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软弱的人,我是深刻的认识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困难。
尤其是在那些所谓的关键的时候,他人的期望,总是让自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为什么不去改变?
我凭什么去改变?
拿自己微不足道的工资,还是一贫如洗的身家?
但洛奇不一样。
最近是一段很困难的时光,困难在于疫情的影响,被封闭了四十多天。
一开始心态还算是正常,毕竟都以为会在半个月之后解封的,毕竟三年多来总是如此,这次理应不会例外。
但是狠狠的被打脸了,这一封,便是四十多天。
封闭的时候,总得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去做,于是不知道怎么的,就开始看《洛奇》。
《洛奇》第一部可能是最好的一部,因着洛奇本身的人格魅力,你能想象,有一个看起来愚钝的洛奇,生活不如意的洛奇,做打手收黑钱却不忍心伤害人的洛奇,以及说着尴尬的笑话去和自己心爱的姑娘搭讪的洛奇,是多么的真实。
仿佛邻家的大哥一般,看到了走上歧路的小姑娘还会善意的去帮助她,却被她说是个怪人。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生活不如意的洛奇,却又是这般的努力、这般的善良,他的身上是有着许多人的影子的,尤其是史泰龙的影子。
在拍摄《洛奇》之前,史泰龙尝试了无数次,却也迎来了无数次的失败,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正如洛奇,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只要有一个机会,他的努力让他早已准备好。
机会不止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的人已经准备了无数次,只为机会的到来,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的成功不是运气,而是注定。
看《洛奇》,是很容易让人相信美国梦的,努力就会有收获,但电影终归是造梦的工具,尤其是在当下,我更需要做一些梦,来让自己相信。
作为普通人,我的困难来自于方方面面,主要是以钱为中心,以欲望为半径画圆。
但看洛奇的经历,从第二部的成为冠军,到第三部的合力战胜,第四部的大战苏联队长,第五部的痛打逆徒,以及第六部的退休,他从来没有操心过自己的生活是怎般,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所热爱的拳击事业。
深爱的,热爱的,二者有时候是冲突的,有时候却又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洛奇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源于他的热爱,以及他的努力。
纵观他的一生,他未曾逃避过,始终都是坚强的面对,一开始他知道自己无法战胜拳王阿波罗,但是他决定坚持完15回合,他做到了;接下来他结下阿波罗的挑战,他以阿波罗为目标,在米克的帮助下针对性训练,苦战之后,他胜利了;面对新晋拳王T先生的挑战,他在失去米克教练的情况下,在阿波罗的帮助下重振旗鼓,获得胜利;第四部太过离谱就不说了。
洛奇也会变老,实际上他一直在变老,他的赛道本应该在十年前开始,但是十年前的他没有机会,他只能努力、继续努力、一直努力,才不错过自己的热爱的事业,以及那重要的机会。
而当他拥有机会的时候,他便如同烟花一般绚烂。
但他终究是会老去的,单纯的他,以为自己会像米克教练一般,遇到一个年轻版本的自己,这一次自己要帮助他把握机会,帮助他训练、战斗、胜利,实际上他做到了,但终究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洛奇,真正的洛奇,内心充盈的是爱,是对家人的爱,也是对拳击的热爱,少了这两点,他是无法这般坚强的。
正如洛奇所说的,重要的不是你可以打击得多重,而是你可以承受多重的打击,还能继续向前。
从最开始的时候他说再也不和阿波罗打了,到之后痛失米克,大战苏联队长以至于脑膜受损,遇人不慎失去百万家财,弟子背叛肾击恩师,丧失一生挚爱艾米,他都扛了下来。
他是善良而又坚强的,他的善良在于他从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也爱着这世界的一切;而他的坚强,总在于他能够撑到下一回合、下一回合,直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说我从洛奇身上学到了什么的话,大概是看到了一个善良的人可以过怎样的生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努力,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自己做得到吗?
并不知道,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努力了一点点就放弃了,也许努力了一段时间有了结果之后就停下来了,但也许认真的生活下去永不停息,谁知道呢。
yo,champion!
对于史泰龙,这位外表粗犷,但是在电影界不但能演能打,又能写剧本,还能当导演的全面选手,我还是颇为喜爱的。
但是,当他决定拍《洛奇6》时,我俗不可耐的和很多电影媒体一般,对此一点儿不看好,等着不忍的看他的笑话。
施瓦辛格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何况更早的他,翻出一部三十年前起航经典延续,我们这帮俗人的感觉是,丫估计是实在没辙了,要俗套的用“怀旧”来糊弄。
但是,影片出来后,我要说,“我道歉,龙哥,你给了一个励志传奇完美的收官!
”,再找来洛奇六部影片观看,依然热血,洛奇的人生和史泰龙的人生交相辉映,戏里戏外,这个汉子永不放弃,他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你能击打多重,而是你能挨多重的击打,并且坚持向前!
