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是个成功的漫画家,30多岁,单身,独居,没有什么社交,整日陪伴她的是一只名叫萨瓦的猫。
也许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不论这个女人有多么的成功,人们都会怜悯地叹一句:“到底还是单身呢。
”然后在各种舆论中给当事者制造压力。
片子里麻子的母亲,也婉转地在作品的庆功宴之后对她说,是时候找一个伴儿了。
当然,只是温和的,只是建议性质的。
麻子也曾有过可以谈婚论嫁的爱人(近藤先生),只不过麻子太专注于她做为漫画家的梦想,最终只是在多年后相见时互相淡然一笑,往事就灰飞烟灭而已——虽然是对的人,但不是对的时间。
现在麻子实现了梦想,但是萨瓦却死去了,麻子很孤独——萨瓦虽然是只猫,如果折算成人的寿命,萨瓦便比麻子年长——我们本是群居动物,所以会结婚生子结交朋友,如果缺失,那么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人都是会孤独的,这并不可耻,人类生来就带着这种面临孤独的烙印——麻子选择了萨瓦,但是她们没有相同的人生轨迹。
萨瓦死了,麻子很快有了咕咕,也是一只猫,上面有异常规整的虎皮般的灰色花纹。
咕咕的到来帮助麻子结识了青山,孤独的麻子终于在十多年后遇见了可以让她心动的人。
爱情也许还是有些玄妙的,单身的人们总是被询问“你为何总是单身”,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回答虽然很玄但正巧可以解释这种玄妙。
也许太久,太平静,难以有任何的涟漪;也许在这个时间有另一个需要全情投入的主题;也许那个人始终无法让你心门大开坦诚相对,……云云。
并不是总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只是心有所向。
麻子虽然孤独,但是她有只可爱的需要照顾的宠物,有个可以让她实现梦想的工作,这些满足感使她获得了内心的祥和,她便能一个人人静静生活。
青山在咕咕发情的时候出现。
咕咕后来被做了结扎手术。
而有趣的是麻子后来得的是卵巢癌,切去了子宫和卵巢。
青山亦不能和麻子走到永远,但是青山给麻子的人生带来了快乐。
年轻的青山就像另一个萨瓦和另一个近藤先生,青山需要回到家乡完成他母亲的遗愿,他有他的人生轨迹,注定和麻子的相互平行。
麻子得了癌症,但是她一天天的好起来,又完成了一部作品。
麻子身边总是充满了离去,她最喜爱的助手直美因为从小受到麻子作品的影响也励志成为一个绘画家因而去美国深造了。
这些并没有令麻子觉得悲伤,包括春天的时候青山也要离去的事实。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这已是奇迹,更何况那些人们带来的快乐,让人拥有的曾经幸福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因为这些,麻子才能坚强地面对生活中无法抗拒的突如其来,勇敢地继续走下去……生活没有所谓深奥的道理,它的种种让人走走停停,如此朴素平常,却又让人贪恋地想要活着。
电影里小时候的麻子骑着单车,穿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去买画笔画纸,当文具店的老板问麻子,你要花什么样的漫画啊?
麻子回答:我要画……带给人们幸福感的漫画。
那一瞬间,是很温暖的感觉。
成年后的麻子,当她在得知自己身患卵巢癌走向病房的路上,年轻的小护士一直很聒噪,她无法掩饰自己见到自己偶像的喜悦,一刻不停的像麻子表示崇敬之情,她说你的漫画真的带给人好多希望啊,好喜欢啊,麻子淡淡的说,漫画没有带给我什么好处。
那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寂寥之感。
一个以画出“为他人带来幸福感”的女漫画家,她已经年过不惑,但是,她自己的幸福感呢?
麻子一直给人淡淡的感觉。
有人说,养宠物什么的,也是因为寂寞吧。
在彻夜加班之后,有一个女孩在另一个房间瞅着她的背影,说了一句:再见。
在一起十五年,她也是不舍的,但是死神的命令,谁能不听从呢?
