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动作片《盟军敢死队》,又名《非绅士战争部》《绝密型战》,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全球累计票房2124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7.1,IMDb评分7.2,于2024年5月24日引进国内上映。
没看出来有多精彩,反倒感觉很平淡,豆瓣7.1的评分明显高于我的观感,我可以给到6.5左右,但上不了7分。
如果不是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很难相信特工小组将德国补给船拉走的离奇做法。
故事本身确实精彩,但是影片却采用了戏谑的风格,背景音乐和西部牛仔片似的,削弱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削弱了故事的紧张感惊悚感,我认为这个故事应当拍摄为标准动作片,戏谑风格白瞎了这个离奇的故事。
特工小组个个全都是“神枪手”,无需瞄准、随手一挥就能命中眉心,冲锋陷阵枪枪毙命,现实中哪有这样的神枪手,而且枪林弹雨后全部成员全都毫发无损,我不知道历史真实情况如何,但影片如此处理未免太戏剧化了,就算影片采取戏谑风格,毕竟也是现实题材,德军再烂也不该如此不堪一击。
影片直译是《非绅士战争部》,这是历史上对特工小组的称谓,引进国内改叫《盟军敢死队》,值得一提的是,《盟军敢死队》这个名字是个二战游戏的名字。
因此路人观众可能会误以为本片是游戏的电影版。
历史上有很多绝密事件鲜为人知,直到若干年后可以解封时才会被世人所知晓。
“非绅士战争部”这个当时并不光彩的设计是2016年丘吉尔档案解锁才被人所知的。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寇”,历史是为胜者书写的。
如果这个特工小组失败了,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会与丘吉尔挂钩。
正因为特工小组成功了,才会留下历史印记,才会成为丘吉尔的经典决策被后人所知晓。
就没想到一个充满了肌肉男的枪战肉搏动作片能无聊成这个德行,充满了乏善可陈的陈词滥调差点睡着。
没计谋,没动作,敌人全体描边大师主角全是百发百中以一当百。
冲着大超去的结果发现演得也毫无特色,装了半天逼也没看出到底厉害在哪了就是个吊儿郎当没特色甚至没起到任何 leader 作用。
介绍半天组队的队员也没有任何闪光空间。
毫无来由地在一个英国在非洲对纳粹的所谓特工片里强行加西部音乐也并没有增加质感只剩下装腔作势。
《盟军敢死队》导演 盖里奇 这片名听着很三流特工动作片,实际就是三流特工动作片的片子。
大英帝国抗德神剧,给我这种既爱看战争片又爱看特工片的人快看睡着了。
盖里奇近年已经沦落到迪士尼拍公主片,中间顺便随意拍点中成本类型片赚点养老保险,这十年的片子绝大部分在瞎搞!乏善可陈的优点,打戏稀烂但是剪辑配乐出色,剪出几分刺激。
著名第四爱导演审美一流,每个人都漂亮的出挑(除了亨利卡)。
串了点007、碟中谍和黑镜的梗,算是点惊喜小彩蛋吧。
缺点一大堆,首当其冲就是反派塑造稀巴烂。
本剧德军比红衫还好杀,枪顶头了直挺挺站着给我看笑了。
那个百步穿杨的哥们,五十米开外射中侦查兵,哥们你绿箭侠啊?
此外,男主毫无个人魅力,正方群像小队全在卖腐。
完全理解米高梅不选亨利卡当007,一个连装逼都装不好的特工片男主可以抬下去了。
9年前他在盖里奇的《秘密特工》里的表现还算是可圈可点,9年后他念长串台词,节奏都不对,整段垮掉。
亨利卡能火全靠人设和脸加持,这部他人设不行脸也不行。
其他小队成员无意义的卖腐,这部盖里奇卖腐都卖的很勉强。
没有《大侦探福尔摩斯》、《摇滚黑帮》自然。
我知道英国导演喜欢这个,但是谁要被按头硬嗑啊。
然后,寡淡无味的剧情就像没有气的可乐,无趣的平庸的难以忍受的。
我真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蛆附骨。
最后,为了省钱很多特效镜头都安排的夜景,我夜盲症都犯了,这么暗的光都照出了劣质的cg特效。
非线性叙事,音乐骤停,镜头定格,西洋棋,视点变焦……盖里奇的镜头语音特质充斥这这部片子,但很可惜这并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我也写一篇吐槽吧,居然有人说是真人真事?
