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反感很多影评套路化。
一看见Liam和“救援”“营救”等字样连在一起就开始吐槽,什么“拯救宇宙系列”,说人家套路化,你们连写个短评几十字都套路化,笑死谁啊,影片名称翻译的时候故意往套路上靠而已,Ice Road,哪个字和营救沾边了?
要这么说,我还能给一堆影片挤上营救之类的字。
“中国机长”也能改成“惊天营救”或“营救三万英尺”,“中国医生”也能改成“救援天使”,“战狼—驰援非洲”,“惊天湄公河”。。。
说正事。
这部其实挺惊喜的,和Liam之前的几部动作片不一样。
这部里他是个开大卡车的司机,带着一个退役的患有失语症的弟弟讨生活,弟弟机械专精,他驾驶一流,在冰天雪地里的长途运输行业中是很不错的搭档。
但由于弟弟的状态和他长期保护弟弟而附着全身的攻击性,让两人生活不是太有保障,买不起车,只能给有车的公司当司机,收入会被公司cut很多。
另一边,矿井公司的黑心管理层认为关掉矿洞内探测甲烷的仪器会更加节省成本——若探测出甲烷则需要停工,停工则意味着延长工期、增加成本——于是管理层以给矿工们每人每月增发100元以及口头承诺“这一带矿区不会有甲烷”为条件关闭了探测器。
那当然的,就在挖矿过程中发生了甲烷爆炸,矿工们被困于矿井中,寄望在稀薄的空气耗尽前公司从远处运来足以打开矿洞的仪器。
由于运送路途中包括一些仅有冰层结构的道路,而事故发生时天气正在转暖,那些冰路的承重力减弱,商家不愿见到自己的货物连承运车辆和司机掉进冰窟窿里,运单量自然稀少,形成运输淡季,司机们自然就给自己放假去了。
因此当矿井公司派人找到运输公司的负责人Jim(我们敬爱的 Morpheus)时,他也抓头,只好把招冰路司机的消息放出去,再一个个严格面试——毕竟两头都是命,司机经验不足或技术不过关的话,栽在冰路里,司机会挂,同时也会毁掉救援矿工们的时机。
于是主角团在这样的条件下登场。
在此非常时期,酬金自然高,正好失业的兄弟二人组靠过硬的技术被Jim选上,同时矿井下有位矿工Cody,他有位驾驶经验丰富的原住民妹妹因与种族歧视的前雇主有肢体冲突被送入局子,Jim也把她保出来,Jim再把自己也算上,Liam的红色1号车,妹子的黑色2号车,Jim的黄色3号车,三辆大货车搭载着仪器出发了。
之所以要三辆,就是为了预防途中万一有车辆出事,至少还有其他车可以前往矿区。
当然,公司也派了一位保险人员跟车,很标准的操作。
三辆车排纵队驶入冰路地带时,保险员刚一脸天真地问姑娘“这很危险吗,看起来没什么嘛”,在最后的Jim就发现车子出毛病了,发动机冒烟,而后车子开不动了。
Liam经验丰富,倒车回去一边让机械师弟弟检查,一边用缆线钩子将三辆车连在一起,打算把Jim的车子拖着一起走。
这里要交代一下,在冰路上开,需要一定的车速以降低单位时间内加载在单位面积的冰面上的压强,否则在影片中温度回升的白天,冰路会开裂,严重的话不止一个小裂口,而是会整条冰路崩裂,路面上的一切都会沉到冰水中。
