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戴洛奇小镇》的一点,就是剧集对于配角的塑造,尽管有些角色着墨不多,每集可能出现两三回,但是基本上都做到了有头有尾,伏笔回收。
再加上故事背景设置在小镇这样的典型人情社会,不仅个体与家庭的连结紧密,众多角色之间复杂、多元、矛盾的情感和社会关系也织成一道密不透风、互相交错的网络。
比如恐同金发白人女的儿子其实是gay,他在和俱乐部里另一个卷毛男孩谈地下恋情。
所以两人在其他男孩背刺自己母亲,指责镇上的女性都是厌男贱人的时候态度比较犹豫,最后他俩还在全体顺直白男坐上公家车逃生的时候站出来怒怼了亨特一顿,然后两人相视一笑,悄悄勾住了对方的小指头。
再比如,当镇子上的成年女性因团体作案的指控齐齐被捕的时候,原本和和气气,温和有爱的幻象被戳破,错综复杂的性别、阶级、种族矛盾随之爆发。
原住民指责外来者扰乱了小镇的秩序,打破了原本的生态平衡,导致他们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同时还痛斥富人(殖民者)掠夺了他们的土地,肆意毁灭底层阶级的人生却不以为然。
顺直女指责女同的存在破坏了小镇的和谐氛围,毁了顺直人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然而下一秒就被告知她的儿子其实是gay(与之对应的是魔鬼门铃的老板,因为弟弟是gay,所以对酷儿群体并无敌意)。
同为女同的娜蒂雅也终于撕下客气的假面,指出凯丝过于情绪化,沉湎于个人情爱,忽略了她的伴侣杜瑟才是那个试图破案,拯救居民于水火之中的人。
在我看来,这样的切入角度和呈现方式不仅是剧作水平的体现(前8集的铺垫正是为了此刻的爆发)——编剧对复合型议题的把控与阐释足以决定剧集质量的最终走向,更是女性主义这个核心命题与垂直门类更正确的打开方式。
它揭示了被有意无意掩盖的事实——出于现实利益和社会现状,女性群体之间并非铁桶一块。
种族/阶级/性向,女性内部之间本就存在复杂的张力和矛盾。
不同的议题,会导向不同的岛屿,毕竟现实里不存在所有女性同仇敌忾的Babieland。
往远了说,女性与LGBT群体之间也是如此。
正视现实,承认瑕疵的存在,才是走出Babieland,走向真实世界的第一步。
正如后续剧情中,撕完一轮的女人们终于能够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聊聊,彼此慰藉。
最后还想聊聊谭米和米兰达这对闺蜜。
在我看来,无论是对复合型议题的指涉,还是这对游离于剧情边缘的小女孩的人物设置,《戴洛奇小镇》实际上是受到了《白莲花度假村》的影响,或者说有着对标后者的野心。
但不同于《白莲花度假村1》中白人➕有色人种的人物配置,《戴洛奇小镇》中黑人➕原住民的设定决定了这对闺蜜之间存在货真价实的女性友谊——二者并无直接的利益冲突,反而都是白人/殖民者社会里的受害者与边缘群体。
