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美子不必迎合那个社会的标准去生活,但同样对等的,不被社会和周遭人认同的时候,她也该有足够的觉悟去做好准备;可以把“寻找宝藏”作为梦想,但,难道不应该是做好工作、攒够路费去做这件事么?
盗用公司信用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错的吧?
无论给这样的人套上多么“光芒万丈”的“在“追梦人”的外衣,都无法掩盖她自己亲手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事实。
每一个与她相遇的人,都不欠她什么,她也从未真的打开内心与这些人平等的交流,而只是偏执的希望外面所有的人和事都主动理解认同自己、并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梦想”,这,并不是孩童般的“天真”,只不过是一个成年人的“自私、自我中心”。
在久美子生存的那片土地上,肯定不止一个人有类似她的际遇,也一定有无数比她更困顿的人在苦苦挣扎,可,依旧可以看到很多人以积极许多的方式“自救、自渡”,人世苦海,哪一个不是苦苦挣扎、哭哭笑笑里自我救赎?
有梦想的人很多,但通往梦想的自我之路上如果满是谎言欺骗和以损害侵占他人为手段,那,这样的所谓“梦想家”,全世界各大监狱重刑犯里有许多好不啦?
还用单独拍部片子来致敬?
看完这部片子,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心疼她的际遇、却并不认同她的“选择”。
是的,她选的路,就是“物竞天择”规范下,必然的一条路。
没什么好唏嘘的,试想一下,大草原上一只狮子天天不捕猎、梦想就是“找到堆满羚羊斑马肉的那个地方”,这只狮子大概率也是要死在寻找“肉堆”的路上的。
这只狮子,必须死,并且,个人以为,没啥好拿来歌颂的,真的,否则,对那些好好打猎、并最终实现“肉肉自由”的其他大猫来说,就是最大的嘲讽。
小红帽不采花,不卖火柴,不看外婆,不被吃。
小红帽是一件鲜红的连帽卫衣,套在久美子的身上,盖着她的头。
久美子变成了一道风景线,在灰暗的东京尚显不起眼,在白茫茫的明尼苏达倒是很扎眼,从被忽视变成了被帮助,但这不重要。
在红卫衣之上,她还披了极具民族风情的彩色大披肩,在沉闷清冷的异国雪域行走,像一尊飘浮的妖怪,露出冻红的脸蛋,紧抱着放不下的执念,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孤注一掷的希望,一种妄想,人们纷纷评论,朝着自己的理想之地走啊走。
久美子相信自己相信的。
你相信什么呢?
会和喜欢的人结婚,工作会有点成就,会有的,你觉得,久美子也觉得,会有的,那宝藏。
她有端端正正的笔记本标注宝藏细节,这是功课与计划,她把《冰血暴》的录像带看烂了,这是努力与恒心。
一些人的理想破灭了被嘲笑,一些人的幻想实现了被尊崇。
久美子相信自己相信的。
她的生活里没别人,没其他事,她决定相信宝藏,相信自己会拥抱一大堆纸币,相信自己会变得有钱,住大房子,不用工作,不再喂兔子泡面,会变得幸福。
幸福是不需要别人的,这才是为什么幸福值得追求,在久美子这类人的心中认为。
避开朋友,丢掉公司,躲躲躲,躲得全身神清气爽。
不对,还剩个母亲,我曾经在她的肚子里,我被从她身体里拿出来,我曾浸在她的血里,她曾密不透风地罩住我。
然而只有宝藏值得相信。
母亲最后丢给我的还是劈头盖脸的指责,是我撒谎了,可撒谎的宝贝也应该被爱的。
最后的牵挂也甩下了,谁甩谁的不重要,我的宝藏最重要。
还需要最后一声发令枪,我就可以全力奔跑了。
久美子给了警察一个卒不及防的吻,滚圆的眼珠转个不停,像是在观察一只实验体,要从里到外,捕捉他的所有反应。
久美子知道,吻是会显现真相的。
不牢靠的东西在这一吻之下就会破灭,警察本来就是不牢靠的,他也是认为我在妄想的那一类人,久美子的吻是为理解自己的人准备的。
砰,久美子开始拼命奔跑。
人们寻死也爱扎堆,港汇的护栏加的老高,青原木树海空地应该还足,有着千年大树的庇护,倒也能瞑目安息。
久美子一头栽进荒芜雪海,与其说是抱着一死的决心前往寻宝,不如说是抱着寻宝的理想寻求一死。
在风雪肆虐的晚上,久美子长出了第三只眼睛。
