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一直在追言情剧,有一天朋友推荐这个剧,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一集一集的追。。。
整个电视剧的主角,从不正常到走出心里障碍,有医生,有朋友的帮助,爱上男主。。
男主女主演技都不错,事我喜欢的电视类型,如果没有看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去试试看,说不定你就喜欢上了呢?
强烈推荐的一部影视作品,为你打call
深圳拍的吗?
感觉像在海外了,空气那么好,各个演员都会滑,看来下了苦功夫,但女生的表演感觉有点不到位,不如男生,阿布不说,那个simon也是蛮放得开。
其他老演员都很厉害,但好像有点不是一个时代的,如果选角更好些,我会打4星,抑郁过的人才懂,不是你们天天在网上看的那种骇人听闻的自杀贴,它无声无形,不会像琼瑶剧那样哭天喊地。
但希望你们永远不懂。
不是来评剧的,只是想看看大家的关注点吧。
很心酸、很羡慕、也很希望现实中正被抑郁困扰着的人们,能像阿布一样如此有勇气,并幸运地遇到这样一群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会默默的选择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不尬聊就不尬聊,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怕见到人山人海,也怕置身人群却又格格不入,面对不同的圈子会选择戴上不同的面具,不再想发pyq,因为微信里有父母、有上司、有同事、有亲戚……太负能量的东西不能发,太自我的东西不能发,不能太矫情,发自拍更是要掂量一下……太多太多的不能。
现实生活中也一样要面对太多的不能,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过得不好,不想让父母担心,不想被领导觉得自己抗压能力弱,也不想被其他不相干的人猜测和误会,所以就慢慢地习惯了把所有情绪都偷偷藏起来,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一个人崩溃,然后又自我治愈,天亮后再若无其事的去上班,但渐渐地崩溃久了,离药物治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吧~虽然借用王源《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为题,但庆幸的是,有人在渐渐靠近,这就足够了,感谢《滑魂》,成年人更需要自己救自己。
被高考支配的恐惧,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和父亲的“考上清华”的期待,陈步凡变得越来越不敢说话。
何况他的爸爸还是个糙汉子,就像全中国的典型父亲那样,觉得男孩子换个环境没问题,男孩子适应能力就得强,男孩子扛得起重压。
不堪重负的陈步凡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但不甘屈服的他,通过挑战滑板的极限之路,一步一步走出阴霾,治愈抑郁。
我之青春当有你,挑战极限、挑战生活,阳光总在风雨后,“陈步凡”们,加油(ง •̀_•́)ง!!!!
非常喜欢且能感同身受的一部剧,两年前看的了吧,很多场景很多感受至今难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小众到现在连评分都没有。
比起泰版更喜欢这部的演员,郭子凡演的抑郁症太贴切太真实了,那种犹如溺水的压抑窒息感,仿佛与世界格格不入而相隔的恍惚感,只能用订书机伤害自己的方式发泄,失去色彩的自己没有任何人发觉,太心疼。
非常理解阿布为什么喜欢Abby。
Abby这样的女生,有自己真心喜爱的事情认真投入、闪闪发光,性格又好,活泼开朗善良风趣豁达有爱,三观又正对事情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有主见有理想有勇气有能力,对抑郁症人群来说很容易就被那种强大的能量吸引吧。
说实话我也真是很爱,邓恩熙这个演员虽然年龄小但是散发的成熟气质糅杂着少女的灵气,真是过分迷人啊。
可以看出,颜值如果有性格加成那简直是是几何倍的魅力增长,跟男主对比鲜明,郭子凡虽然本身底子帅但是因为抑郁症没有那股“气”,所以不会让人有帅气的感觉。
眼底和心里都没有光了,黯淡的不仅是眼眸,灵魂都要熄灭,在这世上,有所爱是多么重要的事,不是外界要求的喜欢,是自己生来的渴望。
无论是某件事,还是某个人,少年向来是跟着光跑,不溺于黑暗。
9.25更新看完了,劫后余生,爸爸终于理解阿布不再逼迫教育,阿布也尝试跟自己妥协,结局有点快,但依然很治愈。
上来就批判抄袭的,说实话故事的逻辑和三观比泰国原版真的改进了很多。
演员们演得也大部分是可的,看得出认真和诚意。
9.18更新看完8集我觉得男女主感情戏改编得很好,不管是阿布的卑微单纯还是Abby的果断干脆都恰到好处,很真实。
“阿布,永远不要轻易说改变,除非是为了你自己”,三观正。
镜头语言美有电影质感。
导演周青云不愧是金马评委,编剧也不错,马来西亚导演+香港编剧组合竟然也可以让剧有不错的本土化改编。
——我先看的泰版,滑魂是极限S系列里最喜欢的一部,珠玉在前,一开始对国产翻拍不太乐观,看了4集和预告后觉得翻拍的是有诚意的,很现实主义的一部片子,三观很正。
4星推荐给男女主、导演、编剧和题材。
