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第一集就开始一直追看的,看完结局久久不能平静,首次写剧评,下面纯粹个人的一些想法,没有太专业的东西,剧透的地方有标明首先,<心理追凶>是2017上半年,继<迷>之后又一精彩之作。
绝对值得一看从第一集倒叙开始,我一直在期待什么时候以怎样的形式照应开头,竟然是这样。。
只有反社会人格才能战胜反社会人格,这是我在看大结局前对结局的预测。
我预想的是Dr钟装病然后骗Boss入局但还是没有证据于是回到开头绝望飙车。。
但看到结局照应回开头那刻我兴奋到跳了起来。。
虽然我一直认为这部戏一直处在回忆当中(因为心理追凶的画面朦胧感而且没有和开头衔接)但到了后半段发现画面没那么模糊了我就有点动摇想法。。
觉得可能自己多心了,导演只是想通过画面感表达“案件从模糊到清晰”的一个过程。。
这样的结局确实喜出望外!
但实在让人觉得惋惜。。
Dr钟究竟是不是变态,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
无论最后的反派还是Dr钟,其结果我都很喜欢,这样的结局才合理,不要每次强行团圆。
总结下几个单元:1)卖鱼老爸的儿子疑似杀人事件2)高空掷物&牛腩店老板娘失踪事件3)网台女主播恐吓信事件4)童月童日的母亲疑似杀人事件5)校园更衣室惨案除了结局够刺激,够“反转”,其实前面几个单元都不错。
============下面部分情节剧透===============1里卖鱼佬知道自己喜当爹后想把小儿子杀了但听到小儿子喊救命还是奋不顾身跑去救,真的很让我感动!
2里牛腩店太子简直就是现实写照啊!!
只是极端化一点(但其实现实生活中新闻也有报道过这类被生活压迫得透不过气的人)他做的一切我竟然觉得“啊。。。
对,你其实没错,他们错了而已”3里的真凶的悬念就最弱了。。。
而且感觉很拖时间。。
4里母亲年轻时离开童月童日的理由,站在母亲立场其实真的挺让人同情。。
这剧在情节方面,我觉得真凶的悬念性有点强行。。
(我指1-4单元)2、4还行,1和3都没有给我“啊,原来是你啊”的刺激感最后,说说5的三大病人:Dr王还是赢了,他的妹妹的确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我甚至觉得Dr王对反社会人格的痴迷、执着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最后他应该是以他性命作为赌注,来对妹妹进行最后的考验,所以我想最后他没了命还是会很开心的汪海澄被他哥指责“太过于感情用事”,虽然最后看似她真的做到了优秀的反社会人格,但仔细想下你会发现,她还是她,她最后那样做,同样是感情用事,因为杀她哥也是因为她深爱她的哥哥,她想让哥哥满意(当时想到这里我就不禁感叹"啊。。
实在可怕")Dr钟,你可以说他没病,因为他只是合法地追查真相而已,但你也可以说他是个变态,他也是个精神病,因为他对自己女友的执着像汪对她哥哥一样很喜欢Dr钟和Dr王办公室里的对话, “正反双方理论貌似都没有问题,但细想又好像都违反了道德底线” ,这让我想起当年的刑警2010,同样给了我这样的纠结(可能我被洗脑了。。
)黄日华饰演的石东升之所以成为黑警其实只是想制裁那些钻法律空子的犯人,因为普通警察都是走程序,根本惩治不了他们。
不过刑警2010因为牵涉到杀人,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纵使觉得石东升也只是警恶惩奸,但立场上我们还是会站在正义一方Mad Sir那边。
而心理追凶结局出现两边倒是因为Dr钟这做法在道德与法律中间============情节剧透结束===============这剧的亮点是让配角们有很多发挥空间,所以马明很多时候是打酱油。。
所以何远东和王君馨凭角色跑出,还有汤镇业(前辈级)、米雪(前辈级,溏心风暴系列)、敖嘉年(最著名的巾帼2排骨仔)、曹永廉(上年公公出宫大红)这些当配角,真的可以看出制作团队多用心缺点:节奏慢,看到中间有点闷说神作还是差了点火候,不过的确是近几年制作比较精良的剧,看多了港剧就清楚,很多港剧虽然爆点很多,看得非常刺激,赚足口碑(像使徒行者、城寨英雄)但都是虎头蛇尾,最后常常为了让气氛推到高潮而设计很多不合逻辑的暴走桥段,实在是不能称得上一部佳作,在电影上这些剧只能叫“商业片”“爆米花片”。
上一部我觉得真正能称得上不错的应该是忠奸人了吧。。
扯远了。。
见网上很多人说王君馨演技很赞,我想说汪海澄这角色的确很吓人,但还不足以让王君馨拿视后,剧里有很多地方还是有点。。。
噢,对了,发现了点有趣的东西1.片尾曲已经暗示了结局是个悲剧2.全剧第一句台词竟然是Boss说的
全员病人,也是全员恶人的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理病自己的心结,童日的自闭症,童月被抛弃的母亲心结,win sir的自卑偏执,mandy感情的求而不得,反社会人格兄妹俩,和男主报仇入魔的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也或多或少犯下罪恶或是帮凶,可能从定下反社会人格作为大boss开始,钟就注定很难不走上同归于尽的道路吧,人性很难经得起考验啊,屠龙勇士终成龙,最后一刀结束自己的罪孽。
