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韩国电影无感。
这个国家的电影故事模仿和做作的痕迹太浓。
当然也有几部还不错的电影,比如罗宏镇导演的《黄海》,姜帝圭导演的《太极旗飘扬》,还有姜帝圭早期的作品《生死谍变》。
虽然也有尿点,但还是能看的。
尤其是姜帝圭,以《太极旗飘扬》牛逼韩国电影界。
那部电影还算公允,站在韩国人的立场上,讲述国家一分为二的故事,抛开政治立场,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杀戮。
有人说这影片黑我天朝志愿军,我倒觉得天朝上军出现的镜头,姜导演是怀着敬畏拍摄的——刚刚还牛逼哄哄的韩国军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头鞋的出现后立刻被摧枯拉朽。
根本就没做多余交代,大家都明白咋回事。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不解释。
然后这部神作出现了。
距离那部《太极旗飘扬》堪堪20年。
这部叫做《仁川登陆作战》的电影横空出世,据说刚上映就连续两周票房冠军,而且至今依然第一名。
看名字好像是战争片,应该有大场面!
荧幕上应该有B52满天飞,航母序列排满海,登陆艇挤做一团!
而且演员表里有老戏骨连森.尼姆饰演的麦克阿瑟。
想想应该挺好看。
看看导演,李宰汉?
什么鬼?
脑补了一下,好像有一部《我脑中的橡皮擦》是这个导演的电影。
菊花不禁一紧,那不是个韩国叽歪耐情片吗?
这样的导演拍战争片?
能好看吗?
2个小时的电影看完,我彻底惊呆了。
我国愤青动不动就批评我们自己拍摄的抗日神剧,什么手撕鬼子啊,裤裆里藏手榴弹啊,手雷炸飞机啊等等。
其实这都没有啥,如果你观赏了这部《仁川登陆作战》,你就会发现,那真的都没有啥。
影片讲述八位韩国军人,秘密潜入敌方,偷窃仁川登陆布防图,八位好汉钢筋铁骨,目的明确,百战百胜,面对凶残的北朝鲜死共党,不仅政治正确,而且以一当百,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战斗至最后一人,开了最后一枪。
死共党出动大批军队,卡车,肩扛式火箭筒,战车,坦克,可是动摇不了韩国军人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情怀。
几百人抓几个人就是抓不住,然后百式冲锋枪和芝加哥打字机齐飞,手雷与榴弹炮共鸣,扫射死共党就和割麦子一样痛快,最后麦克阿瑟对着英雄的尸首低下了美帝的头颅。
并且深情的给了一个飞吻。。
哦不是,是深情的敬了一个军礼。。。。。
就这种吹牛逼的故事,也好意思起这个名字?!
是韩国百姓集体失忆,才让这种违背历史常识的电影成为票房冠军?
最近网上批判《我的战争》非常厉害,甚至连史航都发微博说这电影对着那样一个温和的韩国女孩,调侃自己当年怎么举着红旗进汉城,是我们自己有问题。
是我们心态不对云云。
可是看看温和的韩国人吧,看看他们眼里的历史!
仁川登陆之后,就是抗美援朝,对于这段历史,朝韩两国都选择了失忆!
而且这部电影的政治口吻,真的有点刷仇恨的意思。
意识形态之争被说的那么咬牙切齿,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明显不合时宜。
而且仁川登陆跟你韩国有啥关系?
没有美帝,这部电影还能在原来叫做汉城现在改名首尔的电影院里装逼?
跟着瞎起哄个啥劲啊!
电影很糟糕,老尼姆成了噱头,使麦克阿瑟也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最后吐槽一句,1950年,北朝鲜居然就装配了PF89式肩扛式火箭筒?
这个牛逼吹的,我给99分!
我承认我就是来看电影是怎么意淫的,因为韩国的特种部队如果没有给信号,美国浩浩荡荡的军队就无法登陆半岛;美国的军队无法登陆半岛,朝鲜就会统一整个朝鲜半岛;朝鲜统一整个朝鲜半岛,那么共产主义就会进一步席卷全球;共产主义进一步席卷全球,东德就会统一德国、东欧各国家就不会解体,西欧国家就会发生颜色革命;西欧国家如果发生颜色革命,各国的职业足球联赛就不会发展顺利;各国的足球联赛发展不顺利,本泽马就不会踢上足球;本泽马不踢足球就不会给C背锅,所以让本泽马背锅的源头找到了,就是以“张学秀”为首的8个特种兵!