同时影片中经验丰富的司机们一眼看出Jim这么好的车子没开多久发动机就冒烟,是汽油的问题。
但冰面碎裂来得很快,三辆车刚连在一起,Jim的车厢后部下方冰面就碎裂,车子后半部分开始慢慢沉入水中,Jim的脚则不幸无意间被缆线缠上,被一同拖入水里。
下沉前他对妹子喊割断3号车的链接绳,牺牲自己,不至于让1、2号两辆车也被拖入冰水中。
1、2号车在一段疯狂驾驶后以侧翻渡过一劫,可能是侧翻后车辆与冰面接触面倍增压强减少的道理。
在一边检修一边试图将车辆翻过来的过程中,保险员向Liam提出3号车故障原因的疑问,以妹子对白人的强硬态度以及出发前站在3号车边上为论据,提出是妹子向3号车油箱里做手脚导致事故的假设。
Liam和保险员向妹子对质过程中妹子态度强硬并掏出一把枪,让Liam失去对其的信任,让弟弟将妹子控制起来,并在两辆车都翻正后,打算和弟弟对车辆进行最后的检查之后,自己和弟弟继续驾驶1号车,由保险员驾驶载着被捆住手的妹子的2号车继续向矿区出发。
Liam和弟弟在1号车货箱内检查时,保险员笑意盈盈地过来,将货箱门关起锁住,将1号车内的物资转移到2号车上之后,在1号车货箱下布好炸药和足够长的引信,保证在自己开着2号车行驶足够距离后炸药爆炸,1号车就会连带兄弟二人沉入水里。
妹子反应过来,原来公司的意图并非真的要救矿工们,而是假意进行施救动作,派出假装保险员的手下在途中将救援车辆毁掉,一来可以将公司管理层摆在努力施救但回天乏术的位置上,二来可以将关闭甲烷探测器的真相连同知情的矿工们一起埋葬。
Liam和弟弟终究是对货车极度熟悉的人,找到货箱上的非一体装置部分,用金属管以攻城锤的方式撞了出去,道理和要是被绑架了丢在车后备箱可以用脚在后备箱内车尾灯的位置较轻易地踹出一个洞一样。
出去后,由于反派布的引信够长,Liam得以将炸药抛出一段距离,爆炸将冰层震裂,1号车的货箱沉入水中,兄弟俩和但车身没事,同时也得出了和妹子相同的结论,盛怒之下开着1号车开始向2号车追去,而反派回身看见远处的火光,以为得逞,只剩下妹子和2号车要处理。
开了一小段距离后反派与公司管理层碰头汇报情况,并打算和管理层带来的两个小弟一起制造2号车从高处路边冲下车毁人亡的假象灭掉妹子和2号车。
妹子在某种啮齿动物的帮助下将反派掀出车外,开起2号车边逃边求救,Liam驾驶1号车赶来的同时,反派在妹子启动时车速较慢的期间将2号车输油管弄断了,然后开着公司的车追2号车,同时让两个小弟开雪地摩托阻拦赶来的1号车。
Liam弟弟毕竟是退役军人,而且还是玩机械的,和Liam配合搞定两个小弟后追上正在追2号车的反派,将其连人带车撞下山崖。
由于2号车油漏光,他们花了些时间将1号车的油转移一部分到2号车油箱里,这段期间没死的反派开着手下的雪地摩托到高处,找好地点安放炸药,制造雪崩,企图将1、2号车连同3人一起掩埋。
