

宗灿看似油滑又显得忠厚,看似忠厚却也显得油滑。

这样的人,同样是李沧东通过观察设定的一个模版,决不是高大全,决不是传奇,也决不是拯救他人的英雄。

他只是一个适合生存在现代文明之下的典型模版。

虽然这个模版有些无奈,有些背离主流,但颠覆救世主才是李沧东必然的警世。

相比于《薄荷糖》和《绿洲》,《密阳》也算是温情脉脉了,这也许是李沧东自身的变数。

《密阳》是李沧东风格的第四部作品,一如既往的深刻冷静,一如既往的冷酷真实,也一如既往的高度关注人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

曾经身为韩国教育部部长的李沧东能够带给我们对世界另一面接近真实的全面评估和揭示,这就足矣。

实力派明星全度妍和宋康昊联袂出演也是幸事。

全度妍凭借此片获得嘎那影后桂冠绝对不虚,看她的表演的确让人感动。

素面的凄苦女人的种种遭遇不由让人心悸并感到痛苦。

而宋康昊则完美的展示了红花需要绿叶配的功底,不声不响的点睛了影片核心。

让我们记住那一片蓝色下面的芸芸众生所遭遇的那些极端困苦,也让我们记住天空和大地不时更换的颜色,就如我们必须记住痛苦和快乐都是因果而为,命运多是自己创造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66e5e01000awg.html

 6 ) 信仰在身边

《密阳》里的女主角李申爱的困境是,在没有完全了解基督教的“罪”与“宽恕”的体系的情况下,只为了求得一时的心灵安慰,而加入了基督徒这一行列。

却以东方式的人与人之间的“恕道”来理解上帝与人之间的宽恕,从而导致了基督信仰的破灭。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所以他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这是一条很明显的建立在道德律上的人间法则。

就是说,孔子——更可能是宋儒,预设了一条超然于人类而可以独立存在的道德律,人生的一个高超目标,就是在实践中去体验它,并奉行它。

这条形而上的道德杠杠是朱子的理论核心,他把伦理学形而上化。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默默地追寻这个高深奥妙的道德律,也有一些人认为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认真而努力的平凡生活之中,可以通过“顿悟”来感知它,如王阳明,或如影片名字所暗示的Sceret Sunshine。

影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表演上都无可挑剔,尤其它对剧情的剪裁大可称道,但更有价值的东西似乎也如片名一样深蕴其中,这个东西可能牵涉到现代人的秘密心灵领地,更可能牵涉到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信仰态度。

简单地分析李申爱的心路历程:1、【未开悟的懵懂的生活】:失去丈夫后决心带着孩子回丈夫老家努力开始新生活;2、【依赖上帝的生活】:失去儿子信教后的心灵慰藉状态;3、【绝对自由的生活】对上帝失望后无信仰癫狂状态;4、【找到真谛的生活】回归第一个生活状态,但已经拥有了更强大更坚定的心灵,也可以说是找到了更坚强的信仰。

(这个阶段影片没有正面描写,只是以最后一个镜头和片名来暗示)。

在西方人看来,《密阳》里的困境可能并不是困境,或者说他们可能已经解决了这个困境。

当信仰成为罪恶心灵的庇护所时,我们怎么去理解“主”?

当然在西方古典神学看来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因为对于主,我们只有信或不信,而没有“去理解”的权利。

这种以天然的曲格臣服为前提的信仰,与现代社会的人格张扬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怀疑张力。

启蒙运动以后的西方思想企图逐步贬低上帝来张扬人性,但当世界大战使人性的光环褪色后,上帝又重新地回到人们心灵的最深处,20世纪对上帝的拨乱反正总还保持了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底线:上帝的归上帝,理性的归理性。

韩国的情况就比较复杂。

占全国人口40%的基督教徒不可能对韩国人的精神层面没有改造,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儒教国家——而且还是程朱派理学,韩国人,特别是韩国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把朱子的道德理性与上帝的终极实在相统一的?

