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评分这么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如其中一位网友所说各大片源将翻译乱改吗?
还是因为揭露的事情本身威胁了太多人的利益?
还是确实拍摄水准不行?
或许各有原因吧。
不过也不止在韩国娱乐圈存在这种现象,至少中日韩应该都有吧。
我想一些艳星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也并不见得真的是自己愿意,或许也是没有办法,比如一旦毁约无法支付高额的违约金,或者想出名而不能,评论容易但当局者难。
另外那些羡慕明星光鲜生活的女生们也不要被蒙蔽了双眼才是。
另外想到了道貌岸然这个词。
在影片里我们能清楚的辨认出这种家伙,但是实际生活中,那些被塑造出的正人君子到底是怎样的呢,或许我们要提高辨识力才能看得清。
最后再想提一提欲望这个词。
欲望和崇高之类的词颇有点邪与正/阴与阳的意思,此消彼长,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长远清晰坚定而高尚的目标,那么也就抵不住钱权名利性的诱惑,毕竟这是个更加欲望横流的社会。
01她死了,香消玉殒。
她死了,带着悲愤,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绝望,只愿自己能够被尘土深深地埋葬。
她的死,撕开了娱乐圈的光鲜表皮,令人唏嘘。
她是张紫妍,她是郑智熙,她是数不胜数的男人和权贵手中的一个个玩物。
刚看完韩国电影《玩物》,空留一声叹息。
影片以2009年震惊韩国的“张紫妍事件”为蓝本,揭露了演艺圈、政界“性贿赂”这一丑陋的社会现象,是一部将现实事件和虚构故事相结合的记事风影片。
一个女明星的死亡,令整个社会哗然,寻着女主角郑智熙离去的轨迹,一幅幅丑陋的面孔和事件浮出水面。
影片中,热血的记者和女检察官是坚持正义的一方,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的敏感核心也让人大跌眼镜,现实的压力突袭而来,想要寻求正义,困难重重。
演艺圈的邪与恶以及背后相关利益链的纠缠,如同一个巨大的深渊,深不见底,而受害者想要获得正义和胜利,难于上青天。
02自“张紫妍事件”发生以后,陆续关注了一些相关的新闻,每每扼腕痛惜,诚然,阳光下招摇过市的恶魔远比想象的要多。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题材,可惜影片叙事流于空洞,缺乏深度的挖掘,也无过多的动人细节以直击心灵,很是遗憾。
这大概就是现实吧,电影人也无法随心所欲地进行自由创作,顾虑太多,绑手绑脚,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不痛不痒的影像叙事。
这从影片开头的字幕就可窥见,不然不用特意注明电影里没有影射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人。
毕竟,导演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拍得太过真实、太过浓烈,万一再像《熔炉》一样引发立法层面的变革,那得伤害多少人的利益。
所以,抛开导演的功力和技巧不说,影片可能从立项之初就受到了牵制。
因为背后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和无形的手的干预,影片显得很寡淡,对比类似题材的《熔炉》《素媛》《韩公主》和《断箭》,着实让人失望,这是实话。
03现实中的张紫妍,被迫进行性交易、性贿赂,稍有不从,便会遭到影视公司代表的拳打脚踢和各种威胁,被迫签下“5P协议”,被灌酒、灌药,被性侵、性虐,甚至在自己父母的忌日也被逼去接客。
想逃,数十倍的违约金怎么支付?