你是国产神剧答辩吃多了迈?
我选几场有印象的喷。
第一场戏:海上遇德军检查。
看这场戏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到的就是昆汀的无耻混蛋第一幕,瓦尔兹饰演的德军上校汉斯经典的抓鱿鱼情节。
这里可以看见是1个军官加11个士兵,只留了一个士兵在小船上。
也就是说德军军官加士兵一共11人登船检查,主角团一共4人甲板上2人,船舱里1人,去给军舰安炸弹1人。
老套的铺垫之后直接开虐,首先是船舱里的小胡子直接开枪干掉2人,这个我勉强能接受,毕竟毫无先兆的突袭,接着肌肉男一刀秒了德军军官,我也能接受毕竟身怀绝技,这时候男主上尉也拿枪开始射击,甲板上剩下8个+小船上1个德军士兵还是分散站位,主角团一人拿枪一人用刀,就硬是打出己方0伤对方0开枪的战绩,德军除了军官,佩戴手枪士兵可是清一色的MP38/40,就硬是被两把安装消声器的司登完虐,你杀多少都正常怎么的也该让二战第一的冲锋枪开一枪啊。
装逼看着军舰爆炸就不说了,属于基操。
第二场戏:火车上搞情报。
剧情就是这4个德军在餐车上喝酒,其中背对着镜头的地中海有个装绝密文件的箱子,女主角和小黑等他把箱子放在旁边过道就开始行动。
我就在想她会怎么去拿那个箱子,是假装摔一跤还是走上去交谈,结果全世界的鬼子都是流氓,这个德军站起来拦住美女非要喝一杯。
然后女主就用自己的大箱子套在装文件的小箱子上,完美(她是怎么知道文件箱子的尺寸的?
)
接下来的文戏没新意就不介绍了,小黑和女主去到自己的车厢开始偷情报,女主负责打开箱子念情报,小黑架设电台发报。
最后顺利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从女主偷箱子到还箱子最少十分钟吧,别的不说了,就那个负责运输情报的德军是个猪吧?
这么重要的情报选他运送,去餐车都知道带着,就是不随时瞟一眼在没在身边,我坐出租车帮公司送个普通文件都还紧紧抱在身上,生怕丢在出租车上了。
第三段戏:冲进德军基地救队友。
懒得写了看图吧。
完全的虐杀,到他们救出队友,我就没看见过一个德军开枪,最后这一张是肌肉男杀到关队友的房间,用拳头和刀解决了这里最少8个鬼子,关键是鬼子被一个拿着匕首的人吓得满地打滚,就没有一个想到拿枪的。
啰啰嗦嗦写了这些,我也就看到这里,真是把智商压在地上摩擦,老美啊老美,我以为只有我们这模样能拍出那些神剧,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怎么也学坏了补充一下,我吐槽该片也只是见仁见智,目的只是想帮助大家避雷,或者说想大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去看,当然也没有阻止大家求真的心,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还有朋友说参考游戏制作而成,我是玩过这个游戏,别的不说就是那触发敌情后,满屏的警报声加上喊着阿郎阿郎的德军,就够让人心惊胆寒的。
开篇第一场戏不觉让人感觉有些《无耻混蛋》的既视感,随后盖里奇就通过他极具风格的快速剪辑强势申明电影的归属,而电影主角也回到了盖里奇所熟悉的小混混性格,短碎化的剪辑配合上爵士鼓清脆的鼓点,突显得小队行动的快准狠,在第一场拯救行动时就快速树立了小队人物性格和行动特点。
但这同时也是电影的缺点之一,快速的剪辑使得主角团执行任务的难度直线下降,从观感来看主角团似乎并没有什么障碍一般,摧枯拉朽的就解决了问题,而反派的弱智更加加剧了这种感受,显得整个过程过于儿戏,使得最后的人物列表的真实事件改编都变得那么不可信。
相比较于经典电影《两杆大烟枪》来说的黑色幽默的氛围又不够,讽刺意味也不足,格局大了却限制了导演的发挥,人物刻画也远不如之前电影那般鲜明。
电影风格特点明显,作为一部喜剧电影观看尚可,但整体的喜剧元素过多,反而使得人们有些戏说二战感觉,幽默尚可,内容不足就是对该片最简单的评价。
总体评分6.25能够及格,但远达不到优秀的水准。
德军领导全程梦游,最后一脸早已看穿的样子我还以为有啥雷霆手段,居然让女间谍轻易翻盘。
这么绅士?
