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动作片。
宿命与复仇,大爱与救赎,让一个从小被训练成杀人机器的禽兽变成了一个懂得爱,不愿杀戮的人,我觉得李连杰的表演还是很好的,最起码能够真心感受到那份慢慢的转变,有过矛盾,有过挣扎,甚至曾经迷失得想要再回到过往,但是一旦人性被找回,就会用天生善念对待人,不会听人指使,随性而为了。
男主是一个黑帮老大从小训练的打手,每次出去要债遇到厉害角色,老大就会打开男主脖子上的项圈,让他释放兽性,大打出手,征服所有人。
屡屡得手后,老大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满足不了收收债,打打人了。
所以在一个看中男主的老板要求下,老大带着男主去参加地下黑拳比赛,并通过男主控制比赛,赚取更多的钱。
而男主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整天回家看看书,看看照片,玩玩玩具熊。
一天,老大被人寻仇,只有男主逃脱。
他跑去了一笔遇到一个黑人调音师的工作场所。
黑人调音师收留了他,将他治疗好,恢复后,又让他在家休养。
一家人的关心,让男主渐渐忘记了以往的生活,慢慢也接受了普通家庭生活。
但是又一次去超市买东西,男主被以前老大的一个副手认出来,告诉他老板没死,让他继续回去为老大做事。
男主稀里糊涂就跟着手下去了。
老大继续让男主去打黑拳,但是男主不愿意像以前那样,痛下杀手,每一招每一式都留了一手,只是防守,不愿意下杀手。
但是黑拳赌场老板却不停给男主施压,甚至派了四个人围攻男主。
男主没有办法,为了自保,只得打退了所有人,但是没有杀死他们。
但是老大却出手杀了男主的对手。
男主开始醒悟,不停追问老大母亲下落和他失去母亲的经过。
老大骗他说是母亲是个妓女,是老大救了男主。
但是男主不相信,他发力让车子翻了,跑回了黑人调音师家。
通过调查,发现母亲是个很厉害的钢琴师,是因为不甘受辱,被老大杀害的。
所以男主开始于赶来抓他的老大和打手们对决,最后把所有人打退。
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也慢慢体会了爱和温暖。
李连杰的功夫真是出神入化,那场黑拳场的兵器对决,还有和白衣光头人的狭窄房间互殴都十分经典。
老大坏到了骨子里,黑人调音师有时大爱无疆,将善恶描绘得清楚分明。
只是老大后来为什么也带了项圈?
是受虐狂嘛?
还是脖子架子。
李连杰的功夫真是好看,一对多的搏杀,想起了泰国印尼电影里的一些经典场面,打得很过瘾。
2005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狼犬丹尼》
本片为什么被称作辱华?
其实讲完故事大纲你就会明白。
本片的主角李连杰饰演的丹尼,从小就被黑道控制,并像狗一样的豢养。
这不是比喻,而是真真实实的当狗在养。
丹尼被关在像是笼子一般的地方,只有破烂的布偶跟沙包当作他的玩伴、吃着像狗食一样的罐头食物,然后,甚至还戴着狗项圈…《狼犬丹尼》,早期的英文片名《Danny the dog》,其实翻译成《忠犬丹尼》也合适。
李连杰的角色确实是一只人形斗犬,每当项圈解开时,就是丹尼的杀戮时刻,当主人一个下令,他就会动手。
而这个黑道老大,也因为拥有这只「狼犬」而建立起自己不怒自威的讨债高手名声。
当然,故事有了转折,一方面是黑道老大发现丹尼背后的商机,让他加入地下搏击比赛可以帮助他赚进大笔大笔的钞票;另一方面,外表已经成年内心却还是小孩的丹尼,再一次因缘际会下接触到一名盲眼调音师Sam,还有他的钢琴,让他开始对项圈外的世界感到好奇。
一生被当成动物的丹尼,迎来自己的醒觉时刻,决定愤而抵抗。
至于为什么会被认定辱华!