于是两辆车狂奔,虽然逃出雪崩范围,但妹子受伤,驾驶能力下降,于是他们将2号车的货箱转移到1号车上,放弃2号车,3人开着红色1号车往矿区。
但不久弟弟发现反派开着2号车追上来,并且在两车又驶入冰路区域时开始撞击1号车。
Liam于是改让弟弟驾驶,自己跳上2号车和反派搏斗,1号车得以继续前行。
Liam不是太打得过反派,但胜在对车辆和冰路的经验压倒性的强,于是在争夺方向盘的过程中,在判断出冰路又将碎裂的时候,他主动跳出驾驶舱,反派带2号车沉入水中。
同时弟弟驾驶的1号车遇到最后的关卡,一座很窄很滑又是上坡地势的索桥,弟弟驾驶不是强项,于是改由经验更丰富但受伤的妹子驾驶,弟弟在车外辅助放轮胎防滑垫。
勉强通过索桥后索桥就断了,但车辆又开始打滑后溜,妹子一边加油门一边让弟弟将索桥路面部分的铁门关上以免车子后溜到悬崖边坠毁,但铁门的插销由于冰没有化尽无法关闭,弟弟于是拼劲全力将插销插上,而自己被后溜的货车货箱和铁门夹成重伤,赶来的Liam和弟弟告别后,带着弟弟的遗体和受伤的妹子,开着载有仪器的1号车赶到了矿区。
矿井公司的老板和能源部长正在和管理层讨论事件的可能走向,一筹莫展之际惊闻仪器送达。
矿工们尽数被救出后,老板得知管理层擅自关闭甲烷探测仪,紧接着就是警方取证等工作了。
影片结尾,Liam拿着这次历险得到的报酬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大货车,做着拉货的生意,给货车起了弟弟生前就想好的名字,继续快乐单身汉的生活。
如上,这是一部有着意外反转的片子,也绝不是主角光环加身靠拳头通关的动作片。
虽然矿洞内矿工们的那点戏份有些多余,冰路的部分有些夸张不实,但故事本身是没问题的。
故事讲得很别扭,一个矿难救援愣是变成了犯罪惊悚,最后好歹也是拼了老命讲完了,只是硬伤多了点。
首先是矿业公司的犯罪动机,太生硬愚蠢,不太可信。
为了掩饰瓦斯超标问题,就关气体检测报警,这不是等着发生矿难吗?
出现矿难的善后赔偿、善后、事故调查、刑事责任……这些问题比掩饰瓦斯超标问题大多了,代价也大得多。
其次是公司头头不择手段,派出武装团伙阻止救援器材抵达现场,有这个必要吗?
矿难事故死人越少责任越小,捂盖子擦屁股也容易一些。
何况是重车走冰面,能不能到、能不能按时到,都是未知数。
公司头头随便干点出工不出力的事就能让救援到不了现场,比如卡车烂一点、司机菜一点、协调公路部门慢一点、井口装置备份少一点、故障多一点。
总之,这种紧急情况下,干点啥都能让救援延迟,让被困矿工活不出来,结果,不但派了最精英的司机,连井口装置都是一式三份,诚意满满啊!
再说矿井,分明有成排的钢管,无论原来是水管还是电缆套管,在地面轻松切断原来用途,用鼓风机吹点空气进去,人也死不了嘛!
影片其实就拍成个正常的争分夺秒的矿难救援,没有那群武装歹徒,几个老司机用智慧经验和勇气挑战结冰湖面和旧铁桥,就是个挺好的冰雪版《飓风营救》。
这连姆大叔确实也快成烂片之王了!