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调合客观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问题。

李申爱本来可能已经碰触到这种问题——她失去丈夫。

但她还有儿子,现世的温暖还没有完全失去时,她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对现世的关怀中,办钢琴学校,教育儿子,而且丈夫在死完全是一个意外。

但当儿子是被他人故意剥夺时时,她的灵魂开始拷问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极端的处境为信仰的交锋提供了回旋的余地。

对杀人凶手的原谅是把所有矛盾交织在一起的节点。

当她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关怀,并逐渐医好心灵的创伤之后,她萌发了原谅凶手的念头。

这本来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的内心所自发形成的道德感,她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她就有了某种成“圣”的可能。

而基督教与朱子理学的分歧就在此处:基督教认为这是上帝的荣耀,人一旦把这种道德感据为己有,就是觊越;而朱子认为这是人所固有的神圣性,贩夫走卒,皆可成圣。

当李申爱在痛苦之后逐渐发掘出某种人类的神圣性时,她却发现上帝已经盗用了它,并假之以慈悲之名,行庇护罪恶心灵之实,于是她彻底失去信仰。

只是此时她未了解的是,上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

上帝并不等同于信仰,抛弃上帝,真正的信仰有可能就会浮现。

她出院之后,在理发店出来时,怒向天空的一瞥,宣告了与上帝的彻底决裂。

而真正帮她找到信仰的,就是平凡的、毫不起眼的生活,包括那个她一直不屑的男人。

宋康昊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从头到尾都甘于当一个这样不起眼的老男人,而当女主角与观众在影片结尾时,都会突然意识到,他原来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7 )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申爱不相信丈夫不爱她。

但她知道,丈夫生前有别的女人。

申爱不相信上帝存在。

因为儿子被残忍杀害时上帝并没有现身援救。

申爱不相信恶有恶报。

因为凶手居然面色红润、心平气和地跟她说,自己率先得了道,获得了上帝的宽恕。

申爱不愿意接受事实。

她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她爱慕虚荣、到处吹嘘预备购置房产,让凶手盯上自己的钱。

申爱从未皈依上帝。

她知道每个去教会的人都有私心,有人为了躲避祭祀,有人为了接近自己。

而她信教,是指望万能的上帝熨平丧子之痛。

可她打心底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她知道上帝像遥不可及的风筝,战战兢兢地握着手中的这根细线,是如此脆弱易折。

她看见凶手信教后信誓旦旦地宣称被上帝宽恕,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失去了居高临下原谅他的资格。

她看着凶手的女儿在路边被小混混欺负,却袖手旁观。

她故意去唱片店偷CD,在庄严的教堂高声喧哗,在牧师传教现场捣乱,勾引身为牧师的药店男子。

她希望以此激怒上帝,也是为了验证心中的信仰——上帝并不存在。

或者,信仰上帝真的有用吗?