很简单,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被欧美人当狗在养、当狗使唤,角色智商大概仅维持在7-9岁之间,大概也是一只成年的拉布拉多而已,更别提电影海报上直接就是戴着项圈、面目肮脏的丹尼被踩在洁白西装裤以及打亮的皮鞋底下。
别说侮辱华人了,这种奴隶制度,也许比拍黑奴的故事还要更冒犯,而当时才正要在好莱坞大放异彩的李连杰,怎么会拍这种自我贬低意涵的电影呢?
难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上,搜索《狼犬丹尼》一片相关的新闻,当时国内确实因此封杀过这部电影,不过当年国内市场也许还没被重视,电影片方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公开站台道歉或改变电影内容之类的。
但是这部电影真的辱华了吗?
电影不能只看表面,剧情也不代表一切,撇开成见来看本片,个人《狼犬丹尼》还不错,甚至比李连杰早期的其他动作片,类似《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宇宙追缉令》、《龙潭虎穴》要经典的多。
李连杰的演技突破有一好就难有两好,李连杰的功夫再好,在中国长大的他从小就囊括各大武术大赛奖牌,也长得一张眉清目秀的五官,却没有办法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别说李连杰了,成龙在好莱坞闯荡多年,口音上也难免摆脱不了。
个人认为英语口音最好的动作男演员,还是青少年时期就移居美国的甄子丹。
演员的先天优势让李连杰能够在动作片里崭露头角,但同样的先天劣势却让他的角色有所局限,李连杰早期的角色都是冷酷型、话不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话说多了,反而让观众听的吃力,还不如让李连杰一直打打打,反正这位功夫明星要展现的是拳脚功夫而非嘴上功夫。
当然,最终在好莱坞发展的李连杰学会英文、承担了更多的角色,但在这之前,他的演技还是因为语言障碍而受到限制。
他的功夫虽然了得,但难保观众不会有看腻的时候。
事实上,依照个人观感,《龙潭虎穴》时期就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饰演台湾特务的李连杰,武术动作浮夸又中二,在面对对手时手擦口袋,一副好像NBA球员到小学打球,眼前一切都不屑的夸张姿态。
片中也出现了一些超写实的片段,从大楼外侧一层一层往下跳的此类危险又没意义的抓眼球动作,现在来看,很难理解。
《致命罗密欧》开始展露头角,《龙之吻》多情又无情的模样,反而一到《龙潭虎穴》就开始走跩哥路线了。
一直到2005年,这部辱华作品《狼犬丹尼》上映时,观众才看到另一个李连杰。
戏里他还是台词不多,甚至还更少了、动作戏也打的乱七八糟,不像以往那样潇洒飘逸、行云流水,但这里面居然有功夫皇帝卖萌的画面,你很意外,李连杰这样的条件,还可以这样拍电影。
之所以这部电影让人有记忆点,完全在于导演为李连杰量身打造的剧情。
《狼犬丹尼》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并非什么华语地区出名的大导演,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根本也不清楚他是谁。
这位法国导演后来还拍了漫威的《无敌浩克》,以及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但票房口碑很不错的《惊天魔盗团》。
2002年,一部由他导演、由名导吕克-贝松监制的电影,倒是证明了这两位法国导演在挑选动作巨星的独到眼光,由英国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玩命快递》,这一系列后来演变成续集,也让穿着西装能打又能帅的司机成了杰森-斯坦森的标志性角色之一。
而回头来看,2005年的《狼犬丹尼》,本片编剧正是将李连杰引进好莱坞的吕克-贝松,这位法国名导甚至表示:狼犬丹尼中的角色,一开始就是为了李连杰这位演员量身打造打造的。
不夸张的说:没有吕克-贝松,就没有今天的李连杰。