应该算一部不走流量但有诚意的片子,不错的抑郁症题材科普片。
1. 剧情 剧情跟原版大方向一样,细节有做本土化修改,少了点东南亚街头气息,更符合国情。
有些剧情逻辑性比泰版有所提升,如阿布抑郁症形成原因(压抑的中国式家长教育方式,只有批评缺乏鼓励,填鸭式通宵刷题对身心的摧残)和女主(Abby)初遇等情节铺垫比较好(泰版在男女主的感情线设计方面是比较突兀的,国产版改编更合理)。
2. 演员男主方面泰版James饰演的男主(Boo)演技出色,主要靠表情和眼神来表现人物(我看的英文字幕版)。
国产版郭子凡饰演的男主(阿布)也不错,比泰版内敛一些,符合本土中学生的气质,抑郁症发作时会用摇晃形体、弱化语气、急促呼吸、微表情变化去表达。
抑郁症的症状体现比泰版更细腻更多元化。
比如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会避免眼神交流,阿布的眼神几乎没跟人对视过,别人不看他时,他会看别人的脸,但别人看他时,他的眼神就会立刻躲开,还有永远低着头弓着背,像被心里千斤重担压着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有做过功课经过设计的,细节好评。
自残情节比泰版弱化不少,前期的服药自杀情节剪掉了,花絮里郭子凡演得很有真实感,可能过于真实血腥的镜头过不了审,正片把很多自残情节剪掉了,这部分情节少了些冲击力(不得不说我国的自我审查太厉害,做现实主义作品难)。
阿布跟女主的感情戏似乎改编得比泰版好,阿布懵懂羞怯努力的样子很真实。
妆化也好,随着阿布的状态从憔悴到病态,后期被滑板治愈后妆也明朗了一些,可以感受到层次变化。
抑郁症是个比较难把握的角色,男主完成得不错,有天赋和认真,台词也不错,有关注到细节,有些情节演得比较真实,让我看到我抑郁症朋友的影子,揪心。
女主方面我觉得国产版比泰版的女主可爱很多。
泰版女主痞气,是玩弄男主感情的花心女,感情戏来得挺突兀挺狗血的,观感不舒服。
国内版由邓恩熙出演的女主Abby,给人感觉帅气阳光自然,粉头发很好看。
Abby是阿布生命里的一抹彩色。
粉色如梦似幻,也代表了这段感情浪漫却又不现实不可捉摸。
压抑天性的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阿布,自我评价低,连爱自己都不懂的人怎么会懂怎样去爱别人。
正常孩子天生就懂的爱、肯定与安全感,他们可能要经历很多挣扎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完成自我人格的建设。
自由独立的Abby告诉阿布不要用自虐的方式绑架感情,对阿布来讲这些想法是震撼也是救赎。
这段感情戏比原版要合理是很好的改编。
抑郁症,教育方式,独立人格,剧的三观和立意比泰版要有所升华。
配角方面,中版女二(心理医生)略有些念台词的感觉,表情有时进入比较生硬一点,而且不太像实习医生,更喜欢泰版女二,更有温柔姐姐的舒服气质,也感觉更真情流露。
泰版男二(Simon/绿毛)很有江湖气,滑板圈大佬,是个有故事和人格魅力的汉子,散发着男性荷尔蒙,阿布的精神导师,最终是Simon和滑板拯救了阿布,在泰版人气不亚于男主。
中版的Simon感觉比泰版江湖感弱了很多,感觉太年轻了一点,脸上少了些岁月和故事沉淀的沧桑,后面摔断腿后有一段感觉演得过了一点。
珠玉在前,真的很难不拿来比较,泰版绿毛太有魅力了,没办法我可能有点滤镜。
国产版爸爸演得很好,中国式严父印象很深,让我完全忘记了泰版的爸爸长什么样。
3. 镜头泰版镜头运用很干净,色彩大胆对比度高,街头味道很浓,主要以街头为背景。
国产版以男主高三生视角为主,有更多校园化的镜头,镜头的明媚和压抑随着剧情而转换,但整体来说更小清新一些,很日系,有些镜头很漂亮。
镜头语言运用很好特效方面滑板时加的特效有点中二,不过抑郁症发作时镜头虚化抖动的特效还不错,能立刻带入到紧张状态,幻视也属于重度抑郁症症状之一。
4. 题材最初关注这个片子是因为题材。
我有位很好的朋友中学时因家庭变故得了抑郁症,曾经是超级学霸,后来被抑郁症困扰多年。
在人前她会装得很开朗,真实状态是很悲观,自我评价低(抑郁症典型情况),有时会突然恍惚惊恐或反应迟缓头脑空白。
虽然曾是室友,但我对她真正了解不多,毕竟不是病人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了解她的思维状态。
很多得抑郁症的人会在意外界眼光,或者害怕被当作异类,因此把自己越藏越深,有些会变成很好的“演员”,努力在别人面前扮演一个快乐的人,所以又叫做“微笑抑郁症”(阿布后期也有变成那样)。
我同学是比较幸运的,大家都了解她的病况,她也有朋友和爱好,作为Top大学出来的学生,周遭接触的人大多数有一定素养,她几乎没受到外界语言伤害。
很多同学以为她已经好了,其实她和抑郁症对抗十年至今还没完全痊愈,经历了很多我们无法体会的痛苦。
抑郁症没那么简单,是容易反复很折磨人的病,可是大部分人并不理解。
第一人称叙述科普抑郁症的感受
社会对抑郁症的一些误解希望这个片子能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得了抑郁症一定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和药物治疗,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不要把自己藏起来。
身边有抑郁症患者的,请对他们多些关怀和理解,有时他们需要别人拉一把,关心、鼓励、包容、耐心、积极的反馈对抑郁症都是最好的良药。
