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末日哲学家

The Philosophers,末日公投(港),After the Dark

主演:詹姆斯·达西,苏菲·洛,达里尔·沙巴拉,弗雷迪·史卓玛,瑞斯·维克菲尔德,邦妮·怀特,雅各布·雅迪斯,乔治·布莱顿,菲利帕·库特哈德,凯蒂·芬德莱,娜塔莎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印度尼西亚语言:英语年份:2013

《末日哲学家》剧照

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2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3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4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5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6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3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4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5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6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7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8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19末日哲学家 剧照 NO.20

《末日哲学家》剧情介绍

末日哲学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哲学课,20名学生被逼参与思想实验。他们由班房跳进核辐射浩劫现场,若未能在防空洞争一席位,器官将瞬即被辐射尘贯穿,痛苦致死。然而,防空洞内的氧气及食物只够10人存活一年。 哲学生以抽签决定身份和技能。为延续人类命脉,他们需运用哲学逻辑,公开咨询并举手投票,选出10位最有价值的人物住进防空洞。聪明人比好人有资格留低?工程师的价值比诗人重要?一票延续一命,要牺牲谁去成就社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中毒基地第一季跳出我天地音乐剧行尸传说血染之名当我每次想起你老妇人洗劫墨索里尼悍女杀手情人跨越时空的爱北美乡村爱情人偶惊魂逆天奇案2功夫小妹嫁人记奇换之旅美梦成真刘易斯探案第二季萨米大冒险2八十一格最佳好友2驱魔怪谈相棒第14季失控的尺度在失落之地冷战余谍要久久爱火遮眼第一分队第三季亲爱的吾兄关于永恒的证明

《末日哲学家》长篇影评

 1 ) 泯灭人性

本片就是哲学和道德的碰撞,但是这两者都是只对人有作用。

主流认识是:哲学是道德的哲学,道德是哲学的道德。

如同物理边界实验,末日基本上使这两者都归于零,在此种情况下,我认为过分强调拉一方面都是不对,因为现行的根本不适用于末日,这些都必须推到从来,生存应该被提到第一位,哪怕泯灭人性!

领袖,独裁还是民主,领袖都是不可或缺的!

前两次领袖是导师,他,独裁,冷血,暴君可以形象形容他,嬴政是一个恰当的模板。

第一次,在没有他的第一次,领袖是一种必需品,就像空气,你感觉不到他,但是他是必须的,贴别是一个团体,他不好,但不可或缺;第二次,一个坏的领袖会引起内部的崩解。

第三次,领袖成了女主和薯条男,前者过于理想,后者随遇而安,在我看来他们也不是好的领袖,因为没有希望!

他们走向了不同的极端!

就我来看必须是三者的混会才是一个好的领袖,理性,需要牺牲时能够舍弃,理想,对未来有憧憬,随遇,懂得适当的调节!

李世民是一个不错的模板!

我设计了第四次实验:导师决定随机二选一,他是规则制定者,所以将一对恋人分开,鉴于他们的爱,必然会空出一个位置,这时替补的自然是导师自己,这是他理所当然成为领袖,鉴于他能独立生存一年,说明他的能力足以胜任领袖并带领大家以避难所为中心生存下来!

之后是对泯灭的人性重建的时候了!

 2 ) 标题不符

叫个哲学家,恐怕有点与标题不符除了开场现实化了电车难题,降落伞难题,后边都跟哲学干系不大了。

这个末日假设,其实更多偏向人类学和社会学,与哲学那种纯逻辑游戏相去甚远。

虽然身为一个美术工作者,但是从人类史的角度看,第一优先杀死诗人可能并没有错。

因为艺术其实是一种人类文明史的衍生品,他并不会因为杀死最后的艺术家而绝迹。

因为只要是人类,即使你完全不懂艺术,经过时间和生活实践,依然会在剩余的人类中产生艺术。

可能刚开始产生的艺术落后且低劣,但是随着发展,艺术还是会兴起,这是人类本身的附带属性,不管剩下的人愿不愿意,经过时间和生产生活,艺术必然会重新繁荣。

而相反的,比如按照王东岳的递弱代偿理论,社会分工过多,导致人只能了解生产环节的一部分,而且代偿巨大,想恢复人类科技的荣光才是最难的,所以保留科学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他们在死之前还必须留下文献。

以防后人失传。

只要生产力恢复其他软性的东西必然随之恢复,这就是人类本身的特性。

最后要强调,女主还是很漂亮的,值得老师折腾这一把。

 3 ) 标题“最后的枪声”。第一次写影评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了这部电影,又看了别人的影评,有些感想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写的比较乱,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希望勿喷!