四十几岁的单身女人,为了一只猫,沦丧了生活,听起来还怪搞笑的。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于是也就有了咕咕。
咕咕像猫叔,一个巨大的包子脸。
为了追逐自己心仪的小白猫,所有的人都四散去寻找他,他呢,倒是一个人回到家里,睡得正酣,仿佛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这正是猫咪的个性,他是个天生卖萌装无辜的家伙,他从来不晓得什么是内疚或者是怎么样的取悦他人,他就是他,一直特立独行的猫,但是,就是这样的猫咪,才会让人爱啊。
说句实在话,整部电影,我并不清楚导演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所有的剧情都零散而不成体系,但是,日本吉祥寺惬意的民风,卖萌的小猫、坚强而且自我的女漫画家、一个游历到吉祥寺担任外教的外国人……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你一种淡淡的充实感,或许,这就是作者“带给人幸福感”的初衷使然吧。
爱情,乍现就凋落了。
麻子喜欢过的人,喜欢麻子的人,仿佛都变成了她灵感的来源,为了漫画,她一无所有,她真的幸福吗?
观众很难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当你走进家门,看到一只包子脸,无辜的迎接着你的到来。
good good,一切都好,她,应该也是幸福的吧。
人们的幸福总是和爱与被爱息息相关,莎娃也是幸福的,虽然她不无失落的说,你没有注意到我的老去。
麻子创作了另一部漫画,那部漫画里,一个孩子飞速的老去了,当他的老去速度超越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想,养猫的她最清楚。
也许,这就是漫画家麻子最寂寥的幸福吧。
虽然说以自己热爱之物为事业是件让人觉得快乐的事,但真的这么做了,闷头努力了好些年,回头看时发现自己的生活只剩下这样一个内容的时候,还是会失落的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这样的情况,可一旦不那么善于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容易就偏执了。
虽说偏执并非一定不好,但相比之下,可能会更容易寂寞吧。
一个人寂寞了,如果为了排解就开始养宠物,很可能从此就走上了不归路。
片中的那个漫画家就是类似上面这样的情况,养了十五年的猫突然死去了,徘徊在宠物店门口形单影只的她让人觉得格外的凄凉。
害怕表达自己的爱,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曾经陪伴自己的猫,使得她的交往变的异常困难。
然后又得了癌症,是切除器官后有可能治愈的那种,决定独自面对之后,尝到了来自朋友们的温暖。
总有这样的一种女人,虽然开朗但其实非常寂寞,一切事都默默的一肩扛起,虽然这是种让外人觉得非常舒服的性格,但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说,作为老婆的话,总会觉得太见外了吧。
不过其实人的问题都还是得自己去解决。
宠物的话,那些对人架起的心防只能在宠物面前卸下的寂寞的人,可能只会变得越来越寂寞吧。
看完此片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女人喜欢猫了,不仅是因为它们可爱。
Thanksgiving之后,整个学校的气氛变得很诡异,人人挂着一副不情愿的脸走来走去。
其实吧,连走来走去的人都寥寥无几。
跟教授预定好的时间appointment,竟然也会有“啊呀换一天吧我的work还没有做完”的情况。。。
拍肩拍肩。
教授们也是人,我原谅你了。
ついに说了这么多废话,别把重要的给忘了。
其实我还是一直很憧憬那样的生活。
「ググだって猫である」里面那样的,大岛弓子老师清淡素色的生活。
就在东京的某个角落里,开一家自己小小的studio。
养一只猫,有一群关心的人,做喜欢的事。
有赶稿时的充实和成就感,也有随意走走的空闲。
美丽的温暖的橙色的午后,邻里窄窄狭狭的街道。
一个人满溢的幸福感。
啊。。。
幸福。
幸せ什么的,都是英语里翻译不出的内容。
我果然还是喜欢一个人的吧。
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到餐馆用餐,一个人的window shopping,一个人在河堤上走来走去。。。
纯粹的无杂质的感受,不被控制干扰的体验。
多了一个人就多了不知道多少琐琐碎碎。
面倒くさいし。
你说我自私也好。
不过,也常常觉得自己的爱情机会为零。
日语里面有一个说法叫做重い。
沉重。
あの女は重い。
常常在美国也有这种感觉,哎呀妈呀认真你就输啦。。。
的感觉。
但遇到认真到可怕,赶都赶不走的重い男,确实也很累人。
Fuckin' creeper。
哎呀,说什么呢!