很有意思的是,谭和米总是坐在小镇的长椅上,以看热闹的姿态旁观着各种大事发生,无论是最初发现尸体,还是围观特伦特出殡,镜头与剧情似乎在暗示两个小女孩与由成年人构成的主体社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以及昭示着二人边缘人的身份——谭米被早早被踢出足球队,米兰达因为原住民身份,迟迟不被其他居民接纳。
除了背叛者汤姆,二人便是彼此最亲密的朋友。
另外,你会发现,如果把两人组建足球队、争取奖学金、揭穿富人玛格丽特弑亲真相的剧情线单拎出来,其实也是成立的。
成人犯下的错误和利益冲突,与青少年的成长与困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于青少年群体的冲突与校园霸凌,也是对于成年人社会的模拟和展演——正是由于小镇居民对于酷儿的排斥与对女性的隐性歧视,耳濡目染的足球男孩们才会瞧不起谭米,排斥汤姆。
但同时她们又是被孤立的群岛,只能以他者的姿态去理解和揣测小镇上发生的一切,哪怕她们还兼具着命案现场目击者的重要身份。
这种矛盾感与疏离感,几乎贯穿全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最后安排她们揭穿玛格丽特的真面目也是最恰当不过。
对于社会与人性的肮脏,成年人司空见惯,在欲望的浸染下,他们学会了与狼共舞。
所以,哪怕明知玛格丽特的虚伪,也竭力保持着最后的体面与默契,不会刨根问底,追究玛格丽特拼命掩盖的真相。
而谭米和米兰达不同,谭米以三顾茅庐的决心和执念去找玛格丽特拉赞助,争取米兰达则有勇气拒绝玛格丽特的奖学金。
她们本来就不受那一套世俗规定的束缚,她们只问对错,不问利益。
作为新生代,她们目睹了玛格丽特以一种遭受天谴般的姿态狼狈死去,就像新时代的曙光必然见证旧时代的暮光消逝。
绝鲨
吐到九霄环佩枯龙吟。
瓦妮莎恰到好处的浮夸承包了本剧严肃推理之间的活跃分子,一些奇异的地方,如果不是演员本人的灵感,精准拿捏,为什么会演得这样有节奏?
不要讨厌瓦姨,瓦姨很会梗。
锅碗瓢盆的家业亟待继承
被害妄想症发作期间易燃易碎到处碰瓷一个暴力残酷偏执狂但因为拥有一艘船就让人莫名其妙夸他的“好”人的死去,一段小镇六十年自导自演包括推倒交通路障撒小便的王朝拉锯消亡💩,好梗值得反复拉出停尸间的冷冻柜来回抽。
啊,他鼠了,举杯庆祝……不……致意。
“口头好人”鼠了,禁止不哭。
瓦妮莎再次被迫营业哭声表演。
理智路人提醒谎弟新衣们走错路,于是车带着冰鲜教练往回拉
辛苦我们瓦姨再表演一个
酒都开了总不能倒地上吧
鼓掌欢迎拉回来
享受崇拜就要忍受愚昧,进球时门框描边敬酒时全中教练六条🐷腿吗卸了吧!!!
感谢教练给机会喝酒耍风,马路牙子上的交通路障感到危机。
片头DEADLOCH的群戏非常有看头,整个小镇里男男女女的角色形象都塑造得立体、饱满,但是鉴于人物众多,且记英文名字比较吃力,加上字幕潦草,甚至出现人名翻译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所以看到第2集我就开始对不上号了,于是简单整理了一份人物关系表,写的比较快可能存在不少疏漏,重在分享🙏
S01E04 艾迪也对不上号⚠️⚠️⚠️以下内容涉及【剧透】,部分记录了人物的关键信息点。
虽然并【没有】直接标记出凶手是谁,但已有信息可能会影响个人判断,想自己推理的剧迷请谨慎食用!