”。
六部《洛奇》生动的讲述了一个拳手的人生,从1976年到1991年,再跳跃到2006年,史泰龙在成长,也把他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影片中。
1976年,银幕上,一个靠业余时间打打拳,同时帮助黑道收账的小混混走入我们的视野。
和很多励志片一样,洛奇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环境,在一种看不到希望的状态下,他泡妞很笨拙,做事很马虎,甚至失去了他在拳击训练场的柜子。
当教练米奇对他咆哮道,“我就是鄙视你本来有天赋,却只知道做些收取保护费的烂事儿”时,我知道,米奇将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
在拳击类电影中,师徒总是必不可少的情感纽带,米奇心中有着激情,却带着遗憾,当看到洛奇因为偶然原因可以与拳王较量时,他立刻成为洛奇梦想最坚定的支持者。
即使洛奇这样的汉子,在社会中生存,也是需要他人的帮助,也只有在这种人与人的沟通中,个人的形象才能被彰显。
“洛奇系列”中,这样的关系很多,洛奇和米奇是师徒,米奇这样一个老头子依然激情澎湃,咆哮着训练洛奇,同时在他低谷时鼓励,在他得意时劝其冷静,《洛奇3》中,米奇对洛奇最后的规劝和洛奇的惨败,正是对米奇远见和成熟的衬托,而同时米奇发病身亡,更是以生命完成了洛奇的成人礼,一个男人常常要在阵痛中成熟,米奇离开这个世界,洛奇也坚毅的接棒向前,当然,同时,昔日对手阿波罗也在此时适时出现,将另一对关系烘托到了高潮。
阿波罗是“洛奇系列”中很有个性的角色,作为拳王,他性格张扬狂妄,同时,这种狂妄有带着浓重的幽默和率性。
阿波罗是洛奇的对手,同时两人又有着惺惺相惜之感,只有让对手更强,洛奇才能更强,阿波罗的“强大”不单单体现在他的实力上,更体现在他的性格上,他同样的坚毅,同样的不服输,在《洛奇》中艰难获胜,却发现媒体不服后,在《洛奇2》中甚至有意通过各种手段激将洛奇出战,他的身上有一种完美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的精神,让这个人物显得愈发可爱和令人尊敬。
在米奇死后,他更是主动成为洛奇的教练,在帮助洛奇战胜对手后,他又再次邀请洛奇在训练场较量,《洛奇3》在“洛奇系列”中已经有走衰迹象,不过在这部的最后,两人相约在训练场再战一场,没有观众,只关乎拳手间真正的尊严和荣耀,那两人开打后,定格的镜头却非常漂亮,伟大的对手,伟大的友谊。
友谊和家庭常常是励志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而洛奇和保利之间则是这两种关系的复合体,他俩是朋友,无论在洛奇得意时,还是失意时,保利都已自己的方式给他最大支持。
洛奇又是保利的妹夫,家人的关系更让他们生活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
有趣的是,保利恰是“洛奇系列”中陪伴洛奇时间最长的人物,他看上去是个失败者,从来不着调,有些如让洛奇拳赛时,在衣服上打打广告的小聪明,但是从来未成就大事业,倒是在《洛奇5》一开场,因为一个投资失误,就让从苏联载誉归来的洛奇倾家荡产。
但同时,他又是善良而真诚的,洛奇也一直对他信任有加,他让这个系列没有那么严肃,时不时增添些笑料,而特别这种坦然乐观的态度在洛奇困境时,成为整部影片的亮色。
而从精神上,洛奇的终身伴侣无疑还是他深爱的阿德里安,特别在第一部中,这份爱体现的最为真挚,洛奇笨拙的追求打开了内向的女孩的心灵,两人滑冰的一幕显得平凡却又呈现着点点浪漫。
在激荡的拳赛后,在喧嚣的人声中,在记者耳旁的鼓噪中,两眼青肿,浑身带伤的洛奇四处张望,无视这大场面,做的事情却是在不断的呼喊着“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
”。
阿德里安是洛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两人的感情也在不断成长,有时候,她劝他放弃;有时候,她让他振作;更多时候,她默默的料理这个家庭。
哪怕她已远赴天堂,留给洛奇的仍是深深的想念。
我喜欢“洛奇系列”中表现的情感的单纯和真挚,没有此类电影常见的插入另一段感情,试图自作聪明的表现谁谁“情感真实的一面”,好像成功男士非要跟另一个女人狂热一场才够体现人性,仿佛小三不出,人性难显。
史泰龙不然,他一直保持“洛奇系列”的率真,爱的真挚,恨的坦荡,没有那么复杂的阴谋诡计,影片中,连洛奇的对手都是或者直接的莽撞,或者坦荡的贪婪,这不是什么厚黑人生系列,这是爷们儿的坦荡人生。
回到《洛奇6》,我发现这竟然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纵观这个系列,第一、二两部非常优秀,故事饱满,人物个性鲜明;第三部情节弱化,但是阿波罗和洛奇的惺惺相惜让影片增色不少。
而第四部则堪称最低谷,生硬的去赶冷战这趟水,洛奇在苏联拳赛中,一段讲话就让苏共书记起立鼓掌一段更是生硬无比,本来洛奇是平民励志偶像,非往国家英雄高度拔高,只能说吃力不讨好。
第五部继续低迷,洛奇隐退,却又成为人生导师一般的人物,而且打的实在不过瘾,史泰龙尝试了一把在街头打斗中引发高潮,但是显然不太成功。
而第六部,我感觉是情感更为饱满的一部,爱妻去世,人已老去,告别拳击台的精彩,远离喧嚣平淡的生活,但是胸中却有猛虎咆哮,不甘平淡。
这是洛奇的状态,更是史泰龙真实的境遇,对于一部电影,又有什么能比创作者和演员将自身处境与角色完美融合更能撩动人心?