而享受过帅气杀敌的李连杰当年愿意演一条狗,也确实是难能可贵,这也代表了年轻的他足够信任这位提拔过他的导演,又或者他还没建立起当今超级巨星应该要有的架子。
总之,电影就这样拍下去了,从电影来看,本片绝对是李连杰的影迷、或者是功夫迷特别有记忆点的作品,而谈到功夫片,自然要提到片中的武术设计。
中国武术中有许多模仿自然界生物演变而来的拳法,如螳螂拳、白鹤拳、虎拳等等,不过倒好像没听过狗拳或猫拳,也就是说,《狼犬丹尼》的武打动作到底要依照哪一套功夫,现在想来确实是一个问题。
李连杰能打,大家都知道。
但武术指导的目的是在于设计一套符合剧中角色的武打风格,才不会让观众明明在看一场地下拳赛,却产生一种黄飞鸿穿越时空来参赛的窘境。
在上述,我说这部动作戏打的乱七八糟,并非是贬义。
李连杰在进军好莱坞时的梦想,就是要让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市场发扬光大,但武术难免都是套路,打的好看不代表适合实战,想想《宇宙追缉令》中正邪对立的两个李连杰用中国武术对打,就给人一种明明该是决一死战却好像比武大赛的尴尬感觉。
其实,早在《龙之吻》里,就可以看见李连杰已经收起了一些拳脚,转而偏向格斗技能的展现,反而片中刻意花拳绣腿的在天上飞来转去的是外国人;但《狼犬丹尼》这部片又不一样了,剧中的丹尼自然不可能有机会去上跆拳道兴趣班,身材臃肿的黑道老板看起来也不会是个合格的武术教练。
简而言之,丹尼展现出的拳脚功夫,应该要更接近王八拳乱打,是一种不懂得如何保护要害的格斗方式、一种如疯狗般的穷追猛打。
说来也奇怪,本来应该要很有律动且依循套路的中国功夫,竟然很意外的做到了这个乱打的要求。
李连杰有硬底子的功夫背景,自然所有动作都难不倒他,只是导演要下怎样的指令,让这位演员可以尽情发挥所长,让人很意外地实现中国功夫里有些感觉较为不切实际的飞跃、翻身等动作,在《狼犬丹尼》的武打桥段中合拍。
所谓的不切实际,是因为这种动作的难度较高,一般人不可能轻易做到、也不太愿意花那么大的功夫去做闪避或攻击的动作。
但丹尼不受此限制,当他在打群架时,所有中国功夫魂就偷渡进了他的拳脚里面,这种刻意制造的混乱,也让本片的打戏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相当好看。
丹尼的动作能够让人热血沸腾,但本片不会让他的拳脚功夫过分发散。
在几场打戏中,可以看见动作设计被刻意的安排以效率为主,像是第一次参与地下拳赛时的丹尼赏给对手喉头的三下猛拳、在打斗中运用头去撞击对方的身体甚至是咬住对方等动作。
虽然武打明星很少会被提到演技,但除了正规的通过对白去演戏以外,他们的拳脚也是戏的一部分。
《狼犬丹尼》中的李连杰演技大爆发,不仅是在对白的部分,他的拳脚也充分展现,这是一个在生死交战后无师自通的功夫小子。
当然,本片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剧中的冷兵器大战时,中国武术的身段还是不小心跑出来了,过于漂亮的舞刀弄枪确实有违常理。
不只是打打杀杀,优于打戏的剧情之前看过一部印度尼西亚的动作电影《突袭》,戏中扎实的武打动作,几乎是从头打到尾,而且拳拳到肉,绝不马虎,不过秉持着朝圣心态观看后,越打到后面,同样的拳拳到肉,属实是对动作戏感到审美疲劳了。
而《狼犬丹尼》的打戏精彩,文戏也不马虎,这样的文武交错,让电影不会有视觉疲乏的时候,也让每个动作场景出现时,观众会更加珍惜。
戏中饰演Sam的盲眼调音师是摩根-弗里曼,根据幕后消息,剧中的Sam之所以盲眼,还是因为弗里曼向导演的要求,他认为有残缺的角色反而能看见丹尼心中最单纯的一面。
就因为Sam和他的养女改变了丹尼,而丹尼也因为某些原因对钢琴情有独钟,虽然这类型的安排并不算是特别,却也写出故事的层次,本片也因为情感面的铺排,让丹尼的遭遇以及打破桎梏的戏剧性更加强烈。
毫不犹豫的说,《狼犬丹尼》是个人心中李连杰早期外语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第二是用针点穴的《龙之吻》,甚至可以说《狼犬》是李连杰好莱坞生涯中最经典的一部也不为过。
这位个子不高却有小孩般神情的功夫皇帝,一直没机会扮演丑角,本来这该是个优势,但随着成龙建立起自己标志性的杂耍戏剧动作风格、以及越来越多能打的演员出现后,李连杰后期在好莱坞的角色反而慢慢没有了太多发挥中国武术的空间,现在回顾起来,《狼犬丹尼》就算辱华又何妨呢?