—————————**死者1**:Trent 特伦特•莱瑟姆(家暴)妻子:Venessa凡妮莎儿子:达尔菲**死者2**:加文•莱瑟姆(特伦特弟弟,家暴)**死者3**:罗德•迪克逊(5年前去世,市长,锯木厂老板,xsr)妻子:Margaret 玛格丽特•卡拉瑟斯(甜点品牌拥有者,曾曾祖父是小镇创建者,小镇资本家&实际幕后操纵者,曾是护士)
Margaret玛格丽特哥哥:威廉**死者4**:山姆•奥德怀尔(橄榄球俱乐部青少年组教练,酒馆老板,多次出轨,家暴)妻子:维克(面包师)女儿:斯凯•奥德怀尔(丛林狼主厨,被霸凌过)
维克(右)和女儿斯凯外孙:汤姆(热爱橄榄球,女主教子)斯凯现女友:娜迪亚**死者5**:吉米•库克(变态,偷窥狂)**死者6**:丹尼•泰特(qj)**死者7**:理查德•洛安(跟踪狂,家暴)**死者8**:基兰•布彻(家暴)**死者9**:哈米什•弗格森(x侵)**死者10**:贡纳•约根森(家暴,x侵)**死者11**:杰夫•哈迪克(企图谋杀妻子)—————————女主警探:Dulcie Collins杜尔西•柯林斯(Senior sergeant)
Dulcie女友:Cath凯丝(兽医,律师)女主曾出轨对象:Hannah犯罪侧写师:Dr.丹妮拉•凯赫曼达尔文警探:Eddie艾迪•雷德克里夫(Detective)日裔助手:Abby艾比(绰号Big eyes)
Abby男法医:James(艾比未婚夫)女法医:Kate男助手:Sven局长:黑斯廷斯现任市长:阿莱娜•拉默(Margaret傀儡,曾是医生)老公:盖兹
阿莱娜和盖兹锯木厂现老板:菲尔•麦干格斯(健身房股东,新市长竞选者)
菲尔帕拉瓦族土著女孩:米兰达表妹:塔米
米兰达(右)和塔米(左)挖掘机司机:Tedd泰德维克面包店员工:Ray雷女记者:梅根户外用品店店员:阿黛尔化妆师:米歇尔心理咨询师:克莱尔
克莱尔公路加油店老板娘:莫娜神父:特伦斯虔诚教徒:诺拉•纽金特(87岁,女,被吉米xsr)诺拉儿子:迈克•纽金特(前交通警察,橄榄球俱乐部管理员,女裙癖,被霸凌过)
迈克卡拉瑟斯家清洁工:温迪•泰勒(因殴打山姆坐牢)温迪女儿:莎莉尔•谬尔(酒馆服务员,被山姆xsr,与死者2加文育有一子)
莎莉尔
我是一名女性,所以看这部剧90%的过程中,处在相对愉悦的状态,因为终于有一个世界里,团结智慧的女性压倒了浅薄愚昧无知还自以为是的男性,原谅我还在如此低级的层级来评价这部剧,并没有上升到多元化、人性等高度。
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吗?
当然不是。
因为即便在如此包容开放的环境中,多数女性还是无法“独立做自己”,一个个恶棍被杀掉,她们的利益也只是凶手在满足自己的英雄/上帝角色梦想中的额外赠予而已。
让我比较痛心的是球队的男孩们一次一次的出言不逊、把女孩排除在外,对于女性视而不见。
中老年男性有这种表现,我会觉得说“朽木不可雕也”,可男孩们,新的一代还是抱有严重的歧视偏见,靠一场由女性主导的救援行动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想法吗?
教育在哪里呢……两个原住女孩不计前嫌的冒险去救男孩、去救高高在上的种族歧视者。
两个角色在影片中戏份不多,却是最打动我的,这才是新一代应该有的样子,不仇视男性、不妄自菲薄。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人在影视中、在现实中都很少,即便有,我们多半会觉得“虚伪、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
对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进程,我们个人能做的十分有限,但不妨碍我们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开始,学会尊重每个人,不因性别/年龄/财富/性向而差别对待。
剧透预警鉴于《小镇警花》这个中文译名本质是在消解这部剧的女性主体性,所以下文将会用《deadloch》或者是《戴洛奇小镇》来指代本剧。
本文不讨论悬疑剧情设计是否复杂,仅通过女权主义解读部分剧情内容。