仁川登陆战:名字起的有点大。
其实应该叫 仁川谍战队 更合适。
本片表现了以张学秀为首的一行人,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涯。
在我看来,本片算得上是全程无尿点,当然前提是要忽略那些BUG。
场景看着好熟悉,很多地方怎么看都像是 暗杀 里的场景。
连姆尼森,不愧是奥斯卡影帝,气场强大,只是我感觉他演的不太像麦克阿瑟,更像是 超级战舰 里 将军那个角色。
那个大反派,朝鲜人民军的长官,简直可以用人性泯灭来形容,让人看了,恨得牙根痒痒。
片中几个女性角色都没什么好下场,朝鲜餐厅里美女服务员,被那个朝鲜军官拿来当了人肉盾牌,死得好惨。
韩护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叔叔被枪杀,自己脸上也被打的留下一道疤,还被同事吐了口水。
女游击队员,在突围过程中受伤,流血过多牺牲了......这片最大的问题是BUG太多,把朝鲜人民军描写得傻傻的,战斗力低下。
这也倒罢了,不是第一次看见了。
那个韩护士,被李政宰说了几句话就叛变了?
中间有一段,李政宰在卡车上和敌人厮打,结果双双掉下了车。
正愁要赶不上大部队了,没想到敌人给他“送”来一辆摩托车。
最后在海滩上,李政宰一炮下去,太准了,把敌人弹药库给打中了,发生大爆炸。
这还没完,在弹药库附近的大反派没被炸死,居然还开着坦克来找 李 报仇了。
李又一次神准,一炮打中坦克,大反派居然还不死,从坦克里爬出来,用“盒子炮”在 李身上打了好几个洞,要不是最后关键时刻没子弹了,估计 李 就被打成 “蜂窝煤 ”了。
太雷了。
仁川登陆作战…Sorry,哪怕有李政宰我也很难给高分[凋谢]战争片无非2种模板,一种是客观还原历史,另一种就是战乱中的人物情感,国仇家恨。
哦,还有一种就是失败的案例,刻意丑化一方,无底线抬高另一方,顶着主角光环硬是以一敌百,百折不摧,死而不僵😒很不幸被拍成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李政宰还是演反派比较带感,《观相》和《暗杀》都是很成功的作品,这次的角色嘛英雄形象过分突出,我有点接受不了!
我总觉得,战争持续到一定阶段,支撑人的应该是强烈的求生欲和再看一眼家人的迫切信念,“活着回家”应该比“民族荣誉”更加实际。
因此才说《太极旗飘扬》《高地战》《登陆之日》更接地气,也更真实残酷。
李凡秀难得演反派,眉眼之间尽是演技,老奸巨猾,狠辣独断,演得实在是太棒太棒太棒😘话说,战争片里确实有必要插入一个女性角色,方便切换节奏,带动情感。
But…刻意制造感情线是否不妥?
顶多也就是革命战友关系,怎么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男女之情了?
我有理由怀疑金世妍的经济公司强行要求加戏🤔好吧,完全冲着俩男主演勉强给个及格分吧!
#인천상륙작전##仁川登陆作战#一段朝韩尘封的内战历史,距离#抗美援朝#发生的前夕。
不能确定本片呈现历史的真实度,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拿捏的历史题材很成功,中国的战争片有很多值得借鉴地方,如:角度的立场、煽情的火候及时刻点。
民族爱国心都有,关键是看影片编导怎么调(tiao 和 diao).
哈哈我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国家不要尊严的去拍别的国家的马屁 我感觉看完不是我一个人觉得美国是韩国的爸爸 也是长见识 我见过手撕鬼子 8百公里打死鬼子 我也没见过哪一部电影八个人可以打败北韩军队一个师的关键还是正面 总得说这部电影就是自美国为主导 南韩狗腿子们在干活 真没见过这么黑自己国家的… 还有什么千里送俩摩托车 几公里海岸线只有五门炮 岸防工事临时挖 一辆突击炮跑遍全世界 主角中八枪第二天早上导演说死才能死 麦克阿瑟是脑残 好看点的公正点的也就是高地战了
要一涉及爱国主义,什么电影都会变得BUG频出,什么漏洞都不管不顾了,只要激情,只要狗血。
仁川登陆战本身就是最高的军事机密,你们搞这么大新闻去抢海图,是嫌不够明显么?