大家都这么忙,哪有时间恋爱啥的。
有人把婚姻当职业,有人把婚姻当义务,有人把婚姻当。。。
理所应当。
落到最后不甘寂寞了,父母亲大人下达指示了,再草草结婚的也大有人在么。
幸福根本就是靠不了别人的。
嗯。
男人什么的都是浮云。
我也曾经养过一只猫,我给他起名叫阿呆,因为我最喜欢小新上的阿呆,虽然时刻拽着一根鼻涕,所有的事也看似慢一拍,但是他总是最冷静,脑筋最好。
但是,猫呢,就像《波斯猫》的歌词一样,对你若即若离的。
由于住楼房,家里因为我要外出上学而下定了决心送给一个贮藏苹果的地方,让他在那里行使捉老鼠的天生使命。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后来,我们楼上有个样了两只大狗的人家,造成了诸多不便,成了爸妈的批判对象,我也就再也没有这个念头了。
沙巴,对于麻子而言,是什么呢?
是个伴。
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不想独自承受,总会要一个伴。
许多情况下,由自己的老婆或丈夫承担了这一使命。
但是,麻子太害羞了,明明自己也喜欢近藤,但是却表现为拒绝。
可能和我一样有爱情恐惧症吧,我倒是能理解。
所以,沙巴这只灵性的小猫,陪伴着麻子度过了所有的欢乐与痛苦。
可是,原本以为世界不会改变的麻子,在沙巴去世后遭受了重创,虽然没有哭泣,这证明了她根本忘不了沙巴。
就算把咕咕领养,并且一切度过了那么长的时间。
只有真正的在死神的梦之后,在与沙巴交谈之后,沙巴让麻子领悟到,无论是自己的去世或者是生病的悲伤,都是在岁月中应当经历的,也会随着岁月而一点点的消失的。
这以后,咕咕才能真正的融入麻子的生活中吧!
直美太爱绘画了,所以选择离开,这与麻子是很像的。
在麻子的心目中,漫画就那样不知不觉变为了她生命的全部。
这是一种渴望吧!
咕咕是一只猫最近看的电影是这个。
42岁的小泉今日子有些老了,不是美人,却有种经历了岁月之后的可爱。
那样子天真的神情演出来,却是自然又淡静的。
猫咪很可爱。
无论是沙巴还是咕咕。
黄色的还是黑白相间的。
非常有灵气的小动物,毛绒绒窝成一团,心念一动便上树爬墙,自己溜到社区里的公园、商店街、或是城市里的大街小巷,然后在惊扰的大家满城奔走寻找它的时候再甩甩尾巴大摇大摆的回到家呼呼大睡。
年轻人也很可爱。
故意把制服裙子别的很高的高中女生,丸子头,逃课去听喜欢的小摇滚乐手的演唱,十几岁的清清爽爽的年纪,不化妆也是漂亮的一塌糊涂。
喜欢一个人就去追,无论人家有没有女朋友,做什么事情都仗着年轻而理直气壮,任性中因为也有善良的一面而让人怎样都无法去讨厌。
上野树里演的爱画画的年轻女孩,男朋友是玩摇滚的小帅哥。
可贵的是电影中把这段爱情塑造的非常单纯美好,没有通常和摇滚相关的糜烂与颓废,而只是两个年轻孩子的简简单单的爱情。
在同一间便当店打工,住在一起,认识相同的朋友,男孩子为女朋友做模特,女孩子去看男朋友的每一次小演出并且不顾旁人的眼光非常夸张的给对方打气,几个人聚会的时候便肆无忌惮的玩闹。
即使分手也是云淡风轻的,吵过架之后再原谅彼此。