《戴洛奇小镇》是我心目中的另一部《东城梦魇》。
就像我第一次观看《东城梦魇》一样,想不到悬疑剧还可以这样拍摄和剪辑。
本剧简介是“女权主义黑色喜剧”,就让我联想到了几年前的一部喜剧短片。
警察是一位女性,得知连环杀手也是一位女性,然后一边说这位杀手多么残忍,一边感慨她打破了连环杀手的性别天花板,结尾是杀手打来电话,对警察说,你加油。
剧透警告,都读到这里了,建议没有看过本剧的媘妹看完再来阅读。
《戴洛奇小镇》故事起源于杀手杀了家暴男,然后又杀了戴德洛奇小镇的前任男市长,导致他妻子成为了这座小镇新首富。
首富支持一位女性医生成为了这座小镇的市长,这位市长花了5年时间让这座小镇逐渐成为女性友好小镇,刚好五年前本剧女主和她的伴侣来到了这座小镇。
我喜欢《戴洛奇小镇》的原因就是这部剧在解构很多内容。
譬如特意塑造一个不修边幅的侦探是一位女性,通过男局长说通常裸尸都是女性,但是本剧裸尸都是男的。
还有本剧死者中两名都是橄榄球这种传统男性体育的教练,并且开除过两名喜欢这项体育的女性。
还有等等很多剧情,都有所体现。
关于《戴洛奇小镇》讨论杀手是女性还是男的是本剧的特色,通过对女性杀手和男的杀手不同之处分析来不断反转,并且结局达到了多重讽刺的意味。
本剧提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小镇二十年来死了很多男的,都是女性的丈夫,一位女性医生提供毒药给她们,她们互助杀男,一起掩盖了二十多年。
关于本剧的女女联结。
有看到讨论说本剧在抹黑女同,我的观点相反,这部剧是在解构女同女异的性缘关系,回到本质的女女联结。
因为本剧的主要剧情没有浪漫化女同女异的性缘关系,而是在体现各种性缘关系的缺点和脆弱性。
解构女异的剧情体现:不修边幅的侦探上车当着助理警察大骂她的未昏夫,按照常理,她应该回应牠是我的未昏夫,你怎么能这么在我面前骂牠呢。
反而她没有这样回应,而是专注在破案上,最后结局是她和未昏夫分手了,因为对方一直在妨碍助理警察破案。
里面也主要叙述了两对女同的故事,因为出轨、欺骗等等原因,她们的性缘关系即将破裂。
拉踩警告,拉踩等国的悬疑剧。
从《摩天大楼》《八角亭迷雾》到《江照黎明》《猎罪图鉴》《执念如影》,只感受到虐女剧情的升级,没有感受到多少女权主义,女性主体性的升级/进步。
这部黑色轻喜剧来自澳洲,剧情用七年间十二起凶杀案为主线,凶手把这些人的舌头给割了,作为全片的隐喻,编剧意思是讲了一个无声的故事。
开片就让一胖一瘦的两个表姐妹发现海滩上白男人的尸体,但是很快你发现被狠狠幽了一默,因为你本着会有惊悚悬疑猎杀等等凶案可以看,但是镜头一转风光旖旎的海岛小镇,床上的妻妻生活在一栋不错的房子里,开明的小镇还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肤色,怎么看着这个小镇不发生点狗血爱情故事,都能对不起那具海滩上的裸尸。
好吧,这个小岛上的 办案机关设置都很缺心眼子,主办案的高大女警探很刻板的汇报了案情,接听电话的长官忙着应酬王室的参观活动,随口就说了死了女人是啥情况,好吧,重点开始了,怎么凶案死人都惯性成女人了,自大的长官听说是个白男人后,立马调派一名高级督察前往小镇。
其实,剧情从这里开就已经开启讨论性别问题,但是导演和编剧们并没有陷进去,安排调派侦探是个矮个子邋遢女人,出场就和美丽的小镇,以及整整齐齐的办案机关不协调,官僚主义在这里被狠狠黑了一把。
当然了依然不会深入讨论,在办案过程中,得知小镇的长官是个女性,这个岛上还有狂欢节要举办,甚至岛上还有不少女性艺术爱好者,总之,跟着这对一高一矮的侦探搭档,看到的这个小镇构建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掩盖的其实是种族了性别了殖民了等等一大堆主义和问题。
澳洲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议题也很多,用一部只有八集的剧情的电视剧给揭开,巧妙的方式真的是不得不服,人家澳洲剧都这么会拍了,以后好莱坞请注意了,再用两个警探的时候,请考虑女性搭档了,因为过去那套男男加肤色配,已经太老套了,毕竟都迎来了AI时代了,不要再整那些个一招鲜吃遍天的活了。