无钱便做推磨鬼---看电影《冰路营救》有感: 连姆·尼森老爹的电影估计是永远都得用上“营救”二字了,又或者是内地翻译用营救两字用上瘾了,也就没完没了的用了,反正最近几年老爹的电影都是救这个,救那个,完全像个地球上的超级英雄,什么事都能让他赶上,什么危机都是靠他来化解,这不是得让超人和蝙蝠侠无地自容了。
今天又看了他的电影《冰路营救》,电影说的是矿井底下发生的一场事故,几十个人被困,需要重新配送天然气井口和管道,被困的矿工只能支撑30个小时,运输车队必须提前赶到,在运输的道路还得面临冰层开裂的危险。
可怕的还是不自然气候的威胁,而是人性的阴险和歹毒,原来这起事故是内部一些高层们制造的,为了阻止运输车队的成功营救,他们安排杀手混入车队,一路破坏,穷追猛打,不惜杀人灭口,这个杀手的敬业精神不得不让人恐惧和钦佩,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假如世界多些这样的杀手,何愁政敌不被杀绝啊。
被困在井下的那些矿工也发生了意见分歧,一派主张减少人员,就是杀掉所有受伤的人,为了保证更多的氧气,一方则是反对杀人,人类在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总能表现的像是野兽,六亲不认,比如刘邦在逃跑的路上,为了减轻车子的重量,他能狠心的把女儿一脚踢下车去,在饥荒的年代,吃人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电影也绝不像是一种杜撰和幻想,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故就存在人为蓄意,曾经我在帝都的时候,认识几个干活的人,聊天时听他们说到,有这么一些人,哄骗别人去干活,然后制造事故,再借机讹诈老板,无论是挖煤还是挖矿,或是工地,这类蓄意肯定存在。
一些属于无证经营,一旦发生事故了老板就想拿钱息事宁人,一些黑心的老板则是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一些智商偏低的人,或是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讨人员。
这些蓄意的背后一些是骗保,一些则是讹诈,如果是小作坊那安全条件就更简陋,一旦发生事故就只能一命呜呼,大企业会因为设备成熟、先进,还能营救出一些人来。
有些女人就喜欢嫁给挖煤的,发生事故死了后能得到一笔赔偿,继续再找一个同行,又死了又得到了一笔赔偿,她又会继续再找一个这样的,她无所谓老公死掉,死了反而更好,反正有一笔赔偿,这类富婆就这样炼成了,至于她有没有爱过这些死去的老公,那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了。
以前听人说,下井干活的人都怕发生坍塌,没等救援的人来了,自己估计都憋死了,有这么一个办法,就是下井的第一天找来小孩祭祀,他说这是前朝就有了,而且还是跟洋人学的,也有人认为深挖地下容易得罪太岁。
很多年前我去过横店拍戏,就有人在向我们推销下井的工作,不停的说工资高,吃住很好,现在想想,这批人应该就是骗人过去干活,然后制造事故,再拿死人去讹诈老板。
我可以还原一下这样的现场,事故过后,那些人便找老板,故意装出很伤心和很愤怒的样子,老板怕事态扩大,只好苦口婆心说拿钱补偿,那些人说死者的父母过不来,把钱给他们带过去,老板也不管了,就把钱给了他们,心想他们也是一块来的,他们也会买一些纸钱拜祭,多多少少也怕鬼魂来报复。
无证经营的有两种,一是偷偷摸摸的干活,一是交了保护费,以前信息不像现在开放,一有什么事都会被传播到了网络,过去发生多少事故,死了多少人也不可能一一被曝光。
科技越发达,人的生命就越脆弱,没有衣服的原始人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生活,甚至追杀野兽,现在随便一降温年轻人就把羽绒服都穿上了,看到老鼠蟑螂都吓的失魂落魄。
越是底层的人就越容易犯罪,因为这些人赚钱困难,没有关系,赚的钱很难满足社会上的物质需求,比如买房买车,一些人又不甘愿,又想获得这些东西,也就容易出卖良知,最后做出踩过界的事来,大到伤天害理,小到落井下石。
有钱人所以不亲自干脏活,那是因为他们有钱,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便做推磨鬼”,他们可以拿钱出来让一些需要钱的脏人来干脏活,就像斗兽场上那些贵族欣赏着奴隶和野兽的搏斗,看的那么刺激、亢奋,完全没有一丝怜悯。
我很恐惧一些底层人,急于摆脱目前的身份和困境,总是和比自己更高级的人狼狈为奸,阿谀奉承,以为这样就可以融入上流社会,和别人成为一家人,可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尿壶,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觉得他有价值,没利用价值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个累赘。