这居然才是三年前的剧,可能画质太差吧给我一种2000年初有点粗糙的feel。
总的来说,前五六集太烂,人物关系混乱故事看不出主次不明白编剧要讲什么剧情进展缓慢东一个榔头西一棒槌的,一线之差就要弃剧。
后面慢慢明确主线,到一半之后逐渐好看起来,王医生回来以后正式的故事冲突完全展开,真相渐渐明了,双方斗法好看起来。
二十几集的地方又有点磨叽,但最后三集alan卧底被杀开始精彩起来,也正式点题了凸现了男主的角色,钟的悲剧结局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凝视深渊被打败的故事,但里面对报私仇和彰显正义的思考还是挺好的,有真正蜕变的汪结束王的生命也是很好的处理,最后一个钟与icy的幻想场景呼应了开头,很不错,等于是结尾部分的激烈剧情挽救了我的及格分,毕竟里面有几个人物实在太讨厌了,开头太失败了。
这里面的大败笔是童日和win sir吧,一个体现不出亚森伯格只能表现了其毫无情商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另一个案情随便泄漏鲁莽偏激执拗,毫无关联的那些支线砍了最好,特别是二十集以前那么多篇幅讲童家兄妹的故事包括和妈妈的和解,搞得以为童日才是男主呢。
另外mandy这个人物也是非常别扭,怀了孩子就突然无法独立女性了,既不相信自己的老友也不愿相信自曝被爆的真相戳破良人假象,愿意不顾是非善恶只想和王远走高飞过虚假的幸福,和之前坚强的职业女性人设反正,也有点违和,好像彻底和钟没希望之后突然没了寄托自暴自弃了,精神科专家也好歹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吧,怀着反社会人格的孩子还不想承认反社会人格犯下的巨错。
当然最后说下,这大浓妆,老港剧了,具体案件逻辑,反正我不细究了,观众上帝视角下,有时候有些bug是能理解合理性有些只能去忽略。
看完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擅长pua别人的人都很适合去当心理医生。
突然感觉真正的罪犯不是自己动手的那种,而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逼人自杀的那种。
特别是看到Dr王ji把妹夫医生用言语逼死的那一段,让我想到了以前北大女生被北大男友pua到自杀的故事。
那个男生就是一个很善于攻人心计的人,他对别人的心理研究把控得非常到位,可能也是因为家庭原因成长在一个行长家庭,从小耳濡目染。
他知道怎么样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会去怂恿女友在别人面前无意中透露他对别人的赞美,好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
他也会把同样的手法变本加厉的用在女友身上,刚开始女友还会有心理上的反抗,但时间一长,真的慢慢就被pua到觉得自己就是他的一条狗了,甚至最后走上了绝路,令人叹息。
而这部电视剧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探讨学习心理学的人,一开始的动机是否就是想自救这个问题。
里面的心理医生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原生家庭的不幸福,童年的创伤导致他们想学心理学,进而去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身边人的心理问题。
曾经在播客听过一个男朋友叙述自己女友患上抑郁症最后自杀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尾这个男生在陪伴女友治病的过程中,自己也慢慢的陷入了抑郁,甚至当女友死去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
其中主持人有一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应该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很多文章的开头都会先告诉你,“你最应该做的是不要因为这位患者而影响了自己。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人朋友在每天的朝夕相处中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那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每天有不计其数的病人去找他们,他们是不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才能更胜任这份工作呢?