怎么说呢 本人没有抑郁症 可能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12集一点也没快进 全看完了 从头哭到尾 很奇怪 但是就是想哭 看到阿布说 怕爸爸失望 爸爸失望就意味着没有人会爱他了 医生问有没有人是不管阿布变成什么样都会爱阿布的呢 阿布说是奶奶 可是奶奶已经不在了 真的特别心酸 比起爱情友情 亲情更能打动我 以前就知道抑郁症患者时常会难过 但是也只是单纯以为就是心情不好 心思太敏感 想着他们出去玩儿 多交一些朋友就好了 看了以后才发现 原来抑郁症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不否认是因为演员来看的 其实这类型的片子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因为太压抑 太沉重 看完心情会很低落 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看弹幕的时候 看到有人说希望阿布去死 我想我知道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这什么会自杀了 虽然凡凡说 最好关掉弹幕看最好 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开着 这样才能体会到现实中 那些患者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剧中阿布有爱他的爸爸 关心他的朋友 帮助他的医生 身边的人对他更多的都是保持善意 但是在他发病时闯了祸 还是会被指责 会被不理解 会有人说抑郁症了不起啊 发生这种事是他不想看到的 但是确实发生了 虽然最后他的朋友原谅了他 但是在现实中 更多人的态度还是弹幕里发的那样 为什么不去死 他该死 只会闯祸 还会什么 他等不来原谅 只会得到指责 我看到剧里的病人想自救 戏外的看客想让他死 剧里是想象出的天堂 弹幕是地狱一般的现实 而抑郁症患者 正处于现实之中 以前在某个视频网站也了解到一个自杀的up主 刚开始直播自杀 后来不想死了 评论都是 你去死吧 你怎么还不死 你再不自杀我就走了 快点儿吧 后来 他真的死了 知道这件事的时候 已经发生了一两年了吧 看到他以前的评论 也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希望大家能少些戾气 一些话语真的能杀死一个人的 写了这么多 都是想到哪就写到哪 逻辑比较乱 就这样吧
刚刚看到第四集,随着故事的展开,代入感也逐渐加深。
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开始并不能体会男主步凡的心理状态,慢慢了解他的小心翼翼后,也体会到热爱是有力量的。
布凡对滑板运动的热衷仿佛就是解救他摆脱溺水般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的救生圈。
配角的人物设定也很丰富、饱满,完全不会让人觉得单薄、片面、面具化,很饱满。
个人观感很棒哦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杨步凡只是却少父亲理解和关注罢了。
步爸爸太执拗了,他不知道阿布的挣扎痛苦,差点失去自己的儿子。
阿布你要知道,能温暖你的不只是太阳,还有爱和希望。
要么忙着生存,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弃垒。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杨步凡只是却少父亲理解和关注罢了。
步爸爸太执拗了,他不知道阿布的挣扎痛苦,差点失去自己的儿子。
阿布你要知道,能温暖你的不只是太阳,还有爱和希望。
要么忙着生存,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弃垒。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滑魂的结局,没有走老套路让阿布彻底痊愈,也没有让阿布成为滑板大神,一切都好像回到了最开始那样,阿布依旧每天艰难地起床,要面对时不时发作的疾病,他的滑板技术也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与故事开头不同的是,阿布有了爸爸和朋友的陪伴,他也更有信心去面对这看似艰难的一切,我想,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意义。
人生的每一天仿佛都是相似的,但我们希望每一天更多一分强大和温柔,让每一天都是值得经历的。
滑魂作为一个治愈温暖的故事是值得一看的,至于剧情转折时的冲突制造,我认为有些牵强,有些为了制造冲突而制造冲突的感觉,甚至偏离人物原本的性格设定,好在演员们演技过关,并且冲突点所占篇幅不多并且只起到剧情递进作用,所以瑕不掩瑜。
最后说演技,阿布作为全剧的中心人物,需要表现的情绪是最复杂的,除了要演出抑郁症患者特质,还有一路以来的心态变化,郭子凡之前在小欢喜中演技略显青涩,这一次却很好地完成了阿布的表演任务。
我认为表演的高光时刻在于阿布第二次看心理医生时,说自己已经不爱滑板只想好好学习时的神情,很有层次地将内心的绝望和表面伪装的风平浪静展示了出来,比之前单纯表现阿布伤心难过明显上了一个层次。
看完滑魂之后垂直入坑郭子凡,弟弟年纪还小,希望能多体验生活,多在剧组磨炼磨炼,现在表演上还算是一张白纸的状态,虽然经验浅,但一定一定要保持这种对表演的热情,加油哈!
