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The Nightingale,夜莺的哭声(台),夜莺的哭泣
导演:詹妮弗·肯特
主演: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兰乔茜,达蒙·海瑞曼,伊文·莱斯利,查理·肖特韦尔,纳撒尼尔·迪安,哈里·格林伍德,马修·桑德兰,贝卡利·加纳巴尔,Sam Smith,Mich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新锐演员奖。讲述1920年代塔斯马尼亚岛的一名21岁爱尔兰囚犯克莱尔被判7年徒刑,她非常渴望摆脱虐待她的主人霍金斯中尉,而后者拒绝释放克莱尔。克莱尔的丈夫艾丹进行了报复,而中尉和他的密友们因此对她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由于无法从英国当局得到公正的审判,克莱尔决定追捕霍金斯,霍金斯却..详细 >
老生常谈三段论,女主的前后转变太突兀了。
3.5
去年在去1区买菜的路上好几次逛过savoy电影院看见这张海报很好奇。故事是一个爱尔兰女囚徒被英国军官主子强奸,丈夫孩子都被杀了,怒上心头,骗上黑人土著去追白人军官,一旦追上怒气过劲顿时怂包,心理学上来讲有人是会怕对自己长期施暴的人,最后靠拿自己爱尔兰人身份跟黑人同仇敌忾恨英国佬,怂恿黑人去杀了仇人。真是个让人无语的故事。黑人的追踪和现场还原本领那么好,换在这个时代可以当一代名侦探。
在波士顿MFA看的第三部片子。里面的爱尔兰民歌真的好听极了。其实前半部分不错,节奏明快又微妙,但从女主看见上尉却愣着不开枪那里就开始崩了,之前摆出的大女主气势、杀伐果断一心报仇的形象全垮掉,终于找到仇人结果就在人面前发表一通演讲还唱了首歌…?最后的致命一击竟然还是由男人来完成的,女主此时只会在一旁哭喊…哎看见Sam穿戴整齐面带微笑的俊俏的脸,忍不住想起他以前拍的那些chick flick,真的想撒泼打滚求他回去拍爱情片造福女观众,有条短评说Sam曾经也是朵花,现在成了摧花辣手…
6.5文明似乎一直只是一个名词
歌声好听,真像夜莺
女权最后让位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女主空手在仇人背后不到十米的地方跟踪,被发现后扭头就跑,这是我看过的最愚蠢的复仇故事。
今晚电影之夜的第二部电影。这可能是最古典的强奸复仇电影,但由于其以殖民地时期的澳洲为背景,导演还令人讨喜地设计出作为白人女囚的女主和原住民男主合作,怀着各自的仇恨向代表殖民和男权主义的军官们发起复仇的情节,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感人至深。塔斯马尼亚风光既原始粗犷又唯美旖旎,很适合作为一出既热血又悲伤的戏剧的舞台。
这个片子看完,心里特别堵的慌,就好像便秘患者在经过各种努力,最后还是没拉出来。中国有句话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而女主是见到仇人迅速萎缩。气的你想骂人。我感觉导演有点瞧不起女性,觉得女性复仇一百年也不会成功。
克拉弗林也曾是一朵花,现在成了摧花辣手了?
完全不是之前被宣传误导而想象出的充满血腥跟惊悚的片子。导演没有再如《鬼书》一般承袭小格局恐怖片的风格,反而将视野扩大,拍摄了一部带有鲜明历史视角的森林探险片。云山雾绕的丛林行进相当大气,双线推进与调度非常见功力,频繁出现的噩梦与精神失常的片段倒是还有些许《鬼书》般的恐怖片风范。起初像是讲述柔弱女性觉醒复仇的故事,但到后来发现实际是揭露澳大利亚白人强杀土著占领土地的血泪史,女主的歌喉和诗意的空镜犹如谱为其写一曲挽歌。当然在立意部分似乎有些冲撞和混杂,虐杀也有些刻意为之。
有点无聊啊,都没露点。。。。
???
可能是之前期待值太低,且接连在影展错过,所以竟然有“美梦终实现”的错觉。痛苦的虐待与侵犯,哀嚎与惨叫,烘托了肃杀气氛,并围绕着复仇延伸主线故事。拒绝承认英语,备受虐待的受害者彼此选择自救,走过惊心动魄的路途。纵然是戏剧化的想象,角色异常标签化,人物也始终无力逃出困局,但唯有拿出武器方能捍卫自己,保持勇敢才能对抗不公,这份能量跨越百年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Aisling Franciosi的表演还是很惊艳的。
浪费我一个晚上想打1星
复仇爽片+澳洲原住民历史101
更深刻感受到了上层阶级的丑恶,时代和命运的安排,无情无德,好几次跟着女主哭了,代入感太强了,深深的憎恨和无助感。
7-。其实还可以的嘛,从母性复仇到女性宣示,虽然也有几乎看不下去的地儿,女导演疯起来都这样,能理解,话说这片儿改名叫铁血战士/The Predator不更好嘛,各种合~
拍得很美 复仇题材里不太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