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这部电影前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济州岛毕业旅行”意味着一场死亡。
之后就能理解柔焦梦幻的滤镜,告白这天的神经质,影片里无数的暗示,和隐藏在酸甜的青少年爱恋背后的绝望和酸楚。
也正因为我带着这样的答案和心理完成了观影,最后无数的我爱你和梦境里的一切才让我泪流满面。
我哭的不是一场纯爱的开始,而是美好终结在它最富有幻想的开始。
镜面关于影片我最想聊的就是影片的美术和包含在其中的死亡暗示,不仅是因为这个戳中了我,也是因为这个部分成为了我印象深刻的参考。
首先是过度的绿植和绿色,刨除实景选择的草地和公园森林,两个女孩子的家,医院,包扎诊所的绿植都是超出装饰范围的多,绿色更凸显在丢狗的裁缝阿姨所有的线轴和最后家里的流水面的滑梯上。
这样装饰的氛围上会有一种两个人总是在森林里的神秘感和隐秘的爱恋的包裹感,而另一方面是一种虚假的梦幻感,配合死亡的结果会感受到不真实和虚妄的希望。
利用绿植和森林表现死亡和超现实的梦境也不算少见,但却是在这部影片里的使用完全抓住了我,也是我认为美术最最亮眼和突出的地方。
过度绿植和绿色桥
线轴全部是绿色的
另一方面就是设计好的死亡暗示:死亡的小鸟,大量使用的镜子和反射中的女主,走失的狗,梦里的尸体墓地,抓不住的羽毛,在水里的石头和玩具,分别时后面正在进行的葬礼和花圈,回家时邻居烧信……非爱情主线的剧情里包含着大量的对结局的暗示和讲述,也正因如此狗主人对失去孩子的描述都不只是关于狗狗的,更多的也是在讲述失去孩子的家长们的。
最后的告别就真的是告别了,最后的爱也是最后的表达了。
越是知道是死亡的结局越发觉得这些细节让人难过。
梦境和现实的交叉以及歌曲里的mv都是我觉得感情的最好渲染。
梦里的一切也许才是最后的真实。
世界上只剩下没能参加旅行的她,而倒在草地里的是同学老师和自己。
点到为止的描述和视觉语言展示的遗憾和酸楚,最后都沉浸在一句我爱你里,对家人对朋友对同窗对爱人。
列入年度最爱之一,轻轻柔柔的梦核感好甜美……道别时一边说着“走啦”,背后蓦然闯入几个扛着花圈的人,我一惊……这是第一个让我起鸡皮疙瘩的镜头,欢快的步伐和轻快的语调,“走啦”,背后闯入的却是丧服和巨大的花圈😱两个频道在这电光火石之间瞬间切换,让我有种晕乎乎的感觉呜呜呜,告白和告别,非要这么会剪辑吗……桌边水杯是第一个我很丝滑就懂了导演想表达什么的镜头。
放在桌沿的水杯,像吊着一颗心不上不下,还没能说出口的话语坠在喉咙里,颤颤巍巍,谨慎,不安,又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最后这杯不安的水被对面的手稳妥地拿起又放下,仿佛躁动的心也被安抚了,结尾的“我也和你一样”早有伏笔独自一人坐公交车的镜头让我第一次想起简介里世越号的隐喻。
是公交车上的广播提醒了我,是空荡荡的车厢,是车外游走的夕阳下的树林,是孤单,空寂,无助,是无言地望着窗外,是陆地上的密闭船舱……还有好多好多镜头都好喜欢……青绿迷幻的树林里对着镜子拍照,背着红书包的两个小女孩手里小镜子晃过来的白色光斑,夜晚操场上突然出现的白狗,打开鸟笼只发现了半个咬过的红苹果,在家里后院绕墙根走时要拨开一大丛黄色的雏菊,包着保鲜膜的伤口,躺在嫩绿草地上柔软的脸颊,不断的“我爱你”之后终于才变成了“我很快回来”……甜美,非常甜美,悲伤,非常悲伤💧
☘️面对真正共情了的电影我反而说不出什么感想,只是脑海中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自己,以及曾经不知道算不算“喜欢”的人。
说来狡猾,现在的我很难在自己的备忘录、朋友圈,甚至是日记本里找到关于对方的任何踪迹,就算有,也基本用模棱两可的情绪一笔带过。
隐藏得如此小心翼翼,其实也只不过是在劝自己不要将其定义,至少不要定义为喜欢。
哪怕经常会因为对方牵动情绪,想过和对方的未来,拥有膨胀的占有欲,我依旧维持着自我中心的叙述方式,快速刷新着记忆的存在支点,直到对方真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现实中的我们就这样,要考虑年纪、要事事斟酌,更要在现实与情感中做出果断选择,最终缄口莫言、石沉大海。
而电影是拥有笃定与勇气的乌托邦,主角可以大胆地确认自己的喜欢、写下信件或者在日记里抓狂,也可以不顾课业,共乘一辆巴士,边看夕阳边聊天。
哪怕结局再残酷,世事再无常,但至少这份喜欢是纯粹与确信的——只是想和你在一起,爱你胜过了自私。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我看见你的死亡,于是我开始害怕,突然想到,就在今天,一定要把这份情书交给你。
致夏恩:原本有很想对你说的话但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刚刚 从睡梦中醒来有了今天必须向你表白的念头看到好东西 就想和你一起看吃到美食 就想和你一起吃希望你看完这封信 不要逃跑就好了我的心意能够传达到你那里吗?
