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生命。
影院里坐满了人,晚了还买不到票。
不知道受众群体是哪一类。
本想看《过春天》,一天就一场,被迫看了这一部强奸我眼睛,侮辱智商的电影。
痛苦。
居然有人看完哭得稀里哗啦,不敢苟同。
毫无逻辑,毫无美感,毫无水平。
我为看了这样的片子感到羞耻。
一个字,烂。
比前任三还要不如,至少前任三有烂大街的歌。
矫情。
昨天看完本来不准备写感受的,今天重新回味剧情,心境有些不同了。
我无法体会到很深的悲伤或许是因为没办法感同身受吧。
因为我家庭幸福,不曾遭遇抛弃;身体健康,不曾直面死亡。
比起男女主,我实在要幸福很多倍。
电影起初是男主视角,前一个小时看得人很生气也很压抑。
我不太能接受男主这样看着很无私实则自私的行为,以为替女主安排好生活和恋情就能让她幸福,太想当然了。
甚至为了她的幸福,不惜拆散别人,这样的爱情我并没有觉得很伟大。
后半个小时的女主视角可能是高潮吧,有一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感觉。
一起看电影的很多人都哭了,旁边的朋友也扭头一脸泪水。
有那么一瞬间我也觉得难过。
唯一能让我在看这个电影时感到悲伤的不是电影,而是它让我想起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些错过和遗憾。
电影本身悲情渲染的意味还是有的,从开始就感觉到了。
前面男主就有说到:“孤独,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所以我也能理解结尾女主陪男主死的情节了。
她说:她的爱情从16岁遇到他就开始了。
可直到他死,她们都没有好好在一起过。
这个电影的悲伤只能说是男女主两个人的悲伤,这样的爱是很难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对于21岁的我来说,只觉得这样的爱情太沉重了。
但我想那些在影院里哭过的人一定都有伤心事吧,很多时候无关于电影,仅仅想发泄一下。
我相信总有一个人他温柔善良如男主一般,但是他身体健康能护你周全。
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庆幸自己所拥有的,懂得珍惜,所以还是打个三星吧。
随便写写,慎看勿喷。
最近看到好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痛骂着,这不就是一班自私的人的故事吗?
哭点在哪?
其实我真的好想对他们说,爱情是自私的,你知道吗?
你爱上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会带给你开心或让你心动,但你的爱会不会带给你爱的人开心,这是未知数。
所以,我说,爱情的本质本来就是自私的。
K因为没有办法陪着Cream过下半辈子,他帮她找了个好男人,亲手把爱情交给了另一个人。
这是他自私的爱,他自私的帮Cream安排好她的爱情,不问她是否开心就把她推出自己的世界,只因为他怕也不想Cream承受离别的痛苦。
Cream即使知道了K的情况,她没拆穿K,她随着K最后的心愿,在K面前嫁给K所谓的好男人。
达成K最后的心愿后,她离开了佑贤,找到了K,陪着K走完最后一段路,再一起实现下辈子的诺言。
这是她自私的爱,她用了佑贤的爱,完成了她最爱的人的心愿,因为由始至终,她爱的人,只有K。
佑贤知道Cream是爱着K的,但Cream不说,他就不提。
他看见Cream在游览着和K的照片,他看见Cream和K开心的试着婚纱,但他什么都不说。
这是他对Cream自私的爱,他愿意娶Cream,用婚姻来成全Cream想要的,他也愿意等Cream真正爱上自己的那天。
Cindy不是不爱佑贤,如果不爱她也不会和佑贤在一起这么久,甚至答应和他订婚。
但是比起佑贤,Cindy更爱自己,所以她才会到处留情,她爱佑贤,但她还是不能为了佑贤定下来。
这是她自私的爱,虽然她到处留情、不想结婚,但被佑贤发现后,她还是愿意道歉,佑贤求婚,她还是愿意订婚。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伤,也有着自己的自私。
认同爱情是自私的,你也就可以认同Cream和K的所作所为。
有这样一名医生,他人帅多金,体贴温柔,家世又好。
只可惜在短短一年内,这名医生遭受到两次重大,哦不,是毁灭性的情感打击:第一次,你发现和爱情长跑六年且已经订婚的未婚妻,把你给绿了,而且还不止一次第二次,你新认识了一个女生,小鸟依人无微不至,用热情和细心撬开了你的心扉,拨动了你的心弦,还说马上想和你结婚。
然后你们结完婚,她就告诉你,她其实是为了让她心爱的另外一个男人安心才不得已利用了你——并且她还自杀了,不给你留任何余地。
如果你是这名医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我会拍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叫:《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下简称《悲伤的事》)近年来对影视作品三观论甚嚣尘上,作品好或不好我懒得和你掰扯,但这三观不正,我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强烈谴责。
梅雪峰老师早早说了,谈艺术的三观是很无聊的……真正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一本道德手册,一份道德指南,一张三好学生奖状,一枚五好市民勋章。
所以,从三观的角度去评论三观有点稀碎的《悲伤的事》实在有点岂有此理,毕竟爱情电影嘛,不作怎么行。
只是这片子实在是作得让人……匪夷所思。
你能想象一对同居了十几年的单身男女只是挚友的关系?