然后笑一笑挥手再见。
非常普通的小爱情,爱上了,在一起了,然后分手了。
可是看起来却是有着真实的温暖与可爱。
加濑亮一直都不是英俊的男子。
在电影中说语调有点奇怪的,非常清楚干脆的日语。
一个医学院的研修生,二十末尾三十打头的样子,平时听摇滚也看漫画。
说话直接但却是很温柔的人。
电影中他和小岛的感情一直都是暧昧的,到最后也没有点明,或许就像是这个年纪,不再是十几二十的小孩子,爱与恨都要分的清清楚楚,拿刀子一定要画出血的分明。
也许是喜欢也许是爱,就这样默默守护着也不错。
最后面小岛在梦中和死神的对话也很有趣。
这个死神真可爱,长头发,看起来像极了六七十年代玩摇滚的嬉皮士。
还有那个安静的小咖啡馆,虽然摸不到,但是看得时候却觉得,那两杯咖啡一定是温暖香浓的不得了,就像是沙巴和小岛说的那些掏心掏肺却又极平常的话,以及那个最后的拥抱。
这样的很简单的电影。
两个小时,有些长,情节其实也是平淡而琐碎的,但是却能够吸引我一口气看下来。
整部电影都萦绕着一种可爱而朴素的氛围。
就好像是清晨六点钟起床,打开窗户闻到的新鲜空气;或是晴天里看到的一朵心形的云彩;还是从好久不见的朋友那里收到的写满了字的明信片。
这些平凡至极的小欢喜。
电影的最后小泉今日子唱的那首咕咕的歌。
旋律也是淡淡的,小泉的声音也并没什么特别华丽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歌词和旋律,配合着电影的画面,却让人觉得芳香扑鼻般的舒服,而这芳香也是春天里路边盛开的玉兰花的芳香,很便宜的每个人都闻得到的芳香。
非常典型的日本文艺片。
细腻而婉转,一切或深刻或浅显的道理都从细节的堆砌中娓娓道来。
每一处情节的跌宕都是一个小惊喜,峰回路转之后再看到那些风景,便有了不一样的感动。
我在看到上野带着一大群年轻人给小岛跳舞打气的时候忍不住湿了眼眶,然而也并没有不可抑止的大哭。
是因为高兴而带来的窝心的感动。
在情节进行到小岛因为化疗而变得虚弱,不停地呕吐的时候,我几乎要认定故事就要这样结束了,幸而导演很聪明的只是让主角生了一场病,然后复原了,带着重生般的喜悦与勇气重新投入到生活中。
我一直觉得,一部电影,若是为了感动而感动,因此设置许多夸张而跌宕的情节来博取观众的眼泪,虽说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及不上那些从平淡中孕育出泪水的电影。
因为生活就只是一杯白开水,那些花样繁多的电影电视剧就像是爽口的饮料,好喝但是越喝越渴,真正能解渴的,只是一杯开水而已。
咕咕是一只猫。
它让我看完之后也想要养一只猫,让我也想找出丢弃已久的画笔重新画些什么,让我对着某些干净的镜头湿了眼眶,这样就足够了。
女主角小岛麻子是一位天才漫画家。
截稿日的前一天晚上,她与自己的四个得力助手趴在桌前通宵加班,麻子的爱猫萨芭坐在远处,静静地望着她们。
第二天早上,麻子像平常一样,向萨芭问早:“萨芭,来吃早餐了!
”但是,萨芭一动未动……萨芭是麻子养的第一只猫。
她很爱它,因为萨巴常常陪伴着自己萨芭在法语里是“还好吗?