另外,殖民时代那点血统论以及文化优越感,可不能再拿出来烹饪了,这部剧已经让企图续命的殖民后代断子绝孙在家族墓地了,至于还企图搞什么各种主义的也要注意了,这个时代已经不要啥主义,因为那些个主义承诺所带来的利益,也不是各色人等都需要的,就像人人都需要钱,但是也有钱买不到的玩意,多元化的社会已经轰轰烈烈的渗透到方方面面,想用惯性的认知掩盖住,假装以为可以回到过去的日子,但是手里还拿着各种高科技产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宣扬腐朽的裹脚布思想,弄得像宋代穿越过来的人的企图拿着爱疯维系世界和平。
算了,要学习这部剧的编剧,只负责承包笑点的看历史,至于存在的问题啥了情绪化啥了,都要默默地。。。。。。
剧集刚开始,Cath的过度热情让人感到厌烦,直到第4集Dulcie出轨的往事被揭露,我才意识到Cath的控制欲、对自我感受的过分强调,以及在Eddie面前的争强好胜,其实都是她极其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Cath主导两人搬到人际关系简单,生活较为轻松的deadloch小镇。
在小镇上,她参与了很多疗愈课程和活动,也积极带着老婆去心理咨询。
然而,5年过去了,mankiller案件的出现,引爆了地雷:Cath仍然在创伤后的应激状态中,Dulcie用妥协来赎罪的方式也已经透支了自己。
从日常工作中不难看出来,Dulcie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于是她的责任心勒令自己用压抑真实想法,让渡决定权的方式对Cath做出补偿。
所以Dulcie在许多问题上沉默、欲言又止,让Cath把握了二人的生活走向。
不说还以为Dulcie是被绑架过来的直到案件进展到后期,案情扑朔迷离带来的压力,Cath的知情不报、步步紧逼,让Dulcie有了吵架的底气,她才获得了发泄的机会。
在前面,两人出现过类似于亲亲抱抱、包饺子式消解冲突的做法,但我觉得这并不适合处理成年人的问题。
冲突不可怕,有冲突才会有改变。
并不清白的弱势方Dulcie一直不坦白内心想法,一是工作强度导致没有机会,二是她的愧疚感让她甚至无法开口诚实地表达自己。
伴侣不说,Cath就只能自己说,她在Dulcie生日上当众宣告自我,来解决自己的焦虑。
(看得出来她是认真地按照心理咨询在自我疗愈,这一段颇有点教条主义地交作业了,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其实也有点转移压力的意思。
)
但敏感而喋喋不休的Cath唯独忽略了爱人的情绪,吵架的时候,Dulcie问她为什么不问问自己快不快乐,Cath沉默了,她潜意识里害怕事情再次脱离她的掌控。
两人当时具体如何应对出轨事件,我们不得而知,但最后的结果是延续婚姻,就证明双方都想维系这段关系。
Cath做出了原谅的决定,但她仍然用剥夺Dulcie自主权的方式惩罚着她,Dulcie也一再容忍这样的行为。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两个人的关系只会进入恶性循环。
你有权拒付「赎金」这段关系走向之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因为我感到了熟悉的逻辑。
和父母从小强加愧疚感的行为简直如出一辙。
尤其随着我长大,前往外地上学工作,这种行为更是变本加厉,还运用了扭曲回忆、责任扩张、因果颠倒等多种手法。
(是的我也被trigger到了,btw我愿称情绪勒索为老中人维系家庭的灵魂)情绪勒索的本质是通过共情,让一方产生消极情绪,从而达到另一方的支配目的。
共情不可怕,共情让我们更能理解他人,让我们学会爱和包容。
但是无止境的共情只会侵吞主体性,就像病毒扩散时必须带口罩,必要时必须切断连接,分离感受。
除了NPD这种极端情况之外,很多时候,情绪勒索都是有一方的不安和自卑在作祟,从你的弱点、软肋(责任感、愧疚感、恐惧感)入侵操控你。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良性沟通和客观合理的分析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包装成爱,实则行要挟恐吓之事呢?
