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不喜误入】先说演员。
一开始看这部剧,是因为里面有我喜欢的演员---高露。
她大概在10年的时候拍了一部剧,名字叫做【家的n次方】。
里面的栗子姐让我印象深刻。
久久不能忘怀。
虽然我平时很少看国产电视剧,但是露姐的电视剧偶尔还是会看几下的。
我想这就是偶像的魅力。
但我没想到的是,露姐扮演的三嫂在第十三集就死了。
让我有点伤感。
后面的大部分戏就全靠佟丽娅扮演的女一号葛大妮支撑了。
三嫂死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追下去。
因为对于佟丽娅,我没有什么好感。
她前几年演的【北京爱情故事】不错,但她的演技个人化色彩太过浓重,无论演谁都是那副脾性,让人有点审美疲劳。
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是越来越红了,但演技却没有多大的突破,有些惋惜。
另外,男主角杨烁扮演的男一号于化龙,还是很出彩的。
也是我继续追剧的理由之一。
他将刀客的那种霸气与匪气演绎的活灵活现,是本剧的亮点之一。
何赛飞扮演的老祖宗演的也是入木三分。
她将刀客家族女人的那种丢命不丢脸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郭鹏扮演的于老八也是将无赖的品性演绎到极致了。
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再说剧情。
本剧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段爱恨纠葛。
农户出生的葛大妮被以前的情人即刀客家族的于老三(于化龙)抢进余家做了于老八的媳妇,因为好吃懒做的于老八赌钱把媳妇石彩凤和儿子于定邦都输出去了。
而葛大妮因为忘不了于化龙于是心甘情愿的做了老八媳妇。
不曾想,生性倔强的葛大妮硬是靠着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把余家搅的个鸡犬不宁,也经过一系列的惊人举动在刀客家族石泉寨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儿子余定邦成了汉奸,葛大妮念及母子情深,放走了背叛了让人深恶痛绝的儿子,最后也间接导致了整个石泉寨的覆灭。
葛大妮最终只能选择和儿子同归于尽。
剧情很让人虐心,当了老八媳妇的葛大妮心里始终眷恋着她的旧情人于化龙,而他们的关系却是尴尬的“姑爷逗小姨子,大伯子调戏弟媳妇儿”;葛大妮收养了于老八前妻石彩凤的儿子余定邦,将其慢慢感化,没想到好心将其送到军校后却成了国民党军官,最后甚至成了汉奸,她在石泉寨与儿子之间艰难抉择;从小体贴呵护的女儿,被当共产党的哥哥强行送到延安接受教育,回来后却将她视作仇敌,不愿与她相认;被老八抛弃的媳妇石彩凤一次次设计陷害葛大妮,葛大妮一次又一次的虎口脱险,还不计前嫌的帮她。
如此种种。
本剧剧中人物众多,人物个性特点鲜明。
但看到最后却不知道编剧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我从两种不同角度做的解读。
第一种。
塑造一个好心而有苦命的女人。
葛大妮有时候看起来是如此的心地善良,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于化龙的妻子高莲花一辈子不能有孩子,虽然不是她的错,她却心怀愧疚,让自己的女儿认高莲花当娘。
更是为了三嫂,十年如一日的压抑着自己对于化龙恋恋不舍的感情;石彩凤因为被砸明火,被余家赶出石泉寨,却将怒火撒在了葛大妮头上。
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报复,换来的却是葛大妮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余定邦当了汉奸,多次借助日本人的力量企图铲除石泉寨,后来被石泉寨抓住,关入大牢,葛大妮一心想着儿子能弃恶从善,不顾众多的阻力放走了他,自己被关进大牢。
难道编剧安排这些剧情只是为了衬托葛大妮善良的人物性格?
可为什么到最后却让她害死了整个石泉寨?
这不矛盾吗?