谢谢。

先斗个包袱,最后的枪声的含义,大家看到枪声响过以后,老师并没有死,那是什么死去了呢,我个人认为是之前故事中老师的极端思想消亡了。

最后一个镜头给了女主,为什么?

我认为影片是想表达一种交流,因为老师的错误思想终结。

故事一开始讲了三种假设,这三种假设支撑了整部电影的框架;第一个故事是如果时间无限,猴子终有一天可以打出一部哈姆雷特,这个假设我之前就见过,我觉得这种假设不成立,因为即使是猴子,它也是一种生物,只要是生物他就有产生习惯的必然(或者可以说他有学习的能力,就是人工智能没有的能力),他的任何一种打字习惯都可能导致打出哈姆雷特的这种小概率事件变得没有可能实现,除非设定一种程序,让键盘上每个按键出现的概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我们甚至能算出产生哈姆雷特的概率是多少。

第二个假设是铁轨上1:5的假设,是关于生命的价值的假设,同时关于道德,这个故事几乎没有道德底线,让人难以选择,而且在后面三个场景的这种道德选择贯穿始终,调动铁轨的角色就是那个老师,有意思的是这种这个假设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个故事,就是老婆和老妈同时跳水里,你先救谁?

后来又用一种演变,就是如果你手里有一块石头,你先砸谁?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答案,是既然他们愿意往水里跳,谁他妈救人我砸谁,这个回答给了我们一个结果,制造这种假设有多招人恨,电影里情节的发展异曲同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那个老师死,哈哈。

第三个假设,你身边朋友能够为了救你而不顾自身安危么?

(其实是有的,你的父母!

)不过这个假设的意思也是关乎道德底线的,它说明了在你不深刻了解你的朋友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如果你认真了,你就会陷入选择障碍,觉得无法正确选择朋友,我认为这个假设和电影情节的明显联系就是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当学生们扮演的角色增加了更多的属性后,选择谁进入避难所变得明显与之前不同了,我们发现有些可以承担人类延续责任的人变得不再合适!

在这个转变中,所有人也包括观众,估计都会进入选择障碍,可惜电影的时间有限,如果在多几次选择,人物在多一些属性(尤其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藏属性,呵呵)估计电影里的二十一个人慢慢都会变得不再具备进入避难所的条件,这应该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

下面主要讲一下末日危机中三个场景想要表达的观点吧,首先三个场景代表的是无限多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开始,第二个场景应该代表无限深入人性(也就是人物属性无限丰满)后的选择,第三个场景应该代表最终的选择,最后的选择应该不是随便选的,我相信电影没有办法让第二个场景无限重复,所以第三个场景应该是无限重复之后的哈姆雷特。

第一个场景,电影的代入感还是比较强的,如果一开始让我选择,我也基本会和电影里的投票结果一样,而且也会认为诗人是最没用的,呵呵,我也是!

工程师,议员,农民,木匠,科学家,这些继承人类先进文明的人活下来肯定更有利于末日后的重建,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就是第二个假设,于是愤怒的学生选择了用“石头”砸死了老师,结束了第一个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还需要延伸一下,就是弱势群体存在的意义,弱势群体在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是就只有被动的选择死亡么?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是!!