”的意思。
无论是工作、吃饭、扫除,还是洗衣服,萨芭总是陪伴在麻子的左右,整整十三年五个月零一天。
如今,萨芭的突然离去,令麻子陷入悲伤之中,漫画都画不了了。
某天,直美在一家商店前偶然遇到了麻子。
这里的猫不是很多,麻子被最里面的一只美国短毛猫吸引住了目光……直美她们在工作室里等待着,麻子带着一只小箱子回到这里,然后向大家宣布她们的新朋友——“咕咕”,直美四人禁不住大叫“好可爱~”。
咕咕来到麻子家后,麻子的生活立刻为之一变。
他们每天一起吃饭、洗澡、睡觉,十分幸福,麻子在咕咕的陪伴下,重新振作起精神来。
这天,麻子带着咕咕做完手术,在回家的途中,咕咕意外出走。
这时,一名年轻的男子,从树上把咕咕抱了下来,他叫泽村青自。
第一次见到麻子,青自就被她迷住了,而久未恋爱的麻子的胸中也涌起了一阵情感……“你的漫画很悲伤。
但是,能让人从中得到勇气”。
与青自的视线相交,令麻子紧张不已,俩人喝了不少酒,距离也一点一点缩短。
从那以后,青自时常来麻子家里玩,带着咕咕散步,麻子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
半年没摸笔的麻子,开始酝酿自己的新作,并与助手们一起愉快地谈论着各式各样的想法。
自从有了咕咕以后,麻子与直美她们,无论是工作,还是恋爱,都顺利进行中。
但是,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在一次关于新作的外出采访中,麻子突然倒在了地上,并被人们立即用救护车送到了医院,不过麻子告诉直美她们,自己的身体没什么大碍,不用担心。
几天后,麻子来到直美的家。
“那个,以后能帮我照顾一下咕咕吗?
” “好的,没问题。
” 接着,麻子告诉直美一件可怕的事:“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我得的是卵巢癌”。
她想养咕咕到生命的尽头……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喜欢猫好像变成了神经质,古怪,不阳光的代名词。
每个人都急于和猫撇清关系,好像只有喜欢狗才珍惜忠诚,勇敢等等品质。
我无意争辩个人喜好,只是想说:猫也不错。
可惜,猫电影太少了。
而且,有猫的电影,猫基本都是用来衬托狗,甚至是老鼠英勇救主或者聪明伶俐的反派。
狗,也就罢了,老鼠?!
无论迪斯尼的宣传如何强大,都无法改变老鼠是人类公敌的事实。
可是,资本主义的宣传机器就是可以包装到每个小孩都抱着只老鼠睡觉!!?
喜欢米老鼠的人实际也不是真的喜欢老鼠,只是喜欢被制片人创造出来的幻影。。。。
终于又等到了一部猫电影《小猫咕咕》, 小泉今日子演绎一名有点自闭的漫画家,终日生活在自己的虚构世界里。
她的第一只猫死了,又去买了另一只叫咕咕的小猫。
其间,漫画家平淡的人生,周围的友人的关怀,若有若无的恋爱,生死的感悟都在不经意间白描而过。
很难说猫和人,谁是片子的重点。
我的感动在于,作者给了猫一个公平的视角, 没有照搬好莱坞的陈词滥调,给猫赋予什么神圣的职责,或者编造轰轰烈烈的情节煽情。
一切都是淡淡的,猫是淘气的,静静地观察女主人的生活,相对独立的生活在人间。
不依附,不乞求,却是寂寞人生的伴侣。
爱猫,爱它的独立,爱它的自由,爱它像一个朋友,平等的朋友
2009.3.15虽然很平凡,但最后还是很温暖人心……我们难免忽略身边最普通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失,身边美好的事情也一点一滴的在变化着,每天都开心,每天都善待所有的一切,真的是一件看似简单又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还是那句话,让我们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吧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尽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还是会生气,伤心,但这就是生活
首先麻子的房子很漂亮 很喜欢那个没有封闭的阳台 外面有很多树 但是大部分是行不通的 因为会担心蚊子虫子啊 主要是 她在一楼竟然没有任何的防盗措施 (你看趴在自家阳台就被人偷拍了吧 门一不小心没有关好咕咕就能跑出去了吧)并且这样的阳台也很容易脏吧然后说小门的问题 印象中很多其他国家的片子也是这样 都会为动物们开个小门 小猫小狗可以每天很开心的出去玩 但是也行不通 你会担心猫咪会不会在外面走丢弄脏被小孩欺负被车撞等等很多问题(就是在街上几个女生抱着逗咕咕的时候我还很担心会不会她们突然把咕咕掐死 但是想到麻子一群人在旁边看着呢 就不担心了。
咕咕在外面跑了一天 回来竟然睡在白色的沙发上 我想每个小动物的主人在猫狗自己跑出去很久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全身洗干净吧) 狗狗还要担心会不会被打狗队的关起来甚至打死..甚至连带着他们出去也要拴个链子 带上狗狗的身份证刚看到一条新闻陕西洋县全城屠狗成全国首个无犬县2009年5月31日,陕西洋县在全县3206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一场无差别的大屠杀——屠杀对象是狗!