一个游击队长都能知道美帝将在这里登陆了,还机密个鬼啊。
深入敌后的队长是如此牛B,波波沙扫射全军有没有,就差手撕鬼子····,呃,不是,手撕金家军有没有。
韩国人非得把自己塑造成改变韩战历史的主要参与者,可事实上这事跟南韩人屁关系没有。
麦克阿瑟可能都不认识什么韩国人⋯⋯李政宰哥哥
奇袭白虎团也应该是重拍了; 应该是改个名字《仁川登陆之谍影重重》或仁川谍战之类更合适,叫《仁川登陆战》帽子太大了,情节有夸张、浮夸的地方,类似于抗亢日神剧, 不过用来消磨时间,看看也好,作为谍战剧不错。。。
锋紧张的,。
另外说 涉及志之值愿军的,大可不必,就是代理人战争,替老毛子打架,打了平手,日俄战争就是证明黄种人可以了。。。。。。
涉及到政治的,大可不必,,。
不用要先问我们中种国人观感,难道说硫磺岛 、中途岛、飞虎队的电影就有事高兴了??
要问, 也是先问行人愿不愿意过现在朝炒咸鲜人的生活。。。。。
马上我们这边有也有:冬与狮、血学战长津湖、最后的枪(狙击手)张桃芳(张艺谋 ;;;;;;;;;;;;;;;应该是改个名字《仁川登陆之谍影重重》或仁川谍战之类更合适,叫《仁川登陆战》帽子太大了,情节有夸张、浮夸的地方,类似于抗亢日神剧,不过用来消磨时间,看看也好,作为谍战剧不错。。。
锋紧张的,。
另外说 涉及志之值愿军的,大可不必,就是代理人战争,替老毛子打架,打了平手,日俄战争就是证明黄种人可以了。。。。。。
涉及到政治的,大可不必,,。
不用要先问我们中种国人观感,难道说硫磺岛 、中途岛、飞虎队的电影就有事高兴了??
要问, 也是先问行人愿不愿意过现在朝炒咸鲜人的生活。。。。。
马上我们这边有也有:冬与狮、血学战长津湖、最后的枪(狙击手)张桃芳(张艺谋)
评论里面好多精神韩国人 我看完的唯一感受就是 把北朝鲜说的喜欢乱杀人 韩国当美国人的狗当的很高大上还是正义的化身 给我笑得 当初李承晚政权当狗当的多舔你们是不知道吗 多去看看历史 李承晚就是美国傀儡政权 现在说句不好听的 也是美国人的狗 韩国的战时指挥权现在都在美国人手里 要是一个独立国家 没有自己独立的军权 这说起来不是很搞笑吗 日本人虽然军队被压缩到自卫队规模 还有美国驻军 但是自卫队的权力还是日本自己支配
(还没看电影犹豫要不要看的请直接拉到文章末尾看最后一段)眼看着《仁川登陆战》在韩国的票房突破六百万人次的大关,盼着盼着也终于盼来了《仁川》的美国上映,心情那个激动感慨,赶紧跑到电影院去看。
虽然知道7月27日首映那天,韩国那边的专家评分极低,而观众给分极高呈两极分化状态,想了想估计只是分歧在片子里面对于这场作战的政治和历史意义的不同解读。
然而,我还真是太天真。
看了之后,虽然不大明白为什么观众给分那么高,但是深刻地理解了专家为什么会给分这么低。
不涉及政治和历史背景的考察与解释,单纯只看电影本身,我真的只想骂一句:这完全是对于民族主义的过度消费,全片一点诚意都没有,是的,一点诚意都没有。
看之前对于本片的期待值至少是十分满分的八分。
两分为李政宰,六分为战争题材。
李政宰那两分保留,剩下的六分全给我砸瞎了。
当时看预告片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片子估计片子本身会低于期待值。
我承认我对于战争电影有过高的期待,当然我没有期待这部的登陆仁川部分拍的跟《拯救大兵瑞恩》里面最开始的诺曼底登陆一样,毕竟对方是斯皮尔伯格,而且手里是拿着真金白银大把大把的在烧钱拍一帧一帧的战争场面。
因为看过姜帝圭导演04年的《太极旗飘扬》,11年的《登陆之日》以及张勋导演11年的《高地战》,所以对于五年后再来一次的战争电影尤其是朝鲜战争电影有着比较高的期待。
都五年了,怎么说应该有一部更好的了吧?