处于爱情中的两人尚不能达成完全对等的权力地位,亲子关系就更别想了。
在经历了痛苦的自我挣扎和完全无效的鸡同鸭讲之后,我发现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和松弛,才不会被击垮。
清醒是指不要陷入对方为你的行为所附加的上升意义,松弛是给予自己缓冲思考的时间,坦诚地对自己进行不带有审判性质的思考。
就像争吵到最后,Dulcie给出的标准应对模板。
弄清楚更加重要的事情——现在的、我的感受,抛弃“过于肥大”的良心,抓住当下的绳索,才能将在泥沼中沉沦的自己救出来。
说到底,在一切亲密关系中,人和人的距离都拉得太近了,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彬彬有礼,边界的消融势必会给主体带来动荡,但一个人首先只能解决自己的情绪,并对之负责。
勘破哪些是爱、哪些是控制,实在不简单,祝大家好运。
(剧透预警)翻了一下蓝鸟,Eddie的同人图不少,以及球队女孩扮演者最喜欢的角色也是Eddie。
Eddie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角色,看到好多人都因为她在前三集表现得太讨厌、太吵,“像个男人”而看不下去。
但我想导演的用意,是塑造一个“不那么女性”的女性。
外表上,Eddie邋里邋遢、成天顶着个油头不洗,衣服从来不换,还总喜欢顺东西(为金毛警长的外套默哀一分钟哈哈哈)。
从她鞋子坏了也毫不在意,甚至拿胶布和纸板给自己做鞋就能看出来,她是个粗糙的“原始人”。
实际上,我很喜欢这种原始的感觉。
不同于以往的印象,人们总说“女人是爱干净的”,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形容“香香软软的女孩子”,她是个粗犷的、充满生命力的、横冲直撞的人。
有的人会说,不要求美,至少该干净吧?
编剧用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女性外貌的下限。
清洁对她而言只是社会的另一层要求,她从未掩盖过自己的野性,粗糙的皮肤,更不要说外表。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把生存归还为生存,能力归还为能力,外表在她眼里毫不重要。
而这种实用主义的设定,才能让我们不顾外表地,看见她的能力和鲜明的个性是如何绽放的。
个性上,她性器官从不离口,对着男人疯狂叫嚣,有性需求主动提起,甚至表现得比男人还饥渴难耐,做出一些粗俗的动作。
这也是很多观影者最认为她像个“精神男人”的地方。
但事实上,Eddie的思维“男人”吗?
整篇下来,我从未看过Eddie说过任何厌女言论,而精神、思考才是区分一个人是否厌女的地方,行为并无性别之分。
为什么有的动作,男人做了大家不觉得有问题,而变成女人去做,大家就觉得她太奇怪、浮夸?