这个结果很残忍,哈哈,但并没有白死,这种事件会导致未结盟的权利集团内部出现严重的分化,而这种分化导致的对抗极有可能引起更大的损失(其实我想说百分之百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电影也是这么拍的,同样处在权利集团的学生一同谋杀了老师。

第二个故事让学生扮演的角色人物更加丰满,情节中很明显的使学生们出现了选择障碍,值得注意的是有可能携带病毒的医生,还记得第三个假设吧,她被所有人抛弃了,哈哈,我觉得如果人物继续丰满下去,21个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进入避难所,这应该是电影编剧的目的,就是无线循环下去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进入避难所。

我记得在西方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人知初,性本恶,没有人是无罪的,每个人都有罪,都有邪恶的一面,只是不被他人知晓。

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么人物无限丰满下去,早晚要暴露出每一个人的阴暗面(或者说是导致10人权利集团灭亡的条件每一个人都有),最终导致没人有资格进入避难所。

在这个故事中老师扮演的角色仍然是那个可以调动铁轨的人,这个场景发生的事还是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学生是躺在铁轨上的人,而老师选择的主要依据仍然是能够继承人类文明的人,看到这我不由考虑到底什么是人类文明,哈哈。

人类文明难道就是先进的科技,工业社会,完善的律法?

这个我要后面再讲。

在第二个场景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就是繁衍后代,这也是末日浩劫后最严峻的问题,电影里描述了受孕概率很低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提出要求大家和每一个异性交配,提高受孕可能。

试想一下连狗交配都要看母狗愿不愿意,人类怎么可以堕落到这种程度,呵呵!!

当然有人不愿意,于是有一个女的站了出来,导致故事终结。

这个情节反应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其实前面很多地方也有反应,但这里比较突出明显,而且导演在故意引导观众选择他认为正确的观点(我也认为是正确的),就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哪一个更重要,我想电影的选择很明显,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即使导致集体灭亡),这是在西方国家现在很强调的观点,这就是西方国家说的人权,如果你想想看,中国的教育还是完全相反的,该有多没人权,呵呵!

第三个场景就是无限循环后最后一个场景了,在第三幕所有人都不具备进入避难所继承人类文明的条件,我个人认为第三个场景是通过无线循环后反思得到的结果,电影里直接通过女主剥夺了老师选择权利集团的权利,建立了一种新的选择模型,电影里没有明说,我认为即是权利集团不能进入避难所(女主其实并没有打算进入避难所),先由全民公决选择权利集团(通过前两个场景,观众已经基本能够人知谁是属于权利集团的),由权利集团(这时由女主争取,其实女主就是权力集团的代言人)选择进入避难所的人。

当然这个模型在现实情况下仍然有可能被权利掌控者利用,还有很多值得考虑的问题,还存在很多瑕疵,但是这是我目前看这部电影告诉我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比如现实中法律的制定程序等等),本人才疏学浅。

咱们直接讨论下一个问题,第三个故事选择进入避难所的人物几乎与之前两个场景完全相反,这些非权利集团角色(就是弱势群体)能够承担人类延续的重任么?

电影里演的结果是他们主动选择了灭亡,但是大家可能没有留意,最后的这个九个人,他们其实继承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团结”。

还记得他们九个人一起挡子弹的那一幕吧,我觉得团结是人类在末日之后能够继续延续最宝贵的品质(虽然他们最后按下了炸弹,这点编剧编的感觉不太好,连续三次都把老师给弄死了,他对于强权者就这么痛恨么,如果那个老师在避难的时候就死了,估计人类文明还是有希望延续下去的)。

最后我想说一个问题,人类文明延续还需要什么?

电影在最后一个场景里尽量美化这九个人在避难所里的生活,显得那么从容惬意,同时又有点那么不上进,还吸毒,好像就一定要灭亡似的,我想说人类在原始社会不就是吃喝拉撒,采果子打兔子这些基本技能么,对了,还有一个技能就是玩耍,哈哈,古人都是这么走过来了,所以要延续人类文明,我觉得他们九个(少点,至少100个以上才能避免基因重复度过高)掌握的技能足够了,不会的让后代在慢慢研究吧!

花絮:1、九个人挡子弹救人,为什么还要按炸弹同归于尽?

我认为不是不想活了,而是为了对抗强权一切尽可抛!