或者说是不是反社会人格的人的确是更适合心理医生呢?
如果你是一个很富有同理心的人的话,每天和抑郁症患者相处很难不被带偏吧。
很容易随着患者也一起陷入痛苦的情绪中。
反而是那些本身有性格缺陷的人更理性更专业,不被任何情绪所带偏,更容易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就像剧里的Dr王?
心理医生,是不是更多时候救人之前更想做的是自救呢。
「反社会人格障碍」并非虚构 根据研究,成年人口中大约有 1% 是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这样的人很多也是极之聪明,十分有魅力,能看穿身边的人的弱点,加以针对、投其所好,并用伪装、感情模仿,争取其他人的欢心和信任,甚至分化受害人和其他人的关系,来变成受害人的好朋友和最信任的人,以便把他们随时摆布和利用。
不过具体要是情商和智商,低级的那些一部份是胆小或者说生活无忧没必要惹麻烦,一部份善长暴力解决问题 像这样的恐怕己经在监狱或变成通缉犯了。
而高级的那些一部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社会的政治、商业和演艺界等领域会表现的相当成功。
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反社会人格的特点么:他们擅长表演和欺骗,并且丝毫不受良心谴责。
第1集:泰然為童日开始心理治疗第2集:泰然助志峰寻子第3集:美欣向泰然献吻第4集:童日冲入火场救志峰第5集:童日回想与天扬的恩怨第6集:泰然逐步向海澄施压第7集:童月助Hana重返正途第8集:海澄接受泰然治疗第9集:童日失恋找天扬倾诉第10集:泰然、天扬合力连破二案第11集:海澄捲入网台风波第12集:海澄遭神秘人恐吓第13集:海澄发现家朗出轨第14集:泰然利用童日做饵第15集:泰然分析狂迷案疑点第16集:泰然发现海澄离奇经歷第17集:童日与海澄起争执第18集:童日重遇母亲咏嫦第19集:咏嫦当面拒认童日、童月第20集:泰然试解童月母女心结第21集:童日為咏嫦以身试法第22集:童日為咏嫦以身试法第23集:天扬出手追求童月第24集:仲轩教海澄对付泰然第25集:健强突然自杀第26集:国豪调查仲轩后遇害第27集:泰然催眠童月缉兇虽然现在的TVB已经不是以前那个TVB的了,但是对于破案类的剧,TVB还是有着独特的吸引人的地方。
虽然每次都能大致猜到凶手是谁,少了很多乐趣,但是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特别的地方可以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本剧最大的特色当然就是所有的案子的凶手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主线是因为多年钱卢建强的校园杀人案引发了当年是卢建强心理医师马明的女友意外死亡的事情,引起了马明的诸多猜测,他不相信卢建强是真凶,于是想找出当年的真相,当然从这点上可以知道,最后的那个大案子一定就是这件案子的重见光明。
在这期间,马明认识了有轻微自闭症的童日,和他的妹妹,当然还有胡SIR这个警察,也几乎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案子都直接或者间接与这些人物有关,这也是TVB一贯的作风,以至于每次只要新出现一个熟面孔,就知道这个人八九不离十就是凶手,起码也是跟案情有直接关系的重要人物。
当然,得上心理疾病的人也是很可怜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悲剧的发生,例如印象很深刻的两兄妹杀母事件,就是心理疾病导致的最悲痛的结果,令人十分惋惜,当然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能知道凶手是谁,只是越看下去,越能体会凶手的感觉和那种长期被压抑的感情的释放,然后就是王君馨饰演的汪海橙案子,知道她是当年校园凶杀案的唯一一个幸存者之后,我就认定大案子马上就要来了,而从目前的形势上,也已经可以看出,汪海橙是个不简单的人,她极有可能是大BOSS,当年的凶手!