或者为了塑造她苦命,造出一个倔强的祥林嫂?第二种。
塑造一个腹黑的女人。
葛大妮生性倔强,做事风风火火,常常因为做事不动脑子而给石泉寨惹来了无尽的麻烦。
但这些麻烦,却一步步的让她在男权至上的石泉寨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这威望,甚至超过了掌管石泉寨几十年的老祖宗。
后来她让儿子成了国名党,女儿成了八路军,感化了将其视作仇敌的石彩凤。
她实际上成了石泉寨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的善良只不过是狗肉后面藏着的羊头。
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报复石泉寨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最后她终于借助儿子余定邦的手消灭了石泉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不用背负任何骂名。
那么你看到的就将是一个阴狠诡谲,手段毒辣的女人如何像基督山伯爵一样通过复仇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如果你把最后她与余定邦的同归于尽视作为了逃脱广电总局的审查而做出的不得已让步的话),那么剧中的那些乱伦,政治暗喻,就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再来说说人物造型。
不得不说,这个剧组的造型师相当失败。
本剧剧情发展的时间跨度很大,前后隔着十几二十年,造型师却只是给演员换了一个发型,服装和脸蛋却一点都没变。
你好歹也弄点皱纹和白头发啊,你懒成这样,作为观众的我们怎么会有代入感啊。
总评:三星
这部剧很令我震撼,因为有太多我看不懂的东西,有太多应该理解却又理解不了的东西。
比如说九奶奶的规矩,有时候是死板的,是不近人情的,但也正是这样的规矩,造就了民族气节。
再就是人性教育。
是她(大妮)的愚昧无知为石彩凤和余定邦的恶推波助燃吗?
但未经过任何教化的她(大妮)却誓死不做卖国贼的娘。
而黑化的石彩凤最后也为了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的民族大义而大义灭亲,壮烈牺牲,她坚守的是余家女人的规矩。
相反,受过良好教育的余定邦却因一己私怨,甘为卖国贼。
最后潘老大的结局也令人深思,我想,像潘老大一般想要自保的人不在少数,但绥靖的泡沫终将会破,再懦弱自私自保的人都将绝地反击。
前面觉得演技剧情什么的都很不错,后来越来越不行了,男女主的心里是不是只有他俩啊,来回扯来扯去还是那么点破事,只想着自己,别人都是他们的配角,身边的全能都为了自己的意志让路,看上去大情大义,其实最没道德没责任,不说他们本就违背伦理道德的爱情,你说你葛大妮嫁给老八之前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货,最后跟大伯哥扯来扯去,觉得没希望了,要跟老八离婚了,要离开石泉寨了,还是说要休了人家,再怎么人家也是一男的,也跟你过了几年了夫妻生活了,就是到现在社会,也是要协议离婚双方签字吧,给不给人家留点脸啊,还有那孩子啊,叫枣生吧,生的时候就不愿意生,说是为了莲花,就是让他自个想想,站不站的柱脚,周围的人也都看看的真真的,生下来也没见怎么管过,该去哪去哪,该应酬应酬,孩子丢老五家(每次一问都是在老五家),知道老三心里有明月的时候,二话不说就要走,说要为自己打算打算,就不想想你家孩子,就是你能带走也是个不完整家庭啊,定邦看上去也疼的真真的,但是做什么决定的时候,从来也都没考虑过他,心里只想着她对老三的爱情,人家过得好好的,还整天闹人家,两天没理你,没事找事的,你有家他有口的,这是要干嘛,你不是要走嘛,还拿八路军老白膈应人家。