2、第三幕他们从避难所出来以后还有很多树,俗话说有水就有鱼,有树就有果,搞不好还有肉,所以他们九个出来以后完全有可能活下来。

3、第一幕弱势群体被枪杀了,不知道你们注意了没有后来的两幕,弱势群体都是跑掉了,而且第三幕逃掉的人还没死(虽然被意淫死了几个男的),其实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搞不好就是因为弱势群体的逃跑,人类学家不是说人类的祖先是非洲人么?

那我们和欧洲人不都是逃跑的弱势群体,你在看看非洲的权利集团现在混的也不咋地,还有最近的美国人,其实早些时候都是欧洲的弱势群体(相对弱势啦,至少不是权利集团的,你看美国独立战争就能看出来)去美国淘金的。

4、我的结论是“弱势群体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但不代表我同意人类文明是人民创造的这句话!

这句话忽悠的成分大于它真实的成分。

5、电影里面好多gay啊!

我赞成同性恋(至少绝大多数同性恋都是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保护)可以进入避难所。

理由么,这是一部关于权利的电影,如果我有权利选择,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不是多数人,也不是少数人,而是每一个人!

6、记得第三幕老师的枪被偷了么?

这告诉我们民主社会权利不能靠枪说话,记得女主给老师的枪里没子弹吧,这告诉我们赋予别人权利的时候同时要限制他的权利,不然你会死的很难看,记得男主拿了老师藏起来的枪么,这告诉我们权利需要监督,如果你监督了,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货,呵呵,我可不是反动,大家别喷我!!

7、瞎子的世界,独眼就是国王,告诉我们在供需社会,道德的底线其实是很低的(如果没人强迫,估计那六个女人都会爱上她们的国王的),呵呵!!!

其实道德没有必要标榜的过高,过高的道德其实是有权利在作祟!!

8、电影里一直强调逻辑,其实逻辑一直不怎么好,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10人的给养如果他们少运动,像印度人那样做做瑜伽,估计多住几个人也没问题。

9、我估计没有人能看到这吧!

如果你看到这就给个赞吧,我要32个!!

嘿嘿!!

不给也没关系,别喷我,我也要谢谢你能看到这!

 4 ) “小概率事件”的逆袭

正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间难题,唯逻辑可解”。

第一个场景,由于女主角是个见不得别人死的人,因此她说不想再见到神秘人,于是神秘人死了,最终他们都走不出来。

错了,因为女主角的见不得别人死,她又怎么会忍心排除神秘人在外而死,她明明知道受到辐射会死,而且神秘人杀人是为了留出10个位置,他已经没有杀人的必要了,为什么剩下的9个人要置神秘人于死地?

归结到底,第一个场景的失败,不是理性和逻辑的失败,而是感性和喜恶的失败。

第二个场景,由怀孕事件和一女多男所引起的悲剧。

首先,男女之间假如没有所谓的爱,是否就一定不会怀孕?

我敢肯定不是。

假如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能怀孕,完全可以出来再怀孕呀。

因此,在神秘人提出“一女多男”方案时,剩余的9个人应该用逻辑进行反驳,而非像漂亮mm那样,纯粹从个人喜恶出发进行抵触。

再者,神秘人的存在本来是基于逻辑的,他的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为何在受到攻击临死/受伤时,选择同归于尽?

因此,第二个场景的失败,同样败在了感性和个人喜恶,而非逻辑。

第三个场景,基于逻辑化身的神秘人首先被排除在外,这就决定了这次的选择是基于感性和个人喜恶的。

女主角只对前面9个人进行正面评判,就选了前面9个人,却没对后面几个人进行评判。

那个愿意将自己的位置让出的男子也是为了短暂的快感。

接着,存在的10个人开始了一年的纵欲,任意的生活。

出来后,居然说10个人由于不懂得生存之道,因此提出不畏生死和活在当下的大道理聊以自慰。

试问,连什么都不懂的原始人都活过来了,更何况说有智商超200的现代人存在的情况下,还生存不下来?说不畏生死,却在面对不会爆炸的炸弹,选择急促结束生命。

这是何道理?