她原有的两只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在变僵硬,能看到眼前阴霾一片,能看到生命在流走,她明白,从奔下出租车的那一刻就隐约明白,也许从出租车驶进荒芜之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明白。
但第三只眼看到的是另一回事。
它看到了自由可能性,这幅烂身体终于可以扔了,不费吹灰之力脸上就自带完美妆容,千思万念的奇迹就端坐在面前,几步小跑,伸手一挖,奇迹来了,钱,爱,欲望,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在这里,拦也拦不住的超我砸来了。
久美子呀,你就此永生,在电影画面的最后一格,笑得最灿烂的时候。
像我们这样懦弱的没有勇气去跌进自己幻想的人,会好好记住你的。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顺手拿了张介绍,上面有导演编剧访谈,顺手简略翻译一点儿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以供参考呗。
1)导演认为旧时的“寻宝”概念很奇妙,尤其是“旅行去到新大陆寻找传说中的宝藏”这种。
所以他们把这种复古的概念与现代设定结合。
这是现代版本的叙事,因为不同的是,再没有口口相传的神秘民间传说,现代社会中没有秘密。
本片有点儿类似都市传说,还有一定的寓言意味。
2)导演表示本片的主题是孤独、孤立与自我实现——而这些都是普世的。
影片中Kumiko所经历的每一件人事都决定着她最后的结局。
3)记者:为什么Kumiko和其他人的交流那么少?
编剧:角色生活空间的设定,以及她如何与其互动,已经足够说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需要她向其他角色吐露心声。
这样的表现方式更自然。
4)记者:你们对于孤独这个母题的兴趣从何而来?
编剧:人如何处理“独立”和“孤独”这两个概念很有意思。
有人可以很强势,有人可以很荒谬,有时他们会封闭自己,而有时则打开自己。
导演:我们试图把电影控制在幽默与忧郁之间。
编剧:它有一点儿悲伤,有一点儿诡异,还有一点儿搞笑。
--自己随想分割线--很明显,本片结尾是个幻想。
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的YY。
幻想片段很华彩,音乐和pillow shots配合得当,fairy tale的感觉强烈。
还有Kumiko红润的脸色与出现的兔子君,都是很明显的暗示啦。
童谣般的片尾曲也刚刚好。
既然具备寓言特质,那么“宝藏”这个概念很可能是个隐喻、虚指。
比如说,理解为:实指一切不为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人生目标。
菊地凛子的表演当然也是亮点,神经质的眼神和微妙的反应迟钝很有意思,且制造了很多笑点。
日本那块儿孤独感的营造不错,相信有独自在大城市生活经验的观众会有同感。
去中餐馆那段,除了搞笑之外,还微妙地讽刺了西方中心论下对于东方的看法,不管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就是“otherness”和“exotic”。
三观太正的,不适合看本片。
与其说女主角久美子性格阴郁智/情商低,不如说她是集各种被主流价值观否定的特征于一体的象征性角色。
这个角色不是指某一类人,而是所有人的个性投射。
在这个投射出的角色身上能看到每个人自己的影子。
她像一面镜子,反衬出电影中所有与她有过接触的人的形象。
她与社会脱离,亲情淡薄,大龄未婚,身份低微,社交恐惧,个性阴暗,唯一的精神支柱是自己幻想中的宝藏,为此不惜孤注一掷。
她是现代的探险家,一个与社会对她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悲剧命运角色。
虽然并没有什么过错,但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已经让她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地。
她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就如同她在美国的寻宝旅程一样,笨拙可笑,又让人觉得充满心酸。