该县无论是否领取了准养证、是否注射了疫苗、是否栓、圈养,都将于5月31日被处以极刑。
洋县是在黑龙江黑河市想成为无狗县的阳谋被失败后,率先成了全国第一个无犬县。
这样的新闻太多 惨不忍睹的图片从来不敢看很多人都讨厌黑猫 说它多么多么的邪会带来厄运 有时候自己倒是希望这些小动物们都很邪门 这样屠杀憎恨诅咒他们的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片子还没有看完 就忍不住说些这个很温暖的片子 说些这类的东西是不是很煞风景是很多日剧太美好 还是自己总是忍不住想得很现实?
特别出演 林直次郎「平川地一丁目」!
死神是一个穿着高跟鞋讲着塑料日语的美国人都可以,但是猫变成人?我不能接受。
吉祥寺给人的感觉很温馨。咕咕,good good~挺温情的一部片子。
妈的,猫呢,全是人啊人,烦死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丫丫是我那个还没出生就已经死去的弟弟。要是丫丫死掉了,也没有办法接受别的猫了吧。。
日本电影和台湾电影一个范儿,青春温情浪漫
看什么都不知道 以为是猫咪的片子 都是人的 还特矫情 确实看不了日剧啊。。
当上野树里集结众人为病重的麻子老师跳舞时眼眶湿润了~!看完电影开始让我想养猫了~ 萨瓦、咕咕……
这个40岁的女人有一种内敛的吸引力。难怪KAME会那么迷恋她。
有点散,感觉猫咪就是打酱油的~
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好想在樱花季去武藏野赏樱、划船、公园野餐,很美好闲适的向往。还有要到吉祥寺一带去感受下生活的气息。认识小泉今日子是在《东京奏鸣曲》,那时就觉得是一位内心很沉静且有主见的成熟女性,这里的小泉带有一点大龄未婚、事业成功又有点恰到好处的少女心,很舒服的感觉。上野树里好久不见了,想当初还很红,最喜欢她那种哈着腰装猫走路的怯生生样子,慵懒中带着丧的萌。这部电影很适合她,那一段老人体验装备也说明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做事情有认真的态度。团队中其他三位土肥圆就是为了衬托这两位的美吧,感觉有点残忍,那家很好吃的炸肉丸,我也很想吃到,不行,要约闺蜜一起去武藏野。
简单温暖的生活让人感觉舒服,表现细微情感的电影似乎日本做的很不错。咕咕很漂亮。
好闷哦。。。
偶很喜欢树里,还有猫(虽然这里的猫不怎么卖萌,也没有太长篇幅讲猫)
寿寿花小时候没和小泉阿姨共演过悲情剧母女太太太可惜,寿寿花小时候没和加濑亮共演过Leon式的大叔萝莉太太太可惜,寿寿花小时候没和上野树里共演过家族片姐妹太太太可惜。
好棒啊,非常的日本风格,非常的日本走向,元素丰富且轻松电影的几个元素全都集齐了,很适合跟好朋友们再看一遍。
看着特舒心的电影。大概是演员都很中意,小泉的麻子和加濑亮的青自,二人相处的那几段我都特别喜欢。一只猫的离去,另一只猫的来到,让人体会到悲伤,难过,幸福和被治愈。一直觉着漫画家是个神奇的物种,看到好漫时会如同直美般,想着这是我绝对想不到的东西,绝对画不出来的事物。
除了喵星人没感受到萌点也没被治愈,开头吉祥寺的风景确实很平和温暖的感觉
miao~最愛銀灰虎斑~老外很多餘.
咕咕是只色色的大公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