希望你的心也与我一样一直想你 担心着你修学旅行回来 我们一定去吃好吃的吧夏恩 感觉我非常喜欢你就是 想说这句话”好奇怪,竟然是这么简单的话
看完评论才知道,世美的济州岛修学旅行,就是现实中的“世越号”事件。
这是大难来临前的最后一天,这天细碎,漫长,女孩们还有足够的时间相爱,追赶。
世美才刚刚亲吻自己喜欢的女孩,回到家里,跟父母吃面条,在洗澡时妈妈帮她包住受伤的手。
一切都多么平凡,温暖。
让人误以为,还有无数的时间岁月,以供挥霍。
如果时间能留在灾难的前夕,如果世美改变主意,她没有踏上前往济州岛的旅行……情感很细腻的一部电影,能感受到女生间那些惺惺相惜,亲密无间的感情。
全片镜头美得像画,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美好,就像真实而刻骨铭心的梦。
结局环绕音的“我爱你”,搭配女主安详的睡脸,也预兆了真实的结局。
虽然很美的电影,但不会看第二次了。
因为溺水,深深的窒息。
在开头老师提到修学旅行时(翻译在此处修学旅行备注了是2014年世越号事件),就奠定了整部电影沉痛悲伤的基调。
电影的滤镜是非常梦幻的,就像这个故事也是现实与梦境、过去与未来穿插着,还记得第一个穿插的梦境镜头就是绿草地里是世美看着夏恩躺在地上…我觉得两个人和小狗的相遇,还有后面解救小狗的故事也很悲伤,也是离别的一种寓意。
后面将近结尾的时候,一边是世美向夏恩述说自己的梦境:躺在草地上死去的是同学、家人、还有自己,然后自己变成了夏恩在教室的桌子上醒过来…其实是看似是世美的梦境,其实就是只剩下未去修学旅行的夏恩一人的残酷现实。
空空的教室夏恩独自醒来,一个人去森林公园,一个人去墓地,一个人坐着公交,公交车上还在播放着搜救的新闻…(自己也真的跟夏恩一样痛哭),还有空荡的房间、秋千,镜子里也没有了影子…(这几段镜头放出来的时候真的很悲伤,导演真的很会拍)。
在世美述说完自己梦境的时候,又向夏恩表白自己的心意,两个人在楼下互相道别时,背景又是追悼的人还有花圈,这一场景就是现在与未来的同时空对比,一边是两人互相表明心意后的喜悦,一边又是未来的残酷现实…夏恩想要等世美回来再说的事情却再也说不了。
总的来说从电影开头到最后,心情都很复杂,注定就是悲伤的结局。
还是很喜欢导演的拍摄方式的,看到导演的简介,没想到是演过我看过的德鲁纳酒店和DP逃兵追缉令,在DP里面演技很好,所以也印象深刻,没想到电影也拍得这么好hh。
ps:看的是小玩剧的翻译,强推👍
今年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喜欢最痛的同性电影。
和女朋友一起在家客厅看的,看完擦掉眼泪大半夜做了一份有点焦了的紫菜虾饼两个人一起吃,第二天女朋友就回家了。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就有一起了解有关世越号的事情,也一起看过有关的纪录片,所以当一开始大家要去修学旅行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这肯定会是一个很令人难过的故事。
前半部分无厘头得有点搞笑,但是又是很真实地拍出了东亚小女孩们的相处日常。
那个大叔真的把我吓死了,以为是什么大坏蛋,原来是一个纯种的傻叉而已……还有多惠的作用是?