要说这民风,还真是要多粗狂有多粗狂啊,都快赶上原始社会了,不说这未婚生子性格剽悍的娘们儿一群人拿着脸贴,你说你再怎么样也跟老三胜过孩子了,还能嫁给老八,人俩是亲兄弟啊,不要说人家抢你来,也没见你哭闹,人要你走也没见你走啊(老三看着人粗大事上不糊涂,人也就发泄下他的愤怒),以后的N次在那说自己是人家抢来的,你还真有脸说,是你自己想跟余化龙产生点纠葛,离人家近点好不,然后的然后,把这事澄清了一下,本也无可厚非,还要人家跪着你求着你,一圈人跟欠你个大人请似的。
你要真想跟老三,中间时候人也说过要娶你啊,人家该负的责任该做的事,一样没差。
说回这民风,都知道蛇娃是老三的小孩,名义上的爹却是老八,你说这定邦、枣生、蛇娃仨倒霉孩子该怎么叫啊,堂哥堂弟还是亲哥亲妹,唉,还有中间老三说要娶回葛大妮,那时候人家已经是老八媳妇有一阵了,有没有夫妻之实是人家的事(再说你葛大妮都嫁给人家了,还不想履行夫妻义务啊),道德上名声上都不好听。
这刀客家族,规矩说起来严的不行,听着既封建又严苛,道德伦常就这样啊。
老潘家也是,在当地也是个大户人家,收留下石彩凤,留个对付石泉寨的护身符,一个可供交易的棋子就罢了。
还给他家太爷做媳妇,有没有对祖先的尊重啊,那女的都睡过多少人了,其中有个还是姓潘的。。。。。。
乱呀乱呀本人也就看了二十来集,对看的这些说道说道,刚开始真挺期待的,没看两集就过来先打了四星,留着一星给它创造惊喜,越看越不行了,准备弃剧了,昨天又不甘心回去看了最新的30集,然后那啥,又坚定了我弃剧的决心,主旋律还是老三跟葛大妮不停的撩拨。
之前石泉寨的女人们心气气节那么高大上,常理说她们都是男人们的部分折射,崔然前面有表示了一点衰样,没在意(以为是些技巧性写法),最后都到国仇家恨了,除了老三没一个。。。。。
唉!
(反派主力余定邦,辅力余老八也就够了嘛)。
至于日本军和百姓的斗争割据,也太有中国特色的合理想象了。
【以前看过一个数据,说抗日战争中战死的日本军在三十万左右(中国方面是说八十万),三十万除以八年再除以国土面积,日军分布密度才多大,造成的伤害死亡有多少这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从这些也能想到他们肆虐在我国土上作威作福的样儿,看电视剧里面,对一个县里面的一个寨子,屁大点地,费心费力的,对人好商好量的,一个汉奸对着日本长官还能挺着腰板义正言辞的,我虽然是你的狗,但是我不做什么什么,,,,】不说什么了,这是我们所有抗战剧的通病。
以上吐槽了那么多,纯属个人情感导向,这部剧的演员选的都还不错的,演技都很好,妆发也很棒(印象很深的是石彩凤嫁给潘老太爷后,亮出来的第一眼,从面相就闻到了一股死人的气息,赞一个),服装道具布景也都接近满分,配音也挺棒的,基本都是演员自己的声音(那两句信天游还可以唱的更好一点其实)。
这部剧是有作为国产好剧名片潜质的用心之作,只可惜没达到我预想。。。
大概有很多观众都为“狗儿”没有娶“猴儿”感到遗憾吧。
遗憾是有好多,如果没有那些误会,这两只早在一起了,那该多好。
如果余老三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算把葛大妮卖到山沟沟里去,那也比抢来当弟媳妇强呀,只要不是弟媳妇,他们的可能性不知又多了多少。
当葛大妮从监狱里被放出来,余老三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她的时候,她答应了,那该多好。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如我们所希望的轨道行进。
余老三就是把她抢来了当弟媳妇儿。
他们就是这么天天十分有爱万分犯贱地互虐着。
而他们的生活轨迹似乎也只能如一般人家的大伯子弟媳妇一样,平行延伸着。
在他们心里苦着,我们看着也为他们感到累着。
说了多少绝情话,我们都当是他俩打情骂俏了。
可是当余老三替明月挡一顿板子的时候,多少人心里流血了。
既心疼老三,又心疼明月,可心疼最多的,还是为葛大妮吧。
是不是顿时有种累觉不爱的感觉了?