影片中,那种哀伤与怀旧的情愫,能打动“洛奇系列”影迷,更能让看着“洛奇系列”长大的,进入中年,甚至老年的一代唏嘘不已,而对于年轻人,洛奇对他儿子的教诲,年轻的拳王在与洛奇的较量后真正赢得人心的过程,都是振奋人心的桥段。
要想变得更强,就要与更强的人较量,要想走向成功,就要承受挫折的重击。
洛奇从街头小子到最后高龄走上拳台,都在验证着这个道理。
我很喜欢“洛奇系列”前五部统一模式的开头,总是将上一部结尾的拳台高潮作为开始,接下来就是洛奇再次遭到挫折,接着继续走向人生更高的阶段,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隐喻,人生的上一个高峰之后,常常会迎来下一个挑战,甚至低谷,但正是你在低谷中抗击打的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迈上下一个高峰,洛奇做到了,从1976到2006,30年的励志传奇,包含了一个男人的各个人生阶段,所以,我要说,“洛奇系列”是可以伴人一生的励志经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找出来看看,或许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接着,带着洛奇的精神,上路!
“你,我,没人能够击打得比生活还重,但是这不在于你击打的多重,而在于你能被击打的多重,但却能继续向前。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c3157289a76887b80e244478.html
一向对用手的体育竞技不感冒,真正的伟大运动是用脚完成的. 轻视羽毛球,桌球,乒乓球等项目.不过也有例外,是拳击. 究其故,史泰龙的洛奇系列功莫大焉,这个肌肉男的体育题材作品除掉洛奇之外,就是和老球王合作的旧片. 美国人的强势集体运动,大多是上肢参与的运动.洛奇在胜利大逃亡里也是用手拿球的……第一次看洛奇是在大学里,激越的音乐响起,洛奇开始了孤独的长跑,从此以后GONNA FLY NOW.成为鸦晨跑时必听的主打曲目.去年秋天出差德拉华时,顺便浏览费城景物,作东的同事考究鸦对费城体育知道多少.之前一天鸦闹过大笑话,把波士顿红袜搞成橄榄球队.这回摆明要再涮鸦一道.鸦答曰:阿伦.艾弗逊.他显然对这个是人就知道的答案不满意.又问还有呢.鸦正思索间,忽见一街头慢跑者,霎时间电光石火转念,脱口而出:洛奇!
同事大笑,原来这厮也是一洛奇迷,交谈中说起洛奇的续集正要推出.老美满怀期待.鸦不置可否,不是因为洛奇五的颓废消沉,而是因为某影评大揭内幕剧情,叙述老头洛奇为家为子为红颜,英勇战死在绳圈内的故事.阿虎的故事看一遍就够了,鸦没有兴趣,没有勇气看热血偶像被活活打死的惨状.圣诞节前两天,踢七人制足球友谊赛.因为中后场缺人,鸦被分配打后腰.开场没几分钟,鸦所在一边先进一波.进球的是年方二十五的小帅哥,开着私车来的体育场.对手立刻发起大力反击,边锋高速突破,几乎零度角射门,鸦伸腿欲铲,球先中鸦右腿胫骨,变向飞向球门.守门员扑救不及,鸦打进生平第一记乌龙球......当时球场上诸人的眼神,已经记不起来了.当时只是坐在草地上思考:鸦,你是不是该挂靴了?
后来有朋友套用罗兰之歌的段子笑话:"加百利天使在查理曼的耳边轻声鼓励:'大帝,振作呀!
'"天使的呼唤不会用世俗的方式出现.虔诚的心终于能得着神所赐的力量.鸦站起来,在五分钟后,左脚打凌空扳平比分.而后在下半场助攻一球,终于立功补过.终场前,鸦在一次拼抢中,脚跟一阵剧痛,勉强踢完最后几分钟,3:1的胜利是最后的记忆.赛后的X光显示跟腱撕裂,医嘱不建议进行任何剧烈活动.回家经过碟摊,洛奇六推出,管他枪版还是大碟,拿下.反正球也不能踢了,那就和洛奇大哥一起退出江湖吧.倒在沙发里揿下遥控器.音乐响起.....六十岁的老男人,重新走上拳台.头破血流, 永不放弃.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亲眼目睹史泰龙粉碎无良八卦记者的谣言,直到GONNA FLY NOW 结束,鸦一动不动.如果那一刻选择的是放弃,如何面对屡败屡战的洛奇?
《洛奇 巴尔博》时隔17年,洛奇重披战袍,上演拳击大战.让人喜让人忧,喜的是曾经的拳王,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又回来了,忧的是“廉颇老已,尚能饭否?
”以60岁高龄重返拳坛,还能让人为之激动吗?