逃离是一种奢望,只能永远被威逼,被控制。
如此活着,却仿佛在地狱一般,最后只能选择死亡。
在长达五十多页的遗书里,张紫妍细数了恶魔们的名字,控诉恶魔们的种种罪行,她发誓,自己做鬼也不会放过他们。
可是,她的死,她的呼喊,并没有换来正义的曙光。
04电影里,女主角在没有提前商量的情况下,被导演逼着脱光衣服去演强暴戏,过后痛苦到企图吃药自杀,最后被经纪人救下。
在领导的安排下,每次饭局过后,都被不同的人带走,她最多的工作就是陪睡。
她一遍一遍说着自己的名字,希望位高权重的对方能够记得,希望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哪怕一丝的机遇和希望,可高高在上的权贵恶魔只会蔑视的看着她,告诉她只有身体的器官才会记住她。
多么的肮脏龌龊,恶心至极。
女主留着泪,全身赤裸,被恶心老男人戴上手铐和项圈加以性虐待,残忍的画面让人不忍往下看。
但我相信现实远比影片呈现出来的还要残忍,还要复杂。
影片的最后,真正的恶魔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躲在光的背后,继续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公平和正义,在法律面前也显得苍白而无力,因为总有人在背后玩着权谋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
一个生命因不堪百般凌辱而逝去,还会有数不胜数的生命陷入同样令人窒息的魔窟,归根到底,该怪谁呢?
个人的错?
社会的错?
法律的疏漏?
制度的缺失?
终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人,是复杂的生物,人性的丑恶,深不见底。
真相永远难以大白,金钱、权势和地位操控着一切,而看似井然有序的社会,无时无刻不裹挟在正邪的对峙之中,只是,大多数时候,正义输的次数要远远多于邪恶。
看吧,正义总是在输,恶魔发出了奸邪的笑声。
而这,便是现实了。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揭露了韩国影视圈真实存在的一些肮脏的潜规则。
韩国影视公司和相关投资机构的一些大人物,利用人性的陷阱,诱导刚入行的新人,一步一步玩弄她们,操控她们…
现实生活中,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上层人利用上层紧缺的优渥资源,和向上层攀爬的下层人,实现利益交换。
你图我的物质和权力,我图你的美貌、年轻力壮等等。
真实的韩国影视圈,近些年来自杀的女星不在少数,很多金主利用自身的资源,实现自己的兽性需要,而不择手段,导致很多想成功的女性掉入人性的陷阱,一步一步被操控。
就影片制作的技巧而言是比较一般,唯一的特点是采用了插叙的叙事方式。
影片借助一次完整的起诉事件,夹杂了记者的调查及各证人的回忆,分别从 “法庭”、“媒体”、“当事人”三个角度,沿着一轮接着一轮的庭审,将事件逐步展现给观众。
随着庭审接近尾声,影片也逐渐进入高潮部分:最大的“恶魔”浮出水面,证物被发现,审判结果宣判。
如果要说亮点,影片最后的审判结果算是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我原本以为,几乎“无罪”的审判结果只是导演的一种手段,给人一种正义尚未得到伸张,影片未完待续的感觉;或是导演想借助震撼的结尾让观众产生耐人寻味的观后感。
带着好奇,我尝试去了解了一下这部电影所基于的“张紫妍事件”。
影片中的审判结果和“张紫妍事件”的审判结果是一模一样的:判一年,缓刑两年,所谓的“恶魔”们一个都没有被揪出来,一个也都没有被判刑。
也就是说,这最终只是媒体在一边闹的沸沸扬扬,仅此而已。
在韩国的法律里,法官是至高无上的,没有陪审团,所以无论什么案件都由法官最后说了算,且法官具备十足的人身保障,至今韩国还没有法官被弹劾过。
也正因此,影片的结局只能说是不足为奇了。
所以,如影片开头所述,情节是虚构的,但也正如影片结尾所讲,结局是真实的。
因为结尾提到了斗争还在“进行时”,我想这正是这部影片所想表达的目的。
P.S. 我顺带去查了下中国法官制度。。。
情况要比韩国可怕了去了。。。。
给他五分不是说电影的拍摄质量多么高超,而是真敢拍啊!
这方面确实佩服韩国,啥题材都敢拍,啥镜头都能过审。
根据张紫妍事件改变的,出于好奇看了看,本来以为主要介绍事件,重点镜头一带而过就得了,没想到全拍出来了!