然而现实就是,白瞎了我的期待。
我都觉得这部片子真的算不上一部战争电影。
一部战争电影怎么说也应该有个全片加起来20分钟以上的战争场面镜头。
至少让别人看了你们是在打仗。
这部电影呢,就是将近两个小时的片子,前面有一个半小时都是在讲x-ray情报和八尾岛作战,最后的三十分钟挪过来拍了下登陆,登陆说实话那真叫一个惨不忍睹,联合国军隔空放了好多大炮(那里还算可以看),大炮放完了信号弹出来了应该开始登陆了吧,抱歉士兵登陆海滩的场面丝毫没有,我隐约记得有联合国军的战机一架一架飞过头顶的场景(镜头不超过五秒?
),而且电影最后用了将近十分钟左右做煽情式收尾,无战争场面。
你特么逗我呢?
大家可以去中文维基百科搜下仁川登陆“,里面把仁川登陆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背景”,“战役”和“结果”,电影拍出来的话叫仁川登陆作战怎么想也是应该着重拍战役和结果啊。
如果我是导演(请原谅我的如此不要脸),我会拍一个两个半小时的片子,前面的登陆前作战拍到最多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后面三四十分钟给战役,二十分钟给结果。
当然了,这么拍的前提是得有钱。
退回来讲,好好好,导演你想拍登陆前的作战就拍作战吧。
关键是两个作战拍的真的很烂的好么?
餐馆里面的那场枪战我建议导演去好好看一下《暗杀》里面结婚典礼的那一段,学习学习什么叫枪战。
而且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看多了,整部片子慢镜头乱飞,最关键是的是飞的时间都不对。
坐在电影院里面看的几乎是包场电影的我在荧幕这边深深地感受到了尴尬。
然后两个作战的高潮以及关键部分导演拍的那个烂,抛开背景音乐看你都感觉不到剧情的紧张。
后面的八尾岛作战就已经算是战争戏,or打斗戏了吧,硬伤慢慢而且完全没有小细节。
接下来说下剧本,就不求你像其他战争片一样剧本能写的有深度,能让观众看了从内心深处思考战争的意义,打住,那是中高年级水平,咱们小学生把故事写的好看了故事写的跌宕起伏无尿点就行。
跌宕起伏可以划勾但是故事无尿点……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尿点啊!!!
(感受到我愤怒的咆哮了么)第一个尿点,陈世妍的那个角色。
战争片里面放女性角色进去推进重点剧情本身我本身就是很排斥的,好看的战争片说实话女性角色都不多而且意义不大,当然了你如果要拍的像珍珠港那样成战争爱情片的话也行,咱们爱情40%战争60%混着来观众也喜闻乐见看着不腻,但是这部片子陈世妍和李政宰的那个算是loveline么?
算吧但是真的没有多少的感情戏,不算吧陈世妍最后抱着李政宰在怀里以及前面那些生离死别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你爱情戏要做就做足了要不就干脆别做?
莫名其妙的插爱情戏导演你不拍点你侬我侬会死?