电影最终也算是一个圆满结局,丹尼成功摆脱奴役生活,我在看完本片后也不会说:李连杰就演一条狗,反而会说,这是一部出色的动作片,片中李连杰难得卖萌,很少见很少见。
如果一定要说本片有什么隐性歧视,那大概就是“中国人都会功夫”这件事了,凭什么把一个矮个子的中国人关起来、喂他一些罐头、再给一个沙包,就能养成狼犬呢?
我想很知道,扮18岁女主角那一位,到底真实年龄是多少岁?
我就看不出有18岁的风采,难道也是国情问题?
差评。
真是受不了,李连杰怎么会演一条狗。
大侠怎么会出演这样的角色?
这是别人的一条狗啊,演外国人的一条狗更让人受不了。
李连杰是不是黔驴技穷了?
真是生气。
你能想象施瓦辛格、史泰龙、蝙蝠侠、钢铁侠去演一条狗吗?
来到中国电影里演一条狗?
还套着项圈?
像狗一样吃饭,像狗一样残暴,像狗一样被主人骂。
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铁笼子里,打架的时候放出来。
这么敏感的角色,竟然李连杰去演了。
他可是千万人心中的动作明星啊。
你就算演个跑龙套的,演个送快递的,演个路人甲也好,起码不丢身份啊。
或者演个大反派,大boss,抢劫银行,岁月神偷啊,反正演个有本事的人也好。
真心接受不了这样的角色定位。
影片真心不错,多年后我依然记忆犹新。
打斗,犯罪什么的都总是形式,人性中潜藏着屈服的奴性和反抗的欲望。
丹尼代不代表一个民族,这个自己理解,可是影片里没有中国功夫,几乎没有一丝中国的痕迹,这毋庸置疑。
说明导演或许无意于表现中西对抗什么的,仅仅表达人类共性的细腻罢了。
影片漫画意味很浓,刻意的表演,画面的调色,都倾向于此。
地下拳赛当然和世界各地所有暗黑赌博一样,注解丑恶。
你是否心里忽然燃起好胜心,期待一场恶斗,电影狠狠的一巴掌扇来丹尼仅用了一拳就结束了比赛,极具戏讽。
同样还有一个场景:当主人重新拿出狗链的时候,注入自由意识的丹尼当然选择的反抗,可是我想问问,你是否在某一刻,有种顺从地回到链套日子里的冲动,不是出于利弊考量,而是纯粹的心里作用?
把人当狗养,千百年来总有人这么干最近恰好看了《The Rosd》,里头有人当猪养的情节。。。。
我想,影片里面的不少情节看上去平淡无奇,但绝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加猎奇的电影。
准备再重温一下。
李连杰在好莱坞演一条狗?
我想这个标题党式的归纳足以让李连杰背负万千骂名了。
很多人骂李连杰作践自己、侮辱他背后所代表的国家民族形象(虽然人家现在是外籍)。
说实话,我猜骂的人都没看过原版电影,估计都是从没头没尾的短视频解说或单从片名,直接给这部电影下判断。
平心而论,这部片没有以上的问题,更多可以看做是李连杰碍于年龄的限制,试图摆脱自己动作演员的身份,想尝试多点的可能性!