强调一下哈,他俩睡一张床的。
你能想象男主为了悄无声息离开女主的世界,为了临死之前能看到女主和前文提到的好医生在一起,先是找人搜集好医生未婚妻的黑料,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未婚妻主动向医生提分手?
你能想象女主为了默默成全男主的心愿,接近医生,和医生在一起,快速结婚?
男主一心向往孤独去死,不希望打扰女主生活。
女主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男主能够安心。
但女主后头又是一通操作,离开医生,回到濒死的男主身边,男主也是欣然和女主共同度过了自己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
所以……这俩人折腾这么多是干啥???
未婚妻:???
更奇葩的是,女主还tm殉情了。
医生:WTF???
你能想象癌症末期的男主,依旧一头浓密的渣男锡纸烫吗?
这年头得癌症都不化疗吗?
医学界:???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应该就得换个名字——《事儿逼拆婚记》。
医生和他的未婚妻是多倒霉摊上这俩事儿逼《悲伤的事》让我想起《海王》中的那个弟弟。
老师背叛,未婚妻出轨,老妈偏心——想和哥哥讨个公道,奈何老哥还有挂——和医生的遭遇多像啊,不要太惨。
更惨的是,一个成了英雄诞生的背景板,一个是伟大爱情的垫脚石——气得我只想丢掉爆米花,编剧你还能再过分点吗?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要做个主角,否则你的那屁大点的情绪,根本没人关心的。
啊呸。
今夜我们都是医生公众号:我是尾号2473
我给五星。
导演里边的细节推动不必多说,电影周边,原创歌曲,导演操刀歌词,死亡与期限的艺术展真的很吸引人。
这年头还有人肯讲殉情的故事,殉情本来就有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家人也很倒霉,罗密欧与朱丽叶对于家人也是很大的打击,只是大家不会太注意那些,而现在大家只在乎牙医,终究是爱情贬值了。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当知道大体情节后,我还愿意一次次翻阅,只能是细腻的表演细节。
k和cream的谈话,k的声音,cream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以及轻啄充满试探的吻。
k被拍摄,情绪被闪光灯照的晃不开眼有点不舒服以至于情绪不好“我就是个烂人,我就是自私啊。
”那些真实的感觉最后一张合照也很感人,刘以豪的眼睛好漂亮。
这个被嘲笑的爱情故事一段爱情会变老会失去,人生太长,爱情啊,有太多意外结局,死是最安全的保鲜方式。
如果我们注定不能天长地久,你和我,只能活一个。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改编自十年前的一部同名韩国电影,讲述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情悲剧:男主角张哲凯因患绝症,为心爱的女孩宋媛媛精心安排了一段恋情,结婚后剧情直转而下,原来宋媛媛早已知道内情,为了不让张哲凯担心才选择与人结婚,最后又在张哲凯病危时回到他身边,并在他死后殉情。
仅仅看剧情,狗血程度喷涌而出,什么绝症啊、什么殉情啊。
不过试问一下,韩国爱情电影哪有不狗血的?