因此,第三个场景的失败,败在导演的意淫。

好吧,喷了这么多,说说这部电影的亮点吧。

那就是电影开始时的唯美对视。

这部片,其实可以拍成一部爱情片的,但是在第三个场景再次出现男女对视+对白时,以及最后居然出现所谓的师生恋时,所有唯美都毁于一旦,这部片注定只能拍成一部垃圾片。

最后,重归正途。

什么是哲学?

你有答案吗?

 5 ) 20个人的职业和特点

电车难题,无限猴子,无知是福,柏拉图洞大多数人终身漫无目的,整天呆若木鸡,不愿思考复杂的问题,不想认识事物的更深层面纳粹优生实验,特权,好运你这不是哲学,你这是混合了资源分配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大逃杀式的桌游假设一:全员饿死假设二:内讧全死假设三:为爱而死核爆灾难隐喻了功利实用主义导向农夫,工程师,地产中介,木匠,演唱家,对冲基金经理人,竖琴演奏家,宇航员,化学博士,电工,酒拍卖师,骨科医生,客房服务生,时装设计师,糕点师,动物学家,心理医生,士兵,议员,诗人。

生死存亡关头,延续文明,为了生存1.农夫:同性恋2.骨科医生:可能有埃博拉3.对冲基金经理人:携带大量金块4.木匠:不育症5.工程师:结构,电工6.电工:玻璃渐冻人7.心理医生:无子宫8.动物学家:写文章9.化学博士:优秀基因10.地产中介:助产士11.糕点师:没别的12.歌剧演唱家:七国语言,三年发作咽喉炎13.酒拍卖师:智商20014.时装设计师:左右脑思维15.竖琴演奏家:自闭症16.议员:最好律师17.士兵:过目不忘18.客房服务生:仁慈友善19.诗人:扑克冠军 死无用文艺小清新圣母:酒拍卖师,服装设计,诗人,竖琴自闭,埃博拉,歌剧,农夫,糕点师,花匠,工程师要是不能做爱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唯有强者方能生存盲者国度独眼为王一男六女

 6 ) 末日哲学家

一开始,本以为这是一部关于哲学的电影,因为片名实在是太直白了;看了简介,又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末世的灾难片,只是以哲学为主线;看到男猪女猪都在课室的时候,又以为这是一部一群人一块探讨哲学的电影。

直到结尾,才知道这是老师打破醋瓶为了让情敌难堪而不惜拉上全班同学做道具的一种幼稚行为,我可以说这是一个坑吗?

电影打着一个高大上的名号去阐述了一场三角师生恋(姑且算三角吧),是一个很大胆的行为。

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能把观众骗去看,但肯定也会引来吐槽。

不过本片聪明的地方是,用的是以哲学为主线。

既是哲学,便是以逻辑为基础,而这种逻辑又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套路,所以一些对于哲学认识不深的观众,想吐槽又无法找到吐槽点。

对哲学了解的观众,也知道本片就是个坑,也懒得去跟你较真。

 7 ) 选择你的理性与人性

先大致谈下剧情,最后一堂课里的三次选择题。

第一场:告诉大家选择理性,这是世界逻辑的基础,就如人的本能,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不存在对与错,所以正常人都会选择对延续人类繁衍为目标的人。

第二场:是细化的选择,仍然以延续香火为目的,但是在理性选择之上加了权重比例,类似于渴了要喝水,但是如果水有毒,你仍然会放弃,比第一场多的只是增加智慧的理性选择,依旧是第一场的老套路,选择整体上对自己有利的。

第3场:人性的选择,纯粹的文艺范,选的绝大多数是精神文明相关的,大家也知道精神文明没有物质支撑,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导演得让你们都死,不过死的比那些选理性的更潇洒而已。

好,来看看3场为啥都得死,第一场,说起来是理性选择,但是他们老师的愤恨(也就是负面的人性)将理性推向死亡,说白了就是理性选择的再好,也是为人性服务,如果你们不接受我的人性取向,我也利用理性的手段完成我的人性偏向,不给你们密码,你们还是跟我一起死,什么延续香火,在老师个人负面人性面前都是屎。

第二段依旧,选完了是吧,不听我指挥,我让你们都得死,这老师体现的不是什么强者生存,直接就是完全的自私。

第3段呢,既然还是死,不如大家快乐的死吧,所以女主选的文艺范留下来,就如同你已经都癌症了,在医院躺着也是挂,彻底的放纵也是挂,不如就放纵吧。

当然女主的选择肯定不是依着人人平等之类的,搞精神文明的人是人,那些搞基础建设的就不是人了?