她没有遵守既定的规则,穿着褴褛的服装,对外形毫不在意,不在乎他人看法,不强颜欢笑,只是孤独地生活在东京一个小公寓里,又来到明尼苏达州的冰天雪地中,寻找着可笑的宝藏。
她为了自己的目标,吃尽苦头,同时忍受着周围人们的不理解,这些都没有动摇她的信念。
这跟传说中的英雄何其相似。
明明道路满是荆棘,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家人和一切,做各种不可理喻的事情,去自寻死路。
当然传说中的英雄最后杀死了恶龙,统领了王国,得到了宝藏。
久美子并不像孤独的英雄,大概是因为她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屠龙宝刀,却还要自不量力,当一个异类走上艰难的路,让她显得尴尬又滑稽。
她碰到好心的老太太收留,这个老太太无视她的要求,径自说要带她去自己觉得好玩的商场,这跟她母亲的独断专横如出一辙,她敏感地发现了,没有犹豫,没有贪恋温暖和享受,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连夜逃走。
她碰到了好心的警察,带她吃饭买衣服,让她换掉破毯子,穿上保暖的新鞋,还耐心给她解释这只是她的幻想,电影里的宝藏都是假的,最后她还是逃走了,就像她从咖啡厅逃走一样。
警察跟她的朋友一样,是个好心肠的正常人,希望能带她回到正常的普通人的道路上,他们都不能理解她,没有办法加入她的旅程,只有跟他们再见。
这些人象征着人生中的诱惑,她有很多机会重新来过,放弃自己的目标,享受普通人快乐的日常,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
她所追求的东西,是象征意义上的宝藏,她从头至尾都没有动摇过自己追寻的意志和信念。
所有看起来不自量力、心怀信念和幻想、不顾他人眼光、用不合常理的方式生活过的人,在普通人眼中就像久美子一样尴尬笨拙可笑。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每个人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到,而不是被灌输的关于正常和理智的定义,都不应该被嘲笑。
“我并不仅仅在寻求“结果”...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甚至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我认为重要的是“寻求真实的意志”!
只要有了这种向真实前进的意志,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终于会达到目标的,因为我仍在继续前进...这是不会错的。
”——《JOJO》雪地中的久美子,抱着失而复得的兔子,提着挖出的宝箱,永远行走在地平线上。
奇特的是,这么好的片居然是搜恐怖片搜出来的。
看的时候瞧不起久美子的偏执傻气,但想想自己又好到哪去?
至少她可以无知无畏吧……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更真实,有松子这样遭遇的毕竟少之又少,而久美子这样悲催的女主在现实中还蛮多的。
大龄剩女,无法适应主流社会,与母亲无法沟通,可也没有朋友爱人,心灵上只有母亲可以依赖,在我们看来,久美子很可悲,她被电影Fargo那讽刺的开头“This is based on a true story”所骗,追逐着梦幻泡影。
但对久美子来说这样的死就是happy ending,因为她死在自己美梦里,有几个人能带着这样的满足死去?
去找OST了
我那奉为信念为之拼命的目标,对于我来说真的存在找到那个宝藏的可能性吗?
但我不管也不想管别人怎么对我说什么,我就是要坚持去找我的宝藏,死也要死在寻找我的宝藏的路上。
16年8月4日看了这个电影,只觉得可笑可悲可怜,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可笑可悲可怜的人呢,谁又不是呢。
我说她疯了,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她固执地以为终归到达的。
我他妈又何尝不是在走一条不归路呢?