抓到了还不搜身?
前面立的变态人设呢?
拍点sm场面至少比无脑图图好看吧。
最搞笑的是港口都快被炸平了,他还镇定自若,一脸关我屁事的神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就是幕后大佬,拜托演得投入点ok?
我开始还以为是同名游戏的改编,但看了后发现完全没有游戏里的紧张刺激感,取名字的人要承担主要责任,要不就是他想打擦边球。
我想说的是这样利用别人情怀的烂事最终会反弹到自己的身上。
[豆瓣书评 未支持markdown 仅有日记支持]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4607065/?_i=7099296TFxziaV# 影评撰写员## ChatGPT:你是一个影评撰写员,我给你提供我粗糙的想法和记录,偶尔会提供一些该影视相关的资讯。
辅助我撰写影评,你应该做工作有 起有新意的标题 每个小节的节标题 润色 附录等。
文笔需要精致 但不要浮夸 可以适当引经据典 并且总结中需要以我的草稿为主不能省略。
撰写的内容会发在互联网影评网站上,作为我个人看电影的记录。
并且不要以“我”为主体叙述。
我会参杂一些我观影中的问题 需要回答我的困惑 以QA问答形式 总结在附录。
## 用户:盟军敢死队。
影片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
英国正遭受德国的强劲攻击,丘吉尔组建了一支秘密特工部队,由古斯·马奇-菲利普斯上尉(亨利·卡维尔 饰)率领由玛琼莉·斯图尔特(艾莎·冈萨雷斯 饰)、安德斯·拉森(阿兰·里奇森 饰)等6位特工组成的极具“疯”格的精锐小队,通过一系列“非常规”、“无下限”的手段硬刚德军部队,最终逆天颠覆战局,在对抗纳粹的战争中取胜功不可没。
在泡澡温泉小影院看的,我就说肌肉男阿兰·里奇森很眼熟 原来是之前看的某个侦探美剧的男主 ,亨利·卡维尔饰演队长没看出来,头发和胡子太浓密了。
女主演的挺好,最喜欢射击震撼黑人首领的那段。
这个黑人居然是伊顿公学的学生 并且是球手?