果然东亚小孩是由拧巴和别扭组成的,没有说出口的话都在一起回家的公交里和两只一样的小鹦鹉挂件上。
中间争吵的部分,我和女朋友的看法刚好相反,她认为世美太不体谅夏恩,而我却能理解世美的着急和迫切。
刚好我们前几天经历了差不多的事情,因为女朋友生病而失约了我期待了非常久的海边旅行,我感到特别崩溃,那种美好的期待一下子破灭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我和世美有一样的坏习惯,情绪上来的时候就不喜欢说话,总是习惯了逃避一切让我感到愤怒和痛苦的事物,所以她们晚上在学校里那一段看得我很着急。
但是事实上这就是两个怀抱着相同情愫的小女孩,在年轻的爱人面前,很难有完全没办法解决的矛盾。
但是也是因为在这个年纪,所以难过的情绪会被自然地放大,会在KTV里哭得泣不成声,但是也会因为一个拥抱就让痛苦都烟消云散。
后面两个女孩确定心意的那段真的让我哭死了,多么纯真像水晶一样透明的情感,怀着与心爱的人心意相通的狂喜依依不舍地告别,蜻蜓点水的一吻后灿烂的笑容,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我爱你”,就这样在第二天就淹没在了汪汪大洋,所有想念所有约定都被迫作废,初相识的爱人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回忆里。
电影画面真的非常唯美,大片的绿色,灿烂的阳光,明明是一个温暖的春天。
前面的节奏稍微有点慢,但是后面把控的非常好,结尾的部分是我觉得处理得最好的。
情节交待得也很巧妙,没有大幅细致地去描述被留下的夏恩的痛苦,而是轻轻地点出后留给观众去想象而引出更深刻的遗憾。
是一部越回想越让人难过的电影。
不是约好了去去就回吗?
沒有好友的推薦,自己大概率不會看這部電影,因為對故事的背景瞭解不少,悲憤的情緒從事件發生到現在一直縈繞在記憶深處。
回想起來,本來一直認為電影在回放世美的夢境,看完後,裡面虛虛實實情節的交織,自己又感覺像是跟著夏恩重走了一趟內心深處的回憶或幻象。
即便現在心智清醒了,也繞不出來,但這般悲傷的故事,沒有力氣再回看一遍——大概就是外行与專業的區別。
雖然美好的故事讓人看了心情愉悅,覺得生命值得留戀;但讓人生更加完整的,可能還是悲劇。
找尋一個陌生暱稱的主人,幾乎串完了故事的2/3,可以看到世美感情世界裏的單純、直白與執著:先跟腳傷肇事者,確認他是否是夏恩日記本裏的陌生暱稱本人;接著與車站“跟蹤狂”多利的爭執;再來跟夏恩愛慕者多慧的爭閙,當下明明是找到夏恩確認她的安全應放在首位。
雖然情緒上好像會跟多慧一樣氣惱,但是眼前這樣情感外露又鮮活的世美真的好可愛呀!
所有種種,大概也是夏恩隱隱愛慕世美確不敢相信、羞於承認的緣故吧。
日常裏的這些美好一直藏在夏恩的內心深處,加上虛虛實實情節的重疊交錯,電影後半部我已經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了。
雖然已經離開了的世美,似是在不斷安慰被突然留在原地的夏恩,正是如此,才愈加難過,甚至連導演也被一同責備起來。
看完電影沒有得到一絲安慰不說,反而更加悲痛。
雨過了,天并並未晴。
ps.看映后访谈里导演有提到电影的灵感来自李沧东的《诗》,不清楚导演具体指的是什么。
看到《诗》里面这一首诗和电影里的某些台词和镜头特别贴合,以下摘自《 诗:原创剧本 》(2024版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你那里怎么样该有多寂寞啊傍晚是否依然迎来晚霞能听到飞进丛林中鸟儿的歌声吗我始终无法寄出的信,你能收到吗我无法说出口的告白,能传达给你吗时光流逝,玫瑰会凋谢吗现在到了作别的时间像来又去的微风,像影子未能许下的约定和直到最终都是秘密的爱亲吻我那悲伤脚踝的一片草叶还有追随我的小小脚印到了作别的时间黑暗降临,还会再点起烛火吗我祈祷愿每个人都不再流泪愿你知晓我曾多么深地爱你夏日正午那漫长的等候像父亲的脸一般古老的巷子羞涩地背过身的孤独野菊花,也知道我多么爱你你那低沉的歌声让我多么心动我祝福你在渡过黑色的江水前,用尽我灵魂的最后一口呼吸我开始做梦愿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再次醒来睁开惺忪的双眼,遇见站在床头的你
老师不许早退,夏恩忽然不想去修学旅行,我忽然闹了很多小脾气,夏恩忽然失踪,我忽然变成了洪巴巴。
梦都是假的吧,但是为什么只有结果是真的呢?