别人也许不可以,但洛奇能,他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点燃我们的激情.凭史泰龙的个人魅力能将《洛奇》系列拍到第六部着实不易,而且只是靠史泰龙自己构思出来的剧本,不得不承认这个四肢发达的猛男,头脑也不简单.像是《哈利 波特》的七部曲(目前拍到第五部)和拍到变态的《007》系列(目前已拍到第21部)都是以原版畅销小说为基础,《哈利 波特》系列三位小主角虽然没换过,但它有魔幻题材加身,还有新颖的巫师学院,而邦德则已经换到第六任了,更有世界最有名的特工007傍身,最时髦的跑车、最漂亮的MM,长短立现,单一的拳击题材、不变的男主角,却让全球的影迷疯狂了好一阵子,并且成为费城的一个文化象征.不过前五部《洛奇》也不是每部都那么完美,可说有点参差不齐,前三部的辉煌之后,后两部就沦为笑柄,在奥斯卡上称雄之后又雄霸于金酸梅奖,实力如此地天差地别真是令人费解.有必要回顾一下洛奇的奋斗史:横空出世的《洛奇1》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左撇子拳击手,郁郁不得志的洛奇偶然间得到与当今拳王同台较量的机会,于是洛奇抓住这个机会奋起锻炼,在和拳王的对抗中撑完15个回合,一场比赛使洛奇成为平民英雄,“意大利种马”的绰号连续用了六部,虽败犹荣的在家中度过了一段无聊的日子,这时阿波罗为了证明自己,再次向洛奇发出挑战,因此《洛奇2》的重头戏依然是洛奇VS阿波罗,这回如果再输掉那就太没搞头了,洛奇训练了自己的速度和右手拳法,终于在最后一局胜出.《洛奇3》中,洛奇有了自己的塑像,他开始骄傲并且轻敌起来,于是输给了一个强劲的黑人对手,阿波罗自荐为洛奇的教练训练了洛奇的步伐、节奏感和爆发力,一举打败黑人选手.到了这时洛奇已经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洛奇4》中导演找来了有着“机器人”之称的苏联拳击手伊万,靠药物和机械训练出来的伊万挑战美国人并打死了阿波罗,为友报仇,洛奇充分展现了打不死的精神,虽然赢了比赛但却由于伤势严重而被禁止打拳,因此顺理成章地开始训练新人,心术不正的新人汤米被奸人诱惑回头咬了洛奇一口,结果自然是老洛奇重披战袍教训了好徒儿一顿.《洛奇5》是最无聊的一部,也是骂声最多的一部.《洛奇》系列的决胜法宝在于励志和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洛奇 巴尔博》聪明地反璞归真,更把励志放大了.过了17年,老洛奇开了家小餐馆,终日和客人们讲自己的光荣史过日子,史泰龙妄图以怀旧取胜,因此影片前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在讲述老洛奇平凡而无聊的生活,后三分之一才切入主题——拳击大战.妻子艾德里安的死始终困扰着洛奇,加上儿子在伟大父亲的阴影下生活很是不顺,父子关系一直处于僵硬,幸亏出现个还称的上徐娘半老的女人,洛奇凭借他超好性格捕获了她的芳心.个人感觉前面的怀旧时间太长了,直到洛奇答应现拳王曼森的挑战才开始精彩起来,迟来的高潮依然有着穿透人心的作用,属于洛奇的音乐响起,接着是体能训练和标志性的长跑,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洛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过老洛奇的速度远远及不上年青力壮的曼森,由于曼森的出言挑衅,两人在第一回合就火药味十足,第二回合洛奇已经被打到不行,但在最后时刻曼森右手受伤,洛奇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疯狂反扑,双方你来我往8个回合过去了,曼森这才领悟到打不死的洛奇,每一次被打倒又每一次地站起来,这就是洛奇精神.《洛奇巴尔博》懂得如何扬长避短,着重突出“人老志不老”的精神,感动万千影迷,所以它足以超过前两部失败的续作,虽然这次洛奇还是输了(跟第一集一样,以点数输给对手),但谁在乎呢,只要他回到赛场上,观众的心就永远向着他,导致现拳王赢了比赛却输了人气.《洛奇》系列终于有了个完美的收官,如果没有《洛奇 巴尔博》相信史泰龙心里会不平衡.