她表面上是个和平易近人甚至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其实她有心理疾病,她会利用身边所有对她好的人,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让人心甘情愿的为她付出,狂迷就是其中一个被她利用的受害者吧,当然我觉得也包括卢建强,我甚至有个大胆的猜想就是:当年的校园凶杀案,她喜欢了好朋友的男朋友,被朋友们知道后都说她,她犯病,然后把这些朋友都杀了,然后利用卢建强替她顶罪,而这个好朋友的男朋友如今也成了她的老公,她所要的一切她都可以得到!
我不知道我可以猜中多少,只有往下看剧情了。
汪海橙在这集里终于暴露了,虽然之前就已经猜到了,但是这集突然暴露,感觉还是很突然,本来以为还会隐藏两三集,没想到转变的那么快,那个水电工狂迷果然也是被她利用的杀人工具,靠他上位,还走红了,这就是汪海橙一直以来的目的,马明也已经看出端倪,怀疑她了,并且可以得出结论,汪海橙得了心里病——反社会人格障碍!
恐怖女人的真面目即将浮出水面。
汪海橙果然是个不简单的人,从小就如此,马明也越来越对她起疑。
然后,想说下,马明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每次都出现与死去的女朋友交谈的画面,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不免让人觉得是不是他自己也有妄想症?
怪不得很多人都说,心理医生某种程度上自己也是个心理疾病的患者。
看完最后,真的发现,里面没有一个正常的,全都或多或少心理有些不正常,哈哈!
整体来说,是部不错的好剧!
ALAN是世上唯一理解TY的人,他知道TY不会无中生有。
虽然他和MANDY都曾反对TY调查汪海澄,但原因全然不同。
ALAN不希望TY的偏激伤及无辜,而MANDY根本不相信汪有反社会人格。
所以当TY发现王仲轩是汪的哥哥,他第一时间通知ALAN,但对MANDY却选择隐瞒,因为他知道ALAN信他,而MANDY怎么说都不信。
并非所有朋友都会三观一致。
有人说TY利用ALAN调查王仲轩,但TY不止一次告知ALAN风险,ALAN选择继续调查完全是出于自身正义感。
ALAN的死也不是因为抑郁症,抑郁只是王仲轩用的障眼法,他最终目的是利用ZOE杀人。
其实王从一开始就决定伤害TY身边的人来打击逼迫TY越界,追溯源头,是MANDY给了王这个机会。
ICY的死在TY心中埋下隐雷,正义感促使TY在证实卢建强被汪利用后依然不断深挖。
ALAN的死是导火索,DAY、WIN SIR、MANDY的不信任最终点燃引线。
当时,哪怕有任何一人支持TY,他都不会铤而走险利用MOON去抓汪。
但现实是DAY说他有病,WIN让他闭嘴,MANDY明知王是汪哥哥还一味包庇,TY能怎么做?