恐怕很少吧。
但能把所谓“韩剧三件套”的“车祸、癌症、还治不好”全在一部电影里给你配齐了,还是有点厉害的。
张哲凯在16岁时父亲因白血病去世,母亲知道他也有白血病便离开了他(这算哪门子母亲,我想象不出中国母亲会做出这种事情),张哲凯一个人孤独生活,后来遇到了同样年龄的宋媛媛。
宋媛媛也有悲催往事,父母和妹妹也在她16岁时(时间上这么凑巧吗?
)因为车祸全都身亡了。
张哲凯有癌症还治不好,宋媛媛父母车祸双亡,可真把“韩剧三件套”给整齐了。
这还算好,更加狗血的是剧情之后的发展逻辑。
张哲凯眼看自己就要挂了,为了让宋媛媛有幸福的未来,刻意不向宋媛媛表露自己的爱意,唆使宋媛媛找个好男人嫁了,女主一“赌气”之下竟然真找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医生,要挖墙脚、当小三。
张哲凯知道后,开心得不得了,专门偷拍女二的婚外情,以匿名信的方式寄给医生,还屁颠颠跑去找女二,给她钱让他和医生结束关系(???
),甚至拿自己的绝症要挟对方。
最后医生和女二关系成功破裂,和女主步入婚姻殿堂。
此时剧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原来女主早就知道男主得了绝症,但像男主一样为对方考虑一直隐瞒着。
为了让男主最后能安心离开,她假装喜欢上别人,抢人家的老公,还顺利上位。
最后见男主真的不行了,又情感发现,跑回来陪他一起殉情。
整个故事就在狗血到不能再狗血的泥潭里挣扎。
试问,那位温顺纯良的男二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被你们两个作天作地的妖孽这样整?
你们两个作死的人相互折磨就好了,干嘛还要硬生生拆散人家鸳鸯情侣!
整个故事建立在爱是为对方考虑这个奇怪逻辑上:为了让对方幸福,甘愿自我牺牲。
真是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两个人既然相爱了,到底有什么不能说的,一定要藏着掖着,还美其名曰为对方考虑,实际上不正是懦弱和自私吗?
都快死了的人还要假装纯洁,不就简单表个白嘛,闭了眼睛都没说出口不会留下遗憾吗?
想过没有你死了后给对方留下的不是幸福,而是无尽的伤痛。
而且从人之常情来说,活了三十年都没打上一炮就离世,不会很可惜吗?
剧情不可信也就算了,细节也经不起推敲。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张哲凯和宋媛媛在16岁相识后开始同居,不是作为恋人、而是朋友睡一张床,结果一睡就是十几年,然后只接过一次吻,从没发生肉体关系。
你唬谁呢?
人可是情感动物,同床共眠十几年不会发生关系?
哪个男人能抗拒肉体的诱惑,除非生下来生理就有问题,要么就是兄妹喽,不然实在无法让人相信男女关系能纯洁到这种地步。
还有男主查出白血病后又生活了十几年,没有家人,只靠唱片制作人的职业养活自己。
请问他靠什么治病?
白血病不是小病吧,花费可不浅呢,就他一个人能承担得起吗?
仅从居家环境来看,那可是相当优渥的。
整部电影简直是为了构造遗憾而遗憾,目的就是让观众硬生生憋出眼泪。
作为常人,我实在无法理解支撑电影剧情的逻辑,无法对狗血从头洒到尾的情节产生共情,若不是人畜无害的陈意涵演得实在太好了,结尾又着实太惹人怜爱了,我才不会哭呢。
作为堂堂五尺男儿,难道会为小情小调落泪,不可能的,决绝如此。
倒是电影中不少不合逻辑的地方,让人看了只想愉快地发笑,笑着笑着泪水就出来了,因为实在太让人无法理解了。
所以不是看哭啊,是笑哭的。
最后贴条网友的犀利评论——“回应海报的观影提示:不用带纸巾,带手机就行。
”不过我想评论者肯定是男网友,女观众们还是需要事先准备一些纸巾,保不准你到时会哭。
男观众们也希望贴心点,提前为女朋友准备好纸巾。
既然海报都给出提示了,电影院难道不应该给每位观众准备纸巾吗?