一切善恶都是生活,安分守己是,胡作非为也是,可犯罪也需要资本,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要有保护伞,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横扫一切。
有背景的人犯罪都是置身事外,牺牲别人,没背景的人犯罪都是在帮着别人犯罪,总是冲锋陷阵,牺牲自己。
又一次傻傻的一个人跑到电影院,发现要看的电影上映日期还没到,只是看了时间,于是跑来后临时改变选了这部《极地冰劫》。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伊拉克归来的退伍老兵,有过枪林弹雨的风霜洗礼,老兵坚强的照顾着得了失语症的弟弟,弟弟不善于和人交流,战争留下的创伤,但是是一个好的汽车维修能手,只是因为这种缺陷让哥哥一次次为他出头、打架,一次次面临被辞退,他们的梦想是买下一辆自己的卡车,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20万美金却是他们望而却步的天文数字。
极寒之地的一个钻石矿发生了矿难,需要运输器械去救援被困的矿工,老兵为了奖金和弟弟生活的理想出发,参与了救援小组,危险丛生的不是冰面上的自然灾害,更大的阴谋是矿难是公司策划的一场人为灾难,为了掩盖不可告人的罪行,还派人一路破坏救援小组的救援,上演了一场天灾人祸中的生死时速。
电影的剧情中规中矩,但是节奏非常明快紧张,最为精彩的是冰面上重卡车之间的追逐与飙车。
有着缺陷,但是关键时候能够勇于牺牲的好莱坞英雄赢得最后的胜利。
整体的历险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一个接一个,这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优点。
但是剧情逻辑比较弱,失语症的退伍军人弟弟死在了自己性格上的固执保守,坚持把门关上,但这个性格特点是哥哥愤怒的责备的说出来的,之前的剧情如果做点铺垫,逻辑会强一些。
两辆卡车倒地在冰面上,用缴索拉起来,这个太轻松了把,哥哥把弟弟从湖里救上来,拉近车里,衣服就干了,这个BUG有点大。
另外这个反派“杀手”的能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其实这种题材加一个人类反派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你把大自然这个反派刻画得有点傻白甜。
这就让人有点不忍,个人觉得他们这一路上所面对的困难来自反派的暗算以及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会更真实一些,至于矿工被困井里其实只是这一切历险的引子,也同样是人为制造的灾难,一部灾难片看似在克服自然灾害,实则是面对人心的险恶,如果影片能把这种人心的险恶再深刻一点,不要流于表面,会更好一些,毕竟影片的时长也不算很短,完全有时间去描写内在的东西。
这片子经不起琢磨,矿山Boss和卡车Boss都蠢的离谱,卡车老板和主角弟弟都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腿脚被困而死,没一个人是因为坏人的陷害直接死亡,尤其是弟弟,关门能把自己脚夹住?
弟弟是修车天才,腿脚这么不灵活,紧急关头这么没有空间感,你就算躺下来也能躲过挤压啊,事故奇葩的可以。
矿井下本以为是最凶险之处,居然没有啥波澜。
老板给点钱让你关掉安全措施,这不是拿命换钱?
什么样的矿工能蠢到这个地步,什么样的老板能蠢到提这种要求?
事故后,员工说一句就能送他进监狱?
这么蠢的老板居然能从容安排杀手团队来阻止卡车救援,而且是有间谍能力的不完成任务不罢休送命都不顾的超敬业高级杀手。
我就纳闷了,这么凶险的长途,想阻止个卡车有很难么,你有那炸山雪崩的能力,提前炸冰或者炸桥不都简简单单的事儿?
演员应该尽力了,剧本蠢得一塌糊涂!
冰路营救 (2021)6.42021 /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动作 惊悚 冒险 / 乔纳森·汉斯雷 / 连姆·尼森 马库斯·托马斯
我只是一个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历来都觉得自己很缺乏对美的鉴赏能力,无论是去大英博物馆,还是梵高的画,我总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很不一样的地方。
因此对于电影,秉承着谦虚的态度,我一直努力的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遇到自己觉得不好的电影,我也是努力的思考更多,来发现不同的美。
但是这个电影真的是烂的可以。
周六的下午,在家闲来无事,看着Netflix忽然推出这个电影。
也是《飓风营救》等极具有“男主光环片”的男主饰演的,虽然豆瓣的评分并不是很高,但也觉得应该是个打发时间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可惜的是,过程中,丝毫没有感觉这个电影的价值,甚至于都怀疑Netflix拍出这样的电影,对得起我们这些买了它股票的小股民吗?