我认为本质上,这是一种边界的让渡。
我们把当野人、当粗俗的人的权利都给了男人。
邋里邋遢但颇受欢迎、有魅力的男性角色在影史上并不少见,甚至这会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或者一种“反差感魅力”。
但性转一下,Eddie就被说成男人了。
她不是男人,而是女人的边界太窄了。
这种冲突非常有趣,脏兮兮、聒噪、不负责任(前三集)同时在一个女性身上出现,我们几乎很少见到这样的女角色,于是只能拿曾经有过这样行为的“男人”来定义她。
此外,Eddie身上还有个又“矛盾”又有趣的点,是她的性取向。
这又是一次刻板印象的打破。
刻板印象中,像Eddie这样有中性气质、大大咧咧、刚到不行的女人是“不受男人欢迎”的。
而编剧却给她编排了一位全剧难得正常的顺直男,不顾外貌地爱上了她。
(结果是个变态养驴男,这是后话哈哈哈,这里先不讨论性缘问题)。
这就很明显,编剧想说的是性别气质并非绝对的了。
其实能看出编剧还是很包容,异性恋情侣的编排也很有趣。
一般来说,女性能当上镇长,基本都是女强人或者独立女性的形象,但死湖镇长的丈夫很明显是个吃软饭的,给气球打气只吹小的,镇长做事时他在旁边主打一个精神陪伴。
但镇长还是很爱他,那句“虽然我不知道家里任何东西的密码”笑死我了,感觉放在现实可以被当恋爱脑的程度吧。
玛格丽特是个对财富和权力有贪婪欲望的坏女人,打破了剧里女人只能是好人的印象。
其实感觉如果再多一点剧情,这个坏女人可以更立体;以及粉外套娇妻,一个可悲而立体的典型形象,受害于男性,只能不断自我欺骗,塑造了她强烈的厌女跟爱男的思维。
当她想跟男人一起上公交离开死湖时,大胡子跟她说:不好意思,我们只接收男性。
真是讽刺拉满,可以说这就是爱男的下场…表面上把你当个宝,私底下把你当性资源,也永远不会接受你成为他们的一员。
总之真的很有趣。
Eddie是个难得打破常规的女性角色,希望这种不接受的声音,可以在未来更多正负兼具的、多元的女性角色的出现中被慢慢消化掉,迎来爱女的浪潮。
超推荐!
好久没有这样一口气追剧了,还想要二刷的地步!
Kate Box魅力爆棚,查了一下居然身高只有173cm,明明剧里拍出了两米八的气场!
集合了各种典中典:法医男专业不行但超会take credit,还各种pua小女警;老警长空降接手只求迅速结案,结果被耍得团团转;一串家暴、性侵男被杀然后整个小镇的男人被吓到集体跑路;轮到通常是犯罪者的顺直白男被杀,男的立刻高呼“男人不需要小心,有问题的是凶手”、“夺回夜晚”,靠北原来你们心里明白得很啊;喜剧氛围拉满,各种爆笑出声:在肃穆的音乐中运尸车开反了方向,警长男声嘶力竭的“大巴不在船上!
Skye游泳劫持了大家!
”,马毛警长Dulcie一直在说停(park)船然后被所有人纠正是moor,画龙点睛的最后一句“Do u not know my name”,Eddie疯狂给所有人起外号+搞混的人设屹立不倒,鼓掌群像丰富多彩,人物弧光优秀: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真实鲜活的,有自己故事的女性角色,不仅仅作为谁的妻子陪衬出场,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中探讨各式各样的话题。
三个女性警察角色的相互支持和促进,尤以Abby为甚。
从最开始畏畏缩缩乖巧听话,到后面和女法医密切合作走路带风,这成长线看得人热血沸腾。
侦探Eddie算是个争议比较大的角色,前几集真是看到她就头疼。
但仔细想想,邋里邋遢、臭嘴毒舌、对不关心的事情毫无兴趣的男性角色简直不要太多,很多反而会成为被人推崇的人格魅力、反差萌,即便没有也会被认为司空见惯,“男的嘛,难免如此”。
但性转之后,马上就被人吐槽太像男人,满嘴芬芳,看不下去要弃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PS:豆瓣评论区还可以看到大型破防现场,整个剧一下更升华了2333
Episode 11. Cherry Bomb – The Runaways(0:01) Dulcie和Cath做爱
2.Psycho Killer – David Byrne(0:26) Eddie在警局说Gavin Latham是Psycho Killer变态杀手
3. I Touch Myself – The Deadloch Choir(0:36) Cath和Dulcie在合唱团演唱歌曲(0:53) 合唱团在舞台上表演
4. Load It Up – Adam Drake & Tom Jenkins(0:38) Eddie在酒吧,询问Sharelle关于Gavin Latham的事情