如果ALAN不死,TY或许还有退路,但连ALAN都被害死,TY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复仇。
TY没因CAT的死终止调查是因为直觉告诉他这不是意外而是谋杀。
方家朗的死是汪和王一手操控。
TY设局让汪和王自相残杀也是因为法律根本不能给王定罪,是MANDY不听TY苦劝非要和王在一起。
我很肯定TY没有反社会人格,他深爱ICY,他会因为CAT和方家朗的死愤怒不平,也会因为ALAN的死、MANDY的痛苦和MOON的受伤而内疚不已,这些感情王仲轩和汪海澄从头到尾都没有。
我所欣赏的tvb,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元素:专业、严谨、人情味、对人性的揣摩和表现。
前几年由于剧本原因,很难拍出鉴证实录、法证先锋那样的经典今天看到心理追凶,着实雀跃一番首先看预告片就很吸引人:“追凶者与行凶者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预示了本片将不同于tvb传统的刑侦剧黑白分明的格局,在人设上,情节上应该会有峰回路转的伏笔,对人性的思索和表达将会更加的暗黑与曲折!
而推出的专门设置的宣传片,更是令人精彩叫绝!
马明饰演的心理学家,打开一扇扇凶手的心门,去探索命案背后发生的心理动机,居然在最后一扇门中,发现了他自己——这意味着什么?
宣传片的精彩足足吊住了观众的胃口,在hk的讨论区,在大陆的微博和贴吧上对此片的关注和期待,大部分都是相当正面。
4.3号晚,心理追凶,第一集姗姗来迟。
开始的飙车戏,这个开头我给一百分!
电影质感——不同于tvb传统的拍摄手法——说明tvb在摄影方面的新尝试,值得鼓励。
开头的戏肉在于马国明的表演,未发一言胜过千言万语。
镜头一开始,是飞速疾驰豪车里马明那张颓废和忧郁的脸,眼神木然,脸颊上似有泪珠,暗示着男主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随着飞车的疾驰,拐弯,遇到障碍物并不躲闪反而迎面冲撞,这一行为,疯狂中带有自毁倾向,其实已经暗示了男主未来的行为模式!
车内人木然的情绪仿佛出现了裂缝,情绪开始激动崩溃,泪水和极度悲伤的脸不同于之前的颓废和忧郁,让人看了非常心疼。
车停后,天空下起的大雨,与多年前的命案相重合,佳人暴雨中殒命的情节一闪而过我们看到的是前女友祝福男主生日快乐的贺卡,和作为礼物破碎的手表。
暴雨模糊了车内人的容颜,看却暗示了此时不能自已的悲伤。
这种走不出的悲痛与哀伤,为日后的执着和成魔埋下了伏笔。
这个不超过三分钟的开头,已经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缘由,男主的性格,暗示了男主未来“放不下”的心魔,导致的疯狂执拗……导演不发一语,却已展开草蛇灰线的谋篇布局,非常赞!
至于后面与被裁定为杀人犯的犯人的初次对峙,童家兄妹的登场,都是紧凑扣题,没有一分钟浪费!
第二次的飙车戏,令人肾上腺激素爆升,与第一次又有全然不同的表达!
展示男主不按常理出牌的“非一般”治疗方式,也从一两个角度丰富了男主性格。
虽然只播放了一集,但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本片的编导力量非常强大,主导者为《僵尸道长》、《栋笃神探》、《法证先锋》的蔡婷婷监制则是首度荣升监制的王伟仁,首部挂帅作品自然不可马虎,选用真实案例为原型,借用on call 模式,邀请知名心理学家提供指导,苦抓剧本!
剧本应该相当有保障!
本剧成为经典最大的障碍就在演员对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非常考演员们表演功力,可不是内地随便面瘫、替身就能忽悠的!
期待演员未来的卖力表演
一、在你走的那個晚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MjM3MjQ3Ng==.html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一對爭吵的他和她,一輛雨中失速的奪命私家車,一段陰陽相隔的戀情。
從這個晚上開始,他帶著對她的內疚,乘著煙圈,在夢中與她相會,在現實中為她相信的心理病患尋找翻案證據。
她
他二、與真相無限接近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在翻案的過程中,他發現隱藏在心理病患背後,有一名善於超控人心的魔鬼,她利用自己的性格和美色,利用心理病患軟弱而又渴望得到認同的願望,完成了消滅情敵,讓心理病患獨自承擔罪責,與心儀的男神共諧連理。
故事就這樣結束?