我他妈又何尝不是已经出发无法回头了呢。
久美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孤独的都市传说。
久美子29岁,貌不惊人,一个人住,做一份卑微的工作,跟同事们合不来,跟母亲沟通不畅,被上司蔑视,被后辈替代,可以说,这个世界没有哪个两条腿的生物需要她。
兔子文象是她的宠物,她给文象提供饮食和生活空间,文象,大概是世界上唯一需要久美子的生物。
久美子其实就是看片的很多人自己。
从天真而雄心勃勃的孩童长成没用的成年人,是需要遇到很多挫折的,久美子是没用的成年人的缩影,说人没有理想就和咸鱼没什么区别,现实里很多人做着有理想的咸鱼。
久美子不愿意做有理想的咸鱼,做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说久美子是人为财死也不完全对,寻宝就是她的理想。
这个理想在旁人想来不可理解,于久美子却无上重要。
为了实现理想,久美子去图书馆偷书、拿走公司的信用卡、抛弃文象。
久美子拿着公司的信用卡到美国以后,信用卡才被冻结,还惊动了美子的母亲,像不像孔乙己,被记挂是因为信用卡,在公司看来,久美子远没有她拿走的信用卡重要;抛弃文象的时候,久美子哭了,文象是唯一需要她的生物,离开文象,她似乎与这个世界就没有瓜葛了;偷书的时候,久美子对保安说“这是我的命运”,很多人也是很认命地奋斗耗尽自己,现实残酷到没有其他选项。
这不是鸡汤励志片,奇迹不会随便发生。
久美子笨拙地、狼狈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一次次斩断这个世界对她的挽留。
我注意到,在最后找到宝藏之前,久美子似乎没有化妆,在找到宝藏时似乎份外的美丽。
最后,久美子心满意足地抱着兔子拎着找到的宝藏在雪中远去,这就是她理想的实现,我想,如果有人发现她,一定会看到她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般的笑容。
亮点比方那卷乱了的磁带,地铁上放走兔子(回应科恩兄弟的猫?
),那身棉被让人想到古代的贵族。
可除了主角之外的人物情形太典型了。
其实Fargo中的明尼苏达人更“典型”,可因为夸张,反而不觉得生硬。
在这里坐实了,却显得简单化。
母亲也是,像纸板人。
或许这就是久美子心中荒凉的世界?
从没想到铲雪机能有这等浪漫的出场。
最近看的感觉不错的电影。
不过貌似评价并不高。
我看了心里有点不好受,大概引起了些共鸣吧。
一个不合群的人,心里惦记着不切实际的目标,最后为了这个目标牺牲了自己。
其实我不觉得是这样,毕竟没有人会吧宝藏随便告诉别人。
她却从不掩饰,其实她的内心也知道这不是真的,只是麻醉自己让自己脱离这个真实肮脏的社会。
那一夜她冻死在fargo的冰雪天里。
我知道她不会找到的,毕竟fargo电视剧版里那个钱箱已经被胖老板拿走了。
结局就像她弥留前做的一个梦,她就像卖火柴的小姑娘在梦里冻死应了那句不作不会死的话,她做了一些选择,引导了最后的结局。
这个电影不知道是鼓励我们去追一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
还是警告我们不要妄想,要循规蹈矩,起码你还活着。
在久美子选择的时候她选了如果得不到更多就抛掉,你们日常越怎么样我越要跟你对着干,反而还要凸显出自己更厉害。
人们走A路,她就要走B路,还企图走在大家的前面。
其实不是做不到,就是真的很艰辛才能做到。
反而久美子是个不负责很容易甩了不做的人。
她怎么能做到呢?
老板每次叫她去办公室,我以为她都要失业了。
但是老板依旧嘱咐她做很可靠的工作。
觉得老板也是一次次再给她机会。
她却刷着老板卡去了美国!!!