所以女主的选择也是很有倾向性的。

最后来讲大局,扯那么多理性和人性的选择,不就是 老师自私的为了泄私愤玩男猪脚么,而女主为了对抗老师,选着所有老师都不要的人来跟老师对着干,话说他两都是最聪明的,利用者人性和理性完成自私的本意,而其他同学都沉浸在选理性和选人性时,他两玩的不亦乐乎。

所以总体上讲,两个聪明人用一个哲学完成着内心自私的对决。

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聪明人利用者世界逻辑甚至是人性的选择,逼迫你为他们的自私服务,犹如老板跟新员工说,做的越多能力提升的越快,这话听起来当然有道理,而却对于新员工来讲,难道老板说的不对吗?

可是在这句话后面还藏了一句,从你身上得到的价值就更高了。

不过也算导演在最后从另一个方面解释关于人性的恶与善的选择,老师在每场中都扮演着恶人性的选择,最后得到的都是大家的反抗,而第三场女主的善人性选择,带来的是意外的收获,同时也体现着拥有精神文明的生活才会比忙碌于物质世界的生活精彩,没有精神文明就是行尸走肉,所以也算是导演告诉大家应该选善的这一边,同时最后的结局也昭示了这一点,学生离开,留给老师的只是教科书,3个上楼梯的结局,老师始终是一个人,在人性上都是孤独的,灰暗的,着也是他在各个方面非要去选恶人性的一个结局吧。

 8 ) 一部打着逻辑的招牌的电影却逻辑漏洞百出

首先说明,我只看到了一半,也许我没资格评论,不喜勿读。

整体来说,逻辑还正常,没有灰常的混乱的大脑出现,但是:第一次:唯一拥有逃生密码的老师先生在抛弃他的学生们准备关闭避难所大门时却没有像正常人该做的一样歇斯底里的喊出:我是唯一拥有逃生密码滴银!!

在“被辐射致死”与“赌气让抛弃他的人们后悔”两者间炫酷狂拽的选择了前者,也许他的卡片上的描述应该是“神经不正常的避难所建造者”。

当然可以说他作为老师为了把实验引领到他计划好的方向而做出了这个没有丝毫逻辑可言的决定,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违背了自己设计的实验规则,这使实验从这一刻起就因为这个瑕疵而毫无意义了,因为他自己把现实身份“老师”和实验身份“避难所建造者”混淆在一起了,一个没有逻辑的逻辑学教授,点个赞。

第二次:我们这群可爱的哲学准毕业生们,在得知会七国语言的同伴三年内会患上喉癌时,兴奋的发现自己学的东西可以用上鸟!

患上喉癌的风险抵消七国语言技能收益!!

耶!!

我们是多么的反应敏捷并且理智和有逻辑啊!

万岁!!

也就是说。。。。

这位七国语言妞患上喉癌之后就聋了?

手也会因为喉癌而断掉??

我还第一次知道喉癌有这么凶残的并发症。

喉癌只是让她不能说话,不代表她就听不懂其他人说话了!!

不代表她就不会用书写来和七个国家的人们交流了!!

也不代表她就不能把这七国语言教给你们这群迷糊的哲学家们让你们和世界各地的幸存者沟通了!!!

一群没有逻辑的逻辑学毕业生,再点个赞。

更不要提第一次的幸存者们得知避难所大门打不开时疯狂滴使用枪支木棒攻击玻璃门,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哲学家。

不要提其他的,就看这几个:化学博士、结构学家、电工、木匠、士兵,就单说这5个职业组队搞不定一道避难所大门??