魔鬼的慾望,永不歇息。
利用瘋狂粉絲為自己消除競爭對手;利用自己的丈夫為自己解決當年消滅情敵時遺留的一個目擊證人;利用替罪入獄的心理病患的愛,利用丈夫的愧疚,讓他們了斷人生;嗯,面前所有的障礙都消除了,除了他。
魔鬼們三、成為魔鬼,才能制服魔鬼魔鬼聰明,懂得用人心達到目的;魔鬼自負,認為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中;魔鬼自私,只有消滅了利用價值的,和沒有進步空間的人,才能確保自己的計劃萬無一失;他,只有用魔鬼的視角,才能消滅魔鬼。
設局。
利用抑鬱症的朋友接近男魔鬼,利用阿斯伯格癥的朋友放假消息給女魔鬼。
嗯,計劃成功,女魔鬼在世人中敗露罪行,與男魔鬼相愛相殺,最終身陷囹圄。
破案了,他利用女魔鬼,消滅了男魔鬼,為她報了仇。
四、魔鬼進階課程故事中,有兩名明線魔鬼,一名轉性魔鬼。
男魔鬼聰明,理智,甚至冷血,無論是親生父親,親生妹妹,情人,全部都是棋子,是為他達成目標的手段,一旦棋子失去功效,他便毫不猶豫地遵從那條物競天擇的原則,讓它消失。
從一開始,男魔鬼就在最高點。
女魔鬼美艷,目標明確,小心謹慎,只要有任何會使計劃出錯的人事物,便毫不留情出手消除,全世界只聽信哥哥男魔鬼。
男魔鬼說,女魔鬼已經沒有進步空間,兩者只能活其一,而女魔鬼最大弱點,就是無法狠下心來消滅男魔鬼。
女魔鬼卻用行動證明了她的升華,用軟弱的表現取得男魔鬼的信任,最終解決男魔鬼,而自己,昂首挺胸走進警署,承認所有罪行。
而所有的所有,都掌握在轉性魔鬼,也就是他的手中。
他沒有想到,自己最終還是成為了魔鬼。
五、結局:她走的那個晚上案件完結了,他也奔潰了,一路在煙圈中陪伴著他的她,親手熄滅了香煙,也將自己永遠摒除在他的世界外,他說,“你不來找我了”,然後,駕著車,在五年前她離開的那個時間,沖入大海。
她走的那個晚上有人說,這是個爛尾的結局,其實不然。
這反而是最好的結局。
在投海的那瞬間,我相信他想說:“你不來找我了,那麼,這次由我去找你”。
她一直是他的人生堅持,也代表著他的初心和三觀,審視著自己的行為。
為了這個堅持,他用了自己最不恥的方法,去消滅了魔鬼,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就跟自己的初心和三觀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他對自己失望,對無辜的人感到內疚。
他用她的離去懲罰自己,也用投奔大海,來給自己一個解脫。
故事的結尾,沒有明確說明他最終是不是永沉大海,投入了大海,意味著結束,也意味著重生。
六、番外世間千千萬萬人為著自己的慾望,每天奔波勞碌,而念頭多了,就會想到方法去實現,有人憑自身努力,有人借力打力,正如故事中的男女魔鬼,擁有著反社會人格,利用別人來完成自己的計劃。
對未來的執著,對過去的念念不忘,到底值不值得,也只有捱的人才知,在看著故事的你,又是哪一種人?
这个Mandy真的很奇怪,或者整个香港都这样?
心里有别人的时候还可以继续谈恋爱,ML,然后女主怀了现男友孩子或者是男主让女二怀了孩子(比如《陀枪师姐》之后,就会发现还是喜欢女主/男主,然后吃回头草……)单纯想吐槽一下,哪怕婚前x行为,香港人都不做措施的吗?