第一次听到余老三当时一番表白,瞬间感到葛大妮像深秋枝头的一片落叶,在寒风中颤颤巍巍,好像就要孤单单飘零,是的,凄苦而无助。
瞬间觉得,这段感情,是走到头了吧。
之前已经有了那么多磨难,我却是头一回为大妮感到,凄凉。
不忍再看。
咋咋呼呼那么些日子的大妮难道终于沦落到此了吗?
带着不甘心继续看下去。
直到他们在祠堂里对峙,余老三质问葛大妮心里是不是有了别的男人,直到那一鞭子抡圆了生生落在葛大妮身上打的皮开肉绽,我竟然不觉得虐。
相爱相杀算得了什么,有情人恰为此甘之如饴。
真正噬人心肺的,是好端端一段爱,就此妥协给了平淡如水乏善可陈的生活,在命运不负责任阴差阳错的碾压下,慢慢消磨殆尽。
也许,对于能够潇洒抽身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疼的,永远都是留下的那个。
当其中一个转身离去,流连忘返的那一个将承受双倍的反噬。
葛大妮恨余老三那一鞭子,可我这个局外人,却为这一鞭子活了过来。
原来,爱,始终在的。
汹涌的暗流只是被平静的水面掩盖了。
好聚好散到底不是虎娘们和他男人的菜,相爱相杀才是一而贯之的刀客style。
当余老三抱着失而复得的虎娘们哭得像个孩子,他说,我再也不放你出石泉寨了。
就算之前,他们有一千个理由不在一起,那么,从这个时候起,还能有一个理由将他们生生分开吗?
此时方敢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余老三在祠堂挨板子的场景。
恍然发觉,他说这番深情的表白的时候,眼神注视的方向,始终是葛大妮。
尽管搂在怀里的是明月,尽管对明月也是真心守护。
可是没有烈火烹油的爱,如何能有亮烈如鲜花着锦的表白。
如果这段表白真是单单对着明月说的,未免也过于突兀空洞了些。
只有经历了那么多的山阻水隔,一段爱才担得起如此霸气的承诺。
这不正对应了余老三和天上的葛正理的“生死对话”吗?
犹记得,当时余老三拿刀子狠狠地扎自己的腿给葛老二赎罪,却不无“耍赖”地说,我这条命不能给你,这条命还得留着,好好保护你妹子一辈子呢。
回首间,不觉已千山万水,一路行来始终是风雪多明媚少,所幸是山河依旧,此情不改。
很多人遗憾他们一生都没有在一起。
可我倒觉得他们始终都在一起了啊。
他们因为自己心底的坚持,因为同时给他们带来不幸的那一种倔强,因为那种敢想敢为敢做敢当的性格,比起其他被命运作弄而生离死别的有情人,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实,他们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相守了一生——遗憾是有的,犯傻是有的,犯贱也是有的,但爱有减淡一分吗?
没有吧;孩子有了吗?
有了。
天天都能看到对方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的好好的吧?
那还缺啥啊?
总比天各一方强。
没事还能斗斗嘴,有事就生死与共,不是好得很吗?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思云间两分张。
没读过多少书的糙老爷们和大字不识半个的虎妞儿不懂风花雪月,可他们用一生的相爱相守,演绎了一种别样的“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充满了矛盾 一群二逼 剧情自相矛盾 三观炸裂!
烂到无语!
怎么会这样的剧方电视呢?
里边女人没有一个干净的!
打着爱的名义为所欲为!
简直垃圾中的战斗机……………………………………这破烂剧还要写140字 真的是无语无语无语 🤦♀️?