还有雕像 挺神奇的。
二战前伊顿公学有黑人入学吗 这个人什么背景。
经典的美式精英硬汉小队 里面 叛逆有个性大胆的小队队长 浑身肌肉的莽汉射手 两个机灵点的副手 。
剧情最后英国首相故作玄虚进来军事监狱 然后带来大餐 目不斜视讲了一大段beef up 士气的话 ,挺离谱的,有点刻意作秀了。
最后片尾说是二战真实故事改编 邮差行动 而且男主是007的原型之一 然后花边就是现实原本故事里的女主和男主结婚了。
反派是挺刻板的 深邃杀人犯感的 纳粹军高官 ,虽然被聪明美色毒蝎般诱惑又有点刺的女主吸引 但是还是居然凭借一个歌词的发音不对 就立刻察觉到女主是犹太人 于是感觉到被欺骗恼羞成怒痛下决心直接准备活剥折磨女主 挺狠的。
但是纳粹似乎还是缺点深度,纳粹从高到低都是恶毒的非人的,主角一派都是勇敢的善良的 甚至还放走未成年纳粹士兵的,脸谱化。
然后因为前两天看渡边淳一郎 的动漫 注意了点音乐的使用,关于打击战斗画面 ,这个影片也是商业化的短促明快激烈的电子乐,所谓“廉价电子乐”,相比渡边淳一郎战斗情节和剧情情节的蓝调 爵士乐 嘻哈的使用 大相径庭。
剧情发生在非洲西海岸,白色的沙砾和白色石头为主的房子,这些地质结构是啥呀 跟中国山水中常见的青色黑色石头很不一样。
另外,为什么剧中还有西班牙士兵跟德国是一起的,这个时期西班牙也是轴心国吗 咋跟纳粹同盟,为什么剧中渲染了西班牙人懒惰散漫的性格。
## ChatGPT:### 《盟军敢死队》:非常规战争中的非常规英雄#### 英雄集结:非常规的特工小队《盟军敢死队》是一部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讲述了英国在遭受德国强劲攻击时,丘吉尔组建了一支秘密特工部队的故事。
由亨利·卡维尔饰演的古斯·马奇-菲利普斯上尉率领着由6位特工组成的精锐小队,通过一系列“非常规”、“无下限”的手段硬刚德军部队,最终成功逆天颠覆战局,为对抗纳粹的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影片中,亨利·卡维尔的角色形象与他以往的银幕形象大相径庭,浓密的头发和胡子让人几乎认不出来,而艾莎·冈萨雷斯饰演的玛琼莉·斯图尔特则凭借其出色的演技和震撼的射击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 角色塑造:经典与创新的碰撞影片中的特工小队成员各具特色,经典的美式精英硬汉小队设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队长古斯·马奇-菲利普斯是一个叛逆有个性、敢于冒险的小队领导者;安德斯·拉森则是一个浑身肌肉的莽汉射手;两个机灵点的副手则为小队增添了不少智慧与灵活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黑人角色,他不仅是伊顿公学的学生和球手,还有一座雕像,这在二战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神奇。
#### 反派形象:刻板与深度的缺失影片中的反派形象较为刻板,纳粹军官被塑造成深邃、冷酷的杀人犯,缺乏更深层次的复杂性。
虽然反派被女主的美色和聪明所吸引,但最终凭借一个歌词的发音不对就察觉到女主是犹太人,并恼羞成怒地准备活剥折磨她,这种设定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和脸谱化。
相较之下,主角一派则被塑造成勇敢、善良的形象,甚至在某些情节中还放走了未成年纳粹士兵,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
#### 音乐运用: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对比影片在音乐的使用上选择了商业化的短促明快激烈的电子乐,与渡边淳一郎在战斗情节和剧情情节中使用的蓝调、爵士乐、嘻哈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电子乐的使用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感和节奏感,但也显得有些“廉价”,缺乏深度和艺术性。
#### 地理背景:非洲西海岸的神秘风情影片的剧情发生在非洲西海岸,白色的沙砾和白色石头为主的房子构成了独特的地质背景,与中国山水中常见的青色黑色石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地质结构的差异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神秘的异国风情,也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新鲜感。
#### 历史背景:西班牙与纳粹的微妙关系影片中出现的西班牙士兵与德国纳粹的合作引发了一些观众的疑问。
虽然西班牙在二战期间并未正式加入轴心国,但佛朗哥政权与纳粹德国保持着一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反共方面。
影片中渲染的西班牙人懒惰散漫的性格,可能更多是为了戏剧效果,而非历史的真实反映。
### 附录:观影问答**Q1: 二战前伊顿公学有黑人入学吗?
这个人什么背景?
**A1: 二战前,伊顿公学确实极少有黑人学生入学。
影片中的黑人角色可能是基于个别特殊案例或是为了增加戏剧性而设定的。
**Q2: 西班牙在二战期间是轴心国吗?
为什么剧中渲染了西班牙人懒惰散漫的性格?