全度妍揪心的表演,收放自如、无可挑剔,当之无愧的戛纳影后。

因为对亡夫的思念,申爱带着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的儿子,回到丈夫的家乡密阳。

她说“这里没人认识我,我要在这重新开始”。

“密阳”原意为“阳光密集的地方”,事实也正如此,这里是阳光强烈炙热的地方。

密阳是座平凡的小城,经济不景气,社交圈子小,居民很知足,有不少人信教。

一个如密阳城一般的平凡男子宗灿,他对申爱一见钟情,关心她照料她。

帮她介绍房产经纪,帮她装修钢琴学校,在她痛失爱子后如影随形。

他希望能成为她的阳光。

而她却不愿走进阳光。

“密阳这地方怎么样啊”——带着孩子刚来时,申爱曾经这么问宗灿。

申爱弟弟和宗灿去接准备出院的申爱时,也这么问他。

另一个善良的角色,是凶手的女儿。

她在绑架发生后,出现在申爱家门前,让她顿生疑心报警。

父亲入狱后,她早早退学,因犯事进入少管所。

出来后她在理发店打工,温柔又小心地替申爱剪发。

申爱不能接受凶手的女儿为她剪发,尽管她知道这个近乎于孤儿的女孩受尽了欺侮。

没人知道她经历过怎样的痛苦,父亲的罪孽无形地施加在她身上。

李沧东将残酷烧心的故事,暴露在明媚的阳光之下,极力呈现并不在场的上帝。

由于充盈的阳光不是随时都有的,所以,一旦等到,摄制组就急急忙忙地一个一个拍下来。

阳光普照大地,谦卑地关照万物众生,也令肆意滋生的罪孽无处遁形。

人的神性与残忍,奉献与自私,往往是一体两面。

在本片中李沧东并不宣扬母爱的伟大,或者忠贞的爱情如何至死不渝。

阳光再充足,也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

他目不转睛地正视光鲜美好的生活背面,人性的阴暗角落。

生命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击中的人,好不容易步入正轨的平静生活被打乱。

他们怎样从泥潭里爬起来,继续坚韧地活着。

支撑他们的力量不是信仰,也不是遗忘,而是求生本能。

申爱割腕自杀,汨汨鲜血从伤口涌出,她惊恐地冲出门向路人求助。

凶手女儿接下来的人生如何度过呢?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人生出了什么问题。

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将镜头对准那一抹私密的阳光,或许酝酿着一点希望。

 8 ) 关于几处细节 对女主角死去丈夫的三点猜测

猜想一 丈夫死前应该确实是有外遇的详见女主角跟她弟弟的第一次谈话女主角说俊儿他爸只爱俊儿和她自己 是一种自我保护她其实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 从编故事说自己买地炫富就可以窥见一斑她逃避面对那些不光彩的过去 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 这一点我会在猜想三里集中提到猜想二 女主角来到密阳真正的原因 绝对不是对丈夫无比的深爱 至少不是只出于这点她自己曾说过,“这里没人认识她,可以重新开始”离开首尔 也许是因为受不了丈夫死后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也许是因为要彻底跟自己的杯具人生道别(关于女主角的杯具人生 也请详见下文。。。

)猜想三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细节 大约在两小时处女主角色诱牧师的那天晚上 到大叔家去献媚 然后被激动的大叔吓跑在路上有一段独白 我想或许可以解开很多问题“12岁的时候 那时候只要我一哭 就被关在浴室里受罚 在自己家里抽烟 用勺敲自己脑子……真是的……”从这段可以推测出 她有一段并不愉快的童年经历而童年的阴影也直接导致了她害怕失去 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失去以后也就更难以平复 并且造成了她性格里自我保护和自我毁灭的倾向自我毁灭的倾向表现在小的时候是吸烟 还有”用勺敲自己脑子“ 长大了就变成更极端的做法 比如居然选择色诱牧师的方式来试着嘲讽上帝 以及末尾的割腕自杀而自我保护的一面更是几乎随处可见 从这个女人来到密阳开始 性格就表现得克制而疏离 虽然也在做各种必要的社交 比如跟幼儿园的家长还有街坊邻里吃饭 虽然她的性格里也存在着热情天真的一面(比如好心建议服装店换装潢,比如跟儿子相处时候的活泼) 但是整体看来始终都是跟他人保持着一定距离的 特别是对深爱着她的大叔。

而以下几个情节也都是她自我防护机制的体现 包括逃离首尔 包括谎称丈夫只爱自己和孩子 包括炫富 包括加入教会以后在教友面前表现出极度的喜悦和满足 她从死亡证明处出来 偶然进到教堂的那次放声大哭 那个应该是她真实情绪的释放 可是从那以后她仿佛一夜之间就完全从悲伤中走出来 出现在教友面前永远都是满心喜悦和感激的样子 因为全度妍出色的表演 一开始我确实相信她真的被万能的主拯救了 可是看完全片 加上几篇精彩的影评之后 越发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 这其中有她做戏的成分 她确实在为走出阴影做出努力 争取在又一个重大打击后 再一次“重新开始” 所以她尽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大家期望她所表现的情绪 但实际上她却远远没有痊愈 这样表现 一方面是做样子给教友看 更重要的是做给自己看 给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 骗自己说”我没事 我信上帝 我已经好了“。

有一场她面对窗子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戏 大概在1小时20分 她吃着吃着 突然悲从中来 应该是想起自己之前喂俊儿吃饭的画面了吧 然后强忍住泪水 开始做祷告 可是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 她做的是饭前祷告 。。。

饭吃到一半 因为悲伤才想起来做祷告 可见她并不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教义中 基督教只不过是她内心苦闷的一个临时出口 就像密阳也是她逃离首尔的生活的一个出口一样包括她对杀人犯的“原谅” 也有表演的成分 一方面是表演给教友看 展现自己层次的高尚 一方面也是表演给自己看 以洗刷自己的罪恶感 毕竟某种程度上说 是她的炫富直接导致了俊儿被绑架乃至撕票 而通过自己居高临下的“原谅” 既然层次低于自己的杀人犯都能被原谅了 那么层次远远在他之上的自己 理所应当的也会被赦免 不巧的是 罪犯也信教了。。。