洛奇6:永远的拳王洛奇起床喂乌龟 院子里做几个单杠 老街区旧货车 纪念日去墓地看妻子 洛奇老婆女性癌症去世 洛奇让老婆的哥哥宝利陪他去曾经的热带鱼店倒闭了 拳馆倒闭了 冰场拆除了 宝利不愿活在以前 洛奇开了餐厅 经常给客人讲自己的拳赛还被要求合影 洛奇去找儿子罗伯特 罗伯特被上司责备 上司与洛奇合影 罗伯特答应晚上去餐厅结果没来 洛奇曾经击败过的一个对手斯柏德天天去餐厅吃喝洛奇在LUCKYSEVEN酒吧要了一小瓶啤酒被一男几女混混骚扰责骂 服务生是小时候曾经被洛奇送回家并让她戒烟的小玛丽 洛奇送玛丽回家见到玛丽儿子 玛丽跟牙买加人结婚后离婚 洛奇送玛丽一张自己餐厅的卡 洛奇带玛丽儿子一起领养了一条狗起名沙袋 洛奇对玛丽并没有杂念电视台播放虚拟动画洛奇巴波亚VS新拳王曼森迪克森 洛奇看了电视 洛奇对宝利发泄了情绪说自己心里有一头猛兽 洛奇征求罗伯特的意见 洛奇申请拳击手执照医疗过关但是没被批准 洛奇愤怒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洛奇得到执照宝利在屠宰场工作被开除 洛奇让玛丽来餐厅帮忙玛丽拒绝 洛奇说服玛丽曼森团队让他与洛奇比赛 曼森拒绝 曼森宣传团队来到餐厅说服洛奇参赛 罗伯特埋怨生活在洛奇阴影之下 洛奇把罗伯特说通 罗伯特辞职陪在洛奇身边拉斯维加斯 曼森告诉洛奇如果打疼自己会要他好看 泰森出现 曼森团队为给曼森留面子声称是表演赛 洛奇使出全力打满十个回合 曼森点数获胜
在我长久以来的观影过程中,始终说不出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可能跟别人聊起我会说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云云。
看完史泰龙的Rambo和Rocky系列,Rocky一举奠定了我心中最喜爱电影的行列。
从2020开始至今我已经看了49部电影了。
非常时期,加上我本来就不爱出门的缘故,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3天时间看完8部哈利波特,一天时间看完五部第一滴血。
并且从第一滴血开始,开始写流水账影评。
接着就看了Rocky系列耗时3天看完。
在我长久以来的观影过程中,始终说不出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可能跟别人聊起我会说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云云。
看完史泰龙的Rambo和Rocky系列,Rocky一举奠定了我心中最喜爱电影的行列。
从Rocky1开始,差劲的画质,蹩脚的笑话,与Rambo截然不同的话痨,彻头彻底的失败,让我开始好奇究竟哪个是真实的史泰龙。
在我写这篇之前我出于好奇,也查了很多关于史泰龙的资料。
迈克尔·西尔维斯特·恩奇奥·史泰龙(Michael 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1946年7月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画家、演员、编剧、导演及制片人 。
178厘米。
史泰龙在百度上的职业一栏第一个是画家,我也不明所以,所以查了下,贴上大作。
史泰龙作品史泰龙热爱绘画由来已久,儿时父母把他送到瑞士的一所美国学校,当时他就爱上了画画。
在进入电影领域之前,年少时期的史泰龙也学过一段时间的专业绘画。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的绘画工作始终没有间断过。
史泰龙曾表示,自己的创作深受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我一直遵循着大胆用色的德国传统,非常喜爱格哈德·里希特,在我创作的起步阶段,我从毕加索、达利这些大师的画作中学到了很多。
关于“意大利种马”史泰龙的父亲是老弗兰克·史泰龙,是一位理发师和美容师,出生在意大利阿1930年代移居美国。
母亲是杰奎琳“杰基”史泰龙,占星家,前舞蹈演员和女子摔跤的促进者,半乌克兰犹太人半法国血统。
关于面瘫1946年,史泰龙在一所慈善医院出生,由于难产,医生误用助产钳助产,造成史泰龙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并口齿不清。
1970年,在史泰龙以200美元的片酬第一次出演角色,在情色电影《The Party at Kitty and Stud's》中饰演舞男,该片在史泰龙因《洛奇》成名后改名《意大利种马》重新发行。
《洛奇》这部电影1976上映,这一年史泰龙如电影中的洛奇一样,30岁,经历了生活的低谷。
大学研修表演又由于学分不够而退学,为了生存,他曾在动物园洗过狮子笼,送过披萨,当过电影院的引座员,他曾和大荧幕那么近,却是遥远的无名之辈。
立志进入好莱坞的史泰龙开始剧本创作,拳王阿里的一场比赛带给了他灵感。
他用三天半的时间完成了剧本创作,只用28天就完成了影片的全部拍摄,但在这之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
他访遍所有好莱坞电影公司,经历了一千多次被拒绝(真实程度未知),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只能靠打零工为生。
他曾经有数次机会获得拍摄资金和剧本酬金,却始终坚持最后的条件:自己做男主角。
《洛奇》里镜子上的照片就是小时候的史泰龙在如今看起来极其套路的剧情,不太好的画质,却让我痴迷在影片当中。
《洛奇1》经典的背影,是我的壁纸
《洛奇6》背影从第一部到第六部,30年的跨度。
他在拳台上扮演的一直是那个胜利的沙袋,生命力Max,意志力Max的那个英雄。
每每在一次次的重拳上爬起来的那个洛奇,就是我的英雄。
第一部的Rocky在我看来是最丰满的Rocky,善良,笨拙,不放弃,喜欢讲蹩脚笑话,喜欢边走路边砸网球。
他喜欢街边宠物店的Adrian,一个平淡无奇的女人,也像洛奇一样是生活中的一个“失败者”。
他一面打拳,一面为黑社会收债。
好在黑社会头目对洛奇不错。
拳馆老板Mike。
因为年老的迈克曾经也是一名拳击手,苦于没有经纪人,处处被人欺压,因此得知洛奇将要参赛时他希望能作他的经纪人,教他打拳的经验并少吃一些苦头。
然而影片前面的剧情是迈克一直瞧不起洛奇,他给黑社会老大做狗腿子,打拳的对手也净是一些蹩脚货,就连俱乐部中原本属于洛奇的衣柜他也给了别人。
洛奇显然对迈克的到访和讲述感到厌烦因此将自己藏到洗手间里对他避而不见。
这一段我对老头子是瞧不起的,觉得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但是后来对老头子改变了看法。
那一段戏是格外精彩的,门里门外,洛奇的发泄,追出房子,搂上Mike的肩膀。
奔跑的洛奇加上Bgm,还有比这更鸡血的了吗?