审美之差,剧情之烂,表演之无力,真是无语至极。
甚至于让我觉得还不如刚看的、很扯的、一听名字就是烂片的《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的水平高呢!
一共三辆车,每一辆都可以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为什么还会想到在过了四月的冰河上进行营救呢?
前面的铺垫一直强调,速度不能太快,不能太慢,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脑残的主意我真心想不到编剧竟然让它从男主的嘴中说出来。
甚至于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才一定程度上害死了Jim。
在几个人车翻了之后,看着冰即将碎裂,几个人竟然是站在冰面上等着裂吗?
是Netflix拍这个电影经费太少了,大家连装都不想装一下吗?
最起码的出于一个作为人的角度,总要躲一躲吧?
整体的智力下线是会传染的,感觉弟弟的智力水平都要比男主和女主要强。
在整个车已经过了桥之后,女主在思考什么?
把车停在桥边?
编剧如果想弄死弟弟,有一百种方法,然后他/她觉得不够过瘾,非要选择那第101种,那个薄弱的门可以挡住车?
在最后的时候,在经历了那么多,自己差点丧命,自己的弟弟已经丧命。
男主的所有怒火就是一个拳头?
Are you kidding me?这种动作有了反而比没有更差,这一拳既无力又苍白,和黔之驴的那一脚差不多,老虎就看清楚你们底细了。
在我觉得这已经是最差的设计的时候,编剧总能给我以惊吓,一个工作人员竟然拿来那么传单,说这是你弟弟的东西?
Are you serious?
车里那么多他弟弟的东西,一张被撕了然后粘好的纸您竟然觉得很重要?
原句是“We found this with your brother's things.”大姐您的眼光这么独到,不去FBI真是可惜了!
对于井下发生的事情,只能说Oh,my jesus. 很难以想象这是一群长期在一起工作的人会考虑的事情。
我明白逻辑是氧气的问题。
但是实在离谱到我难以相信。
井下一共26个人,然后历来没人能够活过30个小时的氧气期,最后营救的时间还过了30个小时。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真心不明白这个幼稚园没毕业的编剧是怎么思考的。
三十个小时的氧气期,那如果一个人呢?
还是三十个小时吗?
500个人呢?
即使想做出来矛盾激化的场面,总要上点心吧?
甚至于,只是一个矿难,顶多是疏失丢了职位,竟然的竟然,开始了大开杀戒?
这是开矿的还是开黑帮的?
两辆满载的重型卡车在冰面上侧翻,还能互相拉起来???
我人傻了。。。
冰面都不打滑,过桥你开始打滑了。。。
弟弟跟作者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被写死。。
前面一直很聪明,最后想靠一个5斤重的门栓,挡住满载的重卡。。。
雪崩后坏人不直接下来截胡,还等他们把车拉出来,一个车头一点不带打滑的就能拉出一整辆满载重卡,后六个轱辘还悬空。。
弟弟明明会开车,非得留下一辆车给坏蛋追他们用。。。
66666
本来以为是一部灾难片儿。
主题就应该是营救遇难矿工的。
看着看着才发现原来是一部与黑心矿老板的阴谋斗争的电影。
原来这样的黑心矿老板,世界各地都有啊!