事件本身,再加上那些让人闭眼的镜头,有种说不出来的主观刺激,再加上结局的审判……太黑暗了……没天理了…想看的可以看,也不推荐了…看了心情也不好
有朋友推荐我看韩国电影《玩物》,说他看了极气愤,并强烈邀我写点儿什么。
我看了,倒没像他那样反应那么强烈。
可能是平时听的太多,或者影片的中文字幕翻译粗糙影响了阅读。
其实,在当今社会,“玩物”,似乎已成为一种角色,一种一定阶层的必需。
本片只是揭露了演艺圈里的不言自明的现象,所以会引发观众强烈愤怒,恐怕还是因了涉及到那些在人们心里原本以为的光鲜形象,如此大的反差,让观众心理上难以承受。
而在其他领域,也许更有过之而不及。
前些时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赵红霞事件”,能不说是现实版“玩物”吗?
只是影片中“玩物”醒悟了,反抗了,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事件放大了。
所以我说: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很纯洁,身为弱者,多一些冷静和警惕也许更好;初走上社会的孩子们,一定要知道,捷径不是每人都有的,欲求越多,被伤害也许越烈。
从一个层面上讲,所谓的“正义”,是对一定阶层而言的。
欲所为一些事情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谓“有所得,一定有所失”。
在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保护你的,只有你自己。
本片故事情节的展开,安排得比较合理,张弛亦有度,一步步铺垫,直至高潮。
演员表演比较到位这部影片的可贵之处,我以为主要是题材,娱乐界自揭黑幕,不容易。
就这一点来说,也应该给一些掌声。
虽然与同为现实题材改编韩国电影《熔炉》相比,还显粗糙和不疼不痒。
不过,影片毕竟揭示了问题,这已经足够了。
提出总比不提出的好。
提示了就能引起关注。
不是吗?
《玩物》反映的内容还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
研究一下韩国的演艺界,就知道了。
韩国自上世纪末电影分级后,电影更商业化,竞争更激烈。
其经纪人制度和演员的培养体系,也注定了一个演员从出道到成功,要经过多少细节。
且不说演员需要多努力,经纪人那里也绝不会投无所报。
退一步说,竞争的压力,自然也促使经纪人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随便拿一个韩国演员的成长分析,比较其早期出道作品和后来的作品,在其中担任的角度,细心看一看,就可见端倪。
《玩物》,充其量只是现实社会之冰山一角,欲破此冰山,恐怕并不容易。
也许这个电影不完全是讲的张紫媛,但可能很大程度上意外匹配还原了雪莉的真实大部分,虽然电影拍的比雪莉之死早几年,谁能说这不是巧合!
在雪莉关注的唯一ins账号里面关注的唯一个漫画账号画的两幅图拼凑起来,就是电影中女子被男子绑住凌辱的真实画面吧!!!
这个画面才是剧中最惊悚的画面!!!
难以忘记!