在与阿波罗苦战15回合后,并没有胜利,但是获得了尊重,大喊着女友的名字,紧紧拥抱。
这一切都使得影片格外真实。
一切都励志的有理有据,洛奇一也像是史泰龙的前30年的自传一般。
拳击洛奇这一系列的影片都是关于拳击的。
在观影期间,我感到有些困惑,电影为什么从来不让洛奇格挡或者躲闪。
我还专门找了很多的拳击比赛视频来研究,现实中洛奇一回合挨的打放到任何人身上也要GG的吧。
就此采用知乎一个答案 作者:U.Devin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54902/answer/661724471.关于第一部洛奇的挨拳方式,主要就是连续被对手的前手拳命中(几乎没有格挡、躲闪),对对手的后手拳也照单全收。
从现实运动的角度来说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以重量级拳手每拳数百磅的力量,那样连续的击打足以粉碎岩石,何况血肉之躯?
但是电影要把洛奇塑造成一个愚笨但是顽强的形象,所以给他开了挂,抱架松散、出拳笨拙却怎么打也打不倒。
现实中,洛奇那样会被2回合内打死。
2.和第一部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剧情安排拳王阿波罗第一回合就击倒洛奇,然后突显洛奇爬起来再战的顽强,云云。
可惜同第一条一样,被对手重拳连续击中下巴、太阳穴这样的要害,现实中无法存活。。。
还是夸张手法。
3. 第三部是洛奇打得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部,主要是靠前手刺拳干扰对手节奏,并加强躲闪和防守(这一部里洛奇终于加强了曲臂防守的力度)。
这种美式风格的拳击其实很讲究节奏、技巧、力量和体力的分配,现实中也不少见。
我觉得这个战术还是合理的。
4.第四部这一部洛奇的对手过于高大,来自苏联。
冷战背景下,当时的东欧拳手确实鲜有机会和美国人过招。
这一部为了突显洛奇的顽强和美国的政治胜利,再次给洛奇开挂,让他的抗击打力趋于无限。
现实中在同等的技术水平下,那样悬殊的体格差距必然会让洛奇惨败,所以,还是电影的夸张手法。
5.第六部是比较贴近现代的一部,真实性也大大提高。
我记得这部电影的打斗场景是在霍普金斯vs泰勒的真实比赛现场拍的,观众什么的都很逼真,HBO频道也加盟拍摄,还请来了现实中的拳王塔菲尔来饰演史泰龙的对手。
一般来说,年纪大的拳手在反映、速度方面都会下降,在力量方面反倒保持得好一些。
拳王福尔曼在45岁高龄还能KO穆勒,可见一斑。
洛奇也一样,所以他主要加强力量方面的训练。
但即使这样,在现实中让一个老人和年轻的拳王打得旗鼓相当又是不可能的。
所以,导演又一次给洛奇开挂,又是让拳王手臂骨折,又是让洛奇挨拳不倒。。。
总之都是夸张、夸张、夸张。。。
6.关于训练,我觉得洛奇(还有他第四部的那个苏联对手)的训练方式是十分低下的,过于机械和单调,过于偏重力量,不像在练拳,倒像在练健美。
但电影的剪辑、配乐很好,激情的艺术效果出来了,这就成为了经典。
洛奇在重量级属于小个子,不仅要仰视几乎所有对手,还要承受着无休止的前手拳远程打击。
占尽身材优势的对手只要和他保持距离,就可以用直拳肆无忌惮地轰炸他。
如果要突破对手的防线,那么洛奇需要速度,需要步法,需要像泰森那样的犀利突破,需要一锤定音的重拳,还需要保护好自己。
可是这些他都没有,甚至没有看到他训练这些项目,全靠猛冲猛打。
只能说,电影赋予他的主角光环太耀眼了。
可能是当时的摄影技术,特效技术所限,没有拳拳到肉的效果。
有些出拳,都不知道是打上了还是躲闪掉了。
前手的刺拳从来都没躲掉过。
后来经历了后面几部的迈克和阿波罗的训练,提高了速度,灵敏,脚步,非惯用手。
在拳击比赛中,依然挨了很多大。
这是我觉得唯一的不足。
一系列的剧情除了帮阿波罗报仇那一部我觉得都很不错。
第二部之后,每次都会感叹,史泰龙真牛逼,还能这样编,每一个矛盾冲突都合乎情理,没有狗血剧情。
他也做到了用剧情和洛奇的所作所为感染所打动我们,而不单单是BGM或是其他一些狗血的事。
每一部的片尾,都以比赛结束为止,我很少看到过这种结尾,虽然每次都会感到意犹未尽,但是很不错。
摆事实,讲道理。
先写到这吧。
洛奇六整部片子 从头至尾给我一种诸神黄昏 壮士迟暮的感觉。
从一开始和各个人物的相遇都有种故事线全篇收束的赶脚。
有点感伤——他的挚爱去世、他的儿子与他心意难以相通、当年年轻的朋友和他一起步入白发。
他开了一个餐馆 生活变得很安全、安逸 甚至是无趣 享受前半生血肉飞溅带来的IP红利 很开心 又看起来不太开心。
只要还有红色的血液 只要他还是那个洛奇。
当BGM重新响起 此刻所有人都壮志难以 热血未凉
费城广场前拥簇的人群 还是那熟悉的一人一狗宽阔街道 日出日落 年华逝去鬓边的白发与矫捷不再的步伐 当他再站在赛场上身边是比他小不只一轮的对手 那样跋扈那样张狂 他会不会回想起当年当年的赛场哪有这般星光闪耀
看电影之初我完全想不到如此高龄的洛奇六 他能以什么样的原因再把洛奇送回拳击比赛赛场。
我是一次性看的这一系列,所以一二的热血还在我的脑边,但我突然看到这样反差下的洛奇6。
当他不断地重温他年轻时和女主的初遇记忆重温那些落魄时的经历在屏幕前的我的感受很奇怪当那个影视经典洛奇对他儿子说完那段话之后我深刻坚定了我的认知——(当幸福来敲门我是真的看不太懂)在我心目中如果说哪一部电影是美国梦的巅峰作品 那我一定会说 洛奇。
实在真的是太励志了。
(和他本人的故事一样让我感到激励。
)光那个音乐响起 或者是那个经典的画面我就要流下泪来!感觉史泰龙演出了自己 铅华洗尽 他就是洛奇 他就是兰博基尼看他在30年后真的吞下五个生鸡蛋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能出多重的拳,而在于你能承受多少,并予以回击。
""当遭遇失败时,指责是这个人的错 那个人的错。
那是懦夫的行为,你比那要强得多。
"他造了一场让我这个对拳击肉搏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如此激动感慨的梦。
让我相信用谦卑的态度以及永远坚定向前的信念就能战无不胜。
至少能够战胜自己。
至少可以改变命运。