哦对,都忘了你是拍爱情戏出身的了……顺便提一句导演的上一部片子是刘亦菲宋承宪的那部《第三种爱情》,不用特地搜评分了,5.2分,你自行感受一下吧。
嗯说回来,第二个尿点,麦克阿瑟。
连姆里森演的麦克阿瑟,恕我直言,真的没有感觉。
这个人物说实话塑造的太单薄了,真的太过于单薄。
感觉连姆里森就是在备战指挥部里指了两下地图,和他的美国同僚们轻轻地争执了几下,站在驾驶台上看了下仁川的海岸,就连最后的登陆部分都可以看出来是在绿幕前拍的。
知道人家是好莱坞的腕儿所以不能请着人家乱跑,但是他在片子里给人的感觉真的很像是友情演出而不是真正地在演一个角色。
应该不是演技问题,而是剧本设置以及拍摄上的薄弱。
不过演技确实,我观影的时候觉得他也并没有用心去拍这个角色而是感觉糊弄糊弄反正有钱赚拍完走人,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穿着戏服单纯在念台词,嗯,比较声情并茂地念台词。
哦对,前面两个作战前的三十分钟忘了说了算是谍战戏?
反正是尔虞我诈想找出海雷地图,然后费了老大劲儿没有找出来还让一群角色领了便当,最后拿到海雷地图的方式,真的很搞笑……我觉得导演脑子里有炮才那么拍,也许是遵循了历史但是还是想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导演也能有。
说实话导演就是戴着仁川登陆战这么大一顶帽子拍了一部非常小家子气的片子,想看恢弘壮大的战争场面的同学们可以洗洗睡了,真的没有战争场面,仅有的那几个画面还比不上我国抗日神剧拍出来的战争戏。
对朝鲜战争这一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抱着玩玩的心态看看反正这部片子跟历史出入太多,真的不能跟历史对证。
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想看看韩国商业大片的同学请绕道,这片子真的算不上什么大片,跟《暗杀》《老手》《夺宝联盟》什么的比都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此片仅适众于众演员粉丝,哦对,毕竟我有两分期待分归于李政宰所以聊一下李代表,电影快结束时妈妈误看时,李在行军队伍中从妈妈前面面带着笑容走过,阳光斜洒在脸上,那一幕全片最高,over。
最后的最后,诚挚地期待一下金知云10月上映的《密探》,张勋17年上映的《出租车司机》。
然后,如果仁川登陆战票房真的上一千万的话请允许我再诚挚地向290万票房的高地战叹息一声,可惜没有晚五年上映。
韩国人的抗朝神剧
就是国内任何一部抗战片套路,伟大战争背后渺小的牺牲者,但,“敌我”双方对调了一下。共产主义只是种意识形态,是具有残忍的一面,就看以哪种立场看待它,善恶总是相对。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一波三折的叙述架构始终使故事充满紧张感,最后冲刺热血部分真像抗战片啊,小隐喻给的很温暖。
看这种电影,一定要坚持道路自信哈
讲真的我觉得比向着炮火好太多了
情节有些生硬,但还可以吧。
20160909…太久没有看电影了。9月第一部。在3楼宿舍一个人看的。
韓國人寫不好這種本子
过于宣传政治目的,2016.9.15看过
惊讶看到这么多差评,个人觉得拍得很好,反派较出彩。
朝鲜战场,横店味道。最要命的是游击队是美军派出的,韩棒子张冠李戴扣在自己头上!上演一部在天朝都能司空见惯的谍战戏!
小小的电影 不会错过 何况题材是我喜欢的 韩国谍战剧本就不多 不应错过 不过老实说 看完此片 感觉像喝了没有气的可乐
杜鲁门该死
韩国版的内战神剧,场面很不错,只可惜是韩国主旋律,但实际上也是无可厚非,比起天朝的主旋律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
每次看到被捕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卖同志我就拍手称快是怎么回事儿
完全版有140分钟,目前院线版被删了30分钟,导致人物形象单薄、故事肤浅,13号韩国会上映完全版,补充相关细节。1965年有老版的《仁川登陆作战》,也是谍战+战争为主。目前此片至少能打及格,但很多军事细节确实不太令人满意。特效一般,外景滥用绿幕。韩国观众评分8分,北美评分达到及格线以上。
谁对谁错?不想看了。
互相抱孩子的镜头拍出一些老吴的感觉。
韩国主旋律电影,里面朝鲜人形象跟军阀似的,太假了。特效不错。剧情就比较狗血了。女主很漂亮,但是戏份未免太少了。男主这个角色,李政宰演有点儿浪费了。
看完这部电影,去百度了下历史,原来关联到后面的抗美援朝!影片高级黑!
韩国版抗日神剧。。从头杀到尾,感情美军没有韩国人帮忙就都是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