【当我们在哀叹韩国“玩物”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 四年、三十一人、一百多次性服务,这是张紫妍遗书中提及的数字,在我们陌生且遥不可及的领域,这些数字像是炸弹,摧毁了三观、炸平了幻想。
当我们在网络上、光影中哀叹韩国“玩物”的时候,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恐怕,很多人与我一样,望向的是脚下的大地,只是这片土地更习惯沉默...遗憾的是,韩国电影《玩物》是一部颇令人失望的作品,那些存在于韩国电影中的“敢”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阻挠)沦为“从0到1”的小突破,而演员的表演也常常在“出戏”的边缘徘徊,甚至可以说,也许这部电影本就是韩娱的“玩物”,但它的存在的的确确在影像上让我们瞥见了另一个世界,它不够真实但却比现实更接近现实。
观影时,距离原型张紫妍离世已过去近15年,事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初高高举起的棒子最终也就是轻轻落下,如果说迟到的正义算不得正义的话,那未至的正义就是赤裸的嘲讽,不久前离世的#李善均# 将韩娱再次撕开一道口子,张紫妍这个名字才得以重新透光,但在这场脚本早已被写好的金钱游戏里,这个名字又被轻轻盖上,若非有重量级的女星陨落,这道门将会被永久的关闭。
然而,我本就对韩娱无感,更谈不上有所期待,只是当我望着韩国“玩物”的时候,心中难免浮想、难免会将目光移回,沉默的大地之下,是否埋葬着另一个“张紫妍”,一时竟没了答案。
多好的一个题材,不知道是不是有所顾虑,这部本来可以拍的很辛辣,如果可以甚至可以成为韩娱圈版《熔炉》的电影,被拍的不痛不痒。
整部片子没有营造出英爱有的紧张感沉重感,甚至一点点压抑的感觉都没有。
如果你曾混迹天涯豆瓣百度贴吧,你就知道其实真实的演艺圈其实真的不止这么一点点。
也许导演尽力了,也许导演也要吃饭,而且这部片子也是有投资方投资才能拍的。
所以导演心里的OS大概是好吧就这么拍,让观众看得到事件的轮廓就够了,而千万不要让电影公司的代表们,还有娱乐公司的社长们有中枪感。
要说是纪实片,不免拍的太宽泛,这种龌龊事去掉了演艺圈的背景比比皆是,真实事件里面的日记到了最后一下才出现,然后是很突兀巨大的骚乱,更搞笑的是,它是无效的。
至于角色,还是那句话,不痛不痒。
其实这部电影,如果从某个角色的视角深入挖掘,都可以很不一样。
记者,女检察官,女明星,经纪人,性贿赂的代表们,点到的笔墨如果有轻有重,黑白色调更为分明的话,会更加有戏。
矛盾,冲击,对立。
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
但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的败笔就是各种各样的线索交集在一起,混杂错乱,看不到重点,主线副线交杂在一块像一个毛线团,主角们不知道在干嘛,配角们恍恍惚惚,然后,整部电影结束了。
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明明这是我最喜欢的题材之一。
【记者】——明明海报这么大张脸,按理说他应该是主角,女明星已死,他能够伸张正义的线索就是找到邮件跟日记,把书信日记里边的内容呈现出来,这部电影的写实度起码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
而且影片中还点到了女明星死前的4天曾给他打过电话——这样的伏笔伸展开来,一部电影该有的都能有了。
【自杀女明星】——让我失望的是她在这部电影里的呈现方式十分的苍白,几乎只是作为片段穿插,跟配角的戏份差不多。
但是自杀女明星的痛苦辛酸已经被几位面目模糊的女证人给淡化了,而她们的证词用镜头表现出来也是十分的苍白无力,陪酒潜规则之类的场面每次都拍的冷冷清清,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个人,能看到的也只是女演员心有不甘强忍泪水的特写——导演难道你想不出表现痛苦压抑的其他办法吗?
初入公司,心怀傲骨,然后在现实面前低头,陪酒陪睡换取拍摄的机会……更别提其他新闻里边,关于艺人的被包养,被虐待,涉黑的传闻——导演要是你再大胆点,这部片子可以成为韩国娱乐圈的血泪辛酸史。
但是很遗憾的是导演被【纪实】这两个字死死的框住,又因顾虑而畏首畏尾,然后,拍出了一部让人说它是烂片都有点于心不忍的烂片。
至于那些作证的女明星们,我只能问一句,恩,既然都这么拍了,那么然后呢?
……然后导演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女检察官】——她跟记者是本片中最为带着正义色彩的两个人,但是令人发指的是这两个人在电影中几乎没有交集。
最匪夷所思的是在电影的后半段,主线似乎从记者变成了女检察官,然后半路杀出了女检察官曾被性侵的情节。
就因为这样,她决意为死去的女明星伸张正义。
对待这种设定,我只能说【……】。
再来看看那些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配角们——经纪人,他是自杀女明星最亲近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见证那位女星的心路历程,但是他在磨磨唧唧了半天始终不说实话然后突然交出记者苦苦寻觅的那本日记之后,走掉了;女明星的哥哥,女明星死前跟他见过面,然后呢?