而且是真的信教了。。。

把自己养得红光满面不说 还早就在精神上取得了超脱 女主角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脸色不错啊 比想象的要好” 这应该是她内心真实的表达 按照她居高临下地原谅的设想 犯人应该是过得越惨越好 这样她心里会好受一点 而这之后 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处在的高姿态 说“不 人要健康 不管犯了多大的错上帝都会给你一个健康的身躯”说回到女主角的那段精彩的独白 第一句反映了她不幸的童年 而造成她不幸童年的 应该是她的父母 对于她的父母影片中完全没有正面描写 只是从弟弟的口中我们得知 二老对于女儿的离家出走非常生气 还说是女儿想要跟他们”断绝家庭关系“才这样做的。

我们可以想象 如果是一个充满了温情的家庭 父母完全不应该只是责备女儿 而不去关心她 甚至是提出断绝关系这样的话。

女主角的父母 要么就是家教森严 要么就是对女儿漠不关心。

而接下来的第二句也是至关重要“还问我为什么要去音乐学院 我多么想去 是你不让我去的 你个臭小子 猪狗不如的家伙 色狼”这也是比较费解的一句 以至于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字幕翻译错了= =|||重点就在她口中的这个“臭小子”说的是谁。。

比较靠谱的猜测是 她的前夫 那么这就更验证了我的前两点猜想 她的婚姻生活并不是那么幸福 而她对丈夫也远远不是深爱至此 非要跑到他的家乡来生活如果所指是她前夫的话 结合这段话 我们甚至可以做如下的假设 前夫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意外 让女主角怀上了俊儿 女主角中途辍学 跟前夫完婚 生下俊儿 同时让父母脸上蒙羞 更免不了流言蜚语(之前有提到过女主角结婚早 而且钢琴的手艺也貌似不是十分精湛 包括女主角想要逃离人多嘴杂的首尔 都可以验证这一点)真的是耐人寻味的一片……好吧 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女主角李申爱小姐可以说是集杯具之大成。。。

家庭不幸 婚姻不幸 婚后还要更不幸。。

还好片子的结局是开放式的 我真的愿意相信 她与大叔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9 ) 密阳:暖意与冷冽并存

在时隔四年后的出山之作《密阳》中,李沧东用冷峻缜密的镜头语言,又一次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悲剧的故事。

影片显示出他作品中一贯的强大张力,和对叙事结构尝试创新突破的控制力。

在李沧东之前导演的影片中,叙事上的变奏一向是为影评人所津津乐道的。

无论是《薄荷糖》,还是《绿洲》,一开始是传统的线性叙述,然后转为严密工整的倒叙,这让他的影片在结构上呈现出丰富饱满纵横捭阖的层次感。

然而,在《密阳》中,他却放弃了这种驾轻就熟的结构语言,影片自始至终保持线性行进,没有插叙,没有闪回,没有倒叙,然而,以女人公的心理动因为推动力,却又清晰可见一个潜在的多米诺骨牌似的环状叙事结构,李沧东把他对主人公命运的审视,不动声色地掩放在了这一个层面。

表面上,这是一个因为命运的无常和意外引发的悲剧故事。

33岁的申爱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密阳开始新的生活,她开办了一所很小的钢琴学院,把儿子送进了幼儿园,尝试和邻居们做朋友,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良好的开端。

但是,有一天,儿子俊突然被人绑架杀害,她的生活再一次坠入了深渊。

在教友邻居的引导下,她信奉了上帝,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但是当她决定宽恕杀害儿子的凶手时,却发现凶手因为也信奉了上帝,已经得到了宽恕,她在极度的愤怒中开始了对上帝的报复。

实际上,悲剧的根源,却是女主人公不甘心命运的失败而倔强对峙的努力。

日常生活的场景看似不经意,实际上却环环相扣,成为推动和引导故事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女服装店老板在理发店里的闲言碎语,好像迎头泼上的一盆冷水,让沉浸在美好憧憬的申爱打了一个寒噤,原来在别人眼里,自己不过是一个神经兮兮的问题女人。

这个好不容易挣扎着逃离绝望的女人为了融入这个小城的主流,撒了一个小谎,只是一个无心之间撒的小谎,一方面立刻帮助她在这个小城获得了身份和地位的肯定——原来她是独立的、饱满的、成功的、有光彩的,这样的人谁不愿意接纳呢?