上帝你怎么会以为夏恩比我更能承受痛苦呢?
我先一步尝过那个滋味了,是假的,但即使那样我也好想醒来就马上紧紧抱住夏恩,所以你不能真的只留下她一个啊。
夏恩,我先你独自看着曾经一起看过的风景,那种感觉好难受,真庆幸那是梦。
可是我醒来只想狠狠地抱紧你,我好害怕那梦成真。
夏恩,你还好吗?
独自一人看风景的时候要想起我啊,这样你就不会难受了。
喜欢洪巴巴!
疯了一样想亲洪巴巴!
洪巴巴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要特别开心。
不管什么宠物去世的忧伤、被跟踪狂纠缠的苦恼、难以负担的医药费、贫苦的家庭、突然的事故、没有办法一起参加修学旅行的遗憾。
洪巴巴不需要为这些烦忧,洪巴巴只需要开心地笑着,和我呆在一起的时候露出最平和舒适的笑脸,喜欢洪巴巴,洪巴巴要永远开心,洪巴巴开心的话那些就都暂时算了,反正我可以悄悄躲起来哭。
好想亲洪巴巴,疯了吗?
旁白里世美在向夏恩坦诚自己,道歉告白。
但这一幕的夏恩却已经完全失去了世美,穿越梦境的场景,它就这么赤裸裸变成了真的,像裸体一样暴露无遗。
我的眼泪,曾经一起看过的风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看,我看不下去,或许以后没有办法再坐这条线,没有办法再用有线耳机,
但如果想念你我就会哭着坐在这个座位上,从花郎公园到中央站,世美,再解一次耳机线可以吗?
你不是最擅长这个了?
是梦吗?
可是我分明已经醒了。
梦之歌 (2022)8.42022 / 韩国 / 剧情 / 赵显哲 / 朴惠秀 金时恩
先说不太好的点,感觉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韩国电影都有这个弊病。
就是在节奏的把握上,前半部分还是有些拖沓。
刚开始看到女高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一天,很直白的误会和别扭,甚至有点越界。
世美初期的举动令人满脸疑惑,如果还不开始后面的情节我真的开始骂娘了。
但发展到后来,踩着世美酸涩的心,会慢慢了解偏执行为发生的缘由。
想要表白的那天,发现对方的日记本里有一个陌生的代号,还写着“想要吻她”,一瞬间不知道对方的心是否和自己站在同一边。
也可以(仅指我自己可以)理解世美一直央求夏恩一起去mt,站在在想表白的边界线上,模糊的眷恋和爱将要达到顶峰,一杯满溢的水,如何收回?
刚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世美老是莽撞、为什么要那样对多惠。
后来想想我也做过这种事,不成熟的占有欲,是少女的一部分,它不完美,甚至愚蠢得让人厌烦,却编织成青春的遗憾。
遗憾这种东西,价值因人而异,有人无法接受,觉得本可以避免;有人当成至宝,守候一辈子。
躺在草丛中的躯体、转换成一张张不同的熟悉的脸,迷路的流浪犬,失去寄托的少女,曾并肩的公交车上播放着冰冷的死亡讯息。
想要说出口的表白,落在鼻尖上的轻盈的吻,一起沉入海底。
我们死在了学会爱的第二天。
其实我可以理解一些评论讲的。
但可能是在之前读了金作者写的两本关于世越号的书,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每次都在想那些年轻的面庞如果还能再见,会诉说什么遗憾呢?
感谢这部电影,用平凡的一天消解了巨大悲哀的底色。
没有必要从看什么甜甜的女同性恋/吃糖来切入。
这是犹豫的、自私的、平凡的爱人们,或者说,人们,的一天。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
#BJIFF14 英嘉(🐳💗)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