**A2: 西班牙在二战期间并未正式加入轴心国,但佛朗哥政权与纳粹德国保持了一定的合作关系。
影片中对西班牙人懒惰散漫的刻画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非历史的真实反映。
**Q3: 影片中的地质结构是什么?
**A3: 影片中非洲西海岸的白色沙砾和白色石头为主的房子,与中国山水中常见的青色黑色石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地质结构在非洲一些沿海地区较为常见。
### 结语《盟军敢死队》在娱乐性与历史改编上值得赞赏,但在角色深度与音乐运用上存在不足。
影片通过非常规的特工小队和紧张激烈的剧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二战故事。
虽然有些情节显得刻意和脸谱化,但整体上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战争片。
影片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
英国正遭受德国的强劲攻击,丘吉尔组建了一支秘密特工部队,由古斯·马奇-菲利普斯上尉(亨利·卡维尔 饰)率领由玛琼莉·斯图尔特(艾莎·冈萨雷斯 饰)、安德斯·拉森(阿兰·里奇森 饰)等6位特工组成的极具“疯”格的精锐小队,通过一系列“非常规”、“无下限”的手段硬刚德军部队,最终逆天颠覆战局,在对抗纳粹的战争中取胜功不可没。
#绝密型战# ( The Ministry of Ungentlemanly Warfare )影片的主要吸引力是这个离奇又复杂的事件居然是真人真事,几个人物也都很传奇,只不过本片明显是做了更加暴力、血腥的处理。
在二战背景下,针对纳粹,导演是真的没有手下留情,从头杀到尾。
本片确实让人看到了亨利·卡维尔 (Henry Cavill)诙谐的幽默感。
之前因为超人形象深入人心,他始终给人一种难以放松的严肃感,但加上了胡子之后,人们终于在本片中看到了更佳放松且不受形象约束的他,对大亨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希望可以进一步拓宽戏路。
他这个角色本身也很逗,除了是一个侠客式的人物外,还很爱占便宜,到处偷人家的东西,短短五分钟的与英军的谈话,就顺走了多个雪茄、一杯酒、一个打火机和一个皮大衣:)其实大亨出演角色的原型人物就是007邦德的原型,007的故事也受到他的传奇事迹启发而创作。
所以整部电影也是与007故事模式类似,是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联合起来以特工的方式完成看似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
只是背景放在了二战时期,没有高科技,但依然有武器和智慧。
艾莎·冈萨雷斯 (Eiza González)的角色像黑寡妇,相当迷人,在片中很抢镜。
她最近的一些新尝试也在拓宽戏路,让人感受到她绝对可以驾驭智慧与性感兼具的角色。
我个人不太喜欢的地方是很长的高潮段落都是黑夜,有点看不清楚状况,也会容易分神。
还有就是过于血腥暴力,有点发泄的感觉。
不过既然是盖里奇也能预料。
但出乎意外的是台词和角色塑造都很有幽默感,人物之间的交流也很有趣。
很久没看小盖的电影了,什么《金爆行动》《萌约》都没看。
这部片子看完一个字,爽。
也不要你提心吊胆为主角们担心他们的生死。
从他们第一个行动救队友,炸岛上部队开始大家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了,因为没有悬念。
到了非洲某岛,利用美色去麻痹可怜的德军军官,最后做了安东尼连美女的身子都没馋到,先是军库油库士兵被杀了,然后船也被偷了,最后自己想施展暴力去侵犯女特工时去被人家用掌心雷给直接毙命了。
看着安东尼德军倒下的眼神,我只能说你命苦。
全片杀敌真的爽。
小分队最后安全撤离收到丘吉尔接见。
我觉得这片子挺好的,平时辛苦了一天,看看这样的娱乐片不是挺好吗。
不要吹毛求疵,这是一部娱乐战争电影,全家欢。