另一方面,正当她以为已经为新生活扫清了障碍,和新朋友们唱着歌享受着压抑已久后恣意的释放时,谎言却带来了儿子的被绑架和死亡。

本质上,申爱不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善良,软弱,明明知道丈夫早有外遇,仍然自欺欺人维持着对丈夫的爱,为了这份爱放弃了青春,放弃了梦想,和父亲断绝了来往。

当有一天丈夫撒手人寰的时候,她的命运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单薄虚空了。

她又是倔强顽强的,顽强地守住对丈夫和儿子的爱,并且想要依靠这份爱自食其力地活下去。

只是这种期冀如同一开场就过度曝光的天空和阳光,隐伏着某种让人不安的东西——她其实一直走在绝望的边缘,只是她试图能够远离,深入温暖安宁生活的腹地。

她用强大的外表遮掩起自己的弱小,最终,她无可避免地又要承受这种不幸的虚荣酿成的悲剧。

儿子的死亡让申爱的救赎刹那间失去了支撑,也让她的救赎之路失去了方向,她也完全丧失了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的能力。

她茫然失神,在暗影里一遍遍舔噬伤口,在绝望中自我放逐,哀声嚎叫。

在极度的痛苦中,申爱皈依了之前一直怀疑和排斥的宗教。

这实质上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

她不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进信仰的,而是扎了一个猛子,仓皇逃进上帝的殿堂以求获得内心的庇护。

“像和上帝谈恋爱般的幸福”,申爱对宗教的认识本身就掩藏了巨大的危机——爱情是如此世俗、无常、危险、计较而不可靠的东西。

在过于强烈的爱情里面,一切都好像闪耀着光芒般的不真实,在眩晕中带给人超现实的幸福感。

她在和上帝的恋爱中获得了片刻的安定,但是信仰对她来说,好像是治标不治本的止疼药。

开车途中看到仇人女儿在路旁被欺负而后漠然离开,这一次,她意识到自己灵魂的不安和痛苦,是因为还没有真正在心底宽恕杀害儿子的凶手。

而最彻底的解脱办法,就是鼓起勇气当面传递出自己的宽恕。

软弱善良的性格决定了她在命运的残酷面前,一直都处于非常弱势的位置。

性格的倔强坚执除了一步一步加深自己的痛苦,并没有别的助益。

一个弱势的人,是需要优越感来让自己获得超越痛苦的力量的。

她之前编造谎言是出于这个心理动机,这个时候,她还是需要通过亲自宽恕对方,来获得一种优越感,不管这是出于道德的优越感,还是她已经发自内心原谅了这个人的罪行,这都是她摆脱痛苦的唯一的办法。

但是,上帝抢先她一步宽恕了这个人。

上帝在这场戏中的角色原本应该属于她,他让一个原本应该内心充满罪责的人满面光辉,却把自己扣留在巨大的痛苦和阴霾中,那个恩宠护佑自己的上帝在这种巨大的落差间一瞬间摔得粉碎。

这个时候,申爱的绝望在影片中达到高潮。

人在彻底绝望的时候,会有一种豁出去的非理性的力量,去报复、破坏或者毁灭。

在这个过程中,她其实是一直处于一种紧张混乱的癫狂状态。

影片的最后,在经历了报复和癫狂之后,她平静下来,走进理发店,想要梳理一下自己,却遭遇了仇人的女儿。

女孩子过得并不好,辍学,进了少年教管所。

申爱试图恢复平静的内心一下子又被推进了想要同情却又无法原谅的尖锐矛盾中。

她落荒而逃。

内心纠结不安的申爱路过了自己曾经给予建议的服装店,女老板满脸的喜悦和感激,像装饰一新的服装店里亮堂堂的阳光一样,无遮拦地照进了申爱满心的疮痍。

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回到家的申爱拿起镜子,在镜子里面照见了自己,这是影片中她第一次认真看着自己。

原来,自己当初无意中传递的善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照亮了别人。

这是一个暖意与冷洌并存的结局。

生命中那些温暖卑微的存在,就好象一直忠实守护着她的平凡的宗灿一样,总是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但是这光芒太过微弱,无法穿透人和人之间的隔膜、偏见,就如同他从来没有能够改变她命运的轨迹,只是眼含慈悲的看着她一次一次坠入深渊,再把她一次一次打捞上岸。