--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you already know.The world ain'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 It is a very mean and nasty place and it will beat you to your knees and keep you there permanently if you let it.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But it ain'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Now, if you know what you're worth, then go out and get what you're worth. But you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saying you ain't where you ar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You're better than that!
我觉得这个系列不需要解读了,谢谢你洛奇,送给你的诗一拳击手在办公室想起自己快被打死的那个晚上想想那时候真的挺牛逼整个洛杉矶的夕阳都等着自己驼它回家拳击手的心脏还是藏在手套里他买了一箱子绷带扔在角落拿起一瓶啤酒给儿子讲讲做人的道理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对女人说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也许一个老头就应该待业在家感叹感叹关节炎然后顺便种种花二过期的拳击执照早已结灰待价而沽的只剩下二十多岁时留下的伤疤拳击手虽是个不擅长爱情的人但不喜欢看任何一个女人哭泣没有老婆只剩一只叫沙袋的狗如今那只狗也蔫了只是偶尔还嘟囔两句三拳击手觉得自己活的太久生命真他妈的冗长啊于是某天挺直脊背跑去跟年轻人打一场挨打时的感觉依旧是如此的美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漂亮女人她一直盯着我看她开心的真不像话也许我脑门上滴下的鲜血比玫瑰花还他妈温柔
只要一提到体育类影片,就不能不提伟大的《洛奇》系列。
从76年到06年,30年,史泰龙用了六部影片诠释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我其实很不喜欢‘男人’这个词,一提到这个词,你脑海中必定会浮现一种类型的人,好像只有那样才是‘男人’,他们好像是独立存在于世界之外的,一个传说中的种族。
女孩们都喜欢纯爷们,可她们不知道,那种她们追寻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人只存在于电影和人们的幻想中。
但是,说到洛奇,说到Rocky Balboa,这两个字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无论是从信念上,还是身体上,洛奇就是标杆。
无数次的被击倒,无数次的受重伤,但他都难以置信的重新站起来,迎接下一次重击。
在最后一部中,洛奇年事已高,他不需要再证明任何事情,他已经拥有辉煌,可他还希望参赛,希望打拳。
周围的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心底的东西,有些事情一直在那里。
心中的猛虎,还在咆哮。
他是个拳手,拳手就应该打拳,平淡的生活让他浑身不自在,自己又不知道哪里不对。
只有在拳台上,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被房子车子票子束缚在这个有限世界里,心中的那个自己被生活的重击打的无力抬头。
当你有一点反抗的时候,周围的人会拿所谓的‘责任’‘家庭’‘事业’来告诉你,不要那样做。
大家都没有这么做,所以你也不能。
可那些并不是责任,并不是家庭,更不是事业。
那些只是维持着这个可悲世界的虚伪借口。
因为他们不敢,因为那些反对人不敢,他们不敢想你一样。
你做了,就显出他们的懦弱,他们想要所有人都一样,相安无事。
没有什么遥不可及的理想,更没有那些虚无的信念,生活就是你看见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是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之外,一定有着一些东西。
而且值得你放弃现在,重新开始。
如果你正走在这条路上,那么你一定受着极大的压力。
这只有你知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只有你知道自己有多快乐,也只有你知道自己有多痛苦。
没人能分担。
希望有一天,当一个人为理想愿意承担所有痛苦,愿意付出所有的时间的时候,没人再对他说不。
影片中洛奇对他的儿子说:这世界不完全都是阳光和彩虹,这是一个非常卑鄙险恶的世界,我不在乎你是多么坚强,你如果屈服的话,它会把你永远的打趴下。
你,我,没人能够击打的比生活还重。
但是这不在于你击打的多重,而在于你能承受多重,并且继续前进。
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生活有时候需要挫折,尤其是年轻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There’s always somebody out there. Always. 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人屹立在你面前,他不会逃跑,不会退缩,猛烈地击打着你,然后你会累的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当这个情况发生在你身上时,那是好事,因为那是‘战火’的洗礼。
你度过那一关,你会认识到,这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尊敬:自尊。
曾经一口气将ROCKY1-5看完,倍受鼓舞.他无疑是Stallone的代表作,把从底层奋斗不息成为美国梦传奇的洛奇精神宣扬得淋漓尽致.R6史泰龙30年后再出老拳,撇开剧情,忘掉什么六旬老头怎么怎么的不可能芸芸..当Balboa被打倒后挣扎着爬起来,当全场观众齐呼"ROCKY",当他艰难历练振臂高呼伴着ROC专属的音乐飘起...众多场景,使人为之振奋,不由双拳紧握,双目浸润,为他叫好..至少我是如此.Sylvester Stallone,Rocky Balboa..he is a Legend荧幕内外,令我感动,告戒着我never give up,never give in.