草 还不够 里边儿人物没有行为逻辑傻不拉几。
人物性格说变就变
一部电视剧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编剧和演员。
编剧决定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整个故事以生命。
演员则塑造人物的形象,是剧本鲜活生动的灵魂。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使一个故事被放到银幕上有可看性。
《甄嬛传》则是我看过的古装剧中的精典。
编剧和演员自不必说,在细节的体现上也相当严谨和考究,播出后口碑和收视率在同期粗制滥造的古装剧中节节高升。
《刀客家族的女人》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年代抗战电视剧,所谓刀客实际是以劫富济贫讨生活的土匪,从剧名上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女人,可知女人是这个剧要体现的主体。
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女人身上有哪些气节和品质值得一看呢。
下面写出我自己对本剧的理解和看后感。
《刀客家族的女人》以葛大妮的命运为主线,前部分主要讲葛大妮和石泉寨当家余化龙之间的爱情纠葛。
而后讲的是国共两党派之间的矛盾对立。
最后上升至轰轰烈烈的民族抗日斗争。
余家的规矩:余家节女堂摆放的灵位,都是在外族入侵时不甘受凌辱而自尽的烈女,进了余家,烧了女人香,烙了节女印才算是真正的余家女人。
余家这种对女人种种教条束缚的规矩在战乱年间,在民族大义面前不知是福还是祸。
这种规矩是女人的一种气节,一种不可逾越的底线。
剧中人物形象解析:第一集余家的混混赌鬼余老八在仙人洞赌场输掉了老婆(石彩凤)孩子(余定邦),同胞兄弟余家当家余化龙(在余家排行老三,人称余老三)用计轻易的把石彩凤母子赎出来,却发现石彩凤已被潘老七砸了明火(强奸),按石泉寨的规矩只把定邦带回余家,失节的石彩凤不想留在潘家与儿子骨肉分离,哭着要求回石泉寨却被拒之门外。
这件事让人不免痛恨余家的规矩,一个女人被砸了明火本是一件无辜又可怜的事,在余家反而就被逐出门外,让人倍感绝情狠心,后来的种种,石彩凤为了报复余家所做的一切,让人心痛却又恨不起来,余家有余家的规矩,可是石彩凤也有石彩凤的委屈。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余家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余家的女人宁丢命,不丢脸。
就像余老三说的既然做了不该做的事只能当不该当的人。
而后余老三去警署报案以抢奸罪把潘老七送入监狱,回程途中遇到在县城卖枣的葛大妮,从一系列的谈话中“这要当年跟了我怎么着也能卖个烧饼麻花的”可知晓这两人以前可能是恋人关系。
后来一直喜欢葛大妮的许根子把她骗到自家,用强逼葛大妮嫁给自己,那么巧就被余老三推门制止,许根子这个人物是剧情发展的核心。
他爹和葛大妮的爹是拜把子兄弟,他和葛大妮从小就被指腹为婚。
对于葛家,他再清楚不过了。
余化龙从许根子口中无意中得知两年前雇凶杀他的人竟是葛大妮的爹葛老大,顿时余化龙火冒三丈,去找葛老大核实,葛大妮不知缘由把错揽到自己身上,余化龙不忍杀葛大妮,用她女儿蛇娃威胁,强迫葛大妮嫁给自己的混鬼弟弟余老八当老婆。
按余家的规矩,刚进门的女人须烧了女人香,烙了节女印,才算是真正的余家女人。
葛大妮的犟驴脾气,她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人人都看不上的混鬼男人守节一辈子,而这又与余家的规矩发生冲突,余家老祖宗九奶奶气病了,因为从没有一个女人像葛大妮这样放肆的视余家规矩为一张废纸,余化龙为了不把葛大妮送官,只好答应九奶奶的要求,再次有蛇娃逼迫葛大妮烧了女人香,并亲手为她烙了节女印。
婚后的葛大妮,变着法儿的整治余老八身上蹭吃蹭喝好赌的毛病,在别人眼里,余老八终于遇着能管自己的克星了。
为了报复余化龙,石彩凤联合潘家用一纸抢婚的诉状把余老三送进了监狱。
面对余家所有人的误会和余老八的请求,葛大妮决定去警局为余老三开罪,而自己却因诬告他人被判入狱六个月。