直到有一天,密阳的微光透进现实的角落,多米诺骨牌倒在了开始的地方。

只是这时候,一切却都已经面目全非,无可挽回。

(五节芒/文)

 10 ) 密陽•所見之光

“無上真我即是光,我們的靈魂是由光構成的;藉由冥想這個活著的光,我們就可以重返天堂樂園。

我們來自于光,來自于光永恒存在的地方。

”--湯姆士福音十年前崔真實與全度妍在韓流第一波「星夢奇緣」里相逢,劇集播出后,崔躋身韓國一線女星,全如同劇中星途黯淡的“順愛”一角,淹沒在眾星之中。

十年後,崔遭流言中傷身死,全超越亞洲受封戛納,被譽為韓國驕傲。

這人生的吊詭,猶如「密陽」(SecretSunshine)片中那束上帝的光芒,是上帝的意旨,“充滿你看不見的東西,但是它確實是在那裡。

”「密陽」的哀傷淡婉而絕望,因之申愛所對抗的敵人是上帝。

她曾經皈依上帝,作為失夫失子的心傷止痛藥,讓她滿懷恩惠,前往監獄準備寬恕殺死兒子的罪人,卻意外得知罪人已經在上帝的感召下獲得安靜。

申愛一直隱忍的情緒崩潰,在她看來,失去心愛的兒子,唯一釋放她所忍受的無限悲傷的出口,便是以自己的手,親自赦免罪人。

但上帝已經先她而行,他給予罪人的平靜甚至于申愛。

罪人“臉色很好”,申愛卻因為失子的悲傷面色慘白倒地,她無法忍受上帝的這種安排,不禁質問“要我如何寬恕他?

在我還沒有寬恕他之前,你已經寬恕了他,我還能寬恕什麽?

”據說崔自縊前天,接到造謠者的來電,造謠女子承認自己的錯誤,祈求崔的原諒,但崔一直沒有想開,她認為自己的聲名已遭嚴重敗壞。

螢幕前作為一位明星的風光,家庭里卻收到丈夫的冷酷拳頭,崔的人生落差,也許更讓她珍惜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聲譽,但流言讓她的聲名千瘡百孔,無數人在這千瘡百孔中尋找嚼舌根的樂趣,如同一個茶余飯後的黏軟口香糖。

崔的痛苦無法忍受,但造謠者卻祈求通過她的原諒來獲得平靜。

申愛通過對抗上帝的使者來表達對上帝不公安排的憤怒,她盜竊,是對上帝教人不可偷盜的反詰;她勾引上帝的使者牧師,直戳教人不可穢淫的上帝的臉;她打碎為她祈禱的傳教組織的窗玻璃,她朝上帝的組織扔石頭,乃是扔向“有罪的上帝”的墳墓。

她甚至通過割腕自殺,來讓上帝看見,即使她無法通過以上種種贏過上帝,但她仍可以自戕肉體,以自我的結束對抗上帝的安排,她痛苦扭曲的臉,向“上”質問:你看到了嗎?

細細密密的陽光,上帝的意旨填實人間的每一個縫隙,人與人之間互相靠近的距離就那么小,但是申愛絕望憤怒的情緒卻無人能拯救。

這日光里隱藏多少微小秘密?

應該還有宗燦(宋康昊 飾)對申愛莫名但堅持的愛情。

申愛在日光下剪頭髮,宗燦幫她拿起鏡子,頭髮一絲絲一縷縷掉在地上,鏡頭的結束處是一地沙子在燦爛溫暖的陽光里,些微晃動的陰影透露了微風的痕跡,一切不論巨大或微小的生物都生存在這“什麽都沒有”的陽光里。

崔亡逝在深夜的浴室里,混合織物升華了她的生命,光是上帝第一天的恩賜,當上帝收回一個人,一切光的消失都在黑暗里。

“凡有耳的人要聽好!

人的內在有光,這種光會照亮整個世界。

如果沒有讓內在的光散發出來,世界將變成黑暗。

”--多馬福音---原文來自 Amanda|滿眼煙花:http://chengkaiamanda.blogbus.com/logs/30127769.html

《密阳》短评

太长了...