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吧。
电影院不贴心就算了,男同胞们也能不贴心吗?
女朋友哭了,你一个人在旁傻愣着,不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吗?
所以,聪明点,别像张哲凯那样把爱情拱手让人,把握住机会。
我们导演,传递好内容的爱与美(Wechat ID :We-Director)你能想到的最悲伤的爱情是什么?
是我一直陪伴着你,却始终不能说出我爱你?
还是我爱你,却不得不把你亲手交到别人手中?
也许是最孤独的时候,我们相互陪伴,本以为可以就此走过终生,却不得不中途道声再见。
而这些,都发生在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
影片集中了车祸癌症死亡这三大韩剧要素,还有明明相爱却说不出口的爱情,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台湾上映后九天内票房就迅速过亿。
对这部电影最多的评价,就是哭掉了多少包纸巾,连宣传文案都写着“唯一的观影提示是带足纸巾”,无疑是一颗重磅的催泪弹。
尽管引发了观看热潮,但影片豆瓣评分却从6.3分跌落到5.2分,口碑一路下滑,而影片中的“三观”也引发热议。
影片实际上是改编自2009年的韩国同名电影,与台版不同,韩版豆瓣评分稳定在7.7分,还是和《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假如爱有天意》、《雏菊》等影片一样,是备受观众推崇的韩国爱情电影。
两部影片内容完全一致,但是在剧情展开和风格气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影片讲述了一个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故事。
身患绝症的男主爱着女主,却无法说出口,即使刚刚说出口“我喜欢你”,但是下一秒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找一个好男人嫁了”。
有一天,女主喜欢上了一个牙医,可是牙医已经订婚了。
为了让女主顺利和牙医在一起,男主拍摄下牙医未婚妻出轨的照片,牙医和未婚妻就此分手。
而男主在婚礼上,亲手将女主交给牙医。
可是实际上,女主一直喜欢着男主,她假意声称自己喜欢牙医,只是为了实现男主让自己嫁给一个好男人的愿望。
当男主死后,悲痛的女主也殉情自杀。
故事本身很“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观众诟病其中的价值观。
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而女主明知牙医已经订婚却还是追求,最过分的是,女主和牙医结婚后,却和男主一起殉情而死。
如何把这些地方通过戏剧性方式合理化,使观众移情于男女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韩版中,导演通过视角的转换,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影片的前70分钟,观众始终跟随男主视角观看故事,这一视角下,导演故意模糊了女主的情感倾向,观众会和男主一样误以为女主真的爱上了牙医。
于是,观众就会移情于男主,为男主无法言说的爱而难过,因此男主拆散牙医和未婚妻的行为反而使观众觉得伟大和心酸。
而在结尾处的20分钟,视角转换到女主身上,原来女主早就知道男主身患重病,而之前的每一次云淡风轻,每一处笑容灿烂,隐藏起来的都是巨大的悲伤,女主一直爱着男主,只是怕说出我爱你,下一秒就会泣不成声。
后二十分钟的揭秘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感,之前男主承受的悲伤,此时双倍放大,观众又再次移情于女主,两人因为死亡阻隔的无望爱情彻底打动了观众。
这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弥补了价值观上的危险。
而台版虽然也采用了类似结构,结尾处也有女主视角的讲述,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将男女主的情感说的太过明显,女主的情感倾向不再模糊,因此影片结尾处女主解密的冲击感就会大大减弱。
而最重要的一点,原版中结尾处理地干净利落,当通过女主视角还原真相后,以牙医去祭奠男女主二人的镜头作为结束,于是情感密度就会极大提升。