2024年6月17于南京
属于是没活了
向所有二战中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贡献与牺牲的英雄们致敬。片子拍的比较平淡,最降分的是所有德军几乎毫不反抗,举着双手,站等被杀。。。。。。
香港沙田。也许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比较脸谱化,主线任务顺利进行,反派一个个毫无战斗能力,女性角色还是很刻板,例如色诱之类的。
就是一部流水片,看个不费脑
买了AMC screen unseen的票,没想到是这部的提前点映!音乐剪辑个人风格依旧非常强烈,炮轰纳粹那段简直是视听盛宴!盖导的粉丝有福了,在他连拍几部烂片之后终于有绅士们水准的片子出来奖励大家了。
西方的抗德纳粹神片,特工队帅哥靓妹,敌方弱不禁风。这片和敌后武工队剧情差不多。
二战题材FPS游戏改编成电影是不是就这样,有剧情演出,有多张地图,有冗长的想要跳过的坐着对话和站桩对话,有潜行有战斗有收集,还有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的区分,一枪一个无限子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使命召唤和战地的IP那么火都没有人改编电影了,这咋改,太无聊了,盖里奇都救不回来
演员的性张力很强,只是,剧情实在太爽文了。
So cliché. 全是陈词滥调,毫无新意。Testosterone味道直扑面门,各种直男品味的秀肌肉和美化战争。唯一的女性角色也是为了男性凝视量身打造。
在游戏里,这种情况叫“开挂”。
“我们现在进退两难,英国人赢了就得天天吃炸鱼薯条,德国人赢了就是香肠卷心菜黑面包”“越坏的人穿的越好”本来以为会是带着足够黑色的“加里森”,结果除了那股拿捏的gay gay的基调、讲究的腔调和独特的剪辑与音效,商业味浓的像卖拷贝和卡梅隆,而不是很盖里奇,英国人的《无耻混蛋》,盟军真实的超级英雄,强烈的西部感然而致命的是乏味,不上不下的乏味,平铺直叙缺少惊喜的乏味
盖里奇下半辈子绝对是玩不出什么花来了,还好还剩一些恶趣味保留着,能大家一起笑笑(经过实验,他的电影确实适合喝完啤酒看
巨难看,装腔作势的典范,2/3话唠,剩下1/3疲软的枪战戏,对方全员靶子,毫无对峙能力,主角集体开挂,几人之力动不动端掉整团,即便如此也没有热血气势,有种夜市打气球的无聊低格模式,一丁点激战的氛围都没有,死气沉沉的场面和动指,仅有的一点点卯足全力的收尾还用暗夜模式规避成本和细节,几个荷尔蒙爆棚的男性角色也完全没有表演上的亮点,一类模仿《无耻之徒》主角团的精神面貌,但全然没得到精髓,乏善可陈的论调,寡淡苍白的台词,白开水拖沓的剧情,零塑造化的群像,俗套脸谱式的反派,不合时宜的西部音乐,连穿插的黑色幽默都那么突兀尴尬,观感很碎片低廉的片子,完全感受不到这是出自大导演的手笔和质素,盖·里奇近几年能力退化的不是一丁半点。★
历史上的Operation Postmaster和菲利普斯等人非常精彩,但作为一部虚构电影,荧幕上的故事却少了悬念和紧张感,主角团们心想事成的程度和各种神剧差不多了,过于喜剧化的演绎消减了行动的价值,有点可惜。
战争喜剧,无脑爽片。戏剧化,视觉系,德军呆。无功无过,要是个netflix电影,三星,但它是盖里奇导演的,以为会是类似《《无耻混蛋》那样更具风格的,本身有更多期待。OST不错,吹着口哨回家。
老剧新拍?对二战一点儿敬畏之心都没有的戏虐制作啊!!!!
基本没有敌人的敢死队
盖里奇导演的超人和reacher主演的二战剧,而且故事原型的队伍被叫“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因为他们总部就在福尔摩斯小说里的那个街上,他们的事迹后来启发了“007”的故事,这个团队里最有名的一个队员就是Christoper Lee(是的,就是指环王里的萨鲁曼那个演员)
无聊、幼稚、零碎到无以复加。这想必是 Guy Ritchie 迄今为止最烂的作品了吧?
说是真实事件改编,人可能是真实的,事大概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