本片文戏多于武戏,更多的篇幅也都放在李连杰重寻自己的人性上。
并没有让李连杰一直当“狗”。
不过话说回来,本片质量确实一般,两条故事线没有相辅相成,制造矛盾,只是功能性轮替出现完成任务,让李连杰一下子寻回人性,一下子丢弃人性。
另外李连杰当时的年纪其实并不适合这个角色,显老,对比《狗咬狗》的陈冠希。
他演得好,但并未看出突破。
真正让他演技大放光彩,要等到两年后的《投名状》。
《狼犬丹尼》又被翻译为《猛虎出笼》,一听就是很火爆、激烈的打斗片。
这是铃铛第一次看李连杰在国外拍的片子,以前看的都是他演的黄飞鸿,铃铛感觉他就是黄飞鸿的化身。
这个《狼犬丹尼》算是他的转型之作吧,铃铛个人觉得还算是蛮成功的,虽然是暴力片,但是铃铛有好几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关于片子本身就不多说了,导演大概是想探讨一下人性方面的问题吧。
铃铛只是觉得,小孩子的童年是多么重要啊,你把他当狼犬、狗一样养着,结果他长大之后就成为了狼犬、狗。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把他当音乐家、数学家或什么家一样养,那他长大之后成为音乐家、数学家或什么家的可能性也是一样很大。
不过,人和一般的动物不一样,还可以改造,比如这部片子,是通过音乐,重新唤回了丹尼的人性,但是这个改造的过程将是非常地漫长和痛苦。
所以,你期待孩子成为什么,就怎么养他吧。
因为有李连杰,因为吕克贝松,因为有摩根弗里曼,膜拜的魔力。。。
李的打戏永远比文戏出彩,杀入了好莱坞又怎么样?
米国人的主流是我辈搞不懂的价值观。。。
其实出于国际巨星的形象,杰哥不应该接这部戏的,人设太他妈差了,不过这不耽误杰哥依旧演得很好,打得很出色,依旧和龙之吻一样的问题,这个剧本太不扎实了,剧情说实话太不亮眼了,甚至有bug。
故事中杰哥的妈妈明明死在学校,校长怎么会不知道杰哥的妈妈去了哪里???
而且还不报警,任由杰哥被抓走,听不到枪声的吗?
编剧你看看这个剧情合理吗???
电影中间其实一直吊着观众的胃口但没让观众爽的点就是藏在柜子里的人一直没被发现,少了好重要的情节气氛的推动,可以是被发现后威胁杰哥,杰哥帮助二人逃跑,中间二人也受点伤,但不必要死,然后美国是没有警察吗,二人都不报警的,经典的港片不都是这样的结尾吗,主角大显身手杀死大反派和重要手下后其他喽啰交给警察。
这就是本片结尾垃圾的地方,就应该杀了反派,杀母之仇怎么可以不报???
编剧的脑子是装的💩吧,再把几个手下的下场也交代一下,又是一部无力吐槽的片子,我杰哥太亏了。
如果把设定变成是一个弃婴被反派捡到也那反派可以不必死,可以看在‘养育之恩’不杀反派,但设定是杀母之仇呀,外国狗那么大度的吗,垃圾编剧。
其实bug远不止一处,中间我一度以为反派是真的死了,他并不是最终反派,我以为的最终反派是生死斗场的老板,他会想要操控杰哥为他盈利,不然为啥要安排一次车祸,把反派全杀了,不就是为了引出新的反派吗???
剧情走向真的太迷了,如果不是这样的剧情走向,那为啥要安排车祸和杀死反派,动机在哪,又是谁要杀反派???
而且都到这种程度了反派居然还没有死,机关枪扫射哎,牛批,逻辑完全都不在线,垃圾剧本垃圾编剧,四星全是给杰哥的。
因为Luc Besson和李连杰的名字,所以想看这个电影。
看了之后,有些失望。
又是哄老外的。
故事还挺有新意的,可惜制片很粗糙。
感觉还是置身事外,无法“入戏”。
情节的展开,太落俗套,看了前面,后面有什么猜也猜得出了。
过于矫情,到处是生硬的煽情,对好莱坞电影的煽情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拜托导演能不能有点儿创意。
又是Morgan Freeman,看到他出场,俺都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到需要黑人演员的时候,就把他请出来,虽然我也欣赏他的演技,但是看的多了,难免有点审美疲劳,况且又是一摸一样,不温不火的招牌角色,就不能有点突破。
还有一点想法,也许太个人了。
李演的是一个像狗一样被养大的杀手。
看到一个中国优秀演员脱了锁链杀人,戴上锁链入笼,我的胸口隐隐发闷。