在避难所墙上开个窟窿挖出来都够了!!!

唉。。。

死在里面也好,你们就算出来了也帮不上人类什么忙。

 9 ) 薛定谔的box

教师喜欢女主,而女主喜欢男主。

于是教师试图在最后一课里通过两段YY(逻辑辨析)预设各种极端环境来证明男主就是个任人摆布的蠢蛋,只有高智商的教师自己才配得上女主。

而女主则在第三次YY和最后一次对话回应了教师的表白:生活并不可能全是逻辑。

两个逻辑犯虽然匹配,但是却不能共同生活。

一开始教室里的对话中学生批评教师是“二元论的奴隶”就已经表明了教师天性就过份理智,凡事讲究逻辑。

接下来两段YY,教师先是将自己预设为“神秘者”就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不败者以及仲裁者。

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选人阶段“神秘者”永不可弃,否则众人必死(开不了门,全灭)。

选人不合意,直接PASS(两次用枪秒杀诗人)。

而一旦事情发展到超出“神秘者”的预设范围之时,他也仍然拥有直接毁灭游戏的权利(提前开门,全灭)。

接着利用各种两难选择和设立各种必然困境,操纵男主以及其他“旁观者”的命运。

而女主在这两段YY中则是“旁观者”。

教师通过两端貌似逻辑思辨的游戏来向旁观者表白:只有你才能看懂,我跟你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任人摆布的低能蠢货,配不上你。

于是女主通过在第三段YY里带领蠢货们反击,回应教师的表白:生活并不应该完全理性,也需要带有大量的感性。

只有理性和感性互补,才能成就人生(工程师为竖琴家制作竖琴,竖琴家和歌唱家为大家表演)。

纯理性的人生最终只会走入歧途(孤岛上被流放的教师最后因嫉生狂举枪要杀男主)。

如此,混合型人生同样具备终结游戏的能力,但却是快乐的终结(众人掩护男主引爆炸弹)。

第三段YY的结尾,也插入了木匠这个弹幕里戏谑称之为“人生赢家”的YY,既纯感性YY。

干掉其他男人,从此和6个妹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当然,因为木匠的不育,这个游戏同样也会终结。

即暗喻纯感性的人生很可能同样不容乐观。

都说看不懂教师的最后3个镜头。

其实就是说,教师最后已经走出了非此即彼的生活。

第一个镜头,打开抽屉,发现是三明治,吃掉。

暗喻生存。

第二个镜头,打开抽屉,发现是枪,自杀。

暗喻毁灭。

最终教师走出了这种“生存还是毁灭”的生活,在第3个镜头里不开抽屉。

 10 ) 末日哲学家

一开始,本以为这是一部关于哲学的电影,因为片名实在是太直白了;看了简介,又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末世的灾难片,只是以哲学为主线;看到男猪女猪都在课室的时候,又以为这是一部一群人一块探讨哲学的电影。

直到结尾,才知道这是老师打破醋瓶为了让情敌难堪而不惜拉上全班同学做道具的一种幼稚行为,我可以说这是一个坑吗?

电影打着一个高大上的名号去阐述了一场三角师生恋(姑且算三角吧),是一个很大胆的行为。

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能把观众骗去看,但肯定也会引来吐槽。

不过本片聪明的地方是,用的是以哲学为主线。

既是哲学,便是以逻辑为基础,而这种逻辑又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套路,所以一些对于哲学认识不深的观众,想吐槽又无法找到吐槽点。

对哲学了解的观众,也知道本片就是个坑,也懒得去跟你较真。

电影中,前两次灾难,诗人都是被直接一枪打死,也看出老师对于文化的鄙夷。

灾后重建,人类延续,他所想到的都是基于“逻辑”所选择的最优点,却忽视了文化也是人类延续的不可或缺的一点。

其实个人对于本片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男猪发现老师用魔术箱让他的职业固定之后,他没有继续质问为什么让女猪的职业也固定(女猪的职业完美无可挑剔,绝对不会被刷掉的),而是自顾自地说要再来一次,女猪也很及时地跟着说要再来一次,于是为什么女猪会得到特别优待这件事就被大家跳过了。

我特别想知道如果男猪或者有其他人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会如何收场,对于男猪是“教诲”,那对女猪是?