她在跟人交流方面很不咋,大家友好的对她,她也会觉得不喜欢,觉得那里面充满了束缚和恶意。
所以她对着小孩坐着,眼里充满了恐惧,吓得撒腿就跑。
她那个带着孩子的朋友反而开朗的不行。
对着她这样一个闷闷的人也觉得见到你真的很高兴,我们去咖啡馆一下叙叙旧。
隐约觉得久美子之前并不是那么闷那么不爱笑。
也许是独居久了出了问题。
孤独就像一个小怪兽,天天都在蚕食你的心灵。
正在孤独的人要小心了多跟朋友和父母聊聊天吧
不喜欢的故事
”世界那么大,她想去挖挖。“看了这个评论迷之感动就去看的这片,以为会是热爱《Fargo》的影迷治愈系,结果却是一个悲伤的真实故事,我所看到的久美子是心中仍有宝藏的人,之不过这宝藏被埋在黑暗中无人挖掘。。。ps:和Fargo照应的那些镜头有些戏谑
弱智少女想不劳而获的故事
百忍成金的意念,视归如死的孤独。奇妙的观影经历,有幸看过《Fargo》所以知道真实与幻想的界限在哪,虽说是致敬科恩,但更带有佩恩“孤独角落”的影子。所谓宝藏的藏身之所一定埋在人心里内片神圣的精神之地,希望也一定安放在内片纯净的灵魂雪原,冷酷的世界尽头缓缓流露出静谧的诗意。惊喜之作。
长假漫漫,离乡离乡,皑皑白雪,有我宝藏!
3.5星,故事本身感覺很個人,而且非常地執迷不悟,雖然其中對於人生目標的看法讓我很有共鳴(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事實上並不應該等於自己的期望),不過還是太一廂情願,所以沒有特別被打動;倒是美術設計和攝影實在太美了,光看畫面也是十分享受的!
恕我直言 沙比么这不就是
Not fake, it's Real ! Not fake, it's Real ! Not fake, it's Real . 「你根本不可能明白這事有多重要。」| 20240116
某黑帮老大:我昨天埋的钱去哪了?真是一部超有趣的黑色幽默片。超有趣的一幕就在菊地凛子突吻美国大叔的一刻,宛如10年前的《通天塔》中少女菊地凛子突吻牙医大叔一样。内容概括如下:久美子不甘平庸生活,只身来到美国化身被褥侠,突破重重险阻挖到了宝藏,外加美国兔子一只,简直是美滋滋。
出发点似乎是偏执和妄想,放在日本社会大背景中中却又恰如其分。一个四面高墙下被堵住的人,钻出一个小洞,对自我实现的欲望井喷。不管追求的目标真与不真。
本來想說真是難看,只給打一星的,看到下面有個評論說背後有個真實故事,就給兩星了
20分钟删
哪怕最后只是虚构的幻想,对久美子来说也是圆满的吧。
片子不错,放进年度top10候选,日本部分的孤独感营造的相当棒。
现实和梦想都绝望了 也只能去死了
影片压抑孤独的情绪通过城市生活的落寞和寒冷无际的冰原环境相继传达出来。传说中的“宝藏”不仅是主角异想的金钱美梦,更是她摆脱内心孤寂和情感困境的一个出口。影片透过这样一个荒诞的真实故事,引导观众切实体会了解到一个“边缘”灵魂的逃脱意志和无声呐喊。结尾的孤独感更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基本无剧情可言…节奏拖沓,配乐和画风也不是喜欢的风格。结局更是一口老血喷出来。后半小时快进着看的。困了,困觉。
广州酒家那个人说我是中国人不会他吗日语的时候我已经报警了
背景交代不足 行为毫无支撑
都市传说,悲伤童话,有趣又哀伤,菊地凛子又美又萌得像兔子,全靠一人表演撑起,前半段拍对一成不变的焦虑,后半段像个极简主义的公路片,把美国拍得处处是好人,导演客串了个真·好人,理想化假结局的配乐摄影色彩真心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