这种窒息的感觉直到他unleashed之后,才散去。
也许是我太敏感了吧。
这个片子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武打和李连杰的表演。
几个打斗的场面都是直接了当,没有丝毫花拳绣腿,就是李连杰的英雄本色。
鬼子们,瞧见了吧,这才是中国功夫原来的样子,可别让Keanu Reeves给蒙了。
有一场特别棒的打斗,李连杰和一个洋和尚在一个不足半米宽的狭小空间里对打,两人面贴面,动弹不得,拳头上你来我往,是少有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李连杰的表演不负众望。
看了几个review,说这是李演技的一次突破,终于看到Jet Li演Serious Role,而不是一个单纯的fighter。
我faint不已。
这些没看过《少林寺》的鬼子们,还以为我们李连杰不会演戏呢。
想当年在黄飞鸿系列里,李怎么说也是“雪1白3干3净2,英3俊2潇3洒1”,倾倒众生无数。
看到了好莱坞,把人家给糟蹋的。
好马也需伯乐,希望有导演可以慧眼识英雄,让李连杰再散发出当年的魅力。
看完之后,才发现Luc Besson只是编剧,不是导演。
于是我长出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一个好故事给糟蹋了...”2005/8/5
很一般,剧情普通,吕克贝松也拯救不了= =
烂片
李连杰演了这么多年,演技依然没有长进。
仿佛就是武打明星的人生,因为一身武艺,所以看客们希望他是黄飞鸿、方世玉、狼犬丹尼,甚至接受不了他打星之外的角色。可是他自己想要的,或许是一部钢琴。
狗血
不伦不类
其实很不错,完全可以算作李连杰在好莱坞的最佳影片。从中可以看出其寻求改变的决心,制作上也非之前几部的粗制滥造可比,虽然不可能完全撕掉“动作机器”的标签,但这种努力已经让本片脱离了量产垃圾的行列。豆瓣评分如此之低,想来应是可笑的民族情结与从众心理暗中作祟吧。
李连杰打的最凶狠的一部电影,也是被批判最多的电影,不过我觉得李连杰演的很好,也没有什么侮辱。
李连杰在好莱坞最棒的作品
当李连杰的功夫撑不了场面的时候 就出了这样一种垃圾片 编剧居然是贝松
把人当作狗训练成杀人机器、
真不愿意相信这故事是吕克贝松编出来的...可他妈的就是、
我不管!我要給五顆星,我傑哥可愛炸了!!!!!!!!!!!你們可能,他演技吼好的
重看 评价不变。能理解为什么评分低,因为确实中间一大段细分的衔接很奇怪,cult感觉没做出来,反而因为过于卡通化而显得滑稽。李连杰不适合这个角色,或者说,当时的李连杰已经太老了,没办法演这种功夫小子。(或许真的托尼贾更适合)动作场景乃至全片的剪辑,导演很明显在设计上面有参考老男孩,尼基塔的夸张风格,并且在有些地方也确实达到了这两个的水准,设计出惊人的奇观。但是很明显和华人传统动作设计的融合并不好,只能说差强人意(虽然后续的一整段大打戏很爽)。立意上面看出了很明显的反暴力元素,后面结束虽然快但是刚好,不拖沓,算是优点。不过提到辱华元素,就挺想笑的,本片可以说,除了海报可以被捕风捉影,剩下的地方相当的平等尊重华人。
这部电影应该是李连杰在海外拍的最有深度的电影了,可是分数为什么这么低?李连杰演技应该是很有进步,很有特点的可我们有些人却说烂,是我们自己审美有了问题吧?
算是不错的片子。武打好看,李连杰演技好,这种角色他也能演出来,太强了。就是反派的下场没有拍出来算是一点遗憾。很多人说李连杰演这个角色是乳化?那么这部片后来李连杰暴打美国人算不算乳美呢?呵呵。
曾因海报的缘故在国内电影圈引起过争议,后来有了现在这一张,题外话。一脉相承的是弗里曼的传教士般的形象,在众多李连杰的作品中少有的温馨与人性注入。
吕克贝松,摩根弗里曼,李连杰!简直是神组合啊!可是我看到最后我才发现,尼玛这电影我以前看过!这也是这种低成本动作片的特色,很难让人留下印象!浪费了这电影的神组合了!
至少吕克贝松比张艺谋聪明,想捞钱了就做监制。拍出烂片来还没借口骂他。
当人只会打打杀杀的时候,跟一只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