(就是爱意咯)片尾老师三个上楼的画面还是要点赞。

虽然到片尾基本整个故事的主线:末日的哲学已经被电影自己整个推翻,但老师的内心戏还是扳回了一城,让已经改变的故事走向有了收尾。

吃三明治,开枪自杀,女猪画面闪过得到顿悟,表达了老师的三种心情。

最后看开了,放下了,这场闹剧也就完满结束了。

最后给老师寄个语,即使男猪是多么配不上女猪,即使你跟女猪是多么般配,她不喜欢你就是不喜欢你,就算最后给你道别一吻,你也不必要沾沾自喜。

感情的事情就不是理性的逻辑和哲学可以讲通的了,哪怕是面临末日。

《末日哲学家》短评

非常喜欢。天灾当头,无论理性判断,或者感性思维。无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身负繁衍后代重建家园的重任。无论是从众选择,或者听从某有威望的人进行公投,都有团灭风险。结局不错,三次重复,暗示了三次选择的结果。生门只有一个,有因必有果。喜欢高富帅老师,希望他放下后重生。

7分钟前
  • 囍多多
  • 力荐

虽然有瑕疵,但可当一堂哲学课来看

11分钟前
  • yueyuedeyue
  • 推荐

结尾太烂 本来以为讨论人性

12分钟前
  • L
  • 推荐

抛开前男友的复仇这段不提,只说三段末日选择,还是很有意思的,也挺能发人深省的。而最后那个小子脑洞大开,想死了其他男性,一个人独霸六女,实在是太有想象力,太搞笑了。

13分钟前
  • 江左
  • 推荐

其实是个有点新意的片子,并不文艺的文艺片,不思考其装逼属性的话有点意思。下课后的内容全删掉的话可以给4分,加上的话顿时low一大截,只值得2分……综合一下……3分吧……

15分钟前
  • 老涼
  • 还行

……wtf!

20分钟前
  • 小溪笑嘻嘻
  • 很差

2014.4.26师生恋的设置更加说明感性战胜理性

24分钟前
  • 清明菜
  • 还行

部分内容重叠哈佛Justice公开课,剩下内容不是讲末日哲学,而是醋桶老师的上帝视角和女主的圣母视角。

29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生存还是生活?是个问题。

31分钟前
  • 还行

学生,老师,他们的奸情以及脑洞。

35分钟前
  • 马扬
  • 较差

没有私情的结尾该多好

36分钟前
  • BIGD
  • 还行

感觉老师和女主都有点变态……

38分钟前
  • 薇啸
  • 还行

我以为是思维实验呢,谁知是一群犯了中二病的学生过家家。

40分钟前
  • 赵五一
  • 较差

前15分钟还有点意思,后面装逼过头。崩坏!

41分钟前
  • 斯堂
  • 较差

儿童幻想剧场

44分钟前
  • 尼尔
  • 很差

导演idea其实很不错看得出很努力想要表达出深意但就是太刻意了吧反而显得有点做作。。。浪费了好演员男主演是个很有韵味的人。女主演明明丑得要死却硬装出一副女神样恶心到我想吐。。。配角们亮点很多。

49分钟前
  • Elwing~飞鸟~
  • 还行

点子不错 最后狗血了昂。。。

5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三地风景,两场核爆,为的就是证明对于人类而言,科技、理性逻辑与艺术、文化、感性认知到底哪个更重要。只是不太受得了像拉尔夫费因思的男主为毛一直一副满含眼泪的小受样~

54分钟前
  • 绿袖
  • 推荐

我是诗人……啪

59分钟前
  • 不二同学
  • 还行

挺好看的呀,三次loop,建立在课堂之上。有点罗拉快跑的风采。遗憾的是,最后突然多出来一条感情线,猝不及防,大大减分。

60分钟前
  • 网⃢上⃢邻⃢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