但是在台版中,结尾处的情绪处理却太过漫长,真相还原后,还加了牙医和未婚妻的戏份,以及女主再次找到男主,两人相偎离开的戏份,这种时间长度令情感稀释,而且把一切都说的太过明白,反而失去了让人回味的空间。
除了生死相隔的爱情,“陪伴和孤独”同样也是影片的核心。
女主16岁时,父母和妹妹车祸身亡;而男主则父亲去世,还被母亲抛弃,两个孤独的人开始了彼此的陪伴。
这种陪伴感难以通过具体的剧情呈现,于是细节的处理就尤为重要,韩版中就充满了丰富的细节。
男主刷牙的镜头多次出现,而之后男主说,婚姻就像牙刷柄,因为上面会挂着两只牙刷,生活感立刻展现。
此外,女主始终拿着录音机,录下男主说的话,男主离开后,录音机里的声音就成了唯一的陪伴。
但是在台湾版中,细节的呈现却大大削弱了。
刷牙的镜头出现了一次,之后却没有与之呼应的台词,从而丧失了作用。
而录音机,仅在结尾处女主向牙医解释时突兀地出现。
“陪伴”的主题,只通过是“永远”还是“下辈子”的歌词修改讨论,概念性地呈现了出来。
风格气质上,韩版更为文艺内敛,那句“如果爱要说出口,那么哑巴怎么相爱”的经典台词,将“我爱你,却不能告诉你”的酸楚表达到了极致;而台湾版则幽默清新,前半部分加入了不少搞笑的镜头,虽然后半部分仍然令不少观众掉下眼泪,但是在细节呈现、情绪累积上,却是远远落后于韩版。
台湾青春爱情电影一直是两岸三地的标杆,《蓝色大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等独特清新,讲述青春的萌动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鲜明标识,而这部翻拍电影本可以比简单的剧情复制做得更出色,融入更多具有台湾电影的特色元素,演绎出新意。
林孝谦,台湾新生代导演,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传播学研究所。
2005年执导短片《自由大道》荣获台湾最重要独立影片奖项-金穗奖首奖,并同时获得最佳剪辑。
其首部35mm剧情长片《街角的小王子》即表现对感情的细腻描写,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疗愈系导演。
近年来,林孝谦凭借着丰沛的创作能量以及独特的人文背景,其作品分别入选了东京影展创投、釜山亚洲电影学院、金马奖创投、以及北京青年导演论坛,为台湾备受期待的新生代导演之一。
在拍摄电影作品的同时,林孝谦亦是台湾著名MV导演,曾为陈姗妮、宝岛歌舞、黄建为、小百合等知名歌手与乐队拍摄音乐MV。
代表作品:《情色小说》《五星级鱼干》《你照亮我星球》《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每周二、四、五、六、日更新关注【我们导演】不迷路
男女主是两个孤儿,虽然都是孤儿但是性格却不一样,男主沉郁 独来独往,女主阳光 活泼开朗,两个孤独的人成为了相依为命好朋友 更是亲人!!
理所当然的以为会在一起 可是男主却患有先天性白血病,他爱她,所以更不想她孤独的一个人 瞒着她 想让她找到一个可以照顾好她的人,但其实女主早就知道他的病,因为她爱他,装作活成他期待的样子。
两人都因为爱对方 互相替对方着想 真的很悲伤
不喜欢这样的爱情,至少这种爱情不值得被歌颂,记得以前看泰坦尼克号,清楚里面的杰克与露丝跨越了阶级的恋爱。
梁祝里面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婚姻自由双双殉情。
这种打着真爱的幌子去利用和伤害别人,不值得。
为了所谓的真爱让男二先被绿,又丧偶。
可曾考虑过男二的感受?
爱情可以自私,但请不要以伤害为前提去实现你们自私的爱。
再说女二,我知道她很洒脱,敢爱敢恨,可是她的洒脱背后又有多少男人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可悲的不是两个人为爱情殉情,是一个人喜欢着另一个人,最后那个人总于和你结婚了却告诉你我放不下前任。。
婚姻岂是儿戏,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
既然没有一起白头到老的意愿,为何不一开始说得明明白白,演个戏就行。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不管怎么去爱,都不要去影响其它人的辛福,这样的爱情是扭曲变形的。
感情中最痛苦的就是付出的那一方,你用了浑身解数去打动另一个人,可是那个人却说我喜欢前任,我忘不了他,因为爱情是没有原因的。
然后你得收起悲伤,装着大度的样子说你去吧,祝你辛福。
可是,这个人真的不痛苦吗?