5.Here We Go – Madeleine Sami(0:46) Eddie在警局随口哼唱
6.Vincent Street – Richard Pleasance(0:50) Abby在婚纱店试婚纱
Episode 21. Celebration – Kylie Minogue(0:01) 一个我们看不见脸的人在船上把人的舌头切成碎片扔进海里,并在海水中清洗刀
2. Lightning Crashes – Live(0:30) Vanessa在葬礼上唱了这首歌(0:35) 为Sam哀悼的人们正在聚餐(0:45) Phil叫Vanessa停止播放歌曲
3. Pash – Kate Ceberano(0:32) Dulcie在办公桌前,她的午餐盒上写着“Sexy! I love you and your bum…”,盖章处理放行尸体的文件
Episode 31. Kuker (Bulgarian Traditonal Dance) – Balkansy & Theodosii Spassov(0:42) Eddie走到街上接听电话,周围是庆祝活动装扮着的人
2. Release the Beast – The Deadloch Choir(0:58) 主角三人在岸边,得知尸体含有大量戊巴比妥后推测凶手是女人,并往镇上走
Episode 41.Blood and Sand – Adam Drake & Tom Jenkins(0:35) Ted在酒吧喝完啤酒,Sharelle给了他甜点。
他问她谁点了布丁,她指着记者Meggan Lang,Meggan Lang直接问他是不是开挖掘机的Ted
2.See Me Tonight – Ross Gilmartin(0:40) 在泳池边,Dulcie和 Eddie 与 Victoria O’Dwyer 讨论 DNA 样本
3.I'm Horny – Madeleine Sami(0:43) Eddie在Dulcie家边洗澡边唱歌
4.Confide in Me – Kylie Minogue(0:54) Abby 问 Sharelle是否知道Sam死亡当晚和谁在一起。
Sharelle说Sam行为不端,那晚和他在一起的很可能不止一个女人
Episode 51.Cornflake Girl – Tori Amos(0:01) Cath 在卡车上唱这首歌。
Abby, Dulcie, 和 Eddie 藏在后面车厢的毯子下
2.White Rabbit – Jefferson Airplane(0:38) 待拿到搜查令后,Dulcie和Eddie进入了Mike的房子(0:53) Eddie拿出交通处罚记录告诉Dulcie,Skye在她父亲被谋杀当晚就在Deadloch
Episode 61.Perfect – Alanis Morissette(0:42) 待Dulcie和Cath进入警局单独谈话后,Eddie一个人往路上走
2.Hurdy Gurdy Man – The Deadloch Choir(0:55) Dulcie在帮助瓦妮莎时,湖中忽然出现多具尸体
Episode 71. You're the Voice – cast(0:38) Phil 和其他男人在街上抗议。
Dulcie问Phil 发生了什么事。
他说听到警察要释放Skye,他们表达反对,并说会让凶手无法再伤害男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然后他们唱了这首歌
2. Boys in Town – The Divinyls(0:53) 在满载男人的大巴上,Hunter从座位上转身,拍打Tom的头说他被Tammy骂很丢人。
Callum让Hunter闭嘴,说Tammy的球技比他们所有人都好,已经受够了Hunter天天发神经
Episode 81.You Oughta Know – Alanis Morissette(0:44) 在拘留室里,Victoria O'Dwyer 想起来了这首歌,并唱了起来。
场景转到Ray,他也同样在唱,周围是被他囚禁在农场谷仓里的男人和Skye
2.All The Things She Said – The Deadloch Choir(0:49) Ray 刺伤Dulcie后逃跑了,Eddie立马追赶他。
女人们下了车冲向谷仓,解救了被Ray绑住的人
3.We Belong – The Deadloch Choir(0:58) 队长Tammy Hampson说她们团队正在为 Milaythina-ta 社区中心筹集资金,以便她们能够早日拿回小岛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