😢 TY作为一个特别优秀的心理医生,在解决别人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得心应手,结果,从一开始ICY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为了追查ICY的死因十分地不冷静,害死了Cat之后居然还是把自己追查到的新线索告诉了每一个不相信他的朋友,最后都被汪海澄和王博士了如指掌,最后又害死了Allen,然后还是疯疯癫癫的,真服了😢 不过整个剧情还是值得看的。
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如何为这篇影评起名字,看着剧名“心理追凶”,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特别是结局,反而觉得这部剧的剧名其实是编剧跟大家开的玩笑,全剧在形式上看是“心理追凶”,但深层次是讨论的却是道法自然,强求反而得不偿失以及人于天地间相生相依相克,与其拼命追求不如返璞归真,放下自在。
28集的电视剧,用几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编剧都巧妙地设计了对立的两组,可见心意,因此该剧很适合反复重温,我也是看完该剧之后,才把该剧集中散落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意犹未尽。
该剧表面上是讲有心理疾病的人,深层次地是在讲人性,但更本质地是在探讨人,转化为问题罗列式,几乎囊括了当下最热点的问题:(1)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人的社会人格真的是人的本质么?
(3)人生赢家真的是成功么?
强者是否恒强,弱者是否恒弱,病者是否恒病,智者是否恒智?
(4)眼见的是否为真?
耳听的是否为实?
(1)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看過最惡毒的女主角了……
艾斯伯格和反社会人格和我不想再看马国明
请看到15集以后再评价好嘛,这样比较客观。总体说来,开头不错,中间有几集节奏稍慢一些,15集开始,剧情高涨,反社会人格的角色设定很有戏,尽管还是被我一早猜到(没办法,我应该该去当编剧),但至少悬疑感大大提升,坐等结局。ps:蔡思贝不用跟马明有感情戏真好,至少这条线没有沦为俗套。
坦白说本可以很精彩但这剧本太low了 山寨白夜行失败 bug多得数不过来还要强行装逼 这是反社会?这是在说斯德哥尔摩吧。165的戏份又多又烦人 真女主一天到晚做作扮凶狠 幕后boss更不说了都不知道出来干嘛的就死了。明明活不过三集的反派 因为剩下的人完全没有智商而活到最后 从头烂到尾
这部片子应该叫做《大家都有病》
剧情,演员都挺喜欢。大爱心理类。
难看,装逼,bug满天飞
港版白夜行。结尾什么鬼,汪海橙人设大崩塌。
结局走向有点奇葩,我接受唔到
大BOSS汪海澄同Dr.Wong兄妹又型又威,从头闪耀到尾;马明朋友酒吧的背景音乐《越难越爱》出现次数感觉比电视剧主题曲都多。
建议这个编剧看看秦明,了解下这个世界上还有法医和痕检
真的拖沓
终于有一部看着不尴尬的tbb剧了,难能可贵的是结尾没有烂温情
这不就是低配唐泽雪穗(。全员有病(
真的是所有人都又疯又弱智,中间其实有点高光但是最后又很无语😅不过设定成男主才是失败者还算有新意
反派大boss太强,演得也好强,极为蛊惑人;戏份第一的反派女主也有意思,坚持始终地黑,最后自首时的笑容极有魅力,但之前看她令那么多人长期迷得失魂落魄就有些说服力不足。马明戏份偏少,专业能力铺叙描写不够,可惜。Win Sir和moon这对儿可爱;她哥则烦人了些。此剧专业弱了点,心理症描绘有点偏差
滤镜毁了整个画面,光调到最高都看不清角色的脸,吃了屎一样尴尬的台词,不要硬拍了行不行?
拖沓 两集弃
主要角色里,除了Win Sir、Alan和童日童月两兄妹,真的没一个讨人喜欢。钟泰然不是反社会人格,而是自私,不过马国明终于不再演喜剧了真的很好,他完全可以把握得到Doctor钟这种灰色的角色。最后汪海橙报复她哥哥之后去警署自首,情节设置得很好,王君馨也演出了那种毛骨悚然。
这剧的色调好暗。