他得接受不能喜欢你的事实,然后慢慢的忘掉那个人。
这个过程痛苦不?
如果早点说出来,长痛不如短痛。
最后却落得个两败俱伤,所以说现如今有很多人利用着这种爱情,发展着备胎,这样受伤的人会越来越多,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爱情!
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见到各位的回复很是欣慰,身为爱电影的影迷又写了一篇2千万元制作的不及格故事,恭喜取得好票房突破3亿元请问豆瓣啥时候可以打负分呢?
那些打5星的评评语,好明显呀,都是统一免费看片被要求打5分的吗?
记得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的,多数是获过奖,或者取得什么荣誉,得到业内一致好评认同的,才在内地上映。
实力证明过自己有才华的导演,数数还是那些导演前辈和近几年来的电影《那些年》《少女时代》《大佛》《血观音》《再见瓦城》《谁先爱上他》等等,没对比真的就没有伤害,导演、编剧有没有才华,一目了然。
看过韩版《悲伤》,太旧的爱情,好奇台版的改编会有什么新视角。
韩版娓娓道来,一步一步带着观众,倒叙随着两人的为爱隐忍的悲伤情感陷入漩涡,各主演们均以自己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成全对方,细节拍得细腻,节奏掌控的很好。
可台版的改编,我咧个天啊!
电影看得一脸尴尬!
请问编剧是不是觉得自己将剧本,改编解构得老厉害了,爱情里是可以不讲道理的,但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添加的人设立不住,还破坏掉原本两个可怜的男女主人设,变成两自私鬼,更不提行为动机了,叙事不合逻辑,生硬的转折,尴尬的台词,观点空洞肤浅,剧情缝缝补补变成狗血,期间翻了几次白眼,「人一旦陷入了爱情,就很难逃脱出来」拜托!
时下连16岁的年轻男女们,都知爱情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别给年轻人瞎传递这种幼稚过时的观点参考。
最后强行煽情悲伤,哦不!
是恶意煽情催泪,全靠陈意涵哭戏演得好,有被她的哭感动到,但绝不是被这部电影感动到,好吗!!!
最后殉情意图想上价值赞美他们的爱情,但你们的剧本却生生上演了一场一点也不值得被歌颂、三观错误的爱情,还不如直接照拍韩版得了。
请问导演是不是觉得自己拍了一部很特别的、非常不一样视角的爱情电影?
蒙太奇运用的也太差了吧,导演功底还不如刚毕业的。
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剧本,也不拦一下编剧,还达成一致拍完这电影。
三观问题,为了成全自己爱情的私念,拆散牺牲他人,把无辜的对方推向黑暗,这样是要显得你们拍的爱情独特很勇敢,别人不敢拍吗?
「人一旦习惯了孤独,那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啥!
导演平常是不看书的咩?
这样的观点低幼、完全谬论!
孤独是一种精神气,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的境界,与孤独相处享受孤独的,领悟到孤独中滋养萌芽出的那种爱,是大爱,爱自己才能懂得更好地爱别人。
可能吧,编剧和导演可能是不懂关于孤独还有这种更高境界的层面,才会浅止于孤独情绪表层,认为被爱冲昏头脑,就该被爱蒙蔽,不然电影也不会拍成这样。
好奇查一下导演,哇!
佩服!