挺看好你的!
先看的羽毛球,接着看的滑板。让人基本没啥好攻击的点,可以说拍得很不错,让人更多了解了抑郁症是什么状态,最可贵不让你出戏,看到最后还让你非常感动,那种原生家庭真心在乎与付出的无微不至!高曙光和孩子越到后面越像父子俩,这个爸爸演的真好!因为受刺激而多喝药出事故这个情节不高明,稍微让人无语。
男主不讨喜
小众但精致的一部剧,对抑郁症患者的刻画很写实,镜头色调看得人非常舒服,男女主的演技也很棒。顺带一提这部剧的部分弹幕也很人间真实得展现了人们对于抑郁症的不理解和不认同,抑郁症科普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看来导演把节奏把握的很好,剧的质感超越原版,改动情节也合理,整体超出预期
网剧拍成这样很不错哦 几乎没有快进 几位年轻演员演技也可以
18
国内少有的将运动与精神与个人诉求表现得如此之好的剧。
郭子凡抑郁症的角色揣摩的不错 很多细节看得出很用心。
因为是凡凡的作品,本来想打四星的,但由于某些演员和剪辑节奏的原因,导致作品整体欠口气儿。与翻不翻拍无关的是,这种颇具人文关怀的选题向来很容易成功,但观众所倾心的到底是题材,还是作品本身,这是创作者的态度问题,所以我不聊别的,聊聊郭子凡。如果说他在《小欢喜》中的表现还算循规蹈矩,那么这部《极限17:滑魂》可谓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克拉考尔在对影像的思考中认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异化”。杨步凡这个角色很容易会沦为大家“心疼的对象”而非“共鸣者”,但郭子凡作为其呈现者,对角色细节处理的功夫,下在了演员与摄影机的关系上,用演技很好的利用了影像复制现实的特质,重新建立“人”与现实的关系,于是杨步凡之于他的受众,有了一种不落俗套的救赎性质。演员郭子凡,未来可期。
画面很漂亮,光影运用的特别好看。阿布的成长,爸爸的成长,都让人觉得真的太好了。好多细小的东西,抓的都很好。我们小郭真的是好棒的新人演员,更期待你以后的作品。
阿布很勇敢,发现自己情绪出问题知道自救,去医院看病,找喜欢的东西——滑板,靠近让自己放松的朋友。Abby对待朋友和恋爱的想法还挺成熟的。郭子凡和邓恩熙演得不错,加油哦!
郭子凡 好好打造 前途无限
滑板对比羽毛球,怎么说羽毛球更接地气点,加上 村花流量加持
好肥的小土狗
老泪纵横...有点不足的是…苏丽珊的演技有点尴尬
給大家添麻煩了 自責 什麼都是我的錯 覺得自己多餘 怎麼努力都沒用 我不會再好了 等等這些想法在正常人眼裡 也許很矯情 但這些正正是抑鬱的源頭 又因為抑鬱而被無限放大 甚至到最後覺得實在無法面對 只能一死了之 這些都演出來了 阿布演得很好 結局的happy ending也沒有直接說病好了 而是 「我不知道這個病什麼時候能好 但只要努力活過每一天」挺寫實的
没啥意思
其实剧本有挺大的问题,配角都写得单薄刻板,行为逻辑不强,尤其是爸爸。大多数演员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这部剧的看点和亮点,是对抑郁症的关注,以及郭子凡的演绎,天赋和技巧和努力都有了,表演有层次,要鼓励。
太好了太好了,原版珠玉在前本以为多少会失望,没想到该有的都有了。会员看到8集了,压抑但不乏自救,只有心里有希望,阳光就能照进来啊!(但是男二真的不行,原版是个年上大神属性,男主的人生导师,汉化版也太二流子了)
一般吧如果没有折磨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