余化龙出狱找许根子了解情况,才得知四年前葛大妮悔婚的真正原因是误认为自己杀了她二哥葛正伦,而葛老大雇凶杀自己也是这个原因,余化龙去葛正伦坟前解释当年情况,并从中得知自己三番五次用蛇娃逼葛大妮就范,蛇娃竟是自己的亲生闺女。
葛大妮与余化龙之间的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已水落石出,爱了那么多年的女人心里一直有自己,并给自己生了个闺女,这次的余化龙不顾一切,抛弃余家的规矩,执着要娶葛大妮,当他下了聘礼,抬着花轿迎接出狱的葛大妮,又被葛大妮再一次拒绝。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当年葛老大雇凶杀余老三时无意使高莲花腹中的孩子小产导致不能生育,葛大妮对高莲花的愧疚战胜一切。
这个电视剧的人物塑造,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人物没有脸谱化,层次鲜明。
葛大妮是女主,正面人物,却带着致命的愚蠢。
另一个是日本军官田木,反面人物,却有着军人的原则,不杀老百姓,甚至还劝阻过黒木不要去打石泉寨,不要在潘家抢掠奸淫。
男主余老三,迷倒众生,本剧主要女演员有一大半都爱他。
杨烁把余老三演成了痞气的人。
他娶了两房老婆,没事就和葛大妮叙叙旧情。
他干的坏事主要是没把被砸明火的石彩凤接回去,而且还去抢了葛大妮,来嫁给他弟弟。
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真是把葛大妮写毁了。
把一个善良勇敢的女人,写成了一个愚蠢无知的女人。
虽然我们不喜欢完美无缺的主角,但是葛大妮在这部戏当中犯的错误真是太差劲了。
编剧塑造了一个毁誉参半的葛大妮,既帮过石泉寨,也害过石泉寨,成了本剧最不可爱的女人,而且还是女主角。
之前一次次放过石彩凤就不说了,石彩凤可恨又可怜,石泉寨欠她的。
而后来,葛大妮放走了余定邦。
我可以勉强理解葛大妮放走余定邦的原因,但是真是不能接受这种做法。
定邦是她儿子,不是亲生也当做亲生的养大,定邦跪在她面前的忏悔骗过了直肠子的葛大妮。
定邦又是余老八临死前的托付,余老八一命换一命把蛇娃救回来,葛大妮欠了余老八一个还不起的恩情。
石彩凤又以死相逼,终于压垮葛大妮,冒大不韪放跑了余定邦。
但是她葛大妮有没有想过,余定邦杀的不是别人,杀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石泉寨的亲人,葛大妮无视了已经被余定邦杀掉得那么多石泉寨的乡亲,更别说,他差点杀死了余老三,更把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蛇娃打个半死。
九奶奶说得太对了,葛大妮就是糊涂。
不过话又说回来,哪怕葛大妮没放跑余定邦,一个余定邦死了,还会有另外一个余定邦,石泉寨还是会被日本人灭掉。
只不过余定邦、谢国城加速了这个过程。
其次,葛大妮找不到余老三和葛大哥,傻乎乎地跑到八路军鲁政委面前,当着上官开基的面说上官是汉奸,却什么都说不清楚,结果被反客为主,自己被抓起来了。
这里的葛大妮,目不识丁就算了,愚蠢得不可救药。
许根子说的真对,我怎么会喜欢你这么蠢的女人。
鲁政委就不说了,是本剧最没脑子的人,懒得费口舌。
好人办坏事,是最让人可恨的。
杀她,是真冤,放过她,也太可恨。
这部戏里的九奶奶和明月,才是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女人,尽管她们也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
虽然九奶奶顽固地维护着所谓余家女人的脸面,可是她在大事上面,有决断,有担当,也充满人情味。
最后的死,更是有骨气。
没有九奶奶,就不会有石泉寨。
明月,平时不言不语,在任何事情上都支持丈夫余老三,虽然她作为女性,有知识却依然保守,不像葛大妮有叛逆的精神,可是她在关键时刻,明事理,有智慧,既劝说蛇娃不要和葛大妮反目,在后来的战斗中,出策略上战场,巾帼一个。
这部戏里的日本军官,也是有层次的,黒木不用说了,自然是大反派,实行三光政策,杀人不眨眼。
而田木,采取“亲善”政策,他有军人的原则在,不打百姓,不做烧杀抢掠奸淫的事情。
============================看完大结局,真是惊叹于葛大妮和石彩凤的智慧和演技。
葛大妮,你真这么聪明吗?