4分钟前
  • 绊倒大象
  • 还行

能不能拍点正常的东西。。

8分钟前
  • 东坡肉
  • 较差

从全度妍一开始那么决绝地不信上帝的态度,我就知道她突然表现得那么笃信必有诈,类似中国人的临时抱佛脚,从这个角度来说编剧并不高明。这样一个熟人社会的小城市怎么会发生绑架案(以至于我开始以为是谁的恶作剧),孩子又怎么就死掉了,毫无铺垫和交待,这样讲故事也挺有问题的。唯一想赞美的是李导演镜头里的现实主义韩国市井跟中国太像了,颇有亲切感。

11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就是某个人生命中的某一段,过去就过去了,外人一点话都插不进——也许这才叫真实,可是真是平淡......

15分钟前
  • 安魂
  • 还行

Realism. The plots are not so twisted but extremely emotional. Do-yeon's performance was incredible.

16分钟前
  • Sophieven
  • 还行

【重看2018.05.21;2024.10.27】

21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看不下去了=.=|||||

23分钟前
  • Janis
  • 较差

全度研演技出色

28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顺着李沧东的线索,永远也摸不到绳结。不认为它有开放性,向后看,是可预见的无事之事,悲观的无解之解。大家都是普通活人,“明天不会更好的”——生活已经直白地告诉我了,你为什么还来和我讲?

30分钟前
  • 婆罗洲1834
  • 较差

等了两个小时终于看上了,每次看都觉得心脏内壁被铜汤匙刮过一遍,只是导演交流只听了半场还没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其实如果导演在大胆一点,更不顾及观众感受一点,把那些人物行为的语言解释去掉,我觉得片子会更好。

31分钟前
  • 豆友38137057
  • 力荐

1.影片充斥着对宗教/人性的质疑与对信仰崩塌/人性险恶的恐惧,与其将《密阳》的核心所指理解为宗教,我更倾向于是“人性”的剖析探讨,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反面展示。申爱深爱丈夫,在丈夫去世后凭依对他的“爱”来到他的故乡;申爱疼惜儿子,在儿子遇害后又将自己交付于上帝。一味的逃避、自欺最终引致内心堤防的沦陷和坍塌。“密阳是个怎样的城市?跟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人生活的地方哪都一样。”2.“我都没有原谅你,凭什么上帝要替我原谅你?”所谓“宽恕”如若只能成为单方面的心理慰藉,那信仰便是单薄且作用瞬时的。神本身的虚无,并非指没有造物主,而是没有人格化的是非审判。3.结尾定格在庭院角落的私密阳光。申爱没有获得真正的救赎,但她的生活有了一点点的希望。4.全度妍演技绝赞。

35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闷死了,虽然相信命运之说,不过这样描述信仰真的很闷人……

36分钟前
  • 无词歌
  • 还行

无论什么题材男女主角都太强大,尤其是老板,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前半段耐看,后半段掏心,唯独忍受不了中间基督教的部分,因为个人的憎恶,唱诗祈祷讲经都像吃苍蝇。离开劳教所后其实层次出不来,极痛的女子再没有深入的可能性。同是丧子之痛题材,觉得远比不上河濑直美的殡之森。室内室外全手持学习

40分钟前
  • 找了很久找不到
  • 较差

别看

43分钟前
  • 想想
  • 很差

和「诗」一个套路,而且共享一个毛病:不可言说的使劲说,该说话的时候偏偏又沉默了。

45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悲惨的让我觉得这真的就是一电影...

47分钟前
  • a tiny ✖
  • 很差

比一般影片更长,但节奏把握得很好。一场自我救赎之旅,当你自己不想放下,没人可以帮你,即使是上帝

51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推荐

看得好无聊一部电影,因为全度妍我还是忍着把它看完了。中后段女主与教会对抗有点滑稽,后面她直接引诱教友与自己做爱,中途又担心上帝在天上看着就搞不下去了,简直滑稽到了极点。宋康昊这个钻石王老五一直对她不离不弃的追求,但女主一直对他无动于衷,片尾看样子女主应该接受了他,要不然她只有继续不得救赎像疯子一样下去,死了老公又死儿子的,这样的人生也的确挺糟心的。

54分钟前
  • 迷影龙
  • 还行

58分钟前
  • 你说什么我都信
  • 较差

以低调平淡的手法衬托内心情感上的折磨,虽然与宗教无关,讽刺的是凶手在上帝那得到了原谅,救赎其实关乎自己,

1小时前
  • 夜礼服假面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