不仅仅是山西的特产。
片头三辆卡车出发的时候,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三个擎天柱。
那个有点儿弱智的兄弟,没看出来跟正常人太大区别。
除了话少一点儿,比大多数人都要心灵手巧。
车走在结冰的水面上,出了这么多事故。
弄得我都有点儿心理阴影了,以后回东北老家。
可能都不敢坐车,在结冰的江面上行走了。
熟悉这哥们的都知道,这伙计运气不大好,总是在营救,熟悉他多是从《飓风营救》开始的,还有《夺金营救》等,这次还是营救,不过不是营救女儿,这次是营救矿工兄弟。
话说在极度深寒的“大家拿”的那个国家,也有人管那个地方叫“加拿大”,甭管叫什么吧,反正就那疙瘩,有个矿发生了坍塌,不少旷工兄弟被困矿井中,想让矿工兄弟顺利脱险需要重达30吨的井口设备。
矿场求助当地的空军,奈何当地的空军只有直升机,运不了这么沉的玩意,这可咋办?
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面对众多的旷工兄弟,矿场试图用载重卡车作为运输工具,把井口设备拉到矿场,只有条冰路,但已经封闭,因为早就过了冰冻期,而本剧男主,1个资深的卡车司机,因为揍了歧视他智商不太高的兄弟而愤然出手被开除,
恰在此时,哥俩接了这趟颇具挑战的任务,倘若成功回报丰厚;
于是乎,3辆卡车带着同样的设备出发了,不多带点,万一路上有个闪失咋整?
果不其然,出发没多久,一台卡车落入冰窟,伴随着卡车还有司机兄弟;
剩下的2台卡车继续前行;
1台卡车兄弟俩开,另外1台是1个女孩和1个矿场派的年轻人开,那女孩的哥哥就是被困矿井的矿工之一,而矿场派的是坏人,企图阻止营救,让被困旷工永远“闭嘴”。
一路上,兄弟俩排除众难,联合那个女孩一起和矿场坏人做斗争,在临近矿场的时候,脑子不怎么灵光的弟弟为了卡车能顺利到达,牺牲了自己,最后矿场被困的矿工兄弟全部获救,矿场想隐瞒这一切的罪行也被曝光,男主用奖金买了弟弟生前想买但买不起的卡车 开始新的生活
看得那叫一个揪心~~
真的学学恐惧的代价,玩天灾不比玩人祸强?
UUU
情节硬伤有一些明显,质量只能说勉强过关,黑人和弟弟的死设计都极没有说服力,坏人过于敬业又过于干活不干净,不断留后患,双方旷日持久的缠斗完全消耗了观影者的耐心和热情。
險象環生。
分低了 故事讲得挺完整的 而且也挺紧凑 全程紧张得我一直看进度条 虽然确实有bug 比如后半程一直不打电话 而且我也从没见过命这么硬的反派 不错孟菲斯出镜 加上比连姆尼森还帅的大卡车 一本满足(自己真就是雄性激素控 男的就得是胡茬纯老爷们儿 车就得是柴油车 越大越好 蹭蹭给力)
冰原和卡车比人物和故事好看。
如果说是卡车广告片,我认同。这卡车金光闪闪,比任何一个角色都有魅力。
弟弟部分值三颗星,其他No good
继爱尔兰人之后又一次体验美国的卡车文化...
全方位展示了一个杀手的职业道德。另,片中最后一个死者,那个人的死亡和主线剧情其实没关系吧?所以,为什么要写死那个人……
飓风营救123、空中营救、通勤营救、夺金营救、捍卫救援,现在又来冰路营救,连叔拯救宇宙
3.5;救援过程还挺曲折的,反派敬业堪比终结者
不知道连姆大叔能不能干得过灭霸!
如果能专注在拍冰雪路的惊险上有多好
不要继续营救了,你是全球第一专业营救员,从1993年到现在
连姆妮森这一路营救过来,也是有点累了。。。
极地冰川,重卡漂移,还有熟悉的连姆·尼森,虽然又是营救的戏码,但剧情完整节奏还算不错 @Netflix
3星,人祸大于天灾, 灾难部分很弱,动作部分很拉胯。卡车这部分还行,整体能看。
连叔必看人确实老了 但别有一番味道给导演寄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