恩没有然后。
迟迟不露面的大牌女星,说完了证词,哭诉自己的后悔之后,就没有了。
记者远在菲律宾的老婆孩子,老婆的电话出现过两次。
恩这说明了什么?
该记者为了调查此事受了很多迫害?
然后,没了。
记者的侄子,恩。
【……】然后办公室被不知名人士洗劫,这说明了什么,黑势力很强大?
最后看到时间不够了,胶片也快用完了,导演说了结束,于是,法官说了证据无效,几位嫌疑人缓刑的缓刑,无罪的无罪,然后,剧终。
其实这部片子的人设跟题材跟拍的超成功的【熔炉】是有点相似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导演也是要吃饭,拍片还要看眼色,不敢尖锐,不敢胡来。
这样的畏首畏尾真让人觉得遗憾。
只愿死者在天堂安息。
看完影片,来看评论,我感觉大家看的可能不是同一个影片,我不懂韩语,一开始看的翻译也是乱七八糟的,感觉很奇怪,在百度找了很久,才找到正常的开始看。
说说片子,并不完全让人看不下去,不过开头铺垫的太长了,中间的揭露也相对比较平淡,太浅层了,但最后审判官的态度,的确让有气愤的感觉。
我觉得女主演的还是不错的,总体而言还行
现实比电影还残酷,韩国的财阀已经把整个国家掌控在股掌之中。19年张紫妍的案子重审,结果又能怎样?还是不了了之。人间有怨气,韩国这个国家,让人很失望。没有社会主义的铁拳洗礼,钱、权勾结,底层百姓只能像狗一样乞活。
[pc]R级,88.4min,微露,又名“玩弄”。法庭片,2009年“张紫妍事件”,2016年“朴槿惠”
韩国真的很封建
这么棒的片竟如此低分
近期雪莉自杀的扩展阅读,可能导演掌控力有限或敏感话题承压,全程叙事模糊,不多的人物还交代零散,被害者,加害者,伸张正义者都没能刻画出特点,韩国片一贯的舆论主持正义套路也是匆匆忙忙,本该更好结果的题材。
娘的,韩国法律都这个样子,我们该以何种的态度来揣测天朝的?
虽然字幕确实也更换过的了 但是先码下 以后找到正确的字幕再看
十周年了,愿灵魂得以安息。
真实残酷到太震撼了…虽然不知道张紫妍经历过什么,R.I.P 佩服出演被害者的女演员,编剧和导演。
只能说导演辜负了影片题材。
拍情色镜头真的没必要……生前都在消费她,死后还用她的痛苦经历拍摄成情色片段满足观众窥探欲,我觉得恶心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还是喜欢一拳超人系列
人性
以张紫妍为题材,却还是在剥削女演员,为什么要对着女演员的身体拍,强暴者狰狞的脸不是更有冲击力吗
据说是真事改编 真实的社会环境真就如此吧
我要是韩国人,我也不生孩子,这破国家没希望了。
看得我很愤怒,为什么法律永远都站在权贵一方,永远不站在弱者一方
根据张紫妍案改编,其实是非常拙劣活生生搞成有点猎奇最后温吞水的烂片,也不奇怪,都不怎么敢拍吧,张紫妍案牵扯面太大,水太深了。韩国像根据现实性侵案改的《素媛》,是酒鬼路人;《熔炉》,是校长;《韩公主》,是男高中生集团……这些加害者的背景并没有多大。张紫妍案的加害者,不是高官就是大手企业……面对背后的权势滔天,想要把张紫妍案正正经经的拍出来,基本是难上加难了。
沒有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