过去还有一部车祸电影《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其他几部都是没听说过的台剧,好吧,事实证明导演也就如此水平…几年一直都毫无进步。
有些导演编剧,很执着,能力一部比一部进步,用票房或者奖项,证明了自己实力与才华;当然也有一些导演编剧也很执着,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向大众证明着自己没有实力也没有才华……某些导演们编剧们制片人们就别装睡了,别执着了,该醒的时候就醒吧。
看过韩版好奇台版,看完电影对于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件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情(T.T )不过没关系,作为观众应该宽容,好片差片都看,看了才能分的出 有多差和有多好。
但日后还是尽量少看差片(⊙x⊙)
什么时候三观成为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了?这片不算好,但问题也不是什么三观不三观的,现在道德帝真的是有点多。 耀莱慈云寺
虽然不太一样,但还是忍不住去想《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很流畅也很感动。喜欢陈意涵和A-Lin,她们总是这么可爱。要是有行定勋的视觉和留白,再加上为了之后的揭示在前面做好更完善的铺垫,影片也许可以再上一层楼。我还挺喜欢拍照那场戏,在一个模式化的故事里加入了一点思辨,算是提升了电影,那一段就好像是侯麦突然跑到台湾拍了一个爱情短片。这也标志着女摄影师这个角色完全是功能性的,为了塑造男主角的性格而存在,与主线故事的结合显得比较苍白。当然,牙医那个角色也没比她重要到哪儿去。
真的很感人,但男女主太自私了!
陳意涵的演技承擔了大部分觀眾的哭點,沒有她,沒有觀眾會哭,今年最矯情的電影無誤,但不得不說,有被感動到。
几个主角没有一个正常人,女主婊,男主丧,女二渣,唯一正常一点的就男二。我真的对电影的忍烂度是很高的,一般烂的电影,我都觉得看了都觉得还好吧能看,这部真的是太差了,三观是什么?对不起,这部没有。男女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你所做的无私关爱,对外人来说真的很不公平,超级膈应人好么,非要把男二作为两个人间的试金石,证明两个人情比金坚么?利用别人良心难道不会不安么,不,他们没有良心。
戲名是說男二的,全世界都在坑他
太悲了
情节老套,三观感人,为了自己爱的人,就可以随便牺牲别人的幸福吗?牙医才是最惨的那个好吧!
如果爱情可以解释,这世界上就没有人为此痛苦了。
一星大发,一星鬼鬼,水到这样的评分我真的尽力了。原作的点在于男女主除了对方一无所有的相依为命,一个懂对方没了自己会活不下去,才想尽办法帮她找新的寄托;一个懂对方不完成这个心愿就连死都不会安宁,所以选择陪他演戏。可惜剧本不仅改得烂,就连导演卡司都全被碾压。以及所有恨不得用旁白讲完整个故事的电影都是耍流氓。
台式卖萌自我吐槽,“永远”不如“下辈子”,宵夜泡面说不出的话,埋得太深捞不上来;0.5次亲友情,互相成全互相出卖后变成了不讲道理的爱情,扑街了吧,一起去死吧……狗血套路但不让人讨厌,两主角都挺可爱
我一直以为女主和男主是以情侣的身份同居 结果不是
年度最烂电影!左边坐着俩哥们,其中一个还已经看过一遍了,然后开场就打呼噜,睡到结束开灯。右边一个锡纸烫精神小伙带着他那脸比贞子还白的女朋友依偎在一起,看着看着,那个女的竟然有节奏的哭了起来!我当时就喊了一声:“卧槽”,还真有人会哭啊?我想这种观影体验也是十分的奇妙了,呼噜声与哭泣声交相呼应,此起彼伏,太炸了!第一次看电影看到头痛。剧情方面,已经毁三观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了,极尽烂俗狗血之能事,就连前任3都不敢像你这样拍啊。我朋友圈里看哭的那些小姑娘,我们互删吧,真的打扰了,你们眼中的爱情真的是太可怕了。口区。
诚然,影片表达出的为了悲伤而强行遗憾的感情观不敢苟同,但演员啦配乐啦什么的都很不错。传统台湾爱情故事片还真蛮好看的。。。
男一悲伤,女一更悲伤,男二比悲伤更悲伤。
渣男渣女一堆的故事,有点毁三观,爱情不是任何伤害别人的借口
??牙医太惨。。。我选吉哥!陈意涵真好看啊 不懂这片怎么卖到全台湾第一, 跟战狼卖第一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
飞机电影。。还要哭
不错啊。明朗轻快。 豆友们观影水平真高。对了,什么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