真的恶心死这个角色了,前面村斗圣母,一次一次放了石彩凤,害了莲花,害了那么多次石泉寨。
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居然还出一个用枣生换余定邦走的馊主意?
还是人吗,怎么的,你觉得要尊重老八的遗愿,就用老八另一个儿子的命威胁??
那个汉奸还有个狗屁人性,杀了枣生对他来说不跟呼吸一样简单??
这个蠢货,这个恶心的人设,善没善明白,害死那么多人,这个时候你怎么不善良了?
你那个汉奸儿子余定邦是人,那么多被他害死的你这时候不拿人当人看了,死一百次我都不解气,看的人快心梗了,真想让他替那好人死了,余定邦那么大个人了她居然还三番五次说的出来“他还是个孩子”这种话,孩子拿杀人当游戏么,拿卖国当做任性?
葛大妮就这种行为,和叛国无异!
乱世斩杀圣母婊,冲着佟丽娅看的,成功脱粉。。
一直喊,一直尖叫。。。
太差。。。
还要求140字?
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
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乱世先斩圣母婊!!
一部电视剧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编剧和演员。
编剧决定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整个故事以生命。
演员则塑造人物的形象,是剧本鲜活生动的灵魂。
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使一个故事被放到银幕上有可看性。
《甄嬛传》则是我看过的古装剧中的精典。
编剧和演员自不必说,在细节的体现上也相当严谨和考究,播出后口碑和收视率在同期粗制滥造的古装剧中节节高升。
《刀客家族的女人》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年代抗战电视剧,所谓刀客实际是以劫富济贫讨生活的土匪,从剧名上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女人,可知女人是这个剧要体现的主体。
那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女人身上有哪些气节和品质值得一看呢。
编剧是喜羊羊的脑残粉,石彩风就是那个每集都会回来的灰太狼,国军演员猥琐吃百姓的拿百姓的骗百姓的,共党演员英俊正义,不会白拿百姓的东西,随手掏出十个大洋不差钱。
后面越来越罗嗦
虽然是因为对大少奶奶内疚,但我始终无法明白像大妮这样的烈性女子,会愿意委身余老八。这个情节安排总觉得不合理。
还行吧,不像现在的国产雷剧!
国产剧中,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为佟丽娅,点赞。
塑造了一个愚蠢的女猪脚,棒槌一个,其他人物还凑合。
如何过审的?赌徒也能洗白?杀人的十八岁的孩子?旗袍藏雷?薛定谔的骑马?
虎头蛇尾、拖沓冗长.
我是来看西北版四道风的。。。还是比较喜欢片花里全部挂掉的那个结局。。。。
好看
前两集挺好看 不知道会不会烂尾
管他什么内心戏,顺眼就好。
还可以,故事可以的
余老三好帅
一股子封建裹脚布的味道
人物特点很鲜明,典型的中国妇女的一些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可以一看,封建礼教传统文化到底对人影响有多深
被狗血的逻辑雷翻。石彩凤被老公赌输了失了身就得被赶出家门,余老三大伯子惦记弟媳妇还差点娶回来就没一个人反对;明月有过妓院黑历史就连带老公挨打自己一辈子不能扶正,葛大妮未婚生女还风光嫁给余老八,来去自由无人管束。什么大家族有这么精分的家规?敢情主角就能随心所欲配角就任人宰割啊
开始看着 还不错,葛大妮挺仗义勇敢,有包容心,可这后来越来越大的包容心就显着有点贱了!
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完了。结局没看。跟这种最后扯上日本国恨家仇的剧相比我情愿看手撕鬼子心里舒服点。佟丽娅演技还是嫩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