经历了三四五集的口碑失败,这一集真正的挽回了昔日的辉煌,与第一第二部连成了三部曲,好莱坞塑造的洛奇这一形象将永存于你我心中。
到了第六部,洛奇已经完全成为了史泰龙的真实写照。
英雄迟暮怀念过去怀念亡妻什么的看得挺难过的,60岁的史泰龙还能保持这身材演一场还不错的拳赛本身就很牛逼,人生不在于能打出多重的拳而在于能承受多重的拳并继续走下去,看完这个系列真是对史泰龙有很大的改观,远远不是一个肌肉棒子那么简单……ps广场那个雕像哪去了?
我覺得這部片子似乎有很多說教啊,確實,我不知道美國人怎麽評分的,imdb上面這片到了7.9分之多,似乎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_^,我的品位是不是跟上來了啊~
你我击打的力再怎么重,也没有生活击打的重,所以,不在于你能击打多么的重,而在于你能被击打多少重量后,还能继续前进!!伟大的片子
呸!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这世界不完全是阳光和彩虹,这是一个非常卑鄙险恶的世界。我不在乎你是多么坚强,如果你屈服的话,它会把你永远打趴下。你,我,没谁能够击打得比生活还重,但是这不在于你击打得多重,而在于你能被击打得多重但却能继续向前。经典的收山之作,有些沉重,但却励志依旧。
【C】15年后推的“洛奇”系列终章,不算狗尾续貂,但也是个没必要的存在。5已经是个不错的结局了。最后一部多的,无非是把前几部零零碎碎来一堆大集合,故事也比较理想化。前前后后一个多月补完洛奇6部+奎迪外传2部,单说洛奇本身,真的是现在影史上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就算算上之一,也绝对排在最前列。
洛奇要的是逝去的荣誉 看着他被生活碾压还强硬地往前走 真是颇感唏嘘 结局虽然漂亮的不真实 但总是给了我们一个继续向前的理由
磨磨唧唧
3.5系列电影的魅力,就是观众会和角色一起成长,一同长大吧,洛奇这个系列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对洛奇的喜爱何尝不是对于自身时光的留恋。这一部的洛奇台词很多,能看出来想找到些抓手,但太过于心急了,说的太白,感情线也弄的不知所以,动作戏还是一如既往的烂。但谁让观众就吃这一套呢,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哥你已经成神了,这都能行。。还有脑残P到哪都是脑残啊
= =那天看得cctv6啦
真是永远了,也该退休了
还是老一套故事,但是因为是洛基,就算讲一些老生常谈,也多少是不同的。他说“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不管你多强壮,似乎都很无力”,这个时候,互文性直接就能拔升一个台阶。
看到那个温桑儿子,我看不下去这剧情
4.5/5 猶如東木爺用自己的成名形象終結自己的傳奇,史特龍也選擇用洛基的形象,終結自己的傳奇。時光飛逝、英雄遲暮,過往輝煌不再,妻子逝去,一切似乎都只能成為回憶,剩下的就是垂垂老矣的死去,但洛基不這麼想,即便別人說他老了、過氣了,他還是想再打一次,洛基之於史特龍,史特龍之於洛基,戲裡戲外,洛基6集的每一個階段,都呼應著史特龍的人生。中間穿插的回憶片段不免令人感嘆時光飛逝,30年過去了,紐約也不太一樣了,這幾天一口氣補這系列,真的頗有時代滄桑感,影片最後的拳擊賽,選擇用紀實方式拍攝,更加有現場轉播的臨場感,即便影片不甚完美,但史特龍為生活所下的註解,我願稱他為6集當中最有深度的一部。「生活的意義不在於你能出多重的拳,而在於你能承受多少,並予以回擊」,精彩的謝幕作,洛基的形象將永遠深植人心
最终集, 更像是在讲人生, 可算作是60岁史泰龙的内心独白吧. 煽情加怀旧加励志, 成功!
很伤感啊,无关电影啊,只是我也老了啊,男人老狗什么的调色还特么要调的和王家卫一样啊,看了一半已经不想再看了啊,我去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